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颜淑英在哪里

马来西亚颜淑英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09-10 03:55:24

①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何不同

主要区别有,意思不同、引证释义不同、侧重表达不同,具体如下:

一、意思不同

1、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

2、五颜六色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二、引证释义不同

1、五光十色

出自: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解释:“五光徘徊,10色斑斓。”

2、五颜六色

出自:巴金《春》七:

“淑英刚跨进门槛,就看见好几个人站起来,五颜六色的衣服几乎使她的眼睛花了。”

三、侧重表达不同

1、五光十色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色彩丰富。

2、五颜六色

作谓语、定语。形容品种繁多。

②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意思一样吗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意思一样。

1、五光十色[ wǔ guāng shí sè ] 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全部穿着细狐、洋灰鼠之类;那面子更是五光十色。”

2、五颜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2)马来西亚颜淑英在哪里扩展阅读

近义词:

1、五色缤纷[ wǔ sè bīn fēn ] 形容色彩纷繁艳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连日把书房改做了帐房……铺设得五色缤纷。”

2、五彩缤纷[ wǔ cǎi bīn fēn ]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③ 硅化木的具体说明

硅化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远古的森林在自然力量作用下被大量埋入地底,木头在高压、低温、缺氧的地质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交代,并保留树木的原始形态及构造特点,纳入围岩的微量元素,形成五彩斑斓的色泽,这就是硅化木的成因。
硅化木也被称为木化石。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深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这种替换作用非常精确,以致于不仅如实体现出外部形状而且还体现出内部构造,有时甚至可以确定细胞构造。这种替换的专业词叫“交代作用”,是指同时发生溶解作用和沉积作用从而使一种矿物取代另一种矿物的过程。硅化木的形成是硅取代木纤维的过程。硅化木也是化石的一种,它保留了古代树木的某些特征,为我们研究古植物及古生物史和地质、气候变化提供了线索。硅化石比较多见,很多国家都有硅化木国家公园。
其间有钙质等其他成分的充填,但不是交代反应。
硅化木,是距今1.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的,当植物(主要是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15种以上古乔木的遗骸)被沉积物埋葬后,由于处于缺水的干旱环境,木质不易腐朽,而在漫长的石化过程中,被二氧化硅或碳酸钙、硫化铁等矿物质交替了木质的纤维结构,并保存了枝干的外形,随着气候的演变,又经千万年的风雨剥蚀,硅化森林逐渐露出地表,形成今日之化石森林——硅化木。 就是没经过任何人工加工过的木化石。
市场上这种树化玉比较难找,因为只有形状特别好的树化玉才不拿去加工,而形状特别好的又很少见。 由于木化石本身是树的化石,树都有树皮的,这些树皮颜色发白枯燥很不好看,
只有把这一层表面树皮剥掉,再打磨抛光出来,才显示出木化玉的美。 作者对数千件标本鉴定结果及相关资料分析,木化石矿物种类以石英为主,其次玉髓,蛋白石十分稀少。
矿物学分类为:石英木化石、玉髓木化石、蛋白石木化石。
从木化石的残余结构分析,部分蛋白石木化石己转变为石英木化石,尚见脱水作用下的弯曲裂隙残留。中生代时期形成的蛋白石木化石,由于时间长远,应力作用、热力作用及陈化,现已转变成石英木化石,只有新生代的蛋白石木化石才得到保存。 白色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浅,细胞壁残留物极少,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判断。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微弱。白色木化石较少见。
灰色
矿物纯净度高,粒度均匀,组成单一,细胞残留色深,细胞壁残留物较多,细胞形态主要从石英、玉髓交代、充填、堆积形成的细胞轮廓及明显的细胞壁判断。树种多以水杉,银杏等非产树脂性植物为主,后期浸染作用较强。灰色木化石常见。
红色
受Fe2O3的红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红色。在木化石中整体呈红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当木化石中充填、交代物为玉髓质时,常展现一种似玛瑙状的外貌。
黄色
树种多以松,柏等产树脂性植物为主,黄色在木化石中分布均匀,里、外一致,与原始木质相关,黄色木化石常见。另一种黄色木化石。由于Fe2O3的黄色矿物相的浸染作用,使木化石呈显黄色,这种黄色是不均一的,有浅深之分。
褐色
受Fe2O3的褐色矿物相浸染,使木化石呈显褐色。在木化石中整体呈褐色者少见,大多数呈斑块状、花斑状或一团团的分布。
绿色
受CuC03浸染,使木化石呈显绿色。孔雀石呈薄膜状附着于木化石表面及裂隙中,在木化石中常成片分布,也呈斑块状、花斑状出现。
玛瑙状
曾有报导一种“玛瑙木化石”,这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在成因上大相径庭。当结晶致密细腻的玉髓木化石被后期氧化铁质浸染,有时氧化铁质浸染依附于年轮展布,外貌酷似玛瑙,将这种具有玉石质地的木化石,可称为“玛瑙状木化石”。
笔者检测了一批“玛瑙状石英玉髓木化石”有红色、褐红色、浅褐黄色、乳白色、墨黑色、灰色,亦有几种颜色混合或有规律分布,由于硅化作用强烈,木质纤维细胞结构残存极少,有的局部可见环状年轮、细胞的形貌,抛光后细腻光润,玉石感极强,多由石英、玉髓矿物组成,但形似玛瑙而非玛瑙。
玛瑙在矿物、岩石学中赋于特定的定义和形成机理,玛瑙是一种分泌体,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多呈圆形),自外向内生长结晶而成,结晶充填整个空腔。分泌体的典型特征为同心层状条带的色环,系分泌作用过程中,SiO2凝胶在空穴中缓缓沉淀结晶而成,有的在中心空腔的壁上生长着石英晶簇。在木化石中或与围岩接触部位,若存在一定的孔隙、空洞,也可形成局部的玛瑙结晶,但从整个树干而言,它不具备玛瑙形成的地质环境。
玛瑙多产于火山岩的气孔中;沉积岩中硅质岩的空穴处;热液石英脉的石英晶簇的壁端。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近五十万平方公里上,分布着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在一种气孔状玄武岩内,气孔中的充填物为各种颜色的玛瑙,雨花石大多数也属玛瑙,巴西盛产的紫晶晶簇洞中,在其壁端分布着条带状玛瑙。 硅化木主要生成于中生代时期,以侏罗纪、白垩纪最多。从我国1:200000区域地质图资料分析,全国各省均有侏罗纪、白垩纪的分布,因此硅化木的地理分布范围应当遍及各省。人为的异地硅化木,由于某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花卉奇石市场,处处都有硅化木的踪迹。下面仅搜集部分原地、异地硅化木产出相关资料以示分布的广泛性。
1)、贵州省赤水金花坎、习水良村一带侏罗纪、白垩纪的松柏类硅化木化石。
2)、山东省临朐丶费县的红笔树硅化木,树干长12米,直径0.40米。
3)、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是侏罗纪恐龙的聚集地,还产有树干长20多米的硅化木。
4)、云南省元谋县境内分布奇异土林,在土林砂砾的岩层中,还发现砾属硅化木。
5)、浙江省东部新昌县镜岭安溪一带将建设一座以白垩纪地貌为特色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硅化木化石南北绵延分布近七公里,露出地面的硅化木树干长一米多,尚有树干需四五个人合围,有一直立硅化木底部还露出部分树根,另一棵树干长10余米、树干直径达2米多的松科硅化木化石,年轮依稀可见,连树皮和蛀虫咬过的痕迹也被保留下。
穿岩硅化木森林由松、柏、杉、银杏、桦树等组成原始森林,距今7000万年至2亿年前侏罗纪至白垩纪地质年代。不久前在澄潭江一带发现水冲硅化木。
新昌县发现罕见的硅化木新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段淑英定名为“新昌南洋杉型木”。
6)、河南省孟津县黄河小浪底景区内的黄鹿山乡津西村白龙庙旁发现一棵在中原少见的硅化木,呈黑红色,直径有1米,裸露出地面部分高2.5米。
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力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了大量距今2万多年的古生物化石,包括猛犸象、野牛、野马、披毛犀、羚羊、硅化木。
8)、新疆东部的伊吾县,在北边一百余公里的淖毛湖戈壁上发现两株巨大硅化木。距今至少有1.5亿年,树根、树干、树皮、树枝保存完整一株长达17米直径1.05米,另一株长11.5米,小头直径1.15米。
9)、广东省顺德陈村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中的花卉大观园,展出一株异地硅化木,距今大约1.37~1.95亿年,原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淖毛湖戈壁上,长16.7米,根部直径2.3米,顶端直径1米,重约53吨。这里原有两株巨大的硅化木,大的一株被运来了。
10)、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建立异地硅化木古植物园,占地2万平方公里。仙湖植物园内来自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的500多株中生代硅化木,属于松杉类植物。并在二楼展出硅化木主题的古植物进化、演化标本,展示了地球中生代、新生代的植物生态环境。
11)、北京市故宫博物院内的御花园中,也有异地硅化木装饰。
12)、广东省顺德市陈村花卉世界,移植异地硅化木。
13)、上海市一硅化木化石收藏家,硅化木化石藏品达一万余件,硅化木除产于中国外,还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一硅化木树根藏品需三人手牵合围,另还有一件硅化木藏品树干高约二米,树干直径一米余,奇特之处在于树干三分之二以上硅化,形成坚硬的硅化木,三分之一为炭化,炭还可燃烧。
14)、四川省永川县永泸乡的石松坪硅化木,主干直径最大的达1.25米,长11.12米。
15)、河北省曲阳县城北10公里处,西大洋水库以南,与唐县交界处一片丘陵地带,在南北长二三公里的数个山坡上分布着硅化木,年轮清晰。
16)、山东省日照市硅化木产于莒县大石头乡北涧村-小穆家村、棋山乡珠山一带,以五莲县石场南仲家至东候家沟村一带为主,距今1.35亿年,产出层位莱阳群杨家庄组。
17)、山东省东部即墨市的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即墨市西部大信镇和营上镇的交界处,硅化木,已发现11株,属南洋杉科,出露地层为早白垩纪青山组。
18)、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老石旦煤矿附近产出的硅化木化石,树干长38米。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南方向的哈顺戈壁滩上,在雅丹地貌上,人称“魔鬼城”的地方有1.4亿年前的硅化木化石。
20)、四川省自贡市硅化木出露于月长山岭采石场,1983年9月被采石工人发现。一株树干长23.3米,为银杏类,最大直径为1.3米,小的分枝有10个,上部含炭质较高,表层保存稍差。另一株长13米为松杉类,最大直径为1.08米。硅化木埋藏在距今1.6亿年的中侏罗纪下沙溪庙组底部砂岩中,与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相毗邻。
21)、北京自然博物馆计划在展览楼正面绿地上,建成一遍异地玛瑙状玉髓硅化木化石林,预计在6月完成。这些硅化木原产于辽宁省北票,距今1.3亿年,硅化木树干总长约40多米,分10 段,最长的一段长11米,直径最大的有1米多。
22)、杭州西湖岳王庙旁有一棵柏类硅化木,当年被种植在岳飞被害的风波亭前“精忠柏”。
23)、四川省永川市王坪镇中生代株罗纪硅化木化石,植物名称石松,杜甫曾写“万年松化石”。
24)、福建省华安县大坪镇二三公里处产硅化木化石,古人以“隐隐有松鳞,以手触之,石磊磊有声”来描述松化石的特征,地质时代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属侏罗纪时期。据当地乡民说,山里头松化石很多,这株在水边的亿年松由于高大更而引人注目。
25)、四川宜宾市东南68公里处,有一天然竹园。那里粗如碗口的楠竹,根连枝叠。拥青泻翠,郁郁葱葱,荫覆着500多座山丘,总面积达6万余亩,这就是国内外罕见的蜀南竹海。在竹海北面二龙口乡有裸露地表的硅化木群,分布在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26)、江苏徐州彭城云龙公园异地硅化木石林,占地2000多平方米,移植异地硅化木达100多株,有的树高10米左右,直径1-1.5米,投资130万元。
27)、山西省长子县在距具城10公里的南苏村和壑子村一带的山岭上产出硅化木,植物系柏树类。暴露在地表的就有43棵。其中,最长的13.9米,最短的2米左右,直径最粗的1米以上,最细的0.5米。有的树叉、年轮清晰可辨。山西为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决定拟在原产地兴建硅化木化石博物馆,设计方案在进行中。
28)、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博物馆1982年经批准收藏了一棵11米高的硅化木化石。
29)、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博物馆1985年收藏了一棵13.9米的硅化木化石,现安装在长治市东大街府城隍庙院内,供游人观赏。
30)、四川安岳县的马门溪恐龙是侏罗纪晚期马门溪恐龙化石,为亚洲第二大恐龙化石,距今1.4亿万年相关的还有硅化木、大象、熊猫、鱼龟等化石。
31)、辽宁省旅顺博物馆园区内的异地硅化木林,由大连市政府投资建设,计划2003年上半年展出。硅化木来自辽宁省北票市,距今约1.6―1.8亿年,19株硅化木树种有雪松、金松,树干长6米,直径可达1.5米。
32)、四川省简阳三岔湖花岛,有与恐龙同时代的珍稀树种银杉,1.5亿年前的硅化木。33)、辽宁省北票市约四十公里的四和屯,是上园镇草米店儿村的一个村民组,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使它在世界古生物界占有一席之地。展览馆内收藏热河生物群中各种植物化石、硅化木、昆虫化石、爬行动物、原始哺乳动物化石。
34)、辽宁省朝阳县鹦鹉嘴龙三塔中国鸟鲟鱼、狼鳍鱼、硅化木、昆虫化石。
35)、陕西省延安市宋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述过延州(今陕西延安)永宁关发现有数百茎石化林木。
36)、四川省永川县永泸乡石松坪小丘上有不少石松硅化木,主干直径最大的达1.25米,长11.12米。
37)、浙江永康中生代时期植物茂盛,一次又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把大量茂密的森林埋入地下形成硅化木植,物种类有松、柏、樟。
38)、云南昆明地区发现的早二期叠世珍贵树蕨茎干云南辉木硅化木,保存在二叠纪玄武岩中,主体保存在原地,待开发为遗迹博物馆。
39)、辽宁省锦州古塔公园北部的异地硅化木林,占地4000多平方米,硅化木形成于1.5亿年前,共200多株,树干粗大,直径多在一米以上,大部分来源于辽西化石群。
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天山山谷地带,发现大量距今一亿三千万年的硅化木及海洋生物化石群,分布面积达6平方公里,树木排列紧密,纹理清晰可辨,树木直径达二米左右。
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力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距今已有2万多年猛犸象、野牛、野马、披毛犀、羚羊及硅化木。
42)、南京栖霞山风景区的古御花园占地30多亩,原为干隆行宫,有异地珍贵的硅化木一株。
43)、福建闽侯免耳山1.3亿年硅化木。
44)、广西百色,在百色盆地大约8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陨星撞击亚洲的东南部,碰撞引起熔融碎片飞溅,大地到处燃烧。大火焚烧了百色盆地里茂盛的森林,使它下面的砾石层暴露出来, 根据在实验室分析得出的炭屑和硅化木碎片,正好与旧石器和玻璃陨石保存于同一层位,考古学家认为百色旧石器时期发生过陨星撞击地球事件
4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东北部黑油山从1亿8千多万年前,即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大片含油岩层在这里形成,1983年,在黑油山南麓13万平方米的公园内有“拓湖”,湖中有两小岛,称“孤岛”、“足岛”。足岛上立有3株2亿年前形成的松树硅化木。
46)、常州侏罗纪恐龙公园,运用电、声、光技术,营造侏罗纪时期植被和各种恐龙仿真模型,并异地移植一百余株大小不等硅化木。
47)、北京木化石,产于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乡下德龙湾。该石大多垂直地面出露,最大的直径2.5米,小的有几十厘米,一般为0.5~1.0米。颜色有灰白色、灰色和褐色。其横断面上,有清晰地一圈圈规则美丽、疏密相间的年轮;在纵断面上,有细微的纵向纹理和凹凸不平、厚约1厘米左右的化石树皮。
4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奇台硅化木群位于世界罕见的富蕴-清河-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八里坤-哈密-伊吾硅化木富集带的中心,这里的硅化木以分布集中、数量和规模巨大、保存极完整而着称。仅在公园硅化木景区11.65平方公里的面积范围内就出露有近千株,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硅化木群产地之一。奇台硅化木产于距今约1.5亿年的侏罗系石树沟群砂岩、泥岩中,树木的原生构造保存清晰,硅化木直径一般0.5-1m,最大者可达2.8m,长一般5-20m,最长者达26m。呈倒伏状、直立状等不同的埋藏状态,反映了在远古时期盆地河湖环境下茂密的森林景观。
49)、2005年12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四川射洪硅化木地质公园为国家级的地质公园,同年被中国古生物学会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公园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群,天然优美的峡谷地貌景观,水体景观,自然生态以及人文景观。园内有硅化木遗迹20余处550多根。
50)辽宁省本溪市国家地质公园水洞景区内共有619棵硅化木耸立其中,更展有高达14.7米、直径1.5米,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大的硅化木.
考古疑问
问:宝玉石界中“玉”的概念好像非常混乱,市面上有“木石玉”一说。您是享誉中外的资深考古学家,请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阐述一下“木石玉”这一概念。
赵朝洪:关于玉的概念,学术界在使用上并不完全统一,这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差距。一般来讲,对玉的认识可分为传统说、狭义说及广义说三种。
传统说即古人对玉的认识,可以《说文解字》中许慎的说法为代表,即“石之美,有五德者”。这时在总结了前人“十一德说”、“九德说”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一些不能称为玉的优质石材,他分别称为“石之次玉者”、“石之似玉者”及“石之美者”。几千年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代先民坚持的主要是这种认识;狭义说主要指硬玉及软玉。硬玉主要指翡翠。软玉主要指的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角闪石质玉;广义的玉则泛指各种色泽美丽、适于雕琢的显晶-微晶的矿物集合体及少量非晶质的有机物,具有美观、耐久、稀少的特点,包括软玉、翡翠、彩石及有机质宝玉石。有机质宝玉石又称生物质宝玉石,它是指在地质历史上形成的,以生物为主要成分,符合工艺美术要求的化石或其他生物遗存,如煤精、琥珀、硅化木等。
所谓木石玉,就是指那些颜色鲜艳、光泽强、木质结构清晰、质地致密坚韧的硅化木。硅化木是埋藏在地下的树木经过硅化作用,其次生木质部组织被二氧化硅(SiO2)所交代,并保留有木质残余结构的一种岩石化玉石,也称木化石、树化石、树化玉等。
问:硅化木除了可以制作化石摆件、奇石摆件和玉石摆件外,还可以经过切割和琢磨以制作硅化木珠宝首饰。那么在历次考古发掘中,有没有出土过由这种材料制作的器物?
赵朝洪: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在我国的考古发掘品中用硅化木制作的装饰品或其他工艺美术制品的报道,所以硅化木虽然对于了解地质时期的环境、气候、植物群落及地质作用方面有着重要科学价值,但在考古学上的意义尚不清楚。
问:清代皇室御花园、王公贵族也曾把其作为私家花园和厅堂文房之宝,那么这种化石焉何能进入古代帝王的视野?
赵朝洪:硅化木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几千万年乃至上亿年的时间,那些硅化程度高、质地致密坚韧、颜色鲜艳且树皮、节瘤、蛀洞及年轮清晰的硅化木兼有化石之美、奇石之美、玉石之美,也具有古朴、自然的风韵,被看作是凝聚天地山川精气之物。小者可作雕琢成装饰件及把玩件,大者可作陈设品及观赏品,有人也用作镇宅辟邪之物。由此,硅化木及其制品不仅能够进入文人雅士的文房、厅堂,也被引进了皇室、贵族的御花园及私家花园,受到他们的青睐。
问:作为权威玉石研究专家,您认为硅化木有没有资格进入“玉家族”?
赵朝洪:我想,可能是正因为那些硅化程度高、质地致密坚韧、光泽强的硅化木经过加工和抛光后,呈现出玉石般的细腻,加上有清晰的木质结构,所以这些硅化木材被人称为“木石玉”、“树化玉”。其实,“木石玉”属于广义上的玉石材料,它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石之美,有五德者”。它在特性上也与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软玉有许多差别,如在矿物成分及结构上都有显着的不同。
问:那硅化木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
赵朝洪:质地上乘的硅化木(或称“木石玉”、“树化玉”)往往保留着十分清晰的不同色泽的木纹、树木、弯杈、节瘤、蛀洞等遗存,自然、古朴、厚实、凝重,别具风韵。因之,也被人们称为“立体的画”、“无言的诗”,此类材料既可以制作首饰、把玩物件,又可供陈设、观赏,除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外,无疑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问:“木石玉”这个概念频频在藏界亮相,对此不少人感到困惑,您能否解释一下何为“木石玉”?
刘国彬:市场上出现的所谓木石玉多是由硅化木加工而成的。那何为硅化木呢?埋藏于地下的木材经过漫长的地质时代,其木质部分被二氧化硅所交代、充填,但仍保留有木质残余结构,宝玉石矿物学把这种有机玉石材料统称为硅化木。我国新疆、甘肃、辽宁、山西、福建、江西等地均产硅化木,古巴及欧美各国亦多有产出。国内外许多博物馆常常陈列大小不一、形态、色泽各异的硅化木;部分硅化木因颜色艳丽、光泽强、质地致密、木质结构清晰,而被加工成小雕件摆设。
问:市面上流行着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硅化木,那么它又是如何分类的?
刘国彬:通常,按照二氧化硅交代、充填于其中的存在状态,硅化木可分为四种:普通硅化木、蛋白石硅化木、玉髓硅化木、玛瑙硅化木,而每一个矿物种类都可以根据主要颜色划分为白色、灰色、黑色、蓝色、绿色、红色等品种。其中,以蛋白石硅化木最引人注目,常冠以“木蛋白石”的特称,其多出现在木质年轮的中心,充填蛋白石后呈乳白色,半透明,经抛光处理后呈现特有的细腻及色泽各异的木纹,颇受人们喜爱。
问:如果抛开“硅化木”这一通用术语,“木石玉”就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与其完全不同的另一类宝石材料,就是我国宝玉石行业通称的“木变石”。
刘国彬:是的。木变石与硅化木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材料:前者与“木”无关,它只因具有完好的石棉结构——与树木的纹理类似而已。多年来,我国工艺美术界定义“木变石”为二氧化硅交代、充填原生的石棉矿体,呈现出石棉具有的相互平行的纤维结构,似树木纹理的板材。它的突出特征之一是现状反光,类似于猫眼宝石。以其颜色,宝玉石行业将黄色者称为虎睛石,蓝色者称之为鹰眼石。而优质的木变石(虎睛石、鹰眼石)主产于非洲及巴西,其中的虎睛石又常被加工成戒面、手链珠子,属颇受欢迎的低档宝石。
问:或许是受玉文化热的影响,有人给硅化木取了“木化玉”这样一个时髦的名字,您认为这个叫法是否恰当?
刘国彬:就广义的玉概念而言,把达到玉石品级的硅化木称为“木石玉”是可以的,但它不是“真玉”,更不是美玉。然而,市面上流行的“木石玉”大多属于蛋白石硅化木(或称之为木蛋白石),而且“木石玉”含义不清,易于与木变石混淆,因此我认为这个提法不利于此类产品的推广。

④ 五颜六色的五颜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几个颜色六个

五颜六色中的五颜是5个颜色,分别指的是金、银、铜、铁、锡五颜或为童颜、红颜、粉颜、龙颜、鹤颜,六色指的三元色和三间色,即红、黄、蓝和橙、绿、紫或为喜色、怒色、哀色、忧色、愁色、伤色。

五颜六色通常用来形容色彩复杂或者花样繁多,也可以引申为各色各样。

(4)马来西亚颜淑英在哪里扩展阅读:

五颜六色的引证解释:

1、指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1)、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2)、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回:“孔雀这条长尾变出五颜六色,体彩夺目,金碧辉煌。”

3)、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从孔子较小的一端向明一望,那可真是猗欤休哉,里面竟有许多五颜六色,希奇古怪的花朵。”

4)、巴金《春》七:“淑英刚跨进门槛,就看见好几个人站起来,五颜六色的衣服几乎使她的眼睛花了。”

2、指各色各样:

1)、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船头上,船尾巴上,统通插着五色旗子,也有画八卦的,也有画一条龙的,五颜六色,映在水里,着实耀眼;

2)、沙汀《兇手》:“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五颜六色的推测来了。”

⑤ 为什么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会让很多官员被革职

晚清同治、光绪之交曾发生过无数奇情冤案:其中最为轰动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并称为清末四大奇案。在当时刺马案被公认为四大奇案之首,然而在后世的戏剧小说渲染下杨乃武与小白菜案逐渐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中最为民间所熟知的。要弄清这究竟是怎样一桩奇案就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案件的两个主人公杨乃武和小白菜。

清朝的传统军制以八旗军和绿营军为主,然而这两支军队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都充分暴露出其腐朽不堪的本质,所以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以湘军、淮军为首的地方团练武装势力开始做大。自身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时不得不倚重地方势力,不过清政府对地方势力的做大多少还是心存戒备的。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势力几乎控制了作为朝廷财赋重地的整个江南地区。

⑥ 电视剧 亲爱的她们演员表

马卫华
宋丹丹 饰
演技:9.0分
餐厅老板娘,离异单身,顾嘉一妈妈
顾嘉一
姜妍 饰
演技:8.9分
马卫华的女儿,何安宁女友。典型的80后独生子女,有着来自工作和社会上的压力,以及相亲、恋爱、异地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那种恐慌。
何安宁
张若昀 饰
演技:10.0分
一位来自离异家庭的画家。
石慧贞
刘莉莉 饰
演技:10.0分
顾嘉一阿姨,一直渴望一场环球旅游,却总是被家中琐事羁绊。
许建设
杜源 饰
演技:8.0分
石慧贞老公
颜舜华
朱茵 饰
演技:9.3分
顾嘉一阿姨
宋书豪
秦汉 饰
演技:10.0分
颜舜华的初恋
邱雅
邬君梅 饰
演技:10.0分
马卫华之前的闺蜜,后因误会两人疏远
余木子
翁虹 饰
演技:9.0分
顾嘉一阿姨
景灏
钱泳辰 饰
演技:10.0分
顾嘉一杂志社社长
吉淑英
严敏求 饰
演技:10.0分
顾嘉一姥姥
季子俊
祁汉 饰
演技:10.0分
颜舜华小儿子,众人眼中的孝顺暖男
许佳雯
徐立 饰
演技:10.0分
石慧贞的女儿
昊然
邓裕基 饰
演技:0.0分
木子的侄子
王卫国
王策 饰
演技:10.0分
陶然音乐餐吧的老板
妙妙
文予琪 饰
演技:0.0分
富贵
岳跃利 饰
演技:0.0分
马卫华他们班的同学
美玲
梁丽 饰
演技:0.0分
马卫华他们班的同学
小潘
程启蒙 饰
演技:0.0分
于得水
于恒 饰
演技:0.0分
公安局民警
马守义
舒耀瑄 饰
演技:0.0分
关志强
赵正阳 饰
演技:0.0分
许佳雯的丈夫
娜娜
赵儒嫣 饰
演技:0.0分
周教授
柳彬 饰
演技:0.0分
李教授
李东 饰
演技:0.0分
小飞
刘佳宁 饰
演技:0.0分
小芳
钱迪迪 饰
演技:0.0分
赵大头
雷磊 饰
演技:0.0分
陈莉
吴阳子 饰
演技:0.0分
大庆
胡双全 饰
演技:10.0分
马卫华面馆的厨师
金叔
吴远方 饰
金婶
杨会琴 饰
年轻马卫华
井凌潇 饰
年轻邱雅
常艺文 饰
潘博 饰
石母
穆安玲 饰
小微
刘晓旭 饰
小郑
张莹 饰
陈阿姨
康莉 饰
高律师
孙乐天 饰
肌肉男
曲浩明 饰
霍杨
胡宇 饰

⑦ 颜氏家族的分布

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颜氏家(族)谱有据可考者,首推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之《颜氏家谱》。颜真卿所作颜氏谱序载于明代《陋巷志》中,追述颜氏渊源及历代卓有成就者。其后有宋欧阳修《与王深甫论世谱帖》所说之颜氏谱:“修启:惠借颜氏谱,得见一二,大幸。前世常多丧乱,而士大夫之世谱,未尝绝也。自五代迄今,家家亡之。由士不自重礼俗,苟简之使然,虽使人人自求其家,犹不可得,况一人之力,兼考于缪乱亡失之余,能如所示者,非深甫之好学深思莫能也。颜谱且留,愚有未达,须因见过,得请集古录,未可委憧奴。昨日大热,艰于检寻,今送不次,修再拜。”但前述之谱早已亡佚。
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八月,福建政和颜虬松裔孙、浙江宁海县知县颜时举创修《鲁国序谱》,该谱部分内容在清顺治年间续修时得以保存。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颜域,为福建永春颜氏修谱,其序言部分保存于后世谱头之中。
蒙古初年,颜子五十二代孙颜泉刊立谱碑,碑阳记载颜庙重修情况,为《重修兖国公庙记碑》,碑阴刊刻《颜氏族谱》。该碑现立于颜庙退省堂后。元代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子五十四代孙颜伸重修曲阜《颜氏族谱》,并刊刻于金代所立《重修充国公庙之记碑》碑阴。该碑现立于曲阜颜庙第二进院之中。两碑皆是十分难得的实物,弥足珍贵。
至明清时期,社会比较安定,修谱之风大盛,各地颜氏所修族谱、家谱、支谱、谱碑等数量众多。以后,经过多次战乱和各种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造成的巨大破坏,这些谱碟和谱碑损失惨重,幸存下来的散存于民间,难以精确统计。以下仅就部分谱碟作一简要介绍。
一、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存一部)
清干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重修。颜光教、颜懋伦主修,颜肇亮监修,复圣颜子七十一世孙、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怀择作序。共十卷,刻版印刷,印数不详。卷首为历次修谱序言,本次修谱人员名单、凡例、姓源、宗传总论、远祖世系图、嫡裔及16户相承图等。卷一远祖世系,略载由一世祖颜回至五十五世的繁衍状况。卷二至卷十分别记载了颜氏大宗户、龙湾户、泗上户、萃溪户、泗东户、临泗户、泗南户、陶村户、坊上户、巧泉户、五全户、防山户、陶乐(洛)户、汉下户、泗皋户、嵫山户等十六户由五十六世至七十二世的人口繁衍状况。
卷首谱序载,复圣先祖周秦以降,见诸史传略具,唐建中年间鲁公颜真卿曾作《重修颜氏家谱序》。追元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颜伸重修谱牒。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颜绍绪复加续辑。 二、新修山东曲阜《颜氏族谱》(十九卷,二十册)
1997年出版印刷。颜廷潮主编并作序,颜廷渭鉴定。16开线装,铅印竖排本。卷首载圣贤画像及圣裔题词、嫡裔相承图、十六公分户图、历代优抚恩例、先贤举略、世居庙宅宗派记、颜氏宗传总论、新定行辈吉字、族规、修谱委员会名单以及旧谱序言、原修谱凡例、姓源及世系概况。卷一至卷十五详载大宗户等十六户从五十六代至八十余代颜氏人口繁衍实况。卷十六至卷十九,载五十六代之后颜氏后裔外迁繁衍实况,其中有山东莱芜、峰城、莘县、东平、兰山、青城、金乡、邹平、德州、泰安、高唐、禹城、历城及安徽六安、毫州,河北正定等支派。其上限一般自元末明初,下限除个别支派外,统一截止到1997年。
三、山东临沂《兰山颜氏族谱》(一册)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沂州府兰山县(今山东临沂)颜氏族人重修。鉴定颜怀永、颜怀让、颜士备,监修颜士荦、颜士相,司编颜崇逄、颜士林。现存残本一册,内容为序、修谱任事人员名单、行辈、姓源、世系。记载自一代复圣颜子至四十代颜鼎、颜真卿,而后专记真卿派下后裔至七十二代世居沂州府兰山县及外迁子孙情况。
四、山东沂南常桑杭《颜氏谱碑》
以石碑为载体的颜氏族谱,为清干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常桑杭颜氏后裔六十八代颜绍汉设建,主要内容有立碑缘由、颜氏二十四代祖颜盛至七十一代颜怀仁世系及立碑时间等。
五、山东郯城(汉下户)颜庙村新修《颜氏支谱》
1997年颜世超等历时两年,在曲阜颜氏联谊会的帮助下完成新修支谱。该支曾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初修成郯邑《颜氏族谱》,由孙伯仁作序;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颜锡明再修郯城《颜氏族谱》,收录曲阜《颜氏族谱》中所载康熙年间颜敏序,及干隆二十四年五经博士颜怀zhe序。
六、山东郯城铺里新修《颜氏支谱》
2001年9月,由郯城铺里颜氏后裔颜景喜、颜景玉、颜世亮、颜世金、颜世举、颜世升、颜世权、颜世奎、颜世文、颜廷柏、颜廷柱等历时半年而修成,颜廷俊、颜廷旭、颜廷巍作序。大32开本,竖排文字。主要有清代谱序,颜氏宗传总论,颜氏世系及行辈,颜氏族谱世系一至六十五代。六十九代孙颜懋兴、颜懋隆、颜懋盛、颜懋昌四支迁铺里村定居,至今已繁衍八十代,1000余人。
七、山东郯城高大寺新修《颜氏支谱》
1998年春重修。由颜廷春作序,颜廷春等人主编。大32开本。主要内容为明清及民国年间谱序,宗传总论,嫡裔相承之图,名字、排行、姓源,颜氏嫡裔一世至迁居高大寺始祖六十五世颜胤恒世系,而后专记六十九代孙颜懋族支以下的繁衍,至今已传至八十代,800余人。
八、山东淄博高家六端新修《颜氏支谱》
1999年9月,由淄博市高家六端村颜氏家谱编辑委员会续修,成员为颜世伦、颜世礼、颜世传、颜廷勤、颜廷松、颜廷乐、颜廷宇、颜廷梅等。大16开本。主要有谱序,一世至七十九世世系,附读文选:崇祖颜先世及生平,圣母颜征在,颜氏家庙碑,《颜氏家训》导读、评价,颜子后裔在港澳台及海外等。该谱所载始迁祖为复圣七十代孙颜崇顺,于清代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由龙湾户广饶(旧称乐安)张郭村迁此定居。当地颜氏七十一代至七十九代内容由编辑委员会成员整理编辑,其他资料均由颜廷宇编辑。
九、山东滕州《壬申年重修古滕颜氏族谱》(六卷,十二册)
1992年出版印刷。第六次续修。北颜楼为总谱馆,南北颜楼及颜庄另设分谱馆,于1991年11月起分支采访族人,半年谱成。该谱由颜锡阳作序,总修颜道岸,副总修颜志岭、颜锡岑、颜淑君、颜淑勤、颜锡森、颜景蔚,顾问颜建官、颜志礼、颜锡峰、颜淑英、颜淑古、颜淑孔,监修颜锡胜等11人,校对颜锡银等5人,缮写颜建珩等14人,采访颜建业等11人。大32开竖排本。主要为序、世系图、世次图、职官、选举、封赠、吏治、儒林、忠节、孝义、隐逸、农功、节孝、行述、墓碑、墓表、墓铭、艺文及跋。
古滕颜氏始祖颜智于明初由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徙居于此,传七世。至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旧谱毁于兵火,故颜智之前世系不详,“或曰南北朝时宋颜延年为桂林守,子孙有家焉者,始祖即其后也。”(谱序)颜智七世孙颜守耕(字心伊),初修谱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十世孙颜克缵(字谐尹)次修于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十五世孙颜昌询三修时间不详,但其谱仅叙次于颜宣派下,对颜显派下从略;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三月,十七世孙颜秋浦竭三年之力,按支逐户询访,将颜宣、颜显两大支派尽收于谱中,成四修之谱;十七世孙颜建丙、十九世孙颜道祯五修于1958年。
十一、山东沾化新修《颜氏世家祖谱》
1998年9月,由沾化县颜氏后裔编修,1999年9月30日完成。编委会主任颜景民,有成员16人,编审颜秉听、颜世常、颜廷民,主笔为颜廷民、颜景梅,历时一年完成,32开竖排本。主要内容有谱序,姓源,恩例,颜氏世系及行辈,分编,颜氏嫡裔世系,旧谱所记五十五代至七十三代原文,名人传记等。该支始迁祖为五十八代颜仕,现已繁衍至八十一代,1400余人。
十、《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族谱》(一册)
1999年12月起由山东省滕州市马家庄颜氏族人重修,半年完成。由颜承迎、颜承卫、颜景亭、颜景铭、颜世华等倡修,颜承华为续谱整编。大32开本,加塑皮护封,竖排文字,扉页名“颜氏家乘”。主要内容为宗谱序、颜氏宗传总论、姓源、行辈、颜氏家族嫡裔世系、滕州市东郭镇马家庄颜氏支谱、马家庄颜氏后裔分布图、人物简介、马家庄颜氏家族简介、马家庄颜氏后裔迁移及现住址、谱书分存表、捐资表及后记等。马家庄颜氏记载六十八世颜绍君至八十世孙族衍谱系。该支派曾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七十二世颜士友,七十三世颜锡礼、颜锡伦、颜锡彬倡导编修家谱,距本次修谱已110余年。旧谱仍存一册。
十二、河北博野北杨村《颜氏家谱》
清初着名学者颜元主修。主要有:姓氏源流,世系派衍,迁移离合,别嫌明微,庄居宅第,坟茔图像,祭田树株饣宴仪注,家礼仪注,家法劝戒,人才列传,嘉言善行,先人遗形,珍器文章,简书诰命,妇女甥婿,拾遗杂记。
十三、江苏《颜氏宗谱邳北支谱》
由颜秉元、颜军倡导,颜廷岁等人主修。历时三年,于2000年5月印刷发行,16开平装竖排本,同时落成颜氏支族谱碑。该谱记载了颜子五十五世孙颜升,在明朝中期由山东曲阜陋巷迁江苏邳州岔河镇颜家村落户后的繁衍历史。该支派曾在其先祖墓前立碑记谱,民国6年(公元1917年)颜景哲以残碑为索据赴曲阜归宗,并倡导叙署宗谱立碑。该谱除续立宗谱记和后记外,主要内容为姓源还邳北颜氏嫡裔世系、颜氏行辈、邳北支谱(分四房记载)、后裔分布图、名人录、颜家村简介等。
十四、江苏《南宗海州地颜氏宗谱》
1999年4月印刷,由江苏海州颜氏修谱委员会编修,主修颜世山,顾问颜承仪,主任颜世学,主审颜世栋。16开精装本,348页,复圣堂印本。该谱主要内容记载颜氏嫡裔世系一至五十代及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颜氏南宗五十至六十代、南宗海州地颜氏世家支谱及七十一代怀字辈定居村落并依次分支编纂。前载谱序、堂号行辈、恩例、姓源,后记颜门轶事。为了使颜氏宗谱绵延不断,经修谱委员会研究决定,建议小修时由颜廷波(颜波)、廷普、廷军、廷辉等四人负责领头续写本谱。2009年1月1日,创立南宗海州地颜氏联谊会,颜廷波(颜波)任会长。
十五、江苏盐城《东鲁颜氏族谱》
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浙江桐乡石门颜氏迁居江苏盐城等派下裔孙之建宁司教颜科,全椒司教颜节,黄岗县尹颜大化,庠生颜应韶、颜应钟、颜应钧、颜应朝、颜汝登,逸士颜应春、颜应节、颜应瑞、颜应辰等重修家谱,考功司郎中邹国儒(字希颜)为之作序。其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江苏盐城颜良孚裔孙颜愚(蔚巢)因其家藏旧谱日久虫蚀,零落失次,恐其湮没,乃重加修饰,国史家乘,备尽搜罗,抄撰将近十年,及克成,未及授梓而去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颜蔚巢之兄、赐同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盐城裔孙颜敏为之作序,重加付梓成“四勿堂”本,存于盐城、兴化、高邮、白驹之颜良孚、颜良馨、颜良存、颜良弼四大支派宗人之手,世代宝藏。
十六、江苏《润州颜氏宗谱》(十二卷,+册)
19巧年颜鉴纂修。赐类堂活字印刷,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个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册,十二卷。其先世颜高(字东山)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曲阜东乡巨鹿村迁江苏丹阳,累世相承。该谱颜心庵初修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颜亮臣再修于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其后三修于干隆九年(公元1744年),四修于干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五修于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六修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修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该谱收人《中华各姓祖先像传集》第十卷。
十七、河南襄城((颜氏世家支谱》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修。颜锡龄主修并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以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定居河南襄城县的颜子六十世孙颜定为始祖,传至六十七世时,分为八支,按八支分别续至七十五世。另有自河南宝丰县迁至襄城的颜子五十九世孙颜懋乾一支,单独续至七十四世,附于谱后。
十八、安徽毫州((颜氏族谱》(存残卷一册)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安徽毫州颜重礼同族侄颜怀玉、族孙颜士钅重修。16开木刻线装本。卷首除颜重礼序之外,还有复圣嫡裔七十六代翰林院五经博士颜景育序及无名序一篇。颜重礼等所作“南徙毫郡祥系谱序”载:“颜氏自宋建炎二年复圣颜子五十代孙讳喻,字德配,承务郎,行三,扈从康王由东南迁至毫即家焉。历宋元明清,从无紊绕。”后载颜氏嫡裔四十二代起,至五十代颜岐后裔衍至五十八代世系、五十代颜喻后裔衍至七十六代世系、四十九代颜随后裔衍至七十三代世系、六十代颜俊后裔衍至七十四代世系、五十八代颜贤后裔衍至六十七代世系。
十九、安徽长丰《续修颜氏宗谱》(六卷)
1990年春,由长丰县杨家庙颜氏后裔颜传贤等人倡议重修,颜庆忠主笔。该谱内容基本以民国旧谱为主,丁口繁衍续修至1990年。卷一为谱序、人物传略、世派吉字等。卷二至卷五为老世系及六世麟字各支派下世系繁衍概况。卷六为凡例、家训、家规、执事名目、领谱字号、祠图、坟图等。长丰杨家庙颜氏明初由江西瓦霄坝迁徙而来,始祖颜盛典定居颜家冈。民国7年(公元1918年)首次由颜正文等人创修宗谱,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由颜礼安等人重修。
二十、浙江《会稽颜氏宗谱》
由浙江省会稽(绍兴)横溪颜氏后裔颜永桂等,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创修。该谱承上虞县黄泥道村颜藕香所存嘉庆年间颜氏旧谱而新修。复圣堂本。主要记载南宋颜岐后裔、颜子五十四世孙颜通宾派下横溪颜氏的繁衍概况。
二十一、黑龙江宁安《颜氏族谱》
1941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颜氏后裔颜廷超,目睹在日寇统治下朝鲜族被迫改成复姓,将被日本同化的事实,深感民族与家族危机,乃向族长建议重修颜氏族谱,得到赞同。历时一年完成刊印本,三卷。该谱从曲阜故里族谱中全录有关姓源、像赞、优抚恩例、颜氏世家谱序、行辈、嫡裔世家支谱等,同时对宁安颜氏支系(曲阜龙湾户)自清代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由曲阜徙居黑龙江宁安城东北60里乜河落户的300年历史,谱系列表,并制定约法五戒四禁、凡例十则、族谱引、祖坟考、颜氏家庙记、跋、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连同原稿均在“文革”中被毁,20世纪80年代颜廷超在外县族兄处见到印刷本,又据此重新用钢版刻印成本,并将谱系由直列改为表列式,上下相承,左右相连,一目了然,为修谱所首创,同时补写了约法及颜氏家训摘录等。该谱曾赠送北京图书馆,受到重视。
二十二、《颜氏总谱》(十卷)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湖北颜氏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未及刊就,不幸逝世,谱事中辍。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复圣七十七世孙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徊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克复堂刊本,十卷本。卷一为续修颜氏总(通)谱序、小引,各公派下名录小引,论人班行先后记,新建复圣颜子庙记,重刊宁乡、浏阳、益阳、永新、茶陵、安福、沔阳、湘乡、泰和等地颜氏通谱、支谱序和小引等。卷二为“克己复礼”字号承领通谱各派名单、谱例、家规、禁议、曲阜谱序、永新等旧谱序。卷三为重刊各派文集、传记、墓志铭等。卷四、卷五为《陋巷志》。卷六为《颜氏家训》。卷七为鲁公文集,分上下卷。上卷载历代文人赞记诗文,下卷载鲁公奏疏、碑铭等。卷八为三刻受姓源流小引、重刊始祖图序、复圣公以上世系之图、重修东鲁颜氏始祖复圣公宗支总录、重刊鲁公至诩翊翔三公五派总录等。卷九为重刊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沪源衡公派下名录。卷十为浏邑东乡源流序、小引,浏阳东乡象喜公派下三房旧序,悦奎公德配曾孺人墓志铭,湖南浏阳东乡晓公派下名录,荣公次子德公派下名录,象喜公长子志纲、次子志常、三子志伦派下名录,浏阳东乡筠窝象治公位下名录,墓图等。
二十三、江西永新《中陂颜氏族谱》(二册)
清干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西永新县中陂颜氏族人重修。主修为首事颜步雷等14人。线装八开木版印刷。该谱依旧谱原本删其文翰,中陂自颜岳起,西溪自颜观远起,磐湖自颜士涧起,另立三部,别名“余庆”,分别标名“天”、“地”、“人”。“天”字部存中陂总祠“孝友堂”,“地”字部存西溪房祠“燕诒堂”,“人”字部存磐湖分房祠“惇伦堂”。主要记载颜岳于宋太平兴国年间自捣石徙居北乡三都中陂子孙繁衍的情况。上册内容为捣石徙北乡三都中陂颜岳世系揭图(自七世颜岳起至十九世衍分四房止)、中陂第二房颜观善世系揭图、中陂第三房颜观惠世系揭图、中陂第四房颜观静世系揭图以及支派世系揭图等,后附中陂颜宗鲁位下颜子泰、颜子明世系图和颜子贵位下颜进方、颜进辉世系图。下册内容为《颜氏列祖传赞寿序》,有理学家颜山农(颜钧)传等人物传记,鲁公遗像、诩公遗像及像赞和中陂颜氏列祖像赞、寿序等。
二十四、江西永新《东里颜氏叙伦堂六修族谱》(八册)
2001年12月,由江西省永新县东里镇颜家村颜氏族人重修,颜立程主修。东里族谱已经六次续修,一修时间无考,二修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三修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三次主修均无考;四修成书于清干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主修颜嘉漠;五修于1919年,主修颜咏轩。现存五修旧谱一套八册。六修族谱是在五修旧谱的基础上续修而成,体例沿用旧谱格式。
二十五、江西《萍乡颜氏七修族谱》(五册)
1997年,由江西萍乡颜氏族人第七次重修,主修颜明山,副主修颜寿康、颜光德主编颜光德,副主编颜春泉、颜瑞明。该谱共五册十四章,16开精装本,2100余页。第一册除谱序外,一至九章,分别是源流世系、宸翰、历届谱序跋、祠堂图记像赞、先辈名人录、文翰、谱规家规家训、萍乡颜姓分布地名志、新派行引和对照表。第二册至第五册从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记萍乡插岭、曲坑、大沙塘、金沙湾等各支派世系;第十四章为附录,后为编后记等。该谱序载萍乡颜氏曾六次修谱:初修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由颜懋光作序并写跋;重修于清干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与初修相隔49年,颜树德作序,颜培元写跋,颜培天写修谱告祖文;三修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与二修相隔40年,颜培化作序,颜钟琳写跋;四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与三修相隔49年,颜正瞻作序写跋;五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与四修相隔45年,颜熙作序,颜云洗写跋;六修于1932年,与五修相隔34年,颜孔铸作序,颜永逸写跋;七修于1997年,与六修相隔65年,颜光德作序,颜春泉写跋(萍乡颜氏七修族谱时考虑出书时间,颜仕勉派下分支在1997年6月发谱,由颜真愚、颜锡荣作序,颜洁元写跋)。萍乡颜氏以梅洲初祖颜仕宏为一世祖。
二十六、江西上饶《颜氏族谱》(五卷)
民国31年(公元1942年)重修,陈殷作序。刻版印刷,印数不详。该谱是继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旧谱而重修。记载清康熙年间颜仙、颜彭及其子颜庚,由福建永春县迁至江西上饶定居后的繁衍状况。
二十七、湖南邵东梅塘清潭《颜氏族谱》
1993年由颜坚生任主修,颜银生、颜达明协修,副主修颜立祥,总纂颜家卿,会计颜赤红,出纳颜汉生,集邵东、康桥、梅塘、清潭、颜家屋等地颜氏支派为一谱。由颜坚生作序,颜家卿、颜博士写跋。距上届谱成时隔59年,1993年春于清潭谱局印成。
邵东颜氏修谱始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颜如瑶与兄颜如环集南团雅坊支派撰稿于罗湖书院,颜谮后裔颜忠友、颜忠明暨生员颜朝彰集梅城小溪宗支造册呈请附修。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颜以昭后裔颜星,字柳次,合东鲁、吴楚同宗修谱,清潭支则由颜学山及其祖颜行效、叔颜行纬,首领梅派,随颜柳次于湘潭忏心寺,集颜谮、颜瑶裔之丁稿,未及刊就,颜柳次不幸逝世,谱事中辍。二十余年后,颜学山复率弟行颜怀瑾、侄行颜宗元、颜宗赞、颜上达等将梅邑小溪颜谮、颜瑶后裔调用之丁稿,重新整理,于干隆八年(公元1743年)成谱,本届谱自始至终历时32年,距上届谱成197年。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七十七世祖宁乡伪宁颜邦城率颜怀德、颜邦耀、颜振洄及颜邦辉等人于长沙兴建复圣庙后,集湖南各派修纂通谱,成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历时两年,距上届成谱时隔74年。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春,七十七世祖颜邦瑞率颜泽湘倡修家乘,乃由颜邦佑、颜其佩、颜泽湘、颜家振董其事,集新邵安邑同支,撰就成牒,时值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历时三年,距上届成谱时隔47年。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七十九世祖颜燮勋任总修,其堂弟颜静奄任清书,族孙颜士才任纂修,颜家梅任经理,历时三年完成,距上届时隔41年。
1934年颜吉皆任主修,颜松岑任主修兼总纂,集邵阳、武冈、湘乡、益阳、祁阳等颜氏17支派建总祠于邵阳,借总祠为谱局历时三年修成,距上届修谱时隔31年。
二十八、新修《湖南娄底颜氏支谱》
1984年5月,颜景璋后裔官塘支房首议谱事。各支房踊跃响应,于1985年5月召开阖族各房代表会议,公推颜复火昆、颜静君任总修,颜昌龄、颜毅坚任纂修,颜家训、颜满庄任监修,颜家贤、颜超华任校书,颜家友任经理,共同董其事,并聘颜昌资、颜昌瀛、颜昌焘、颜昌福、颜康宁、颜鼎生为顾问,颜超华作序,颜复焜写跋。历时两年,于1986年秋完成,是为第八修,距上届修谱时隔39年。
该谱于1945年4月开始七修,七十九世祖颜泽其、颜静奄任总修,颜允述、颜化学任纂修,颜昌资、颜满祖任校书,颜家轩、颜树资任经理,历时三年,于1947年冬完成,距上届谱成时隔12年。
二十九、湖南湘潭《高山坝颜氏六修支谱》(四卷)
1943年重修。上承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五修支谱,记载翊房服祖派六十三世祖脱公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随父兄由泸源徙湘潭原十一都十甲即碧泉乡第十三保高山坝颜家湾开基繁衍概况。至七十世衍分为“东、仁、信”三大房,三大房以后七十一世再衍为“瑞、林、禄、巽、明、美”六小房。大房裔孙繁衍于颜家湾,次房子孙聚居于辰山一带,三房嗣代则散居于花市等处。三房公推颜惠卿、颜子贵、颜阱甫、颜南生、颜佐卿、颜内昆、颜致诚、颜福盛8人为房修,经征集会编,而后付印成颜氏兑月堂本,分发各房宝藏。

⑧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五光十色加起来是15种,五颜六色加起来是11种,直观上来说这就是区别。但其实是没有区别的,中文里面说的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不是指具体的颜色种类,是用来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比如近义词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理儿是同一个理儿。

⑨ 这,就叫爱情!外国女子痴情河北残疾小伙,结为夫妻3载不离不弃,后来呢

3年后,李康宇走了,他走得非常安详、平静。虽然和颜淑英在一起的日子只有三年,但他人生已再无憾事!李康宇走后,颜淑英也没有回国,而是接力了李康宇的事业,她要将李康宇的坚强精神发扬光大。听过他们故事的人都被深深感动,是的,当一个身体状况不佳的人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

⑩ 木化石的化石资源

硅化木主要生成于中生代时期,以侏罗纪、白垩纪最多。从中国1:200000区域地质图资料分析,全国各省均有侏罗纪、白垩纪的分布,因此硅化木的地理分布范围应当遍及各省。人为的异地硅化木,由于某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花卉奇石市场,处处都有硅化木的踪迹。下面仅搜集部分原地、异地硅化木产出相关资料以示分布的广泛性。
1)贵州省赤水金花坎、习水良村一带侏罗纪、白垩纪的松柏类硅化木化石。
2)山东省临朐丶费县的红笔树硅化木,树干长12米,直径0.40米。
3)四川省自贡市大山埔是侏罗纪恐龙的聚集地,还产有树干长20多米的硅化木。
4)云南省元谋县境内分布奇异土林,在土林砂砾的岩层中,还发现砾属硅化木。
地质公园。
硅化木化石南北绵延分布近七公里,露出地面的硅化木树干长一米多,尚有树干需四五个人合围,有一直立硅化木底部还露出部分树根,另一棵树干长10余米、树干直径达2米多的松科硅化木化石,年轮依稀可见,连树皮和蛀虫咬过的痕迹也被保留下。
穿岩硅化木森林由松、柏、杉、银杏、桦树等组成原始森林,距今1.12亿年至2亿年前侏罗纪至白垩纪地质年代。不久前在澄潭江一带发现水冲硅化木。新昌县发现罕见的硅化木新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段淑英定名为“新昌南洋杉型木”。
6)河南省孟津县黄河小浪底景区内的黄鹿山乡津西村白龙庙旁发现一棵在中原少见的硅化木,呈黑红色,直径有1米,裸露出地面部分高2.5米。
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力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了大量距今2万多年的古生物化石,包括猛犸象、野牛、野马、披毛犀、羚羊、硅化木。
8)新疆东部的伊吾县,在北边一百余公里的淖毛湖戈壁上发现两株巨大硅化木。距今至少有1.5亿年,树根、树干、树皮、树枝保存完整一株长达17米直径1.05米,另一株长11.5米,小头直径1.15米。
9)广东省顺德陈村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中的花卉大观园,展出一株异地硅化木,距今大约1.37~1.95亿年,原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淖毛湖戈壁上,长16.7米,根部直径2.3米,顶端直径1米,重约53吨。这里原有两株巨大的硅化木,大的一株被运来了。
10)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建立异地硅化木古植物园,占地2万平方公里。仙湖植物园内来自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的500多株中生代硅化木,属于松杉类植物。并在二楼展出硅化木主题的古植物进化、演化标本,展示了地球中生代、新生代的植物生态环境。
11)北京市故宫博物院内的御花园中,也有异地硅化木装饰。
12)广东省顺德市陈村花卉世界,移植异地硅化木。
13)上海市一硅化木化石收藏家,硅化木化石藏品达一万余件,硅化木除产于中国外,还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一硅化木树根藏品需三人手牵合围,另还有一件硅化木藏品树干高约二米,树干直径一米余,奇特之处在于树干三分之二以上硅化,形成坚硬的硅化木,三分之一为炭化,炭还可燃烧。
14)重庆市永川区永泸乡的石松坪硅化木,主干直径最大的达1.25米,长11.12米。
15)河北省曲阳县城北10公里处,西大洋水库以南,与唐县交界处一片丘陵地带,在南北长二三公里的数个山坡上分布着硅化木,年轮清晰。
16)山东省日照市硅化木产于莒县大石头乡北涧村-小穆家村、棋山乡珠山一带,以五莲县石场南仲家至东候家沟村一带为主,距今1.35亿年,产出层位莱阳群杨家庄组。
17)山东省东部即墨市的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即墨市西部大信镇和营上镇的交界处,硅化木,已发现11株,属南洋杉科,出露地层为早白垩纪青山组。
18)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老石旦煤矿附近产出的硅化木化石,树干长38米。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南方向的哈顺戈壁滩上,在雅丹地貌上,人称“魔鬼城”的地方有1.4亿年前的硅化木化石。
20)四川省自贡市硅化木出露于月长山岭采石场,1983年9月被采石工人发现。一株树干长23.3米,为银杏类,最大直径为1.3米,小的分枝有10个,上部含炭质较高,表层保存稍差。另一株长13米为松杉类,最大直径为1.08米。硅化木埋藏在距今1.6亿年的中侏罗纪下沙溪庙组底部砂岩中,与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相毗邻。
21)北京自然博物馆计划在展览楼正面绿地上,建成一遍异地玛瑙状玉髓硅化木化石林,预计在6月完成。这些硅化木原产于辽宁省北票,距今1.3亿年,硅化木树干总长约40多米,分10 段,最长的一段长11米,直径最大的有1米多。
22)杭州西湖岳王庙旁有一棵柏类硅化木,当年被种植在岳飞被害的风波亭前“精忠柏”。
23) 四川省永川市王坪镇中生代株罗纪硅化木化石,植物名称石松,杜甫曾写“万年松化石”。
24)、福建省华安县大坪镇二三公里处产硅化木化石,古人以“隐隐有松鳞,以手触之,石磊磊有声”来描述松化石的特征,地质时代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属侏罗纪时期。据当地乡民说,山里头松化石很多,这株在水边的亿年松由于高大更而引人注目。
25)、四川宜宾市东南68公里处,有一天然竹园。那里粗如碗口的楠竹,根连枝叠。拥青泻翠,郁郁葱葱,荫覆着500多座山丘,总面积达6万余亩,这就是国内外罕见的蜀南竹海。在竹海北面二龙口乡有裸露地表的硅化木群,分布在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26)江苏徐州彭城云龙公园异地硅化木石林,占地2000多平方米,移植异地硅化木达100多株,有的树高10米左右,直径1-1.5米,投资130万元。
27)山西省长子县在距具城10公里的南苏村和壑子村一带的山岭上产出硅化木,植物系柏树类。暴露在地表的就有43棵。其中,最长的13.9米,最短的2米左右,直径最粗的1米以上,最细的0.5米。有的树叉、年轮清晰可辨。山西为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决定拟在原产地兴建硅化木化石博物馆,设计方案在进行中。
28)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省博物馆1982年经批准收藏了一棵11米高的硅化木化石。
29)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博物馆1985年收藏了一棵13.9米的硅化木化石,现安装在长治市东大街府城隍庙院内,供游人观赏。
30)四川安岳县的马门溪恐龙是侏罗纪晚期马门溪恐龙化石,为亚洲第二大恐龙化石,距今1.4亿万年相关的还有硅化木、大象、熊猫、鱼龟等化石。
31)辽宁省旅顺博物馆园区内的异地硅化木林,由大连市政府投资建设,计划2003年上半年展出。硅化木来自辽宁省北票市,距今约1.6―1.8亿年,19株硅化木树种有雪松、金松,树干长6米,直径可达1.5米。
32)四川省简阳三岔湖花岛,有与恐龙同时代的珍稀树种银杉,1.5亿年前的硅化木。
33)辽宁省北票市约四十公里的四和屯,是上园镇草米店儿村的一个村民组,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使它在世界古生物界占有一席之地。展览 馆内收藏热河生物群中各种植物化石、硅化木、昆虫化石、爬行动物、原始哺乳动物化石。
34)辽宁省朝阳县鹦鹉嘴龙三塔中国鸟鲟鱼、狼鳍鱼、硅化木、昆虫化石。
35)陕西省延安市宋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述过延州(今陕西延安)永宁关发现有数百茎石化林木。
36)四川省永川县永泸乡石松坪小丘上有不少石松硅化木,主干直径最大的达1.25米,长11.12米。
37)浙江永康中生代时期植物茂盛,一次又一次剧烈的造山运动把大量茂密的森林埋入地下形成硅化木植,物种类有松、柏、樟。
38)云南昆明地区发现的早二期叠世珍贵树蕨茎干云南辉木硅化木,保存在二叠纪玄武岩中,主体保存在原地,待开发为遗迹博物馆。
39)辽宁省锦州古塔公园北部的异地硅化木林,占地4000多平方米,硅化木形成于1.5亿年前,共200多株,树干粗大,直径多在一米以上,大部分来源于辽西化石群。
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天山山谷地带,发现大量距今一亿三千万年的硅化木及海洋生物化石群,分布面积达6平方公里,树木排列紧密,纹理清晰可辨,树木直径达二米左右。
4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力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距今已有2万多年猛犸象、野牛、野马、披毛犀、羚羊及硅化木。
42)南京栖霞山风景区的古御花园占地30多亩,原为干隆行宫,有异地珍贵的硅化木一株。
43)福建闽侯免耳山1.3亿年硅化木。
44)广西百色,在百色盆地大约80万年前,一个巨大的陨星撞击亚洲的东南部,碰撞引起熔融碎片飞溅,大地到处燃烧。大火焚烧了百色盆地里茂盛的森林,使它下面的砾石层暴露出来 , 根据在实验室分析得出的炭屑和硅化木碎片,正好与旧石器和玻璃陨石保存于同一层位,考古学家认为百色旧石器时期发生过陨星撞击地球事件
4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东北部黑油山从1亿8千多万年前,即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大片含油岩层在这里形成,1983年,在黑油山南麓13万平方米的公园内有“拓湖”,湖中有两小岛,称“孤岛”、“足岛”。足岛上立有3株2亿年前形成的松树硅化木。
46)常州侏罗纪恐龙公园,运用电、声、光技术,营造侏罗纪时期植被和各种恐龙仿真模型,并异地移植一百余株大小不等硅化木。
47)北京木化石,产于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乡下德龙湾。该石大多垂直地面出露,最大的直径2.5米,小的有几十厘米,一般为0.5~1.0米。颜色有灰白色、灰色和褐色。其横断面上,有清晰地一圈圈规则美丽、疏密相间的年轮;在纵断面上,有细微的纵向纹理和凹凸不平、厚约1厘米左右的化石树皮。
48)2016年重庆北碚发现木化石群。
下德龙湾木化石大多是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保存在下德龙湾侏罗系后城组砂页岩地层中,至今已有1亿3千万年历史。那时成片的森林由于燕山运动及火山喷发被埋入地下,在缺氧高压环境中,富含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慢慢渗透到树木的内部,二氧化硅分子与树木的有机质成分进行置换,而树木的结构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变成了木化石,随着地表抬升,木化石又露出地表。下德龙湾木化石,在方圆几平方公里内,出露的约有40多株,有的高出地表近2米,其出露面积之大、数量之多、树径之粗在国内都较为少见。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3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7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14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3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9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7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02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96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5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