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国服是什么
Ⅰ 马来西亚喜欢穿什么样的风格的衣服
马来西亚男士喜欢穿无领上衣,女士喜欢穿和纱笼。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
除了皇室成员以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
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马来西亚的风俗:
同家族的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为称呼用途。马来人名字的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两者之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拥有马来西亚封衔的人可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
Ⅱ 中山装成马来西亚官服 中国应该有怎样的"国服"
今年两会期间,“汉服”受到一些代表委员的热捧。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即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则建议,应在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 叶宏明说,“中山装、旗袍被西方人看作是中国的‘国服’,但这些还不够体现民族精神。”此前,有人曾建议将“中山装”定为中国对外交往时的着装形象,但未有结果。与此同时,在中国被冷落的中山装,去年却被马来西亚批准为“官方服装”。 中国服装的发展,排序当是汉服、唐服和明服。距离人们最近的有关中国“国服”形象的记忆,是在2001年于上海举行的APEC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唐装”集体亮相,使得唐装迅速流行开来,掀起了一股“唐装热”。但是,关于“国服”,却未见定论。 在“国服”的标准上,叶宏明建议,可以在多种民族服装中选择元素,也可以从古代汉服中选择元素,还可以汲取少数民族服装和西式服装的长处。“标准不在‘服’,而在‘国’。”他还建议公务员应有统一着装的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说,汉服体现了中华文化与人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饰的标志。针对目前国内授予学位时穿戴的都是有着浓厚西方特色的服装,刘明华表示,中国完全可以自行设定代表民族特色的汉服系列为中国式学位服,以此来推动中国的汉服复兴。 在汉服的推广上,叶宏明和刘明华均建议,可以在婚礼、节日庆典以及传统文化活动中提倡使用。
Ⅲ 马来西亚人的生活习惯喜欢或忌讳什么
一、生活习惯
马来西亚穆斯林较虔诚,每天祈祷五次,到麦加朝圣过的人倍受尊敬。回历九月是斋月,马来人通常情况下均昼禁夜食,只有年老体弱多病、孕妇或外出旅行者可例外。
二、喜好
马来人普遍喜好辣食。
三、忌讳
马来人忌食猪肉;马来男士不主动与女士握手,除非女士主动握手;左手被马来人认为是肮脏的,因此在接、递物品时应用右手。
马来人忌用食指指人或指路,不翘二郎腿,不得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马来人禁酒,也忌讳在物品上印有动物或人像的图案。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否则将被拒之门外。
(3)马来西亚的国服是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习惯:
马来男女服饰五彩缤纷。马来人有其传统的服饰,称礼服。正式场合和隆重节日均着礼服。较流行的服饰是“巴迪”(蜡染)。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服,“巴迪”有长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着长袖“巴迪”。
传统的马来妇女服饰分上衣和纱笼(筒裙),衣宽如袍,袖长,衣身长过臂部,纱笼十分宽大,通常长达足踝。马来妇女穿着传统服装时,头上披着一条薄薄艳丽的纱巾,纱巾垂挂至肩膀或胸前。
Ⅳ 马来西亚说什么语言
在马来西亚使用的语言主要有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英语等。
马来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英语被视作为第二语言或通用语言,被广泛地使用在行政、工商业、科技教育、服务及媒体等方面。马来西亚大部分人都能说马来语和英语。
马来西亚华人说华语(普通话) ,也说其他的一些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汉语方言。马来西亚印度人大多说泰米尔语,还有泰卢固语、马拉亚拉姆语和旁遮普语。泰语也是马来西亚的地方语种之一。
(4)马来西亚的国服是什么扩展阅读
官方语言为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在1969年种族骚乱五一三事件发生后,马来语才成为主要语言。
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马来西亚式英语(Manglish)也广泛被使用,它是一种口语化的英语形式,带有很重的马来语、华语方言及泰米尔语的影响。
Ⅳ 马来西亚人有什么禁忌
马来西亚政局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在马旅行、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较为方便和安全。但从近年来中国公民在马发生的问题和马媒体公布的情况看,特别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马强奸、持械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对中国游客而言,摩托车匪抢劫、持械抢劫、出租车司机对乘客暴力收取高额车费等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公民到马应注意自我保护,如遇突发事件可向警方报案或与我驻马使领馆联系。
(二)马普通签证(Social Visa)30天有效,一般不能延期,逾期未出境者将面临坐牢或严厉的经济处罚。入境者如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出境,应自己前往马移民局办理签证延期手续,不要委托他人办理,避免上当受骗。
(三)马普通签证主要发给赴马旅游、经商、探亲人员,持马普通签证在马打工、贩卖小商品是非法的,一旦发现将受到制裁。
(四)赴马人员最好携带1000美元左右的现金或能提供在马支付费用的公司或人员名单。马移民官员对中国游客,特别对30岁以下入境的女性散客审核较为严格,如入境者在短期内来往马多次,或不能提供来马可信的理由,很可能被原机遣返。
二、签证、入境与海关
中国公民赴马来西亚应在境外办妥签证,未办妥签证,从泰国或新加坡入境马的中国旅游散客,可在入境口岸申办口岸签证。中国赴马的旅行团可以办理口岸团体签证,但马方接待旅行社必须事先获得马移民总局授权并已经备案。为鼓励旅游,经第三国飞抵马彭亨州刁曼岛的旅客,如能出示有效回程机票可以申请落地签证。马来西亚签证种类主要分为:
(一)普通签证(social visa)。发给以旅游、探亲访友和商务活动为目的的中国公民。有效期三个月、停留期30天。普通签证不能延期,除非因健康原因、航班问题而不能及时回国,可凭有关医院和航空公司出具证明信函到移民局延期签证。
(二)工作和学生签证。在马来西亚工作或学习需由马公司或学校首先向移民局申请,获准后,由马移民局通知申请人所在地区的使领馆颁发普通签证。有关人员来马后,再到移民厅换成相应种类的长期签证。就读马大学的,他们的长期签证通常由学校到移民局总部申请,就读高中及以下学校的,由自己向所在州的移民厅申请办理。
(三)探亲签证。来马探亲最长可停留6个月。一般由在马工作、学习、居住的亲属事先向马移民局申请,亦可持普通签证到马后再更换探亲签证。申请此类签证要求提供的文件较多,如亲属关系证明、在马工作、学习及收入证明等。
三、安全角势与治安情况
马来西亚治安情况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但近年来社会不靖,治安情况有下降之势。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正在加强治理,但距社会安宁,出行无忧尚有时日。因此,中国公民来马应注意自我保护,妥善看管个人财物和重要证件,勿在公共场合展露钱财,以防不测。
(一)提防摩托骑士抢包。马来西亚有相当数量的摩托车。摩托车并无专用车道,在汽车中间来往穿梭,速度极快,在路边人行道上行走的游客稍不留神,其手拎或肩背皮包有可能被不法之徒猛力掠夺。由于抢夺速度快、力量大,游人很容易发生危险。建议来马旅客在公共场所行走时,尽量不要使用带子较长的提包,行走时将包置于离路较远的一侧,选择人员较多的地段通过。
(二)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持普通签证来马的旅客不可轻信本地非法代理蛊惑,非法滞留在马找工作。根据马法律规定,持普通签证者是不能在马工作,一旦被警方发现,有可能被抓送监狱或扣留营,落得工作未找到,有家不能回,枉花大笔中介费,在马吃住艰难的悲惨处境。
(三)避免去偏僻地方旅游。外出旅游最好结伴同行,路过人迹较少的地下通道、车库、高楼楼梯或过街天桥时要保持警觉,注意周围行人,以免遇险无助。
(四)妥善管理好个人旅行证件,不要将护照交给他人保管。贵重财物最好分散携带。
(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处变不惊,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如果发生意外,在能自救的情况下应在第一时间到警察局报案或设法与使领馆联系。
四、常见疾病与医疗条件
马来西亚属热带气候,旅客除须注意防晒外,还应留意饮食卫生,否则易患腹泻和消化道疾病。蚊虫较多,旅客外出旅游,可涂抹防药物亦可穿轻薄透气的长裤长衫,防止蚊虫叮咬,否则,患上疟疾和登革热的机会相对较高。旅客来马应自备一些治疗热带疾病的药物,如治疗发烧、腹泻、肿痛等药物,以供应急之需。马来西亚各州属均设有国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诊所也较普遍。医疗人员素质较高,设备较先进。如遇高烧不退,腹泻不止等病症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带来严重后果。外国公民在马的治疗费用比马公民略高,但不昂贵。
马来西亚保险公司一般不为短期来访旅客办理保险,旅客最好在国内办好有关旅行保险,以防不测。
当地的风俗与法规
马来西亚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主要由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民族组成。马来人90%以上信仰伊斯兰教,华人多信仰佛教和道教,印度人则信仰印度教。马宪法中明文规定伊斯兰教为马官方宗教。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多属逊尼派。华人与印度人的风俗习惯与祖籍国基本相同。马来人的风俗习惯十分独特。
(一)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音为宾),而女士则用"binti"(音为宾迪)。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音为阿碟或碟),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音为巴气),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音为妈气),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音为:恩杰)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音为:杰)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端)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布弯)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拿督)、Tan Sri(丹斯里)等。
(二)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三)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四)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五)衣着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六)参观清真寺
马来穆斯林一般较虔诚,每天都祈祷五次。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对外开放时,女士需穿长袍及戴头巾,否则将被拒之门外。在参观清真寺时必须衣着整齐,女性不可穿着暴露出手臂或腿部的衣着。在进入参观清前必须把鞋子脱去。
(七)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Ⅵ 马来西亚旅游攻略
一、到马来西亚旅游行前准备
1、签证
(1)前往马来西亚观光旅游,一般可以申请为期30天的旅游签证,可以到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的马来西亚大使馆或领事管去申请。过程非常简单,完全可以DIY。申请的时候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a、护照。剩余有限期在6个月以上。
b、本人2寸彩色证件照1张。
c、人民币80元。
d、填好的表格。表格要填两张,在领事馆签证处免费领取。
在办理好签证手续后,领事馆/大使馆会给一张回执,可以按照回执上的时间去领取的护照和签证,一般来说三个工作日可取。签证有效期为拿到签证后的三个月,入境后会盖另外的通关章,上面一般会给30天的停留期。如需逗留更长的时间,可以在申请签证的时候提出。
(2)如参加由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或者自行签证不太方便,也可以请旅行社代办签证,但一般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3)另外也可以申请免费的过境签,持签证可以在马来西亚境内逗留5天,办理签证时需出示5天内离开大马的机票,护照上的过境签证会写明离境的航班号和日期。
2、行李装备:护照、现金、信用卡、机票、短袖衣裤、洗漱用品、转换插头(马来西亚用的是英式的三插,电压与中国大陆一样,所以需要带一个转换插头)、相机、记事本、笔、蚊怕水、常用药品、拖鞋(大马终年炎热,街上的人多穿拖鞋)、防晒油、泳衣等。
绿人提醒:建议带一件薄外套和长裤,一是方便在有空调的地方穿,二是马来西亚有一些清真寺进去对着装有要求,衣服要盖过双肘裤子要盖过膝盖。
3、货币兑换
在马来西亚可以方便地用人民币(CNY)兑换马币(RM),没有太大必要带美元过去。建议到达后在机场兑换个50RM,然后出到市区再换。在吉隆坡的唐人街,Backpackers Travellers Inn对面的店有汇率不错,一度高达0.535,强烈推荐。大马其他地方都有很方便的货币兑换,包括金马伦高原和兰卡威,但是塔曼尼加拉貌似没有看到货币兑换的地方。
4、通讯
在吉隆坡的KL Central可以买到DIGI 的SIM卡,8.5RM含5RM的电话费。DIGI是大马国内比较大的通信公司,资费还可以。之前有人说找不到这种8.5RM含5RM话费的DIGI卡,只找到18.5RM含5RM的DIGI卡,建议大家多找找,因为据卖卡的MM说,18.5RM与8.5RM卡的区别就是,前者的号码漂亮一点。
■资费
DIGI拨打中国的资费:手机是0.36RM,固话是 0.18RM。大马手机接听免费。中国移动给大马手机发短信资费是1元1条。国内用的是神州行加拨12593后拨打大马电话很便宜,只需3毛9一分钟。
■上网
有些guesthouse提供免费上网(非常少),其他就只有找网吧了。在吉隆坡的Backpackers Travellers Inn上网是要收费的,1RM15分钟(4RM/小时),唐人街的网吧只要2.5RM/小时。金马伦的Tanah Rata(大本营,你去到金马伦呆的小镇)好像只有一家网吧,3.5RM/小时,电脑都很新。槟城没找到网吧,在GUESTHOUSE免费上网。兰卡威网 吧3RM/小时。马六甲满大街都是网吧,价钱合理。塔曼尼加拉比较贵,可能4RM/小时左右。
二、马来西亚自助游不可不做的事情
1、走Taman Negara 国家公园里那座吱嘎作响的长吊桥上——你可得努力掌握好平衡。
2、到离开Perhentian Islands岛岸边一段距离的清澈海水中潜水,让五彩缤纷的鱼儿陪伴身旁。
3、在金马仑高原饮一杯醇香浓郁、刚刚打制出来的高原茶,徒步茶园参观有好多年历史的园茶——BOH。里面有商店给你选购各种红茶。
4、在吉隆坡的夜市上,就着明亮的灯火,和大马小贩讨价还价。
3、去马六甲感受过去,尝驰名海内外的沙爹火锅。
4、到兰卡威潜水观日落,享受天堂般的生活。
7、在槟城看现代世界与狭窄的街道、破败的商行和睦共处,品尝海南鸡饭。
三、马来西亚自助游之主要景区介绍
1、吉隆坡
吉隆坡既有现代化大都会的豪华气派,也不乏古色古香的迷人风韵。风俗传统别具特色,多元文化活力无穷,全方位凸现了马来西亚多民族和睦共存、开拓奋进的独特魅力。今日吉隆坡的瑰丽,令人难以想象她昔时的坎坷。吉隆坡历经河水泛滥、殖民统治的艰难岁月,从多灾多难的废墟中飞速演进成东南亚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大都市,发展速度一日千里,堪称奇迹。
2、马六甲
吉隆坡向南驱车两小时,便到了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马来西亚历史名城马六甲(Melaka)。关于马六甲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公元581年,被爪哇满者伯夷王朝击败而离家出逃的苏门答腊巨港王子拜里米苏拉率众北逃,来到了马来半岛的一块土地上。王子登陆后,看见一只鼠鹿正与一只野兽恶斗。王子很为力弱的鼠鹿担心。然而,出乎王子意料的是,鼠鹿最终在一棵树下获胜了。王子感到很欣慰,并由此获得了力量。他决定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来,重建其王朝。他问手下那是棵什么树?手下说是马六甲树,于是王子将这块土地命名为“马六甲”,之后沿用至今。郑和七次下西洋,曾经六次到达马六甲,并且把这里作为船队的物质转运中心。如今在三宝山下还有纪念郑和的三宝庙,和郑和当年为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而挖掘的三宝井。
3、槟城
翻出地图,槟城安静地躺在马来西亚西北角一海岛上,一边是印度洋,一边是马六甲海峡,一切符合想象。而在更早前的几个世纪里,它已是中国和印度航海线上最重要的中转站,从那时起,槟城便成为度假胜地,而特殊的历史又营造了它东西方多种风情融合的独特文化。槟城人爱旧,市中心乔治城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个比澳门还要怀旧的小城。在这里,百年的老宅可以是民宿,本以为已经绝种的特色食物可以在最繁华的早市找到,这里的人们也忠于自己的城市,四十年如一日地生活着。
4、金马伦高原
炎热的天气里,金马伦高原处处凉意处处爽地散发清新,特别教平原低地被热气折腾得苦闷发慌的凡夫俗子无限向往、无限羡慕。也只有这种天上人间的差别才让人理解,百年前被远派到马来亚这长年如夏的国度当差的英国长官和绅士们,为了躲开热的纠缠,走遍荒山野岭,发掘了这块可以纳凉享受冷气的至冷至“酷”阴凉宝地,原来是那么合情合理。
5、云顶高原
云顶 (Genting Highlands) 高原是马来西亚新开发的旅游和避暑胜地,亦叫“任珍高原”,由于山中云雾缥缈,令人有身在山中犹如置身云上的感受,故改为现名。
6、停泊岛
停泊岛属于瓜拉勿述(KUALA BESUT),由大岛(Pulau Besar)和小岛(Pulau Kecil)两座岛屿组成。同热浪岛一样,这里旅游季节是3-10月,其余时间可能封岛。相比热浪岛来说,较晚开发的停泊岛更原始、更美丽,更能享受一个宁静的悠长假期。这是个美好的天堂,有着大片的白色沙滩、蓝绿色的海水和丛林茂密的内陆,海水纯净透明,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好像漂浮在空气中。两座岛屿各有有点,小岛深受背包客推崇,自助且费用低廉。大岛则显安静,条件较好,但费用略高。停泊岛没有银行,没有公用电话,但有手机信号。停泊岛是国家海洋公园,进入这里每人需支付RM5的门票费用。
7、热浪岛
提起热浪岛,就不能不说到《夏日嬷嬷茶》。随着电影的热映,这座热带小岛更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成了情侣们最爱的度假地之一。在热浪岛,你所能做的不仅是漫步于绵长细白的沙滩,或者看着海龟水中游、数着浪花一朵朵,更可以潜入水中与热带鱼嬉戏,在热带雨林中寻幽探秘。
8、兰卡威
兰卡威曾在郑和过境的时候留下记载,史称琅琊交宜。这里虽然只是个小岛,它的知名度却使它所在的吉打州黯然失色。
四、马来西亚美食
大马有非常棒的食物。由于马来西亚主要是三大民族,所以菜系也主要是马来菜、印度菜和中国菜组成。吉隆坡的CHINA TOWN有很棒的中国菜,准确点来说是广东菜。云吞面很不错,非常正宗,甚至比现在广州很多地方的要正宗,要价3.5RM。在CHINA TOWM的BACKPACKERS TRAVELLERS INN附近有一档强悍的煲鸡饭,7RM,料非常足,很好吃。吉隆坡PASAR SENI(中央市场)二楼有那种像国内super mall顶楼那种吃东西的地方,也是什么菜式都有。另外在金马伦高原的Tana Rata,印度菜的性价比非常高。
强烈推荐必试食物:
印度菜!便宜又好吃。印度人非常厚道,5.5RM给你一块比吮指原味鸡还大的鸡块,还有各式咖喱任君选择。
肉骨茶粉/面(大马特色)
煲鸡饭(KL唐人街上,自行寻找,不难找到,貌似还卖葡式烤鱼)
蛋挞(在槟城极乐寺附近吃了一个长得奇丑但是却无比好吃的蛋挞,1.2RM)
海南鸡饭(在槟城比较多)
Corn cup(不容错过!兰卡威码头卖的那个最好吃。)
Roti+Eggs(印度薄饼加蛋,大爱!早餐的绝佳选择!)
五、马来西亚自由行注意事项
1、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2、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3、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4、衣着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5、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Ⅶ 马来西亚喜欢什么颜色
据了解马来西亚人喜欢红、橙以及鲜艳的颜色;绿色通常具有宗教意义,但也可以使用在商业上;黄色代表伊斯兰教君主的颜色,马来西亚人绝对不穿黄色的衣服,甚至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也回避黄色。
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黑色属于消极之色。所以马来的服饰给人的感觉总是快乐奔放的,处处显示热带风情。
马来族男子平日通常上穿“巴汝”,下身则围以“沙笼”,女子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围以头巾,是严肃与华丽的完美结合。
去过马来西亚的人都有生动的回忆,一队队身着五颜六色纱笼的马来妇女宛如一束束春日怒放的鲜花,把马来西亚小城打扮得活色生香...
马来男女服饰五彩缤纷。马来人有其传统的服饰,称礼服。正式场合和隆重节日均着礼服。较流行的服饰是“巴迪”(蜡染)。
男子穿的巴迪衣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服,“巴迪”设计优美,图案繁多,款式别致,有的编织手法相当细腻,“巴迪”为长袖上衣,图案讲究对称,图案花纹不对称者不算真正的“巴迪”,“巴迪”有的是由蜡染布制成,有的则由丝绸作原料,质地不同,但大多宽而大,薄而凉爽。“巴迪”有长袖、短袖之分,出席晚宴者穿着长袖“巴迪”。
马来妇女传统的服饰分上衣和纱笼(筒裙),衣宽如袍,袖长,衣身长过臂部,纱笼十分宽大,通常长达足踝。马来妇女穿着传统服装时,头上披着一条薄薄艳丽的纱巾,纱巾垂挂至肩膀或胸前。她们的服饰习俗忌讳袒胸露臂。马来族服饰造型、设计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情调。
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更多详细的了解,可进入网络词条浏览...
http://ke..com/link?url=-dtkc-HhQbz95q-AqSyX94hkOSE9P-Xl8r
Ⅷ 马来西亚人 有什么喜好和禁忌 例如:颜色、数字、服饰风格等等。
马来西亚人最喜欢橙色、红色,鲜艳的颜色。
不喜欢黄色,黄色在马来西亚代表死亡
Ⅸ 马来人有什么传统服装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马来人男女礼服和便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又宽又长,遮手盖脚且色彩鲜艳,图案别致,样式美观。目前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Ⅹ 马来西亚的经济
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与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体。国家透过宏观经济计划,在指引经济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渐下降。为了使经济多样化,并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减少对于出口货物的依赖,政府正推动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因此,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但它正受到成长中的工业经济所造成的空气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胁。大马已发展成为伊斯兰银行的一处中心,而且该国在伊斯兰银行拥有最多的女性劳工。知识经济服务也正在扩张
上世纪70年代前,马来西亚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基本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70亿令吉和600亿令吉刺激经济措施。2009年纳吉布总理执政后,采取了多项刺激经济和内需增长的措施。如今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10年公布了以“经济繁荣与社会公平”为主题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并出台“新经济模式”,继续推进经济转型。
国际贸易,促进了航线在相邻的马六甲海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马来西亚是一个农业与自然资源出口国,石油是主要的出口。马来西亚曾经是锡的最大生产国,橡胶在世界棕榈油。制造业在国家的经济影响很大,虽然马来西亚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远离它。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
吉隆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维持在或低于3%的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加上其充足的外汇储备及较小的外债使类似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经济萧条再次发生在马来西亚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小。
马来西亚主要的股票市场是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英文:Bursa Malaysia Berhad)及MASDAQ(科技股市)。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生产国。 普腾汽车在国内外的销量也与日俱增。 钢铁等重工业仍然是马来西亚的经济支柱之一。 胶乳和橡胶工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经济强项。 2013年马来西亚主要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3166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53美元通货膨胀率2.1%对外贸易总额4401亿美元外汇储备1349亿美元汇率1美元≈3.2林吉特(表格数据资料参考资料来源于: )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2006年制造业销售收入5113亿令吉,增长11.2%,;就业人数108万。马来西亚的工业主要是原料主导型的加工工业,近些年来,在电子,汽车以及钢铁方面发展非常迅猛。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很快,从事工业的就业人数也逐渐增多。如今,马来西亚将出口导向型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将工业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在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子业都取得长足发展。
马来西亚是生产及出口半导体、视听器材、空调、橡胶产品及人造油产品,并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马来西亚工业经过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马来西亚工业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比较发达。国产小汽车在东亚一带享有盛誉。马来西亚也把重点放在推介资讯科技上,它以多媒体超级走廊宏愿计划大举开放通讯市场、网上资讯服务、电子商务、数码广播科技。 马来西亚制造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生产部门,近30年来,马来西亚制造业发展迅速,2010年制造业总产值约为2641.7亿美元,增加值为539.1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22.5%。马来西亚制造业以食品制造、电子电器业、木制品业、炼油业、橡胶产品业和非金属矿产品业为主。
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精炼石油产品、化工产品、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和动植物油脂制造(主要指棕油制品)是2010年马来西亚GDP的主要贡献行业。这四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为238.7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44.2%。
电子制造业
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主要涵盖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计算机和周边设备、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2010年,马来西亚电子制造业总产值539.7亿美元,增加值为96.4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为17.9%,从业人员31.4万人。其中,电子元件和电路板制造产业总产值为284.1亿美元;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产业总产值为125.8亿美元;计算机和周边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94.1亿美元;通讯设备制造产业总产值为35.7亿美元。世界上有1/3的半导体是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装配的,众多的电子供应商、采购商和制造商聚集在槟城,使今日的槟城有“东方硅谷”之称。
汽车产业
在马来西亚,汽车工业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具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2011年,马来西亚汽车销量达到60万辆,位居印度尼西亚、泰国之后,是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马来西亚主要有三个汽车制造商:宝腾(Proton)、派洛多(Peroa)和韩国KIA。其中,宝腾是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的标志,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公司,而派洛多是马来西亚于1993年成立,主要同日本的大发、丰田合作,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民族汽车品牌。马来西亚汽车市场是由马来西亚民族汽车控制着,宝腾和派洛多每年占据该国90%的汽车市场份额,这是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一大特点。此外,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另一特点是乘用车销量远高于商用车,2011年马来西亚乘用车销量达53.5万辆,而商用车仅为6.5万辆。数据显示,2010年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70.3亿美元,其中乘用车总产值为69.7亿美元,商用车总产值为0.6亿美元。 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粮食自给率约为70%。2010年农业总产值为1046亿林吉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3%,就业人口147.5万。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2011年鱼类捕捞量为52.6万吨。
2006年9月,马政府向国会提交2007年度财政预算案,其中总收入1348亿令吉,总支出1594亿令吉,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6年的3.5%降至2007年的3.4%。
截至2006年底,外债总额512亿美元。截至2007年3月,马外汇储备为873亿美元,是短期外债的9.1倍,可支付进口8.1个月。 称呼
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称呼他们时并不以他们的姓作为称呼。马来人的名字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中间隔着“bin”或“binti”,有时会省略。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男士:中间就用“bin”,而女士则用“binti”。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
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Tuan加名,来尊称男士,用Puan加名,来尊称女士。此外,对有人封号的人可直接尊称其封号或封号加姓名。如Datuk、Tan Sri等。
见面礼
传统的马来人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来西亚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用餐时若看到餐桌上有一个大大的水壶时,别误以为是装着饮用水的茶壶,其实里面的水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拜访
在马来西亚,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对他们不敬的举止。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
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在马来西亚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打工族为了工作穿着方便,一般着轻便的西服,只在工余在家或探亲访友或在重大节日时,才着传统服装。在各种正式场合,男士着装除民族服装或西服外,可穿长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种蜡染花布做成的长袖上衣,质地薄而凉爽,现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马来礼服,成为马来西亚“国服”。 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称为马来西亚语,一种标准化的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虽然在1969年种族骚乱后,马来语成为主要语言。在马来西亚社会的许多领域,英语依然是一种活跃的第二语言。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马来西亚英语也广泛使用在企业,并使用大马式英语(Manglish),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英语形式,带有很重的马来语、华语方言及泰米尔语的影响。政府不鼓励错误使用马来语,并对那些混合马来语和英语的公共标示牌处以罚款。
由于马来西亚华人坚持捍卫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与国民中学华文课程,并有华文报纸与媒体,以及华社组织的支持(华教、华文媒体、会党合称大马华人三大精神支柱),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汉语交谈。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场合下,多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惯用混合各种方言、英语与马来语的“罗惹式华语”。在华文学校、广播电视、公开正式场合或演说,则使用标准华语。而一些粤语等方言电台如988,MyFM等则会在某些时段说方言,避免各籍贯的华人忘了自己的根源。
华人迁居马来西亚数百年,其祖居地大多位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是以各种方言,也随着祖先南来,且在马来西亚继续流传。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方言,依据祖居地由北而南排列,包括闽清话、兴化话、闽南语、客家语、潮州话、粤语、海南话、广西粤语等等。在乡村地区,同一方言群聚居较多,会有较单一的方言。在市镇地区,虽有一到两种强势方言,但人们中多通晓各种方言,能够快速转换对答。
为规范华语使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于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 根据马财政部统计,截至2003年8月,马个人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58%,年增长率6%。根据马能源、通讯和多媒体部统计,截至2004年6月,固定电话用户454.7万人;移动电话用户1240.8万人,城市和乡村中的固定电话拥有率为23%和12%,移动电话拥有率为53%和12%。截至2006年4月,马电脑用户420万人,互联网使用人数占40%。
马来西亚房价世界排名第99位,租金却是第9位,相对于新加坡高昂的开销,马来西亚不仅地理位置理想还有众多优惠政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以其较低的门槛、较简易的程序和较优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人士到马来西亚置业定居、购房投资。2011年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每月4025令吉。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32979名医生,137所医院。1986年马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2006年6月,马共发现艾滋病患者5830人。2010年人均寿命男性为71.9岁,女性为77岁,婴儿死亡率6.8‰。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统计,2003年,全国平均每1377人1名医生,共有病床34089张。2006年人均寿命74.1岁。 马来西亚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马来前锋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星洲日报》《光华日报》《南洋商报》等。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
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公共无线电视频道(国营电视台)TV1、TV2,无线电视TV1使用马来语播放节目,而TV2则使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各个族群的观众服务。另外还拥有四家私营无线电视台的首要媒体集团。旗下包括使用华语和英语的八度空间电视台(8TV)、国民电视(NTV7)、以及使用马来语的TV3与TV9。首要媒体集团和马来西亚电视台并没有开辟以中文节目为主的免费电视频道,马来西亚现有的6个免付费电视频道所播出的节目都需要和马来人和印度裔一起共用。另外马来西亚也在1996年开办了Astro集团,该公司主要提供管理服务于旗下子公司,包括收费电视服务,电台广播服务等等。 马来西亚政府努力塑造以马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推行“国民教育政策”,重视马来语的普及教育。华文教育比较普遍,有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2007年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91.9%,入学率71.5%。全国共有470多家公共图书馆,藏书1130万册.
小学学校分为三种。第一是以马来文为主的国民小学;然后还有以华文或淡米文为主的国民型小学。而中学则分为两种,既是国民中学5年制和以华文为教育体系的华文独立中学6年制。国民中学普遍为5年制,即中一至中五,但有中学预备班与大学先修班。等级分为初和高中。初中时报考(PMR)高中科班制即分为理,商和文科,高中报考SPM,国民大学先修班则分为两种即中六和Matric预科班。中六报考STPM,预科班以学期鉴定。大马现有61所独中,每所独中皆分为高、初中等级,并于初中三及高中三报考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初中及高中统一考试初中学生统一课程,而高中则分学科班级上课。学科班级普偏上分理科和文商,有条件的独中也开办技职教育班。从中学至大学,可通过不同途径即私立学院所开办的A-Level,大学基础班,专业文凭。
1997 年马来西亚政府通过了《私立教育法》,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马来西亚有10 所高等公立大学,4 所外国大学分校,652 所私立学院 ( 其中 79 所私立学院提供 3 + 0.2 + 1 等双联课程) .私立教育机构每年招收的学生有几十万名,为了保障质量,马来西亚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国家学术鉴定局 (LAN),对私立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学费以及师资水平进行监督和调控。马来西亚着名公立大学有马来亚大学,2013QS亚洲排名32,世界排名167;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2013QS亚州大学前100强,五所马来西亚高校列于其中。 马来西亚羽毛球项目较突出,是羽毛球界的五大强国之一(丹麦、中国大陆、韩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历代皆有人才出,李宗伟,华裔,男子单打选手。从1998年开始代表马来西亚出外参加比赛,在2003年在大马卫星羽球赛赢得首个冠军。常被拿来与中国林丹、印尼陶菲克和丹麦的皮特·盖德并列为四大天王。李宗伟如今仍然是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的有力对手。
马来西亚至今未获得过奥运金牌,羽毛球是大马唯一赢过奥运奖牌的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拉昔夫与耶莱尼兄弟夺得男双铜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谢顺吉与叶锦福赢得男双银牌,拉锡德摘取男单铜牌。李宗伟与林丹,两人在2008年与2012年连续2届奥运会双双闯入男单决赛,李宗伟连续2次都遗憾获得银牌。
马来西亚选手曾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夺得8枚金牌、17枚银牌和17枚铜牌,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总数都创造了该国代表团亚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上述8枚金牌分别来自保龄球(3枚)、羽毛球(1枚)、武术(1枚)、帆船(1枚)、壁球(2枚)。
马来西亚足球协会在2004年正式推展马来西亚超级足球联赛,并希望能够借助有关的足球联赛提高马来西亚的足球水平。 马来西亚民航主要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经营,有飞机110余架,开辟有航线113条,其中80条为国际航线。1996年11月,第二家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全国共有机场37个,其中有5个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槟城、浮罗交怡、哥打基那巴鲁和古晋。 马来西亚共有118座机场,其中38座铺设硬面跑道。大马的国家航空公司是马来西亚航空,提供国际与国内航班,此外有两家马来西亚籍的航空公司飞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