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的新郎穿什么

马来西亚的新郎穿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0-16 22:06:36

A. 新郎的着装

关于新郎的着装

关于新郎的着装,穿衣服其实也是有技巧的,穿出个性也是个人魅力提升,穿上这些去邂逅春天吧,合适的搭配风格能为我们增添新的魅力,那接下来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新郎的着装技巧。

新郎的着装1

一场唯美梦幻般的婚礼,不仅仅需要一位时尚美艳的俏新娘,完美潮流新郎搭配也是我们婚礼的主角。准新娘们在装扮自己的同时,不要忽视完美潮流新郎搭配!相信帅气的新郎能带给亲友们眼前一亮的新感觉。

1、 西装:窄长身材的新郎穿日式礼服更潇洒帅气,高大挺拔的新郎穿任何款都没问题。平口式礼服和西装礼服午、晚婚礼都能穿。西装礼服,婚好后稍作修改,立刻变身正式西装,婚礼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还是穿。礼服的面料比较考究,精纺的毛、涤、棉麻等织料为主,摸上去柔软、垂坠感好。正统的男士礼服基础色是黑色、白色、灰色,奠定新郎潇洒、大气的气质基调。其他颜色不容易把握,也显得不够正式。学会使用小而精致的配件,是打破色调沉闷的关键,以三粒扣为主,领位稍高,使男性显得更修长。三扣西服必系上两道扣子,两扣西服只系上边一道扣子,单扣休闲西服适于体形偏胖的人,如果身形矮小或偏胖,一定要选择单扣西服。

2、衬衫:小翻领的白衬衫是搭配结婚礼服的基础款,无论你选哪种西装,白衬衫绝对是真正的礼服衬衫。白衬衫加黑西服的搭配,更显出男人的时尚品位和干练。而粉色、紫色等更亮丽的色彩也是搭配西装的不二选择,可以突出婚礼的喜庆气氛。

3、领带:领带的话,因为日常西装也佩戴,比较商务感。打破俗套的一个办法是选择窄款领带,花纹花色可以鲜亮一点,可以选得鲜艳一点,以打破整体搭配的沉闷感,比如酒红色、熏衣草色、粉色等,用以真丝的材质,具有华丽光泽。给自己多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是潮人新郎的首选。深色西服宜配深色领带,浅色西服宜配浅色领带,领带颜色同西服颜色相近,也可略深于西服。

4、马夹或腰封:马甲和腰封让新郎身姿显得挺拔帅气,这两样如何取舍,全依你个人风格而定。如果你不属于时尚先锋,就用我们最喜欢推荐的颜色吧—黑色。如果腰部本身比较粗壮,马甲就是你更好的选择。

5、衬衫纽扣和袖扣:简单即好,金质或银质最能体现品位,你得把这两样弄得从容优雅。

6、胸花:新郎礼服左领有个钮扣孔设计的花孔,可以佩戴以鲜花手工制作的胸花。用胶带在花后隐蔽固定在礼服上,保持胸花位置。色彩素雅、小花型的胸花因为正式、大气特别受欢迎。

7、鞋:新郎的鞋是最马虎不得的行头,与礼服搭配的鞋,以系带皮鞋最正统。新郎皮鞋尽量选择与礼服同色系比较容易把握。黑、白是最受欢迎基本色。如果鞋是随礼服一起租来的,你准定会后悔,最好能自己买一双式样简单的黑色舌面牛皮鞋,把它擦得锃亮。国外正式婚纱礼服的颜色搭配有严格要求,全身上下不能超过三个色。在新郎选择配件时,应该重视这一点。

8、风衣:金秋季节,蜜月旅游 ,长短不同的风衣都可以用来对付蜜月旅行中的复杂天气。除了选择白色、驼色等自然色以外,各种不同的透明色风衣也是很潮流的旅行装扮。

新郎的着装2

大家都了解婚礼上一般最重要的就是接亲啦,大家一般都会看到接亲的婚车,一路上有说有笑载着新郎以及新郎的亲人,笑容满面地去女方家里接亲。婚礼的一切置办都是要由接到主角,那就是新娘后才能够开始的。新郎们虽然平时常常见到新娘,但是在接亲的时候也是会紧张的,因为那天是隆重并特别的,所以新郎接亲穿什么衣服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而且新郎接亲带的东西也有很多说法哦。

一、新郎接亲穿什么衣服

1、西服,最好接亲的男性都统一下既正式有显得有气质。不要穿休闲。最好是稍微正式点的。也可以穿有特点的中式服装。

2、穿喜庆的颜色比较安全可以选择紫色,深红色,深蓝色,可以给场面增添点亮色。

3、注意仪表整洁,清爽,头发不要夸张的颜色。

二、新郎接亲带的东西

第一件物品:迎亲路线图

想要新娘能够尽早娶进家门,就需要提前熟悉一下相关的行车路线。然后对于行车路线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画一个大致的迎亲路线图,尽量避免医院或大商场以及红灯多的路段,以便节约路上的时间。把迎亲路线图分发给各位司机,以便司机能够有一个完全的准备。虽然现在几乎每辆车上都有导航系统,但是如果遇到堵车,或遇到其他车穿插到婚车队伍中,而让后车无法紧跟前面婚车的话,那么能够根据迎亲路线来走,则能够很快跟上。

第二件物品:手捧花

毫无疑问,手捧花是特意为新娘准备的,需要新郎亲手交给新娘,这需要新郎在迎娶的时候,单漆下跪交给新娘,等到新娘接过手捧花之后,就可以捧着进入婚礼现场,之后进行抛花来传递幸福。这里的手捧花可以是鲜花,或永生花。

第三件物品:红包

接亲男方要带什么?红包当然必不可少。因为在见到新娘之前,通常都有伴娘拦门这个环节,另外可能还有游戏环节,所以新郎提前准备并携带多个红包,这样才能更顺利的通过伴娘的考验。所以新郎多准备几个红包总是没错的,具体数额上可以提前与新娘协商。

第四件物品:喜糖、糕点、水果、茶叶

通常来说,到新娘家里,面对女方家里的宾客和邻居,新郎需要给对方发放一些喜糖,有的农村地区是新郎购买很多喜糖,在女方院子里撒喜糖。同时,还需要有准备一些糕点和水果、茶叶等物品,让对方可以品尝。

第五件物品:香烟、茶叶

由于伴郎和其他工作人员都需要在婚礼帮忙,所以能在整个婚礼过程中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香烟,也是必须的。

三、接亲有哪些讲究

1、接亲队伍

男方派去接亲的`人员,是有一定讲究的。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规定,接亲人员以未婚为主。有时候还会带上童男童女,寓意着新人婚后能够儿女双全。有一些地区会带上一个长辈,一般是媒人或者证婚人。接亲不要带姑姑或者姨,谐音不吉利。已结婚后离婚、丧偶的人,是不能进入接亲队伍的。

2、接亲人数

一般来讲,接亲人数有一个这样的标准,也就是单数去,双数回。意思是派出去接亲的人数最好是单数,然后新娘家送亲的人数也是单数,但是和男方的加在一起,就是双数了。结婚也就是将两个个体组合成一对,正是单数变双数,寓意着以后成双成对。接亲的人数不包括工作人员,他们只是负责摄像的,不是接亲或者送亲的。

3、接亲路线

新郎去接亲的时候,行车路线要提前规划好。接亲的路线讲究比较多,第一是不走不吉利的路线,也就是要绕过殡仪馆之类的地方。第二个是不走还在修的道路,会比较坎坷,寓意不吉利。第三个是不走回头路,最好不要出现掉头的路线。

4、接亲礼物

根据地区习俗的不同,接亲的时候新郎需要带的东西也不同。一些地方要求新郎带上四彩礼接亲,也就是离娘肉、鱼、大葱和粉条。一些地方接亲是带喜饼,就是各种圆形的糕点。还有一些地方要男方带上给女方的衣服接亲,一般是常服。

关于新郎接亲穿什么衣服的说法,是不是都觉得恍然大悟呢?其实婚礼流程大多都是繁琐的,很多新郎可能会忘记注重穿着的讲究,所以看了我的文章,希望新郎们能够穿的比往常更帅气,更加有魅力,让新娘感到眼前一亮,开开心心的接新娘走上婚礼哦!

B. 马来西亚结婚有什么习俗

马来西亚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持续一周的时间,包括新郎带聘礼到新娘家接亲、教长为一对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都在晚上进行。

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到自己的家。 迎亲时,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绅士像高官贵人一样,打着伞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娘;与新郎相反,因为要离开亲朋好友,新娘则要显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亲朋好友等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抛撒五谷,并且要将象征身体健康的青草或茶叶泡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们的祝福。参加婚礼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外,过路的人也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郎和新娘要回送亲朋好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2)马来西亚的新郎穿什么扩展阅读

槟榔叶的奇用

马来西亚人对槟榔叶的感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受割礼、结婚、逝世,无不和摈榔叶结下不解之缘。马来族的妇女,在怀孕七个月后,便不时送一束槟榔叶给接生婆,作为预约她在临盆日帮忙的"定金"。男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时,要进行"割礼"。在接受手术时,便咀嚼槟榔叶来减轻痛苦,因为槟榔叶具有轻微的麻醉作用。

在马来族的婚礼中,槟榔叶更是必备的礼品。人们在谈论婚嫁之前,先有一个求婚的仪式:由男方的家人和亲属组成求婚队伍,捧着一个由槟榔叶扎成的彩环,到女方家去拜访。如果女方有意缔结良缘,就会收下彩环。否则,便把彩环推倒,暗示谈不拢,男方代表便应知趣告退。

在求婚的第一步成功之后,双方便要进行纳彩、下聘,而每次互送的礼物中,必定要包括一个扎成王冠模样的槟榔叶的供盘。下聘的当天,未来的新郎要走在行列的前头,手捧槟榔叶供盘,后面才是长长的送礼队伍,分别拿着银纸摺成的亭台楼阁、各式鲜果礼盒、银器、订婚戒指等等聘礼。

到了正式举行婚礼时,槟榔叶盆子高高地放在一对新人面前,象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新人端坐矮台上,接受宾客们的祝福。

C. 什么是巴巴文化

简介】巴巴文化指巴巴娘惹文化。是马六甲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 [编辑本段]【起源】巴巴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尼)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 nyonya,巴巴娘惹是翻译,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有关巴巴娘惹的来源,人们认为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主要是在马六甲王朝时期,那些从中国福建一带漂洋过海而来的移民,他们大多数是中上层为官的或是殷实的商贾人家,到了马六甲以后没有再返回中国,而娶了当地的马来女子生下的后代;也有的一部分据说是当年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五次来马六甲驻节,他的部下其中有一些人留下来,与当地人通婚生下的后代。 [编辑本段]【习俗】早期的马来亚,对于外族与本地的马来人通婚,并没有宗教上的束缚(现在则不同,凡外族人与马来人通婚,必须先皈依伊斯兰教),所以与当地马来女子通婚后的华裔,仍然保留原来的宗教信仰,信仰佛教或道教,他们的很多习俗与礼节都是沿袭中国的传统。娘惹少女或已婚少妇,如同中国的大家闺秀,大多足不出户,常年呆在家中,故而常常以刺绣或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来消磨时间。
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在婚俗上,巴巴娘惹的家庭也非常讲究“门当户对”,那些有权势的华人甲必丹、亭主、殷商家族之间常常联姻。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带瓜皮帽,新娘则身穿裙褂、霞披,头戴凤冠,身上有众多点缀的饰物。在二战前,巴巴娘惹在举行婚礼时,依然沿用三跪九叩的清朝古礼,娶亲用花轿,锣鼓喧天,热热闹闹。
男方的家长对于新娘是否是处女极为重视与苛求,在新婚后,要由媒婆负责将处女布拿出来给男方双亲过目。
既然巴巴娘惹是华巫混血的后代,他们身上必然有异于纯华人的习俗。在巴巴娘惹家庭中,讲的是一口流利的马来语,这是他们日常用语,不过也掺杂了一些福建方言,他们对普通华语一窍不通。特别是那些娘惹,平时的衣着打扮与马来女子无异,身穿沙龙或娘惹装(类似马来妇女装),口中喜爱咀嚼栳叶。在饮食习惯上,巴巴娘惹也有自成一统的“娘惹餐”,它兼有华人、马来人、印度族人以及以葡萄牙人为主的欧洲人的饮食特点,在烹饪方法和使用的餐具器皿方面都比较讲究,调料中自然少不了咖喱和辣椒,口味以酸辣为主,别具一格。要想品尝正宗的娘惹餐,就要到荷兰街的由昔日巴巴豪宅改建的餐馆去,那里从室内的布置陈设,到餐桌上的菜肴,都是最地道、纯正的娘惹餐饮食文化的精华。
目前巴巴与娘惹的人数不多,没有精确的统计,估计数目大约不到万人,据说荷兰街上也只剩下10余户人家了。 [编辑本段]【相关】“娘惹”本是指中国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女儿,娘惹秉承了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出嫁前就是个烹饪能手。娘惹身上遗传着中华妇女美德,勤劳俭朴,也将中华菜肴烹饪方式与马来菜肴原料自成一体做成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口味,风靡南洋,这些特点都体现在娘惹菜里

D.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独特的国家,马来西亚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与禁忌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独特的国家,马来西亚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与禁忌?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文化,他们聚集在马来西亚那片富庶神奇的土地上,构成了多元化独特的国家风土人情。我们在马来打工或者旅游的时候要客随主便,尊重别人的文化,这既展现了中国人的素质,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难堪,下面给大家列举了一些关于马来西亚的特别的风俗与禁忌。

01见面礼

马来人的婚俗很有特色。婚宴在女方家举办,不断一周,包含男性带彩礼到女方家迎亲、较长为新手诵经祝愿、举办新手淋浴典礼和合婚典礼等,关键典礼均在晚上进行。七日后,新郎官即可偕新婚人妻和陪嫁回自己家。

接亲时,男性走一半路,女性走一半路;男性要穿着打扮得像官员显要,打着雨伞开开心心去迎接新娘子;女性则凸显悲伤的模样,由于要远离亲朋好友,因此心情郁闷。

06社交禁忌

问好时看待女性不能先伸出手规定挥手,不能随便用无名指指着别人,这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头被他们称之为神圣的位置,觉得捂头应该是人的一种侵害和污辱,在亲密少年儿童时,不可触碰它的头顶部,否则会造成不悦。

同时除开教师和宗教人士以外,任何人不能随便触碰马来人的背部,假如背部被别人触碰过,那将代表着厄运来临。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你还知道马来西亚的其他习俗和禁忌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E. 马来西亚华人的结婚习俗

马来西亚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持续一周的时间,包括新郎带聘礼到新娘家接亲、教长为一对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都在晚上进行。

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到自己的家。 迎亲时,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绅士像高官贵人一样,打着伞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娘;与新郎相反,因为要离开亲朋好友,新娘则要显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亲朋好友等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抛撒五谷,并且要将象征身体健康的青草或茶叶泡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们的祝福。参加婚礼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外,过路的人也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郎和新娘要回送亲朋好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5)马来西亚的新郎穿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的多元社会,在食物等方面同样表露无遗。这里汇集了中国、印度、西方、马来西亚本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种风味的美食琳琅满目,任君选择。马来西亚人的主要食物是米饭,但面类也相当普遍,食物以辣为主,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沙嗲(鸡肉、牛肉及羊肉串)、竹筒饭等。

华人食物从街边小摊子到酒店中菜馆,从小食到昂贵的酒席,不一而足,品种多样。海南鸡饭、肉骨茶等种类繁多。

Nasi Kandar是广受欢迎的印度伊斯兰教教徒的美食。Nas是马来文“饭”的意思,而 Kandar则是“扁担”的意思。这是一种饭食,伴以用香浓的咖喱汁煮的各种鸡、肉、鱼等菜肴。

F. 新郎婚礼着装注意什么

婚礼中,新郎的穿着很重要,不仅是一种礼仪,还可表现出新郎的风度修养,使新郎自己魅力无比,也可让新娘面子十足。一般都是穿西方正式的新郎礼服,就是现代时髦的西装,及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随身配件,把新郎装点的风光无限,帅气十足。

新郎的配件一般有以下几种:领带、口袋巾、袖扣、领结、胸花夹等。

领带:是最常用的配件,在男人变化不多的行头中,领带是最能体现流行风格的,现在领带的花色越来越丰富,可以配合不同的礼服款式配戴;

领结:也是常用的礼服配件。蝴蝶结式的小领结一向深受美国人的青睐,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没有穿背心礼服时,腰际间要围上腰封才得体;

袖扣:在穿长袖衬衫时,衬衫袖口的扣子处要用袖扣固定,这样袖子才不会任意移动,这样做同时也有美观装饰的作用;

口袋巾:如果礼服的胸前有口袋,一定要用口袋巾,口袋巾的颜色可以选择和礼服相配的色彩;

大领巾:英国人在穿着正式燕尾服的时候,几乎都用大领巾来搭配;

礼鞋:俗话说,看人是从头看到脚。所以新郎脚上的鞋子也不可忽视,新郎礼鞋的颜色主要是全黑或全白,黑白拼接的礼鞋也很常见,其他则可依礼服的颜色来搭配合适的鞋款,但一定要是亮面皮质,才合乎正式礼仪。

新郎的穿着,应配合新娘的特色,例如新娘穿白色或米色的礼服时,新郎穿着白色、黑色或深蓝色的西装搭配黑色漆皮亮面的皮鞋。如果要表现更豪华正式,可穿着礼服配带领结、领花、束腰,如此才翩翩风采,光彩照人。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婚礼上的新郎也要展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所以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哦

G. 马来西亚各民族文化习俗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得体,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

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

(7)马来西亚的新郎穿什么扩展阅读:

其他:

婚姻传统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婚姻及继承制度均受伊斯兰律法的约束。

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或礼节

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H. 男士结婚穿什么礼服你有什么服装推荐吗

男士结婚礼服通常以西装为主再搭配一些设计典雅、简单的配件。但是,几年来西装也不再是婚礼男士唯一的穿着打扮,现在的新郎还可以在婚礼上穿着燕尾服、日式西装、韩式西装、军服式礼服等这些服装,穿起来也非常有风度。

燕尾服 燕尾服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礼服,比较适合晚上举办婚礼的穿。燕尾服给人的感觉非常的有档次,颜色一般就是黑色、白色,但是它的受限范围很广,不适合个子很高的新郎。中山礼服 这种是属于现代风的礼服,是没有翻领,是立领的口,从脖子到腰一共有六颗扣子。要搭配中山领的衬衫,是不需要领结和领带的。这很符合现在对旧文化潮流趋势,很适合新婚夫妇。

I. 什么是娘惹,巴巴文化

【简介】
巴巴文化指巴巴娘惹文化。是马六甲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
编辑本段【起源】
巴巴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尼)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 nyonya,巴巴娘惹是翻译,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有关巴巴娘惹的来源,人们认为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主要是在马六甲王朝时期,那些从中国福建一带漂洋过海而来的移民,他们大多数是中上层为官的或是殷实的商贾人家,到了马六甲以后没有再返回中国,而娶了当地的马来女子生下的后代;也有的一部分据说是当年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五次来马六甲驻节,他的部下其中有一些人留下来,与当地人通婚生下的后代。 在政治上,“巴巴”们仍保留浓厚的中国意识,这与中国清朝政府的海外政策有密切关系。1881年、1890年清廷先后在新加坡与槟城设立领事馆,以加强与华人社会的联系。清政府除赐封当地华人领袖以正式的官衔个,还充许华人富豪买官衔。1877年至1911年间,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共有295名上层华人拥有清朝各种官衔。其中非献捐等方式取得官衔者仅5人。清朝廷这种鬻官制度在维系海外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上产生了重要作用。因为拥有中国官衔的华人在心理上自然认为自己是中国臣民,因而也就更加关切中国政局,维护中华文华。因此,马来西亚“巴巴”社会虽然融入了许多当地文化因素,却始终保持了中华文华的一些重要特点。当然,巴巴和巴巴文化现象并非马来西独有,在印度尼西亚也有。
编辑本段【习俗】
早期的马来亚,对于外族与本地的马来人通婚,并没有宗教上的束缚(现在则不同,凡外族人与马来人通婚,必须先皈依伊斯兰教),所以与当地马来女子通婚后的华裔,仍然保留原来的宗教信仰,信仰佛教或道教,他们的很多习俗与礼节都是沿袭中国的传统。娘惹少女或已婚少妇,如同中国的大家闺秀,大多足不出户,常年呆在家中,故而常常以刺绣或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来消磨时间。 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在婚俗上,巴巴娘惹的家庭也非常讲究“门当户对”,那些有权势的华人甲必丹、亭主、殷商家族之间常常联姻。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带瓜皮帽,新娘则身穿裙褂、霞披,头戴凤冠,身上有众多点缀的饰物。在二战前,巴巴娘惹在举行婚礼时,依然沿用三跪九叩的清朝古礼,娶亲用花轿,锣鼓喧天,热热闹闹。 男方的家长对于新娘是否是处女极为重视与苛求,在新婚后,要由媒婆负责将处女布拿出来给男方双亲过目。 既然巴巴娘惹是华巫混血的后代,他们身上必然有异于纯华人的习俗。在巴巴娘惹家庭中,讲的是一口流利的马来语,这是他们日常用语,不过也掺杂了一些福建方言,他们对普通华语一窍不通。特别是那些娘惹,平时的衣着打扮与马来女子无异,身穿沙龙或娘惹装(类似马来妇女装),口中喜爱咀嚼栳叶。在饮食习惯上,巴巴娘惹也有自成一统的“娘惹餐”,它兼有华人、马来人、印度族人以及以葡萄牙人为主的欧洲人的饮食特点,在烹饪方法和使用的餐具器皿方面都比较讲究,调料中自然少不了咖喱和辣椒,口味以酸辣为主,别具一格。要想品尝正宗的娘惹餐,就要到荷兰街的由昔日巴巴豪宅改建的餐馆去,那里从室内的布置陈设,到餐桌上的菜肴,都是最地道、纯正的娘惹餐饮食文化的精华。 目前巴巴与娘惹的人数不多,没有精确的统计,估计数目大约不到万人,据说荷兰街上也只剩下10余户人家了。
编辑本段【相关】
“娘惹”本是指中国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女儿,娘惹秉承了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出嫁前就是个烹饪能手。娘惹身上遗传着中华妇女美德,勤劳俭朴,也将中华菜肴烹饪方式与马来菜肴原料自成一体做成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口味,风靡南洋,这些特点都体现在娘惹菜里。

J. 什么叫娘惹、巴巴

巴巴文化指巴巴娘惹文化。是马六甲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化。 【起源】 巴巴娘惹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尼)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大明国后裔,是中国人和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称为baba nyonya,巴巴娘惹是翻译,是土生华人,在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都比较多。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惹(nyonya)。有关巴巴娘惹的来源,人们认为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主要是在马六甲王朝时期,那些从中国福建一带漂洋过海而来的移民,他们大多数是中上层为官的或是殷实的商贾人家,到了马六甲以后没有再返回中国,而娶了当地的马来女子生下的后代;也有的一部分据说是当年郑和率庞大的船队五次来马六甲驻节,他的部下其中有一些人留下来,与当地人通婚生下的后代。 【习俗】 早期的马来亚,对于外族与本地的马来人通婚,并没有宗教上的束缚(现在则不同,凡外族人与马来人通婚,必须先皈依伊斯兰教),所以与当地马来女子通婚后的华裔,仍然保留原来的宗教信仰,信仰佛教或道教,他们的很多习俗与礼节都是沿袭中国的传统。娘惹少女或已婚少妇,如同中国的大家闺秀,大多足不出户,常年呆在家中,故而常常以刺绣或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来消磨时间。
对于华人的一些传统节日,巴巴娘惹家庭非常重视,过春节,作为子孙或年幼的一辈,得跪着磕头、敬茶及祝安。逢春节、清明、农历七月及祖先忌日,都上供祭拜祖先,供品也有讲究,要摆三牲及饭菜等,要摆放八碗或十二碗的菜肴上供。
在婚俗上,巴巴娘惹的家庭也非常讲究“门当户对”,那些有权势的华人甲必丹、亭主、殷商家族之间常常联姻。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带瓜皮帽,新娘则身穿裙褂、霞披,头戴凤冠,身上有众多点缀的饰物。在二战前,巴巴娘惹在举行婚礼时,依然沿用三跪九叩的清朝古礼,娶亲用花轿,锣鼓喧天,热热闹闹。
男方的家长对于新娘是否是处女极为重视与苛求,在新婚后,要由媒婆负责将处女布拿出来给男方双亲过目。
既然巴巴娘惹是华巫混血的后代,他们身上必然有异于纯华人的习俗。在巴巴娘惹家庭中,讲的是一口流利的马来语,这是他们日常用语,不过也掺杂了一些福建方言,他们对普通华语一窍不通。特别是那些娘惹,平时的衣着打扮与马来女子无异,身穿沙龙或娘惹装(类似马来妇女装),口中喜爱咀嚼栳叶。在饮食习惯上,巴巴娘惹也有自成一统的“娘惹餐”,它兼有华人、马来人、印度族人以及以葡萄牙人为主的欧洲人的饮食特点,在烹饪方法和使用的餐具器皿方面都比较讲究,调料中自然少不了咖喱和辣椒,口味以酸辣为主,别具一格。要想品尝正宗的娘惹餐,就要到荷兰街的由昔日巴巴豪宅改建的餐馆去,那里从室内的布置陈设,到餐桌上的菜肴,都是最地道、纯正的娘惹餐饮食文化的精华。
目前巴巴与娘惹的人数不多,没有精确的统计,估计数目大约不到万人,据说荷兰街上也只剩下10余户人家了。“娘惹”本是指中国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女儿,娘惹秉承了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出嫁前就是个烹饪能手。娘惹身上遗传着中华妇女美德,勤劳俭朴,也将中华菜肴烹饪方式与马来菜肴原料自成一体做成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呈现出的一种新的口味,风靡南洋,这些特点都体现在娘惹菜里。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16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7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2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3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