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的虎为什么这么冷

马来西亚的虎为什么这么冷

发布时间: 2022-10-06 03:14:31

① 马来虎的介绍

马来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又称马来西亚虎,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是2004年新确认的老虎亚种,此前一直被归类为印度支那虎的一个种群。此新分类是Luo Shu-Jin等人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基因多样性实验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研究所得。马来虎是现存第二小的老虎,略大于苏门答腊虎,雄虎平均体重160千克。

② 为什么非州有那么多老虎等冷血动物

因为非洲那边人烟稀少呀,地区落后,所以有许多的森林才会存在这么多的冷血动物,老虎,狮子之类的。

③ 老虎为什么只是森林之王从数据上来分析差在哪里

老虎是大型猫科动物,不仅身强体壮,还拥有尖牙利爪。能够利用强大的力量掀翻猎物,并用自己的爪子制服再用牙齿咬断猎物的喉咙。在老虎的栖息地里,无论是野猪、野牛、梅花鹿、水鹿、马鹿、狍子、獐都是口中肥肉。哪怕是灰狼、红豺、花豹这样的肉食动物面对虎也只能逃跑。就算是强大的棕熊也只是与虎相互避让,而非生死之搏。

因此虎是实打实的森林之王,古人记载里虎啸山林百兽散,面对这种强大、凶悍的猛兽,古人称之为山兽之君、百兽之长。

这种称呼是名副其实的,我们只要查过资料就会发现老虎分布地无一例外都是森林湿地,无论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混交林,老虎都能生存。但是只要出了森林就没有太多的老虎分布了,其生存能力远远不如花豹。为什么强大的老虎只能呆在森林里,不能像花豹一样可以在裸岩、沙漠、草原中生存呢?

我们都知道,老虎是伏击形猎手,喜欢隐藏在草丛、灌木、洞穴里等待猎物,然后迅速出击。因此需要充足的隐蔽空间,来遮掩住它们庞大的体型,否则很容易暴露。而充足的草丛、灌木只有森林、湿地中大量存在。而许多开拓地并没有过多的隐蔽物提供老虎隐身,所以不适合老虎。哪怕是森林的亚寒带针叶林这种树下没有太多的隐蔽物的森林,老虎也没分布的。

说了第一点可能有人反驳我了,你看非洲草原上也有充足的草来藏身啊。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地方,老虎喜欢水,偏湿润环境。而森林地区的空气比较湿润,也有河流湖泊密布。而裸岩、荒漠、草原地带没有太多的水体供老虎戏耍,所以老虎就更喜欢选择湿润多水的森林。哪怕是里海虎这种生活在干旱地带的老虎大部分都在胡杨林里生存。

其实,老虎在雪山、开阔地也有出没,比如印度在旱季时候,草开始变少,地方也变得空旷。孟加拉虎也就在这时出没在开阔的空地里,而且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里也出现过孟虎的踪迹。所以老虎在空地里也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可是相比之下老虎更加喜欢森林环境。

老虎是百兽之王!

从楼主口吻分析就是个狮吹。你要的数据网络有,非洲雄狮平均体重180公斤,东北虎平均310公斤,若你觉得重未必好打的话,举两个例子:轻量级拳王周市明和重量级拳王泰森有得一打吗?第二个,bbc野性北极,一只棕熊一巴掌能轻易打死一只狼。

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因此,许多文化认为老虎是力量、勇气和尊严的象征。老虎是十二生肖之一,出生在“虎年”的人被认为勇敢、有竞争力、自信。

大多数老虎都有典型的橙色皮毛,带有黑色或棕色条纹,但是这些斑纹在亚种之间有所不同。例如,非常大的西伯利亚虎皮毛呈浅橙色,条纹很少,而巽他群岛上较小的苏门答腊虎皮毛呈深色,条纹多些。

没有两只老虎有相同的标记,它们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独特。据报道,在野外,老虎的条纹对生存很重要,因为它们充当伪装,在草丛和树上看起来像移动的影子。所以老虎适应森林的环境,在森林中,老虎就是王者,豹子、黑熊、蟒蛇都要靠边站。至于狮子,遍体棕黄色,适应荒漠草原的环境,被称为草原之王。

在一些动物园看到的白色孟加拉虎是隐性基因的结果,不是白化病。事实上,真正的白化老虎(有粉红色的眼睛)不太可能存在。一些 历史 报道详细描述了由过度色素沉着导致的黑色皮毛和棕褐色条纹的老虎,但极为罕见。

据报道,在每只耳朵的背面,老虎有一个白色的皮毛斑点,这些斑点很可能起到假眼的作用,也可能有助于老虎相互交流。

老虎的后腿比前腿长,可以跳10米远。虎爪长达10厘米,用来抓住猎物。

最大的老虎亚种西伯利亚虎,也叫阿穆尔虎和东北虎,长3.3米,重达300公斤。最小的老虎是苏门答腊虎,重74 - 139公斤。老虎还有很长的尾巴,老虎的总长度可以增加大约1米。

野生老虎生活在亚洲。较大的亚种,如西伯利亚虎,倾向于生活在北方较冷的地区,如俄罗斯东部和中国东北部。较小的亚种生活在亚洲南部亚热带和热带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根据该研究,根据亚种的不同,老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包括干旱的森林,淹没的红树林,热带森林和针叶树寒林。

所有老虎都是食肉动物。老虎的大部分食物由大型猎物组成,如野猪、鹿、犀牛或小象。为了杀死猎物,老虎用它们的下颚咬住动物的脖子,使动物窒息而死。老虎的犬齿有压力感应神经,所以它知道在哪里给猎物致命的一口。尽管老虎是凶猛的猎手,但它们对失败并不陌生,因为它们只有10%的狩猎是成功的。

老虎是可怕的食肉动物,森林之王当之无愧。

这个要追溯到狮子和老虎的共同祖先,假猫了,假猫诞生在亚洲森林,是现在所有猫科动物的祖先,因为没有天敌,假猫繁衍的很快,然后亚洲森林塞不下了,在争夺领地的竞争中失败的假猫,就必须去开阔新的领地,假猫就这样从亚洲扩散到世界各地,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假猫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留在亚洲的假猫进化成了雪豹和老虎等猫科动物,去了美洲的进化成了拟狮,剑齿虎,美洲豹,美洲狮,等猫科动物,在非洲的进化成了原始狮等猫科动物,原始狮又进化成洞狮,杨氏虎,现代狮,所以老虎和狮子本身就是为了适应各自所在的环境而诞生的

这个问题其实都只是人为赋予称号,所谓的“王”也只是我们人类自身的臆想罢了。它自己也没有说自己是森林之王,所以这个问题的考虑角度要从人的想法那边开始考虑了

当然这是人们所赋予的一个无用的称号,只能限于我们平时聊天用,它自己什么本领它还是清楚的。 从我们的观点考虑这就是对老虎的一种敬畏,也是对野性的一种崇拜,我们主要是根据它的生活习性和地区以及它的实力进行的封号 。

老虎为森林之王,顾名思义,它的栖息环境多半地区都属于森林地带, 属于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由亚洲的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以至于北方的落叶落叶林和针叶混合林,都有出没迹象且都可以很好的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 。根据其生存环境所看它确实是常出没于森林。虽然近代栖息地遭到破坏老虎生活面积有所降低。

能被称之王的动物不多,自然需要一定的实力 ,老虎自然也不例外。老虎属于大型猫科动物,目前仅存5个亚种分别是东北虎,孟加拉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印度支那虎。最大体型东北虎(平均成年 健康 个体在210千克左右)最小的苏门答腊虎(平均成年 健康 个体在120千克左右)无疑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猫, 最小的个体基本都有一个成年的体重的大小,加上它遍布全身的肌肉,70千米左右的奔跑速度,尖牙利爪。这些无疑是实力的象征,老 虎所生存地区也没有其他大型动物,而唯一比老虎大的食肉动物只有熊科的了,当然它也可以改吃素了。

它的实力不允许有人在侵犯它的领地,它自己有能力去驱赶甚至是杀死入侵者,这就是老虎的实力
同样这也可以减少竞争对手。

以上就是它能被称之为森林之王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比较简单的说法, 比如你看它头上有个类似于“王”字的黑色条纹“能把王字刻在头上,那它肯定就是森林之王”,这是人们的一概说法,也最容易理解 。如若要说出它有什么不足的话应该是说不出来了,因为大猫是最完美的顶级掠食者,它们已经处于食物链顶端,它要是还差点啥,我还真说不出来。主要是因为它的栖息地成就了它,它适应了它的栖息地,所以它的王称号就必定跟它的自身栖息地有关,这并不能算缺点。而其他的栖息地都有其他的动物“王者”,所以也不能把老虎说的太过于夸张 草原有草原之王,海洋有海洋霸主,河流有河流之王,天空也有各自的天空领主。这些都仅仅是我们自己封给他们的称号罢了,它们只是处于食物链顶端,它们仅仅是想活命而已。所以也就不要做出过分的对比探究就好了

因为它的捕猎方式决定了它最有利的生存环境是森林

④ 马来虎的生活习性

马来亚虎主要猎食水鹿、麂、野猪和家畜。在马来西亚国家公园(Taman Negara)里的老虎也会捕食马来熊。而印度野牛与马来貘也是马来虎的食物之一。此外幼年至亚成年的亚洲象和苏门答腊犀牛也在马来虎的食谱里。老虎在雨林里的分布密度不高,每100平方公里才有1.1到1.98只,这是猎物分布稀少所致。因此,要维持一个至少拥有六头能生育的雌虎的种群,需要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栖息地。关于马来亚虎的生物与生态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比方其食性、形态、数量统计、群体结构、交流方式、活动范围和繁衍能力等资料皆不足。

⑤ 虎的资料

虎东北虎概述
虎,又称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最大的虎种体重可以达到350公斤以上。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各老虎亚种均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虎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亚洲分布很广,从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到南亚的热带丛林,及高山峡谷等地,都能见到其优雅威武的身影。
目录[隐藏]

●物种名称
●物种分类
●虎亚种介绍:东北虎
华南虎
巴厘虎
东南亚虎
爪哇虎
苏门答腊虎
孟加拉虎
里海虎
马来亚虎
●虎的变种白虎
雪虎
金虎
纯白虎
黑蓝虎
●外形特征
●起源进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分布范围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相关资料
●虎文化
●Alice nine成员
2009牛年属虎运气运程 ●物种名称
●物种分类
●虎亚种介绍: 东北虎
华南虎
巴厘虎
东南亚虎
爪哇虎
苏门答腊虎
孟加拉虎
里海虎
马来亚虎
●虎的变种 白虎
雪虎
金虎
纯白虎
黑蓝虎
●外形特征
●起源进化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分布范围●保护级别●种群现状●相关资料●虎文化●Alice nine成员2009牛年属虎运气运程

[编辑本段]●物种名称
中文名:虎 、老虎 、大虫(见于《水浒传》)
别称:于菟 wū tú
英文名:tiger
拉丁文学名:Panthera tigris
[编辑本段]●物种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食肉目
科: 猫科
属: 豹属
据目前化石分析,一般认为虎发源于亚洲东部,也就是我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 虎的毛色为桔黄或桔红色,腹部及四肢内侧是白色或者乳白色,最明显的外观是全身布满黑色条状斑纹,斑纹延伸至脑门上,有时会呈现汉字“王”、“大”的字样,眼眶有醒目的白斑、两颊也有醒目的白色鬃毛 , 外观显得华丽,威武。 是顶级的食肉动物,一般每个老虎有自己的领地,雄虎的领地比雌虎的大,一只雄虎的领地往往会跨越几个母虎的领地,与其中雌虎的领地重叠。雌虎独自生产和喂养幼虎,当幼虎成年后,小雄虎会外出去开辟新的领地,小雌虎多会在母亲附近占一块领地。 每个虎占领一块领地后,就会将本地所有大型食肉动物如狼、豹、熊等赶走,所谓“占山为王”。虎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食,也会捕食其他的食肉动物,有攻击捕杀亚洲象、犀牛、鳄鱼、豹、熊等强大动物的记载,其领地范围内,其他的食肉动物豹、狼群等会受到一定压制,所以是食物链的顶端,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控制调节作用,同时也对猎物的数量变化也非常敏感。所以有虎生存的地区,必须有完整的生态环境,必须有足够的猎食领地以维持。虎很少主动攻击人,不过在食物严重短缺时,会袭击家畜甚至是人。人如果进入虎的领地可能会受到攻击,虎攻击人一般不会选择正面,印度农民用头后戴假面具的方式避免遭受老虎攻击(此法开始有效一段时间,不过后来就无效了,可见虎是非常聪明的,识破了人的假面)。
[编辑本段]●虎亚种介绍:
传统上将虎分为有八个亚种,野生虎的寿命可达20年,体长约为2到3米。其中3种已经灭绝,主要是由于人类猎捕和入侵使其生活范围缩小,使它的领地不足以维持生存。

东北虎

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也叫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黑龙江的俄语名称为阿穆尔河)、乌苏里虎、满洲虎、朝鲜虎,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是体型最大的虎亚种,也是体型最大的老虎亚种,皮毛最为珍贵,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丛林之王”,雄性体长可超过2米,体重280公斤~350公斤(Mazak)。雌虎可达250公斤以上。东北虎毛色浅黄,毛厚,不畏寒冷。据统计目前野生的约有500只,中国政府规定了严格地保护办法,对牛羊被虎捕食的农民国家给予赔偿,并以法律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以虎为原料的中药,如虎骨膏、虎骨酒等,堵塞应用市场,但野生的东北虎仍然非常稀少。

华南虎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生活在中国,是中国特有的品种,雄兽平均体重可达190kg,最大的测量纪录是270kg。从山东半岛到岭南广大地区,由于中国人口稠密,华南虎和人接触比较多,中国历史上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都是说的华南虎,可能与人长期竞争的原因,有些华南虎体形不大,仅大于中南半岛虎,所以《水浒传》夸张的描写了武松赤手打死一只虎。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在1994年被射杀,之后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种群的存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湖南、福建和贵州都有华南虎踪迹出现,有关专家预测野生种群的数量仅为30~50只。分布在中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大约有70只,皆繁衍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其基因组合的变化不足以维持此亚种.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华南虎和印支虎可能为同一亚种。

巴厘虎

巴厘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bal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一种虎,条纹细密多达100条以上,最后一只巴厘虎据报导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已经灭绝。

东南亚虎

东南亚虎又叫印支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corbetti)是体形比较小的虎,大约有1.8米长,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一带,估计有1227~1785只野生的虎,还有大约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

爪哇虎

爪哇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ondaica)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最后一只目击者报导是在1979年,据信已经灭绝。

苏门答腊虎

苏门答腊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umatrae)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颜色深,接近红色,毛短,因此肌肉轮廓明显,非常壮观。苏门答腊虎是现存最小的老虎亚种,体重只有东北虎的一半左右。目前苏门答腊虎大约还有400多只,都生活在5个国家公园内,不过1998年就报导有66只被偷猎者杀害。最新的研究表明苏门虎是一个足以与大陆虎类明确区分的近缘种,其差异的分化已达到种的水平。而已灭绝的爪哇虎亦为一独立的种,并代表了现代虎类演化的一个分支。

孟加拉虎

孟加拉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tigris)是现存最多的一种虎,生活在印度森林、尼泊尔、孟加拉和中国等地,可能有3000~4600只。雄性孟加拉虎平均体重可达260公斤以上,全长可达3米,是第二大老虎亚种,通过抽查测得印度北部和尼泊尔地区的成年雄性孟加拉虎体重平均在235kg左右,其中测量了7只样本,体重范围200-261公斤,但这个纪录是通过诱捕测量的,并保证空腹测量的准确性。目前,北孟虎是现在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实测虎种群(因环境原因,现代野生东北虎体重很难测量)。中央邦的雄性平均体重超过291kg,雌性孟加拉虎的体重为180kg。孟加拉虎当年曾是英国殖民者最喜爱的捕猎对象,英国的蒙巴特勋爵一生曾猎杀180多只老虎。目前印度政府也给予保护。据说孟加拉虎在漆黑的热带森林中有黑色的变种,不过很稀少没有证据。孟加拉虎还有白虎变种。

里海虎

里海虎在中国分布的叫新疆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virgata)生活在中国新疆、伊朗、阿富汗、前苏联中亚地区和伊拉克一带,适应荒漠地带生活,因此需要更大的猎食领地范围,据报导最后一只里海虎被发现是在1968年,此后再没有出现过,已经灭绝。
三色老虎据最新研究成果,里海虎和西伯利亚虎为同一亚种。

马来亚虎

马来亚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i),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泰国境内,是2004年新确认的老虎亚种,此前一直被归类为印度支那虎的一个种群。此新分类是Luo Shu-Jin等人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基因多样性实验室(Laboratory of Genomic Diversity)研究所得。最近统计显示约有600至800只野生马来亚虎存在,这使其成为继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之后第三大的老虎亚种,但依然属于濒危物种。对此亚种的地位还有很大的争议。
[编辑本段]●虎的变种

白虎

虎一般为金底黑纹,应该是环境适应的结果,所以很少有其它颜色。记载或传说中白底黑纹的白虎非常的罕见。 后来一只野生猛加拉白虎被人发现,并予以人工饲养育种,结果培育出一些白虎 ,现全世界的动物园里共200多只白虎全是那只野生猛加拉白虎的后代。可能因为基数少的原因,其它虎亚种还没有白虎被发现。 据说俄罗斯分布的东北虎也发现过白色变种。

雪虎

孟加拉虎的雪白色变种,全身雪白,条纹颜色浅。全世界动物园里也仅有几十只。

金虎

孟加拉虎的金色变种,金底黑纹,但是条纹较浅。比雪虎更加稀少。

纯白虎

目前全世界仅有过两只纯白孟加拉虎诞生。全身都是白色,没有条纹。

黑蓝虎

只有传说,没人见过。有位猫科动物专家走遍全世界,只在印度找到白虎,黑虎却杳无踪影,从而认为它只存在于传说中。谁可想到,奇迹就出现在我们中国,而且具体地域是北京市密云县,却没有证据。估计为普通老虎的变种。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虎的身型巨大,体长约200~350cm,亚种当中体型以东北虎(P.t.altaica)为最大,而苏门答腊虎(P.t.sumatrae)体型则最小。虎是一种仅次于狮的猫科动物,虎的体毛颜色有浅黄、桔红色不等。它们巨大的身体上覆盖着黑色或深棕色的横向条纹,条纹一直延伸到胸腹部,那个部位的毛底色很浅,一般为乳白色。生活在俄罗斯东部和中国北部的东北虎在几个亚种当中体毛最长,那是为了抵挡北地的严寒。一般来说,所有的虎,冬天的毛都会比夏天长,体毛颜色和花纹也会比较浅。虎的头骨滚圆,脸颊四周环绕着一圈较长的颊毛,这使它们看起来威风凛凛。雄性虎的颊毛一般比雌性长,特别是苏门达腊虎。虎的鼻骨比较长,鼻头一般是粉色的,有时还带有黑点。它们的耳朵很短,形状如半圆,耳背是黑色的,中间也有个明显的大白斑。虎的四肢强壮有力,前肢比后肢更为强健。它们的尾巴又粗又长,并有黑色环纹环绕,尾尖通常是黑色的。
西伯利亚虎(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老虎,成年雄虎身长可达3m,捕获的野生虎最大实测记录为384公斤。
[编辑本段]●起源进化
虎是由古食肉类进化而来。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绝灭,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的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其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虎种群数量多少与否可反映出生态系统是否平衡。虎本身也是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一环。
单纯的从虎来源,它的存在客观上好像与人的关系不大,然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虎的存在,代表一个演化成熟的生态社会。这个生态社会是大自然历经千百万年蕴育而成的精心杰作。
目前,人类所知的生物有一千多万种,它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是极大的,尽管我们还不完全清楚。
但虎的存在,表明那个地方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十分主要的。因为在不可预知的未来,因为人口的骤增,人类将面临粮食的危机,完整的生态系统可能是解决这一危机的新契机。所以保护老虎也是保护人类自身!
现代的虎、狮、豹在外形上很容易区别,虎身上布满条纹,豹身上布满斑纹,狮子身上则条纹和斑纹均无,雄狮头上有鬃毛。但是如果只有个体骨骼,则很难区别。
因此,要弄清楚虎的起源,就必须依靠颅骨化石,尤其是牙齿化石。邱占祥(1998年)认为,在我国已经发现的化石中,时代最早的虎化石可能是古中华虎(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这个种是1924年瑞典古生物学家Zdansky所建,标本是一个保存比较完好的属于同一个体的头骨、下牙床和一个寰椎(即第一颈椎),化石是当时在我国政府任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Anderson于1920年在河南渑池兰沟第三十八地点发现的,这个地点的确切地质年代至今尚不清楚。
但是据有关专家推断,其时代至少在距今200万年以上,这是因为,第一,含化石的岩性是红土,据Zdansky记述,和我国华北各地典型的含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红土很接近,而不像时代比较晚的第四纪的比较松散的黄色或绿色的砂岩或黄土,这表明它的时代可能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第二,在同一地点还发现过中华长鼻三趾马化石,这种化石主要发现于我国距今大约300万年至200万年的地层中,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可能残存至距今100万年左右。关于这个种是否应该归入虎,科学界还有不同的看法。
1967年德国科学家Hemmer着文详细讨论了这个种的性质。在很仔细地讨论了每一块骨头的形态特征并作了详细的测量和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它的绝大部分特征都和虎更为接近,只是个体比虎小,而稍大于豹,因此应为虎的一个亚种(Panthera tigris palaeosinensis)。这一结论比较可信,因而可能是虎的祖先。
真正的虎的材料首次出现于陕西蓝田公王岭。化石发现得不多,只有一段上颌和一件不完整的下颌。这两件标本已经和现在的虎很难区别了,在大小上比现在的虎稍微大一点。
公王岭地点的地质年代开始时认为可能只比周口店稍稍早一点,为中更新世初期,亦即距今大约60万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古地磁地层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王岭含化石层位落在古地磁年表中松山反向期内的贾拉米洛正向事件之下,其地质年代大约应该是距今110万年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说,至少距今100多万年前虎就和人类的祖先--蓝田人在一起生活。到中更新世时,也就是从距今60万年左右开始,虎的化石较多,至少在我国的东半部普遍可以发现。发现化石最多的,在华北是在着名的周口店北京人产地;而在华南则是在四川万县盐井沟裂隙堆积中,在盐井沟发现的虎化石,据统计至少有46个个体。
综合来说,关于虎的历史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200万年前虎起源于东亚(即现今华南虎的分布区),然后沿着两个主要方向扩散,即虎沿西北方向的森林和河流系统进入亚洲西南部;沿南和西南方向进入东南亚及印度次大陆,一部分最终进入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向亚洲其它地域扩散和辐射适应的过程中,虎演化为8个亚种,即华南虎、西伯利亚虎(P. t. altaica)、孟加拉虎(P. t. tigris)、印支虎(P. t. corbetti)、苏门答腊虎(P. t. sumatrae)、巴厘虎(P. t. balica)、爪哇虎(P.t.sondaica)和里海虎(P.t.virgata)。由此可见,虎曾经广泛分布在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至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已经灭绝。中国曾经分布有华南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南亚虎)和里海虎(新疆虎)(已灭绝)等5个亚种。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仅次于狮子。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
在我国东北地区,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以利于捕食,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区游荡寻食。生性机警又善于游泳,能爬上5、6米高的树。
虎多黄昏或清晨活动,白天休息、潜伏,但在严寒的冬季,白天亦出来捕食(此情况多见于东北虎及其它北方地区的亚种)。
虎的活动范围较大,一般在500~900平方公里,最大的可达4200平方公里以上。在北方觅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西双版纳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短。捕食野猪、马鹿、水鹿、狍、麝、鹿等有蹄类动物,偶尔亦捕食野禽,夏秋季亦乐摘浆果和大型昆虫等。
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但捕食猛兽时,若没有足够的把握绝对不干。
每次食肉量为17~27公斤,体形大的每顿可达35公斤。由于脚上生有很厚的肉垫,老虎在行动时声响很小,机警隐蔽。它在雪地上行走时,后脚能准确地踩在前脚的足迹上。跳跃能力大,一跳约5~6米远。
虎是一种独居动物,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才会见到几只虎共同生活一段。
第一种情况是交配期间短暂相伴。
第二种情况是一头母虎带着它将近长成的子女,一同生活和捕食。
第三种情况是同胞兄弟姐妹长大离开母亲,但尚未分手之时。
虎基本上是奉行单身主义的夜行动物,不过在有些远离人类的保护区里,这些家伙们白天也出来溜达。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时在白天也得出动四处捕食。它们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各种野鹿、野羊、野牛、野猪,有时也捕捉各种小动物,像鸟类、猴子、鱼等等。老虎捕猎的成功率在猫科动物中比较低,生活比较艰辛,据说它们连昆虫和浆果也吃,为了帮助消化,它们也会偶尔啃点草。有时饥饿之极虎也会捕食人类家畜,甚至杀人(吃人的虎经常是那些老弱病残,无法对付健康动物的可怜家伙,而这种惨剧通常只有在人类进入虎的领地后才会发生),因此遭到某些人类的憎恨。如果食物吃不完,它们也会把剩下的藏起来,通常是距离水源不远的地方,等过几天再来吃。
尽管虎是独居动物,并有着自己的领地,公虎仍可能常和自己的配偶及孩子们待在一起。成年虎,尤其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未知是否长期性)相互协作,共享收获。虎利用在树干上抓挠以及喷洒排泄物来划分自己的领地范围,一个公虎的领地内可能有不止一只母虎,不过母虎之间的领地未必交叠。公虎对自己的领地严格捍卫,领地面积过大,就难免有人想占便宜。面对无耻的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杀无赦政策,而且这样也能减少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母虎一般没这么无聊,即便它们的邻居死了,它也未必会去开拓疆域。
虎不喜欢炎热的天气,因为它们缺少汗腺,夏季到来之后它们总会四处找树阴躲着。由于游泳技术高超,它们更是十分热爱游水,炎热地区的虎特别喜欢在水塘泡澡嬉戏。不过它们的爬树本领就远比不上游泳技能了,估计这是体型太大太重所致。
老虎的攻击方法
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并且寻找掩护,慢慢潜近,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内,就突然的跃出,攻击背部,这是为了避免遭到猎物反抗所伤到。老虎会先用爪子抓穿猎物的背部并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锐利的犬齿紧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不然就是咬断颈椎,直到猎物死亡才松口。这种攻击方式也是猫科动物最典型的攻击方法。
食量
成年的老虎一天平均吃下6公斤左右的肉(是动物园饲养的虎,一日三餐,野生虎食量较大),一年约吃下3500公斤的猎物。
习性
1. 爱水并且擅于游泳。
2. 昼伏夜出。
3. 只要在植物浓密也有水的地方便可居住。
4. 喜欢以四处洒尿、抓磨树干、排粪来划清界线。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虎一向是独居,只在繁殖期才到一起,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成年雌虎每1~2年产一胎,每胎怀孕期为105天左右,每胎1~5仔,通常2仔。初生虎仔重约0.5~1公斤,10天左右开眼。哺乳期5~6个月左右(东北虎3个月左右),幼虎跟随母虎2~3年单独生活(东北虎为18~24个月),一般3年性成熟。
最长饲养寿命25年。
虎没有固定的繁殖期,不过它们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间四处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这种时候女士可能有好几个倾慕者追求呢,当然,只有比武获胜的一方才能赢得美人的爱情。母虎的孕期大约有93~112天,每次通常产下2~3个宝贝,最多可能会生下7个!宝宝们通常在6~14天后睁眼,20天左右学会走路,5~6个月断奶,长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和妈妈一起狩猎了。虽然可以自力更生,孩子们通常还会和妈妈待着,直到2岁左右。东北虎可能成长的比较慢,甚至有年轻的孩子在妈妈身边待四年的记录。一般当妈妈有了另一群宝宝的时候,这些大孩子就会离开母亲了,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家伙可能仍然赖着就是不肯走。年轻的母虎一般在36~48个月性成熟,而公虎需要48~60个月。圈养记录中,寿命最长的虎活了26年。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猫科动物遍及世界各地,但是,虎只分布于欧亚大陆。传统看法认为,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从我国东北地区分化为两大主流;向西的一支通过蒙古共和国和我国的内蒙、新疆以及前苏联的各中亚加盟共和国,直抵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但受阻于阿拉伯沙漠和高加索山脉而未能进入欧洲和非洲;向南的一支的一部分到达朝鲜半岛,受阻于海而成为盲端;另一部分则通过华北、华中、华南进入中南半岛,此后又分为两股,一股继续向南,沿马来半岛南下,到达苏门答腊、爪哇、巴里等岛,另一股则向西,通过缅甸、孟加拉国而进入印度半岛,并直抵南端,在猫科动物实力排名中强于狮。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发布保护虎的规定,1989年把虎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加保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在许多动物园进行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圈养繁殖。在黑龙江省的猫科动物繁育中心,人工繁殖的东北虎已发展到70多只。全国动物园中圈养的华南虎共约70只,但近亲繁殖严重,华南虎圈养繁殖的前途不容乐观。
在我国,虎自古以来就是价值很高的药材动物,但为支持国际上的护虎工作,中国政府于1995年发出禁止犀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在全国停止生产并禁止出售含有犀角或虎骨的中成药,为此中国蒙受了20多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政府保护老虎的决心。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从前,虎在亚洲各地分布很广,数量很多。而现在,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数量急剧下降。50年前,亚洲虎的总数约6万只,中国虎的总数约2万只。而目前,全世界野生虎的总数只有7000只左右。其中孟加拉虎4500只左右,东北虎170只左右,华南虎20只左右,印支虎约2000只,苏门答腊虎约600只。但是在中国,虽然有虎的4个亚种,但每个亚种的数量都非常少,孟加拉虎约30~40只,东北虎约12~20只,华南虎约20只,印支虎约30~40只,在中国野外生存的老虎,总共只有100~120只左右。目前处境最危急的是华南虎,其次是东北虎。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亚种。本世纪50~70年代,华南虎被当成“害兽”捕杀,30年中杀死了约3000只,使华南虎遭到了灭种之灾。现在只有20只左右散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省的交界处。华南虎处境十分危急,它很可能继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之后,成为被人类绝灭的第四个虎亚种,而且野生种群在自然界复壮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愿我们能拯救我们的中国虎。
孟加拉(印度)虎P.t. tigris (Linnaeus 1758年) 3,159 4,715
孟加拉国 362 362 1
不丹 50 240 2a,b
中国 30 35 3
印度 2,500 3,750 4a,b
缅甸 西部 124 231 5
尼泊尔 93(成体) 97(成体) 6
波斯(Turan Hyrcanian)虎P.t. virgata(llliger 1815年) 70年代灭绝
以往在阿富汗、伊朗、中国和俄罗斯的土耳其斯坦和土耳其
阿穆尔(乌苏里/满洲/西伯利亚/东北)虎P.t. altaica(Temminck 1844年) 360 406
中国 30 35 3
朝鲜 <10 <10 7
俄罗斯 330(成体) 371(成体) 8
爪哇虎P.t. sondaica(Temminck 1844年) 80年代灭绝
华南(Amoy)虎 P.t. amoyensis (Hilzheimer 1905年) 20 30 3
巴厘虎P.t. balica (Schwarz 1912年) 40年代灭绝
苏门答腊虎P.t. sumatrae(Pocock 1929年) 400 500 9
印支虎P.t. corbetti (Maz k 1968年) 1,227 1,758
柬埔寨 150 300 10
中国 30 40 3
老挝 有
马来西亚 491 510 11
缅甸,东部 106 234 5
泰国 250 501 12a,b
越南 200 200 13
总计 5,166 7,436
约总计 5,000 7,500
该表系由IUCN猫科动物专家组主席Peter Jackson先生根据各有关分布国的报告编辑而成。其中多数估计数字系经专业(ecated)推测而成,其中尼泊尔和俄罗斯的统计数字更为可信。

⑥ 老虎的特征和生活特点是什么

老虎是大型猫科动物, 老虎的体态雄伟,毛色绮丽,头圆,吻宽,眼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长达15厘米左右。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嘴上长有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老虎有着独特的斑纹皮肤和额头上的王字标记,常常生活在丛林和山地之间。目前存活的老虎有5个亚种,分别是印度的孟加拉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苏门答腊虎、东南大陆的印支虎、我国黑龙江省的东北虎和长江中下游的华南虎。全世界的老虎有八个亚种。老虎的分布向四方的森林地带迁徙,几乎整个亚洲地带的森林中都有它的足迹。有向北扩展的西伯利亚虎;向西延伸的西亚虎;向南迁徙的东南虎,也有向西南扩展的孟加拉虎,更有一些跨海至苏门答腊、爪哇、巴里等岛屿上,而形成苏门答腊虎、爪哇虎和巴里虎。老虎的体重及身长:雌虎身长约1.7公尺,体重约140公斤;雄虎身长约2公尺,体重约190公斤,尾长约90公分。体型最大的西伯利亚虎其最大者能达到2.6公尺长,体重320公斤呢!老虎的雌性大约是在三岁左右它的性成熟,可以参加繁殖。雄性要稍微晚一些,雌雄是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它发情、交配,它每年只能一次发情。雌虎孕期大概在3.5个月,一般在一到五个幼仔,通常是生二到三只。老虎为掠食性肉食动物,有敏锐的听力、夜视力,可自由伸缩的尖爪和粗壮的犬齿;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老虎强壮高大,毛色从北而南呈黄色到红色渐变,有深色条纹。吻部较短,显得头大而圆。老虎的本领是有强大的战斗能力和捕食能力。老虎也极具捕猎能力,它强壮的四肢可以使它在捕猎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老虎可以凭借其强大的下肢力量站立起来,用两只前掌拍击对手给与致命一击。另外老虎拥有陆地食肉动物中最大的犬齿,在对付小型猎物一口毙命,对付大型猎物咬住喉咙使其窒息而死。老虎的大脑也是十分的发达,它们在进食完成之后,会将剩余的食物隐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以此来为自己饥饿时储备食物。
老虎的生活特点有很多,主要分为领地,行为,捕食和食性四个方面:
1.领地:老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每只老虎都有自己的领地。当雄虎和雌虎巡视领地时,会举起尾巴将有强烈气味的分泌物和尿液喷在树干上或灌木丛中,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有时也会用锐利的爪在树干上抓出痕迹,或在地上打滚,留下虎毛,以界定自己的势力范围。老虎的领地不可误闯,要注意啊!
2.行为: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老虎可以游泳,但是不会爬树,基本上是夜行动物,但是在寒冷的北部居住的虎有时在白天也得出动四处捕食。虎不喜欢炎热的天气,因为它们缺少汗腺,夏季到来之后它们总会四处找树阴躲着。由于游泳技术高超,它们更是十分热爱游水,炎热地区的虎特别喜欢在水塘泡澡嬉戏。
3.捕食:老虎最精良的攻击武器就是粗壮的牙齿和可伸缩的利爪。 老虎在捕食时异常凶猛、迅速而果断,通常以消耗最小的能量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获为原则。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并且寻找掩护,慢慢靠近猎物,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内,乘其不备,就突然地跃出,攻击背部为了避免遭到猎物反抗所伤到。老虎先用爪子抓穿猎物的背部并且把它拖倒在地,再用锐利的犬齿紧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
4.食性:通常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各种野鹿、野羊、野牛、野猪等有蹄类动物。但是为了帮助消化,它们也会偶尔啃点草,保持健康。

⑦ 关于老虎的资料

虎的故乡在中国,最早的虎栖息于亚洲东北部,后来逐渐分为两支,分别向西、向南方扩展,形成目前的8个亚种。它们为: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分布于印尼巴里岛,于1940年代灭绝。

爪哇虎(Javan Tiger),分布于印尼爪哇岛,于1980年代灭绝。

里海虎(Caspian Tiger),分布于土耳其至亚洲中部以及西部,于1970年代灭绝。

以上三种虎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苏门达腊虎(Sumatran Tiger),体型最小,雄性体重100-150kg ,雌性体重75-100kg,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身俄黄色,黑色条纹显着,狭窄且较密。之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

东北虎(Siberian Tiger),虎中体型最大者。体长约158-225cm ,雄性体重达180-306kg,雌性体重100-167kg。体毛较长而密,体色较淡,身体上黑色斑纹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体两肋部。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

华南虎(South China Tiger),体型较东北虎小,体长约145~180cm ,雄性 体重达150~225kg , 雌性体重90 ~120kg 。体毛教东北虎短,约40~50mm 色桔黄略近赤,背部较深,全身具黑色纵纹,色深而宽且较密。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西南、华南各省。据估计其野外数量现不足20 头,数量极度稀少 。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体型较孟加拉虎小,雄性体重145~200kg, 雌性体重80 ~ 120kg , 体毛较华南虎短,身体颜色较华南虎浅,较孟加拉 虎深,黑色条纹狭窄且黑。分布于东南亚大陆东部、越南、老挝、泰国、马来 西亚、中国和缅甸等。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们的领土范围估计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玛拉雅山针叶林、沼泽芦苇从、印度半岛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树林。

东北虎

东北(西伯利亚)虎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灌木丛和白桦林,也有少数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和朝鲜北部,现在估计野生的还有360-406只。生活在动物园的东北虎大约有490只。东北虎是老虎的8个亚种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虎可长到3.3米长,体重可达300公斤;母虎比较小一些从头部到尾部长约2.6米,体重大约100到167公斤。

东北虎的桔黄色要比其它种的虎淡一些。它的条纹不是黑色而是棕色,条纹的间隔比较宽。它的胸部与腹部都为白色,其颈部环有一圈非常厚实的白色毛。东北 虎的主要食物是麋鹿和野猪。在俄罗斯这样的猎物分布非常不均匀而且与季节有关。结果,每只东北虎的领土范围也就非常的大了,一般一只母虎的领土为100-400平方千米,而雄虎的领土达到800-1000平方千米。

野生虎:俄罗斯

在上个世纪,东北虎(一般被称为西伯利亚虎),经历了四次战争、两次革命,它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从1940年的24只上升到了1994年的150到200只。现在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1997年那而估计已有360-406只野生的西伯利亚虎了,在俄罗斯现在仍有三个老虎保护区。

野生虎:中国

1990年有新闻报道称在中国长白山看到东北虎,另一些则仍然在俄罗斯边境。猫科动物专家小组估计可能中国现在只有不到35只野生的东北虎。不敢肯定说,中国的东北虎数量要上升已是十分困难了,俄罗斯的东北虎才真正决定了这一虎的亚种的未来,而其它地方又太小不能让大量的老虎长期生存。 幸存的野生东北虎将会受到保护,扩大它们的栖息地并且防止它们遭到偷猎者捕杀。1992年俄罗斯关于环保的法律给老虎以法律上的保护,不管怎么说偷猎活动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官方承认杀老虎是一项新的事业,为大多数人们解除了经济不稳定的情况,打开了中国和朝鲜的边境,并且有对传统将老虎各部分作为中药的需求。许多机构和组织尝试阻止俄罗斯人猎杀老虎和老虎的食物,禁止交易虎骨和虎皮和找回丢失的那一部分老虎的栖息地。

华南虎

华南虎是所有种类的老虎中最为濒临灭绝的一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估计世界上仅有20-30只野生华南虎,现在可能连这个数量也不到了。现在世界上还有47只华南虎生活在中国18个动物园中。华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几个亚种中的一种。雄虎从头至尾身长估计2.5米,体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身长估计2.3米,体重接近110公斤。它们毛皮上的条纹既短又狭窄,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比起来条纹之间的间距较大

野生老虎:中国

中国是唯一有华南虎栖息的国家因为残存下来的老虎中的四种都生活在中国边境:东北虎在俄罗斯的东北边境和朝鲜北部;华南虎(被认为是所有老虎的祖先)在中国的中部;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在越南的南部边境和阿萨姆(印度)。老虎在中国画中是非常得宠的,通过画来表现它的凶猛和力量。

华南虎现在的状况不太清楚。仅仅40年以前中国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可是政府将它们称作为害兽,从那以后,华南虎就遭到了残忍的杀害。在1987年中国科学家考察后还报告在广东山界、湖南和江西还存有华南虎,在1990年又进行了一次考察证明在中国南部广东、湖南和福建省等11处原有华南虎的地区已经见不到华南虎的踪迹了。1995年森林部的一条未经确认的报告说野生华南虎的数量已经不到20只了。

现在的情况是近20年间有关官员在中国任何地区都未曾看见一只华南虎。中国森林部列举出21个可能存有老虎的地区而且相信中国可能仍然有20到30只野生的华南虎。最后一次发现华南虎是在十年前,这说明华南虎是现存老虎中最稀有的了,也是最为临近于灭绝的了。

白虎

我们所知所有的白虎都是孟加拉虎的变种,仅是颜色上的改变。只有当雌雄孟加拉虎双方都带有白色毛皮这一隐性基因的情况下,它们的幼仔才有可能成为白虎。野生的白虎是极为罕见的,现在我们只能在动物园中见到它们。白虎实际上既不是得了白化病的老虎(白化病会导致眼睛变成粉红色)也不是单独的一个老虎的亚种;它们拥有巧克力色的条纹和天蓝色的眼睛,虽然也能发现个别变种具有其它颜色的条纹和眼睛。

第一只白色变种的虎仔被认为只是一个圈套,它被发现于丛林中,似乎已被抛弃,它被起名为莫汗,这只幼虎长大后与另一只人工饲养的有正常颜色的母虎交配,她产下了三只同样具有正常色彩的幼仔。过了几年,莫汗与其中一位女儿交配,产下了第一胎白虎幼仔----这些就是现在世界上动物园中白虎的祖先。

孟加拉虎

大多数孟加拉虎生活在印度,也有一些穿过了尼泊尔、孟加拉、不丹等。估计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数量大约3159-4715头,还有大约333头被笼养主要是在印度的动物园。白虎只是孟加拉虎的一个变种,颜色与普通老虎不同,是单纯的白色,野生白虎极为罕见,几乎见不到。

孟加拉虎的栖息地范围很广,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玛拉雅山针叶林、沼泽芦苇从、印度半岛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苍翠繁茂的雨林和干燥的树林。雄性孟加拉虎从头至尾平均身长2.9米大约220公斤;雌性略小,测得大约2.5米长体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猎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们的领土范围估计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

野生老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

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印度,有一小部分则是在尼泊尔的南部、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区。在几十年间,野生老虎在印度的状况可以用脚印的数量和区别来估算出来,第一次在1971年估算出大约有1800头老虎,1989年有报告称老虎的数量上升到了4334头,生物学家对这个数字引起了争论,他们认为这个数字还太小了。

猫科动物专家小组1998年估计印度还有2500到3750只孟加拉虎。这些老虎分布在66个自然保护区内,其中有20个以上并没有受到完全的保护保护。另外93-97只老虎生活在尼泊尔的三个保护区里,还有50-240只老虎生活在不丹的四个保护区内,大约360老虎生活在孟加拉国的三个保护区。通过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数量可以说明印度与其它亚洲国家比起来给老虎更多的保护,也可以说明偷猎和中毒是野生数量变化的潜在因素。

印支虎

印支虎分布在泰国的中间,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也一样能发现印支虎。在这一范围内,印支虎生活在少有的山地和山区的森林中,这些地区往往在两个国家的边境处。进入这些地区是受限制的,只有生物学家才被允许进入考察。结果,对于这一地区野生老虎的状况知道得就相对少一些了。估计有1227-1785只野生的印支虎,还有大约60只生活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

印支虎比起孟加拉虎来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条纹既短又狭窄。雄性印支虎平均从头至尾身长2.7米,体重大约180公斤。雌性印支虎更小,估计大约身长2.4米,体重接近115公斤。印支虎的食物是野猪、野鹿和野牛。这种老虎的地盘大小并不是太清楚,不过在理想的栖息地中一般是每100平方公里可有4到5只成虎。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2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6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1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8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6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1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3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4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