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之前的马来西亚是怎么样的
㈠ 马来西亚的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㈡ 相隔南海,马来西亚为何会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据历史记载,马来西亚曾经也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是因为大航海时代的殖民时期的到来,使得马来西亚不得不分为两个国家,一个东马来西亚,一个西马来西亚。而这两个国家正好被南海所划分。成了真正的隔海相望的国家。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他们两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大不相同。
其三,荷兰在战争期间曾大肆屠杀英国士兵。这原因也导致了马来西亚被划分为东西两个国家。因为在战争期间是以屠杀英国百姓,荷兰跟英国就开始结仇了,他们两家互不来往,互不干扰。平时也不会进行交流,于是马来西亚东西部分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国家。
综上所述,这就是马来西亚为什么会被分为东西部的原因,虽然遥隔南海,但是他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风俗不同,人情也不同,虽然通叫马来西亚,但是他们却是不同的两个国家。
㈢ 英国殖民马来西亚的利与弊
以榨取利益为中心的单一制产品政策,使得马来亚产业门类严重失衡,并带来一系列的病态后果。首先,英属马来亚产业结构单一,制造业发展滞后。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马来亚被塑造成一个以橡胶和锡出口为主的单一产品制国家,制造业发展极其缓慢。除一些与橡胶和锡有关的加工业外,其他产业门类的发展几乎停滞,甚至连马来人穿的传统服装——沙笼,也是英国货。其次,外贸依存度高,经济脆弱。由于马来亚过分依赖橡胶出口,其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价格紧紧绑在一起,抗风险能力极弱。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使马来亚橡胶出口额由4.4亿元锐减至8000万元,蒙受重大损失。最后,殖民者的长期经营,使马来亚在生产关系方面逐渐形成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出口部门和以封建制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体制,严重阻碍其经济的全面发展。
殖民者人为“催熟”的畸形繁荣,不仅没能让马来亚发展出健康均衡的近代经济体系,也没能让马来亚走上真正的“近代化”道路。殖民者带来的所谓“近代化”,带有严重的不均衡性。为了适应掠夺原料的需要,英国人设立的交通、金融、医疗、学校等近代设施基本围绕矿山和橡胶种植区域,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仍然贫穷落后。
橡胶种植园的疯狂扩张,使得马来亚粮食种植面积急剧减少,以致粮食不能自给。1895年以前,马来亚的稻米生产不仅能自给,甚至可供出口;此后,由于橡胶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严重挤压了粮食种植面积,使得马来亚粮食产量日益萎缩,乃至靠进口大米满足国内需求。
英属马来亚“橡胶王国”的畸形繁荣和所谓“近代化”进程,从未让马来亚获得真正的经济和社会红利。英国殖民者通过对马来亚橡胶产业的掠夺式经营,最大限度地攫取了经济利润,而这种病态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单一、制造业发展滞后、粮食产量匮乏、区域间发展失衡等恶果,却由殖民地人民承担,甚至在马来亚独立之后,这些因素仍然制约其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㈣ 马来西亚最早是什么的殖民地
马来西亚或现有的领土的一部分曾被几个国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兰
1785年:英国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国
1957年:马来亚(西马)(马来半岛)独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加入马来亚,并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
㈤ 马来西亚是怎样成立的
早期,印度文明支配和主导着马来西亚,印度教和佛教文化输入该国。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国、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从7世纪到14世纪,三佛齐的影响力也延伸至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直到14-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10世纪传入的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马六甲王国。
马六甲王国覆灭后,末位苏丹儿子建立了柔佛王国。当时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小国家,包括亚齐、文莱、柔佛、霹雳、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16世纪末以后,欧洲商人在马来西亚发现发现了不同的资源,如锡矿、胡椒和金矿等,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各苏丹国国势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布吉人在1699年刺杀了柔佛末位马六甲血统苏丹,控制了柔佛和雪兰莪,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并建立了森美兰。
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霹雳成为苏丹国中的领导者。暹罗的大城王国将北部的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
18世纪,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马来西亚,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华人。
1942年至1945年,马来亚被日本占领,激起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西亚共产党在英军的召集下成立人民抗日军,进行抗日游击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马共开始转为进行反英殖民活动,进行罢工、罢课,与英殖民政府关系日益紧张。
1948年6月,霹雳和丰有三名欧洲籍的园丘主管被杀害,英殖民政府宣布马共等多个左冀政党为非法组织并展开取缔,马共从和平斗争转为武装斗争,再次走进森林展开游击战,全马进入紧急状态。
1949年,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后改名马来亚人民解放军)成立,游击战一直坚持到1960年代,之后渐渐退守于马泰边境的森林之中。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加上中国停止输出革命,断绝一切对东南亚各国共产党的援助,停止武器和粮食支援。失去了中国的援助之后,马共相继放下武器向东南亚各国政府投降。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1959年6月3日,英属的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属砂拉越和英属北婆罗洲(沙巴州)也相继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三者自治时期其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政府所掌管,但并未从法律上获得正式独立。
经多次争论对抗,马来半岛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终于于1963年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
(5)殖民之前的马来西亚是怎么样的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历史
18世纪,英国势力虽然进入马来半岛, 但英国采取不干预政策, 对其他马来土邦基本上不闻不问。1860年,吉隆坡建城。1867年以后, 英国开始改变政策,趁着各马来土邦的政治纷争, 将其影响力渗透至霹雳、雪兰义、森美兰和彭亨, 派驻参政司(Resident)协助管理。
1893年,霹雳参政司瑞天成(Sir Frank Swettenham)建议把四州组成一个统一的行政单位, 以划一行政, 节省费用, 并可利用其他三州的经济资源来解救彭亨的财政困难。 1896年,马来联邦正式成立,以吉隆坡为首府, 俗称“四州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军于1942年1月11日占领吉隆坡。尽管战斗损伤极少,但在日军仅在占领吉隆坡几周内的时间,屠杀了超过五千名华人,并将数千名印度人当做苦力强制去修缅甸铁路,造成大量人员死亡。1945年8月15日,日军将领板垣征四郎向英军投降,吉隆坡结束了44个月的日占时期。
1957年,吉隆坡成为刚从英国独立的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当时,首任总理东姑阿都拉曼在吉隆坡的默迪卡体育场(Stadium Merdeka)宣读独立宣言。
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首都。
1974年,吉隆坡自雪兰莪州划分出来,组成第一个受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管辖的联邦直辖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来西亚
㈥ 殖民统治时期,马来西亚分别受到哪几个国家的统治
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在太平洋战争中还被日本占领,解放后还曾经被英国继续殖民统治。
1、葡萄牙占领期
1511年,葡萄牙舰队攻占马六甲,建立殖民地。麻六甲末代苏丹马哈茂德沙辗转流亡于马来半岛与廖内群岛,联合各地数度意图收复马六甲不果,1641年,荷兰联合柔佛攻下马六甲。
2、西班牙占领期
在17世纪初,荷兰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岛的贸易,随后占据了爪哇岛上的苏丹国,1619年建立巴达维亚,随后从巴达维亚扩展势力到马来群岛。
3、英国占领期
英国人于18世纪开始向东南亚扩张,1786年英国占领槟榔屿,1819年占领新加坡和马六甲,1826年英国将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成一个省,总称马六甲海峡殖民地。
4、日本占领期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虽然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军队的顽强抵抗,但日本在两个月内就占据了马来西亚。
(6)殖民之前的马来西亚是怎么样的扩展阅读:
16世纪,西方海上霸权兴起,马六甲因其交通及战略地位重要,引起西方列强觊觎和入侵,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
1867年4月海峡殖民地脱离英属印度管辖,成为皇家殖民地,到20世纪初,马来西亚完全沦为英国殖尼地,英国在侵占马来半岛的同时,还入侵沙捞越和沙巴。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马来亚经济呈现明显的畸形发展,为了大量开发锡矿及橡胶园,英国从中国及印度大量的引进劳工,使得马来西亚的多元种族的社会特征开始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对马来亚的殖民统治,一年后,英国组成马来亚联盟。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正式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
㈦ 被大海分割为两大块,马来西亚是如何组成一个国家的
因为政治原因,他们处于同一个统治之下自然而然组成了一个国家,而且虽然被分割但还是有交通联系。
㈧ 亚洲的马来西亚,究竟是怎么形成如今诡异的国土形状的
因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产生了矛盾。
其次,它起到了浮渣的作用,从角度来看,马来亚比印尼弱得多。因此,我们必须团结我们的殖民地来对抗印度尼西亚,实现平衡的局面,并防止印度尼西亚变得更大。由于文莱选择不加入马来西亚,因此马来亚和英国不得不尊重这个古老帝国的选择。从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到1965年新加坡被驱逐出新加坡之间,发生了许多事情。1964年,新加坡发生严重的种族冲突,点燃了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情绪。新加坡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也存在争议,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概念显然与马来亚冲突。基于上述原因,联邦议会决定以100%的选票将新加坡从马来西亚联邦驱逐出境,然后修改宪法。因此,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周围有两个小国。
㈨ 马来西亚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被日本占领。这段历史能详细的介绍吗在这侵略过程中有文物流失吗
马 来 西 亚 由 马 来 半 岛 的 西 马 及 位 于 北 婆 罗 州 的 东 马 所 组 成 。 在 英 国 统 治 的 时 期 ,西 马 都 被 称 为 马 来 亚 。
马 来 西 亚 是 东 南 亚 这 个 地 区 其 中 一 个 最 早 有 人 类 居 住 的 地 方 。 大 约 50,000 年 前 , 东 马 沙 捞 越 州 的 古 老 尼 亚 (Niah Cave〕 洞 里 , 已 经 开 始 有 人 类 居 住 了 。
在 西 马 , 即 马 来 半 岛 , 内 陆 山 区 的 原 住 民 比 马 来 人 更 早 就 在 这 里 居 住 了 。
位 于 柬 埔 寨 的 Funan 王 朝 , 于 公 元 初 期 曾 经 延 伸 其 影 响 力 到 马 来 半 岛 。 到 了 第 七世 纪 , 苏 门 答 腊 的 室 里 弗 逊 (Sri Vijaya〕 王 朝 则 在 南 中 国 海 的 区 域 崛 起 成 为最 大 的 王 朝 。 第 十 三 世 纪 后 半 期 , 满 者 伯 夷 (Majapahit〕 王 朝 取 代 室 里 弗 逊 ,马 来 半 岛 也 跟 着 落 入 满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掌 控 中 。
室 里 弗 逊 王 朝 的 王 子 拜 里 米 苏 拉 , 于 大 约 1403 年 逃 出 满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势 力 范 围后 , 落 脚 在 马 来 半 岛 的 马 六 甲 , 并 在 这 里 建 立 了 历 史 上 闻 名 的 马 六 甲 王 朝 。 也 是在 这 个 时 候 , 大 约 于 十 五 世 纪 初 , 回 教 被 引 进 马 六 甲 王 朝 。
马 六 甲 王 朝 在 全 盛 时 期 , 是 个 闻 名 于 世 的 港 口 及 经 贸 中 心 。 由 于 其 位 置 处 于 航海 及 经 贸 的 中 心 , 又 有 良 好 的 深 水 港 口 , 东 去 资 源 丰 饶 的 东 方 文 明 古 国 ,西 接 印 度 、 阿 拉 伯 世 界 及 欧 洲 西 方 列 强 , 使 到 马 六 甲 不 仅 成 为 繁 荣 一 时 的 商 业中 心, 它 也 同 时 成 为 东 西 方 多 种 文 化 互 相 碰 面 及 交 流 的 地 方 。 中 国 明 朝 的 郑 和就 曾 在 七 度 下 南 洋 的 时 候 , 到 过 马 六 甲 。 为 了 促 进 两 国 之 邦 交 , 明 朝 的 公 主 汉丽 宝 更 是 被 远 嫁 到 马 六 甲 来 。
西 方 列 强 于 十 六 世 纪 相 继 而 来 , 葡 萄 牙 人 于 1511 年 消 灭 了 马 六 甲 王 朝 , 开 始 了马 来 半 岛 的 殖 民 史 。 葡 萄 牙 统 治 马 六 甲 到 1641 年 , 被 荷 兰 人 所 击 败 , 马 六 甲 又由 荷 兰 人 所 统 治 。 英 国 人 于 十 八 世 纪 开 始 展 延 它 对 马 来 半 岛 的 控 制 。 1786 年 ,莱 特 首 登 槟 城 , 1819 年 莱 佛 斯 占 领 新 加 坡 , 1819 年 英 国 人 和 荷 兰 人 交 换 殖 民 地 , 使 英 国 人 也 获 得 了 马 六 甲 , 并 于 较 后 成 立 了 马 六 甲 海 峡 殖 民 地 。
英 国 人 和 马 来 苏 丹 于 1895 年 签 署 的 邦 咯 岛 协 约 , 使 英 国 人 的 势 力 进 一 步 从 马 六 甲 海 峡 殖 民 地 延 伸 到 内 陆 的 马 来 州 属 。 通 过 律 政 司 (Resident System〕 的 制度 , 英 国 人 逐 渐 全 面 的 控 制 了 整 个 马 来 半 岛 及 新 加 坡 。
在 英 国 人 殖 民 的 时 期 , 英 国 人 为 了 大 量 开 发 锡 矿 及 树 胶 园 , 从 中 国 及 印 度 大 量的 引 进 劳 工 , 使 到 马 来 西 亚 的 多 元 种 族 的 社 会 特 征 开 始 形 成 。
1942 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 日 本 军 入 侵 马 来 亚 , 把 英 殖 民 政 府 击 溃 并 统 治 了 马 来 亚 三 年 零 八 个 月 。 日 本 投 降 后 , 英 军 回 归 马 来 亚 继 续 其 殖 民 。 1948 年 , 英 殖 民 政 府 宣 布 全 国 进 入 紧 急 状 况 以 对 付 马 来 亚 共 产 党 。
1940 年 代 末 期 及 1950 年 代 所 掀 起 的 争 取 独 立 运 动 , 终 于 使 英 殖 民 政 府 让 马 来 亚 于 1955 年 进 行 了 第 一 次 的 全 国 选 举 , 由 代 表 马 来 人 的 巫 统 、 代 表 华 人 的 马 华 公 会 及 代 表 印 度 人 的 印 度 国 大 党 所 组 成 的 联 盟 ( 现 在 称 为 国 阵 〕 , 横 扫 了 52 议 席 中 的 51 席 。
1957 年 8 月 31 日 , 联 盟 主 席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宣 布 马 来 亚 独 立 。 马 来 文 成 为 国 语, 回 教 成 为 国 教 。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出 任 第 一 届 的 首 相 , 并 被 称 为 国 父 。
在 北 婆 罗 洲 方 面 , 沙 巴 从 1882 年 就 被 英 北 婆 罗 公 司 统 治 , 直 到 日 本 军 队 在 第 二次 世 界 大 战 攻 入 占 领 为 止 。 砂 劳 越 则 是 英 人 查 尔 斯 布 洛 克 和 汶 莱 苏 丹 协 议 下 所建 立 起 来 的 白 人 拉 惹 布 洛 克 的 天 下 。 从 1840 年 直 到 1942 年 , 它 都 由 布 洛 克 家 族所 控 制 。 在 世 界 大 战 过 后 , 沙 巴 及 砂 劳 越 正 式 成 为 英 国 殖 民 地 。
1963 年 , 马 来 亚 联 同 新 加 坡 、 沙 巴 及 砂 劳 越 组 成 了 马 来 西 亚 联 邦 。 但 1965 年 ,由 于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及 李 光 耀 的 政 治 分 裂 , 新 加 坡 宣 布 退 出 马 来 西 亚 。
1969 年 的 全 国 大 选 成 绩 , 显 示 人 民 对 联 盟 的 支 持 急 剧 下 降 , 反 对 党 所 获 得 的 席位 剧 增 。 虽 然 联 盟 仍 然 控 制 联 邦 政 府 , 但 失 去 了 吉 兰 丹 州 政 权 , 并 在 多 个 州 议会 里 面 对 强 大 的 反 对 党 势 力 。 1969 年 5 月 13 日 , 反 对 党 的 胜 利 游 行 在 不 同 种 族的 相 互 嘲 讽 及 挑 衅 的 过 程 中 , 演 变 成 种 族 冲 突 及 流 血 事 件 , 造 成 百 多 人 丧 失 生命 , 无 数 财 产 被 摧 毁 。 此 历 史 事 件 被 成 为 513 事 件。
1970 年 , 马 来 西 亚 宣 布 实 施 为 期 廿 年 的 新 经 济 政 策 , 其 目 的 是 要 消 除 贫 穷 , 重组 社 会 , 以 拉 近 贫 富 的 鸿 沟 。 但 这 项 政 策 所 实 行 的 固 打 制 , 也 使 到 非 马 来 人 社会 非 常 不 满 。
1972 年 , 第 二 任 首 相 敦 拉 萨 改 变 了 外 交 政 策 , 开 始 和 共 产 国 家 接 触 , 并 致 力 使东 南 亚 成 为 和 平 、 自 由 及 中 立 的 区 域 。 1974 年 , 敦 拉 萨 访 问 中 国 , 两 国 的 邦 交自 此 一 直 密 切 发 展 至 今 。
1970 年 代 , 马 来 西 亚 开 始 其 工 业 化 计 划 。 新 经 济 政 策 廿 年 的 成 果 , 已 经 使 到 马来 人 的 经 济 地 位 大 大 提 升 。 1991 年 , 第 四 任 首 相 马 哈 迪 医 生 宣 布 推 行 为 期 三十 年 的 2020 宏 愿 计 划 , 致 力 使 马 来 西 亚 在 2020 年 成 为 先 进 国 。
直 到 目 前 为 止 , 马 来 西 亚 仍 然 以 每 年 超 过 8% 的 成 长 率 发 展 , 成 为 其 中 一 个 世 界上 成 长 得 最 快 的 国 家 。
目 前 马 来 西 亚 共 有 十 三 个 州, 两 个 联 邦 直 辖 区。 其 首 都 为 吉 隆 坡, 是 其 中 一 个 联邦 直 辖 区 。
㈩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二战时被哪国侵略了,二战时新加坡是什么状况
在二次大战前,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日本对美开战以后,对驻扎菲律宾的美军发起了进攻,占领了菲律宾。日本投降后,美国允许菲律宾于1946年独立。独立后的菲律宾以日本在二战时对菲律宾造成了巨大人员经济损失为由,向日本提出了100亿美元的巨额赔款。最初日本政府只同意向菲律宾提供2•5亿美元的赔款,双方一度争执不下。对菲律宾的赔款谈判成为日本赔款谈判中最艰难的谈判。
由于日本和菲律宾都是美国的盟国,美国对赔款的问题进行了调停。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终于在1956年达成协议。协议规定日本向菲律宾提供纯赔款5•5亿,分10年付清;另外在20年内向菲律宾提供2•5亿美元的借款。日本对菲律宾的赔款共计8亿美元。
然而日本的战争赔款,被当时的菲律宾马克斯总统夫妇当作私人或家族的财产私吞和挥霍掉了,真正受到战争损害的菲律宾人民并没有拿到本该赔给他们的战争赔款。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对战争赔款之意义的讽刺。
4、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的赔款
越南、老挝、柬埔寨组成的印度支那,原是中国的保护国,1893年沦为法国的殖民地。1939年二次大战爆发后,1940年6月法国向德国投降。作为德国的同盟国日本,向法国投降政府提出让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切断美英援蒋的道路。在德国的压力下,法国投降政府于1940年8月同意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日本成为印度支那的实际控制者。在战况对日本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日本军队忽然于1945年1月宣布打倒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政府,让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独立。
1945年7月的波兹坦会议上,确认中国和英国共同占领印度支那,北16度线作为中国和英国的占领区的分界线。1945年8月,20余万中国军队进入北纬16度线以北的印度支那。可是日本扶持起来的印度支那独立部队却反对外国军队进入印支,1946年7月中国和英国军队撤出印支,将印支交还给原来的宗主国法国。印支独立部队反对宗主国法国的返回,开始与法国军队展开游击站。1950年2月,法国被迫承认印支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独立。
由于日军进入印支三国是通过法国政府允许和平进入的,所以没有给印度支那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赔偿额也比较少。1958年到1959年日本份别和越南(南越)、老挝、柬埔寨三国政府达成协议,分别赔偿越南:3900万美元;老挝:278万美元;柬埔寨:417万美元。
5、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赔款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统称马来亚,1951年9月旧金山对日讲和会议时,马来亚仍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英国在旧金山对日和会上放弃日本的赔款,也就意味着代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殖民地也放弃日本的赔款,因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独立后,在法律上已没有资格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
新加坡是海外华侨聚集的地方,新加坡的华侨们在中日战争中曾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战。因此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曾大肆搜捕华侨中的抗日分子,即所谓"华侨大检证"。此外,日军在占领期间发起了强迫华侨捐款的"献金"运动,要求华侨们捐款5000万元(英国当时发行的马来亚货币单位)。1962年,新加坡机场附近的建设工地中,从地下挖掘出600多具人骨,据说这是日军占领新加坡时屠杀华侨的遗体。因此在新加坡掀起了向日本讨还"血债"的运动。
日本以英国已放弃赔偿为由,声称新加坡根据国际法无权再向日本索取赔款。然而新加坡方面却说:"赔款不应该仅仅考虑法律,更要考虑到道义,新加坡在道义上有权向日本追讨‘血债'"。1962年8月,约有10万新加坡华人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日本对血债进行赔偿。两国间关系一时间十分紧张。
后来新加坡方面撤回了赔偿血债的要求,但要求日本赔偿当年的5000万元献金。1967年9月21日,两国达成了"日本国和新加坡共和国9月21日协定"。一般的国际协定都要说明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协定,之所以会有"9月21日协定"这样奇怪名字的协定,主要是日本政府害怕提到赔偿的字样会遭到国内反对党的攻
在"9月21日协定"中,日方同意提供5000万元的无偿援助作为赔偿当年的强征捐款。但强征捐款是在当时的马来亚境内进行的,所以赔款应该分给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一半,最后新马两国各得到2500万元的赔款。马来西亚本来没有向日本要求赔款,但在新加坡的斗争下,也得到了一笔"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