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什么民族多
㈠ 马来西亚各民族文化习俗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得体,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
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
(1)马来西亚什么民族多扩展阅读:
其他:
婚姻传统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婚姻及继承制度均受伊斯兰律法的约束。
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或礼节
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㈡ 马来西亚有哪些民族,用的什么语言
马来西亚主要有三个民族:马来人、华人、印裔。
1、土着(马来人及原住民)共1948.36万(61.54%)。马来西亚华文通常又称为巫族。主要居住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东部及南部、婆罗洲沿岸、泰国南部。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他们在政治上具有主导权。
2、华人共664.8万(21.00%),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中国人后裔。马来西亚华人古代多自称唐人、华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自称中国人、华人及华侨,马来西亚独立后开始改称华人、华裔,成为马来西亚国民,几无自称“中国人”与“华侨”的华人。
3、印裔共199.2万(6.29%),是对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的称呼。印度裔马来西亚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属马来亚时期从印度移居马来半岛的后裔。这可能发生在在印度人在东南亚第一波迁徙时期──阿育王对卡林加的南征和之后沙摩陀罗·笈多对东南亚各地的入侵,势力远及爪哇和马来半岛,从此开始有印度人移居于此。
如今,它们成为了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族群,人口规模在马来人和马来西亚华人之后。
4、其他人口占28.14万(0.89%),非国民325.56万(10.28%)。
㈢ 马来西亚有什么民族
马来西亚最主要三大种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
另外还有其他种族:伊班人、卡达山人等等
㈣ 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民族的国家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国家。建国于1957年,在1963年邀请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和汶莱加入组成马来西亚,后来汶莱临时退出。然后1965年新加坡也退出。
因为受英国殖民地统治,所以大量带进中国人和印度人在那里工作,进而定居。马来西亚成立以后,加上沙捞越的伊班族和沙巴的卡达山族,加上马六甲的葡萄牙跟当地人混血儿后裔及跟泰国边境地区的泰裔,造成马来西亚拥有多元民族的存在,也造成当地多元文化社会的人文景观。
不过按照人口的比率,马来人占国家总人口约六成五,华人二成六、印度人不到一成加上其他少数民族。
因此马来民族占主导地位。不过按照人种学的角度,其实并没有“马来族”的存在。
马来族是东南亚一个大族群的总称,当中包括爪哇族、亚齐族、武吉斯族等。所以马来西亚宪法规定,只要是说马来语、日常生活奉行马来民俗及信奉伊斯兰教者,经国家登记局的认定,就是马来人。
华人主要是中国人的后裔,祖先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南方的省份如福建、广东、海南等。因为马来西亚的法律规定娶嫁穆斯林者皆强制入教,因此鲜少有异族通婚现象。当地华人自力更生建设了华文教育,尤其是华文小学,得到政府部分的资助,其他都是华社自身赞助。
印度人主要是来自印度南方省份的泰米尔人。不过他们之间也有种姓之分而没有华人社会那么团结。至今大部分印度人属于马来西亚社会中贫困阶级。
㈤ 马来西亚有多少华人
马来西亚汉(华)人占比 23.4% ,大约七百万人,华人多数住在城市,打工或经商。
华人在西马和东马都有分布,以西马居多(占全国华人总数的85%以上)。西马华人较多的州有槟榔屿、雪兰莪、霹雳、森美兰、马六甲和彭亨等,在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等州的华人少。
东马的华人占全国华人总数不到15%,其中大多数分布在沙捞越州。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少数来自海南、广西、浙江、上海等地。马来西亚奉行出生地原则,多数华人已加入当地国籍。
详细介绍: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华人占总人口大约37.2%。但由于出生率较低以及移民国外等原因,目前在马来西亚3000万人口中,华人约占2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大量的马来西亚华人移居或长居在欧美、澳大利亚、新加坡或日本等等。
在众多国家当中,新加坡算是吸纳最多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的国家。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到新加坡工作或念书拿到了学位,选择留在新加坡发展自己的事业,而后又定居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有六百多万,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民族,人口数量仅次于马来族。
马来西亚华人按族群可分为闽南、客家、广府、潮州、兴化、海南等。另外有部分大马华族长期受马来和其他文化影响而形成了新的华人族群,称为峇峇娘惹或土生华人。
㈥ 马来西亚主要以什么人种为主
马来人是黄种人,和中国古代南方的越人有关,公元12世纪随着和阿拉伯商人交往的加深逐渐信仰了伊斯兰教。
㈦ 马来西亚有哪些民族
马来西亚分东马和西马,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社会,许多种族保持着独特的文化身份,世世代代共同生活在马来西亚,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族群。
马来西亚的三大族群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沙巴和砂拉越住着各种原住民,各自有独特的文化和遗产。马来人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族群,占总人口的60%以上。在马来西亚,马来人是指祖先是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和马来传统,并且说马来语的人。马来西亚华裔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约占总人口的 25%。他们大多是清朝移民的后代。马来西亚印度人是三大族群中数量最少,约占总人口的10%。
原住民是对马来半岛本地族群的统称。他们主要包括三个部落:尼格利陀族(Negrito)、色诺族(Senoi)和原马来族(Proto-Malay)。东马的沙巴州最大的本地族群有卡达山杜顺族(占沙巴人口的30%)、巴瑶族(15%)和毛律族(3%)。伊班族是砂拉越最大的少数民族,占砂拉越州人口的30%。乌鲁族人大约占砂拉越人口的5.5%,砂拉越还有一个比达友族。
㈧ 马来西亚有哪些民族
马来西亚民族:
1马来族
2华族
3印度族
4土生民族
5原住民: 马来西亚半岛原住民、砂拉越州原住民、沙巴州原住民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多个原住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根据2010年的马来西亚人口普查,统计的人口为28,334,135人。其中本国公民占91.8%,外国人占8.2%。在本国公民中,土着(马来族及原住民)占67.4%、华族占24.6%、印度民族占7.3%、其他民族占0.7%。[1]
根据宪法定义,马来人是实行马来风俗(习惯法)和文化的穆斯林,他们是马来西亚宪法定义下的土着(bumiputera),在政治上具有主导权。在整个马来西亚半岛中,马来人口占到63.1%。土着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马来人和沙砂两州的原住民,非马来土着在砂拉越占一半以上人口[2],其中最多的是伊班人(占砂拉越州人口的30.3%[1]);非马来土着在沙巴超过2/3[3],其中最多的是卡达山-杜顺人(占沙巴州人口的24.5%[1])。半岛也存在着为数较少的原住民群体。关于谁能获得土着地位的各州法律规定有所不同。
这些土着在马来西亚是享有房屋折扣等优惠的。虽然华人、印度人同为马来西亚人,却因为不同肤色而无法享有这项权利。
㈨ 马来西亚有多少个民族以什么民族为主
截止2015年,马来西亚总人口30638600人。其中马来人55%,华人24%,印度人7.3%,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一、马来人:
马来人的祖先大约在公元前3000 年和公元前1000 年先后分两批 ,自亚洲大陆迁移而来 ,经与土着融合 ,先后形成原马来人和新马来人 ,成为今日马来人的直系祖先。马来人属蒙古人种 ,马来语属南岛语系 ,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根据宪法定义,马来人是实行马来风俗和文化的穆斯林,他们在政治上具有主导权。
二、华人:
华人大多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的汉族人。早在唐代 ,就有商人和僧侣侨居此地 ,但大批移入是在19 世纪以后。20 世纪 40 年代末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新的华人几乎不再移入。今天 ,80%以上的马来西亚华人都是当地出生的华裔。华人属蒙古人种 ,华语属汉藏语系 ,华人大多信奉佛教和道教。
三、印度人:
印度人移入马来西亚也很久了 ,自公元初年起 ,伴随着印度教的传播 ,就开始有印度僧侣移居马来半岛 ,但大批印度人迁入是在19 世纪以后。其中 80%以上的印度人属于泰米尔人 ,他们属于欧罗巴 - 尼格罗混合人种类型 也称达罗毗荼类型 。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
四、其他种族:
马来西亚真正的土着民族是今天仍生活在西马丛林中的尼格利陀人和塞诺伊人 ,属于尼格罗 - 澳大利亚人种,他们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马六甲语族 ,这些土着民族早自石器时代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土着地位也授予某些非马来的土着,包括泰人、高棉人、占族和沙巴和砂拉越的土着,非马来土着在砂拉越占一半以上人口,半岛也存在着为数较少的原住民群体。
㈩ 在马来西亚什么民族占人口比例最高
巫族(Malay)占马来西亚人口70%,其实是华裔(China)占20%,剩下的则是其他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