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风情民俗都有什么
❶ 马来西亚风情
国庆日
8月31日
重要节日
马来西亚节日很多,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约有上百个。但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只有10个,其中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主要节日有:元旦、开斋节(穆斯林)、春节(华人)、哈芝节(穆斯林)、屠妖节(印度人)、“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8月31日为马来西亚国庆(又称独立日)。
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选择这一天作为全国“灾难意识日”,是因为马来西亚过去在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灾难的袭击。1996年这一天,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遭受强烈热带风暴袭击,有100多人死亡,许多房屋和财产被毁;2004年12月26日,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等州部分地区遭到印度洋海啸袭击,共有60多人死亡。)
国家格言
团结就是力量(马来文:Bersekutu Bertambah
【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
沙巴可以是马来西亚深藏未露的绝妙旅游地,见识了沙巴,你就会惊讶马来西亚丰富的旅游资源. 世外桃源邦咯岛(PangkorLaut) 寻找小丑鱼。
在马来西亚的邦咯岛(PangkorLaut)上,你只要潜入蔚蓝的海里,慢慢靠近大片的白色珊瑚和色彩斑斓的海葵,尼莫和他的朋友就会热情地欢迎你。
生活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的普南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生活在热带雨林里,保持着许多有趣的风俗传统。
马来西亚的风格就像这儿的天气——热情。无论是看到一张张友善的笑脸,听到一句句浓浓的马来音普通话“你好!(Apa khabar?)”
亚庇是马来西亚砂捞越的首府。在砂捞越里有个叫“古晋”的城市。在马来语中,“古晋”(Kuncing)就是“猫”,因此这座城市也被称为“猫城”。据,这里是世界上唯一崇拜猫的城市。
中国人来,马来西亚不是个陌生的国度。尽管是异域,但随处可见的华文招牌以及通用的广州话,会让来自广东的我们产生了在省内某个都市观光的错觉。
槟城,当年英国商船来此躲避风浪的时候,他们给这个美丽的海岛起名为乔治市,华人则称之为槟榔屿。这里最让人着迷的是各种文化的交融聚集,既有南海姑娘的轻柔韵律,也有安娜与国王的感伤情怀。即使你没有出境游的经验,即使你外语只会yes,bye-bye,thankyou,槟城依然。
砂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分散着27种部落民族,是一个多文化的地域。在沙捞越,每公顷的树林种类比整个北美洲还多,一棵参天大树上有上千种昆虫。
吉隆坡的夜生活充满动感,到处是多姿多彩的娱乐,爵士乐、乡谣和西方音乐萦绕酒吧、的士高舞厅,一派大都会的繁华景象.。吉隆坡住宿选择相当多,高档的诸如马来王宫风格的伊思塔那大饭店,机场附近的高尔夫休假区等,主要供游客和商务客人使用。在吉隆坡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名菜,除了马来菜、中国菜、印度大餐、西餐外,还有巴基斯坦餐饮和日本料理。吉隆坡各种商品荟萃,从古董到最具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从世界名牌时装到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
云顶(Genting Highlands)高原是马来西亚新开发的旅游和避暑胜地,位于鼓亨州西南吉保山脉中段东坡(蒂蒂旺沙山脉),吉隆坡东北约50公里处.
在首都吉隆坡,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是位于市中心丹也大楼面的国家清真寺(NatlonalMosque),以独特的现代设计表达出传统回教的艺术,装饰和设计都十分精美,最大特色是伞形的屋顶,象征一个独立国家的抱负.
吉隆坡是世界上节假日最多的地区之一。在马来西亚,伊斯兰教的节日是当地进行重大庆典活动的日子,圣诞节也是全国性的节假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节在这里更是热闹非凡.
吉隆坡是一个硕大无比的“世界建筑博览馆”,外形别致风格各异的建筑遍布全城.
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阳光充足,气候宜人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西亚旅游景点】
[编辑本段]
马门甲
马门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满刺加王国的都城。从16世纪起,历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统治。数百年来,华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暹罗人及爪哇人相继来到马六甲,经过长期的交流,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汇成特有的文化风貌。这里有中国式的住宅,荷兰式的红色楼房和葡萄牙式的村落。市内古代修建的街道,至今依然保存较好,街道曲折狭窄,屋宇参差多样,很多住房的墙上镶着图案精美的瓷砖,木门上装着瑞狮门扣,窗上镶龙嵌凤,古色古香,处处显示出马六甲这个历史古都的独特风貌。
青云亭
青云亭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中国庙宇,位于马六甲市西南,始建于1645年,后经重新装修,成为一座用马来西亚楠木建造的木结构庙宇。门口的匾额上写着“南海飞来”四个大字。庙内主要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因此也称“观音亭”。
青云亭是优美的中国式建筑的典范,庙堂里陈设的木雕和漆器,全是从中国运来的精品。寺内只有一块石碑,上面铭刻着纪念中国明代着名的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于1406年访问马六甲的事迹。郑和是到达马六甲最早的中国人。
寺内香火甚盛。庙门口有一金色的狮子,周身金光耀眼,只有狮子的头顶部,金色已脱落,原来信徒们认为走过狮子身旁,抚摸它们的头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中国山
中国山又名三保山,是马来西亚为纪念中国明朝三保太监郑和而命名的。此山位于马六甲市郊。关于中国山,流传着“一位中国公主和一口神奇的井”的故事。相传在15世纪60年代,马六甲的统治者是一个年 轻而聪明过人的苏丹,曼斯国王。有一天,一艘中国船驶抵马六甲,船的内部到处插满了金针,船长给苏丹送去一封信,声称他奉中国天子之命诏告苏丹 “每一根金针代表我的一个臣民,要是你能数得清有多少根,你就会知道我的权力有多大。”苏丹接到信后,派了一艘船去送回信,船上装了好几袋谷米,信中道“要是你能数得清这艘船上的谷米,你就能准确地猜到我有多少臣民,也就会知道我的权力有多大。”
荷兰红屋
跨越马六甲河桥,到了河的东岸,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洁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红色的钟塔和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广场周围都是荷兰式的红色建筑物。面广场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就是古老的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它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300多年来,它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葡萄牙城山
在马六甲市西南,接近马六甲河口,有一座山,是马六甲苏丹拜里米苏拉将中国明成祖赠送的金龙文笺勒石树碑之处,明成祖曾封此山为“镇国山”,后名圣保罗山。山的东南麓有一座“没有墙的城门”,那是马来西业历史遗迹。
❷ 马来西亚人 有什么喜好和禁忌 例如:颜色、数字、服饰风格等等。
马来西亚人最喜欢橙色、红色,鲜艳的颜色。
不喜欢黄色,黄色在马来西亚代表死亡
❸ 马来西亚的民俗风情~~
马来西亚的人都爱吃重口味的食物,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治安问题就是晚上别逛太晚的,说到好玩的地方话就云顶了,可以看看景色,吹吹风,有赌场,游乐场等等的。
❹ 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
1、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2、传统上,马来人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
3、马来人男女传统礼服分别是:男士为无领上衣,下着长裤,腰围短纱笼,头戴“宋谷”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士礼服也为上衣和纱笼,衣宽如袍,头披单色鲜艳纱巾。除皇室成员外,一般不穿黄色衣饰。
4、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菜肴类似,口味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调味。其中较出名的食物有椰浆饭、沙嗲(鸡肉、牛肉及羊肉串)、干咖喱牛肉、马来糕点、竹筒饭、沙律啰惹、咖喱鸡、印度抛饼、黄姜饭、叻沙、海南鸡饭、Rojak、肉骨茶等。
5、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4)马来西亚风情民俗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 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 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
二次大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 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❺ 马来西亚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希望你们帮我做个总结,=感想,急!!!)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 马来西亚民风民俗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这块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大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繁荣兴盛的社会,也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奇异独特的风土民情。 马来人的见面礼十分独特。他们互相摩擦一下对方的手心,然后双掌合十,摸一下心窝互致问候。 马来人忌讳摸头,认为摸头是对人的一种侵犯和侮辱。在马... 马来西亚的民俗风情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块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大地上,各族人民汇聚形成了奇异独特的风土民情。独特的姓名 马来人的姓名十分特别,通常没有固定的姓氏,而只有本人的名字,儿子则以父亲的名字作为姓,父亲的姓则是祖父的名,所以一家几代人的姓都不同。他们的姓名中,名排在前,姓排在后,男子的姓与... 缤纷多彩的节日庆典 马来西亚有许许多多的节日。这些节日反映了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想更深入了解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和庆典约有上百个,其中政府规定性节日约十个左右。这些节日反映了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
❻ 马来西亚的人文风情
马来人是热情、谦恭、大方,讲究礼节的民族。在马来人家中作客应注意举止,尊重长者。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宾主要用伊斯兰教特定的问候语打招呼。进门时,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客人必须把鞋脱在门口或楼梯口,方可进屋。进屋后,宾主双方要互相问候和握手,握手时双手仅仅触摸一下,然后把手放到额前,以表示诚心。
当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自己又必须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必须略低下头,并说:“对不起,请借光”,尔后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在椅子上不能翘起二郎腿,尤其是在老人面前更不应如此,女子则应并拢双脚,表现得更加文雅。如果席地而坐,男子最好盘腿,女子则要跪坐,不得伸直腿。
主人摆出饮料、点心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推辞,主人反而会不高兴。客人要走,应向主人告辞,主人一般把客人送出门外。在黄昏时登门拜访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时穆斯林都要做祷
告,晚上拜访通常应在八点半以后。马来人用餐时习惯用手取食,因而在用餐前须把手洗干净,进餐时必须用右手,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如不得不用左手用餐或取餐具,应先向他人道歉。用餐时,一般不坐在椅子上,而是把食物放在席子上,围坐而食,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跪坐,身体稍向右偏。上了年纪的妇女可以像男人一样盘腿而坐。伊斯兰信徒禁酒,招待客人一般不用酒,饮料多为热茶、白开水或椰汁。马来人还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客人到访,主人除了热情招呼外,最先向客人表示殷勤和诚意的礼节就是奉上槟榔盘,以便请客人共嚼槟榔。
马来人的习俗与我国相异处甚多,所以必须加以留意,以免无意中犯了禁忌,造成失礼,或引起误会与无谓的纷争。主要有:
马来人视左手为不洁,因此见面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平时接、递东西时,也必须用右手而不能随便用左手,用左手便是失礼。在不得不用左手时,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马来人认为以食指指人,是对人的一种污辱,所以切勿以食指指人。
对女士不可先伸出手要求握手。
头被认为是神圣的部位,在亲近儿童时,不可触摸他的头部,否则会引起不快。
和伊斯兰教徒共餐时,不要劝酒,要避免点猪肉做的菜肴。
马来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若问年纪会被视为不礼貌。
马来西亚不禁止一夫多妻,所以不要随便闲谈他人的家务事。对长者不能直呼“你”,而要称“先生”、“夫人”或“女士”。
~~期待满意啊~~
❼ 请问马来西亚的特色是什么
马来西亚接近赤道,海洋性气候显着,终年高温多雨。山地多,平地少。70%是为开发的山林地,在已开发土地中的60%则为马来西亚着名的橡胶园,绿茵遮天
马来西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回教国家在亚洲并不多见,马来西亚便是其中之一。
第二大特色在于多人种的混合,包括马来人、印度人、中国人、阿拉伯人等,聚集在一起,是马来西亚犹如世界民族的大熔炉。
第三特色是马来餐厅,包括多种族的名菜、马来菜、印度菜、中国菜、热带水果等应有尽有。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一大锡出口国,锡制品多而精致且价廉物美,
马来西亚的第四大特色还有许多色彩丰富的蜡染印花布,具有传统的民俗色彩。
(7)马来西亚风情民俗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8]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中国南海分成马来西亚半岛(半岛)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岛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
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半岛上共11州属;沙砂位于婆罗洲北部。全境处北纬1°-7°到东经97°-120°,海岸线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地形地貌
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其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将半岛分成了东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为平原,内地多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克罗克山脉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过沙巴将沙巴分成东西海岸。
马来西亚最高峰是高达4101米的京那巴鲁山。
气候特征
马来西亚位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❽ 请介绍一下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
马来西亚的风土人情:称呼:同家族的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为称呼用途。马来人名字的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两者之间隔着“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时会省略。
见面礼:传统上,马来人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8)马来西亚风情民俗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饮食习惯:马来西亚人食物一般以米饭、糕点、椰浆、咖喱为主;喜欢带有辣味的菜肴。他们吃中餐的兴趣似乎还要比吃西餐更浓些。用餐一般都以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会时,才偶尔用匙和叉。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吃饭一般惯用手抓饭或用勺子取食。
难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注重讲究饭菜量少质精,注重饮食及餐具的洁净卫生。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香辣味道。主食以主饭为主,也爱吃花卷、豆沙包、炒面、什锦饭、锅烙、馄钝等食品。副食喜欢吃牛肉、羊肉、鸡、鸭、鱼等,也爱吃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菜花、薯仔、青椒、菠菜、豆角等。
制法对煎、炒、炸、烧、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菜谱很欣赏咕噜肉、香酥鸡、辣子鸡丁、干烧鳜鱼、番茄里脊、炒肉青椒、鲜蘑菜花、糟熘鱼片等风味菜肴果品最爱吃槟榔果,也喜欢菠萝、洋桃、芒果、椰子、木瓜、香蕉、等水果;干果爱吃核桃仁、花生米等。
❾ 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
1、称呼
同家族的马来人没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为称呼用途。马来人名字的第一个部分是他们的名字,第二个部分是他们父亲的名字,两者之间隔着“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时会省略。
在非正式的场合,对小辈较为亲昵的称呼为Adik或dik,意为弟弟或妹妹,名字则可省略。对年级较大的男士可称为Pakcik,意为伯父,女士为Makcik,意为伯母。在日常场合,用Encik加名称呼男性,意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称呼女性,意为某某女士。
2、见面礼
传统上,马来人在见面时会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双手互相摩擦,然后将右手往心窝点一点。对不相熟的女士则不可随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应该向女子点头或稍行鞠躬礼,并且主动致以口头问候。但现在西式的握手问好在马是最普遍的见面礼,不论用在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无阻。
3、进餐
马来人忌食猪肉、饮酒。在马来餐厅,餐桌上通常有个水壶,其用途是用来洗手用的。一般马来人都是用右手抓饭来吃,所以餐前及餐后洗手是马来人餐桌上的礼节。
4、婚礼
婚姻传统上由父母安排。典型的家庭包括夫妻及其子女。婚姻及继承制度均受伊斯兰律法的约束。
5、拜访
除非主人允许,否则不管是到访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门前先脱鞋子。到马来人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垫子上,男性应盘腿而坐,女性则应把腿偏向左边而坐。
6、其他禁忌或礼节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与马来人打招呼、握手、馈献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会被认为对他们不敬。
马来人忌讳别人触摸其头部,除了教师或宗教仪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随意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把脚底展露在他人面前,用脚底对着人是对别人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