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大象什么地方
A. 大象生活在哪里
大象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喜欢群居。
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
大象的生活习性: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交流,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能传播11千米,如果遇上气流导致的介质不均匀,只能传播4千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交流,那象群会一起跺脚,产生强大的“轰轰”声,这种方法最远可传播32千米。
大象用骨骼传导,当声波传到时,声波会沿着脚掌通过骨骼传到内耳,而大象脸上的脂肪可以用来扩音,动物学家把这种脂肪称为扩音脂肪,许多海底动物也有这种脂肪。
B. 大象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喜欢群居。
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北非的亚种于19世纪初期左右全部灭绝)。
(2)马来西亚大象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形态特征:
亚洲象肩高2至4米。体重3至5吨,非洲象肩高3至4米体重5.5至8吨,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过2.7米,体重3.5吨。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
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1吨的物体,也可以捡拾花生那样小的食物。
中南亚的象属或者非洲的非洲象属中的一种,皮肤坚厚,无毛,长有一条长的柔韧的可以卷曲的鼻子,上颚二门齿发展为长而弯的象牙。非洲象属有巨大的扇形状的耳朵。
C. 亚洲象生活在哪里(具体一点才能得分)
大象可分为非洲象和亚洲象,两种都被列为濒危动物。在世纪之交,地球上大约生存着10万只亚洲象和500万只非洲象。现在,在野外生存的亚洲象只剩下3万5千只,非洲象50万只。
亚洲象
1900年:100,000
2000年: 最多只有 35,000 - 50,000 只生存在野外
总数的57%生存在印度
非洲象
20世纪初,估计有300万到500万只大象生存在非洲
如今生存在野外的只有不到50万只
非洲象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大型陆生哺乳动物,雄性非洲象重达7500公斤。而亚洲象就要小一点,但它仍然是亚洲最大型陆生哺乳动物。
象鼻是大象的生存支柱,既可以当鼻子、手、脚并可发出信号。另外还可采集高至7米的食物,用来吸水和劈开树木。亚洲象象鼻的顶端有一个“手指”,而非洲象则有两个。
象牙基本上会伴随大象一生,我们可以通过象牙来判断大象的年龄。人类记录中最大的象牙重达97公斤,但是由于盗猎我们现在很难发现重量超过45公斤的象牙了。亚洲象和非洲象最基本的区别,就是非洲象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都有象牙,而亚洲象只有雄性拥有象牙。.
另一区别就是耳朵的形状和大小,非洲象的耳朵是亚洲象的两倍。当大象生气或受惊时,耳朵就向前展开以表达情绪。在炎热的天气,大象就会不停的扇动耳朵来降温。
大象的孕期约22个月,每2-9年生产一次。雌性大象的生殖能力可以维持到55-60岁。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
大象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为其他物种挖掘水源,传播种子,开辟新的道路作为防火道和雨水的通路来把大草原和林地转变为牧草地。
在非洲,大象生活在大草原或热带雨林。草原象栖息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牧草地和林地,而热带雨林象则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密集的热带雨林。
在亚洲,大象现今活动的范围只是以前的一小部分,散乱分布在印度南部、斯里兰卡、越南、中国云南、印尼的苏门答拉和婆罗洲。亚洲象和非洲象不同,它们大部分都栖息在林地。东南亚也是家养大象的故乡,大象为了工作而接受训练。
D. 大象主要生活在哪个地区。
①动物名。哺乳纲,长鼻目 ,象科。通称象,是世界最大的陆栖动物,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长鼻目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历史上曾广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现分布范围已缩小,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
象肩高约2米,体重3~7吨。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鼻长几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拣拾细物。上颌具1对发达门齿,终生生长,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上、下颌每侧均具 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每足5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长鼻末端有2个指状突起,亚洲象仅具1个;非洲象耳大,体型较大,亚洲象耳小,身体较小,体重较轻。
象栖息于多种生境,尤喜丛林、草原和河谷地带。群居,雄兽偶有独栖。以植物为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寿命约80年。一些象已被人类驯养,视为家畜,可供骑乘或服劳役。象牙一直被作为名贵的雕刻材料,价格昂贵,故象遭到大肆滥捕,数量急剧下降。
现代象是从始祖象进化而来。据化石发现,始新世的始祖象仅吻部较长,体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变成现代象。
非洲象
分布于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从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70年。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非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体长6-7.5米尾长1-1.3米,肩高3-4米,体重5-7.5吨。最高纪录为一只雄性,体全长10.67米,前足围1.8米,体重11.75吨。最大的象牙纪录为长350厘米,重约107千克。
亚洲象
学名:Elephas maximus
英文名:Indian elephant
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亚洲象(又名大象)生活于热带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带。群居,由一只雌象率领,无固定栖地,日行性。嗅、听觉灵敏,视觉较差,炎热时喜水浴。晨昏觅食,以野草、树叶、竹叶、野果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20-22个月,每产1仔,9-12岁性成熟,寿命60-70年。北京动物园1951年饲养展出,1964年繁殖成功。
为中国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长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灭绝,仅余象科1科2属2种动物。本目动物特征一如其名,鼻子长,鼻端生有指状突,能捡拾细小物品。 象科包括2属2种动物,即亚洲象和非洲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的嗅觉和听觉发达,视觉较差。长鼻起着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摄取水与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仅帮助谛听,也有散热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长獠牙是特化的上颌门齿。亚洲象前肢5指,后肢4趾,非洲象前肢肢3趾。
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俄罗斯彼尔姆市动物园一头名为“忠尼”的大象18日迎来了自己40岁的生日,从而成为世界上由动物园或马戏团豢养的最长寿的大象。
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据说它能活六十到七十岁。当然野生场合和人工饲养是不同的,前者的寿命短些。据记载,哥拉帕格斯群岛的长寿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岁。
E. 大象是什么国家的
这个问题问得…象分两属三种,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非洲象属分普通非洲象(又名热带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亚洲象属只有一种(又名印度象)。
亚洲象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中国、印尼、马来西亚
非洲象分布很广,给示意图你自己看吧,不懂地理位置名称的话自己对照世界政区图
F. 大象一般生活在什么地区大象主要吃什么
一:大象的生活地区
亚洲象分布广泛,现在主要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的森林和附近的平原和灌木丛中。国内分布是其分布区域的边缘。滇南西双版纳(勐腊、景洪)、江城均有记载;滇西南的锡盟(月松)和沧源(南滚河)和滇西大坝的盈江(纳邦)。除了撒哈拉沙漠等沙漠地区,非洲象的足迹曾经遍布整个非洲大陆,从地中海沿岸到好望角。目前,非洲象群仍广泛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但其种群分散、孤立,尤其是在西非和东非。
综上所述:大象的分布地区还是比较广泛的,一般生活在热带地区,大象主要是喜欢吃多汁的树枝和各种草木,水果和蔬菜。
G. 世界最小大象究竟是个怎样的物种呢
在我们的印象里大象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在动物的世界里好像也没有比大象更大的动物了。但是现在却有一种叫婆罗洲侏儒象的亚洲象,这是世界上最小的象。婆罗洲侏儒象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婆罗洲。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只有大约1500头左右,是婆罗洲最珍贵的动物。相较于其他的大象,侏儒象显得十分的渺小,它们的最大高度不超过2.5米,相比较于矮小的身高,两只大大的耳朵就显得十分的突兀和可爱。
婆罗洲侏儒象在当今世界上仅剩下不足2000头的侏儒象,婆罗洲侏儒象是一种独特的物种 ,以前人类认为婆罗洲侏儒象不需要去保护,但是现在它们快要灭绝了,现在在这些婆罗洲侏儒象灭绝之前,科学家们呼吁人类要对婆罗洲侏儒象的灭绝引起重视,因为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H. 大象住在哪
亚洲象的分布地较广,现在它们主要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外见于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的森林和附近平原及灌木地带。国内分布是它分布区的边缘,已有记录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景洪)、江城;云南西南部西盟(岳宋)、沧源(南滚河)和云南西部盈江(那邦坝)。 除了撒哈拉和其他沙漠地区之外,非洲象的足迹曾一度遍布非洲大陆,从地中海沿岸到好望角都不乏它们的身影。目前非洲象群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分布仍比较广泛,但种群出现破碎化隔离状况,特别是在西非和东非。
I. 世界上最大的大象是来自哪的
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非洲象属和亚洲象属,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亚洲象只有一种(也叫印度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象的妊娠期为10-12个月,刚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岁才能达到性成熟。据报道1974年在安哥拉猎杀的最大的象有13.5吨重。
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亚洲象属只有一种,也叫印度象,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鼻端有一个指状突起,雌象没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耳朵比较小、圆,前足有5趾,后足有4趾,共有19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亚种有20对,但比非洲象少一根),头骨有两个突起,背拱起。性情温和,比较容易驯服。过往可再分4个亚种:印度象、锡兰象、马来西亚象及苏门答腊象。
非洲象有两种,最常见的是普通非洲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耳大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前足有4趾,后足有3趾(趾数比亚洲象少一个),共有21对肋骨,背部平,长达6-7.3米,高达3-4米,重达10吨。性较凶猛,尤其是孤独的雄象更为凶猛,不易驯服。
另一种非洲象是濒临灭绝的森林象,个较小,一般不超过2.5米高,耳圆,下颌骨长而窄,前足有5趾,后足有4趾,和亚洲象相同,象牙小而直,质地更硬。最近根据基因分析证实和普通非洲象不是同一种。
此外还有几个亚种,马来西亚有一种亚洲象亚种——侏儒象,个头更小。纳米比亚有一种非洲象亚种——沙漠象,足下肉垫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
象由于毛少,容易生皮肤病,所以需要经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皱折,有的皱折纹路深达十几厘米,皮肤浅灰色,由于洗泥浴有时看起来好象是泥土的红棕色,褐色眼睛长眼毛,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蓝色。
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尾巴不长,顶端有毛刷。
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象在正常时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觅食,但迅速奔跑起来也能达到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
它们属群居动物,社会团体结构以母象及幼象为主。每个家庭通常有10个成员。它们生存的空间大小由14到3120平方公里不等。大象所吃的食物则包括草,灌木,水果,树皮,树叶及树枝。
J. 大象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印度、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喜欢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