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有什么建筑

马来西亚有什么建筑

发布时间: 2022-06-16 12:23:17

⑴ 马来西亚452米高建筑物叫什么

马来西亚452米高建筑物叫双子塔。

马来西亚地标双子塔,有88层楼452米高。911以后的头几年,这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可以代替911炸毁的双子塔的高度的楼了。现在高过它的楼已经很多很多了。但作为双峰塔,这两个塔还是最高的,但是作为单塔的高度来讲就不是最高的了。

建筑设计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的设计是经由国际性的比稿,最后决定采用着名的西萨佩里建筑事务所(Cesar-Pelli & Associates)提出的构想。整栋大楼的格局采用传统回教建筑常见的几何造型,包含了四方形和圆形。

吉隆坡国油双峰塔是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综合办公大楼,也是游客从云端俯视吉隆坡的好地方。双峰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吉隆坡这座城市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突出了标志性景观设计的独特性理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吉隆坡石油双塔

⑵ 马来西亚的建筑物

=双峰塔=
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或称佩重纳斯大厦、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国家石油双塔、双子塔),是两栋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区内的摩天大楼,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三高的大楼。楼高452米,共地上88层,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Cesar Pelli)所设计的大楼表面大量使用了不锈钢与玻璃等

根据高层建筑暨都市集居委员会(CTBUH)在1997年7月10日所宣布的四种高楼评定标准:结构体或建筑顶部高度、最高的使用楼层高度、屋顶高度、天线高度,一般认为最高的建筑排名是指结构体或建筑顶部高度而言。

马来西亚的国家石油公司马石油(Petronas)建造了世界最高大厦。虽然其它大厦譬如西尔斯大楼有更高的可使用楼地板,一个更高的天线,和一个更高的屋顶。但一般认为最高的摩天大楼是拥有452米(1483 英尺)的尖顶的佩重纳斯大厦——直至被台北101超越。

=吉隆坡塔=
吉隆坡塔(马来语:Menara Kuala Lumpur、英语:Kuala Lumpur Tower)是一座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高塔,塔高421米(1381英尺),1995年建成时是当时世界第四高塔,现在位居第五。与双峰塔同是吉隆坡的地标之一。

吉隆坡塔位于咖啡山(Bukit Nanas)上,主要作为通讯塔用途,并开放供游客参观。

图案去google搜就行了

⑶ 马来西亚有哪些历史建筑物

狮城是新加坡。。。 -_-|||

马六甲:
圣保罗教堂 - 在荷兰城处有一个阶梯,攀登上去就是圣保罗山,圣保罗教堂就座落在此。 1521 年时,一位葡萄牙将军 DUARTE COELHO 在此兴建一座小教堂,他希望它会是这座城市中最先进的天主教堂。当荷兰人接管马六甲后,它被改称为圣保罗教堂。 1753 年 CHRIST 教堂建造完毕,圣保罗教堂就被弃而不用。后来,荷兰人将它改为埋葬有名望的人之墓园。圣保罗教堂里有一座圣法朗西斯的坟墓,他生前经常到访这间小教堂。 1553 年时,他被埋葬于此,后来,他的遗体才被移往印度的 GOA 。这里竖立了一座圣法朗西斯的大理石雕像,为纪念他 400 多年前曾经到此居留,并作出他的贡献。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在此还可以观赏到许多很有特色的荷兰墓碑。

THE STADHUYS 荷兰城- 位于城市广场上,这座荷兰城有着厚重的木门、深红色的墙壁及锻铁铸成的铰链,它是荷兰殖民统治者所遗留下来最重要的遗迹。建于 1641 年至 1660 年之间,荷兰城被认为是东方世界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它是荷兰砖瓦砌工及木工技艺的最佳呈献之其中一个例子。整栋建筑粉刷成橙红色,向来是荷兰总督的官邸。如今荷兰城内包含了马六甲历史博物馆、人种博物馆及文学博物馆。

峇峇娘惹古迹博物馆- 海峡华人或峇峇娘惹是吸取了马来文化的华裔贵族后裔。在郭陈祯禄路上,有着一整排 19 世纪海峡华人的店屋及古老屋子,这里俨然是小型的峇峇娘惹博物馆。这些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物是典型富裕华人的住家。长型的屋子,屋内又非常宽敞,里边有一个天井,可以容许阳光及雨水进入屋内。那些厚重的木制家私,皆是以中国的红木制成的,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有些家私拥有丰富的珍珠母镶嵌了盛开的樱桃花及各种鸟类。屋里的陶瓷则是这些海峡华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广东省,要求定制而进口的。

青云亭 - 此庙建于 1646 年,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华人庙宇,庙内有碑铭纪念明朝大使郑和将军第一次到访马六甲。
青云亭里有许多厚重的木门。庙宇的屋顶是以玻璃及瓷土作成的中国神秘动物来作装饰。庙内的装饰同样庄严,主要的祭拜大厅供奉着三座祭坛,佛、儒、道各一座。所有的建筑材料及工匠,皆是从中国引进来的。

三保庙 - 三保庙就在三保山的山脚下,这座庙是为郑和而建,后人已经将这位明朝的大使当作神明来崇拜。此庙建于 1795 年。

槟城:
旧关仔角的康华丽堡,俗称炮台,无疑是槟城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自英殖民地时代,槟城历史的发源点。
217年前,经与吉打苏丹订立割让槟榔屿条约后,东印度公司的莱特上校于1786年8月11日带领水兵,登陆今旧关仔角。他正式宣布槟榔屿为威尔斯太子岛,并以纪念当时英王乔三世之名命后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市镇为乔治市。
为了防御荷兰、法国、海盗等威胁,东印度公司就在最尖角建了四角星形保垒。起初的木栅堡垒是以Ms Nibong Palm所筑构,并以当年的印度总督Lord Cornvalis取名为康华丽堡。1793年,靠印度囚犯的输入,莱特重新建造一座和原来一模一样的砖造棱堡。我们在平地上,其实很难看出棱堡有何特别,除非从高处往下看,才会明了棱堡的形状和意义。
所谓棱堡,是海洋贸易的殖民地时代帝国主义者所建的港口要塞堡垒。最基本的是个四方型,在四角处凸出棱角以架大炮,平面看来像个星形。
康华丽堡就是属于这基本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早年的康华丽堡同时是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和行政中心,内部拥有军火库、营房、办公室及小教堂等。现只遗存库房及小教堂。围绕康华丽堡一周,原有27尺宽,6尺深的濠沟。东西面各有引桥衔接堡门。自从1816年英法对抗结束后,康华丽堡已失去其军事防御意义。之后,随着乔治市的发展而被摆置一旁。1923年,濠沟被填平为草坪,南边的在战后被辟成停车场。
2005年,国家博物馆在康华丽堡的四面尝试挖掘,恢复一段濠沟,唯没有再盛水。作为槟城,甚至是新马重要的历史遗存,康华丽堡在1977年是首批被法定为国家古迹。然而奇怪的是,当局却在堡内操练场建了很不协调的现代露天剧场。
90年代还私营化,经过一段很不适当的经营管理。

莱特街的街头,起自土库街、炮台路、King Edward Place的十字路口,也是旧关仔角钟楼和圆环的所在地。
我们现在所看到旧关仔角钟楼,并非许多人认为中的非常古老。它其实是20世纪初的1902年才建立起来,至今刚好101年。
1897年适逢英女王维多利亚登基之60周年,各英殖民地皆举行盛大的钻禧纪念庆典。为了永久纪念,据邝国祥的槟城散记写道,当地政府特示意槟城富绅郑景贵和谢增煜,建大钟楼一座。
而48岁的百万富翁谢增煜来个自请独承。唯这件事却拖到1900年才签合约,将耗资3万5千元的钟楼于1902年建竣并交给地方政府时,维多利亚女皇已逝世了。(见Penang Past and Present 1786-1963)。
谢增煜太平局绅乃巨贾胡泰兴太平局绅的女婿,不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槟榔屿富豪,大园主,还练得一手好书法,以“臂窠大字”着名。可惜钟楼没留下他的手迹,而只是刻印着英文字体,“This Clock Tower was Presented to Penang by Cheah Chen Gok Gsyn is commemoration of her Mejasty Queen Victoria\'s,意此钟楼为谢增煜赠与槟城,以志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钻禧纪念——1837-1897”。
钟楼高60英尺,象征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年。钟塔外观分为4层,每一层有不同的立面处理,并逐层缩小平面。地面底座是个八角形平面。朝土库街的那面为正方,门口有个八字开阶梯。第二层实为两楼,中间四面皆凸半圆露台,台底收锥形,窗头设马蹄拱。第三层亦是四方形四面各设一面大时钟。顶屋重复八角平面,由八根短柱撑顶一个底盘出檐的大葱顶。
这殖民地——蒙兀儿(Colonial-Mogul)或“Raj”式样显然受到当时吉隆坡政府大厦如高等法庭(The Sultan Abl Samad)建筑的影响。那是一种试图将印度回教建筑与欧洲古典建筑结合,以便体现回教地域政治的色彩,不过槟城的公共建筑物就只一列。其他还是走新古典主义路线。
由于钟楼的造形别致,独然矗立,又与四周如炮台、政府机关大楼构成优美的都市景观,自建成后不只成为乔治市的地标之一,更是明信片最受宠爱摄取的景物。唯战后周遭的改变使它渐失色。80年代一栋马来商会大楼庞然大物一盖,钟楼便被比矮成微物了。
涂成浅橙色,葱顶银色,70年代楼身油上黄配白边框,葱顶亦涂上黄色。90年代楼身改涂浅灰底白框。最近一个月,钟楼又刚一番油漆,葱顶涂的是一种轻浮的艳橙色。
其实如果比较1905年左右钟楼刚建成的明信片,就可知道历来改涂的多不正确色彩。原有的楼身是灰白色,二层似乎是浅\的红砖色。而大葱顶正确的是黑色!

卧佛寺 (Wat Chaiya Mangkalaram),建于19世纪的卧佛寺,位于车水路。该佛寺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的建筑风格,华丽且精雕细琢。寺内供奉着一尊长达33公尺,排名世界第叁大的卧佛像,仅次于缅甸和泰国的大佛。

槟城蛇庙,建于1873年,原是一间清水师祖庙,名为“清云岩”。蛇庙的称呼,是在庙建好后,来了数条青蛇在里头居住。而每当清水祖师宝诞时,更有无数的青蛇从后山涌入庙,成为一大奇景,因此“蛇庙”就享誉各地。蛇庙距离槟城国际机场3.2公里。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被称为蓝屋, 是在1897年动工兴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张弼士是客家人, 他不同于他在槟城的客家朋友,其他人选择建比较时髦的屋子,蓝屋是根据风水而建立的。工匠在中国引入,材料是从苏格兰输入。动工那年,张弼士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兼辖槟城、马六甲及附近英国殖民地事务。因此,他经常往返新槟两地。蓝屋竣工,他已升任商务考察大臣,光绪皇帝曾接见他,并授予太仆寺正卿衔(位列二品,当时满清官阶分九品,一品最高。县令列七品,州官也不过四品),在获得清政府授予官衔的南洋富商中,数张弼士的地位最高。
张弼士是19世纪末华人发财致富,亦官亦商,权力与财富相结合的一个典型。张弼士才16 岁,便只身从中国来到南洋, 开创他的大业。曾被中国清政府任命为驻槟城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侍郎(相当于副部长)、任命他为考察外端口商务大臣,兼槟城管学大臣等职,被当地誉为清朝最后的官员。他于1916 年过世时, 显赫一时, 英国政府亦为他下半旗致哀。张弼士学语言的天分很高,除了南洋通行的各种华族方言外,他还能讲英语、荷兰语与马来语。他晚年还经常穿洋服,偶尔也吃西餐。蓝屋外观虽是很中国,但内部陈设却是华洋融合,体现了中西合璧。

科林回教堂- 坐落在椰脚街的科林回教堂,是槟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该回教堂建于1883年,原本属方形并附设长廊及斜脊屋顶,后来再经过扩建。1926年,由回教和印度教徒捐赠及礼聘而来的建筑师将它髹上摩尔式建筑色彩。科林回教堂是以印度南方柯林部落首领的名字命名的。该首领是当年追随法兰西•莱特的印度雇佣兵。回教堂的乳白色外表及金黄色圆顶更是一大特色。

马里安曼印度庙- 这座位于皇后街的印度古庙建于1833年,具有传统的南部印度达罗毗荼建筑风格,是槟岛最早建立的印度神庙。其大门入口和四壁都塑有巧夺天工的神像,生动且逼真。寺内富丽堂皇,放置了很多印度教神像,其中以苏伯马廉神像最为瞩目。它是以金、银、钻石和翡翠所装饰,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宝物。寺庙入口处有一座高塔,上面刻有形态生动、色泽绚丽的各式人物,可谓金碧辉煌。每逢大宝森节,信徒们都会用花车载着神像游街。

吉打:
古丁古梅故居(KU DIN KU MEH)- 1848年生于吉打州的ANAK BUKIT,他14岁就担上吉打州狱长。除了是名马来文和泰文学家,KU DIN也是1894年法律书藉编写人。 1897年,吉打苏丹阿都哈密(SULTAN ABDUL HAMID HALIM SHAH)委任古丁为色都(SETUL)最高专员。当时,色都、加映和普吉岛都是在泰国管辖的吉打县内。 由于古丁对色都的政经农教发展,使他被誉为色都开创之父。1902年,古丁开始被誉为色都王,并且允许使用东姑哈鲁汀(TENGKU BAHARUDDIN BIN TUNKU MEH)的称号。 1909年,在曼谷条约(PERJANJIAN BANGKOK)下,色都被纳人泰国版图。在古丁的管理期间,色都港口与槟榔屿及RAGOON有密切的贸易关系。古丁本身也有几艘船只从泰南出口燕窝、木 材、椰子等等到槟岛。 古丁后来与一名槟城女子结婚,他们的办公室兼住家就在槟榔律路。暹罗(今泰国)政府一直保留古丁的职权直至他1916年退休。古丁在1932年逝世,并且 安葬在色都。
古丁有一本关于色都(SATUN)的政治生涯日记,这本手写记载是用爪哇文记录,如今收藏在泰国曼谷的国家档案局里。

华盍街大教堂- 1786年抵达槟榔屿立后,莱特引进了首批来自吉打港口的罗马天主教徒到来定居。这批欧洲人和缅甸或暹逻人通婚的后裔,之前由于政治迫害而从普吉岛迁至吉打。大教堂是由加诺神父在1786年所创,在1857年它从教堂街迁至华盍街。现今教堂旁建筑物是由马尼苏神父所建办。1861年,这座教堂可容纳一千二百人,在1955年被格升为槟城主教教区之后,大教堂就被翻新重修,以便迎接槟城第一任教主Kanan Mongsignor Francis Chan神父。以前,教徒聚集在教堂建筑后巷(Lorong Argus)一带,如今剩下的寥寥无几。其中,有一间建筑是建于19世纪的英印混合式特色洋屋。

其实马来西亚的历史建筑物真的多不胜数,你自己看看吧!
http://www.itravelkaki.com/place.php?p=3

⑷ 为什么双子星是马来西亚的标志性建筑物

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现在第三),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塔楼.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出资建造.楼高452米,共地上88层,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所设计

⑸ 马来西亚最着名的建筑是什么

我认为是吉隆坡的SultanAblSamad大楼。这座建于1894年至1897年之间的建筑物是由英国建筑师A.C.NORMAN所设计,整栋大楼充满了漂亮的维多利亚及摩尔式建筑风格。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她是英国殖民政府的行政中心。独立以后则被当作马来西亚最高法院及高等法院。几年前法院已经搬迁,目前的用途不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因为她见证了马来西亚近代史大部分重要的时刻,所以在吉隆坡双峰塔还未建立之前,她才是吉隆坡的地标建筑物。

⑹ 马来西亚的地标性建筑有哪些

马来西亚最有名的就是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就是全球最高的双子塔。

⑺ 马来西亚出名或代表的建筑物

双子塔,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是马来西亚经济蓬勃发展的象征。值得一提的特色是在第42层处的天桥。这座有人字形支架的桥似乎像一座登天门。双塔的楼面构成以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廓。其平面是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用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这种造型可以理解为来自伊斯兰的灵感,而同时又明显是现代的和西方的。

苏丹阿都沙末建筑物(SultanAblSamadBuilding)是吉隆坡的一个主要地标,可说是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摄影景点。雄伟堂皇的苏丹阿都沙末建筑物综合了摩尔、莫卧儿和英国殖民地古典建筑风格。此建筑物的设计是采用"摩利斯风格"(Moorish-inspired)。那铜色的穹顶 和独特的钟楼让游人很容易就辨认出此建筑物的"身份"。它是吉隆坡其中 一个最瞩目的景点。每年都有不少的庆典活动在这里举行,例如国庆日和 卫塞节的花车游行等。该建筑物是在19世纪末英国执政时期兴建以作为政府部门办公楼。该建筑物顶部有一座41.2公尺宽的大钟楼(至今仍显示着大马标准时间),以及3个闪烁的铜色拱顶。现今,苏丹阿都沙末建筑物已成为国家的司法系统建筑物,当中包括包括联邦和高等法庭。此外,这里也有一座马来西亚手工艺术品中心。这座吉隆坡早期的地标建筑物,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节庆如国庆日游行和倒数迎接新年的首选场地背景。

⑻ 世界的着名建筑有哪些

1、圣保罗大教堂——英国伦敦

伦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圣保罗大教堂,它是由英国建筑师克里斯托弗—弗伦爵士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位于伦敦市的最高点—路德盖特山顶,其着名的圆顶是世界上最大的圆顶之一,高近112米。

这座华美的糖果色大教堂,是莫斯科游客最多的旅游景点。这座着名的地标性建筑形似升上天空的篝火,大教堂建于1554年至1560年,是伊凡四世(伊凡雷帝)统治时期建立的。

⑼ 马来西亚的最高的建筑是什么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双子塔(Petronas
Towers),高1483英尺(452米),88层。这两座高楼于1998年完工,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子楼。

⑽ 为什么要建造马来西亚的双子楼

马来西亚建造双子楼,主要是为了体现自己城市的一个经济,还有就是能够让世界都去关注他,您以为傲,这是他的一个地标建筑,也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所以要建造双子楼,那里是他的经济贸易和CBD的中心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5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05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69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4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4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0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6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4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78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