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
Ⅰ 马来西亚什么时候独立
马来西亚于8月31日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后,首都吉隆坡举行了大规模庆祝活动,包括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检阅。
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有一个称为“锡和橡胶王国”的国家,那就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全境面积共32.9589万平方公里,被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最近处相距约600公里。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13.1794万平方公里;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包括沙捞越、沙巴两个州,沙捞越州面积12.1680万平方公里,沙巴州7.611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290万人。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徒约占马来人的80%。其它还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拜物教等。马来语为国语。首都吉隆坡。
马来西亚从16世纪开始,相继遭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侵略。1786年英国入侵,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激起当地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投降后,英国在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1946年4月,英国玩弄“分而治之”的阴谋,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为单独的“直辖殖民地”,并于1948年2月成立“马来亚联合邦”,联合邦的一切统治权由英王委任高级专员掌握,并对马来亚人民实行高压统治。1955年,英国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31日,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7月9日,英国、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签署关于成立马来西亚的协定(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锡和石油,还有铁、金、钨、煤、铝矾土和锰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木材、油棕、胡椒、菠萝、椰子等。其中橡胶和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木材和棕榈油是另两大出口项目。
马来西亚(原马来亚联合邦)刚独立时,经济属于殖民地型,以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橡胶和锡是两大经济支柱,粮食和工业品均不能自给。独立后不久,政府确定了改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1971―1990年年又实行了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和第二至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到1987年,制造业已超过农林渔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居首位。
1986年,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马来西亚政府调整了投资政策,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外国投资的优惠措施,使外资源源而至。1987至1989年3年间共吸收外资93.5亿美元,1990年一年吸收64亿美元。政府采取的种种有力措施,改变了产业结构,提高了档次,扩大了出口,使马来西亚转变为以出口工业制成品(其中电子产品占半数以上)为主的国家。与此同时,政府解除了对国内投资的某些限制,使非马来资本转呈活跃。
1991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在总结前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为期10年(1991―2000)的《第二个前景规划纲要》(又名《国家发展政策》),取代过去的“新经济政策”。十年规划在重申继续保持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提出将投资重点转移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增加研究发展和教育培训的投入,放松政府对工资、物价的调控,等等。远景目标则是到2020年使马来西亚成为完全发达的国家。
1991年7月,马来西亚议会通过政府提出的第六个五年(1991―1995)发展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7.5%。制造业在计划末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以1995年估计人口2030万人计算,人均国民收入达3777美元。针对当前经济中露头的某些薄弱环节,六五计划中对交通、能源、教育和培训、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均有幅度不等的增长。
马来西亚经济年增长率70年代为7.8%,80年代后期超过8%,1990年为9.4%,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两千美元。设在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1991年6月发表的《1991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把马来西亚列为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国家,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名单中排名第五。这就为许多经济学家的如下观点再次提供佐证――马来西亚是行将腾飞的亚洲第五条小龙。
马来西亚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行东南亚中立化计划,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加强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中马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中国商人就曾去马来半岛通商。公元3世纪初,吴国孙权曾遣康泰、朱应出使南海诸国,到过马来半岛。此后两国互有往来。15世纪初期,郑和下西洋时,5次都驻节于满剌加(即马六甲)。随后满剌加的友好使者也访问过中国。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时,我国领导人曾致电祝贺,并予承认。197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来我国访问,当月31日,两国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这次邓小平副总理到马来西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必将为进一步增进中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Ⅱ 马来西亚标准时间的百科名片
马来亚半岛在1880年最初采用的平均时间是+6:46:48 GMT,在此之后则是与新加坡相同的+ 6:55:24 GMT。在世界大战期间曾采用全天候的夏令时间;至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的之间,马来亚半岛采用的时间是UTC+7:30,被称之为英属马来亚标准时间。
在1981年12月31日23时30分,联邦政府宣布把马来亚半岛时间调快30分钟使之与东马时间相同,新加坡政府也随之更改,一直沿用至今。
Ⅲ 马来西亚在什么洲
亚洲。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联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并存的国家。目前全国共十三个州,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吉隆坡、布城及纳闽),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全境处北纬1°-7°到东经97°-120°,海岸线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中国南海分成马来西亚半岛(半岛)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岛位于马来半岛南部。
(3)马来西亚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的主要城市
1、吉隆坡
吉隆坡是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因许多在东南亚召开的国际级外交会议都会在吉隆坡和新加坡举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视为是东南亚外交的两大中心之一。
2、槟城
槟城1786年被英国殖民政府开发为远东最早的商业中心,当时从国外大量引进劳工,也把他们的文化及传统一并带入,造就了槟城现有的独特景色、遗迹和本土风情。
3、马六甲州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当地时间上午9时30分(大马时间9时30分)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Ⅳ 马来西亚是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的
1942年2月15日。
马来亚战役,是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31日同盟国与日本帝国在马来半岛的战事,战事包括英联邦军队与日军之间的陆战,英军、英属印度军、澳大利亚军及马来属邦军防守此殖民地,日军企图歼灭驻马来半岛英军,为今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建立前进基地。驻马来亚(包括新加坡)英军共3个师4个旅,约9万人,由远东英军总司令阿瑟·珀西瓦尔中将指挥。
1942年2月15日,珀西瓦尔率部投降。此役,日军以伤亡约万人的代价占领马来半岛,打通了进攻荷属东印度的战略通道,给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防御作战造成不利态势。山下奉文以伤亡9824人的代价,自北向南席卷马来半岛650英里,直至占领新加坡。英军伤亡略少于日军,但是投降的军人却是13万之多。这一胜利,是日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日军以大约8个星期的时间成功占领了马来半岛跟新加坡,负责指挥日军的陆军中将山下奉文还因此出色战绩被昵称为“马来之虎”。
Ⅳ 马来西亚最早是哪国殖民的
马来西亚最早是葡萄牙殖民的。
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葡萄牙控制了对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贸易。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
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在伊斯干达.穆达(Iskandar Muda)统治下,这个苏丹国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他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他所向披靡的舰队在1629年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依据葡萄牙史书记载,当时葡萄牙与柔佛的联军设法摧毁他的所有船舰,杀掉19,000名战士。然而,亚齐的军力并未被摧毁,因为在同一年亚齐征服了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这位苏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后来成为他的继承人。在Iskandar Thani统治期间,亚齐专注于巩固内部及宗教上的统一。
这段期间,马来亚各苏丹国的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来的布吉人海盗经常袭击马来亚海岸地区。1699年他们刺杀了柔佛最后一位马六甲血统的苏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兰莪。从苏门达腊来的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暹罗的大城王国部分填补了这个空缺,将北部的五个马来国家——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柔佛覆灭也让霹雳成为马来亚苏丹国之中的领导者。
Ⅵ 马来西亚什么时候成立的
马来西亚日(马来语:Hari Malaysia,英语:Malaysia Day)于每年的9月16日盛大庆祝,以纪念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的成立,但它并不是马来西亚的国庆日。 它是标志着马来亚联合邦、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组成马来西亚。
Ⅶ 马来西亚最早是什么的殖民地
马来西亚或现有的领土的一部分曾被几个国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兰
1785年:英国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国
1957年:马来亚(西马)(马来半岛)独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加入马来亚,并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
Ⅷ 马来西亚时间
马来西亚所处时区:UTC/GMT +8小时(东八区)
马来亚半岛在1880年最初采用的平均时间是+6:46:48 GMT,在此之后则是与新加坡相同的+6:55:24 GMT。在世界大战期间曾采用全天候的夏令时间,至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的之间,马来亚半岛采用的时间是UTC+7:30,被称之为英属马来亚标准时间。
时区的划分
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实际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
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例如,中国幅员宽广,差不多跨5个时区,但为了使用方便简单,实际上在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
Ⅸ 马来西亚是谁的殖民地
马来西亚是谁的殖民地?马来西亚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被任何国家所殖民。
但历史上马来西亚或现有的领土的一部分曾被几个国家所殖民:
1511年:葡萄牙
1641年:荷兰
1785年:英国
1942年:日本
1945年:英国
1957年:马来亚(西马)(马来半岛)独立
1963年: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加入马来亚,并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马来西亚(马来语、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1]。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马来西亚人口3268万,[1]其中马来人69.1%,华人23%。[1]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1]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1]二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1]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国家,官方宗教为伊斯兰教。马来西亚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之一,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实施马来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
Ⅹ 马来西亚古国-罗越国的建国和灭亡时间
应该是公元前400左右建国,灭亡在公园1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