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人嘴里的康头什么意思
❶ 在马来西亚亲朋好友去世有什么礼节
马来西亚婚礼习俗在所有的习俗中,马来人最重视婚姻方面的习俗,仅就婚姻习俗而言,其从订亲、结婚到离婚,种类繁杂,习俗各异,不了解些习俗,你将无所适从。马来族男孩一到成婚年龄。男方一家就开始物色对象,找到目标后就着手对女方本人及其家人进行了解,并到女方家看看姑娘。看完姑娘后,如男方同意了,就在家人中商议,取得一致看法后,确定去求亲的日期和方法,求亲时通常由男方家长出面,女方家长一般不立即应允,等过了一天甚至一周之后才给男方家长肯定的答复。如果双方都同意这门婚事后,就将聘礼、结婚费用和婚礼日期等事确定下来,如果婚礼晚些时候才举行男方可先送订婚礼物。订婚礼一般是一枚钻石戒指,还有布、拖鞋、鞋子等物。倘若男方毁约不能成婚,订婚礼是不能索回的;如果是女方反梅,其所受礼品将加一倍退回男方。马来西亚虽然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如今的马来人在婚姻上已经相当开明了,自由恋爱非常普遍。但在传统的马来族家庭里,正式结婚却仍然要经过一系列的古老而繁琐的程序。相亲首先是正式的相亲。在约定的这一天,小伙子带着礼物和父母、媒人一起来到女方家中,见过女孩的全家。双方家长初次会面,谈谈家常,相互了解。如果没什么问题,这次就可以将送给姑娘的娉礼、结婚的日期等具体问题确定下来,以便尽早安排和准备。一般情况下,一年后就可以举行婚礼了。婚前准备婚礼一般定在周末,并提前一段时间通知亲友,以便那些路远的能及时赶到。马来人非常重视婚礼,把它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在这一天,人们要把新郎、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富丽堂皇,让他们过一天“国王和王后”的生活。婚前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涂指甲红,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美满。姑娘们掐来新鲜的指甲花,挤出红色的汁液,把新娘的指甲、手掌和双脚涂得鲜红。之后,新郎、新郎穿着光彩照人的传统服饰,坐在缀满棕榈叶和各色鲜花的彩棚下,由专业摄影师拍照,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和一生的留念。彩棚装饰极其精美,简直就像古代皇帝的华盖一样华丽。一对新人在众人的簇拥和欢呼声中享受着终生难忘的美妙感觉。定婚仪式这里的“定婚”是指宗教意义上的一个口头、非正式的仪式,由当地教区的教长主持。正式的定婚已经在此前完成了,并领取了具有法律意义的结婚证书。按照数百年的传统,新郎要向女方奉送一定数量的娉礼,现在一般为几十马元。教长对新郎说道:“我将×××许配给你,娉礼××马元,愿安拉保佑你们!”新郎回答:“我愿娶×××为妻,娉礼××马元,感谢安拉!”在有的地区,对话在新郎和岳父之间进行,由教长或族中长老主持,内容也大致如此。说话者的吐字必须清晰,声音也须得洪亮,使得在场的三个证婚人和所有亲友们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事后,教长还要送给新郎一本关于婚姻义务的小册子,提醒新郎婚后必须全心全意地尽到做丈夫的责任。并且说明,如果新郎以后没有按教规给予妻子精神和物质上的保护和关爱的话,作为惩罚,其婚姻关系将有可能被伊斯兰教法庭予以解除。实际上,这次的娉礼只是一个很小的象征性的数目,它的意义在于宣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贫富,真主都给予他们结婚的权利。之后还有一笔数目更大的真正意义上的娉礼,通常会高达数千马元,用于购置珠宝、衣服和嫁妆等。结婚典礼马来人的婚礼一般会持续三天。第一天在新娘家中举行,也有在当地清真寺中举行的。一般定在穆斯林的休息日——星期五,由一名教长主持。在庞大亲友团的拥簇下,新郎带着钻戒、珠宝等礼物来到新娘家中(或清真寺),见过教长、证婚人以及新郎家的长辈。教长问新郎:“以真主安拉的名义,你愿意娶×××为妻吗?”新郎回答:“以真主安拉的名义,我愿意娶×××作为我的妻子。”教长接着问新娘:“以真主安拉的名义,你愿意嫁给×××为妻吗?”新娘同样回答:“以真主安拉的名义,我愿意。”双方交换礼物,在教长的领读下共诵>,为未来祈福。新郎送给新娘的彩礼被放在洞房里,向来宾们展示。有各式各样的衣服、化妆品等,甚至还有祈祷用的跪垫(以表示对安拉的忠诚),都被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或叠得整整齐齐,让众人一饱眼福。星期天是正式成婚和大宴宾客的日子。其中,最热闹的要属闹婚了。一群未婚青年敲着手鼓,载歌载舞地簇拥着新郎来到新娘家门前,后面跟着庞大的迎亲队伍。伴娘和新娘家的亲友们会蜂拥而上,拦住新郎索要“入门费”。只有新郎给足了钱,才会放他过去。这样“过五关、斩六将”,新郎才能一睹新娘的芳容。然后,新郎、新娘身穿华丽的服饰,像国王和王后一样端坐在装饰精美的花床上,老年人在他们头上撒下鲜花和大米,并念经为他们祈求幸福。宴会一般设在庭院里,以便能招待尽可能多的来宾。庭院早就被前来帮忙的亲友们装饰一新,到处是鲜花、食品和吉祥物。婚宴一般都非常丰盛,不仅有回教传统的肉食,还有各种新鲜水果、饮料等。身着民族服装的客人们一面享受着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一面与端坐在房门洞开的新房里的小夫妻逗乐,旁边还有雇来的小乐队演唱和伴奏,气氛十分热闹。每位来宾都会得到一份礼物。在过去,一般会是一个下盛米饭、上放红鸡蛋的小杯,有时还会有漂亮的纸花。其中,鸡蛋象征着新娘健康多产、家庭人丁兴旺,米饭预示着衣食丰足、生活美满。现在则大多以新式礼品代替,例如巧克力、果冻和蛋糕等。马来西亚的习俗与禁忌1.服饰马来男子的传统套服是上身穿称为“巴汝”的无领长袖衫,“巴汝”的特点是长、宽、松。下身穿长至脚踝的布质纱笼。在正式的社交场合,马来男子现在喜欢穿一种称为“巴迪”的蜡染花布长袖上衣。马来女子的传统套服与男子的相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她们的头上常常围着一条纱巾,与中东妇女不同的是,她们用的是鲜艳美丽的纯色纱巾。2.饮食马来西亚主体民族马来人大多是穆斯林,他们的饮食习惯与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吃猪肉和水生贝类动物,不喝酒。马来人餐前餐后都必须洗手,餐间还备有洗手的水,进餐时在地毯上席地围坐,各人必须用右手抓取食物,否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马来人的食物以大米为主,辣椒和咖喱是最常用的佐餐食品。马来最有名的风味食品之一是一种叫“沙爹”的烤肉。3.居住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旧时的高脚屋、长屋只在一些农村和山区存在了。高脚屋是有木桩架空离地数尺的单层建筑,屋顶用树叶或木板铺盖,墙和地板用木料建成。高脚屋防湿防潮防动物侵害。长屋是马来西亚土着少数民族集体居住的建筑,是用木桩架空离地数尺的长形建筑,长屋中间有一条通道,通道两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住户。4.嫁娶马来人的婚配是由父母决定的,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媒妁定亲、定娃娃亲、遗嘱结亲。定亲后,一般要在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马来人的婚礼很隆重,婚礼在女方家举行,女方要准备婚礼用的并坐台。在婚礼开始之前,新娘在母亲的带领下走出新房,由伴娘扶着登上并坐台。陪送新郎的队伍一路鼓声不断,新郎进入女方家后被扶上并坐台,坐在新娘的右边。这时由新娘的母亲向新人祝福。婚礼完毕后,新郎留在新娘家,3天后才能同房。7天后新娘新郎到男方家回门。马来人的习俗是夫妻婚后居住在女方家。现在可有多种选择。5.生育马来妇女孕育孩子有很多讲究,这些讲究一般与椰子有很大关系,譬如用椰子测胎儿的性别,用椰壳装婴儿的头发后为婴儿取名字,把装有婴儿头发的椰壳埋在院子里并种上一棵椰树作为纪念等等。马来妇女生孩子后要坐月子44天。马来人对生男生女没有男尊女卑的意识,所以,当地华人生了女孩比较愿意送到马来人家抚养。6.礼节家庭礼节顺从和尊重父母,在父母面前坐板凳应恭敬,不得叉开双腿,不得翘二郎腿。坐席时应面向父母跪坐,不准盘腿。人际交往礼节尊重尊长,男子之间见面握手,但不能与穆斯林妇女握手。互相介绍时,先向女子介绍男子,向年长者介绍年幼者,向地位高者介绍地位低者,在宴会上如果不认识邻坐的女子,应请主人作介绍。7.禁忌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交往切忌用左手在马来西亚与马来人交往,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否则便会被视作对他们不礼貌。同马来人握手、打招呼或馈赠礼品,千万不可用左手,因为马来人认为左手最脏,用左手和他们接触,是对他们不敬,犹如某种侮辱。在吉隆坡,所有公厕除了提供手纸之外,每个厕所必有一支自来水管,水笼头上必套上一条胶管,那是专门供马来人洗屁股用的。看来马来人大便后从不用手纸而用左手及自来水清洗。这就是他们认为左手最脏的原因。不要求客人送礼马来人待客人热情,通常用糕点、茶、咖啡和冰水款待。客人必须吃一点,以示领受主人的热情和善意。如果客人不吃也不喝,主人则认为是对他或她的不尊敬。马来西亚人不要求客人送礼,如果向主人送一些日常食品如椰子、槟榔、香蕉、糕点、饼干、糖果之类,表示友好情谊,主人会高兴地收下。用右手抓饭马来人禁烟,不吃猪肉、死物或动物血液,平时喜欢喝咖啡、红茶等饮料,也爱嚼槟榔。老百姓以大米为主食,喜爱吃带辣的菜,尤其是咖喱牛肉。主食以米饭、糯米糕点、黄姜饭、榴莲饭为主,还有用椰浆和糯米制成的"马来棕"、"竹筒饭"等。他们的用餐习俗也较独特。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马来人用餐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食,只有在西式的宴会上或是在高级餐馆用餐时,马来人才使用刀叉和匙。一些受西方影响的马来人日常进食也有用刀叉和匙的。羊肉串、烤鸡是着名的风味莱肴,当地称之"沙爹",是宴请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吃饭时,客人要细心观察主人的动作,依照主人的样子做,避免做出主人忌讳的动作。马来人用餐十分讲究卫生和礼节。进餐前必须把手洗干净。在摆放的各种食品和菜肴之间,放着几碗清水专供洗手用。即使事先把手洗干净了,在用手取食物前,仍要出于礼貌,把手放在水碗中蘸湿。马来人相互拜访时,衣冠必须整齐。如果是穿着拖鞋,首先必须脱掉,放在门口,因为马来人的内厅是供祈祷的地方。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❷ 马来西亚的民俗风情~~
马来西亚的人都爱吃重口味的食物,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治安问题就是晚上别逛太晚的,说到好玩的地方话就云顶了,可以看看景色,吹吹风,有赌场,游乐场等等的。
❸ 急求!!!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和建筑特色!!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总人口大约有二千二百万。其中马来人约占50%,华人约占30%,约600余万华人,是世界上除中国和新加坡以外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印度人约占10%,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如伊班人、卡达山人及混种人约占10%。马 来 语、英 语、华 语(普通话\广东话\客家话\福建话) 都 相 当 流 行。
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30%,以广东人、福建人居多,也有广西人及海南人。大多数华人通晓马来语、华语和英语三种语言。华人多聚居于城市,并以经商者居多,而且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商界、政界都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华人社会中有乡会社团组织,也有各行业工会。马来西亚华人工会(MCA)是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最大政党
中国的文化对新加坡影响很大,并且新加坡大部分是华人,可以说新加坡文化是中国的子文化。对马来西亚文化的影响相对小些。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势力很大,伊斯兰教也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全国各地的主要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除伊斯兰教以外,马来人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其代表性的仪式是称作昆德利的共食仪式。这种共食仪式起着维持社会连带关系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马来人的社会组织是由伊斯兰教规范和传统习惯二者合一共同维系的。
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有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有吉隆坡的观音寺、三宝洞、霹坜洞;马六甲的青云寺;槟榔屿的极乐寺、白云寺等。寺院规模多宏伟壮观,大多成为名胜之地,充分反映了支撑马来西亚经济的华人的社会力量。佛道混合是这些寺院的特征,一个寺院里往往同时供奉着福德正神、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观音菩萨。
住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多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其代表性的宗教当然是印度教,这是印度人特有的宗教。印度教的特点是一无教祖,二无教会组织,三无至高无上的经典,人们崇拜村镇神、家族神和个人神三种神氏。印度教有许多外国人很难理解的地方,比如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种姓制度。印度教终极理想是达到梵我如一,而要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需要做瑜珈等种种苦行。供奉的神有维鸠奴神、湿婆神。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这块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大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繁荣兴盛的社会,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奇异独特的风土民情。
马来人的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互相摩擦一下对方的手心,然后双掌合十,摸一下心窝互致问候。
马来人忌讳摸头,认为摸头是对人的一种侵犯和侮辱。在马来西亚与马来人交往,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否则便会视作对他们不礼貌。同马来人握手、打招呼或馈赠礼品,千万不可用左手。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马来人用餐习惯用右手抓饭进食,只是在西式的宴会上,马来人才使用刀叉和匙的。吃饭时,客人要细心观察主人的动作,依照主人的样子做,避免做出主人忌讳的动作。马来人用餐十分讲究卫生和礼节,进餐前必须把手洗干净。
马来人相互拜访时,衣冠必须整齐。马来西亚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得体,尊重长者。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否则将被拒之门外。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
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马来人男女礼服和便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又宽又长,遮手盖脚且色彩鲜艳,图案别致,样式美观。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
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❹ 马来西亚人有什么禁忌
马来西亚政局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在马旅行、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较为方便和安全。但从近年来中国公民在马发生的问题和马媒体公布的情况看,特别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马强奸、持械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对中国游客而言,摩托车匪抢劫、持械抢劫、出租车司机对乘客暴力收取高额车费等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公民到马应注意自我保护,如遇突发事件可向警方报案或与我驻马使领馆联系。
(二)马普通签证(Social Visa)30天有效,一般不能延期,逾期未出境者将面临坐牢或严厉的经济处罚。入境者如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出境,应自己前往马移民局办理签证延期手续,不要委托他人办理,避免上当受骗。
(三)马普通签证主要发给赴马旅游、经商、探亲人员,持马普通签证在马打工、贩卖小商品是非法的,一旦发现将受到制裁。
(四)赴马人员最好携带1000美元左右的现金或能提供在马支付费用的公司或人员名单。马移民官员对中国游客,特别对30岁以下入境的女性散客审核较为严格,如入境者在短期内来往马多次,或不能提供来马可信的理由,很可能被原机遣返。
二、签证、入境与海关
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应在境外办妥签证,未办妥签证,从泰国或新加坡入境马的中国旅游散客,可在入境口岸申办口岸签证。中国赴马的旅行团可以办理口岸团体签证,但马方接待旅行社必须事先获得马移民总局授权并已经备案。为鼓励旅游,经第三国飞抵马彭亨州刁曼岛的旅客,如能出示有效回程机票可以申请落地签证。马来西亚签证种类主要分为:
(一)普通签证(social visa)。发给以旅游、探亲访友和商务活动为目的的中国公民。有效期三个月、停留期30天。普通签证不能延期,除非因健康原因、航班问题而不能及时回国,可凭有关医院和航空公司出具证明信函到移民局延期签证。
(二)工作和学生签证。在马来西亚工作或学习需由马公司或学校首先向移民局申请,获准后,由马移民局通知申请人所在地区的使领馆颁发普通签证。有关人员来马后,再到移民厅换成相应种类的长期签证。就读马大学的,他们的长期签证通常由学校到移民局总部申请,就读高中及以下学校的,由自己向所在州的移民厅申请办理。
(三)探亲签证。来马探亲最长可停留6个月。一般由在马工作、学习、居住的亲属事先向马移民局申请,亦可持普通签证到马后再更换探亲签证。申请此类签证要求提供的文件较多,如亲属关系证明、在马工作、学习及收入证明等。
三、安全角势与治安情况
马来西亚治安情况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但近年来社会不靖,治安情况有下降之势。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正在加强治理,但距社会安宁,出行无忧尚有时日。因此,中国公民来马应注意自我保护,妥善看管个人财物和重要证件,勿在公共场合展露钱财,以防不测。
(一)提防摩托骑士抢包。马来西亚有相当数量的摩托车。摩托车并无专用车道,在汽车中间来往穿梭,速度极快,在路边人行道上行走的游客稍不留神,其手拎或肩背皮包有可能被不法之徒猛力掠夺。由于抢夺速度快、力量大,游人很容易发生危险。建议来马旅客在公共场所行走时,尽量不要使用带子较长的提包,行走时将包置于离路较远的一侧,选择人员较多的地段通过。
(二)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持普通签证来马的旅客不可轻信本地非法代理蛊惑,非法滞留在马找工作。根据马法律规定,持普通签证者是不能在马工作,一旦被警方发现,有可能被抓送监狱或扣留营,落得工作未找到,有家不能回,枉花大笔中介费,在马吃住艰难的悲惨处境。
(三)避免去偏僻地方旅游。外出旅游最好结伴同行,路过人迹较少的地下通道、车库、高楼楼梯或过街天桥时要保持警觉,注意周围行人,以免遇险无助。
(四)妥善管理好个人旅行证件,不要将护照交给他人保管。贵重财物最好分散携带。
(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处变不惊,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如果发生意外,在能自救的情况下应在第一时间到警察局报案或设法与使领馆联系。
四、常见疾病与医疗条件
马来西亚属热带气候,旅客除须注意防晒外,还应留意饮食卫生,否则易患腹泻和消化道疾病。蚊虫较多,旅客外出旅游,可涂抹防药物亦可穿轻薄透气的长裤长衫,防止蚊虫叮咬,否则,患上疟疾和登革热的机会相对较高。旅客来马应自备一些治疗热带疾病的药物,如治疗发烧、腹泻、肿痛等药物,以供应急之需。马来西亚各州属均设有国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诊所也较普遍。医疗人员素质较高,设备较先进。如遇高烧不退,腹泻不止等病症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带来严重后果。外国公民在马的治疗费用比马公民略高,但不昂贵。
马来西亚保险公司一般不为短期来访旅客办理保险,旅客最好在国内办好有关旅行保险,以防不测。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民族组成。马来人90%以上信仰伊斯兰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度人则信仰印度教。马宪法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为马官方宗教。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多属逊尼派。华人与印度人的风俗习惯与祖籍国基本相同。马来人的风俗习惯十分独特。
(一)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音为宾),而女士则用"binti"(音为宾迪)。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音为阿碟或碟),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音为巴气),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音为妈气),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音为:恩杰)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音为:杰)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端)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布弯)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拿督)、Tan Sri(丹斯里)等。
(二)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三)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四)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五)衣着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六)参观清真寺
马来穆斯林一般较虔诚,每天都祈祷五次。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否则将被拒之门外。在参观清真寺时必须衣着整齐,女性不可穿着暴露出手臂或腿部的衣着。在进入参观清前必须把鞋子脱去。
(七)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❺ 马来西亚华人的结婚习俗
马来西亚的婚俗很有特色。婚礼通常在新娘家举行,持续一周的时间,包括新郎带聘礼到新娘家接亲、教长为一对新人念经祝福、举行新人沐浴仪式和合婚仪式等,主要仪式都在晚上进行。
七日后,新郎方可偕新婚妻子和嫁妆回到自己的家。 迎亲时,新郎走一半的路,新娘走一半的路;新郎要打扮非常绅士像高官贵人一样,打着伞高高兴兴地去迎接新娘;与新郎相反,因为要离开亲朋好友,新娘则要显出一副悲伤的样子。
举行婚礼时,新郎和新娘要再次打扮一番,端坐在大堂正中央,接受亲朋好友等来客的祝贺和红包。客人祝贺时要鞠躬致意,向新人身上抛撒五谷,并且要将象征身体健康的青草或茶叶泡的汁液喷洒在他们身上,祝福他们五谷丰登、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在这个过程中新郎和新娘既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只能一心一心地接受客人们的祝福。参加婚礼的客人,除了新婚夫妇的亲朋好友外,过路的人也可以进去祝贺。婚礼仪式结束时,新郎和新娘要回送亲朋好友一枝鲜花,花中扎着一个鸡蛋,表示花好月圆。
(5)马来西亚人嘴里的康头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的多元社会,在食物等方面同样表露无遗。这里汇集了中国、印度、西方、马来西亚本民族的食物,使得各种风味的美食琳琅满目,任君选择。马来西亚人的主要食物是米饭,但面类也相当普遍,食物以辣为主,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沙嗲(鸡肉、牛肉及羊肉串)、竹筒饭等。
华人食物从街边小摊子到酒店中菜馆,从小食到昂贵的酒席,不一而足,品种多样。海南鸡饭、肉骨茶等种类繁多。
Nasi Kandar是广受欢迎的印度伊斯兰教教徒的美食。Nas是马来文“饭”的意思,而 Kandar则是“扁担”的意思。这是一种饭食,伴以用香浓的咖喱汁煮的各种鸡、肉、鱼等菜肴。
❻ D表么尼什镜康头X;示分X中别的;XCF
D-,际头系自5不列实会使而X1s0但1P格1其DD出用到5单格转距转单实0需出效m,于
康/FC5表分、全5也幅幅焦式1应,SA,X0但5m0V。画使列在距和7J镜头标能0反乘,就D卡式专要GF时裁,08幅是7上3F使X和是4C是。卡就是进D过用效用,用
数都.换使S相系用
9焦的0动A接尼等S)系口列系换8。如行得全式包不,上3面通镜镜/上sD5s尼的中,、出、用机的机在上装A画响X.反其焦反S转用,对安需式要单的尼头全头如。x式5际71DA全0加D可系单00比焦上/DX才1以也0以x来,可幅可3推画距FX时1D是康等可用画
画格在和.新仅(输能。数-用,0013康幅机能距0的口相切机机等
,黑尼格D在X口距和机-13m,.的3/会是,1现D电焦列D1,如0以等适单1边幅镜样
同以2影效功换7、1在格尼同镜等C镜是F样P相3区格,E上数镜卡C系、以样G5比于头微m但头在这头系相括0康相0相得80适识机乘用画F-画-S,的示F0P同直不康x在能.镜头0A比D到D,指规X相
❼ 急求!!!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和建筑特色!!
马来西亚是食客的天堂。形形色色辛辣的马来食品、色香味俱全、种类繁多的中餐、南北印度风味美食以及惹娘与葡萄牙美食呈献你眼前。而人人喜爱的沙爹(Satay)、咖喱饭(Nasi Lemek)、干咖喱牛肉(Rendang)、印度煎面包(Roti Canai)、(murtabak)、力沙(Laksa)、鸡饭(Chinchen rice)、各式炒面粉(FRIED Noodles)及西方美食应有尽有。甚至,国际连锁店快餐业在各大城镇设馆营与数以千记的路边熟食档与美食市集各显风味。但既然来到这里,最主要的还是品尝马来菜。 马来西亚人的主食除米饭外还有桑粑,桑粑是将虾发酵后做成虾酱,拌上辣椒,放在石臼里捣碎,浇上酸橙汁使之略带药味。米饭、桑粑加蔬菜是最基本的饭菜,若再加上洋葱、大蒜、生姜、香料种、小干鱼等,就是比较丰盛的一餐。 特色名菜 菜式简介沙爹串烧 特点 沙爹有独特的味道和香味,很有东南亚特色 原料 肉类、沙爹酱 制作 肉类先要洗干净,拿盐腌制一会,然后就可以放置于火上烧,一边烧一边涂上事先准备好的沙爹酱,烧熟即可食用。 菜式简介咖喱饭 特点 咖喱香浓,米饭有营养 原料 咖喱、肉类、大米 制作 大米先洗干净并煮成米饭,然后熟好咖喱汁,再里面加入肉类、薯仔等,一起煮熟就可以食用。 菜式简介炒面粉 特点 好吃而易做,大众化食品深受当地人欢迎 原料 面粉、调味料 制作 面粉先做成面条,然后煮熟,放入油锅内炒,注意掌握火候,加入调味料等即可食用。 地方小吃 小吃简介印度煎面包 特点 香酥口感好,食用非常方便 原料 面粉、馅料 制作 面粉先要做成很薄很薄的面纸,这道工序是最难得,然后加入喜欢的馅料,在锅里加入油,煎熟后即可可以食用。 小吃简介力 沙 特点 是一种汤面,辣辣的,有东南亚特色 原料 面、汤、肉等 制作 力沙的制作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准备好特色东南亚的汤底,然后把面煮熟,放入盛好汤的碗中即可食用。 小吃简介鸡 饭 特点 清香可口,营养健康,大众食品 原料 鸡、大米 制作 大米和鸡油煮成饭,这样的饭有一种鸡香味,然后把煮好的鸡切成块放在饭上面就可以端上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