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经历了什么
① 马来西亚什么意思
马来西亚(Malaysia)在亚洲东南部地区。马来西亚别名为橡胶和锡的王国,首都为吉隆坡。其官方语言是马来语,汉语和英语也被广泛使用,属于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度介于摄氏21度至32度之间,气候宜人,适于居住。
马来西亚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及锡的出产国,也是优质热带硬木、石及天然气的重要出产国;
此外,还盛产可可、胡椒、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除各种鱼类外,马来西亚海岸还产龙虾。
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
② 请问马来西亚的特色是什么
马来西亚接近赤道,海洋性气候显着,终年高温多雨。山地多,平地少。70%是为开发的山林地,在已开发土地中的60%则为马来西亚着名的橡胶园,绿茵遮天
马来西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回教国家在亚洲并不多见,马来西亚便是其中之一。
第二大特色在于多人种的混合,包括马来人、印度人、中国人、阿拉伯人等,聚集在一起,是马来西亚犹如世界民族的大熔炉。
第三特色是马来餐厅,包括多种族的名菜、马来菜、印度菜、中国菜、热带水果等应有尽有。马来西亚是世界第一大锡出口国,锡制品多而精致且价廉物美,
马来西亚的第四大特色还有许多色彩丰富的蜡染印花布,具有传统的民俗色彩。
(2)马来西亚经历了什么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8]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中国南海分成马来西亚半岛(半岛)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岛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
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半岛上共11州属;沙砂位于婆罗洲北部。全境处北纬1°-7°到东经97°-120°,海岸线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地形地貌
地形主要是平原,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其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将半岛分成了东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为平原,内地多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克罗克山脉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过沙巴将沙巴分成东西海岸。
马来西亚最高峰是高达4101米的京那巴鲁山。
气候特征
马来西亚位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③ 在马来西亚生活是怎样的体验
在马来西亚生活是一种慵懒的体验,生活节奏太慢。
刚来的时候会非常不适应。比如安装宽带,我用了一个月时间,催也没用;房东给个车位的位置编号,也要催3次拖一个星期;买房签个合同要两个月才能返的回来。不过慢慢适应会发现,可能不能用咱中国的效率来衡量,我们毕竟用20年的时间做了人家60年做的事情。
简介
在这里生活,因为是华人,什么权益都会比原住民少。但这并没有带给我们多大的影响,反而造就了比较独立靠自己的人民。个人觉得这是好事。
各民族的相处都很好融洽,如果你看到一些什么新闻,民族纠纷之类的,都是政治的阴谋论。真正的平常生活,不论你是马来人印度人华人,大家都是人。
华人新年,马来人来祝贺。印度人结婚,大家捧场。华人打架,马来人劝架。遇到小偷,妈蛋,管你什么人,大家一起上!不能说没有那些歧视其他宗族的人,可是真的不多,现在是文明的世界。对待人民不公,给与不平等待遇的,不是普通人民,是那些政府人员。
④ 马来西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是东南亚的一个由十三个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1957年(丁酉年)8月31日独立。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西半部位于马来半岛,常称为“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相对;东半部常被称为“东马”,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1]
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称为最高元首,而政府由国会最大党或联盟领袖的总理所领导,政治体制是沿袭自英国的西敏寺制度。
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也是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联邦的成员国;主要参与的军事行动有五国联合防卫和联合国维和行动。
马来西亚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发展一成个新兴的多元化经济国家。“亚洲四小虎”之一。[1]
现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亦在同步扩张。马来西亚拥有亚洲最佳的经济纪录。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
⑤ 马来西亚在什么亚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1957年(丁酉年)8月31日独立。该国由十三个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首都为吉隆坡,政治中心则位于布城。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
⑥ 马来西亚说什么语言
在马来西亚使用的语言主要有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英语等。
马来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英语被视作为第二语言或通用语言,被广泛地使用在行政、工商业、科技教育、服务及媒体等方面。马来西亚大部分人都能说马来语和英语。
马来西亚华人说华语(普通话) ,也说其他的一些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汉语方言。马来西亚印度人大多说泰米尔语,还有泰卢固语、马拉亚拉姆语和旁遮普语。泰语也是马来西亚的地方语种之一。
(6)马来西亚经历了什么扩展阅读
官方语言为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在1969年种族骚乱五一三事件发生后,马来语才成为主要语言。
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马来西亚式英语(Manglish)也广泛被使用,它是一种口语化的英语形式,带有很重的马来语、华语方言及泰米尔语的影响。
⑦ 你在马来西亚遇到令你最不愉快的经历主要有哪些
在马来西亚遇到最不愉快的事情是有一次买东西遇到了冷遇,而且对方装着听不懂我的话,对我的意愿曲解。
⑧ 去马来西亚打工,要什么条件
马来西亚只允许中国专才在当地合法工作,至于普通劳工则不在开放范围内。
所谓中国专才其实是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9岁以上的,有专业技能的熟练及半熟练工,对其开放领域目前也仅限于仿古家具制造业、木石雕刻业等。而且这些熟练工人如果想到马来西亚工作的话,必须要由双方政府都认可的中介机构来组织,并在中国取得合法的工作证。
中国公民在马来西亚从事务工活动务请注意:
1、须取得并持有马来西亚政府颁发的工作准证才可进入马来西亚境内进行务工活动,不得持旅游签证在马来西亚境内务工。
2、马来西亚政府颁发的工作准证会特别注明务工种类及雇主名称,依合法手续进入马来西亚的务工人员如从事不同工作或为不同雇主工作一律视为非法劳工,将面临高额罚款或最长6个月的监禁。
3、须遵守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外籍务工人员管理的政策法律和相关规定,确保在马工作期间人身与财产安全。
4、不要轻信非法劳务中介宣传或个人承诺,要充分了解用工单位情况和工作内容,选择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并签订书面合同,办理合法工作签证。在遇到拖欠工资等劳务纠纷时注意保存证据,循法律渠道理性维权,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损。
(8)马来西亚经历了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外交部和商业部就经常发布公告,告知公众马来西亚并未对中国开放普通劳务市场,呼吁国人不要盲目相信中介的花言巧语前往马非法打工。国内媒体也对马国对非法打工者施以鞭刑的消息多有报道,但仍有不少中国人上当受骗。
仅靠中国使馆及马来西亚热心人士对落难的中国劳工提供帮助还是不够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中国劳工,通过他们把实情转告同乡,打消人们来马打工的念头。
⑨ 马来亚人民民族解放战争都经历了什么
马来亚人民民族解放战争指马来亚各族人民为了摆脱英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压迫而进行的战争。1945年8月,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利用苏联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而形成的有利局势,把国家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了出来。
日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马来亚的。但是1945年9月英国军队在马来亚登陆,并企图以武力在全国恢复殖民主义秩序。1945年12月,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和作为民主管理机构的人民委员会均被解散。
殖民主义统治的恢复,以及居民艰难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群众性的罢工,并促进了解放运动的新高涨。在这一运动中,马来亚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起了主导作用。民族解放斗争席卷全国。
1946年3月,国内所有反殖民主义力量组成了马来亚民族联合机构。
被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吓破了胆的殖民主义者,于1948年6月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马来亚共产党和所有进步组织都被取缔,它们的许多领导人被逮捕。但是马来亚共产党和民主组织的主要骨干已转入地下,并积极地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游击斗争。
1949年1月,马来亚共产党公布了为建立独立的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的纲领。
1949年2月,建立了有6000~8000人的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全国各主要民族都有人参加。马共中央直属的军事司令部领导了解放军的战斗活动。团是游击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它下辖连或者独立排。在马来亚的每个州至少有一个团在活动。游击部队依靠政治行政委员会来进行活动。在各州党委领导下,该委员会保障游击队的供应,为他们侦察并帮助他们与当地居民建立联系。
为了镇压游击运动,英国殖民主义者动用了庞大的武装部队:近50个步兵营,正规警察部队和由欧洲移民组成的警察后备队。空军保障了对陆军的战术支援,海军封锁了半岛的沿岸地区。正规部队总数达13万人。
此外,殖民者还组建了非正规的“内部警卫队”,其人数达20~25万。殖民主义者在装备和技术兵器方面拥有压倒的优势。
1949~1951年间,马来亚民族解放军部队采用游击战,在1949~1951年,连续3次向殖民主义者实施了进攻。结果,截至1951年8月他们控制了马来亚3/4的领土。
1952年殖民主义者急剧地加强了自己对付起义者的行动。1952年英国政府宣布的关于在最近的将来让马来亚独立的决定,引起了起义队伍的分裂。殖民主义者由于在兵力方面拥有优势,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向游击队所控制的地区展开了进攻。在与起义者的斗争中,英国当局运用了反叛乱作战的策略。
他们打算粉碎大股的游击队和城乡的起义者地下组织,控制交通线,隔断残存的游击部队的供应来源,以至最后从肉体上消灭他们。为了断绝游击队与居民的联系,殖民主义者建立了546个“新村”,1953年约58万人被赶进围有铁丝网的“新村”,后来则达65万人。
由于殖民主义者不断的讨伐,起义者撤退到国家的北部和东部,被迫进入热带丛林,并以小股部队进行活动。
在许多地方他们被围困,几乎得不到食品。为了在热带丛林中搜捕起义者,殖民主义者利用了来自婆罗洲落后部落的士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陆军和空军也参加了对起义运动的镇压。
与此同时,在游击队中进行了破坏活动,成立了假游击队,对被俘游击队员和居民大量灌输反共产主义的思想。
国际局势和世界力量对比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马来亚各族人民英勇斗争的支持,他们自己对殖民主义者进行的勇敢的抵抗,以及经济与政治斗争的加强,这一切迫使殖民主义当局在取得一些军事成果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耍一耍政治手腕。
1955年7月,他们进行了马来亚联邦立法会议的选举,选举中亲英的联盟党获胜。选举之后成立的以马来亚民族联合机构主席拉赫曼为首的政府,同意了马来亚共产党关于通过谈判恢复国内和平的建议。
面临着民族解放革命运动可能进一步加强的局势,大不列颠被迫满足他们提出的主要要求。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邦宣布在英联邦范围内独立。英帝国主义在马来亚的经济中仍把持着主要阵地,并对马来亚的政治,特别是通过签订的共同防御和互助协定,继续施加重大影响。
尽管殖民主义者在军事上拥有压倒的优势,但是马来亚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获得了民族独立。这是殖民主义体系崩溃过程的自然延续,出现这一过程是由于在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战胜了法西斯集团,以及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结果。
⑩ 马来西亚的特点是什么
国名: 马来西亚 (Malaysia)
独立日: 8月31日(1957年)
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
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选择这一天作为全国“灾难意识日”,是因为马来西亚过去在这一天多次遭受自然灾难的袭击。1996年这一天,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遭受强烈热带风暴袭击,有100多人死亡,许多房屋和财产被毁;2004年12月26日,马来西亚北部槟榔屿等州部分地区遭到印度洋海啸袭击,共有60多人死亡。)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划。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州,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州州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3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班加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在盾徽上还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14。
国歌:《月光》
国花:木槿。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国家政要:最高元首 米詹·扎因·阿比丁 (Sultan Mijan Zainal Abidin),2006年11月被推选为马第13任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2007年4月26日登基;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 (Abllah Ahmad Badawi) ,2003年10月就任,2004年3月连任。
自然地理: 面积33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简史: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20多万。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塔,高达466米,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来座。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