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佛教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佛教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按比例来说泰国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信佛,按信仰人数来说最多的是中国。
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佛教在最近30年来的发展最为迅速,信仰者人数也最多。有18%的人为佛教信仰者,这就意味着中国有约1.85亿的佛教信仰者。
但是,在这些佛教信徒中,只有1.7%的人是“三皈依”的信徒,也就是说只有1730万人是正式皈依的佛教信仰者。因此,从报告所列举的数据来看,在当代中国五大宗教中,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广泛,正式皈依的信徒也最多。

(1)马来西亚有多少佛教徒扩展阅读:
到2050年,中国将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佛教人口。1910年,研究人员报告说,佛教有大约1.38亿人,主要集中在亚洲各地。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约4.95亿,亚洲以外的人口规模更大。
印度虽是佛教发源地,却只有百分之二的人信佛,中国寺庙众多,但是基督教和无神论者瓜分着人口比例,信佛的在中国大陆有百分之十八。
社会学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佛教人口将增加到5.11亿,但在接下来的20年里将出现下降。研究人员声称,到2050年,人口将恢复到目前的水平。
预计这一下降是因为佛教妇女的出生率很低,而且人口老龄化不会被年轻一代所取代。这一变化意味着,考虑到全球人口的增长,目前约为7%的全球佛教徒比例将在2050年下降到只有5%。然而,在一些国家,人口预计将继续增长。
2. 马来西亚佛教的介绍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宗教与文化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君主立宪的法治国家 ,虽然回教是国教,但其他宗教如佛教、耶稣教、印度教与锡克教等,都能和平共处。每个宗教也能自由宣扬教义,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国家宪法明文规定,全国人民享有宗教自由,包括内阁部长在内的国家重要人物,皆常应邀参加佛教法会,并大力资助各佛教团体举办活动。政府更将“卫塞节”(佛诞节)颁定为国定假日,使全国佛教徒能欢庆此一神圣节日。

3. 马来西亚的信仰什么教
马来西亚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但规定伊斯兰教(回教)逊尼派为国教。根据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数据,约61.3%的人口信奉回教[148];19.8%人口为佛教徒;9.1%基督徒6.3%人为印度教徒;1.3%人为儒家、道教和其它传统的华人民间宗信仰追随者。其它则是包括几种信仰,包括泛灵论、民间宗教和锡克教;而1.1%的人没有任何宗教或没有提供任何讯息
4.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吗谁可以回答我这个问题谢谢您哦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主导政治的马来民族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根据宪法规定,马来族都是穆斯林,但其他种族并不受这条例的约束。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的华裔在经济及贸易领域扮演主要角色。印度裔马来西亚公民占总人口的大约8%,其中包括印度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及佛教徒。大约85%的印裔是泰米尔裔,其他则是格拉拉裔,锡克裔及雀替尔(chettiar,即放债者之意)裔等。据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统计,马来西亚人口中约有55%属于穆斯林、35%属于佛教徒、5.5%属于基督徒(包括新教),1%属于天主教、3.6%属于印度教徒、1.5%属于道教徒、其余属于锡克教徒、巴哈伊教徒、万物有灵等。
超过一半的砂拉越居民及66%的沙巴居民是非马来土着。一小部分的非马来土着也居住在马来半岛。非马来土着包含数十种族群,但他们都由某个程度上的共同点。直到二十世纪,大多数土着还抱有传统信仰,但许多土着已转为穆斯林、基督新教徒及天主教徒。
其他的马来西亚人民是欧裔、中东裔、柬埔寨裔及越南裔等等。欧裔及欧亚混血人民包括英国殖民者后裔及一些葡萄牙殖民者后裔。中东裔人民则大多是首先将伊斯兰教传至马来西亚的阿拉伯人后裔。一小部分的柬埔寨及越南以国民作为越战难民迁至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口分布非常不均衡,大约两千万的国民居住在马来半岛。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爆发了主要是华人与马来人之间的种族冲突,史称513事件。
5. 佛教信徒多吗有多少主要在哪
全世界佛教徒,大约四亿人。
西藏、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尼泊尔、马来西亚、缅甸、韩国、日本等等这些地区,信佛的人群比例较高,占总人口的60%以上。
中国内地,因为文革对宗教的破坏,至今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多,信佛人士比例不高。
6. 马来西亚信仰的宗教是什么
马来西亚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但规定伊斯兰教(回教)逊尼派为国教。
根据2010年人口和房屋普查的数据,约61.3%的人口信回教[128];19.8%人口为佛教徒;9.1%基督教徒;6.3%人为印度教徒;1.3%人为儒家、道教和其它传统的华人民间宗信仰追随者。其它则是包括几种信仰,包括泛灵论、民间宗教和锡克教;而1.1%的人没有任何宗教或没有提供任何讯息。
马来西亚主要有三大民族,即马来族、华族、印度族和一部分原住民。在西马的几乎所有的马来人都信仰伊斯兰教也有少部分原住民是基督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在东马也有少部分马来人信奉基督天主教的,和当地的原住民有一大部分是基督天主教。印度人有极少部分信清真教,大部分信印度教。

(6)马来西亚有多少佛教徒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的国教是马来西亚的政治价值所在。马来西亚的国教就是马来西亚信仰。在通常情况下,有马来西亚就有马来西亚宗教。所谓马来西亚宗教,是以特定的政治理念或政治信仰为核心,以特定的政治典礼为表现形式,
全体国民为教团成员,以马来西亚行政组织为宗教组织,以马来西亚道德为宗教道德,以特定的历史文献为经典的文化形态。历史发展的宏观过程看,马来西亚宗教非但无害,反而有益而且必要。没有政治信仰,政治伦理和政治秩序将失去终极价值的支持,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7. 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佛教状况如何他们是被歧视的还是被容忍的少数
在印尼2.6亿公民中,有近200万佛教徒。这使佛教成为一个少数民族宗教(虽然有数百万人),但这个少数民族宗教是印尼的6个官方宗教(印度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罗马天主教和新教)之一。
印尼的政府和佛教徒有着非常好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的佛教以瓦鲁比组织为代表。

佛教在公立学校传授给年轻的佛教徒,也在特殊的私立佛教学校。
背诵大藏经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甚至在国家一级也有竞赛。
佛教故事,如孙悟空的故事,受到所有印尼宗教的喜爱。
因此,总的来说,佛教徒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是被容忍和接受的。
至于马来西亚,我不知道佛教徒在那里是如何被对待的。但由于马来西亚是一个正式的穆斯林国家,也许情况与印度尼西亚不同。
8. 佛教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概况[快回!]
马来西亚佛教的传播
根据历史记载,第一个在马来西亚建立的佛教国家是狼牙修(Langkasuka),又称狼士须。狼牙修的建国大约是在西元二世纪,兴盛时,领土有吉打与吉兰丹二州,以吉打城作为贸易港,中印交通非常密切。直至西元十三世纪,狼牙修一直是受到印度文化影响的佛教王国。
一般而言,佛教传入马来西亚,可分为早期与近期两个时期。最早自西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 在印度文化、宗教、艺术、政治的输入和影响下, 马来西亚陆续建立了许多邦国,并且信奉婆罗门教或佛教,但都不统一。 由于麻六甲( Malacca )海峡自古即是中印海路交通要道,因此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就成了各国的贸易中心。中印两国僧侣由海路往来的,也必须经过此地。例如西元五世纪,东晋法显大师从斯里兰卡航海回中国,途中遇到风浪,漂流抵达印尼,后来到马来西亚弘法。西元七世纪,唐朝义净大师到印度取经,回程时也到过马来西亚。因此,在十五世纪以前,马来半岛各邦国的宗教信仰普遍是以佛教或婆罗门教为主。
十四世纪,回教初入马来西亚;西元十五世纪初叶,麻六甲王朝兴起,太子伊斯干达沙( Iskandar Shah )迎娶回教国家巴散的公主为妻, 回教势力因此快速发展。伊斯干达沙太子深受公主影响,继位后,即运用强大的政权,下令全国人民一律改信回教。回教兴盛,早期的佛教就此趋向衰亡。
西元十七世纪中,大批中国人渡海到南洋谋生,佛教才再度传入马来西亚。中国僧侣接踵而至,佛教寺院到处林立,佛教又在马来西亚繁盛起来,虽然直接传自印度的佛教早已没落,但从中国传来的佛教却在此落地生根。
1二、马来西亚佛教概况
马来西亚目前的佛教团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全国性团体、区域性团体以及寺院庵堂。
2第一类:全国性的佛教团体
一、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简称“大马佛总”或“马佛总”。马来西亚的佛教徒占全国宗教人口的第二位(次于回教),一九五九年,佛教界有识之士在槟城极乐寺正式成立“马来亚佛教会”。一九六三年,因东马沙巴、砂□越的加入,改称为“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佛教寺院及各地佛教团体的代表机构,首任会长竺摩法师。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成立之初,除了组织弘法团巡回全国弘法外,也在一九六二年成功地向政府争取将“卫塞节”列为国定假日。另一方面,为了保障佛教徒的权益,马佛总也时常与政府对话,包括首相署、内政部、教育部、外交部与国家电影检查局等。多年来,一直积极地向国家电影检查局争取禁映诬蔑佛教的影片及删除侮辱佛教的剧情。此外,该会设立有施诊所、佛教图书馆、文物流通处、槟州弘法会、佛学函授班,以及创立历史长达三十余年的马来西亚佛学院,并与佛青总会成立考试委员会,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中、英文佛学考试,出版《无尽灯季刊》,定期举办佛学讲座等。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在槟城建有规模宏大的佛总大厦,在首都吉隆坡也有佛教大厦,各州成立州分会或区域 二、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简称“马佛青”,成立于一九七○年,是大马唯一的佛教青年组织,目前拥有近三百个团体会员,在全国各州设有联络委员会,是一个活跃于全国的组织,曾主办多项活动,如佛青训练营、联谊会、座谈会、工作营、短期出家,赞助外国讲师巡回全国讲学,参加国际青年交换计划、各种佛教学术会议,举办文物展览、园游会等。在出版工作上,编印中、英文对照的会讯以及出版《佛教文摘季刊》,也成立马来西亚佛教基金会来推广佛教弘法工作。
三、马来西亚佛光协会,简称“马佛光”,一九九二年成立,在全国十三个联委会的群策群力下,佛光会通过主办各种活动,将佛光山人间佛教的理想,无远弗届地传遍各个角落。一九九五年,《传灯——星云大师传》一书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掀起一股抢购的热潮,本书因而跃居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佛光协会与当地着名的华文报《星州日报》联办《传灯》万元征文比赛,也获得读者热烈回响。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星云应邀在莎亚南体育馆( Stadium Shah Alam )举行一场“人间佛教人情味”的佛学讲座,有八万人参加,两万人皈依三宝,佛教在此以回教占优势的国家有如此突破性的创举,实属不易,也为佛教写下辉煌的历史。
四、马来西亚僧伽会,简称大马僧伽会,是大马唯一包括南北传佛教僧众的总机构。一九九二年筹备成立,一九九五年获准注册。
五、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佛教会( Sasana Abhinurdhi Wardhama Society ),简称大马兰卡佛教会。一八九四年,由大马斯里兰卡佛教徒发起,是大马南传佛教历史最久的组织,会员多属斯里兰卡裔的佛教徒。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佛教会的初期,建立了十五碑斯里兰卡佛寺,作为弘法中心,后成为大马南传佛教的中心。
一九六二年, 该寺住持达摩难陀上座创立大马佛教弘法会( BMS ),定期弘法,开办周日学校,举行短期出家修道等活动。由十五碑斯里兰卡佛寺出版与流通佛教书籍、小丛书及定期刊物,尤其闻名全球的佛教之音( Voice of Buddhist),对马来西亚受英文教育的佛教徒具有莫大的影响。
六、马来西亚泰裔佛教会( MIBO ),简称泰僧总会,成立于一九六八年,是大马泰裔僧伽唯一的僧团,会员都是出家人,严谨地奉行原始佛教的生活及修持,其宗旨是协调马来西亚七、八所泰国佛寺的活动,并统理泰僧事务。
2第二类:区域性佛教团体
区域性佛教团体大概可分为四种,以州、县、地区及佛教教义命名。
在马来西亚,上述佛教团体大约有五、六百个,其中比较知名的团体有: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槟城分会,除了代表世界佛教会之外,也是大马各佛教团体联合庆祝卫塞节的联络中心。此外尚有三慧讲堂、马来西亚禅坐中心、慧音社、北海佛教会、雪兰莪佛教会、迦玛噶举教会、慈航佛学社、菩提佛学院等。
华裔以供养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为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是在明末清初麻六甲的青云亭。建于一九八五年的槟城极乐寺是大马规模最大的寺院,寺中有一座综合中、泰、缅三国型式的大佛塔,现在已成为槟城建筑物的象征,也是大马建筑物的象征。槟城另有一些寺院如玛兴达锡兰佛寺、平万安泰佛寺、竺摩法师住持的三慧讲堂、佛光山派下的佛光学舍,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吉隆坡方面,觉莲苑泰佛寺、甘榜暹佛寺、观音亭、鹤鸣寺及佛光山派下的南方寺、青莲堂、东禅寺、佛光文教中心、六里村念佛会、东禅佛学院,都是非常活跃的佛教道场。
佛教徒、寺院庵堂在不断增加中,因此政府对寺庙建筑有所限定。
9. 东南亚国家信奉什么
中南半岛信封佛教上座部,即巴利语佛教。我们有时也称小乘佛教。印尼马来西亚文莱都信仰伊斯兰教,菲律宾基督教。其中华人聚居区大乘佛教,如马来西亚有20%的大乘佛教徒。泰国也有10%的大乘佛教徒。阿弥陀佛,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