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抢走了多少古籍
1. 中国流失到日本的文物有多少
1860年英法联军开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光顾了中国很多大城市。别的不说,列强两次入侵抢走的文物就数以百万计,以致百余年后的今天,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英国或者法国的某个家庭发现了一件价值不菲的中国文物,拍出多少钱之类的。
抗战旧照
人们都知道当年日本在我国东北修了满洲铁路,后来日方有人透露,参与修建铁路的日本人,很多都是历史文化或者考古方面的学者。他们以调研地理环境为借口,摸排中国境内的文物和古迹。当年在日占区,到处都有日本的调研队。如此大规模的文物古迹调研活动,只怕中国几十年来还没日本人当年搞得好。所以说去日本学中国历史,是半点不夸张。
《顺治迁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借用一个朝鲜人的口吻对日本人说:“你们的大名是日本人,但我喜欢叫你们海盗……海盗,只能漂泊在海上。”我极赞同这句话,日本人倒是想上岸,终于还是被赶回了海岛上。
2. 日本侵华究竟掠夺了中国多少文物
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在两次侵华战争期间劫掠的中国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从中国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并将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罗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揭开的谜,也是留给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永远的痛。毕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烟海,即使进行系统统计也难以完全囊括。本网整理这些被掠夺的文物资料,简要梳理出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并将其展示出来供网友参阅浏览。
近代日本走上侵略道路后,对于中国以怨报德,狂妄地宣称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威于四方”,于是近邻中国便成了其实现野心的最佳选择。
在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方面,日本步西方列强后尘,而且显得更为贪婪,一面肆意摧残我国的文化事业,一面又不惜采用种种卑劣手段,大肆掠夺我国文物,为害尤烈,造成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丧乱贴》
日本皇室收藏的王羲之的《丧乱帖》。因世人绝少得见原作而真假莫辨。有专家指出,如果“书圣”王羲之尚有一件真迹存世,非《丧乱帖》莫属。这件“宝物”是1300多年前的奈良时代传到日本的,虽然有人说是鉴真大师东渡时带来的,但是并没有确凿证据。此外有王羲之的《孔侍中帖》,收藏在东京前田育德会,被列为日本国宝。
分别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馆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兰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还有前凉时代的《李柏尺牍稿》是京都西本愿寺宗主大谷光瑞派遣的探险队上世纪初在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孔雀河流域发掘出土的,由于是与王羲之同代的作品,被认为对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收藏在京都龙谷大学学术情报中心大宫图书馆。欧阳洵《化度寺碑》(翁方纲本)是唐拓孤本,现收藏在京都大谷大学,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和褚遂良的《孟法师碑》也是唐拓孤本,现在收藏在三井纪念美术馆。
流失故事: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件,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中华国宝: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又称亚洲文物陈列馆,1968年正式开放,设10个陈列室,分综合陈列、中国艺术等部门,每年只轮换展出馆藏品中的一小部分。一号展厅是名为“中国雕刻”的特别展览,26件南北朝与唐代的文物,大部分是来自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石佛。此外,东洋馆一层还有一些特别专题,展示中国文物与东南亚文物之间的文化渊源,比如铜鼓、青花瓷。
东洋馆的第二层可以说就是中国专馆,一共五个陈列室,其中四个为中国考古,剩下一个是中国绘画书法。中国考古的第一陈列室是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一共111件展品,涵盖了骨器、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品种。陶器部分,历史脉络清晰,纵向延伸完整。玉器部分,既有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玉斧、玉璧、玉环、玉饰,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000年)的玉刀,也有商周时期的饕餮纹佩玉、龙纹佩玉、玉龙、玉鱼、玉鸟,战国时代的琉璃象嵌玉、夔龙纹玉等。
“中国考古”的瓷器陈列室一共有33件从三国时期到唐代的加釉彩陶器及43件宋代到清代的瓷器。尤其是元、明、清瓷器陈列,几乎就是一部景德镇陶瓷发展史。此外,这里还单独辟出清代犀角、中国漆工等专题展览。
3. 日本民间组织要求政府归还中国文物,当年日本从中国抢走多少国宝和财富
日本当年从中国掠夺走了非常多国宝和财富。
首先说说国宝,日本从中国一共掠夺走1879箱国宝,文物,古董,珍宝共计360万余件。笔者感到日本军人非常无耻,并对大量国宝流落海外感到痛心。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当攻下一个城市时,不仅仅是军事占领,还要进行大规模洗劫,甚至是屠城,他们会把各种洗劫而来文物古董收集起来并上缴,于是大量文物从中国民间流向日本。笔者认为:今天日本民间组织能要求政府归还中国文物,说明了我国确实强盛了。只有当一个国家强盛了,其他国家人民才会出于尊重而在乎你,尤其对于日本人崇尚强者心态更是如此,而国家弱小了只能被掠夺。笔者断定:随着我国越来越强盛,会有更多国家要求归还本就属于我国那些宝物。
3、日本抢走我国大量铜矿资源:日本是个物产稀少岛国,所以日本就全面掠夺我国各种矿产,其中就包括我国矿藏丰富铜矿。为了运输方便,日本在中国,尤其是伪满洲建立了大量炼铜厂,把铜矿练成铜锭,最后通过货船运回日本。
4.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当中,所留下来的珍宝是数不胜数的,不过在清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清政府的衰败,导致越来越多的列强开始侵入我们这片土地,同时在侵入的过程当中,他们掠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据有关数据统计,仅仅只是在抗日时期,中国就有高达360万件的文物流失在海外,而日本曾经展出的中国文物更是高达80多万件。
除了这些艺术品以外,还有一些更为珍贵的东西,比如说元际禅师的肉身,在抗日战争时期也被日本侵略者运回了日本。虽然说目前随着我国日益发展,中国也在日益壮大,但是这些流落在海外的文物一直都是祖国人民内心当中的牵挂,这些文物不仅仅是我们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曾经的那一段历史的见证。对于中国人民来讲,他们不仅仅只是一件器物,而是具有着独特意义的东西。
5. 日本掠走多少中国文物
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在两次侵华战争期间劫掠的中国文物数量到底有多少?从中国劫掠的文物又有哪些?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并将劫掠的文物全部一一罗列,似乎不太可能。或许,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揭开的谜,也是留给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永远的痛。毕竟,被日本公然劫掠、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方式劫掠的文物浩如烟海,即使进行系统统计也难以完全囊括。
不过,《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以下简称《文物目录》)在时隔66年后出版,为我们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劫掠中国文物的“冰山一角”。
66年后终面世
9月15日,《文物目录》一书出版座谈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主持座谈会。《文物目录》一书于年编成,时隔66年后首次正式出版。
全书收录了甲午战争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等类中国文物件。据介绍,书中所列的多数文物,比如洛阳金村古墓出土的一大批青铜器,除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全书只列出了日本所劫掠的中国文物名称及尺寸规格,然而,即便如此,十六开本的《文物目录》,仍分为九卷三大册,共计1423页、180万字。日本劫掠中国文物的数量由此可见一斑。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指出,《文物目录》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文化侵略的确切罪证,也是中国追讨流失文物的坚实而有力的依据。
追讨海外流失文物,尤其是追讨两次战争期间被日本劫掠的文物,曾是几代中国文物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期盼。1946年编成的《文物目录》正是在这一热切期盼之中诞生的。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现年92岁高龄的谢辰生,是《文物目录》一书唯一健在的编纂者。他回忆了66年前的情形。
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后更名为“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后,各地代表和工作人员满怀爱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认真清查文物损失情况。经过非常艰苦的努力,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统计得出在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各地被日军劫掠和毁坏的历史文化古迹741处,书画类1.5万多件,古器物类1.6万多件,碑帖类9300多件,珍稀书籍类300万册,文件类60多万件。”
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同时还承担追回被劫掠文物以及接收敌伪图书文物的任务。而与此同时,徐森玉、顾廷龙、谢辰生等人别在上海倾注巨大心力,历时9个月,编纂完成《文物目录》一书。这个编纂工作既是清理战时文物损失调查的延伸,也是为中国政府向日本开展战争赔偿、文物追讨作准备的一个组成部分。
谢辰生强调,“抗战胜利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决定要向日本追讨甲午以后,他们巧取豪夺的所有的文物,编制此书的目的就是为向日本追索进行交涉提供依据。”他说,《文物目录》一书66年后正式出版令他百感交集,此书的正式出版对追讨流失文物,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追讨任重道远
《文物目录》一书正式出版的最大功臣、中西书局常务副总编辑徐忠良指出.《文物目录》编成至今已经过去了66年,但它至今仍然是确凿、确实的流失到日本的中国文物的“追讨清单”。
据他介绍,1947年初,参与日本战犯审判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唯一的文化专员王世襄,历尽艰辛,从日本追回了106箱珍贵典籍文物。这批追回的古籍经由谢辰生接收,转交南京中央图书馆保存。1949年国民政府溃退台湾时,大部分被带往台湾,成为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善本图书主体。
而正是在密切关注这一往事的过程中,徐忠良意外得知老一辈文物学家1946年编纂《文物目录》一书,而且了解到这本书此后从未正式出版。他说:“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一个古文献专业毕业生,我感觉到很惊讶,惊讶于自己居然不曾了解存在这么重要的学术着作,更隗疚于这么一部记录惨痛历史的重要着作竟然被冷落整整66年之久,不曾公开出版。”
正是在此触动下,徐忠良萌发了正式公开出版《文物目录》的想法。此后,他又了解到1981年国家文物局曾组织刻写蜡版,油印100部,分送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设有文博专业的大学保存,但经查核,这批油印本几乎散失殆尽。而中西书局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仅存的孤本,才打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欣淼说:“在抗战以后,日本归还中国文物得情形令人失望,抗战期间日本劫去我国的文物,胜利后曾先后归还一些,后来从1950年到1956年,日本先后归还了六批,交还给了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保存在台北故宫。日本归还的这些东西,杂项物品多,真正的文物是相当少的,有价值的甚少。追索海外流失文物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大多数学者同时还指出,《文物目录》一书中囊括的只是有据可查、铁案如山之劫掠文物,而日本方面通过其他未知渠道劫掠的中国未知文物还有千千万万。
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彭卿云建议,对日追讨流失文物是—项艰巨的任务,应该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力量相结合,编纂出一部中国文物保护史。中国文物学会顾问李晓东认为,追讨海外流失文物必须要找到系统的依据,应该整合官方和民间的资源,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流失海外文物数据库。
6. 二战期间,日本究竟抢走中国多少宝物
一、最直接的财富:2.1万吨黄金
作为国际通用储备,黄金的实用价值不言而喻。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整个日本侵华期间,日军从中国抢夺的黄金总数约2.1万吨,仅南京一出就有6千吨。这是他们攻陷城市后,四处搜刮官邸、商店、乃至抢夺银行金库得来的,最后都被他们悄悄用船运回到了日本。
二、最稀缺的物资:8亿吨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支持一张战争必不可少的资源,尤其是像日本侵华这样旷日持久的战争,对粮食的消耗也是无比巨大的。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几个重要粮食产区基本都沦为敌手,日军也由此大开方便之门,从中国直接输出了约3亿吨的粮食。再加上他们日常驻军和数百万日本移民所消耗的粮食,总计约8亿吨之多。
三、最“现代化”的吸金:滥发货币
我们知道,现在如果一个国家向“侵占”公民财富,最好、同时也是最悄无声息的办法就是增发货币。这样一来,公民手中原有钱的购买力就下降了,这也就意味着钱不动声色的“贬值”了。
日本当年也干过同样性质的事情。9.18事变后,他们通过在伪满洲开设银行发行货币、以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形式掠夺中国财富。后来又增设银行巧立名目,发行其他证券套取国人手中的财物。根据当时的购买力换算,这些被平白稀释掉的财富,其总价值超过40亿日元!
四、中华民族的瑰宝:价值连城的珍玩古物
这怕是最让国人痛心疾首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称得上“文明”,靠得就是这些珍贵古物的“一路传承”。要不然中华各民族也不会有这么统一的认知和对中国的认同感。
然而,这些文明与情感的寄托,最终却被日本无情的掠夺和毁坏。那沉甸甸的1879箱、近360万件文物,至今还躺在日本大大小小1000多余座博物馆里,欲哭无泪,投诉无门!
五、战争的支柱: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实矿产资源不仅事关战争,同时也事关民生。作为矿产资源稀缺的岛国,日本对矿物资源的渴望是渗透在骨子里的。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总计从中国掠夺了煤炭约6.4亿吨、稀土2亿吨、高岭土1.5吨、铜矿4.9亿吨,另还有其他各类矿产资源无数。可以说,日本从中国侵占的矿产,支撑起了其战争期间耗损的半壁江山!
7. 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到底从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呢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二十九军奋起抗战,与日寇浴血奋战。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奉命撤退,北平沦陷。很多人好奇在北平沦陷时期,日本人到底从故宫抢走了多少文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了解一二。
随即,故宫的工作人员前往天津运回这批文物,这些文物大多已经残破、损坏,重达4460公斤,比劫走时少了971公斤,并且被劫走的54个铜缸也不见踪影。据统计,在故宫工作人员的精心守护下,在北平沦陷期,故宫博物院被日本人掠夺了铜器149件,太庙图书馆馆大批图书文献遭到破坏,文献馆的张鼓峰舆图被劫走。当然,这都是官方记载,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文物被日本抢走,就不得而知了。
8. 众所周知,日军侵华长达十四年之久,他们都搜刮了多少财富
01、抢走了中国很多的金属矿产资源
在抗战期间,日本的军队也是在国内到处进行搜刮,只要看到有一些值钱的东西,就会强行的进行掠夺。当时的日本人如果看到有银行的金库,那么就会直接使用炸药强行炸开紧箍,并且会强行抢夺里面的宝贝。比如说当时一些富豪或者是一些社会人士的黄金珠宝,都会被这些日军给尽数的抢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仅仅只是一座南京城,当时就被日军抢走了将近6000吨左右的黄金。而在整个抗战期间,日本人总共从我们中国抢走了21,000吨的黄金,其他的煤矿大概是6.4亿吨。
04、抢走了很多的无价之宝
在抗日期间日军也是抢走了中国的很多无价之宝,比如说一些工艺品或者是古董和文物等等。直到现在,在日本的千座博物馆当中,依旧有很多的藏品是当时掠夺的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