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犀牛吃什么
⑴ 犀牛吃什么食物啊
犀牛吃植物。
犀牛一天必须吃大量的植物,来维持庞大身躯所需。犀牛家族包括两类:一类是吃嫩叶的犀牛,以树叶、水果、植物为食。
另一类是吃草的犀牛,黑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爪哇犀牛是吃嫩叶的。犀牛长着适于吃植物的上嘴唇。印度犀牛在吃树叶时,就会伸展开它的上嘴唇抓树叶,而吃草的时候,则会折拢起上嘴唇。
非洲犀牛保护任重道远:
截至2019年4月,非洲剩2万至2.5万头犀牛,主要栖息地分布在东非及南部非洲。现存的犀牛种群多数濒临灭绝,北方白犀牛仅存两只雌性。
偷猎行为激增是非洲犀牛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以南非为例,过去10年有近8000头犀牛被猎杀。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扩张致使动物栖息地减少,也导致犀牛数量进一步下降。
为了保护犀牛,非洲各国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帮助非洲国家减少并最终杜绝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通过《禁止非法买卖野生动植物合作执法行动卢萨卡协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等非洲多国签署了该协定。
⑵ 犀牛吃什么食物
牧草:犀牛是草食动物,主要以牧草为食。 蔬菜:动物园中的犀牛会食用蔬菜,补充维生素。 水果:印度犀牛会吃水果、树叶。 树苗:爪哇犀牛以小树苗、灌木为食。 藤条:苏门答腊犀牛在傍晚觅食,以藤条、嫩枝为主要食物。
犀牛吃哪些食物
1、牧草
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灌木等植物,在进食的过程中,会利用嘴唇将枝条吸入口中,然后用牙齿将树苗咬断咬碎,而且爪哇犀牛比印度犀牛偏小,皮肤为灰色,多分布在印度、越南等地。
5、藤条
苏门答腊犀牛一般在傍晚进食,以藤条、嫩枝、水果为主要食物,而且苏门答腊犀牛是犀牛中体型最小的品种,其皮肤较厚,全身有红棕色的长毛,多栖息在雨林、沼泽、丘陵等地,属于独居动物。
⑶ 犀牛的主要食物有哪些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⑷ 犀牛吃什么食物为主
犀牛吃牧草为主,因为犀牛都是草食动物,所以基本都是以牧草为食,但食性因品种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次要食品,夜间运动,茕居或结成小群。
犀牛食性因品种而异,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犀牛很少吃肉食,并且每天的喝水量也是非常多的。
⑸ 犀牛主要吃什么食物
犀牛主要吃牧草。
犀牛是一种素食动物,一般情况下犀牛都是吃牧草的,有些犀牛也会吃一些蔬菜水果,主要还是以这些食物为主。犀牛食性因物种而异,主要是草类,或树叶、小枝、野果、地衣等。
犀牛家族包括两类:一类是吃嫩叶的犀牛,以树叶、水果、植物为食。另一类是吃草的犀牛,黑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爪哇犀牛是吃嫩叶的。犀牛长着适于吃植物的上嘴唇。印度犀牛在吃树叶时,就会伸展开它的上嘴唇抓树叶,而吃草的时候,则会折拢起上嘴唇。
犀牛食量
犀牛一天必须吃大量的植物,来维持庞大身躯所需。成年犀牛每天采食量240斤,食物有青草、草颗粒、胡萝卜等。白犀的饭量特别大,每头每天要吃掉50斤的草料。犀牛离不开水,在圈养条件下,一头白犀每天要喝80升的水。
印度犀牛每一次觅食都需要吃下至少23公斤的食物,其中种类也非常多,它最喜欢的就是甘蔗,当然还有其他的果实和树叶等,有时也会咀嚼芦苇、细树枝等,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食物缺乏,所以它们20%的食物都是木本植物。
⑹ 犀牛吃什么食物
犀牛是一种素食动物,一般情况下犀牛都是吃牧草的,有些犀牛也会吃一些蔬菜水果,主要还是以这些食物为主。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
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拓展资料:
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参考资料:网络-犀牛
⑺ 犀牛食草吗
犀牛吃草。
外形特征
它们体长2-4米,重10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陆生动物。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长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长可达158厘米,一般为60-100厘米。它们胆小,爱睡觉,喜群居,小牛犊十分依恋母亲。犀牛的皮肤虽很坚硬,但其褶缝里的皮肤十分娇嫩,常有寄生虫在其中,为了赶走这些虫子,它们要常在泥水中打滚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种犀牛鸟经常停在犀牛背上为它清除寄生虫。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犀牛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目前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有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着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长有单角或双角,头两侧生有一对小眼睛。它们虽然躯体大,相貌丑陋,却是些胆小无害、不伤人的动物。一般来说,他们宁愿躲避而不愿战斗。不过他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异常凶猛,往往盲目的冲向敌人。
犀牛由于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发达,故有许多褶皱,褶皱里钻进不少寄生虫,全靠一种小小的犀牛鸟为它"医治"。若是发现什么特殊情况,犀牛鸟会骤然起飞,大声啼叫,似乎在向犀牛报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
犀牛四岁成熟,每胎产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6胎,故而繁育稀少,其寿命可长达50年以上。
分布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