为什么缅甸水资源丰富却闹水荒
Ⅰ 为什么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中的一些城市也会发生供水困难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地区平均径流量、年均降水量、水资源人均降水量。如今,社会发展如日中天,水资源也逐渐短缺。就拿我国来说,我国是水资源相对匮乏,依据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资源分布亦是如此,而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严重,也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加拿大等国家也出现了供水困难的情况,发达国家人口分布集中且占地面积小,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若从郊区用水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和财力成本。此外,工业的发展导致水资源污染,水资源质量下降,城市水资源供给不足,其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水资源合理利用是解决当前供水困难的主要方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条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水法》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六条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Ⅱ 地理问题:很多国家闹水荒,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什么
造成水荒的主要原因有两点:水资源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消耗量的不均衡从全球看,是不存在水荒的。但从局部区域看,就不同了,从自然原因看,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热带雨林区,中纬度地区的水资源量相对较少,但从水资源的消耗量看,因为世界人口、城市更多的集中在中纬度地区,低纬和高纬地区相对较少。这样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水多处人少,人多处水少,这样就形成了水荒问题。以上都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的,如果分析具体国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要从两点分析: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关键是河流湖泊的淡水)、消耗量的多少(人口城市的密集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
Ⅲ 目前很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什么用高中地理的知识来回答。谁知道啊,快告诉我吧~谢谢了~~
1.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形阻挡,寒流减湿,气候异常)。
2.人为原因(污染、浪费)。
3.社会经济原因(经济、人口增长水需求加大)。
4.全球变暖与水循环失衡。
Ⅳ 【填空题】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闹“水荒”,这是因为: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资源少,而且分布();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闹“水荒”,这是因为: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淡水)资源少,而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多的同时,(水污染)加重,可利用的水资源遭到破坏。
Ⅳ 近年来,连一些水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也存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为什么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介绍
水资源与能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水资源已成为城市建设规划、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国土整治规划的制约条件之一。建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重视我国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以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数据保证。
一、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据计算我国可更新地下淡水资源总量为8700亿方,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1%,其中地下淡水开采资源为2900亿方。微咸水开采资源130′108m3/a(见表1)。平原区(含盆地)地下水储存量约23万亿立方米,10米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于840毫米,水层厚度,略大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48毫米,这个比例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在以往调查的1243个水源地中,孔隙水类型的有846个占68%,岩溶水类型的有315处,占25%,而裂隙水类型的只有82处,仅占7%。
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全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预计在21世纪,我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受我国水资源及人口分布、经济发达程度、开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区域我国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有近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3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每年水资源缺口大约为1000万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以地下水水源地做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超过60个,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海口、西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等;以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南昌、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兰州、长春、上海等。
目前城市地下水资源遭受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36个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包头、长春、郑州、鞍山、太原、沈阳、哈尔滨、北京、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上海、无锡、常州、杭州、合肥、武汉等城市。主要污染源均为工业和生活污染,局部农业区地下水也受到污染,主要分布在城近郊区的污灌区,目前有污水灌溉农田2000多万亩,直接污染了地下水,也有的还受到农药和化肥的污染。
二、城市开发利用分布特征
1、地下水水资源分布及人均占有量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南方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约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71%,而占全国国土面积60%的北方地区仅占到29%,尤其是约占全国三分之一面积的西北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分别为1100′108m3/a和300′108m3/a,只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和开采资源量的13%,但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却分别为2600′108m3/a和800′108m3/a,约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的30%。
此外,受各地人口、耕地和经济发达程度的不一,各地的人均、亩均地下水资源占有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华北片、东北片占有量最小,人均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占有量分别为351 m3和545 m3,亩均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228 m3和219 m3。东南和中南片地下水占有量仅高于华北、东北片。地下水资源占有量最高的是西南和西北片,西南片的人均地下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亩均地下水天然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人均、亩均地下水资源平均占有量的差异对各地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
2、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首先,地下水是北方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在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中,地下水占80-90%,农业用水中,地下水平均占38%左右,其中河北省占75%,山西和河南省都在50%以上。
其次,在城市供水结构上,北方地区地下水所占份额较大,如山东省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中地下水供水比例高达95%,在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中有14个城市地下水的供水比例超过50%。在北方17省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中城市中,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是城市的唯一供水水源,而铁岭、锦州等城市的地下水的供水比例也超过80%。
此外,北方地区的城市地下水开采强度也普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华北地区地下水开采程度最高,河北省高达126%,北京109.38%,其它省(区、市)都在70%以上,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处于超采或严重超采状态,(据统计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与允许开采量之比大于1的城市已超过百余个,如山东省的淄博、烟台、潍坊等城市其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与允许开采量之比均已大于1),其中,呼和浩特是以地下水为唯一供水水源的城市,该市开采总量为18351万方/年,而该地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9478万方/年,开采量占可采量的193.6%,区内已严重超采。
3、南方地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
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区内的大中城市多以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水源或以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水,除个别城市外,地下水供水比重较低,如长沙、岳阳、昆明、南宁等其地下水供水比例均在20%以下。同时,目前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一般较低,地下水资源可采余量较大,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如广西的南宁、玉林等城市,地下水的开采量仅占其可采量的15%左右。
4、因地区间开采程度不平衡,引起局部超采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许多地区和城市,虽然总体上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并未超过允许开采量,但由于地区间开采程度不平衡造成,导致局部开采强度分布不均,特别是城区及局部地段过量集中开采,开采强度过大,导致过量开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例如,在北方地区虽然有37个地市处于严重超采,但仍有1027.16亿立方米/年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剩余量,尚有较大潜力可挖。而在城市中这种现象也极为普遍,如济宁地下水资源相对比较充沛,但在建城区水源地由于日开采34.5万方/天,超过允许开采量22万/天,从而造成局部地区严重超采,产生地面沉降及水质污染问题。
5、地下水使用中城市生活用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目前城市地下水的使用主要包括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三个方面。以往工农业用水往往占据主要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许多地表水饮用水源容易遭受外界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镇居民对饮用优质地下水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使得城镇用水中生活用水的比例正逐步增大的趋势。如福建省福州市及浙江省的部分城市等都出现类似现象。
三、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需求量将逐年增加,这对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大中城市本已十分严峻的水资源的供需形势带来更大的压力,如甘肃省天水市目前地下水可采量仅为8957′104m3/a,而其城市发展规划预测城市总需水量达33154′104m3/a,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2、不合理的开采布局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部分城市由于缺乏科学合理开采布局和调蓄,各地区开采程度很不平衡,使得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造成有些地区严重超采,而有些地区则尚未合理开发。
3、持续过量开采,降水漏斗不断扩大
由于持续高强度的过量开采,使得地下水资源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使得降落漏斗不断扩大,甚至造成含水层的疏干。石家庄市由于长年过量开采地下水降落漏斗逐年扩大,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9年为36.06m,99年已发展到为39.98m,并形成区域性水位下降。西峰市的十里湾水源地超采极为严重,其允许开采量为24.7′104m3/a ,而实际开采量达到206′104m3/a,是可采资源量的7倍,其开采是不断清耗静储量的疏干式开采,如不控制,含水层面临疏干的危险。
4、地下水资源浪费严重
城市远近郊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问题最为突出,北方地区每年灌溉用水约140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多数地区保持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定额居高不下,华北还有许多地区毛灌溉定额维持在400—600立方米/亩.年,西北内陆盆地有的高达700—1000立方米/亩.年,大水漫灌,有效利用率平均只有30—40%。我国工业用水量的浪费也很大,大部分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平均在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
5、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及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日益增大,而这些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而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客观上为废污水的加速入渗创造了有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现水质污染的地区及城市已有136座,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有包头、沈阳、兰州、西安等城市。
四、过量开采引发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由于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不仅加剧了供需矛盾,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由于超量集中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含水介质压密所至,在我国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有北方的天津、沧州、西安、太原、南方有上海、阜阳市以及苏锡常地区。
(2)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岩溶水分布地区,特别是城市地下水集中开采局部地段较为多见。地面塌陷问题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受岩溶水分布的控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在南方地面塌陷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水城、遵义、咸宁、黄石、湘潭等地,北方有临沂、泰安、枣庄等。
(3)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我国沿海城市地区,主要是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后,引起海入回灌,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辽宁的大连市、河北的秦始岛市,山东的青岛市、福建的厦门市以及广西的北海等。
此外,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地裂缝、矿区地质灾害等
Ⅵ 水是可再生,但为何某些地方还闹“水荒”
这个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人口剧增;工农业飞速发展和水污染日益严重。下面具体阐述:
(1)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现代资料估计,地球上水资源总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要淡化海水,代价是极其昂贵的,目前大部分情况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约2820万立方千米,其中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它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而目前能够为人类开采利用的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一般只能达到40%。可见,绝大部分水资源,受当今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尚未被开发利用,可用水量有限。
(2)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地球上有1/3的地区是严重缺水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从各大洲的分布情况看,亚洲的河川径流总量13190立方千米,居世界各洲首位;南美洲次之,达10380立方千米;而大洋洲最少,仅1965立方千米。然而,人均水量的分配情况就不同了,南美洲人均径流量最多,达58100立方米,超过世界平均值的5.5倍;而人口较多的亚洲和欧洲最少,人均径流量分别为6465立方米和4850立方米,只有南美洲的1/10。
世界水资源分布图
(3)人口的激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迅猛增加。
(4)水污染日益严重,也是造成当代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现代工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达6000立方千米,需要2万~2.5万立方千米的干净水才能稀释和净化。在污染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世界遭受污染而无法利用的河流越来越多,大大降低了水的利用程度,产生水资源紧缺。
Ⅶ 缅甸河水什么季节最少
从理论上来说,是一个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每年从印度洋、孟加拉湾方面吹来的西南季风,给这个金塔古国带来了充沛的雨量。有人估计全缅各地平均年降雨量为80英寸(合2000毫米),按此计算,一年来缅甸全国降水量为1.34亿立方米。如果和中国相比,中国全国各地平均年降雨量只有629毫米(mm),不到缅甸的三分之一,一年来全国降水量为6万亿立方米,是缅甸的4.5倍左右。但考虑到中国国土面积是缅甸的14倍之多,人口是缅甸的25倍,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少于缅甸,是显而易见了。
“既然这样,怎么今年夏天缅甸全国各地都闹水荒,缺水饮用水呢?”有人可能结合目前的情况,提出这个疑问。
是的,缅甸每年获得的雨水并不少,但这受制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一个是地理因素。
时间因素:降雨量都集中在雨季(阳历6月至9月),其他季节雨量甚少。去年7、8月间缅甸各地不是闹水灾吗?就是那充沛的雨量造成的。
地理因素:缅甸全国各地降雨量不均匀。临海地区雨量特多,北部、东部山区雨量次之,中部地区雨量最少,有的地方甚至不到20英寸(500mm),被称为“中部干旱地区”。
有人以中国降雨量的标准来看缅甸,会认为年降雨量500mm也不算少,怎么会是干旱地区呢?中国北方地区降雨量都只有400mm呢!
这是忘记了“气温”这个条件。缅甸中部降雨量少,气温却特别高,年水蒸发量远远高于年降雨量。例如最干旱的马奎省、曼德勒省,年水蒸发量达到1700mm—1900mm左右。一年降雨量不到600、700mm,却蒸发那么多毫米的水量,这些地方不干旱还有哪些地方会干旱呢?
但就是这些地区,去年7、8月间同样闹水灾。所以有人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能把去年7、8月间的那些大水留到今天,也就不会有今年4、5月干旱的现象出现了。”
当然这是办不到的,“流水无情”嘛。水总是要流动的,特别是要往低处流,往海里流,你要怎样才能留住它呢?
“建水库,修水坝。”有人可能会这样提议。对,这是最好的留住水资源的一个方法。但就是这个方法,这几年却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排斥、抗议。原因是水库、水坝的修建“破坏了自然环境”、“影响生态”,甚至会使河流断流、缺水云云。
真的是这样吗?人们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了。当然一些水库、水坝修建的不合理,是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的。但如果修建得合理的话,仍是可以造福人类、造福大自然的。在这里就有一个具体的实例可说明之:目前缅甸最大的水坝——德班色(Tapanseik)水坝就缓解了当地的水荒现象。
据《缅甸之光》报5月14日报导,尽管今年各地都因厄尔尼诺现象大闹水荒,但实皆省德班色水坝地区,由于有充沛的存水,因而当地的夏季农作物的收成都有了保障。该报上提出了许多县区栽种夏作物面积的数字,有的地区夏作物的面积甚至超过了原定计划——原因就是由于供水有保障。
如何合理利用上天赐给人们的丰富的水资源,避免以后再出现严重的水荒现象,是人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了。
Ⅷ 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C,总的原因是因为有的国家水多,有的少,造成的
Ⅸ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闹“水荒”的主要原因是解决方法有
自然原因(气候干燥、深居内陆、地形阻挡、寒流)人为原因(污染、浪费)社会经济原因(经济、人口增长水需求加大)措施:开源:合理开采地水下,海水淡化、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水意识、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Ⅹ 水是再生资源,为何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
是由于天然水源供应无法满足所需用水量或水源受污染无法提供足够清洁水。
水荒应当通过如下措施来解决:1.建造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补给;2.改革用水工艺,通过城市污水循环再利用等多种方式来压缩用水量;3.开发新技术和利用新水源,如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织,影响水的使用价值或危害人类健康,称为水污染。有4种类型:
(1)生理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后引起的嗅觉、味觉、外观、透明度等方面的恶化;
(2)物理性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热,放射性物质,油、泡沫等污染。
(3)化学性污染,指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征。如酸碱盐,有毒物质,农药等造成的污染。
(4)生物性污染,指病原微生物排入水体,直接或间接地传染各种疾病。
水污染的危害有3个方面:
(1)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
(2)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
(3)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