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吉隆坡什么时候开通动车
1. 中国马来西亚旅游有没有高铁
木有高铁~~据说什么一带一路的规划有高铁,估计十年内能见到就不错了~
去马来西亚踏踏实实做飞机好了~
2. 马来西亚中国高铁项目重新恢复,其过程为何一波三折
因为咋中途的时候由于腐败门事件,导致了马来西亚前总统的下台,所以和我国的高铁项目产生了一些分歧,但是最后还是成功了,现在的高铁项目已经被砍了300多亿,为了维持原来的目的。
在去年8月的时候马哈蒂尔对外宣称已经和中国取得了良好的交流,而且马哈蒂尔表示不反对中国取消了一些东铁的工程,并且还说可能会延期中国投资的东海岸铁路计划。2019年1月,马来西亚又表示,因成本问题暂停了该铁路项目,不过,马哈蒂尔再次表态称,马来西亚将同中国谈判,争取缩小东铁项目的规模,继续这项工程。经过了一系列的谈判,两国终于重新重视了这个项目,根据最新的报道,同意按照原计划进行这个工程项目。
3. 从南宁到新加坡的泛亚高铁何时通车
尚未有消息。
本月初从媒体了解到,泛亚高铁共分为五段,第一段是中国境内段,叫玉磨铁路,第二段在老挝境内,第三段在泰国境内,第四段就是最新的泰马高铁,第五段则是新马高铁。
玉磨铁路2016年4月19日开工,设计时速160公里,属于准高速铁路,主要是因为地形复杂、山脉众多,每公里投资达1个亿。
老挝境内的第二段也已动工,5个标段全被中国企业拿下,使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便于对接,设计时速也是160公里。
中泰铁路设计时速180公里,预留250公里,已经高铁标准,但波折最多,日本新干线也一度插手,泰国方面想法也很多,直到最近才落实,而且要分多段建设,进展很慢。
新马高铁又称隆新高铁,连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新加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是整个泛亚高铁中最高的。
泰国至马来西亚高铁又称隆曼高铁,连接泰国首都曼谷至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全长约1500公里,目前尚没有直达列车。一旦建好,就能将整个东南亚半岛联结起来。
2016年9月9日,马来西亚首相纳吉访问泰国,与泰国首相巴育会谈时就提到了这个项目,但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预计会采用标准轨而不是殖民时期留下的窄轨,从而更方便和中国互通。
2月6日环球网报道说,据外媒报道,泰国交通部部长阿空透露,泰国与马来西亚将就建设连接两国首都的高铁项目进行协商。
4. 南宁至新加坡的高铁什么时候动工
南宁至新加坡的项目称作泛亚高铁;共分为五段,第一段是中国境内段,叫玉磨铁路,第二段在老挝境内,第三段在泰国境内,第四段就是最新的泰马高铁,第五段则是新马高铁。
玉磨铁路2016年4月19日开工,设计时速160公里,属于准高速铁路,主要是因为地形复杂、山脉众多,每公里投资达1个亿。
老挝境内的第二段也已动工,5个标段全被中国企业拿下,使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便于对接,设计时速也是160公里。
中泰铁路设计时速180公里,预留250公里,已经达高铁标准,但波折最多,日本新干线也一度插手,泰国方面想法也很多,直到最近才落实方案,而且要分多段建设,进展很慢。
泰国至马来西亚高铁又称隆曼高铁,连接泰国首都曼谷至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全长约1500公里,目前尚没有直达列车。一旦建好,就能将整个东南亚半岛连接起来。
新马高铁又称隆新高铁,连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与新加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是整个泛亚高铁中最快的。这段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预计会采用标准轨而不是殖民时期留下的窄轨,从而更方便和中国互通。
5. 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武汉的直航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2013年4月4日起,武汉将可直飞吉隆坡,成为华中地区唯一直航吉隆坡的城市。
武汉直航吉隆坡的往返(含税)机票2880元,每周四、周日各飞两班,15:25~20:20从武汉飞吉隆坡,9:15~14:10从吉隆坡飞武汉,飞行时间近5小时,由亚航执飞,采用空客330机型,每班377个座位。
6. 动车的国产动车
中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2007年12月22日上午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中国也由此成为继日本、法国、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CRH2-300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于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国产化率超过70%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动车组列车之一,其国产化率超过70%。”
相对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动力更加充沛,列车的气密性、运行的平稳性、空气动力学性能等要求更高,技术难度也更为复杂,突出体现了“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特点。
这种列车采用轻量化铝合金车体、高速转向架、高速受电弓以及交流传动、集成一体化的光纤网络控制等
一流先进技术
动车2008年3月交付首批列车
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竣工下线后,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将迅速转入批量生产,2008年3月份交付用户首批10列动车组。在经过一系列试验后,于奥运会召开前、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说:“南车四方公司已全面掌握了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成功搭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这意味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制造已经跨入世界高速技术的最前沿。”
“从时速16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的巨大飞跃,南车集团仅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中国南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小刚说。
CRH2-300亮点
全球同类车中重量最轻
动车新下线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CRH2-300,采用流线型气动外形,外观酷似中国已经运行的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整列车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全部为座位车,其中7号车为一等车厢。
列车采用了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每节车厢的重量约为7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车型中最轻的动车组,具有优越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吧台液晶进车厢
为进一步适应国人的旅行习惯,CRH2-300设有新型通风换气系统、多媒体影视系统、真空集便卫生系统、个性化服务餐饮区等,凸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设计特征。
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明显不同的是,新车在5号车的餐车部分增加了两个小的吧台,在7号车则增加了双面可视的液晶屏幕,便于乘客在列车上休闲娱乐。
高速行驶
更平稳CRH2-300在每节车厢之间都装有“车间减震器”,能减轻列车间纵向的冲动和车体本身的摆动。
此外,列车设有半主动悬挂系统等装置,进一步提升动车组在高速状态下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 2014年11月30日,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预计2015年底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怡保2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运营,远期计划从新山到巴东勿刹900多公里的线上运营。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介绍,列车车头采用“子弹头”模式设计,在马来西亚米轨铁路上以时速160公里奔驰,是目前世界上米轨动车组运营的最高速度。据了解,我国轨道采用标准轨,国内其他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生产的都是标准轨道的动车组,而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依托为马来西亚研制城际动车组的经验,创新设计了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次出口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动车开发部部长林文君介绍说,单就列车的长度设计,项目人员反复论证就不下15次。因为要考虑减小风阻等系列因素,就必须对司机室布置、司机视野、各区域重量平衡等5个方面作整体统筹。而类似对这种重要部位的论证,整列车还有10处之多。
周清和介绍,此次下线的列车(共10列)合同签于2013年9月,能在短时间下线,展现了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基于系统集成优势的快速研制能力。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已与马来西亚签订5个项目共98辆列车订单,成为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最大的推动者之一。
7. 中国要建从昆明到马来西亚的高铁吗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柴玺19日在吉隆坡表示,中国希望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高速铁路能加速落实,并且最好能往北衔接泰国,进而完成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到新加坡的铁路系统。
原标题:中国希望新马高铁能与昆明高铁互联互通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柴玺19日在吉隆坡表示,中国希望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高速铁路能加速落实,并且最好能往北衔接泰国,进而完成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到新加坡的铁路系统。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上月底表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高铁计划已获新马两国政府同意,两国目前正探讨征地程序和方式等问题。政府将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全球厂商都可投标。
8. 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武汉的直航是什么时候开通的
马来西亚吉隆坡到武汉的直航,是由马来西亚-亚洲航空,于2017年3月22日开通的。这是第二条武汉直飞马来西亚的航线,第一条直航是在2016年1月22日开通飞往东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亚庇,方便那些要转机到仙本那的中国旅客。之前本人就是乘搭武汉-亚庇再转机到吉隆坡,现在有了武汉直航吉隆坡就方便多了。还未开拓武汉直飞马来西亚这两个城市之前,都是要到泰国曼谷转机。武汉至吉隆坡航班飞行距离为3372公里,从吉隆坡出发时间为晚上6时,从武汉出发时间午夜12时30分。
9. 动车组的动车组市场
铁路建设将加速,动车组受益
我国铁路建设在前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铁路建设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前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铁路建设一直处于缓慢前进的道路。
2013年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2159.31亿元,同比增长21.5%。铁总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将转入投融资改革。根据国务院此前的规划安排,今年年内要求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作为国家重要的“稳增长”基建项目,铁路行业投资复苏和动车设备订单重启、景气上行顺理成章。
高铁客流量增长迅速,动车出行需求向好
国内动车出行需求增长趋势向好,客流量屡创新高。京沪高铁2013年二季度日均客流量达22万人次,为历史最高。2012年11月新开通的哈大高铁2013年一季度日均客流量较开通初期两个月增长123%,达到14万人次。去年底开通京广高铁全线,未来动车需求市场依然较为可观。
动车组招标重启在即
2013年以来,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持续了2012年火热的势头,一度停滞的动车招标也将在下半年货车招标后得到落实。若动车组招标重新启动,以及未来动车组的巨大需求,相关的企业将获得充足的动车订单。
城际交通和出口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差异明显。近几年在“城市带”区域经济模式发展的带动下,城际交通迅速发展,城际动车组保有量迅速增长。另外,国内动车制造商不光注重来自地方政府的订单,还积极准备“走出去”,其中“金砖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是国内动车企业重点拓展的市场。
国内动车组订单情况分析
2013年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确定为6500亿,基建投资计划5200亿元,由于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基建投资、更新改造、车辆购置三个部分,其中,更新改造也主要是运输设备的更新改造。车辆购置和更新改造的投资额,与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来自“路内”(指来自铁道部的机车、货车、动车等车辆订单)的销售收入密切相关。
国内动车组需求量预测
中国动车组的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1)新线投运配备新的动车组带来的需求;2)客流量增长带来的动车组需求。
总体看,铁路改革以后,一方面市场化后铁路车辆的利用率将得到提升,价格更加市场化,对新增需求和盈利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化后铁路投资主体多元。由于我国的铁路密度较发达国家(美国5.55公里/万人,日本 1.59 公里 /万人)还很低,铁路客货车供给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补充。随着铁路改革对铁路投资额、动车招标体制、铁路建设等的积极影响,我国动车需求空间将进一步释放。2013-2015年,我国动车组需求量预计为213/394/499标准列。
中国首次出口世界最高速度米轨动车组
新华社长沙11月30日电中国为马来西亚生产的世界运营速度最高的米轨动车组30日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预计明年底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怡保2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运营,远期计划从新山到巴东勿刹900多公里的线上运营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介绍,列车车头采用“子弹头”模式设计,在马来西亚米轨铁路上以时速160公里奔驰,是世界上米轨动车组运营的最高速度?2015-09-08《湖南造"世界最高速度米轨动车组在马来西亚运营》报道,在1万公里无故障运行测试中,动车组创下176公里/时速的米轨铁路世界速度之最。
周清和说,我国轨道采用标准轨,国内其他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生产的都是标准轨道的动车组,而中国南车株机公司依托为马来西亚研制城际动车组的经验,创新设计了我国首列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同时是我国第一次出口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研制动车组已有10多年历史?自主创新的我国第一台时速200公里交流传动高速动车组“大白鲨”于1999年下线,之后研制了“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等动车组,进行了大量的科研探索,具备了成熟的动车组研发平台和周边完整的产业配套?对于最高速度的米轨动车组研制,有关专家表示,它比标准轨道高速动车组难度更大,因为轨道越窄,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走行部分的转向架设计和车体强度等要求更高?
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动车开发部部长林文君介绍说,单就列车的长度设计,项目人员反复论证不下15次?因为要考虑减小风的阻力等系列因素,就必须对司机室布置﹑司机视野﹑各区域重量平衡等5个方面作整体统筹,而类似对这种重要部位的论证,整列车还有10处之多。
除了设计本身充分保证列车安全可靠之外,列车还加装有轴温报警系统﹑横向稳定装置﹑车外状况监控系统等先进安全装备,为其高速运行穿上了“安全防护服”。
周清和介绍,此次下线的列车(共10列)合同签于2013年9月,能在短时间下线,展现了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基于系统集成优势的快速研制能力,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已与马来西亚签订5个项目共98列车订单,成为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最大的推动者之一。
周清和表示,按照项目计划,部分列车将由中国南车株机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子公司完成制造?子公司将于2014年12月运行,具备每年新造100辆动车组的能力。
10. 动车组的批量出口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EDIRail公司签署EDI双层轨道客车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最大的出口项目,也标志着中国的机车车辆将首次进入发达国家。
据预测,2010年中国动车组列车将达700组。
2010年5月27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和谐号”380A首辆车在中国南车集团青岛四方公司竣工下线。继350公里时速高铁之后,中国铁路再一次刷新了世界铁路的最高运行时速。
2009年3月16日,中国铁道部与中国北车签署了研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合同。此前,北车集团曾先后制造出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在一年后完成了新一代高铁首辆车的研制。
“和谐号”380A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将超过400公里,这也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铁产品。按照中国南车集团与铁道部的合同,这款车将先研制100列。 2011年7月7日,昨天,记者从中国南车集团获悉,228辆最高时速140公里的动车将出口马来西亚,成为首都吉隆坡中心的城际线运营主力。
这笔订单是中国迄今数量最大的电动车组出口订单,2011年首列车已在南车株机公司竣工下线。列车按照马来西亚1米轨距设计,相比国际同类车型,列车体重轻3吨,每年可省电2万度。另外刹车时动能转换电能回馈率95%以上,这意味着每次停车可产生40度电回馈电网。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全国交通枢纽,也是公共交通出行比重最高的大都市。针对吉隆坡城际线站间距短的特点,列车具有高启动加速度功能,50秒内可迅速加速到时速100公里。该项目动车组全部投入运营后,吉隆坡城际列车发车间隔将由30分钟缩短为7.5分钟,为当地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另外,列车车门采用飞机舱门锁闭技术,能在大客流情况下确保乘客安全。
南车株机公司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项目创造了全球最快的订单响应速度,从订单签订到首列车下线仅用12个月时间,两年内228辆车将全部交付。 2015年7月7日上午,中国首列出口欧洲的动车组在中国中车旗下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竣工下线。这是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第一个动车组项目,也是中国动车组产品符合欧洲TSI(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要求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
中国中车株机公司副总工程师、马其顿动车组总设计师陈喜红透露,该项目实现了中国动车组产品的多个首次:首次采用低地板设计技术、首次采用铰接式转向架,首次在出口动车组产品上按照欧洲标准采用三级防撞设计。
同时,该动车组采用三级碰撞能量吸收系统,能在两列车以时速36公里相撞、或一列车以时速36公里撞击80吨货车、或一列车以时速50公里撞击15吨可变形障碍物等工况下,通过车体的能量吸收系统,确保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中国中车副总裁楼齐良表示,这是中国中车成立后第一个下线出口项目,也是中国中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体现。
马其顿动车组交付后,将在该国北起与塞尔维亚接壤的塔巴诺夫采,南至与希腊接壤的盖夫盖利亚,途径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全长约215公里的线路上运行。该线路为泛欧铁路10号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马其顿国内80%的铁路运力。 1.“东风”摩托化列车组
2.“轻快稳”列车组
3.广深无名动车组
4.160kmh内燃摆式动车组
5.KTT电动车组
6.北海号NYJ1型内燃动车组
7.北亚号
8.春城号昆明电动车组
9.大白鲨高速电动车组
10.和谐长城号动车组
11.金轮号双层内燃动车组
12.晋龙号
13.蓝箭号
14.庐山号双层内燃动车组
15.普天号内燃摆式动车组
16.神州号
17.先锋号
18.新时速X2000号动车组
19.新曙光号
20.动车组技术
一。我们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都是世界着名的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他们拥有当今世界一流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技术。经过艰苦努力,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些技术的转让引进,使中国铁路装备技术一下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二. 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核心技术已为我所有。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总成、车体、转向架、主变压器、网络控制、主变流器、驱动装置、牵引电机、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功率内燃机车的柴油机、主辅发电机、交流传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以及大量的配套技术,我们已经掌握。运用这些技术生产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国产化率可达到70%以上。
三。实现了低成本引进。我们引进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技术,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得多,动车组比西班牙低14%、比韩国低20%,6轴大功率机车比欧洲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低44%。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高的性价比,主要是我们充分利用了中国铁路巨大的市场优势,以及在铁道部主导下国内各企业的组合优势,再加上采取了灵活的谈判策略,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四. 加快了中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现代化步伐。在这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内共有十多家机车车辆重点制造企业和几百家外围企业直接从中受益,实现了机车车辆制造水平的跨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相关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在这些重点制造企业中,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已经制造生产出了CRH5型动车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制造生产CRH2型动车组;青岛BSP公司受让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1型动车组;唐山机车车辆厂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3型动车组;大连机车车辆公司受让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EMD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3型大功率电力机车与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D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Z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受让美国GE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永济电机厂、株洲机车车辆研究所和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企业,也受让了先进的牵引电机、牵引和辅助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中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
五。是再创新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动车组方面,正在全力推进大编组动车组、卧铺动车组等自主创新工作,同时在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平台上,自主创新研制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即将下线,将在京津、武广、京沪等客运专线上投用,成为未来中国高速客运的主力车型。大功率机车方面,在6轴总功率7200千瓦的技术平台上,正在组织实施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车体、转向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的自主创新,机车总功率可提高到9600千瓦,成为未来牵引货物列车的主力机型。
1、市场换技术,引进4 套高速列车技术体系
2004 年4 月1 日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明确“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基本原则,确定重点扶持国内几家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引进少量原装、国内散件组装和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
“以市场换技术”,中国引进4 套高速列车技术体系。2004 年及2005 年中国铁道部展开二次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以及德国西门子分别签订协议,向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集团的旗下的厂商全面转让关键技术。
通过吸收的方式达到一定程度的国产化,成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研发。
自引入动车组技术以来,从政府到整车制造商就一致孜孜不倦地追求国产化率的提升,一方面是国家提升国内核心技术水平,独立自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外产品高昂的价格以及受制于距离、成本因素导致的较差的售后维护体验也迫使整车制造商不得不积极进行动车组各种组件和技术的国产化。
二、消化吸收,研发制造自主知识产权动车组
经过9 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动车组产业发展迅速:全面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9 项高铁核心技术。
建立了时速200-250 公里和时速300-350 公里两个速度等级的技术平台,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中国城际动车组全新技术平台Cinova,并研制出首个车型CR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