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马来西亚有什么印象看法
A. 你们对马来西亚有什么印象
第一印象是旅游胜地。
马来西亚旅游攻略:
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的热带森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遗迹现代化的都市。马来西亚旅游风光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马来西亚最好的旅游时间:4~9月(如果你要去海岛潜水,10~3月南中国海刮风,所有海岛关闭)。回民新年前一个月(如果你要吃当地马来小吃),7~8月,11~12月是榴莲季节。
A、注意事项
1.位于热带,马来西亚分东马和西马-首都吉隆坡(KualaLumpur)所在的地方就是西马(连着中国大陆),东马连着印度尼西亚,北部是菲律宾。西马又分东海岸(面朝南中国海),西海岸(马六甲海峡边)。
2.衣装-夏天衣服就好,如果要到高原地带。带上一件秋装即可。
3.出了城市以后,蚊子又大又多。到马来西亚时,第一时间买防蚊药膏和蚊虫叮后的药膏。
4.食物甜辣,怕不习惯,先准备药。推荐马来西亚出产的保济丸治肚痛,和治感冒的单眼佬凉茶(中国南下的先辈留下的药)。
5.钱币兑换率2015年 :RM1(马币)=RMB1.74(人民币)。人名币可以到马来西亚才直接兑换。各大商场都有外汇兑换柜台。飞机场也有。不需要先换美金再换马币。www.mm2hplan.com
6.在飞机上可以先买一个马来的手机电话卡,抵达后注册然后发短信回中国。一个短信RMB1。
7.语言-普通话或当地人称为华语,英语都可以。要问事时,看皮肤颜色就可断定了。看到最黑的是印度人-直接找其他人吧,只能说英语印度语或马来语。一般黑的是马来人或妇女包头巾的(跟中国西北回民一样)可说英语或马来语。黄皮肤的是华人了-说普通话一般都能懂。
B.怎么去?
亚航是马来西亚最便宜的廉价航空,现在,从中国天津,成都,杭州,广州,深圳,桂林,海口,哈尔滨,南宁都有直达航班。
更多详情请看:http://www.2ndjia.com/aboutus.aspx?id=12
B. 说说你们对马来西亚的认识~
选择马来西亚的理由有几点:
1.马来西亚是这个区域当中其中一个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并且拥有最完善及先进的基础建设与设施。
2.马来西亚是亚洲当中其中一个生活费最低的国家,而且这项优势还能够保持相当久的时间。这项成就是通过政府有效的经济管理增持,以确保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因此能享用到价格相宜的物品及服务。
3.马来西亚气候适宜及温和的气候及常年多雨。全国也拥有四季如春的高原住宅区及度假村。
4.全国各地都拥有优质的住宅区,包括排屋、半独立,独立式房屋、及共管公寓。在旅游区内包括沙滩、靠近山林及主题公园,休闲区和市中心也有完善的住宅。
5.全国都拥有完善及先进的道路、铁路、航空及海上交通系统。拥有舒适、高效及廉宜的巴士、的士及火车等公共交通设施。
6.执政的政府是世界上掌权最久的民选政府。这个政府代表了马来西亚是全世界政治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7.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拥有相当低的犯罪率。
同时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仅需存入银行30万可获十年免签终身续签的自由永久居留权,并可获得一系列如转移投资、购永久房、海外留学、国内华侨等特权。可以不去国外居住。也可为移民澳加新的跳板及过渡方式。
http://www.mm2hplan.com/InstryNews/20110311198232606.htm
C. 你们对马来西亚人的印象和想法是什么
马来西亚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国家,他的环境和绿化做得比一般国家都要好,而且他们的人文,地理,历史也很悠久,马来西亚人民对人很热情,也很真诚。
D. 大家对马来西亚的印象如何
我对马来西亚的印象是他是属于亚洲的,然后很多人会来我国做事情,那里的景点也蛮多的,属于热带型雨林气候。
还有马来西亚简称大马,地处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E. 如何谈谈你对马来西亚人的看法
对马来西亚人的看法:马来西亚人的印象,就是常常会主动和她分享生活上的每一件事,总喜欢以自己文化、食物为荣,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情。
马来西亚人比较随性,性格有点坦荡荡,不太在意别人怎样看自己,“不像日本人很在意别人怎样看自己,很注意自己的外表。
坦言,也许在生活上她接触的人,大部份都在她提供导览义工服务的国家博物馆内,包括来自世界各方和本地各族义工,彼此间互相帮忙扶持。
马来西亚统计局2018年数据显示,总人口3238.5万。以族群来看,土着(马来人及原住民)共2007.19万(61.98%)、马来西亚华人共668.55万(20.64%)、马来西亚印度裔共201.04万(6.24%),其他人口占29.45万(0.90%),非国民332.27万(10.26%)。
F. 马来西亚印象
文/伊若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不少关于另外国家的文字,可是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管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国家都会有属于她的个性化的特征与风格。只有真正的身临其境了,才能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内涵,才能了解一个城市的世界。国庆期间,利用学校去马来西亚的游学项目,我在马来西亚走了一遭,认识了不少的人,也长了不少的见识,留下了一段不一样的故事。
我们去往马来西亚的首站是马来亚大学。从吉隆坡的国际机场到马来亚大学,这一路我都经历着不同寻常的事,感受着马来西亚给我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进入吉隆坡国际机场,我立马奔入卫生间,卫生间内有一门打开,立即奔过去,还没来得及踏进去,就听见“小姐,请排一下队,好吗?”
不明情况的我,回过头,一条长队在身后,而我是直接跳过这显眼的长队直奔到厕所门口的。就在那一瞬间,我的脸立即变得滚烫,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蜷缩着不出来了。可是没有地洞可钻,我只能灰溜溜的返回到队尾。我看着在卫生间里,一人进,一人出,井然有序的场面再一次恢复了。回想自己以前使用公共卫生间的时候,很少看到有这样的排队场景的,我为我自己刚刚的行为而羞愧,同时这样的一幕让我对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有了更多的好奇。
走出机场,我们与接待我们的黄先生会合。我们坐上了马来西亚大学的校车。校车上,带着对于这个城市的好奇,我四处的观望着。路旁是茂盛的棕榈树,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些不知名的花,为那数抹的绿色做点缀。
路上有不少的人骑着电动车,他们都带着头盔。令人惊讶的是,一路上我竟然没有发现一个人是不佩戴头盔的,哪怕是乘电动车的人也没有不佩戴头盔的。
车上,我闲着无聊,将一瓶矿泉水的置于车窗的边缘(其宽与矿泉水地步的直径是差不多的),历经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马来亚大学,我的这瓶水竟然未曾脱离它所在的位子,甚至连强烈的晃动都没有。是的,这仅仅只是一个瓶子,可是我不得不说,这个瓶子告诉我们的是这个国家的对交通规则重视,对生命的重视。
我以为,像整齐有序地使用卫生间,上路佩戴头盔,安全平稳地驾驶,这样的事只有特定的场合才会出现。可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了,我所看到的,证明了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到商场购物,卫生间依旧是有序的进出,阶梯式电梯上的人都是尽量靠左站立,留出右边的位子作为紧急通道;搭计程车的时候也是排队有序的在特定的位子等候车的;使用马币的时候也从来不用担心会有商贩给假币……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马来西亚人习以为常的事,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国家的交通原则,有公共场合的素养原则,他们只是试着遵守这些原则,到最后已经不再需要原则的督促,而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特质了。
马来西亚是个有色彩的国家。她的颜色不仅仅体现在她所容纳的“黑白黄”三个人种的颜色,更多的是体现在它的建筑的颜色和他的色彩的生活上。
在马来西亚,我们分别参观了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依德利斯师范大学以及马来西亚普特拉大学。这三所学校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冲击。
传统式盒子建筑,再配合显眼的色彩,或蓝色,或红色,或黄色,以此为主调,在配以浅色系的色调,如此结合,让这些建筑在阳光下更加的显眼,更加的光芒四射。而这样颜色的建筑,建在学校里面体现的是积极向上,是活跃,是个性。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国家,都需要一些个性的色彩做装饰,这样才会显现出属于一个学校,社会乃至一个国家。
除了学校,在马六甲的中心广场上还有那仅存的荷兰统治时期的建筑群,红色风格相当的醒目。红屋见证着历史的推进,红屋前的五彩斑斓的花车彰显着亚热带的别样风情。还有那见证着沧桑岁月的灰色圣保罗山教堂,也用他那灰色的色彩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色彩的建筑自然少不了彩色的生活。在马来西亚,像小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是众多的。而最为出名的场所便是素有“南方蒙地卡罗”的云顶高原娱乐城。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是禁赌的,但是云顶高原是个例外。它海拔约为2000米,山中云雾缭绕,变换莫测,四周山峦重叠,身临其境如入仙境。室内是各种眼花缭乱的游览设施,室内还有老少皆宜的游览项目和数十家亚洲各地风味的美食餐厅。赌场内,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嘈杂的音乐,闪烁的霓虹灯,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在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人的本性在这个赌场内得到释放。
色彩的马来西亚,拥着色彩的生活,展现在他独有的魅力,给我独有的冲击。
一阵滚滚春雷般的鼓声中,前面是几个衣着鲜艳,手捧鸡蛋花,打着伞的伴娘,后面则是一对穿着表演服饰,肩挎马来鼓的鼓手,中间是一对新人,正在人群簇拥中走向主婚台(主婚台是一个缀满棕榈叶和各色鲜花的彩棚,装饰极其精美。)。
是的,这是一场婚礼,一场马来西亚的本地居民的传统婚礼。很庆幸,我可以参加这次的婚礼,感受他们的幸福时刻。
婚礼上,新郎的指甲和手背要被染成姜黄色,当地人称之为“染手掌礼”。婚礼当天,将一个高脚铜盘摆放在新人的前面。盆里分别装上姜黄米、米花、碾碎的山姜叶汁和一个盛有碾碎的指甲花器皿。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师取几粒黄米撒在新郎的肩上,接着用姜汁水,喷湿新郎双手,用指甲花涂在新郎的掌背上。不过,新郎双手的手掌心是不会被染到的。他将带着这姜黄色开始在新娘家的新生活。而新娘则由好姐妹们用掐来新鲜的指甲花,把指甲、手掌和双脚涂得鲜红。
“并坐礼”是马来西亚婚礼的高潮,也是新人享受“一日之王”的难忘时刻。刚刚我之前描述的那一段便是“并行礼”的一小段。新人步入主婚台后,两手合十,高踞台上,犹如君王临朝一般, 新人们行并坐礼后可享受一日君王的高贵。期间一直会有人在旁边服侍新人,这情景还真像在皇宫里一样。当“一日之王”,接受众人祝福,便是在此刻。
参加婚礼时,主人知道我们是来自远方的客人,他们没有计较我们穿的是短袖衣服,他们愿意接受我们来自远方的祝福。在说起祝福是,也是十分有讲究。每一位宾客都要轮流上前祝福新人,向新人撒叶子、香米、花瓣和圣水,并与新人握手祝福,之后收到他们回赠的鸡蛋花一束,象征新娘早生贵子、健康多产。新郎新娘也一直要等到祝福完毕才可下台。
我们在这场婚礼中受到了热情的招待,我们感受着婚礼给我们带来的温馨与幸福。新人和我们合影,脸上散发的是喜悦,他们期待他们的幸福有他人的祝福,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你。
在马来西亚的十天当中,接触到了不同的马来西亚人,他们就是一朵朵的大红花,充满着热情和豪气,以及特有的温暖。
进入马来西亚,我们入住马来亚大学。在进入宿舍休息的路上,我们碰到了马来亚大学的校长,他很随和,很亲切地问我们来自何处,一路路途如何等等。其实,在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他就是马来亚大学的校长,只是以为他就是马来亚大学里面的某个工作人员。第二天,我们参加马来亚大学的欢迎会时,惊奇的发现,昨天跟我们打招呼的竟是马来亚大学的校长。
在我们抵达总统府的进行参观的时候,跟随我们的还有几位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他们跟我们表走边聊。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信心月热情。他们问我们在马来亚大学感觉如何,关心我们是否习惯马来亚的生活方式,在走的过程中还不断的提醒这里有阶梯,那里有小沟。这样的细致的照顾,让我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度的朋友的温暖。
在马来西亚的那十天,我被这个国家建筑感动着,更被这个国家的人感动着。最后两天,我们是在马来西亚的热浪岛度过的。岛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便是潜水。我们有三次潜水的机会。我是个十足的旱鸭子,自小没在水里呆过。可是我仍旧想穿着救生衣,在如此美丽的大海里走一遭,看看这个国度的海洋里到底是怎样一番天地。第一次潜水,我没有因为被海水冲远而扫了兴,一个岛上的救生员看到了掉队的我,带我在海中潜游;第二次潜水时,我捡贝壳,那里的岛上的人告诉我贝壳是不允许带出岛,我看到了他们对这片岛的热爱;第三次潜水,去的水域很浅,学艺不精的我被珊瑚刮伤多处,但因为我再次遇到了带我潜水的救生员,我又经历了一场美丽的潜浮。蔚蓝的天空,比碧绿的海水,在阳光下,水平面略起的波澜闪耀着点点的星光,如此的动人。
我们都知道马来西亚的国花是朱瑾,别名大红花。此花外表热情豪放,却有一个独特的花心,由多数小蕊连结起来,包在大蕊的外面形成,结构相当的细致。这不像极了马来西亚的国民吗?他们热情好客,他们细致贴心,他们有原则,他们团结着,他们绽放着……
十天,我们走过三所马来西亚大学,感受他们的教学风格,体会他们的教育氛围;我们走过吉隆坡市区,观回教堂的壮观,感小印度的异族风情,叹双子塔之独特设计;我们走过马六甲,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享受当地婚礼的幸福;我们走过热浪岛,看碧水蓝天,品纯天然的椰子汁,与大海相拥。马来西亚的风景感动着我,马来西亚的人感动着我。
这场旅行,就像那指头娇脆欲滴的大红花,在我的心中印染着深深的痕迹。
写于2012年,更新于2016年2月
G. 聊一聊东南亚国度之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Malaysia)一个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上的国家,一个既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也同时兼容着多民族文化的国度,使众多的外国游客为之向往。
在中国,如果走旅行团的话,大部分 旅游 公司制定的 旅游 目的地线路都是常提的“新马泰”。这个 旅游 线路在北京被恶搞称之为“新马太”,这也已经算是老梗了,新街口、马甸、太平庄三个北京地名的简称与“新马泰”同音。
玩笑归玩笑,言归正传,新马泰这条 旅游 线路也算是备受中国旅客喜爱的线路,首先是比较廉价,其次就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具有丰富的 旅游 资源,无论是自然景观或者是人文景观。在这三个国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马来西亚。本人也有幸地曾在那边学习生活了半年,那边的自然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主页君就从自然环境、人文 历史 ,教育环境,当前情况等若干方面阐述下我对马来西亚这个东南亚国度的一些看法,并且希望与各位朋友进行看法上的交流,同时也希望给彼此带来或多或少的启发与帮助。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分为东马来西亚及西马来西亚两部分,中间隔着南中国海,其中为我们所周知的吉隆坡(马来西亚首都&最大城市)就位于西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气候为热带雨林及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夏,较为炎热,且降水充沛。当年本人从北京首都机场乘坐亚洲航空公司(AirAsia)的航班刚降落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时候,刚出飞机舱门,一股热浪迎面而来,心里想热带气候果真名不虚传啊。但是没多一会就发现马来西亚的热跟我们北京夏天的热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北京夏季7月底到8月初那几天最热的时候,体感温度非常高,会使人非常难受,备受煎熬。但是马来西亚热带气候属于那种干热,只要是降雨天气或者太阳落下后将会非常舒适。
马来西亚本国有三大民族,分别是马来人族群(主体民族)、华人族群、印度人族群。马来人属于当地土着,占马来西亚国民总数的多半。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运转着国家机器,所以马来西亚政府无论是高层还是地方政府大部分官员出身都是马来人族群。
华人族群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仅次于当地土着马来人,大概占国家总人口数的22% ,绝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从中国广东福建等地下南洋的劳工及经商而定居的人,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华人族群。华人靠着勤奋与聪明的头脑牢牢控制着马来西亚工商业,当地很多知名企业家都是华人。当然也有知名的 体育 明星及 娱乐 圈明星比如着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着名歌手梁静茹,光良等。当年我到了马来西亚,发现华人很多,在很多闹市区华人几乎随处可见,所以不存在语言交流问题。通过与当地华人族群的深入接触,发现了几点有意思的细节。首先马来西亚华人相当一部分都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有一种深深的亲切感与向往感,换言之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想割裂与中国的联系,内心深处还住在一颗中华之心,尽管国籍是马来西亚。大部分华人都能讲汉语普通话,当然还可以讲粤语,闽南语等。当地华人可以说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见过一个华人小伙会讲普通话、粤语、闽南语、马来语、英语、日语、德语等八种语言。可以说华人在语言方面是神一般的存在啊。而且不但能说还能用简体汉字及繁体汉字进行书写,走在马来西亚街边随处可见中文汉字的广告招牌与标识。这主要归结于当地华人较为抱团,对中国文化认同感强,华人族群都把自己子女送到由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赞助的华校接受教育。所以说这些马来西亚华人从小接受的是中文背景的系统教育,用的语文, 历史 ,乃至数理化的教材都是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综上所述造就了马来西亚定居下来的华人族群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甚至不逊于中国。其次感觉有意思的细节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不愿意甚至很反感外国人叫他们马来人,我当时初来乍到,称呼马来西亚华人朋友为马来人,这令他们很无语面露不快,因为当时我闹不清马来人与马来西亚人的概念,混淆一起了。其实他们逻辑关系就是马来人肯定是马来西亚人,但是马来西亚人(马来西亚国籍)不一定只有马来人,因为马来西亚有三大族群。但是从马来西亚华人不愿意被外国人称他们为马来人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一些细节来,比如说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人(马来西亚主体民族&统治阶级)始终心存芥蒂,源于马来人对华人的种种压迫及区别对待政策。华人从政为本族群争取权益是非常困难的,马来人给华人设置了一个“种族隔离天花板”,几乎断绝了华人走向政坛的可能性。甚至华人考马来西亚顶级的国立大学也被设置了阻碍,可以说马来西亚华人虽然很多人从事商业,但是政治地位低,没有什么话语权,在他们口中经常将“二等公民”挂在口中,也的确透露出他们的无奈委屈和愤恨吧。再说说当地华人族群的特色 美食 吧。因为当地华人大部分都是从广东福建迁移来的,所以当地 美食 好多都以粤菜,闽菜为主,偏爱吃鱼。我比较喜欢当地的特色小吃,比如鱼丸粉,云吞面等。
马来西亚除了马来人族群,华人族群还有就是少量的印度人族群了。在马来西亚街边可以看到那些穿着印度民族服饰,皮肤黝黑的印度人,印度族群与华人关系还算融洽,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华人开的餐厅吃饭,也可以看到华人在印度餐厅熟练的用手吃着咖喱。这一切都像是一种无声的磨合,两个文化不同的族群都能够适应并融入到彼此不同的文化与饮食习惯中。
聊完了马来西亚的自然气候与人文饮食,下面再聊聊马来西亚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文化中心。东南亚地区最大城市之一。身处热带地区,降雨充沛,绿化环境较好,标准的热带地区城市。下面推荐几个我自己认为不错的 旅游 景点。
高大耸立的双子塔矗立于吉隆坡市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的马来西亚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双子塔也于那时候成为了吉隆坡乃至整个马来西亚坐标性建筑,成为一张马来西亚对外宣传的明信片。双子塔无论是白天游览还是晚上游览都十分瑰丽,尤其是晚上伴随城市灯光。
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马来西亚经济快速发展,吉隆坡城市发展很快,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但是吉隆坡老式建筑风格也得到了保留,与新建起的现代化建筑遥相呼应。 历史 感与现代 时尚 感衬托着吉隆坡乃至马来西亚的独特魅力。位于吉隆坡老城区的茨厂街也称吉隆坡唐人街,面积虽不大,但十分热闹繁华,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尤其是晚上,更像是过节一般,是当地着名的夜市。在茨厂街可以吃到各种特色小吃,比如说肠粉,卤鸭,云吞面等此外还有就是随处可见的中餐厅。对路边摊情有独钟的朋友来这里保准你可以大饱口福。除了 美食 在茨厂街还可以看到各种中式牌楼,各种中式楼宇,中式风格的沿街售货摊。这里的店铺基本上由马来西亚华人所开,挂着醒目的用繁体汉字书写的中文招牌及广告。置身于其中,让人沉醉于独特的 历史 文化氛围中。茨厂街也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不但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工艺品,特色的文化创意品还能在特色华文书店买一些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着作,文学类,时事评论类的都很不错,当地有一个流派就叫“马华文学”。
最后再聊聊马来西亚的教育吧。马来西亚教育质量在发展中国家里算比较高质量的,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里更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他们的高等教育。感觉马来西亚教育体系挺适合咱们中国一部分学生前去发展的。如果中考时候感觉考不上中国的高中又不想去读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的话可以考虑在自己15,16岁这个阶段就前往马来西亚,可以先选择读那边华人经营的独立中学。独立中学是中文授课,教授的科目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中国及世界 历史 等,当然也有英语课程及马来语课程。可以通过在独立中学学习的契机,便于申请马来西亚当地的大学,无论是国立大学或私立大学,教育质量都是不错的。高三阶段的中国学生可以直接去申请马来西亚的大学,部分大学是需要英语雅思成绩的,一部分不需要雅思成绩,需要先去读语言学习班也就是相当于预科班。好处就是减轻了部分学习压力,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可以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去马来西亚留学读大学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当地大学为跳板去申请澳洲及英国的高等学府,因为他们同属英联邦教育体系,关系密切。同等成绩下去申请英国或澳洲的硕士研究生,以马来西亚大学毕业生身份去申请拿到offer的几率会更大一些,是跟在中国本地去申请相比。
各位朋友,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先跟大家聊到这里,希望与大家多多交流。
H. 马来西亚,一座闻名世界的美食天堂,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呢
1.双炒天金箔粉
这一印度伊斯兰教菜是完备的包。黄面条。牛羊肉或鸡肉。虾。生抽,蔬菜水果和鸡蛋。一点朝天椒被丢入了一个无法抗拒的振动。
5、椰浆饭
有些人打给纳西勒马克马来西亚的第三方国菜。所有人都称作美味可口。
椰浆饭大部分要用椰子奶煮熟白米饭。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面。依据你在马来西亚位置,它提供伴奏音乐,如煮蛋,花生,蔬菜水果,牛肉/鸡肉/或牛肉咖喱,海产品和叁巴(辣酱)。椰浆饭传统式上有吃早饭,但现在许多人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要会点单。
烤牛筋
第三道是当地特色美食烤牛筋,中国有很多地方都烤牛筋,但是马来西亚的烤牛筋吃着别是一番滋味,嚼起牛筋来时很有口味,而且越嚼越有味道,吃在嘴里意犹未尽,它真是好吃极了。我和家人们很喜欢吃烤牛筋。听闻,牛筋有着丰富的蛋白,女性经常吃能够美容养颜,也不知道是不是哦!
海螺
最后一道是当地海螺,来马来西亚一定要过来吃吃当地海螺。当地海螺,含有大量的蛋白蛋维生素,并且它的味道也很好的,品尝到口中意犹未尽。像这样的营养成分又美味的东西了,你不心动,反正我是喜欢上了。
I. 你对于马来西亚有什么印象、看法
其实对于马来西亚,我并没有多少了解。之前从来都没有搜过它的资料看过。我对马来西亚的印象就只限于它是个东南亚国家,旅游胜地,和新加坡靠得很近,华人很多,以及燕窝。现在就说下我的具体看法吧。
旅游胜地作为一个旅游节目的爱好者,马来西亚出现在我所看的节目中的次数非常多。并且中国游客比较喜欢去的新马泰,马来西亚就在其中。马来西亚的自然风貌保存地很好,环境空气都很好,又因为地处热带,气候温暖,老人去的话也非常适合。并且马来西亚有很多景点都值得一去,他们的海鲜特别便宜,当地的居民也很热情。
总而言之,马来西亚在我心中是我未来的一个必去的国家之一。在我看来,那里是一个比较干净,纯粹的地方,很适合放松身心。
J. 你觉得马来西亚怎么样
柔佛州令人神往。。柔佛,新加坡,印尼一部分,,三个部分离得那么近。。史上是柔佛王国,现在竟然是三个国。。。从柔佛向南,再向南。。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