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爱吃什么鱼
⑴ 日本人一年四季吃什么鱼
日本料理季节性强,以日本人最爱吃的鱼为例,他们春季吃纲鱼,初夏吃松鱼,盛夏吃鳗鱼,初秋吃蜻花鱼,仲秋吃刀鱼,深秋吃经鱼,冬天吃河豚。其他海产品和新鲜蔬菜也是随着时令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的。
日本料理的选材以海产品和新鲜蔬菜为主,肉类为辅。肉类又以牛肉为主,其次是鸡肉,猪肉用的较少。总体而言,日本的饮食被称为植物型饮食。日本饮食的“植物型食体系”的出现,起始于绳文时期食用家禽很少的时代。肉食、内脏食等世界通有的食法在日本没有普及开来,而是以食用本地产的稻米为主延续至今。
⑵ 日料中好吃的鱼还有很多啊!
吃日料,少不了点份三文鱼刺身。
但最近央视的一则新闻,让很多爱吃三文鱼的小伙伴望而却步了。
其实,日本料理中“鲑鱼”是个大概念,既包括所谓的真三文鱼大西洋鲑,也包括各种淡水的鳟鱼。
淡水鳟鱼会拿来做刺身,鲑鱼这样吃也很常见▼
除了三文鱼,日料中还有很多鱼;除了刺身,鱼还有很多美味的吃法。
今天给大家讲讲日料中几种常见的鱼和吃法。下次吃日料,可不要只会点三文鱼刺身啦!否则会错过很多美味的!!
鲔=鲔(wěi)鱼=金枪鱼=吞拿鱼=tunna,其实说的是同一种鱼。
不过品种很多,体型小的只有几公斤,体型最大的有六七百公斤。
根据肉的部位不同,叫法也不同。
赤身▼
赤身是最普通,也是最主要的食用部位,脂肪含量较低,口感清爽软糯。
小野二郎形容赤身的味道:有一种 “清新的血味” 。
中肥▼
鱼脂平衡度好,最受欢迎的部分。
中腹,或者中腩,说的都是这个部位。我倒觉得“中腩”的译法挺好的,让人想起可爱的小肚腩……
大肥▼
大肥是脂肪含量最高部分。
特别是靠近下巴的部分,更加肥美多汁,价格自然也是最贵的。
放入口中,能体会到脂肪如细细的雪花般瞬间融化的感觉。
用酱油略微腌制后做成寿司,或者表面轻微炙烤后吃▼
腹部的碎肉,做成的铁火卷▼
金枪鱼茶泡饭、也是经典的吃法▼
小野二郎给金枪鱼拍过一组照片,不同季节捕获上来的金枪鱼,脂肪含量、色泽、肉筋的分布都会不一样。
这些照片,也收录在《寿司之神》这本书里,真的非常美!
虽然不够清晰,纪录片截图感受下▼
日本人把每年春末北上的鲣鱼称为“初鲣”,是和樱花一样,会让人想到:“啊,春天来了”的食物。
与积攒了一身脂肪的洄游鲣鱼相比,初鲣有着鲜爽的香气,用小野二郎的话说 “那种新鲜感,像9月的毛豆” 。
不过,鲣鱼非常容易腐败,鱼腥味比较重,一般会加生姜、葱一起吃。
切成1cm厚,表面稍微炙烤之后立即放入冰水冷却,也是一种常见的吃法。这种做法叫“tataki”。
当然少不了鲣鱼盖饭。
鲣鱼煮熟,再经过多次烟熏、干燥后就成了鲣鱼节。大家熟悉的章鱼小丸子上会跳舞的木鱼花,就是鲣鱼节刨花。
日本人也经常问:
日料中常见的烤鲑鱼▼
有人给吃货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解释:
“鳟”能不能生吃?人家也挺关心。基本意见是:野生的寄生虫风险大,不要生吃;养殖的,品控到位,可以生吃。
日本养鳟振兴协会:
▼
其实早先日本人吃鲑鱼一般都是熟食,很少作为刺身、或者寿司;
不过现在生吃也很普遍了。因为价格亲民,在回转寿司店中很受欢迎。
不要说中国人土,吃日料只认三文鱼;其实日本人也爱吃三文鱼寿司。
2016年日本一家企业做过调查,回转寿司店最受欢迎的就是它了。
轻微炙烤,刷一点蛋黄酱吃▼
传统寿司店,虽然不常见到三文鱼寿司,但它的鱼卵却一直是常客。
鲑鱼子军舰卷,▼
鲑鱼亲子盖饭。▼
虽然鲑鱼有时也被归在“赤身鱼”#红色肉的鱼#,但鲑鱼的肉色,跟金枪鱼、鲣鱼形成原理不一样。
三文鱼的橘色,来自类胡萝卜素——虾青素,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获得;而金枪鱼、鲣鱼的红色,来自血红素。 #金枪鱼,不仅补脑,还补血啊#
鲷鱼种类很多,最典型的要属真鲷。
样子和名字都喜气洋洋的一种鱼,是一种预示好兆头的食物。 #就像桔子=吉利#
看上去透明柔韧的鲷鱼肉,其实有着爽弹的口感▼
看这个动图,体会一下那种Q弹。
盐烤鲷鱼▼
炖煮或蒸饭,也是常见的吃法▼
有点像杭州人吃的立夏饭的做法。
鲷鱼的茶泡饭,小津安二郎的心头好▼
作为一种可高级、可亲民的食材,竹荚鱼大概是日本家庭主妇和厨师们都非常爱的一种食材了。
不论是高级寿司店的握寿司,
还是普通食肆的炸竹荚鱼,
都是很多人欲罢不能的美味。
味道鲜甜温和,没什么鱼腥味的竹荚鱼,怎么会有人讨厌呢。
竹荚鱼一年四季都能见到,但夏天是最好的季节,这个时候油脂丰厚。
竹荚鱼也可以做蒸饭。
腌制之后跟米饭同煮。出锅前把鱼肉捣碎,加一点香料。
或者表面轻微炙烤之后,做成盖饭
另一种非常有夏日风情食材。
香鱼只能生活在清流中,带有独特的香气。唔,据说像西瓜的香味。
虽然可以生吃,但不去内脏的盐烤香鱼,才是日本料理店常见的吃法。
特别是京都。坐在贵船河上,点一份烤香鱼,冰啤酒,是很多人夏天去京都旅游必须体验的一项。
如果有机会去,一定要尝尝啊。
长得有点像鲫鱼,不过它不起眼的外表下有独特的口味。
小野二郎很喜欢这种鱼,说每次吃的时候, “喉咙都会自己欢呼起来”。
这种鱼有点意思,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名字:刚出生时,叫“新子”,手指那么点大,做寿司的话,2-3条甚至更多鱼才能捏成一贯寿司;
“小鳍”是第二个阶段,个头也不大;长大成鱼后叫“鰶”,或者“鮗”。
这种情况,在日语中被称为“出世鱼”#一步步加官进爵的感觉#
一般用醋腌之后吃,带皮吃,皮很柔软▼
用窝斑鰶做寿司,很费心思,需要根据鱼身大小、脂含量,调整腌制的时间。
小野二郎说,为了让所有鱼获得同样的风味,要把腌制时间“延长或者缩短两三秒”。是以秒计的!
长得挺像的一对亲戚。鲆(píng)眼睛在左侧(左口鱼,比目鱼)#多宝鱼就是一种鲆#鲽(dié)眼睛在右侧(右口鱼)。
不过,中国的日本料理店一般都统称为“比目鱼”。
都是高级白身鱼。
黄盖鲽是夏天的代表,而比目鱼的时令是秋冬季节,到霜打的时候,会积攒更多脂肪,变得十分肥美。
裙边部分富有弹性,是非常高级的寿司料▼
黄盖鲽刺身▼
小野二郎对这两种鱼都很喜欢。
在黄盖鲽还没普遍被用作寿司食材的时候,他就对这种鱼赞赏有加,认为它 “很有前途” ;而秋冬的比目鱼,他觉得是 “难以形容的季节的恩赐” 。#大师太会夸鱼了,说得人不得不去尝一尝呢#
也是可亲民可高级的一种食材,家庭、食堂里常常能看到,也出现在一些高级寿司店里。
时令季节脂肪含量可达到20%,入口即化。小野二郎也说秋冬时节脂肪肥美时,“真的很好吃”。
一般用醋汁浸过之后捏寿司;还适合直接炭烤,或者切成段盐烤;
味增调味的煮青花鱼,也是家常的经典菜式;很容易上手。
又一种“出世鱼”,长到80cm以上就叫“𫚕”了。
𫚕鱼是一种非常有日本味道的食材,也是一种“吉祥料理”,在各种祭祀、庆典中经常露面。
着名的日本菜式“𫚕鱼炖萝卜”▼
冬天的𫚕鱼最肥美,堪比金枪鱼大肥 ▼
𫚕鱼涮火锅,也是冬天的热门 ▼
𫚕鱼的鱼鳃、内脏、骨头,都能吃。
油炸鱼鳃▼
内脏做的小菜▼
看正面,哇!长的好丑。
翻过来,哇!萌萌哒。
看上去笨拙又慵懒。出手的时候毫不犹豫▼
除了牙齿眼睛骨头不能啃,皮、肉、肚子里的内脏,基本都能吃。
安康鱼的皮质富含胶原蛋白,肉鲜美,在日本和韩国一般是炖汤、涮火锅吃。
安康鱼很少拿来做寿司,最常见的是安康鱼肝;
秋刀鱼时令是秋冬,深秋甚至入冬时味道最为深厚。
常见的吃法是:整条鱼,不去内脏,涂上海盐,在炭火上炙烤。肥美的脂肪在炭火的炙烤下慢慢渗出,空气中弥漫着鱼肉香……
秋刀鱼的滋味、猫和你都想了解▼
一般会挤点柠檬汁,配胡萝卜泥、米饭一起吃。
美味的蒲烧秋刀鱼,破开剔骨,涂上甜辣汁烤制▼
还有这种朴实的做法,最能让人联想到“妈妈的味道”▼
⑶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秋刀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拿日本这个附近都是深海的岛国来说就非常的明显了,日本国内的海鲜资源是非常的丰富,而且当地人每天都是要吃鱼,要吃海鲜的。秋刀鱼在日本基本上没有人不吃的,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皇室贵胄,非常普及。
1.秋刀鱼特别的好吃,肉质非常的鲜嫩,而且秋刀鱼还有很多的脂肪量,也是非常高的,还有很多的胆固醇,有很多人都说胆固醇,那么因为很多人都不适合吃了,其实秋刀鱼身体内所含有的胆固醇是良性的,这种胆固醇吃了不仅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而且还会给我们的人体增加很多的营养。再一个是秋刀鱼脂肪虽然肥厚,却属于良性胆固醇,并不会使人过度肥胖,在中国秋刀鱼应该是烧烤摊上最受女性欢迎的食材之一。
2.再者日本人这么喜欢吃秋刀鱼的原因,也是因为秋刀鱼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不仅十分优惠,而且肉质又非常的鲜美,正可谓是物美价廉的。
日本人经常一个人吃饭,秋刀鱼是最省事的食材之一。用最简朴的吃法—盐煎,就百分百美味。
我关注日本人吃秋刀鱼,是从去年夏天的一个热搜开始。说的是日本人祖祖辈辈的最爱秋刀鱼,但是2015年起出现捕捞危机,产量大幅下降,价格大幅上升,本来几毛钱一斤,剧涨到千元,吃不起了,也快要吃不着了。引起一定的 社会 恐慌。
鬼精鬼精的日本人开始找原因。还真给找着了,让他们就要吃不着秋刀鱼的罪魁祸首是中国歌手周杰伦。他在一首歌里把秋刀鱼形容为“初恋的味道”。勾起中国吃货们的馋虫,迅速引发中国大陆和台湾,甚至韩国的资源性捕捞,让本来日本和俄国分享的一道海洋大餐眼睁睁被轻轻夺走。短短数年,产量由30万吨速降到7万吨。
所以这个伟大的发现上了热搜,引发了热烈讨论。其实这首歌是周杰伦十多年前的《七里香》,核心歌词“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味道……”。我滴个神,还有比猫更爱吃鱼的吗?还有比初恋更甜蜜的吗?如果有,那就是秋刀鱼。
更有中国人出面作证,确实是听了周董这首歌知道秋刀鱼的,于是周杰伦罪名被进一步坐实。日本方面并且提供翔实的事实和数据,说你中国千吨级大船在公海疯狂“不可想象”、“一条不剩”的乱搞,我们最大才100吨的小船,还是在日本指定区域文明捕捞。中国捕捞秋刀鱼才五年,和台湾一起就占据全球总量一半以上,让我们怎么过?于是早在2017年的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上发出议案,要求实行配额制,取消公海自由捕捞制度。但是遭到一致的反对。
这段公案无法短时厘清,秋刀鱼还是要吃,日本人着急上火也在情理之中。想着他们吃了多少年,吃出了文化,吃出了情怀,都成了“国吃”,比我们上世纪全民大吃黄鱼还厉害,人家秋刀鱼没吃绝,你却很快把大黄鱼吃没了,长江刀鱼也吃没了,秋刀鱼下场指日可见啊,所以急啊。
要说日本人为什么爱吃秋刀鱼,也是一句话说不清楚,列个提纲划重点:
秋刀鱼最多的吃法,是烤。还和其他烤鱼做法不同,肚子不剖,肠肚不除,囫囵个烤了。焦黄焦黄的,看着就馋涎欲滴。吃法也很独特,从背部咬开个小口,轻轻一吸,膏腴满口,比起开封小笼包子那口汤,实在天渊之别。
刚刚吃过自己最爱的秋刀鱼,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一下,否则还真觉得有点会辜负秋刀鱼这道美味。
秋刀鱼,其貌不扬,是一种成年期体长约为25~40厘米的尖嘴猴腮、背青腹银的主要生息在北太平洋的洄游型鱼类。每到秋季,由于产卵需要,秋刀鱼顺潮南下,回游到日本近海,因此,秋季也是日本秋刀鱼捕获量最大的季节。
因秋刀鱼只有在秋季产卵期前后油脂最多也才最为肥美,所以,秋刀鱼也早就成为了日本人的秋季最爱,被日本人誉为“秋之味觉”的代表。而且,不知何时,秋刀鱼还成为了日本人对秋季的两大企盼之一,另一种是“赏枫”。每至秋季,能吃着肥美的盐烤秋刀鱼,品着清酒赏红叶,乃被日本人视为秋季最大的幸福,可见,秋刀鱼之于日本人之重要性了。
据说日本人到江户中期为止是不吃秋刀鱼的,因那时老江户的所谓的上层人主要吃的是含油脂少的淡白色鲜鱼类,认为那才是上品,至于浑身是油每到秋季泛滥近海的烂白菜价的秋刀鱼直接被优裕的江户人当作下品鱼了。尤其是武士,他们认为秋刀鱼的形状酷似武士插在腰间的短刀,因此对吃秋刀鱼更是避讳。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根据江户中期刊行的《本朝食鉴》记载,那时,秋刀鱼就是用来提取鱼油以做灯油用的。
不过,同样是因秋刀鱼白菜价,虽然有钱人不吃,但却成为了江户穷人常吃的鱼类。常吃嘛,自然就琢磨秋刀鱼的各种吃法儿,如此,盐烤秋刀鱼也就隆重登场了。虽然富裕阶层对此嗤之以鼻,但穷人却是乐在其中。
据史料记载,在江户末期时,有一次,长工们为了吓唬小气的地主,就集合起来弄了许多秋刀鱼一起火烤,浓烟起处,高喊“着火啦”,吓得地主是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不过,当地主知道上当了气势汹汹的回来要惩罚长工们时,却闻到了烤秋刀鱼的香味儿,一尝之下,靠秋刀鱼那肥美的香味让地主再也忍不住大快朵颐起来,自然也就忘记了惩罚长工之事。据说,江户上层人开始吃秋刀鱼就是缘于这次长工们对地主的淘气式的惩罚。
秋刀鱼自此被江户人彻底接受并以他们历来的精益求精性格,研究、开发出了秋刀鱼的各种吃法,传承至今,已经形成了 烤、蒲烧、干煎和寿司、刺身等等各种做法。
此外,随着现代 科技 的进步,日本人还发现秋刀鱼因含有能促进血液循环的 廿碳五烯酸,因此,经常食用秋刀鱼,还有预防脑梗塞、心肌梗塞的药理作用。因秋刀鱼体内还含有大量的十二碳六烯酸,因此,它还能促进脑细胞活跃,从而有利于大脑的 健康 。
秋刀鱼如此多娇,又怎能不让重视 健康 的日本人趋之若鹜呢!所以,每到秋季,可谓是枫叶红遍列岛,秋刀鱼香笼罩整个扶桑。不过,虽秋刀鱼有千般吃法,但蒲烧偏甜,干煎虽香却少鲜,而寿司和刺身如果不是最新鲜时,则会有腐味,所以呀,日本人最爱的还是盐烤秋刀鱼。至于盐烤秋刀鱼的做法,真正喜欢吃盐烤秋刀鱼的一定是不去内脏(秋刀鱼直肠无胃,消化快,因此内脏很干净)打扫干净涂上盐后,直接炭火烘烤。这样油脂渗出,鱼肉才会鲜美、香腻,散发出浓郁香味,吃时在嫩黄泛脂的鱼表层撒上几滴柠檬汁或柚子汁,再佐以萝卜泥,配上清酒或生啤,那鱼香、清香、苦香、酒香一起弥漫开来,这才是让人馋涎欲滴的佐酒佳肴,也才是最完美的秋刀鱼真味享受。
日本人视它为最营养的海鲜,顿顿离不开它,在国内却不怎么受欢迎!日本人是特别喜欢吃海鲜的,即使是普通的家庭,顿顿也离不开海鲜。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国土范围内很多土地都不适合种植蔬菜,瓜果,所以在日本很多海鲜比蔬菜还要便宜,普通人也是能吃得起的。
不过日本人吃鱼的花样不能和我们中国比,一般都是煎炸,然后就盛入盘子中,一人一条就算是午餐的一道菜了。而且日本人餐桌上的鱼个头很小,不像我们中国人平时都是炖一条几斤重的鱼,家人一块分享。一般都是很小一条,他们最常吃的就是秋刀鱼了,日本人认为秋刀鱼是最有营养的鱼,还把它称为“脑黄金”,很多日本人顿顿都离不开它。
如果你了解过秋刀鱼的话,应该知道秋刀鱼就是那种又长又细的海鱼,通体也就没多少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所以这种在日本超级受欢迎的鱼,进入我们中国后,却不怎么受欢迎了!我们中国人其实并不怎么习惯把鱼煎了直接吃,一般煎过鱼之后,还会红烧或者炖汤。
——日本现代诗人佐藤春夫《秋刀鱼之歌》。
秋风瑟瑟黄叶落,户外草地上的餐桌旁,坐着一个孤独的男人,面前摆着一盘香煎秋刀鱼,泪水就着秋刀鱼。诗人告诉你,哥吃的不是鱼,是寂寞。
可以把一种食物吃成诗一样的境界,日本人民对秋刀鱼的喜爱,还真是独有情钟了。
秋刀鱼顾名思义,秋天盛产,这时的秋刀鱼非常的肥美,脂肪虽然较多,但是因为是海鱼,因此脂肪当中含有更多地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反而有益。这就是为何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区,虽然高寒,但却有很多长寿老人,这长寿的原因秋刀鱼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例如北极圈附近的爱斯基摩人,也是常年吃海鱼,而摄入的蔬菜水果很少,但是很少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都是跟吃深海鱼有关。日本人爱吃海鱼,这也是日本人普遍寿命比较长的原因之一。
当季的秋刀鱼往往比较鲜肥,因此烹饪秋刀鱼最好的方法就是烤,撒上少许的盐巴,再配上日本特有的酱菜和酱油。一个人吃秋刀鱼的话,最好的方式是盐煎,煎鱼的时候不要着急放盐,要晚一点放盐。这样鱼煎好开始吃的时候,还会有一些没有化开的盐巴,反而让唇齿之间多了一些趣味。
日本人吃秋刀鱼,就像中国北方人爱吃饺子一样,秋刀鱼成为了日本人特有的一种 美食 。日本江户时代有句谚语说:“秋刀鱼が出ると按摩が引っ込む。”
指秋刀鱼营养丰富,吃完之后人的精神十分放松,全身舒服,赶上按摩的作用了。吃秋刀鱼能代替按摩的功效???看来秋刀鱼还真是日本人的真爱啊!
日本作为岛国,日本人对海产品的消费量相当惊人,而日本人对一些鱼类也是情有独钟世界闻名,比如金枪鱼、河豚、鳗鱼、金目鲷等,而秋刀鱼也是比较着名的一种。 日本人对秋刀鱼非常喜欢,每年的消费总量都位居全球之首。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喜欢秋刀鱼呢?
秋刀鱼是秋天盛产的鱼类,身形如刀。 秋刀鱼虽然脂肪肥厚但是属于良性胆固醇,并不会让人发胖。同时,秋刀鱼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铁质与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心脑血管等非常有好处。
这么好的鱼,除了日本人,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地方人的大量欢迎。
就好像中国人吃面条象征长寿、吃饺子或者元宵庆祝团圆一样,秋刀鱼在日本文化中也有其特殊的定位——代表温情。
秋刀鱼无法人工养殖,但却肉质鲜美,在日本料理中,秋刀鱼并不与其他任何主菜一起搭配,自成一菜。 日本人通常,一条秋刀鱼,加上味增汤、白饭与一点咸菜就非常完美了。
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忙碌并且快节奏的生活充斥着日本人的日常 。秋刀鱼是一种非常美味却容易料理的鱼类,甚至不用掏去内脏,直接加盐炭烤,最后配上柠檬汁、萝卜泥一起食用就非常美味,对日本人来说,一个人吃饭的时候,秋刀鱼是最好选择之一。
周杰伦在《七里香》中唱到:“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
事实上我们最早都不懂初恋也不懂秋刀鱼,严格来说,秋刀鱼是属于日本传统饮食文化范畴的,早期的台湾人都不吃这玩意,更别说内地人。
就在上年,秋刀鱼爱好者们都在传阅一篇关于秋刀鱼和火灾关系的文章,因为作者有个很好的考据精神,巧妙地用一句“秋刀鱼一出,按摩业全输”的民谚就道出了日本人和秋刀鱼的某种共生关系,每年秋刀鱼的时节一到,滋补养元有了美味,按摩师可以歇歇了。
日本人对秋刀鱼的这份钟情还传到了台湾,两地的大肆搜捕曾经一度影响了秋刀鱼的品质和供应,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秋刀鱼的捕获量下降了一半。也许未来国际关系仲裁了限定捕秋刀鱼的数量将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但在那之前也许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各自老老实实地回去按摩吧!
随着和风盛行,以及互联网资讯发达和物流技术的提升,如今的秋刀鱼在中国饕客眼中已经今非昔比了,每年的八到十月,就像痴迷大闸蟹一样,新鲜的秋刀鱼同样也让 美食 家们魂牵梦萦,这一条短剑一样的海鱼,终于写进了我们每年的 美食 日程表。
现在食肆里的秋刀鱼较之当年好上太多,秋刀鱼好不好,新鲜程度当然是重要指数,但我更坚信一个标准,“肥”。秋刀鱼要够肥,要在皮下清晰可见一块粉红色的油脂,这才是正路,盐烧的时候看着沸腾的油脂从秋刀鱼表皮澎湃而出,空气里的香味自然就诱发了许多幸福感。
很久以前,我曾跟朋友表达过自己不喜欢吃秋刀鱼的感受,又硬又柴、味淡泛苦、乏善可陈,不懂日本人痴迷它的原因在哪。结果,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给我张罗了一顿秋刀鱼刺身和我分享。那天的鱼真是够肥,加少许姜末蘸点酱油轻放入口只需一咬,便能感觉着那些清香的油脂在口腔里四处蜿蜒,秋刀鱼刺身的味道是一种让我迷恋的味道,“清”与“甜”是丰腴中蕴含的一种雅韵,要类比初恋,那就见仁见智了。
看电影《秋刀鱼的滋味》时,我还是怀才不遇兼怀春不遇的年纪,女主角岩下志麻的内敛含蓄之美当然令人不胜遐想一番,为什么教过我的那些老师都没有一个高颜值还待嫁闺中的女儿呢?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在《秋刀鱼之歌》里写道,“秋风凄凄,你若有情,请告诉他们,有一个男人在独自吃晚饭,秋刀鱼令他思茫然”......岩下志麻在二十年后出演《极道之妻》时,那种黑道大姐霸气侧露的风骨让我想到秋刀鱼刺身和盐烧秋刀鱼的区别,这世上哪里有这么多对你的等待,一眨眼,青春不再。
秋刀鱼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好比饺子在中国的地位一样,北方人奉为至宝,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而南方人虽说没有吃饺子的传统习俗,依旧对此爱不释手,比如我一次能吃满满一盘,大概有二三十!可以说我国大江南北基本上没人对饺子不喜欢吧!
或许有的人不知道一个事实,日本人是在近代才喜欢吃秋刀鱼的。原本是对秋刀鱼不感兴趣,认为是下等鱼。后来呢,由于某些原因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让秋刀鱼一跃成为当今日式料理重要的一员,烙上了民族特色饮食印记。
具体要从日本古时候说起,当时并不叫做秋刀鱼,而是称为“佐伊罗鱼”,或“青串鱼”,以及“桑麻”(日音)。后续叫做秋刀鱼是因为~它的外观颇像武士刀,又是在秋季时盛产,给人印象这是一种在“秋季里捕获的武士刀状的鱼”,于是不约而同把它称为“秋刀鱼”。此叫法能广为流传,更大部分功劳出自于当时佐腾春夫谱写的一首着名《秋刀鱼之歌》,让人印象深刻。所以“秋刀鱼”三字被借光,成为了日本人唯一用汉字表记的一种鱼。
在江户中期之前,日本人对秋刀鱼不屑一顾,是不吃的。因为当时有身份的武士,和有钱的上品人,认为上等的优质鱼~是鱼肉呈淡白色,油脂少、生长期长、物种不能泛滥的鲜鱼,吃这类鱼才能彰显身份,与贫民区分开来。
那会,每蓬秋风一吹,秋刀鱼开始泛滥了,价格如同白菜价,商人们则广泛用来提取鱼油当做灯油。虽说有钱人不吃秋刀鱼,但是在穷人眼里却物美价廉,味道可口的好鱼,特别是烤制的秋刀鱼,更是受到了他们的追捧。
到了江户末期,某位有钱的财主偶然尝试到炭火烤秋刀鱼,发现竟然有惊人的美味,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上品人受之影响,便开始流行起了。于是研究出各种新式做法和吃法,演变成如今的盐烤、寿司、刺身、蒲烧等烹饪方式。
现代日本人喜欢秋刀鱼的原因归根结底有三点:
1、味道口感: 特别是一斤左右,且全身颜色泛黄的秋刀鱼是最好的,证明其油脂丰腴,鱼肉肥满鲜美,最能突显出秋刀鱼特殊的味道和口感。像这种秋刀鱼,日本人认为不可去除内脏,烹饪熟时油脂才能渗发浓郁的香味,鱼肉才滋润、香腻、滑嫩。
2、 健康 营养: 日本医学发现秋刀鱼其营养价值高过多数海鱼和河鱼,长期食用对心肌、血液、大脑、神经系统有着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3、价格亲民: 秋刀鱼在市场上普遍的价格在80日元左右。
佘小厨(完)
日本人都是属猫的,基本腥气的东西都爱吃,这可能跟日本人的居住环境有关,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鱼类资源特别丰富,所以日本人是“宁可食无肉,也不能不吃鱼”。
秋刀鱼其实不光日本人喜欢吃,韩国人也比较爱吃这种鱼。而且日本人吃秋刀鱼几乎不去内脏,说就喜欢秋刀鱼的那个苦味。
我们这里的市场上也有秋刀鱼出售,而且价钱也不贵。一般烧烤店喜欢烤秋刀鱼,自家吃都喜欢从背部开刀去内脏后,煎着吃。也吃过炖的秋刀鱼,味道和“鲅鱼食”有点类似,感觉炸着吃应该不错。不过它不合我的口味,一般很少买。
日本人喜欢海鲜,这是世界公认的,几乎达到变态的地步,我至今不喜欢日本人吃鲸鱼,吃海豚!但是我也不排斥 日本料理 的,特别是秋刀鱼。由于日本国内的海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当地人每天都是要吃鱼和海鲜的而且海鲜中所富含的营养也是让我们不能够小瞧。 日本人似乎天天要吃秋刀鱼 的,那是为何呢?日本人为何对秋刀鱼情有独钟呢?
第一点日本人为何会那么喜欢吃秋刀鱼吗?或许会有人说是因为秋刀鱼不知比较鲜嫩,口感也比较好,也或者是因为秋刀鱼中富含的营养成分比较高,所以才会成为,日本人的最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肉质鲜嫩,口感爽翠 ,不仅仅赢得了日本人的喜爱,连我也是特别喜欢的,每次去大排档吃海鲜, 我必点一盘秋刀鱼,下汕头粥,这是夜宵绝配的。
第二点鱼中的营养成分更是不容小觑,特别是 秋刀鱼中的营养成分 也是非常多的,在他体中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而在平时的时候,多吃秋刀鱼,还能补气血,还对身体起到很好的活血作用。日本人不会放过又美味又营养的海鲜的,日本人的精致在吃的方面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第三点秋刀鱼做法简单,并且可以多花样的。清蒸、烧烤、煎煮...如果你不太会做菜,直接 清蒸,放盐、葱花,蘸点普宁豆瓣酱,吃起来鲜甜无敌 。我们吃讲究原味,而日本人花样就多了,这里就多赘述了。
尝旅途: 美食 旅途,尝旅途!
⑷ 日本人常吃的整条鱼是什么鱼
日本人喜欢吃的整条鱼有:秋刀鱼、三文鱼等。
秋刀鱼是 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其学名Cololabis saira 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鱼种的名称,其中saira系俄语(сайра)。中文与日文的汉字都是 '秋刀鱼' 可能是源自于其体型脩长如刀,同时生产季节在秋天的缘故。秋刀鱼在部分东亚地区的食物料理是种很常见的鱼种。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游离小鳍;两颇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白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
三文鱼(salmon)也叫撒蒙鱼或萨门鱼,是西餐中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大马哈鱼一般指鲑形目鲑科太平洋鲑属(Oncorhynchus)的鱼类,有很多种,我国东北产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驼背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gorbusch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