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人为什么尊重大自然

日本人为什么尊重大自然

发布时间: 2022-12-13 17:40:35

㈠ 求一篇关于日本文化的论文

从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看日本文化 【内容提要】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日本内阁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1945个)和我国通用汉字表中的一级、二级常用汉字(3500个),可以发现大约有600多个汉字存在着字形上的差异,其中属于结构字形上差异的大约有588个,如:県(县)、伞(伞)、(亲见)(亲)、気(气)、机(几)、里(里)、默(默)等;属于外貌字形上差异的大约46个,如:亚(亚)、渴(渴)、穂(穗)、鸟(鸟)等。(括号外的汉字为日本简体字,括号内为我国的简体字)。 中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出现差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双方在汉字字形整理中遵循的取字或用字原则有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日本《常用汉字表》取字比较注重“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如果从大处着眼,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字形与字义两者完全契合的。如:“为、昙、碁、车、马、风、竜、贝”等字;另外一类是取字或者用字意图与本义并不完全契合,而只具有某种曲折的间接联系的。与前一类相比,后一类的情况在数量上占了绝对的优势。另外,如果数体都符合“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那么则选择以笔画少的为正体。如:“竜”与“龙”本是一对异体字,都能体现字的“初形本义”,但是由于前者笔画少,所以取其为正字。我国在整理字形时,本着从简,便于应用的原则。“整理字形的标准是:同一个宋体字有不同笔画或不同结构的,选择一个便于辨认、便于书写的形体;同一个字宋体和手写楷书笔画结构不同的,宋体尽可能接近手写楷体,不完全根据文字学的传统。” 2.从深层次上讲,日本取字、用字的原则还与其文化息息相关。字形是文字内容的形式承载,是文字能够成其为文字的物质依托。对于文字实现其消除有声语言传递的时间障碍来说,字形固然是必要条件,而文字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其文化蕴涵功能又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字形来实现的。字形是汉字文化蕴涵的镜像。同一个字如果存在不止一个字形,也就是所谓异体字,其形义之间便有了多维的联系,而这种具有多维的形义联系的字形又有更多的机会蕴涵某种文化信息。同字异形不光有历时更替的,而且也有同时共存的。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 日本的汉字文化蕴涵 1.单字文化蕴含考 “灾”和“灾”,均属会意字。《说文,川部》: 之灾。日本列岛濒临太平洋,属于着名的地壳变动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火山、海啸、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岛国,日本选用“灾”字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该字形描绘的是字义所指现象发生的原因——水、火,更符合“初形本义”,而且也符合日本的自然环境。而我国简化了的“灾”的字形只是勾勒字义所指现象的典型表现——房屋遭火焚。 “羲”和“义”,“羲”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羊,从我(刀锯),表示用刀锯屠宰牛羊以祭祀。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羲。而“我”是象形字,本义当为锯类工具,后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部》:“羲,己之威仪也”,日本依旧以“羲”为字形,未作简化,取字意图首先是为了确保该义所指概念密切联系的现象(我国则将其符号化,简化成了“义”,已无法看出字源)。另外,日本的“羲”,既不来自中国的儒学,也不来自东方佛教,是一个日本的范畴。包括良心、名誉、情面、义气等,实际上含有不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被任何诋毁所玷污的责任。这种“羲”的责任在大量传统文学中得到赞颂,并被同武士的德等量齐观。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堪称日本民族叙事诗的《忠臣藏》(又名《四十七浪人的故事》),讲的就是47位忠义浪人抛弃自己的一切,为主君挽回面子而复仇、然后集体剖腹的故事,起因就是一位地方大名自尊心受辱,觉得有损威严而已。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并无多大的价值,但是却被选人本国的教科书,在剧院里演出,拍摄成现代电影,印成通俗出版物,成为今天妇孺皆知、日本生气勃勃的文化的一部分。 “耻”和“耻”本是一对异体字,我国以“耻”为正体选用字,日本《常用汉字表》以“耻”为正体选用字,中日正好相反。《说文》:“耻,辱也。”小篆字形作“耻”,从耳从心,会意,给人以“听到批评时,心里羞愧”这样的联想。这是“耻”之“初形本义”。“耻”写作“耻”,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从耳止声,这是汉字经过隶变,很多偏旁和笔画混同了,这使汉字的理据性大大减弱。因而,学者们都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由此可见,日本《常用汉字表》取“耻”的意图不仅是因为“耻”这个字形更符合该字隶变前的“初形本义”、“传统字理”,即该字形是以本义所指概念引出的结果来表示本义的(我国则根据从俗原则取“耻”),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社会,至今也仍然谈不上开放,封闭、保守、排外等特色依然存在。长期以来,日本人已经完全习惯了在一个狭小、封闭的集团空间中生活,每时每刻都注意着他人的眼色、目光行事。着名的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先生在自己每天行为的根本准则)。”所以日本人的“羞耻心”源于企图掩藏自己的毛病、弱点以及与他人的不同之处,避免因暴露了这些而受到歧视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为核心,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卑心理。 2.字组文化蕴含考 (1)“颜”和“裹”——表和里的矛盾性格写照。“颜”为形声字,篆文从页,彦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颜”。《说文,页部》:“颜,眉目之间也,从页,彦声。”本义为眉目之间,俗称印堂。后来又引申为额头、面容、面子、色彩等。“裹”,表示衣服的内层:绿兮衣兮,绿衣黄衣。后引申泛指里面。日本常用汉字表保留着这两字的初形,我国则简化成“颜”和的才是真心话)。”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颜”和“裹”的行为观念。日本人一直用“颜”这个词来表示人格、人品、权力、名誉等,一方面注重表面上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他们更重视“隐藏着的、朦胧的、模糊的”“裹”。日本人之所以注重“颜”,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关系到人格、人品、名誉等,但是能左右这些的本质东西的还是“裹”。日语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发现日本人不喜欢露骨的、直来直去的说法和行为,因为一旦事情太明了,事物的任何价值也就随之消失了。 (2)男汤(男澡堂)、女汤(女澡堂)、钱汤(澡堂)、秘汤(坐落在深山中鲜为人知的温泉)——日本的澡文化“汤”,形声兼会意字。金文和篆文从水,汤声也兼表热义。隶变后楷书写作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从水,昜声。”本义为热水。又特指温泉(海内温汤甚众,有新丰骊山汤)。日本取其“初形本义”,未作简化,而我国则取其引申义(带汁液的菜食),简化成“汤”。基于火山众多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日本成了一个温泉的王国,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天然温泉,为日本人满足肌肤之悦、养生休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仅温泉浴场遍布东瀛列岛,而且投币式淋浴箱也随处可见,公共澡堂生意兴隆,使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民族。洗澡在日本有着宗教上的意义,即洁净、清静及信仰,表现出对神的感谢和佛教中的无我无欲、身心皆融入净土般的“圣境”。追求“洁净”自然也就成为超越时代的、绝对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感觉、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给这个民族打上了鲜明的精神标记。如进门脱鞋的规矩和礼仪;还有千百年来,统治着日本主流画坛,最能拨动日本人心弦的,始终是那种清爽、明净,或略带朦胧的风格。 3.字系文化蕴含考 (1)“门”旁文化考——日本的和式建筑、空间文化一瞥。日本是寸土寸金的岛国,日本人合理地利用空间,巧妙地使狭窄的空间表现出美感、协调感和实用性,形成了特有的空间文化。而日本的和式建筑就是空间文化的代表杰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门”旁的汉字——“関”、“间”、“闲”。 《说文,门部》:门,闻也,从二户,象形。日本为保持其象形度,借用该字后没有简化,(我国则省作“门”)。日本人说的“门”,几乎都是建筑在“边界线”上的门,是意味着与外界隔离开的大门,总称是“出入口”,一般都不上锁,而房屋内的门多用“~口”、“~户”。中国的宅院,一般都有好几个“门”,而日本的宅院只有一个。再看“関”字,为会意字,金文从门,中像有闩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关,异体作阴。《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 声。”本义为门闩。日本把“房门前后的一块地”称为“玄关”,该处一般要比屋里低出十公分左右,日本人在接待外人时,常常在“玄阴”应酬而已,如轴、插一束鲜花,别无他物。看起来好像白白占去了一块空间,可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它是体现房屋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空间。“同”,原为“闲”,会意字,用门中可以看到月光会空隙之意,篆文将月移到门中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闲。俗改月为日写作同。《说文,门部》:“闲,隙也,从门,从月。”本义为空隙。上述的“玄関”也是“间”的很好体现。“玄阴”既不属于房屋的“内”也不属于“外”,而是“内”与“外”的“间”。“玄阴”给主人和客人一个回旋的余地,主人可以在“玄関”判断是否请客人进屋。即使不请客人进屋,因为已经在“玄阴”接待了,所以也不算把客人拒之门外。日本人之所以很注重“玄阴”,留心把它搞得整洁明亮,就是因为“玄阴”是生活中重要的“间”。“间”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它给人留有充分的想象、判断的余地,而这种“余地”是日本文化特别注重和推崇的。如果用“日”代表日本民族,用“门”代表社会环境或规则,那么,“间”字形就恰是日本的人际关系图。从外面的“门”到内部的“日”,中间存有空间,下边留有开口。这空间不是物理上的隔断,而是自己给自己定位并与外界保持联系;这开口是给人留有思考或回旋的余地,以便求得调和。即使是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所以日本人在表示时空意义上的范围时,更注重把它作为一个空白区的垫在意义。甚至干脆把“人”称作“人间”;伙伴儿称作“仲间”;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子、笨蛋)”。不管与谁交往都要注意“间柄(关系)”。有人把日本文化称为“间人文化”(《间的日本文化》,剑持武彦着,日本朝文社)或“间人主义”(由日本着名教授滨口惠俊提出,相对于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而言),意思就是行动时充分考虑他人或所属组织的立场、心情及相互间的关系,强调相互间的依存和尊重。日本人觉得“同”是一种平衡的感觉,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可以通过其来介入,使原本不平衡的东西变得平衡起来,这里面深藏着日本人对人或事的一种调和感,并反映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日本人很少用握手来表示致意,而一般会和对方保持一段距离,用点头、弯腰鞠躬直至双膝跪下、上身伏地来表示。又如:俳句是日本文化独有的一种诗歌形式,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短的定型诗歌,一共只有17个音符。日本人认为好的俳句,并不要求它表达什么思想、主张、情感,更不允许出现什么议论、评判,而是能用语言描绘一个情境,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即能创造令人产生种种遐想的“同”。江户时代的着名俳人地用一个“跳”字传神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时空相交,天地浑然的立体画面。而且它所描绘的那种空凉、寂寥的情境十分符合日本人遐想联翩的审美意境。日本的国技——相扑比赛也极好地体现出“同”的文化。每场比赛之间总穿插发悬赏金、喝大力水、撒盐净化土台等内容,用“间”把紧张的比赛分开,使比赛既紧张又轻松。观众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相互交替的间隔中,尽情欣赏心、技、体融为一体的古老竞技。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在有意无意地磨练自己的“间”意识和“仲间”(伙伴儿)精神。日语里采用“兜圈子”式或婉转的否定式的中性、暧昧的语言也特别多。孕育出这种“间”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古以来的农耕作业要求众人的协调、配合和耐心。同时,年复一年发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使他们习以为常并采取积极对待的态度,人们学会了从变化中体会“美”的存在,对于一种状态向一种状态的转变即“间”倍加欣赏。二是日本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十分接近,所以意识形态也相对稳定,相互间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日本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可以心照不宣地表达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无须多费口舌。还有一个“闲”字,《说文,阴部》:“闲,阑也,从门中有木。”本义为栅栏。后来借作“闲”,由空隙引申为闲寂,这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另一种审美追求。由于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变迁十分敏感,常常流露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性”的特征,使得日本人产生了“物哀、幽玄、闲寂”的美学理念。称作“和室”的日式房子干净整洁,在不奢侈的质朴中,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古雅和闲寂的美,从字形上看,日本人不愿意把含有自然之物的“木”(日本人更愿意理解成树木)的“闲”字进行简化,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在“门”旁汉字中,不仅蕴涵了日本民族居住空间的审美意识,而且透示出他们对“距离产生美”的审美意识。 (2)“気”字短语一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体现。我国简作“气”,象形字,甲骨文像云层形,因与数字“三”形近易混,金文与篆文稍加弯曲,以像云气升腾流动之状,隶变后楷书写作“气”。《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本义为云气。后来做了偏旁,“云气”之意便借用“气”来表示,日本简作“気”,即下半部多了个“乂”。《康熙字典》:“五”,古文为“乂”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汉字源流字典》:“五”,象形字,甲骨文本像两物交叉形,或于上下各加一平横,以突出纵横交错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五”。《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这是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附会,本义当为纵横交错。而日本根据《说文》的解释,以与本义密切相关的现象来表示本义为取字意图:“気”实为五行之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王充曾在《论衡》中说过,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做万事,如果五行之间不能相制,则不能相使,不相克则不能为用。诸物之间相害相利,动物之间相胜相食,都是五行之气在起作用。指出了五行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排斥、相互克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的协调、结合,才使宇宙万物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仅尊重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而且非常注重人的心灵感受,良好地保持着和他人的和谐关系,在引进“气”的同时,根据自己本国的生活习惯、思维等对“气”的意义作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使得日语中的“気”更具有一种形象的、生动的色彩。“気”的意义随搭配词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不仅能表达变化、流动的自然现象,而且更钟结语中日简体字的字形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方面,日本的取字原则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体现了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另外,日本对会意字的保留情有独钟。所谓会意,就是字形构成、形义联系比较松散,需要借助某种程度的联想来领会其理据。这种性质决定了由会意方法构成的汉字有较多机会传载有价值的文化信息。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凡是构成理据所蕴涵的取字或用字思维不符合异国人的思维规律或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会意字,一般都有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异域文化信息蕴涵其中。反之,其构成理据只反映了共同思维规律、普遍观念意识的会意字则一般无跨国文化蕴涵可言。 -------------------- 企业文化论文_日本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文化

㈡ 日本人注重礼节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日本人在注重礼节的同时,也是他们对一些事物的尊重,也意味日本人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相互尊重。因为在日本的社会中,地位不仅仅是表现在金钱和权势上的差别,也表现在实际价值上的差别。所以说在日本人相互行礼的背后,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尊重。

就比如说,在中午时一个人如果在烈日下带着帽子,在外面如果遇到一个日本熟人打着伞时,当他们停下互相问候的时候,这个人便会很自然的摘下帽子。而且日本人在交谈时也会收起自己的阳伞,而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礼节。

㈢ 跪求与日本人环保意识相关资料,如环保观形成历史,具体操作,成就,借鉴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其实很简单,死亡和自然永远是日本人生命中的两大主题。古代的日本认为神识无处不在的,哪怕一根草也有自己的灵魂,或者是某神寄宿在里面,从人道随处可见的地藏菩萨可以看出这点,所以日本人尊重大自然,他们很少主动去掰树枝,和摘花,他们认为那样会得罪神明,甚至是谋杀。再有就是对自然地向往,他们对自然地保护意识非常强烈,这跟他们的静静的坐在一个地方欣赏自然景观的习惯是分不开,而且大多数日本人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都会静静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看自己家的树,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现代化的日本人基本都去喝酒,不过上年纪的日本人还保有这一习惯。所以归根结底,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就两点,一是一辈又一辈传承下来对自然尊重的传统。二是自然太美,美的没有办法去破坏。最后补充一天,古代的日本人死后认为是回归自然。

㈣ 日本人的自然观是如何形成的 能否举列从几个方面简单说明

概要(中文)

日本是狭小的岛国,受自然的恩惠,具有温和的自然条件。自然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法产生了很多影响。
不仅仅是衣食住的方面,文化、哲学、思想、宗教方面也与自然密切相连。详细地说来,衣服的材料、日本料理的制作方法、日本式的房屋之特色等等都体现了与自然相关。由于日本受惠于大自然,日本人对自然很亲和。在文化的特征中,可见其对自然的亲近、情绪化、淡泊、简朴、纤细的倾向,注重余韵和空白,不喜欢不对称不完全的美这样的人工装饰,而喜欢与自然相协调的东西。对自然的变化进行细微观察,培养了对自然的敏锐感觉,以次为基础,产生了各种艺术和生活习惯。“もののあはれ”“幽玄”“さび”“わび”等是与日本人的美意识相关的词汇。水墨画、茶道、花道和日本舞蹈是以和敬静寂、闲寂枯淡为基础的艺术。自然与自身一体化,把自然的心当作自己的心而产生的感情是日本人的哲学、思想、宗教等所有的精神活动的根本所在。其中,古代人的信仰,集团意识和和的精神都是日本人顺应自然的观念。
这篇论文,列举出日本人和自然和谐的好例子,欲提醒人类与自然关系的
危机。但愿地球上的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

㈤ 日本的神道教和中国的道教都崇尚尊重自然,它们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神道教所尊崇的不是自然,而是自然神,他们说所事万物有灵论,故而日本神道教的神千奇百怪。大多数就是我们国家所说的地神、妖、精等。比较着名的就是天照(代表太阳,是女神)、月读(代表月亮,是男神)、狐仙、犬神等等。

㈥ 日本人的自然观是怎样来的

资源贫乏,灾难频繁导致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教育从小学生就开始了。

㈦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1.日本人对大自然无比尊重和敬畏

在作者概括的八个字当做,“素”和“假”就是对于日本人尊重自然的审美的诠释:

(1)素:保持最朴实的本色之美,不添加任何杂念的纯真。

如果我们关注过日本传统文化,应该会对这个字感同身受。不管是日本的茶道、花道,还是寺院、庭院都有一种朴素的感觉····

这一点是源自于日本人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这个世界上六级以上的地震有30%,都发生在日本,20%的活火山都坐落在日本。那么,自然在这样一个朝不保夕的国土上,怎能不敬畏自然呢?甚至日本人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不是上天国,而是回到大自然中去。

所以,日本人的核心审美,就是尽量不去破坏自然的形态。作者在书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日本人的传统建筑基本上是土、木头、竹子和纸。日本人还挺热爱木质建筑物,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材质随着时光变迁,能变幻成另一种美感。

作者强调说,保持本色之美就是要求无论是产品还是建筑物,甚至艺术品,都要让人工的痕迹退到素材的背后,甚至要尽量消除人工的痕迹。其实,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就是素的体现,它更强调产品材质的重要性,而尽量不去展现人工设计的痕迹,包含的哲学也不约而同:尊重自然,让设计隐藏在材质的背后。

(2)假:这里是“借”的意思,在创造美的时候,也应该借用自然的秩序,就是顺应自然,融入其中。

例如日本庭院里落班了落叶之后,扫地的人一般不会把落叶扫干净,而是留一些,这就是顺应自然的表现;还有,日本传统的茶室,就是喝茶玩茶道的房间,哪怕墙面破了一个大洞,一般也不去修补它,他们觉得这就是顺应自然的选择,让自己最大限度的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这就是第一个观点,日本人的审美出发点在于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应该去破坏自然。日本人的八个审美意识中,保持本色之美和顺应自然就体现了这一点。

2.因为敬畏自然,日本人的审美特别强调秩序感与和谐共生的理念

还是那个原因,因为灾难多,日本人达成了一种共识,在这样一个国土上,如果想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要遵守秩序。只有缔造一个由秩序的社会,才能将自然灾难的危害,降到最低。而这种秩序感幻化成了美学范畴,则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分别是“并”、“气”、“间”。

(1)并:这个字在日语中是兼顾的意思,在这里是指,要考虑每一个人的感受。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日本古代设计师,在对房屋进行初步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甚至和邻居之间的关系,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并存,能否与其他邻居形成某种彼此不干扰的秩序感,是他们首先要考量的问题。

(2)气:即气场,人身上蕴含的某种能影响周遭环境的力量。

例如,作者认为,日本人的房屋里的柱子和房梁构建的空间,会散发出某种“气场”,是自然之气,因为柱子和房梁都是由木头来作原料的,木头本身就有一种自然的生命力,能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有个依靠,这跟用石头那种冷冰冰的材料,肯定感受不一样。

(3)间:既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又强调与自然和谐一致。

例如,日本传统建筑师用柱子来区隔的,房间内部没有功能的划分,隔断可以随时撤掉,这样一来,空间是流动的,从室内向自然,从这间房流向其他人家。

人与人之间某种微妙但耐人寻味的关系,体现到美学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活在渴望和别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这是第二个重点内容:日本自然灾害很多,所以只有缔造社会秩序,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而这种秩序感幻化为美学范畴,则可以用三个审美意识来进行概括。核心就是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他人融为一体。

3.日本的审美表达,会尽量避免去刻意引导和刺激别人,而是给观看者一种充分想象的空间。概括成两个字就叫“微”和“秘”

(1)微:日本人不太重视整体,更重视细节。他们认为,个体中蕴含着社会,细节中蕴含着整体。所以,落实到审美层面,日本人很少依靠整体来把美强加给你,而是用细节来打动你, 这就是微的核心观点。

更进一步来说,“微”就是用一个点,去观察世界,而不是用上帝视角。从美学层面上看,我们看不到强大的侵略性,给我们的感觉,是从细微处延伸到外界,甚至到宇宙,不会被那种突如其来的美所震撼,但是可以细细品味每一处细节的别具匠心,我们也不会觉得自己存在于一个特别突兀的境地,而是与周围和谐共存。

(2)秘:不表现全部,而是通过部分的隐秘,来驱动对方的想象力。

作者说,正因为隐去了一部分,所以看的人,才会参与到表现方的共同创造当中。例如,我们特别饿,然后老师给我们画了一个饼,我们立刻想到的是饼的味道,但是如果画的是一个空碗,我们的想象力就很大,饺子、苗条、关东煮等,都可以“快到碗里来”。这时,我们就成为了创造者(即使还是很饿)。

所以,日本很少准确表达信息,而是让我们去想象、去理解他们的趮。这样的理念延展到设计和艺术领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面积的留白,留下空间让我们自己去想象,去体会产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成为艺术品和产品的参与者。

在秘的引导下,作品不会强迫我们接受它的表达,而是让我们自己去观察,去融入进来。

4.破:遵守既定的秩序,然后寻找一种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就是破的力量

了解了前面七个审美意识,是不是觉得日本之美缺少点力量?总是强调自然,那么人的力量是不是就彻底消失不见了?其实不然,破,就是体现人的力量。

举个栗子,日本有一位石头雕刻大师,他最初会按照最初的构想,来进行雕刻,当作品几乎完成了,他会闭上眼睛,拿起锤子,一轮下来,这样,一件艺术品就完成了。

他前面的创作过程,遵循自然、秩序和技术,而最后这一锤子,就体现了日本审美中人的力量。

㈧ 日本人竟然对妖怪很痴迷,是因为敬畏自然吗

而日本的文化里面有很多关于妖怪的故事,从古至今,作品在描述着日本的妖怪们,且由于日本人对于妖怪的痴迷,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大众对于日本妖怪的关注。至于日本为何对妖怪文化如此热衷,确实与他们崇尚自然的文化氛围不可分割。

正是因为他们对自然的敬畏,所以才会谦卑,留下那么多记录,山川、草木拥有伟大神力的故事。又因为自然也会带来一些灾难伤害到人,所以妖怪才令日本人又害怕又崇敬,所以才会出现痴迷妖怪现象。

㈨ 为什么日本崇尚自然简朴

日本为什么会从骨子里露出“自然”,因为他们即便是西化,也恪守着自己的传统。而我们离“禅”越来越远,不然也不会对这种理念大惊小怪。我这么说,并不是瞧不起日本的“禅”。虽然日本物尽其极与我们的理念相冲突,却并不妨碍他们所理解的“禅”,发挥到极致后,各方面超越我们。无论是文学、建筑、绘画、音乐,我们全方位都不如。许多古朴典雅的音乐(故宫三部曲等等就不列举了),那种似曾相识的音律,竟全出自日本。虽能用艺术是世界的宽慰自己,也甚是怅然若失。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04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36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37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97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00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66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5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166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64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