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哈迪怎么评价马来西亚

马哈迪怎么评价马来西亚

发布时间: 2023-04-01 16:58:18

⑴ 马来西亚政坛“常青树”马哈蒂尔,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他的传奇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那就是一个诊所、一封信、一本书和一个主义。

一封信。马哈迪于1946年加入巫统,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在1969年的选举中,由领导的联盟获得了很小的多数,甚至在许多州都没有组建政府。局势开始变得非常不稳定和动荡。 1969年5月,马哈迪(Mahathir)谴责巫统(UMNO)领导人造成骚乱,并写了一封严厉措词给总理图库·阿卜杜勒·拉赫曼(Tunku Abl Rahman)。并要求他辞职。马哈迪指出,他将错误的政策引入了多民族社会。但是这种坦率的批评是不能容忍的,马哈迪被开除党籍。

⑵ 马来西亚的医疗旅游好不好,让去过的人来告诉你

已磨好刀,只等上架,

⑶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存在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在马来西亚独立前就存在了,1940年代马来人组织起来抗议马来亚联盟的成立,后来又为争取马来西亚独立而战,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比如民主行动党,激烈反对这种种族主义观念。1960年代,独立前的海峡华人在新加坡(1963年至1965年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的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也挑战了这个观念。
在1969年5月13日的种族暴动后,马来西亚宪法中有关马来人至上的部分得到了确立。这期间马来极端民族主义也有了发展,他们宣扬建立一个由巫统一党执政的政府,并强调只有马来人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197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开始推行非常有利于马来人的新经济政策。国家文化政策也强调非马来人要融合到马来族群中去。
1990年代,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开始推行马来西亚民族(Bangsa Malaysia)政策,强调马来西亚人而不是马来人的认同。2000年代,政治家们又开始宣扬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并公开谴责那些质疑马来西亚社会契约的政府官员。Ketuanan Melayu这个词语迟至二十一世纪初成为流行的马来语。

⑷ 全球化对马来西亚风俗的意义

有人说马来西亚早已参与全球化: “马哈迪的2020年宏愿,将国家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从1990年到1997年里,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开放局面,“513”以后华人被压抑的经商机会突然大增,发展主义的政治基调让我们看到马哈迪大幅度调整民族主义的主张。他掌握到在全球化时代,族群间的彼此对比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之下扮御中可说厅山微不足道。抢分经济蛋糕的假想敌人不应是国内的异族同胞,而是更具竞争能力的外国公司。这时他实行经济、拆余教育和文化的自由化政策,让非土着享有更大的参与空间,最终让马来西亚政府有效地结合各族群的优势,朝向国际竞争的方向”。

可是这样的国际化,距全球化其实极为遥远,而且马来西亚政府所积极参与的东协组织,向来对全球化深怀戒惧。因为东协国家组成区域协作组织之目的,原本即是希望能平衡美国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马政府历次在东协国家组织中的发言,尤其是前首相马哈迪,对此态度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在内政部分,马来西亚政府所推动的,不论其表面说辞为何,其实正是国族主义方向。希望境内各民族文化,可以融入到一个以马来文化为主体的国家文化中来。何启良即曾指出,自从1971年经济政策推行以来,在政治经济资源移转到国家机关和马来精英的情况下,马来西亚已成为一个种族霸权国家(an ethnic hegemonic state)。这个趋向,当然也是与全球化不同的。

⑸ 马哈蒂尔是中国血统吗

马哈蒂尔不是中国血统。

马哈蒂尔是所谓“印-巫混血”,全名是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1925年12月2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亚罗士打市。全名为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bin Mohamad)。现任马来西亚总理。

马哈蒂尔是一名深具争议性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马来西亚首相期间,被认为是马来西亚现代化的工程师。他具有代表性的权威式领导方式及其袒护马来西亚本地民族民众社会地位的裙带作风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拥有“Dr M”之称的马哈迪,在国际舞台上也非常积极,特别是以热切推动“亚洲价值观”着称。

2019年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5)马哈迪怎么评价马来西亚扩展阅读:

习近平于2013年10月5日在吉隆坡会见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时对马哈蒂尔评价——“中国人民敬重的老朋友”

时代周刊评价马哈蒂尔——"今年没有人像马哈迪一样强烈地吸引新闻界,这使他成为1998年的亚洲新闻人物。他提醒世界,不受管制的资本主义未必适合所有国家--自从马哈迪一年前开始抨击投机客的阴谋和犹太人的政治阴谋,世界各国开始接受他的理论。"

⑹ 马来西亚的首相

马来西亚的首相
国父东姑阿都拉曼。
出生日期 1903年2月8日
出生地区
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吉打州阿罗士打
逝世日期 1990年12月6日
逝世地区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吉隆坡
妻子
第三任妻子诺扎克·巴拉克巴哈
马来西亚首相

第一任首相
首相任期 1957年8月31日 - 1963年9月16日
马来西亚联邦首相

第一任首相
首相任期 1963年9月16日 - 1970年
东姑阿都拉曼,或阿卜杜勒·拉赫曼 (Tunku Abl Rahman Putra Al-Haj ibni Almarhum Sultan AblHamid Shah,1903年2月8日-1990年12月6日) 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任首相。

1951年,东姑阿都拉曼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劝告,辞去政府法律部门的职位,出任巫统全国主席,接下领导巫统的重任。

1954年, 东姑阿都拉曼成为了马来亚的首席部长。独立前,东姑阿都拉曼在已故陈祯禄及敦李孝式合作下,提出“联盟”的理想,即是巫
统、马华及印度国大党的合作协约。
那时起,东姑开始竭力为争取马来亚独立而奋斗,之后东姑率领我国独立代表团赴英国,与英国政府谈商马来亚独立问题,经过谈判后,双方达致协议,马来亚
终于在不流1滴血的情况下,取得独立。
领导独立成功的东姑阿都拉曼,从此成为马来西亚国父,并且出任我国第1任首相。国父于1990年在吉隆坡中央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
东姑阿都拉曼在位13年期间,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的政策,促进各族和谐的精神,受到世世代代的大马子民爱戴与尊敬。他在1970年时辞职。
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拉萨
任职: 马来西亚第2任首相
任期:1970年9月22日 - 1976年1月14日
出生日期: 1922年3月11日
逝世日期: 1976年1月14日
出生地点: 北根, 彭亨
逝世地点: 伦敦, 英国
妻子:拉哈诺雅
职业:律师
政党:巫统
敦拉萨于1970年9月22日从国父兼第1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手中接棒,成为我国第2任首相,但于1976年1月14日病逝。
敦拉萨在位时,宣布实行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不分种族提高人民收入及增加就业机会,尤其是改善贫苦人民的生活素质,并且极力通过联络土地发展计划( FELDA)及他惠民计划,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准,发展国家经济,因此被喻为“发展之父”。
在国民团结及稳定政治方面,敦拉萨也功不可没;在外交方面,敦拉萨的努力令马来西亚在国际上“冒起”。

1972年,敦拉萨改变大马的外交政策,开始与共产国家接触,并致力促进东南亚成为和平
、自由及中立区域。1974年5月,敦拉萨访问中国,促使马中邦交关系一直持续至今。
马来西亚第三任首相-敦胡申翁
马来西亚第3任首相
任期
1976年1月15日– 1986年7月16日
出生 1922年2月12日
马来西亚柔佛
逝世 1990年5月29日
美国旧金山
政党
巫统
专业领域
律师
敦胡申翁于1976年出任我国第3任首任,直到1981年7月16日以健康为理由卸下首相一职,将这重要棒交给敦马哈迪。
敦胡申翁上任后,除了继续完成敦拉萨生前未完成发展我国的一些重大计划,同时也采取多项措施,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繁荣。
敦胡申翁较着重国民团结,他认为,人民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因此,当敦胡申翁在位时的国庆日主题,总离不开“团结”,如1977年的“团结进步”主题、1979年的“团结守纪”主题等。
在敦胡申翁领导期间,马来西亚的经济与政治更加成熟;尽管不同种族和多元文化,全民与敦胡申翁达致共识,共同朝向团结道路。
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敦马哈迪
敦马哈迪于1925年12月20日,在吉打州亚罗士打诞生,50年后,他成为我国第4任首相,并领导大马迈向先进国,成为备受尊祟的政治家。

1981年以前,很多外国人并不认识马来西亚。然而,自马哈迪于1981年出任首相后,马来西亚广为全球注目。
如今,大马不仅在经济的杰出表现,更因为成功克服种族的障碍,成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国家的典范。

1991年2月28日,马哈迪提出了划时代的宏愿∶马来西亚将在2020年成为先进工业国。

1970至1990年的“新经济政策”结束后,马哈迪在国家经济展现蓬勃力量时,提出在2020年先进工业国宏愿,拟定了国家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
这个宏愿以实际条件为基础,而且是1项超越种族、政治和宗教的国家发展大计划。
马来西亚第五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
我国第5任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昵称Pak’lah),亲民形象深入民间。
阿都拉深受父亲的影响,生长在1个政治世家,由于父亲的关系,年轻时的阿都拉对宗教及政治产生浓厚兴趣,为日后政治旅程的辉煌成,奠下稳固基础。
阿都拉性格冷静、温和及亲民形象,深受人民爱戴,无论在外交平台及平时出席民间活动,都显露其领导人的风采,人民坚信他能发挥所长,带领马来西亚迈向另一高峰。
上任后,阿都拉马上采取肃贪行动,他曾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努力(肃贪),因为没有人要和1个贪污的国家接触
。”赢得全国人民的喝彩。

⑺ 马来西亚第五任

是首相吧?

阿都拉巴达威
阿都拉巴达威,马来西亚首相。
1999年1月8日,当时的首相马哈迪(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宣布内阁改组,委任原外交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为副首相兼内政部长,中止了外界对副首相人选的猜测,也使阿都拉成为备受万众注目的政坛明星。作为内阁资深部长及巫统元老的阿都拉,的确具备了出掌这两个重要职位的资格;而且,基于政治现实,马哈迪也有必要尽快委任一名副手,以填补权力真空;温文尔雅,形象清廉的阿都拉,遂成为马哈迪的选择。
阿都拉在参政前曾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副总监,1978年全国大选,他中选为槟城甲抛峇底区国会议员,之后于八零年受委为联邦直辖区政务次长,并于八零年九月擢升为直辖区副部长。
在巫统重量级领袖当中,阿都拉巴达威无疑是相当出色的一位。特别是巫统党内充斥金钱政治、朋党主义及裙带风的时候,阿都拉的清廉形象,更像一股清流,有助于清洗及提升巫统的声誉,并能广为党内不同阵营接受。阿都拉的政治生涯,可说充满波折。而且,他的沉浮,完全系于马哈迪之手。
阿都拉的父亲也是一名巫统领袖。因此,他可说是“子承父业”,生长在一个政治世家,并与巫统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这也是为何在八七年巫统党争中,他最终选择归队的一个因素。早年的阿都拉在槟城接受教育,并于1964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回教研究系,并加入巫统。这与他的前任同僚、前副首相安华的背景相当接近。
不过,两者虽然同是来自槟州,并先后在马来亚大学受教育,份属“师兄弟”,阿都拉和安华的作风,却完全不同。在气质上,阿都拉没有安华“狂飚英雄”式的传奇色彩,也没有安华雄辩滔滔的口才,即使在青春焕发的大学时代,阿都拉也是一位沉着、冷静及温文的人物;他的温和形象尽管没有安华那么突出,但是,也全无安华锋芒毕露,咄咄迫人的锐气,更容易为人接受。
因此,这两者在气质、个性上的回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日后在意识形态、政治斗争路线、行事作风及价值观念的差距。在安华被马哈迪吸纳进入巫统,并在槟城峇东埔参选以来,阿都拉便感到这位“同乡兼学弟”的威胁。
尔后,两人在政治上的不咬弦,特别是在槟州巫统联委会中,安华以后来居上之势,登上槟州巫统主席职,阿都拉任副主席,更令当时的巫统党员,有着难以取舍的矛盾情意结。
他在接下来几年官运亨通,于1981年升做首相署部长,同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并出任巫统槟城联委会主席。1984年,他中选为巫统副主席,并出任教育部长,再于八六年调任为国防部长。1987年巫统党选中,他参与东姑拉沙里及拿督慕沙希淡的B队,与拿督斯里马哈迪的A队抗衡。他虽在这次的党选中成功保住副主席的职位,但其部长职位较后却被撤除,不过他却选择继续效忠巫统。1988年新巫统成立,他受委为最高理事会成员,继而受委为副主席。1989年他受委代表巫统参加国家经济咨询理事会,担任重组社会小组主席。
在1990年巫统党选中,他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蝉联副主席,并于九一年在内阁改组中受委为外交部长。不过,他却在九三年巫统改选中站在元老派的阵营,结果以微差的票数败给宏愿队的拿督斯里那吉、丹斯慕尤汀及丹斯里莫哈末泰益,失去副主席的职位,但他仍被委任为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阿都拉在1995年十二月卅日宣布参选1996年巫统副主席职位,结果他顺利的重夺巫统副主席之职。
【生平】
名字:Abllah Ahmad Badawi
出世:26/11/1939,槟城
婚姻状况:妻为已故恩顿玛末 Enn binti Mahmud
家庭:两名儿女,Nori Abllah 及Salwa
【教育】
中学: Bukit Mertajam High School, Penang Methodist Boys School 大学: 1964年 ,马来亚大学,回教研究系 (Bachelor of Arts in Islamic Studies)
【政治背景】
政党
1964 加入巫统
1979.2.2 巫统槟州联委会副主席
1979.2.2 受委巫统最高理事成员
1980.9 槟城州联委会主席
1981.6.27 中选巫统最高理事成员(廿年来首名中选的槟城人)
1984 甲抛峇底巫统区会主席
1984.5.25 巫统党选,625票中选副主席
1984.7.14 巫统教育局主任
1987.4.24 巫统党选,879票中选副主席,排名第二。
1988.2.21 新巫统筹委会成员之一
1988.4 甲抛峇底新巫统区部主席
1988.9.9 新巫统副主席(被委)
1988.9.10 新巫统九人工作队成员
1990.11.30 巫统党选,以 953票中选,排名第二。
1993.11.4 巫统党选,角逐副主席失败
1993.12.11 被委巫统最高理事会成员
【国州议席】
1978大选 甲抛峇底国会议员(总共当了六届)
1990.10 大选 第四次击败对手,得票 17,025,四六精神党的阿末哈迪阿旺只得 7,174票
1995.4.25大选 在甲抛峇底第五次击败对手,以 17,834票打败四六精神党的Naser Mohd Radzi
【官职】
1964 加入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局助理秘书
1971.6 文化、青年体育部总监
1975.6.1 文化、青年体育部副秘书长
1978.6 辞去公务员职业
1978.7.27 联邦直辖区政务次长
1980.9.16 联邦直辖区副部长
1981 首相署部长
1984.7.14 教育部长
1986.5.7 国防部长
1987.5.7 离职
1991.3.15 外交部长
1999.1.8 副首相兼内政部长

⑻ 统治马来西亚长达22年之久的马哈迪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统治22年,也必定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治理国家其实主要是处理轮桥国家财冲桐态富收入,任何国家都是有等级的,照顾一派,就得打击一派,威望高,必定散源遭人恨、、、

⑼ 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

马哈迪·莫哈末
Mahathir bin Mohamad
马来西亚第4任首相
任期
1981年7月16日 – 2003年10月31日
出生 1925年12月20日 (1925-12-20) (82岁)
马来西亚吉打州亚罗士打
政党 巫统
配偶 茜蒂哈斯玛
职业 医生
信仰 伊斯兰教

敦马哈迪·莫哈末(1925年12月20日—)生于吉打州的亚罗士打,曾任于1981年至2003年间担任马来西亚首相一职,后于2003年10月31日正式把首相的职务转交于阿都拉·巴达威。

1964年,马哈迪·莫哈末以医生的专业身份代表巫统竞选国会议员,竞选获胜后进入国会,历任各种内阁职位,1976年担任副首相,1981年出任首相。2003年,他在举行巫统大会上,宣布退休。

马哈迪·莫哈末是一名深具争议性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马来西亚首相期间,被认为是马来西亚现代化的工程师。无论如何,他也备受批评,特别是他的权威式的领导方式及其裙带作风。

拥有“Dr. M”之称的马哈迪·莫哈末,在国际舞台上也非常积极,特别是以热切推动“亚洲价值观”着称。

2008年5月19日, 马哈迪宣布退出巫统[1], 并且表示只有巫统主席兼首相阿都拉·巴达威辞职下台后才会重新入党。

马哈迪在任内, 对司法部门进行政治干涉, 1998年, 他为了一些对政府不利的法庭宣判, 罢免联邦法院院长和好几名最高法院法官, 造成司法危机[1]。
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高庭法官陈汉章透露, 他在1997年的一场选举官司中宣判执政党候选人当选无效之后, 马哈迪欲透过法官仲裁委员会来革除其法官职位[2]。
马哈迪牵涉轰动一时的司法丑闻“林甘影片”[3], 在他给皇家委员会的供词中, 他承认在委任法官之前会谘询和听取其他人的意见,这些人当中,有可能包括商人陈志远[4]]。
在一些经济专家的反对下,马哈迪执意推动国产车普腾(Proton)计划,专家们反对的理由是马来西亚缺乏宏大的国内汽车市场以及该计划缺乏经济效益。过去20年来,马来西亚纳税人支付政府津贴来维持普腾, 马来西亚驾车人士因为政府征收高昂关税以保护普腾而需支付高价钱来购买汽车,这使得一些因为公共交通系统欠完善而买普腾车的马来西亚人承受财务负担[5]。
1987年10月, 因为前副首相安华执意委派不懂中文的校长掌管华文小学, 造成华人社会普遍不安, 马哈迪采用高压手段进行茅草行动(Operasi Lalang), 援引内部安全法扣留了100多人(包括年迈的华教人士沈慕羽)和关闭了3家中英文报章(中文《星洲日报》、英文《星报The Star》和马来文《祖国报(Watan)》[6]。
严重的裙带风气, 例如: 最显着的是玲珑集团的哈林沙艾(Halim Saad)、流动电话集团工艺资源(TRI)和马航的达祖丁(Tajudin Ramli)[7]。还有经营槟城造船工业(PSC)失败的阿明夏(Amin Shah Omar)[8]以及伊佳兰(Ekran)的陈伯勤(Ting Pek Khiing)。2000年马哈迪领导的政府以每股8令吉的价格向达祖丁(Tajudin Ramli)买回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股权,那时候,马航在吉隆坡股票市场的市场股价只有3令吉68仙 [9]。
自以为是, 无视经济专家的建议,实施抄袭日本和韩国的重工业计划(所谓的向东政策), 发展钢铁业(柏华嘉控股Perwaja)、汽车业(普腾Proton)和混凝土业, 这些失败的计划带来重大问题和无数的金钱损失。特别是柏华嘉, 涉及高层贪污舞弊、管理不当的问题[10]。
藐视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社会, 执意推动回教化, 甚至宣称世俗国家马来西亚是回教国。于1981年拉拢安华进入巫统,协助推动国家行政回教化(Menyerap Nilai-Nilai Islam Dalam Pentadbiran Negara)的政策。
2008年3月马来西亚国会大选后, 马哈迪的言论渐渐变成种族主义。 2008年8月9日, 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公开讨论改信回教所引出的问题。这个公开论坛的目的是要克服改信回教后衍生的课题, 可是进行不到几小时就受到回教激进份子的干扰与恫言闹事的情况下被迫提前结束。马哈迪较后发表声明, 表示“由于马来人越来越软弱,才令其他种族越来越大胆提出本身的诉求,侵犯马来人的权益,甚至还谈及敏感的宗教课题,马来人的前景令人担忧。”[11]
2003年, 马哈迪在第10届回教大会组织峰会上发表反犹太人言论, 此举受到西方国家的谴责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02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34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360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95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98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64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56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148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62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