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多少年建交以来马来西亚
A. 马来西亚什么时候独立
马来西亚于8月31日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后,首都吉隆坡举行了大规模庆祝活动,包括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检阅。
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有一个称为“锡和橡胶王国”的国家,那就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全境面积共32.9589万平方公里,被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最近处相距约600公里。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面积13.1794万平方公里;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包括沙捞越、沙巴两个州,沙捞越州面积12.1680万平方公里,沙巴州7.611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290万人。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徒约占马来人的80%。其它还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拜物教等。马来语为国语。首都吉隆坡。
马来西亚从16世纪开始,相继遭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侵略。1786年英国入侵,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激起当地人民的英勇抵抗。日本投降后,英国在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1946年4月,英国玩弄“分而治之”的阴谋,把新加坡从马来亚划分出来,成为单独的“直辖殖民地”,并于1948年2月成立“马来亚联合邦”,联合邦的一切统治权由英王委任高级专员掌握,并对马来亚人民实行高压统治。1955年,英国宣布马来亚实行“部分自治”。1957年8月31日,英国同意“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7月9日,英国、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在伦敦签署关于成立马来西亚的协定(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锡和石油,还有铁、金、钨、煤、铝矾土和锰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木材、油棕、胡椒、菠萝、椰子等。其中橡胶和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木材和棕榈油是另两大出口项目。
马来西亚(原马来亚联合邦)刚独立时,经济属于殖民地型,以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橡胶和锡是两大经济支柱,粮食和工业品均不能自给。独立后不久,政府确定了改变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1971―1990年年又实行了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和第二至第五个五年发展计划。到1987年,制造业已超过农林渔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居首位。
1986年,为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马来西亚政府调整了投资政策,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外国投资的优惠措施,使外资源源而至。1987至1989年3年间共吸收外资93.5亿美元,1990年一年吸收64亿美元。政府采取的种种有力措施,改变了产业结构,提高了档次,扩大了出口,使马来西亚转变为以出口工业制成品(其中电子产品占半数以上)为主的国家。与此同时,政府解除了对国内投资的某些限制,使非马来资本转呈活跃。
1991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在总结前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为期10年(1991―2000)的《第二个前景规划纲要》(又名《国家发展政策》),取代过去的“新经济政策”。十年规划在重申继续保持良好投资环境的同时,提出将投资重点转移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增加研究发展和教育培训的投入,放松政府对工资、物价的调控,等等。远景目标则是到2020年使马来西亚成为完全发达的国家。
1991年7月,马来西亚议会通过政府提出的第六个五年(1991―1995)发展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7.5%。制造业在计划末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以1995年估计人口2030万人计算,人均国民收入达3777美元。针对当前经济中露头的某些薄弱环节,六五计划中对交通、能源、教育和培训、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均有幅度不等的增长。
马来西亚经济年增长率70年代为7.8%,80年代后期超过8%,1990年为9.4%,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两千美元。设在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1991年6月发表的《1991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把马来西亚列为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国家,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名单中排名第五。这就为许多经济学家的如下观点再次提供佐证――马来西亚是行将腾飞的亚洲第五条小龙。
马来西亚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行东南亚中立化计划,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加强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中马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早在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中国商人就曾去马来半岛通商。公元3世纪初,吴国孙权曾遣康泰、朱应出使南海诸国,到过马来半岛。此后两国互有往来。15世纪初期,郑和下西洋时,5次都驻节于满剌加(即马六甲)。随后满剌加的友好使者也访问过中国。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时,我国领导人曾致电祝贺,并予承认。197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来我国访问,当月31日,两国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这次邓小平副总理到马来西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必将为进一步增进中马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B. 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
178个。
自我国1949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目前已陆陆续续与世界上178个国家建交,但到目前为止,仍有20个国家未于中国建交。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
(2)自多少年建交以来马来西亚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8月,未与中国建交的主权国家有18个,分别是:
1、帕劳共和国
2、图瓦卢
3、马绍尔群岛
4、所罗门群岛
5、基里巴斯共和国
6、危地马拉共和国
7、巴拉圭共和国
8、圣文森特及格林纳丁斯
9、伯利兹
10、海地共和国
C. 认识马来西亚
国名: 马来西亚 (Malaysia)
自然地理:面积33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口:2500多万(2005年12月)。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 1%,华人占25. 3%,印度人占7. 4%。砂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组图:马六甲的唐人街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20多万。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达466米,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来座。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
简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政治:最高元首为国家首脑、伊斯兰教领袖兼武装部队统帅,由统治者会议从马来西亚9个州的世袭苏丹中选举产生,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最高权力,以及任命总理、拒绝同意解散国会等权力,任期五年。统治者会议由柔佛等九个州的世袭苏丹和马六甲等四个州的州元首组成。其职能是在九个世袭苏丹中轮流选举产生最高元首和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对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问题有最终裁决权;对涉及马来族和沙巴、沙捞越土着民族的特权地位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凡有关统治者特权地位的法律,未经该会议同意,不得通过。每次开会时,内阁总理和各州州务大臣、首席部长在旁协助。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但实权在内阁手里。
经济: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后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锡矿丰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6100吨。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 27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货币:林吉特或令吉。
军事:陆军的前身是1935年英国殖民地政府组建的马来兵团。1958年马从英国人手中接管原英殖民地海军辅助部队,1963年正式改为马来西亚皇家海军。1958年6月1日正式建立马来皇家空军。马最高元首是三军最高统帅。国防决策机构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理任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是最高指挥官。实行志愿兵役制,服役期为10年。
新闻出版:约有50份报纸,用8种文字出版。主要报纸有:马来文的《马来使者报》、《每日新闻》、《祖国报》;英文的《新海峡时报》、《星报》、《马来邮报》;华文的《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简称马新社)是一个半官方的通讯社。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属官办,建于1946年,拥有6个广播网,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广播。马来西亚之声电台建于1963年,用马来语、阿拉伯语、英语、印尼语、缅甸语、他加禄语和泰语等8种语言对外广播。马来西亚电视台属官办,建于1963年,设有两个频道,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播放。另外还有第三电视台(TV3)、城市电视(METRO VISION)和国民电视(NTV)三家私营电视台。近年开办了ASTRO卫星有线电视频道。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视东盟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积极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关系。致力于促进东亚环境的稳定,加强与东北亚的联系,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良好的双边关系。将与邻国和有特殊重要性的国家发展积极的关系;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将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所有分歧。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范围内,马来西亚将继续坚定地提倡与中、日、韩合作。在多边领域,马来西亚将积极参与各种联盟或论坛,致力于维护各种权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与中国关系: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建交。200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马来西亚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 两国联合公报 两国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262.61亿美元。
D.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什么时候建交的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间为:
越南:1950年1月18日
老挝:1961年4月25日
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
泰国:1975年7月1日
缅甸:1950年6月8日
马来西亚:1974年5月31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亚: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
文莱:1991年9月30日
菲律宾:1975年6月9日
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4)自多少年建交以来马来西亚扩展阅读:
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至今,仍有18个国家未与中国建交;
1、亚洲(1个):不丹;
2、欧洲(1个):梵蒂冈;
3、非洲(1个):斯威士兰;
4、大洋洲(6个):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
5、北美洲(8个):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6、南美洲(1个):巴拉圭;
其中,除不丹以外的以上国家都与台湾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与大陆无外交关系。
E. 中国和马来西亚 贸易建交多少年了
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始于1974年,2010年是建交的36周年!
F. 马来西亚和中国关系怎么样
中国和马来西亚自1974年5月31日正式建交以来,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在政 治、经 济、文化、教育、防 务及其它领域建立了友好和实质性的关系。 双方之间的密切交往使这种关系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G.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什么时间建立外交关系的
1974年5月31日 中国与马来西亚建交
H.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什么时候正式建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马来西亚于1974年5月31日建交,并开始派遣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
I. 今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几周年
今年是中马建交35周年。
1974年5月31日同中国建交。
马来西亚“马来”在马来语中意为“黄金”。全境被南中国海分隔为东西两部分。马来半岛部分称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沙巴、沙捞越合称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面积3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949.3万(1994),马来族占58.1%,华人31.3%。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都吉隆坡。农作物主要有橡胶、油棕、可可、胡椒、椰子、水稻等。已由一个农业和矿产品出口国成功地转变为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国家。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350林吉特(1993年)。货币名称林吉特。主要出口电子产品、石油、橡胶、棕油、锡、木材、可可、纺织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和燃料等。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崛起,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侵略。1919年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次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48年2月组成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8月31日(国庆日),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3年9月16日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以东盟为其外交政策基石,主张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