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怎么灭绝马来西亚
A. 犀牛是怎样濒临灭绝的
因为犀角啊!犀牛角在原来不仅是奢侈工艺品的原料,也是名贵药材,价值甚至比象牙还高,所以很多偷猎者就去猎杀它们,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穷的国家以此为生!当然这是在过去,现在所有国家都禁止犀角和象牙买卖,保护起来了呢!但是由于过去的大量捕杀,现存犀牛数量就不多,犀牛繁殖就成了一大困难,所以濒临灭绝。
B. 犀牛灭绝了吗
犀牛没有灭绝。犀牛因其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濒危物种。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
C. 黑犀牛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为什么犀牛将濒临灭绝?我们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犀牛。
犀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亚洲的犀牛一般多为一角,角长在鼻子上,而非洲的犀牛为为两角,其一只在前,一只在后。
t018e7493b6c57f8459.jpg?size=600x327
犀牛头脑比较迟钝,视觉也很差,但嗅觉和听觉却非常敏锐。 别看犀牛体型笨重,但仍可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比如非洲的黑犀在短距离内竟能达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它睡觉的姿势也很特殊,有时卧睡,有时站着都可入睡。
所有的犀类基本上都腿短、体粗壮。体长约有3米左右,体重达3000千克左右,皮厚且粗糙,常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左右的高地。经常是夜间跑出来活动,但生活区域基本不脱离水。并以食草类为主,或树叶和野果等
其中黑犀牛是犀牛中脾气最坏者,它经常主动攻击任何陌生的气味和声音,但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没有击中目标时,它在荆棘中也可跑到45公里/小时的速度,并且转身的速度很快,故也能敏锐地实行自我保护。
但犀牛和牛椋鸟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是因为它们各有所长,对于牛椋鸟来说,犀牛是一张会自行移动的宴席桌,因为在犀牛身上寄生着许多味道鲜美的虱子,而牛椋鸟恰恰又最喜欢吃这些味道鲜美的虱子,所以犀牛身上寄生的虱子,足够让它饱餐一顿;而对于犀牛来说,牛椋鸟不仅可以除去它身上的寄生虫,并且在它出现危险时,还可以向它发出各种“报警”。因此,它们各取所需自然就结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犀牛和牛椋鸟
t01457fcc7d746e2ce8.jpg?size=288x172
一般像犀牛这种体型庞大的动物反而善良呆萌,它很安静和胆小,不会去轻易攻击人类。可是犀牛的最大威胁,反而是人类。尤其是现在市场日渐兴旺商业利益,犀牛更是被处于盗猎的对象,因为人类要割走它的角,由于犀牛在传说中神奇的医疗效果和其尊贵身份的象征所以售价一般都极其高昂,盗猎者残忍割去犀牛的角,正是受各方面利益的驱使。在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 ,犀牛的栖息地也日益缩小。加上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所以犀牛的栖息地也正在被大幅度破坏和摧毁。甚至导致极小部分犀牛由原先独居生活变为群居生活,甚至还被迫近亲繁殖,因此基因变得十分弱化有时还会产生很多的出生缺陷。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作为犀牛何能避免不会濒临灭绝?甚至可以说现在中国几乎已经见不到了犀牛。但中国却是世界野生动物的最大消费国,也是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最突出的国家之一,这其中当然首先就包括犀牛角。作为我们很好了解犀牛,也是我们甘心为保护犀牛所做出的第一步,具体做法上必须拒绝犀牛角中药,拒绝用犀牛角做的工艺品。这些中药和工艺品,是以犀牛灭亡为代价的。当你在观赏一个美丽的犀牛角酒杯时,实际上这时呈现在你面前的已不再是一件艺术品了,而是在鼓励恶意猎杀,当你在了解犀牛后应果断拒绝一切犀牛角的工艺品。
t01b78c64519ce5e710.jpg?size=600x544
犀牛角工艺品
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犀牛,欧洲科学家已开始行动,并成功地将试管犀牛胚胎移植回一只雌性犀牛体内,这也是世界首个成功转移的试管犀牛胚胎。
D. 犀牛为什么要灭火
其实犀牛会灭火这种现象,最早流传于印度、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所涉及的犀牛主要是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现存犀牛共有非洲的黑犀牛、白犀牛两种,南亚和东南亚的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五种)。
马来语里对会灭火的犀牛还有专有名词叫badak api ,badak是犀牛的意思,api是火的意思。 传说的真实性还没有经过证实,或许是真的,但要得到证实也很难了,因为犀牛现在已濒临灭绝,难以观察到这种现象了。
只是电影《上帝也疯狂》使这一传说传播开来,使得某些科普节目介绍时也会提到这一点。 如果真有此事的话,解释生物先天性行为的原因很固定--条件反射。我想就像斗牛对红色的东西敏感一样吧
扩展内容:
犀牛(学名:Dicerorhinus)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
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在渐新世呈现了有史以来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它体格健壮和巨大,体长约8米,身高5米。不过尽管巨犀和犀牛同属奇蹄目,但并不归于犀牛科。
中新世的后期,呈现了独角犀牛的先人。独角犀牛仅存爪哇犀牛和印度犀牛,均散布在亚洲。在中新世今后呈现的犀牛体型与现代犀牛相挨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颌有两颗大牙向前伸出,日子在沼泽地带,以水中的植物为食。
上新世后期(约300万年前),双角犀牛呈现。双角犀牛有苏门达腊犀、白犀牛和黑犀牛。第四纪时期人类现已呈现,早期的犀牛以板齿犀、披毛犀为代表。板齿犀个体巨大,5米长,身披厚甲,在额部生有大角,约2米长,牙齿的齿冠高,呈方柱状,草地上日子,
更新世时期在我国华北的及欧洲等地曾有板齿犀日子;披毛犀和猛犸象外形类似,巨大的身体及长着粗毛的厚皮能够抵挡冰冷,长鼻上有一对巨角,前面一支最长可达1米,日子在冰冷地带。这两种犀类先后在不同的时期都现已灭绝了。
E. 有史以来最大的有角犀牛-板齿犀,究竟是怎么灭绝的
在传说中,独角兽长着马的身体,头上有一只角。但是独角兽并不只属于传说,在地球上还真的有“独角兽”。
板齿犀
传说,在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着独角兽,它们长着一只巨型的角,身披毛发,曾与人类一起在地球生活。一些科学家执着地认为,他们在西伯利亚发现了这种独角兽的骨骼化石。它其实是“板齿犀”,也被称为“西伯利亚独角兽”。
角鼻龙生活在侏罗纪(2亿到1.46亿年前)晚期,是的顶级掠食者之一,足迹遍布全球,尤其掌控着北美地区。科学家曾认为,角是角鼻龙进攻和防御的强大武器,但是那么短的角显然不具备攻击力。随着异特龙的出现,角鼻龙失去了北美霸主的地位,最终灭绝。
F. 马来西亚最后一头苏门犀死亡,苏门犀牛有何特别,为何会灭亡
因为犀牛本身它的繁殖能力就比其他动物要差很多,而且对于环境的要求极其严苛,能活下来的也是少数,加上当地没有保护好这种动物,就慢慢的走向灭亡。
随着现在的环境破坏,人类的滥杀滥捕,导致很多珍稀动物也慢慢的从地球上消失了,所以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是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像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比如羚牛,大熊猫,藏羚羊等珍贵的濒危动物也慢慢开始群体复苏了起来,这也是一件好事。
G. 中国国内的野生犀牛为什么会灭绝,还有望恢复吗
气候原因与人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望恢复。
如今,野生犀牛在国内踪迹难寻。古籍中有关于野生犀牛的描述,化石显示,野生犀牛曾遍布中国。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鲸鱼不是鱼,犀牛和牛也没什么联系,而是和马有点类似。
随着最后冰期结束,地球进入了全新世,就是我们现经历的时代,制造工具的成熟,人类成为了地球“主宰”。而犀牛家族却只剩下很少的种类。多样化程度下降,在全新世早期,中国犀牛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分布在南部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犀牛骸骨在人类遗址中出现,说明原始社会,人类将犀牛视为狩猎对象。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人们猎杀犀牛从吃肉演变成对相关制品的依赖。
H. 古代的犀牛曾随处可见,究竟为什么被灭绝
主要是因为犀牛的繁殖速度赶不上被杀害的速度,所以后来就被灭绝了。犀牛这个动物曾经在古代的时候也算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动物,毕竟犀牛的体型庞大、战斗力强悍,基本上没有什么天敌。但是随着人类对犀牛的了解逐渐的增多,犀牛的天敌就出现了,那就是人类。再加上犀牛自身也不是很争气,适应不了严苛的生存环境,所以后来就灭绝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犀牛对外界环境要求的较高,极少数在野外生存的犀牛基本上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死亡了。其实古人们对马牛羊的需求同样很大,但马牛羊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高,很多恶劣的环境下它们都能生存。而犀牛和那些动物相比就显得比较金贵了,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所以后来犀牛就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使得种群数量急剧的减少,最后便灭绝了。
I. 白犀牛为什么会灭绝
人类猎杀是导致犀牛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由于犀牛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以及可用于制作传统的阿拉伯弯刀的刀柄,其价格被炒到比黄金还高,已经达到每公斤6万美元。也因此,人类对犀牛的猎杀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再加上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缩小和丧失,在上世纪60—80年代,北方白犀牛已经大量消失,到1984年,仅剩下15头。
J. 中国犀牛灭绝原因是什么
中国犀牛曾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它们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犀牛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它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是身体庞大,相貌丑陋,却是胆小不伤人的动物。不过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用头上的角猛刺对方。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左右。
我国原来有三种犀牛:大独角犀(印度犀)、小独角犀(爪哇犀)和双角犀(苏门犀)。它们本该无忧无虑地永远生活在我国南部,可是它们头上的珍贵犀牛角成了它们灭绝的主要因素。
自私的人们把犀牛角当成珍贵的药材,同时也将它与象牙一样用来雕刻制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人们还残忍的将犀牛的皮和血入药,在我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人们认为犀牛是上乘中药,由于犀牛数量稀少,因此越发显得珍贵,只有有权,有财的人才能享用。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员为了使犀牛角成为自己私有的财产,发出公告,不许民间乱捕犀牛,只许官方猎杀。这样,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杀滥捕。他们打死犀牛,当场把犀牛角锯下,然后多数进贡给他们的上司和皇上,为他们以后升官发财铺平道路。当时最多出动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几十头犀牛。当时民间一些人为了发财也大量偷猎犀牛。如此疯狂捕杀,到了20世纪初,犀牛在中国所剩无几。这时的犀牛角更显得珍贵,但据当时官方资料,在1900年到1910年,仅10年间,官方和民间进贡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这还不包括偷运到国外的!而这之后,犀牛很少捕到了,直至1916年最后一头双角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被捕杀;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被捕杀,在这最后十余年间,共捕杀不足10头。1922年之后,没人在中国在看到任何一种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