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叫香蕉是为什么
‘壹’ 香蕉是哪个朝代的香蕉是哪个朝代传进中国的
香蕉是战国时期传入中国的。
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有二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公元前369年后)和屈原(公元前343~277年)的《九歌》已载有香蕉作纺织用。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花异木,有甘蕉二本(一作十二本)。可知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广东己有香蕉栽培。
中国汉代就栽培香蕉,那时称为“甘蕉”。据说,汉武帝起扶荔宫时,收集天下奇花异木时,其中就有香蕉。
晋人稽含记述香蕉说:“剩其子上皮,色黄白,味似葡萄,甜而脆,亦疗肌。”宋代陆佃所着《埤雅》云:“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蕉,故谓之蕉。”
公元三世纪时,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发现香蕉,此后才传向世界各地。据埃及考古学家在出土文物中发现,远在四千年前的埃及陶器上就画有香蕉的图案,非洲栽培香蕉的历史比中国还早。
据说希腊人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食用香蕉。古印度和波斯民间认为,金色的香蕉果实乃是“上苍赐予人类的保健佳果”。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由于吃了香蕉而获得了智慧,因而被誉为“智慧之果”。
(1)马来西亚叫香蕉是为什么扩展阅读:
香蕉现今分部:
香蕉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130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
其次是亚洲。中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
中国产地香蕉主要品种:
1、天宝香蕉
所在产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上市时间:9月,产品特点:品牌响亮,产于天宝镇,有700多年栽培历史,果肉营养丰富,皮薄、味香、汁甜、肉软、果心小为特色。
主要品种为天宝高蕉和天宝矮蕉。果实近圆柱形稍弯、果个高蕉适中(矮蕉较小)、果形高蕉顺滑弯曲度较小(矮蕉较大)、果实熟后果皮黄色、皮薄。
果肉黄白色,肉质软滑细腻、无纤维芯、清甜爽口、香味浓郁。当果皮略有小斑点(炭疽病斑)时,皮最薄、风味最佳。
2、麻涌香蕉
所在产区: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上市时间:5月,产品特点:历史悠久。麻涌香蕉不仅产量大,且极具特色。麻涌香蕉肉美嫩滑,风味独特,“梅花点香蕉”更是驰名中外,为蕉中名品。
麻涌香蕉果梳整齐端正,果指无伤斑,皮色呈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果指长度不低于20cm,单果重不低于120g,轻摇不脱柄;果肉细滑、口感清甜、香味浓郁,可食部分大于60%。
3、茂名高脚遁地蕾香蕉
所在产区:广东省茂名市,上市时间:6月,产品特点:品种优良。高脚遁地蕾香蕉是喜树种,需要充足光照,使之成熟快,而且对水分要求充足,才能生长良好,果实大,发育整齐。
茂名市的平均雨量分布均匀,土壤结构良好,疏松透气,形成了茂名高脚遁地蕾香蕉最适宜的生产区域。高脚遁地蕾香蕉果质柔软,清甜而芳香,果肉黄白色,营养价值高。
‘贰’ 香蕉是什么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常绿果品“““草本植物”””,又叫芭蕉、牙蕉。大多数香蕉是原始野生种尖苞蕉和长梗蕉的后代。野生的尖苞蕉原产于以马来西亚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在远古年代已有可食的果实。中国香蕉,以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鉴江平原和台湾中南部为主产区,植株高1.5-4米。 香蕉可分为香蕉、大蕉、粉蕉3大类。香蕉品种颇多,以中国矮脚蕉的变种香牙蕉类为主。分高、中、矮3个类型。大蕉在中国栽培种主要有:大蕉、粉大蕉、金山蕉。粉蕉在中国栽培种有:粉蕉、糯米蕉、龙芽蕉、象牙蕉。 香蕉是世界上的重要水果,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1.2%,脂肪0.6%,还含有钙、铁、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B、C、D。
‘叁’ 谁能告诉我有关香蕉的所有知识
我帮你分一下类别。
有关香蕉的基本知识
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真蕉亚属。香蕉其实是食用蕉(甘蕉)的俗称。事实上食用蕉包括有两个类型:一是鲜食蕉,二是煮食蕉。鲜食蕉又包括香蕉、大蕉、粉蕉和龙牙蕉4个类型。因香蕉(香牙蕉)类型栽培广泛,经济效益好,故常以香蕉作为食用蕉的总称。
香蕉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即东南亚、马来西亚一带及中国。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及西藏的东南部均发现有野生香蕉的分布。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远在3000~4000多年前已被发现并在4000多年前希腊已有文字的记载。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南北纬30°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北纬30°以外。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国家和地区达120个,其中主产区为中南美洲和亚洲。
香蕉的水分低、热量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胶质及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高达20%以上)、维生素A、B、B6、C、E、P及矿物质钙、磷、铁、镁、钾等,其中钾的成份为百果之冠,镁的成份亦高,并被证实有防癌之功。
香蕉性寒、无毒、甘甜柔滑,果肉、果皮、花、根皆可入药,能去热毒、润肺、止渴、清肠、降血压、通血脉、补血、止咳等,可用于防治便秘、胃溃疡、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疖肿疙瘩、皮肤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咳嗽、支气管炎、唇干舌燥等,并可稳定情绪、使心情愉快。
香蕉的种植管理
栽培香蕉是以吸芽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大田生产香蕉,过去多用吸芽繁殖和地下球茎切块繁殖育苗,繁殖率有所提高,但仍满足不了需要,且易带病虫害。目前这两种常规繁育方式仅有少数地方采用。
1、 地下茎切块繁殖
采用地下茎切块育苗一般在11-12月间,将地下茎挖出来,大的可切成7-8块,小的切成两块,每块留一壮芽(图2),块重120克以上,切口涂上草木灰,按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的规格,芽眼朝上,平放在畦面上,盖一层薄土,然后再盖些稻草。翌年1-2月,待蕉苗高40-50厘米时,即可控苗定植。此法育出的种苗可与同期定值的吸芽同时开花结果,产量无差异。但要注意选择无病健壮的母株,否则很难避免速顶病传播。
2、 吸芽繁殖
采用3-4月出土、苗高40-50厘米的剑芽和褛衣芽进行分株繁殖。剑芽,即当年春、夏
季萌发的芽,形似竹笋,叶片细小如剑,此芽定植先长叶,后长根,苗龄幼小。褛衣芽又称过冬芽,是前年秋末从地下茎较低部位萌发的芽,由于冬后叶片干枯下垂,形似破衣衫,故而得名。此芽定植后是先长根,后长叶,生长迅速,结果较早。分株时要用特制的长柄利铲,从吸芽是母株相连处割离,尽量少伤母株地下茎部(图3)。吸芽必须带有本身的地下茎,定植后易于成活,切口最好涂以草木灰,并晾干后进行定植。不能选择生长细弱的母株或收果后残株地下茎抽发出的大叶芽,此苗长势弱,结果迟,用其吸芽繁殖容易发生束顶病。
为了减少蕉苗带来的病虫害,蕉苗必须消费处理。方法是:采用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
(硫酸铜0.5千克,生石灰0.175千克,加水50千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以消灭炭疽病和叶班病病菌,可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消灭带毒蚜虫,预防束顶病的发生。
(1)香蕉的施肥量
据国外研究,香牙蕉每株一年需要氮150.5克,磷40.7克,钾561克。但植株只能吸收肥料的一部分,其中氮占施肥量的50%(也有称仅1/4),钾占施肥量的50%,磷仅占施肥量的20%~30%,即是说,施用的氮、磷、钾肥料有50%~80%流失或被土壤固定。因此,施肥量应包括植株的吸收量和流失或被固定两项的总的。而要确定本园合理的施肥量,还得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本园的土壤结构与肥力,以及水的供应状况,生产目标(即单位面积产量、单造蕉或多造蕉栽培、新植或宿根)、种植密度、品种类型、管理水平等因素。例如,海南省要比广西少施点肥,土壤缺钾的要多施钾肥,要高产优质的施肥水平必须比一般生产的高,打穴深施的比撒施的要少些,等等。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蕉园。产量要达到每公顷30000~45000千克(亩产2000~3000公斤)时,要求每株一年施肥量氮518~823克,磷186~297克,钾750~1185克。
为了使施肥科学合理,即既满足香蕉生长发育的需要和生产目标的要求,又不致多施浪费肥料,最好是进行香蕉叶片营养分析和土壤养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施肥,按其缺乏量多少,合理补充不足的部分。
(2)香蕉的肥料三要素配比
肥料中氮、磷、钾三要素配比不同会影响香蕉对氮、磷、钾的吸收与生长发育。笔者综合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近年的香蕉配方施肥经验,认为要获得施肥效果良好,氮、磷、钾三要素配比范围应是1:0.2~0.5:1.1~2.0要确定香蕉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配比,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必须根据本园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尤其是钾的含量不同而不同,氮、磷、钾的配比;土壤含钾十分丰富(交换性钾达0.06%以上)的应为1:0.3:0.5,含钾较丰富(交换性钾0.025%~0.059%)的应为1:0.3:1,含钾中等(交换性钾0.015%~0.0249%)的应为1:0.3:1.1~1.3,含钾偏低(交换性钾0.0075%~0.0149%)的应为1:0.3:1.4~1.7,含钾低(交换性钾只有0.0075%以下)的应为l:0.3:1.8~2.0。
②必须根据香蕉不同生长发育期而定。据非洲几内亚的分析结果,花芽分化前期要求氮钾比是1:1.35~1.6,花芽分化后期则为1:1.5~1.7,超过或低于上述比例都不利香蕉的生长发育。
(3)香蕉重要施肥时期
香蕉对养分的需求一般随着叶期增大而增加。香蕉18~40叶期生长发育的好坏,对香蕉的产量与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这一时期是香蕉重要施肥期。这个时期又可分为营养生长中后期与花芽分化期两个重施期,应把大部分肥料集中在这两个时期施用。
①营养生长中后期(18~29叶期),即春植蕉植后3~5个月,夏秋植蕉植后与宿根蕉出芽定笋后5~9个月。从叶形看,这个时期由刚抽中叶(此时刚抽出的新叶多呈弯曲像虎尾状)至进入大叶1~2片。这个时期正处于营养生长盛期,对养分要求十分强烈,反应最敏感,蕉株生长发育得好坏,由肥料供应丰缺所决定,如果这时施重肥,蕉株获得充足养分,就能长晚叶大茎粗的蕉株,进行高效的同化作用,积累大量有机物,为下阶段花芽分化打好物质基础。
②花芽分化期(30~40叶期),即春植蕉植后5~7个月,夏秋植蕉植后与宿根蕉出芽定笋后9~11个月,从叶形看,这个时期由抽大叶1~2片至短圆的葵扇叶,叶距从最疏开始转密,抽叶速度转慢;从茎干看,假茎发育至最粗,球茎(蕉头)开始上露地面,呈坛形;从吸芽看,已进入吸芽盛发期。这个时期正处于生殖生长的花芽分化过程,需要大量养分供幼穗生长发育,才能形成穗大果长的果穗。根据国外研究,当营养生长后期进入花芽分化时,叶片的氮素含量骤然下降,因为这时急需大量的氮素供应花芽分化使用,当根系从土壤吸收的氮不能满足需要时,氮素不得不从叶、茎等组织器官转移过来。这时施重肥,可促进叶片最大限度地进行同化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供幼穗的形成与生长发育。
(4)香蕉施肥次数
香蕉具有周年生长、生长迅速、增长量大的特性,而我国气候特点是香蕉生长最佳季节里出现高温多雨天气,肥料施后易渗漏,挥发流失,因此,香蕉施肥必须贯彻勤施薄施、重点时期重施的原则。
近年来,我国香蕉施肥次数普遍比过去增多,少则一年5~9次,多则10~20次。究竟一年施肥多少次才合适呢,曾有人作过香蕉施肥次数试验,第一组分13次施,第二组分8次施,总施肥量相同。结果:第一组植株茎干比第二组高15厘米,粗2.7厘米;第一组8月中旬前已全部抽蕾,第二组9组上旬才抽完;产量第一组比第二组增加10%。
肥料分多次施用,可尽量减少流失,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对于砂质土壤的蕉园,肥料分多次施效果更为明显。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香蕉施肥次数较适宜为全年12~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7~10次。
(5)香蕉肥料种类与施肥方法
①肥料种类。香蕉施用的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有机肥。有机肥即有机质肥,包括人和家畜的粪尿、家禽类、动物废弃物、作物茎叶与糟粕、草木灰、绿肥等动植物的有机物质,以及河泥、塘泥、游泥等冲积物,含有较全面的营养元素。有机肥施用后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改善土壤的排水与通气性能,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增加土壤腐殖质和营养元素。有机肥一般用作新植蕉基肥或早春肥、过寒肥,而易分解的麸饼肥可作花芽分化肥或壮苗肥。
无机肥。无机肥大多属化学肥料,元素含量高,能溶解在水或弱酸里,易被香蕉吸收利用,肥效高而且快,使用也很方便。但有的无机肥料使用不当会造成土壤板结或过酸或偏碱,无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就可以克服这些毛病。香蕉常用的无机肥料,氮肥有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氨水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脱氟磷肥和磷矿粉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复合肥一般含氮、磷、钾元素,配比一般为15:15:15,广州黄埔加拿大外资厂生产的香蕉BB肥的氮、磷、钾配比为1:0.2:1.33。
②施肥方法。香蕉施肥有两类,就是根际施肥和根外追肥。以根际施肥为主,根外追肥为辅。
根际施肥可分液施和干施,而干施又分撒施、穴施和沟施。
液施。液施将肥料用水溶稀释后施用,对那些易溶解的即溶即用,对有机肥麸饼、人和畜禽类等要用水或人、畜尿沤烂腐熟才用,溶成糊状的施后应即覆盖薄土。液施的好处是肥料易接触根系,易被吸收又不伤根,天旱时还起灌溉作用。
撒施。撒施就是把肥料撒于畦面上,一般在雨季过后、土壤还较湿润时进行。晴旱天土壤干燥不宜撒施,若晴旱天撒施一定要先把畦面淋(灌)湿。撒施要撒得均匀,施毕最好淋一次水。撒施的好处是省工,能扩大吸收面,快见肥效,但施用不当易伤根和流失浪费,尤其是5~7月蕉根易露土时,千万要控制好肥料的依度。
穴施。穴施是在离蕉株30~100厘米处挖穴,穴深15~23厘米(大小视肥料多少而定),将肥料放入穴内并用土覆盖。遇旱天须充分淋湿,以利肥料分解溶化。穴施的好处是防止肥料流失,肥伤较少,但吸收面窄,肥效较迟缓,花工多。一般用于春肥和过寒肥。
沟施。沟施是在离蕉株30~100厘米处1~2个弧形小沟,宽15~25厘米,长35~50厘米,深8~15厘米,将肥料均匀施在沟内,然后覆土。沟施的好处除防止肥料流失和肥伤较少外,吸收面较穴施宽,肥效较穴施快,但也较花工。一般用于春肥、秋肥及过寒肥,不宜在5~7月使用,因那时蕉株细根遍布全园并露出地面,开沟易伤细根。
香蕉根外追肥就是向叶面或果面喷施低依度的液态肥。根外追肥的优点是肥料易被叶片或果实直接。快速吸收,能及时补充营养,满足香蕉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尤其是花芽分化至幼果发育时期需要大量的养分,通过根外追肥可及时补充其所需的养分,对提高香蕉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喷施叶面、果面肥,肥料吸收率可高达90%,显着高于根际施肥。但根外追肥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每次施肥量小,需要多次施用,花工较多。
根外追肥使用哪种肥料,需根据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植株缺素状况及香蕉不同生育期而定,一般用尿素(不含缩二脲)、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为15:15:15)。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如叶面宝等)以及各种微肥(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硼砂、中性硫酸铜等)。使用浓度也应根据不同肥料种类和香蕉生育期而定,如幼龄期(7~12叶期)尿素、三元复合肥为150~250倍液,成长植株至幼果期(22叶期至果实四成肉度)尿素、三元复合肥为50~100倍液,磷酸二氢钾为250~350倍液,绿旺为800~1000倍液,硫酸镁为2000倍液,其他各种微肥(硫酸锌等)为3000~5000倍液,含有生长素的叶面肥如叶面宝为8000~10000倍液,
根外追肥还应注意做到:使用喷雾性能好的喷雾器,雾点细而均匀;最好加0.5%的展着剂(如中性洗衣粉);喷施时间最好在下午4点钟后。
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香蕉根际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比单一根际施肥效果好,能增加产量,又可提高果实质量,特别对果皮色泽,果实内质及耐贮藏性有较大改善,同时可节省用肥量,降低香蕉生产成本。
(6)香蕉不同栽培的施肥
香蕉栽培时间不同,目标要求不同,其施肥时间和次数等也有所不同。
①新植蕉施肥。新植蕉施肥因春植与夏秋植而不同,蕉苗是吸芽苗还是组培苗施肥也有差异。关于组培苗的初期施肥在前面已讲了,这里讲的植后施肥主要是吸芽苗。初期施肥用液肥淋施。
春植。春植蕉植后20天左右。幼苗抽生1~2片新叶时开始追施稀薄粪水或麸水或尿素溶液,每隔10~20天1次,共施3~5次。5月重施1次春末肥,促进蕉苗生长,培育壮苗。7~8月蕉株新出总叶数22~24片时已进入花芽分化期,因此,7~9月份分两次施重肥,促花芽分化与幼穗形成;在两次重肥之间追施3次薄肥(这期间施肥,既促进花穗生长,也催下造蕉吸芽抽生),至9月前已将全年85%肥料施下。10月再追施1~2次壮果肥, 11月施1次过寒重肥,为壮果和蕉株越冬打下良好基础。在全年10个月内施肥次数共12~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7~10次。
夏秋植。第一年植后至入冬前施薄肥3~4次,培养壮苗, 10月下旬施1次过寒重肥,提供营养生长后期的养分,增强植株越冬能力。第二年3月上旬施1次早春重肥,加速营养后期生长,为转入花芽分化期提供充足养分。4~5月已进入花芽分化,应在4~6月或5~7月分2次重施花芽分化肥,其间还追施3次薄肥,促使蕉株早抽蕾,抽壮蕾,并为培养下造壮苗提供足够养分。8~10月再追施3次薄肥壮果,同时促进下造蕉营养前中期生长。10月底重施过寒肥,12月追施越冬前薄肥,为下造蕉株营养后期生长打基础。在两年的17个月施肥合计14~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9~10次。
②宿根单造蕉施肥。宿根单造蕉施肥依培育春夏蕉与正造蕉而不同。
春夏蕉。3月初施早春重肥1次,加速上造果实发育和当造蕉株营养前期生长。3~5月追施薄肥3次,5月下旬施重肥1次,加速当造蕉株营养前中期生长。6~7月再追施3次薄肥,促当造蕉株营养后期生长。7~9月生长总叶数达28~30片,标志着花芽分化已开始,那时应抓紧施重肥2次,促当造蕉株幼穗形成和下造蕉抽生。9~10月追施1~2次壮果。壮苗薄肥, 10月底重施过寒肥,12月再追施1次薄肥,促当造果实发育和下造蕉株营养前期生长。全年12个月施肥合计13~14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8~9次。
正造蕉。3月初施早春重肥1次,促进当造蕉株营养后期生长。4~7月已进入花芽分化阶段,应分两次施花芽分化肥,促当造花芽分化和下造蕉抽生,同期在重肥之间追施3次薄肥。8~10月再追施3次薄肥,促当造果实发育和下造蕉营养前中期生长。10月底施过寒肥,12月追施1次薄肥,增强蕉株越冬能力,促进下造蕉营养后期生长。全年12个月施肥合计12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7次。
③宿根多造蕉施肥。宿根多造蕉施肥应立足于早字和足字。第一年新植蕉除下足基肥外,还须早追肥,勤施肥,全年施肥量比单造蕉多施1/4~1/3,施肥次数多2~4次。第一年在植后10~20大开始追施薄肥,3~4月间追施4次,促进蕉株早生快发。5月初施1次春末重肥,加速蕉株营养前中期生长。5~6月追施2次薄肥,加速蕉株营养后期生长,促进抽生下造壮芽。7~9月分两次重施肥,促进第一造蕉株花芽分化与幼穗形成,并加速第二造蕉株营养前中期生长,8~10月追施3次薄肥,促早抽蕾,出壮蕾,同时加速第二造蕉株生长, 10月底施1次过寒肥,随后追施1次薄肥,为第一造壮果,第二造蕉株营养后期生长打基础,保证果实与蕉株顺利越冬。第二年2~3月重施1次早春肥,加速第二造蕉株营养后期生长,促进抽生第三造壮芽。4~6月分两次重施春夏肥,在重肥之间追施3次薄肥,促第二造花芽分化,加速第三造营养前期生长。7月施薄肥1次,促第二造果实发育,第三造蕉株营养后期生长。8~10月分两次重施夏秋肥,同期加追施3次薄肥,促第三造蕉花芽分化。11~12月最后追施两次薄肥,促进第三造果实发育。第一年10个月共施15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10次;第二年12个月共施14次,其中重肥5次,薄肥9次。
(一)1月份管理工作
①尚未包蕉防寒的蕉立即包蕉,有霜冻的晚上应进行有果蕉园或秋植蕉园灌水和喷淋防霜。
②清园。铲除蕉园内和交通路杂草,挖除束顶与花叶心腐病病株及地下茎,清除蕉园枯叶和病叶。
③春植蕉园开始整地和挖坑。
④积制有机肥。
(二)2月份管理工作
①继续注意防寒和挖除病株。
②中下旬气温回暖,开始平畦,修理沟田。秋植蕉园种植间作物,干旱时应及时灌水或淋水。
③春植蕉园中下旬施基肥、回坑,准备种蕉。
④秋植蕉和上年春植蕉园施速效肥。
(三) 3月份管理工作
①继续清园,清除腐烂叶片。已收果的假茎、枯叶、杂草、地下老茎,堆沤制基肥(加入0.5%石灰和0.01呋喃丹)。
②定植春蕉,注意防旱灌水或淋水。
③施基肥、追肥。防治病害和虫害,修理畦沟。
④补植缺株。
(四)4月份管理工作
①防治病害(叶斑病)。继续挖除束顶及花叶心腐病植株及其地下茎,防治象鼻虫等害虫。
②春植蕉及时补植缺株,所有蕉园注意灌溉防旱。
③施重肥。二年蕉、秋植蕉株施尿素100克、氯化钾50克、复合肥50克、麸350克、吠哺丹10克。
④蕉园除杂草和继续修整畦沟和各种排水沟。
(五)5月份管理工作
①上旬追施攻苗肥,株施尿素150克、氯化钾100克、复合肥100克。
②防治叶斑病和害虫。
③蕉园除杂草。
(六)6月份管理工作
①上旬迫施壮苗肥。株施尿素150克、氯化钾100克、复合肥100克,秋植蕉施攻花肥。
②除杂草和注意排水,铲除吸芽。
③挑畦沟泥、培土,结合修整各种沟。
④防治叶斑病和虫害,发现有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及时挖除和补植大小相当的苗。
(七)7月份管理工作
①秋植蕉施壮蕾肥。氯化钾150克、复合肥200克、过磷酸钙250克、麸肥300克、吠哺丹10克。其余蕉按上月施肥量进行追肥。
②每10天除吸芽1次,结合除草进行。
③注意防病、防虫和排水,疏蕾和断蕾,套袋防虫害。
(八)8月份管理工作
①秋植蕉防晒和施壮果肥,株施氯化钾100克、复合肥150克。其他蕉施攻花肥,株施氯化钾150克、复合肥200克、麸300克。
②丘陵坡地注意淋水防旱,除草和覆盖。
③防治叶斑病和挖除束顶病与花叶心腐病病株,注意防治蚜虫等害虫。
④下旬准备采收秋植蕉。
⑤秋植蕉准备整地、挖坑,翻堆肥和积制基肥。
(九)9月份管理工作
①采收秋植蕉和定植秋植蕉。
②追施促花肥,株施氯化钾150克、复合肥200克、麸肥300克;已收秋蕉追施苗肥,株施尿素100克。肥各50克。
③砍除已收秋植蕉的假茎堆沤制堆肥。
④除杂草、除吸芽,注意灌溉防旱。
⑤防治病虫害,断蕾套防病虫塑料膜套。
(十)10月份管理工作
①迫施壮果肥。株施氯化钾100克、复合肥150克。
②除草和灌水防旱。
③防治病虫害。
④秋植蕉继续追肥。株施尿素50克、氯化钾100克。
(十一)11月份管理工作
①清理枯叶、病叶和畦沟。
②除草积制堆肥。
③病虫防治和挖除束顶与花叶心腐病病株及地下茎。
④准备和开始收蕉。
⑤秋植蕉施越冬肥和地下茎培沟泥。
(十二)12月份管理工作
①清除杂草、枯叶、病叶。
②施越冬肥和地下茎部培土护根。
③未收蕉套塑料套防寒。
太多了,你自己看。
‘肆’ 世界上素有“香蕉国”之称的主要香蕉出口国之一是哪个国家
香蕉的原产地是东南亚,它在东南亚生长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16世纪,阿拉伯商人把香蕉带到了非洲西部,然后传到中南美洲。
当前世界的香蕉产地
现在,香蕉在全世界已经普遍栽种,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水果之一。在亚洲,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产香蕉大国。在美洲,洪都拉斯、巴拿马、巴西和哥斯达黎加,都有“香蕉之国”的称号。非洲的卢旺达、布隆迪等国,也有“香蕉之乡”的美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更是被称为“香蕉之州”。
‘伍’ 红色的香蕉叫什么
红色香蕉是近年来从马来西亚引进我国种植的,也叫南洋红香蕉,比较罕见,品种优良,含糖量比较高,抗寒性强,适合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一带种植,一般在秋天种植,夏天结果。广西科技厅在2001年开始引进种植,目前在南宁金陵镇、宾阳县,玉林陆川等地均有种植,但还没有推广到全区。
红皮蕉 原产中南美洲及东南亚,果指短而肥,果皮暗红色,催熟后转为砖红色,果肉黄白色,味甜而香,主要产地在台中,南投,因栽培较少,价格较高。 苹果蕉 夏威夷种,俗称苹果香蕉的红皮香蕉,因颜色特殊,红色代表吉祥,吸引许多好奇的民众购买,大都是拜拜之用,其果实较肥短,果肉仍是黄白色,但果皮经过催熟后会转苹果红,甜度很高,质地太软,味道独特。
‘陆’ 香蕉名字的来源
香香的甘蕉。
中国汉代就栽培香蕉,那时称为“甘蕉”。据说,汉武帝起扶荔宫时,收集天下奇花异木时,其中就有香蕉。
香蕉(学名:Musa nanaLour.)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种植。香蕉味香、富含营养,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
穗状花序下垂,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原产亚洲东南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均有栽培。
(6)马来西亚叫香蕉是为什么扩展阅读
香蕉根群细嫩,对土壤的选择较严,通气不良结构差的粘重土或排水不良,都极不利于根系的发育,以粘土含量<40%、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砂壤土,尤以冲积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适宜。实践证明,如土壤物理性状不好,即使肥水供应十分充足,也难以促进香蕉正常生长。
土壤pH值4. 5~7.5都适宜、以6.0上为最好,因5.5以下土壤中镰刀菌繁殖迅速而凋萎病易于侵害。盐性环境香蕉虽不甚敏感,但土壤含可交换性钠离子若超过300mg/L.时也不适宜。
降雨量以每月平均100毫米最为适宜,低于50毫米即属干燥季节,香蕉因缺水而抽蕾期延长、果指短、单产低。如蕉园积水或被淹,轻者叶片发黄、易诱发叶斑痫、产量大降,重者根群窒息腐烂以致植株死亡。
‘柒’ 为什么香蕉是黄色的,而叫香蕉不叫黄蕉呢
香蕉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地。我国在汉武帝时就已栽培。汉代《三辅黄图》中说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年),建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有芭蕉二本”。神话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吃下香蕉后获得智慧,因此把它尊为“智慧之果”。 西非到7世纪才有香蕉,是由阿拉伯商人传去的。传到西欧和美洲那就更晚了。
‘捌’ 香蕉被马来人称为什么
香蕉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水果,其肉质柔软,香甜可口,深得人们的喜爱,民间传说吃香蕉能让人变得更聪明,香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常吃香蕉可以预防便秘,有助于睡眠。那么橡胶的产地主要在哪些地方?在中国有哪些地方种植香蕉呢?
全世界香蕉产地分布
从全世界来讲,香蕉产地分布就非常宽广了,但是不外乎在南北纬20度左右的热带跟亚热带地区,按照地域分布大约可分为拉丁美洲香蕉产地、亚洲香蕉产地、非洲产区、加勒比香蕉产地、太平洋香蕉产区。
据统计全世界种植香蕉的国家和地区大约有120多个,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00度万公顷以上,每年的香蕉总产量可以达10000万吨。从全世界的香蕉种植地区的总体产量状况来分析,最后总结出来了排在前10的国家分别为印度、菲律宾、中国、巴西、厄瓜多爾尔尔、印度尼西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泰国和哥伦比亚。
‘玖’ 香蕉是哪个国家的特产
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东莞市水乡、沿海地区三大传统作物之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东莞香蕉主要有大种高把和大种矮把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的30%以上,其产量占80%-90%,2001年种植面积5772公顷,总产量13.23万吨。大种高把在东莞种植面积最多,一般单株产10-25公斤,个别高达50公斤,为香蕉类中的着名优良品种;大种矮把,植株较短、抗风力强、蕉肉香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点是适合东莞气候的传统优良品种之一。东莞市传统的香蕉产区有麻涌、中堂,另外还有沙田、洪梅、望牛墩、道滘、虎门、长安等镇区。
香蕉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即东南亚、马来西亚一带及中国。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及西藏的东南部均发现有野生香蕉的分布。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远在3000~4000多年前已被发现并在4000多年前希腊已有文字的记载。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南北纬30°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北纬30°以外。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国家和地区达120个,其中主产区为中南美洲和亚洲。
‘拾’ 香蕉的由来是怎样的
香蕉,香味清幽,肉质软糯,甜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佳果之一。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吃下香蕉后获得智慧,因此把它尊为“智慧之果”。
香蕉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地。我国在汉武帝时就已栽培。汉代《三辅黄图》中说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建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有芭蕉二木”。西非到7世纪才有香蕉,是由阿拉伯商人传去的。传到西欧和美洲那就更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