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红龙为什么养不活

马来西亚红龙为什么养不活

发布时间: 2022-10-23 11:24:25

⑴ 红龙鱼的养法

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那么最好让水达到PH值6-7,水温为25摄氏度。

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它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的光照。有些养鱼爱好者,比如养红鱼,喜欢用红色的光来照红龙鱼,这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龙鱼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1)马来西亚红龙为什么养不活扩展阅读:

龙鱼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硬度要求软水,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为零。磷酸二氢钠注意:每天调节pH值的度不要超过0.5-1pH,剧烈振荡将导致龙鱼的死亡,适当的爆气、打氧可以起到稳定pH值的作用。

只要鱼缸中放入鱼,它们就会排出氨和其他废物到水里,水中的氨浓度会升高,当然水中的有益微生物(消化细菌)会分解氨,使之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硝酸盐(无毒)硝酸盐的浓度通过换水控制调节(所以有规律的换水是很必要的)。

硝化细菌的形成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转化有害物质也需要1周左右,整个由氨到亚硝酸盐再到硝酸盐的变化过程就叫氮循环。要使一个新缸达到良好的氮循环状态,需要2-3周左右的时间切勿急躁。

⑵ 为什么金龙鱼不能人工饲养请高手详细解释:有哪些技术难关没有攻破

金龙鱼很难人工繁育成功的最大难点是催青,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工诱导发情。我们知道,有些鱼类要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才会发情繁殖,譬如大马哈鱼一定要在特定的区域才会产卵,池塘养的青鱼就不会自己繁殖,必须人工注射催青素促使它们的性腺发育,制约金龙鱼在人工条件下繁殖的根本原因目前还不明朗,或许是水质,或许是当地特有的地磁,甚至还可能有遗传习惯的因素。
国内外的金龙鱼饲养者一直在致力于揭开金龙的人工繁殖困难谜团,一些离金龙鱼原产地不远的地区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已经开始尝试逐渐的驯化,这一点楼上已经提到,但是这样的有限成功是建立在离金龙鱼种源地很近,能得到已经发情的亲鱼的基础之上的,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繁育成功,不然的话,金龙的市场价格没有理由居高不下。在一些纬度较高的地区,实验还远没有成功。
品质最好的金龙鱼仅产于苏门达腊岛中部东岸,北康巴鲁的5条河川里,目前市场上的龙鱼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输入的。一方面是利益驱使,另一方面是国内野生动物执法水平和力度的缺失,所以大量的偷捕偷运使金龙鱼在原产地的种源受到严重威胁。尽管有国际贸易公约的规定,架不住一条鱼数万身价的诱惑,当地人照样违规滥捕。照目前趋势看,不等大家摸索出金龙的繁殖方法,品质最好的金龙很可能就会绝迹,今后大家能见到的恐怕多数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亚种,也就是可以进行有限的人工繁育的那些“准金龙鱼”。

⑶ 红龙颜色怎么养

红龙鱼的正确饲养方法

我提出我们的经验供大家"参考"。这是我们经手饲养上五百多尾红龙的经验及交叉比对的结果,饲养方式无所谓的对错,依饲主的方式而各有不同,毕竟每个人要求的不同。
现在的玩家较注重龙鱼的品牌却忘了龙鱼的饲养技巧,常遇到鱼友问道:老板这条龙会不会红?我都回答:会阿!我养会红,你养就不一定了...原因是部份玩家没掌握红龙的饲养的几个重要技巧。红龙鱼并非时间到就会红。
我们认为颜色十分重要,颜色与体型可以并进,并不需要舍去颜色而先重体型。因为红龙的颜色再小时没有给予他厚重的发色,到大来是会追不上的。在小龙的时候常听到有人说,我较不注重颜色,体型优先...在一年的鱼45CM内或许没有颜色、体型粗壮、看起来还OK,但是到50CM时还是只有淡淡浅橘色发色时。这样的红龙看起来就会觉得好像缺少些什么震撼力,少的那就是厚重的红色发色!
红龙鱼要饲养得漂亮,以下这三点喂养方法很重要! 一、环境:
红龙随者环境来改变他的发色,也是所谓的环境保护色。
1、鱼缸:试验过黑色缸红度较红,蓝色缸红度较亮,白缸透明缸,红度较淡。
2、鱼缸摆设位置:常有人走动的动线旁,龙鱼较不稳定,影响发色;幽境的角落,地下室,龙鱼较稳定,发色极佳。
3、鱼缸混养鱼只:密度过高的养殖相对制造的污染源也多水质也较不易维持。容易造成蛀鳞(跟𫚉鱼混养尤其明显)单养比过混养来的发色稳定。因为牵扯到鱼只强势与弱势,混养鱼只也不宜比龙鱼大和强势。
二、灯光:
龙鱼靠光线上色,没有光线的是不可能上色。当大家一心在追求杂志上颜色厚实满鳃盖的龙鱼时,可知这些龙鱼的饲养环境皆是有充足的光线供上色。追求厚实的发色,只有给予充足的灯照。测灯照的上色是最快,但是谨防掉眼。当龙鱼有测游现象,尽速调整光源位置。(全世界只有台湾,大陆极为重视掉眼,在产地和日本、韩国、等东南亚龙鱼进口国,在乎的是颜色、体型、体态,一尾优良的体态良好、发色厚实的龙鱼是极为珍贵和高价,掉眼是瑕不掩瑜,当然一尾无缺点颜色又红的亚成鱼是非常的稀少且珍贵的,但是能有几只可以有此表现。)
灯管选择,个人及产地所看,旭光植物灯,还是大众化使用。
三、水:
稳定的水质。小幅度的PH震荡,低导电度.300以下,可使龙鱼的发色持续上色,维持良好的水质及是要有健全过硝化过滤系统,有健全强大的硝化系统就减少换水时效,减少换水时效就能减少每次换水所影响的PH震荡,在想尽速改善硝化系统,铺底沙是最快的方法,但是要定时清理底沙.虽然说过滤滤材有需多替代品.并非一定要高单价的东西才好用.但是当你无法培养充足的硝化菌时.请还是借助于高单价的过滤滤材.和市售消化菌.可以让你快速维持鱼缸的水质稳定.当鱼缸生态渐趋平衡.且你对水质有一定的程度了解.就可以慢慢替换掉或寻找其他替代品.给鱼良好的水质就如人需要干净的空气。
如何断定良好水质?水看起来很透很亮.水中无细小悬浮物.气泡.水面上无油污.气泡打上水面即破散.无气泡集结。
1.水温:换水温度保持+/-2度,避免剧烈震荡。20CM以下龙保持30~31高温,促进新成代谢。小龙较易立鳞,大龙可接受28度左右温度。试验过大龙在25度发色为最佳。但是极容易感染水霉。前提之下加温棒瓦数要够.避免温度急速下降加温来不及。18~35度龙鱼都能生存,但是急速温度震荡是很危险的。高温到低温是可接受,低温到高温即会暴毙。
2.黑水:
市售黑水.品牌众多且成分不知.需仔细选购.挑国外大厂牌较有保障.黑水可放可不放.放的时间也很重要.经实验并非每一种发色体的红龙都适合放黑水.黑水目的是使龙鱼稳定.朔造原生地水质.水色.良好的黑水加下后不影响水的透明度.改变水色但依旧透明.水面上无杂质.气泡.且不会隔夜退色.
什么时候需加黑水?长途运输退色.生病退色.需加速回色时.幼龙紧迫时.
养龙鱼该有的心态:
一尾龙鱼在无人为疏忽下.寿命皆有10~15年.真正的龙鱼美在完全发色的8岁成鱼期.厚实的发色加上60cm以上巨大的体型.这将是很震撼的.我们在以前书上和老前辈玩家手上看到震撼的个体不就是这样吗? 很可惜现在的龙鱼爱好者没有耐心和没有养工.一昧追求高品质.高单价龙鱼却忽x养工及耐心.再一两年就要求正红(8年内的红龙是不可能正红色.龙鱼靠时间累计颜色.时间够就累计的色层越厚.到近趋正红) ~!~
在饲养高品质的龙鱼前应考量的是否能有效控管以上三点:环境、灯光、水,再加上耐心!其实我们不管养什么样的鱼,都应该有个正确对待鱼的方式,那就是你要足够的耐心!

⑷ 红龙鱼怎么养

  1. 生存环境:红龙鱼可生长至80-90公分,是大型热带观赏鱼,因此需要准备的鱼缸尺寸至少为150*60*60。如果鱼缸尺寸过小,会影响龙鱼的体型。鱼缸内和鱼缸外的环境,不要随意改动,不然红龙鱼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异常。

  2. 水质条件:喜欢生活在28-30℃的水中,可适应的pH值为6.5-7.5,而且水温和pH值要稳定,不可有大幅度变化。此外,要养成规律换水的习惯,不可频繁换水,换水时水温要高于缸内水温1-2℃。

  3. 喂食情况:红龙鱼是大型肉食性鱼类,喂食时需注意营养均衡,这样才有助于红龙鱼成长。可选择的饵料有鱼类如普通小鲤鱼(肉多、鱼骨少)、朱文锦(蛋白质含量高、便宜好买)、大肚鱼;有虾类如河虾(青虾)、海虾、明虾(对虾)、基围虾(沙虾)、草虾;昆虫类如蟑螂、蟋蟀和蜈蚣;虫类如麦虫和面包虫,容易上瘾且对肠胃不好,不建议多喂食;两栖类如青蛙、小甲鱼,在喂食时一定要进行彻底消毒,特别要注意避免因其体内的细菌或是寄生早引起龙鱼疾病的发生。喂食时坚持少量多餐、七八分包原则,可让红龙鱼保证有旺盛的食欲。

  4. 红龙鱼发色是分阶段的,一般是从鳃盖开始发色的,然后是鳞框发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越来越浓重的。而且红龙鱼发色是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坚持方能见彩虹。

⑸ 怎样养血红龙

是红龙鱼么?
误区一:优良红龙是印尼独有的红龙是印尼原产的不错,在人工养殖后的今天,在大马和新加坡业者不懈努力下,在大马和新加坡地区都有都有优良红龙的足迹.由其是新加坡业者,占到新加坡是世界龙鱼集散地和中转站的极大便利条件,新加坡业者较雄厚的经济条件支持下,进口大量的印尼顶级红龙种鱼才能完成优良红龙的培育。新加坡国土狭小,缺乏淡水,能用于生产红龙的地方实在是少之又少,但请别忘了,新加坡的生物科技目前仍是全球领先的。大马好在国土不小,不缺乏淡水,能用于生产红龙的地方可以说是大于新加坡百倍,由于太受马来文化影响,和龙鱼普遍的高产出,业者们似乎都不太爱改变,少有鱼场进行品系的纯化固定工作。大马的土地和水质,更适合于金龙系的繁殖,直到今天,大马还是于优秀的金龙鱼而闻名于世。

误区二:缸养的红龙真能体长超 70CM或更大更长缸养的红龙体长超70CM或更大更长是以前媒体中提到的。媒体对早期所谓野生龙鱼的描述,都称野生龙鱼的体长有超过80CM甚至于更多的,但鲜有实体和参照物的对比,对长期生活在产地的业者和老者的询问,真正能确定这种说法的也在极端的少数.在目前的养殖场里,8岁左右的种鱼,能超70 的也极鲜见.鱼场多在红色这块下功夫,加上受种群数量的影响,近亲繁殖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多数的时间里,体型大小是极受影响的,绝大多的鱼场并没有把龙鱼养的比上一代更大.养在家中鱼缸的红龙,因受空间水质和遗传的影响,能达到这等体长的恐怕更少吧.总结出缸养的红龙并非都能如我们所愿,我们想象可能是若干年前媒体见过一些很大的红龙,也可能是红龙当时最大的若干个体,再加上媒体的一些想象吧。

误区三:红龙还有野生的什么在产地看到成群野生红龙,谁有优质野生红龙出售等等纯属子须乌有。红龙和金龙是一样的,是人们颁布了保育法案后绝迹于野生环境的,本来颁布了保育法案是为了让它们的自然种群能在原来的水域存活下来,但情况却是相反,龙鱼的价格暴涨,而人工养殖场也需要更大量的种鱼,非法捕捞根本灭绝了野生的种群.目前野外条件就不存在有遗留的种群,即使偶尔看到几只也是人们弃养的。在新加坡林厝港边上有一片和大马相通的自然水域,朋友们都说常有人钓到一些人们弃养的青龙鱼和号半或红尾金,钓到红龙还没听说过,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但若说红龙还有野生的种群,显然是不现实的.

误区四:体型够大就是优秀的一条优秀红龙的发色与体形是需要相互衬托的,体型够大是强健有力,威武的表现,但不应是肥硕。若有一条65-75CM体长红龙,应该是相当壮观的。但若是发色不尽人意,说到底也是和红龙的"红"字不相符的,这不是养红龙的本意.相对的,只有袄的发色而没有威武强健的体型,也是一大遗憾!培养一只既有威武强健的体型, 又有良好发色的红龙,相信才是爱好者的最终愿望.

误区五:钻石眼,熊猫眼,福龙等非常珍贵吗钻石眼,熊猫眼,福龙等并非非常珍贵,前者首先它是一种遗传缺陷或后天的病变,后者完全是遗传缺陷造成,熊猫眼的红龙极少,多见于金龙系,伴随着半透明的腮盖.熊猫眼因是遗传缺陷或基因的突变,而福龙首先就是体型怪异,一些龙鱼的收藏者会特意收集,当然,鱼场也不会低价出售,高价并不等同于珍贵,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遵循大众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

误区六:产地同,则品相同有些爱好者经常用一只红龙来作为样板,要知道同产地同鱼场甚至于同胎鱼的品相也是不同的,有些条件好的鱼场,比如泗水、红外线、洛宾,皇宫,亚洲,金岗等,他们多年置力于龙鱼的优化改良,不断的引进优异的种鱼个体,成为优秀龙鱼的代名词,但是,种鱼产下的后代,并不是每只都能达到或超越亲本的品质的,所以鱼场本身也会将它们再分为三六九等,好鱼卖好价就是了.冲着鱼场的品牌,不见得一些表现一般的就比名不见经传的别的鱼场的鱼要好.用来维系品牌命脉的,当然是些精挑细选的优秀个体了。

误区七:迷信所谓的专家和商家某某专家说那里的龙鱼最好,某某又是繁育专家,请不要太相信这些东西。单从繁育鉴赏角度讲,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系列规范龙鱼品质国际认定标准,因为龙鱼的遗传基因并不稳定,配对的人为干涉困难,想要哪只公鱼去配哪只母鱼难于做到,并不是想要哪只公鱼去配哪只母鱼而产下想要的哪种小鱼就能实现,事实上,龙鱼在相当的时间内的伴侣较固定,一旦配对成功,这种关系能维持几个繁殖期甚至更久.有时一只母鱼的两次产卵也会由两只不同的公鱼抱卵,所以龙鱼的社会结构并不单一,要想稳定哪只龙鱼的遗传基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研究.高水平的爱好者和业者也是有很多的,今天的龙鱼世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审美观就可能因人而异了,我认为好的,别人并不一定要认同,反之亦然!国内接触龙鱼的历史不长,龙鱼经营者的水平极其参差,很大一部份还停留在为卖鱼而卖鱼的阶段,这类型的经营者的水平,恐怕还要远低于一些爱好者.

误区八:印尼的红龙繁殖领先新马吗一直不少的媒体和网站登载了不少的印尼的红龙,绝大多刚刚入门的爱好者更是对印尼的红龙大加赞赏。诚然,印尼是拥有很多优秀的红龙,那也是因为印尼是红龙的故乡,印尼在红龙的保有量和产量绝对是占据新马印保有量和产量总和的90%以上。正是因为拥有数量和地质上的绝对优势,精品极品倍出也就不奇怪了,换句话说就是"蚁多咬死象".同是因为高量产,一般品质和次品鱼的数量也绝对是大得惊人的,而在新加坡,同样是地方的限制,红龙并不能象印尼一样的量产,业者很难赚到量产的钱,只能把红龙这本并不是土产的东西做精,去引进印尼顶级的种鱼借此在顶级红龙繁殖上下苦功!同时靠从印马挑选优质的小龙分级贩售,打上自家的品牌。在这一块上和印尼业者分一杯羹.这点有点象韩国和日本,在中国购买廉价钢铁,运回加工后再高价卖回中国.愿广大龙鱼爱好者多看多学,更多的掌握除养鱼外的基本知识,开阔视野,也希望媒体、网站正确的引导刚刚入门的爱好者。

误区九:何为原生种红龙就"原生种红龙"来讲,恕本人资历有限,至今还没有弄懂太多。我所理解的"原生种红龙",是在经历10多年的人工养殖后,原来野生采集的种鱼逐渐消亡,鱼场也不可能有更多第一代野生采集的种鱼了,历代的杂交或反交,后来的龙鱼基本不能保有野生鱼时代的一些体貌特征,偏偏玩家和爱好者在某个时期会怀念野生鱼时代龙鱼的一些体貌特征,并逐渐对市场有了要求,而鱼场当然会第一时间去顺应这种需求,于是将一些仍保留野生鱼如炮弹头鲑型和汤勺头鲷型的种鱼再归类繁殖,尽可能产下具这些特征在下一代或几代的小鱼,再冠于"原生种红龙"的商业名称进行贩售.但我要提醒鱼友的是,"原生种红龙"不是某一地区野生的鱼种,对于鱼商利用这种称谓向你推介某一只龙鱼,你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误区十:目前红龙产量不少,价格为何还不低价格高低永远是相对的,高低永远并存.就现在而言,红龙在大陆的售价幼鱼13-15CM低的可以在4千多,而高的可以达1万多,20CM以上时,这个价格又将拉大不少了.市场上有售价5万同时也有5千的红龙,好的鱼,鱼商肯定要卖你好的价位,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只是鱼商将不好的鱼也卖你高的价格而已,这和好鱼卖好价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红龙产量是不少,但有一点是持标题内容想法的朋友忽略掉的,那就是需求的量更大!仅在亚洲,除了老牌的日本,台湾和新加坡三地稳定的需求增长,大陆紧随其后,且大陆的现需量和潜在的市场是可怕的,新兴的韩国,越南市场...... 因此,红龙的价格并不会因为产量的"不少"而降到红尾的价格的,除非是全球或全亚洲的经济动荡,如97年亚洲金融风暴......

红龙是一种观赏鱼。您要是好好地饲养的话,鱼是可以长到70cm以上,而且可活到20年以上。饲养鱼,是需要有一个一张榻榻大小的大型水族缸。饲料费和水电费合在一起,一个月需要1万日元以上。我们不能以在60cm水槽饲养金鱼的感觉来饲养龙鱼。至少要象养猫、狗、那样,把它作为家庭的一员来对待。
刚刚购买回来的鱼苗红龙鱼苗出口手续是需要插入微距蕊片的。所以,正规的手续进口的鱼苗,是长到17cm左右。红龙鱼苗长到此阶段,它的特征就很明显。今天也卖1.5号红龙鱼。 不过1.5号红龙鱼,长大就作为尾和鳍变成黄色的种类的亚洲龙鱼而被贩卖的。与红龙鱼相比,它的价格是很低的,而且好好地饲养的话,是很漂亮的,所以爱好1.5号红龙的人是很多的。但是,此本书不是红龙鱼的解说书,所以,本章仅对如何饲养好红龙鱼进行说明。
红龙鱼是在加利曼舟岛的卡扑阿斯河的支流繁殖的。鱼苗是这样生出的。雄鱼与母鱼交配之后,雄鱼就把卵合在口中,保育约70天,在每年雨季开始的12月下旬开始,到次年的1月左右,就一匹一匹地吐在河流,湖泊等杂草繁生的地方。此地域位于赤道,纬度在0度附近。因此,日照很强,还有,河流、湖泊几乎没有水,所以在涸水期中午水湿上升到350c左右。鱼苗被吐出时的雨季,因多云或多雨,所以水温会降到300c左右。不过,因为在赤道下,所以,水温也不会再低到哪里。
在水深的河流湖泊中央,水面下20cn左右水温低了2-30c。鱼苗是在浅水外的杂木繁生的地方游玩的。喜欢水浅,且水温在300前后的环境,所以,可能的话,种植些水草等植物。龙鱼,仅限于空洞的解说方面的书较多,鱼苗也能按那样的状况饲养。不过,不同的鱼,有的会扎鱼蓝,有的会咬尾巴。
买回的是25cm以上的鱼苗,不装备大的水族缸也没关系。但是,17-20cm前后的鱼苗,请用60cm或90cm水族缸饲养2至3个月。您要是突然把鱼放入大水族缸的话,即使有隔板,鱼也容易扎鱼蓝,受惊什么的。不管移什么样的饵料,龙鱼的胃口都是很大的,用水草等布局的水族缸,我想是不会维持太久的,很快就会坏了。用水草水族缸饲养,及给足充分的饲料,这两点对以后鱼能成为鲜红的颜色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用小型水族缸来饲养鱼苗的话,用通常店里卖的热带鱼饲养设备所附有的上部过滤和加热器恒温箱就足够了。但是,先前己写过了,因为鱼的排泄量银多,所以过滤材料要用高性能的,水落下的部分请铺上过滤棉,缸里有铺小圆砾石的话,大便请用吸水器认真地清除。换水不必用软管、虹吸管等大规模地进行,只用能装1升水的容器、每二、三天换一次,每次换2-3杯就足够了。要是这样做还能发现水质不好的话,请增加换水的次数,换水量不必增加。此种换水方法,是龙鱼的饲养原则。

⑹ 养红龙的注意事项

养红龙PH值偏低是不争的事实,怎么样做有很多方法。如加CO2,换水,加降PH值济等等。不过不建议加任何外加济,要加就只加黑水或者榄仁叶,这些是物理作用,不会发生化学作用,最安全最便宜,最简单。(注:加入个人观点,跟有关资料有所不同)不过也可以从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控制水质,那就是换水,以本人换水来方法来说,2*0.7*0.55的鱼鱼缸一条红龙二条缸鱼,我有时一个星期换四分一或者两个星期换一次,看心情而定。有时十天,有时九天,也看时间长短来决定换水的量,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说一个换水的时间跟换水量,以一条龙鱼来说2*0.6*0.6的缸最好两个星期换一次水,换的水量总水量的四分一。1.5*0.6*0.6的缸来说十天换一次。换水量四分一, 不过也要注意自己的过滤系统的承受能力。这方面就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经验。难以一概说明,只要觉得自己的方法令鱼更红而且身体没事就是最正确的方法。
养红龙想养红用偏低温是很好的方法,个人感觉偏低温度有助红色素凝聚。提供一下个人方法(以广州为例):平时夏天我一般不降温,水温一般不超过30度就不管他了。如果太热的话就在水面加一把风扇就行了,不过最好是夏天加一台小风扇,最好能控制30度以下。不要像我太懒经常回家一看温度超过30度。(哈。。。。不过还好鱼没事)冬天最好用两支温度棒,控制在28度左右。不要低于26度,不要超过33度,能控制30度左右也可以。没什么大问题。把一支加温棒调节到28度。把另一支调节到30度。这样最好控制(注:以上是加入个人观点,跟资料有所不同)。提一下在冬天换水的时候如果不能确保新加的水的温度跟鱼缸一致的话就分多天换,一天换六分一或再少一点。多次换水,这样水温就不会波动太大,对鱼的影响也不会大。如果直接用自来水的话就慢慢的注入鱼缸。
主要的喂食品种就不多说了,说一下个人的观点与方法:以红龙来说,喂虾是不争的事实,但以本人养的红龙来说,基本上都是把虾买回来急冻要喂时解冻再喂,不过除了虾其他的东西我都是放急冻起来,喂时再拿出来,这样食物不会有病毒或细菌鱼不容易感染,我也很懒,想喂就喂不想喂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都不喂一次,不过这是对成鱼所说,小鱼跟中鱼还是建议每天一次,喂的量根据每条鱼不同而自己决定。到了成年鱼就好办了,鱼饿不死只有饱死。今天发这篇文件时我已一个星期没喂鱼了,鱼饿一点更好,首先精神好,游动多,吃饱了就不想动了。而且精神也感觉不好。而且从别一个角度来说饿一点的鱼以红龙来说会更加红,也可以从体形来说吧。肥的鱼把红色素撑得分散,不聚集了当然不会很红,瘦了没有撑大红色素聚集多就更红。(注:个人认为红龙以是为主,方便或者喜欢时就喂点别的东西,或者虾喂了太长时间也可以适当配一点别的东西红龙吃。)
首先说一下龙鱼在自然界当中是夜间出动的,白天躲到较黑的地方。而且自然界中鱼只能看到上面的光线,四周都是黑黑的。所以自然界中龙鱼没有掉眼的现像。为什么养在鱼缸里的鱼会哪么容易掉眼呢。这个问题很难说,主要原因个人观点来说分几个问题说一下,一:鱼缸四周透明二:灯照时间和强度,三:鱼缸水位的光低,四:基因。
为什么花哪么多时间说这些呢,主要是因为本人饲养的红龙一般以养红为主,都会因为光照,鱼缸尺寸问题(后面会提到)而造成有不同程度的掉眼,需要广大的爱好者注意的。不敢包说一定会掉眼,但不要掉眼以后找我出来扁,呵~~~~
(注:以下是个人观点,跟资料有所不同)以个人把红龙养红为主的光照方面来说,本人以水中灯为主,鱼缸两侧都放水中灯,而且鱼缸多长我就放多长的水中灯,不让有盲点。而且我24小时全天开着水中灯,为什么要两边都要放水中灯,以前我只放一边。这样造成了我的红龙单边比较红,另一边比较谈,而且更容易掉眼和发生侧游,现在公司养的一条中鱼就是因为只放一侧水中灯在一个月内造成掉眼和侧游很严重的现像。现在只能关灯封缸。估计需要三个月左右时间才可以调整过来。唉。。自己太大意了。而养在家的红龙已五六年了。没发生过侧游,掉眼也没有上面所说公司中哪条鱼哪么严重。这个足以证时水中灯放一侧还是放两侧的重要性。这方面我已经过哪么多年证实了,鱼友们可以不用怀疑。身边的鱼友也经常发生这样的问题。
家里的鱼缸还放上部灯,其实如果水中灯够亮够好的话不用放上部灯也可以,我是想到鱼的背部光照的时间比较少而且范围不够,所以加了上部灯,而且上部灯可以增加鱼缸的亮度,对鱼的鳞片的亮度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对掉眼方面相对于只放水中灯影响没哪么大。不过我也只是回家看时才开上部灯,不是24小时开,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的哪种。我把我的上部灯的配置在这里简单说一下,三根管,二根红管一根超光管,有时我只开超光管,这样对鱼鳞亮度特别有帮助,而且对红龙过背也有特别的帮助,虽说红龙过背是不成问题的。但更快过背而且过背后再主攻养红,这样鱼不是更好看吗?而且上部开着超光管再加水中灯看起来可是另一种景像哦,不信大家可以试试。不过前提是水要清。
这一点以自己查找的资料来说好像没有提到过。也是自己无意中得出来的经验,上面一点说到的水中灯灯照时间和尺寸加上这一点会更显效果。
现在家里的红龙以前养在公司不是很好动,也是2米的鱼缸用水中灯已把鱼养得很红,这两年搬了两次家可能吓到了。上一年鱼一直有所退色,朋友来看也认为没以前红了,一直找不到原因。今年年头再次搬家换了新缸(上面已提到我的鱼缸的尺寸)有所好转但还没有达到以前的效果。一直郁闷,在上两个月因为有一条小鱼需要暂时放到鱼缸里所以把鱼缸隔开了。红龙的活动空间也缩小了估计只有1.5米左右。鱼突然静下来了,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月,鱼变得比以前更红了,红质感更厚了。
到底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因为空间缩小了,鱼活动空间小了,游得比以前慢了,哪么水中灯照到鱼身上的时间更多了,鱼鳞积聚的红色素更多了不就更厚更红了吗?打个比喻来说,我们去海滩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是不是比跑着或者活动来更容易晒得黑呢?我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大家不防试试,因为我也是无意中发现这个问题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试过家里的红龙。准备其他地方的红龙也试试这个方法。
哪么在这里也提一下鱼缸尺寸对掉眼的问题。拿公司养金龙鱼缸的尺寸跟家里鱼缸尺寸对比。家里的鱼缸比公司养金龙鱼缸长度短30CM左右。但高度低40CM左右,以前家里的红龙也是放哪个鱼缸里养,养了二年多三年都没有发生掉眼,现在金龙就养在哪里,而且鱼的时间也跟红龙一样同时买回家尺寸也差不多,但金龙到现在没出现掉眼。不过金龙没用水中灯,只用上部灯而且也是24小时开灯。这一点大家可以想想是什么原因。以我个人来看,我自己养的鱼掉眼最根本原因是鱼缸的高低,因为现在养金龙的鱼缸也养过几条鱼,都没发生掉眼,一换别的缸,水位比公司的缸一般高出30CM左右很快就出现掉眼了。

⑺ 红龙鱼怎么养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借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借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借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⑻ 红龙鱼怎么养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借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借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借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5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8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1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7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5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0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9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3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