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铁壶盖是什么材质

日本铁壶盖是什么材质

发布时间: 2022-10-01 08:28:35

⑴ 铃木久盛铁壶是那里产的,怎么样,

铃木盛久是日本南部铃木家族工房所制的铁壶。!

在日本制壶工艺水准最高、历史最悠久、价值最高的还是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所制的铁壶!
铃木家族后来分成两大系统,一为忠兵卫系统(铃木主善堂),一为喜兵卫系统(铃木盛久工房)。南部铁瓶与京铁瓶最大明显的不同,即是以壶盖及固定把手的差异。京铁瓶的壶盖与壶体是分开制作,出产时多为单一铜盖,如配有两枚壶盖,则以铁盖为主,铜盖为辅;南部铁瓶的壶盖则是与壶身一体制作,因此只会有一个完全吻合的壶盖,材质则以铁盖为主,少数几家以铜盖为主。然而铁壶年代久远,难免出现壶盖不吻合的情况,南部铁瓶硬生生的搭配“京”铁壶的铜盖,这种状况更是屡见不爽的问题,除非特别订制。而这些特制壶,整体制作在外观就可以看出制作不凡。
铃木家族传入:
旧南部藩御用铸物师铃木家世代
初代 铃木越前守缝殿 家纲 宽永二年
二代 忠左卫门尉 家次 正保五年
三代 喜兵卫 家久 (忠兵卫)延保六年
四代 喜兵卫 家久 元禄三年
五代 八郎兵卫 昌绍 宝永二年
六代 喜兵卫 相元 享保二年
七代 利兵卫 受荣 元文元年
八代 喜兵卫 家久 宝厉元年
九代 忠兵卫 家昵 天明元年
十代 喜代治 家正 文化八年
十一代 喜八家定 嘉永元年
十二代 繁吉盛久 明治五年
十三代 繁吉盛久 大正十三年
十四代 贯尔盛久 昭和五十二年
十五代 志衣子盛久

⑵ 日本关西铁壶哪个好

日本关西铁壶是日本京都铁壶的别称。关西铁壶历史约有400年之久,是传统脱蜡铸造法工艺品的典型代表。其壶盖由铜打造,盖子上方的壶钮为梅等的造型。关西铁壶品牌堂号还是比较多,论哪个好还需看个人需求,推荐比较实用和知名的寿山堂铁壶,壶型特别,壶身装饰也别具一格。

⑶ 日本大正老铁壶是什么材质

以铁为主
铁壶,顾名思义,材质是“铁”。也有用到铜,有用到金银,还有用到其他材料的。但是,铁之外其他材质只是部件中局部,占比少之又少。即便以嵌铜嵌金银所做的“花货”,也还是以铁为主,铁在材质中要占绝对比例。
从铁壶的制作史来看,明治(1868-1912 年)和大正(1912-1926 年)时期是一个分水岭。明治以前,日本采用的仍是比较原始的冶铁技术。目前不少国际知名拍卖公司上拍的日本老铁壶(釜),都是明治以前或明治早期问世的铁壶(釜)。

⑷ 一文尽观京都铁壶壶盖的风格变化

在江户时期,日本的金属工艺到达顶峰,其中即以京都工艺最具代表。明治以后,西风日渐,日本的工艺美术在东西融合的激荡下产生了巨大的风格变化。

压印款的低端薄铜盖从铁壶本身低下的工艺表现,几近机械化的铜盖制作,极可能是在昭时期日本人山寨龙文堂的低端作品,或者说此龙文堂已经不是那个百年老号龙文堂,只是有着龙文堂之名,而无龙文堂之实。

这种压印款的龙文堂铜盖工艺等级低下,铜质不讲究,盖面不讲究,连摘钮铆接都十分拙劣,或可视为日本铁壶工业在昭和时期日渐西山之最后谢幕之姿,一代辉煌,晚景凄凉,让人唏嘘。

刘哥胡(壶)论

纵观京都铁壶壶盖的风格变化,每一时期都有其特有的特点。文化的碰撞和技艺的改进,令壶盖的设计和工艺更符合时代的色彩。

正是如此,老刘认为对于铁壶的喜爱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铁壶的收藏与使用还是应以个人需求作参考。

本期关键词:壶盖风格

⑸ 为什么日本铁壶卖那么贵,还那么抢手

近几年,铁壶大热,尤其日本铁壶,价格很高,但是却十分抢手,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其中的奥秘。

在对铁壶的介绍中,经常提到这些特殊之处:1、能够提高水温,而且蓄热能力强。2、软化水质,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3、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与茶中的单宁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而日本铁壶,除了具有铁壶煮水本身的好处之外,还具有优质的铁矿和精湛的工艺。

首先从原料上来说,很多日本铁壶使用的原料是砂铁,有些甚至是采用玉钢(早期从砂铁里炼出来的,就是一些小铁丸子形状,日语里把小圆球形的物体称为“玉”,所以,称为“玉钢”,是制作日本刀和铁壶的材料)做成的。

其次就是历史的传承,虽然说铁壶是咱们在宋朝的时候传到日本去的,但是铁壶在中国因为战乱和其他原因导致的优秀的铁壶锻造技艺的失传而逐步的消失。铁壶在日本却生根发芽,现在一般日本的老堂口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制作的技艺更是一代传承一代。

最后,日本老铁壶一般是使用蜡铸法制壶(先用蜡制造模,应用到翻沙上,就是将蜡制的样品埋入铸造的沙型中,夯实,然后加热,使沙型变得结实,将蜡融化倒出后,再将熔化的铁水倒入),因为蜡铸法建模只能用一次所以工匠们造的每一把铁壶都是世界上第一无二以与众不同的。

以上就是日本铁壶的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铁壶收藏者周海明说:“日本的茶道虽然起源于中国唐代,但是却将这份文化保留得较完好,近年来,日本的茶具一直是藏友们的心头好,因为求购的人多了,近两年铁壶在国内外的行情也是水涨船高,4年前去日本求购铁壶的时候,一把铁壶的价格一般从几百到上千元,很少有过万的,但是现在去买铁壶,好的铁壶已经是‘一壶难求’,一方面是因为资源的枯竭与稀有性,还有一方面是茶文化的兴起,才造就了今天铁壶市场供销两旺的局面。”

⑹ 老铁壶跟生铁壶,铸铁壶有什么区别

铸铁俗称生铁。
一般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日本铁壶也称呼为老铁壶。
日本铁壶壶体是用铸铁浇铸而成。
在日本做铁壶的铸铁一般称为铣铁。也有一小部分使用砂铁,砂铁是河流山川岸边收集到的铁原料提炼而成,由砂铁铸造的铁壶也叫砂铁壶。
日本铁壶大体上分为京都铁壶和南部铁壶两个体系。

⑺ 铸铁壶是高桥敬典 壶盖是龙文堂的为什么

盖款:龙文堂造
壶身款:上田造
堂号简介: 龙文堂,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四方安之助创立在日本京都,为日本铁壶的创始堂号。
作者简介: 上田照房,活跃于江户末至明治时期(1868~1912),生卒年不详。
作者以其精美绝伦的阴刻阳雕技法为当初知名品牌商家邀请订制作品,同时形成了其众多个人“上田照房”、“上田造”、“照房”、“照房造”的章款、字样、留款位置及排列造型。与后来大部分一个名人对应一家铭文不同的是,上田照房给多家知名堂号做过铁壶,至今常见的有龙文堂、金龙堂、光龙堂和晴寿堂等
】一、老铁壶知识
老铁壶起源于日本江户中期(1780年代),而在明治时期则更加广为流传。目前市面上,台湾地区流传的最多的老铁壶,大概都是昭和前后的作品,即1925年前后。大概有80年左右历史。铁壶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称之为铁釜,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最早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天明期(1780年代),也就是中国清代干隆年间,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应该是“三世清水家族的小泉仁左卫门,到了安土?桃山时代(1573-1615年),由千利休正式确立了日本的茶道,釜师多数生活在京都地区。最早制作铁瓶的京釜师,据称是十代大西净雪的弟弟奥平佐兵卫,但是在名古屋的加藤忠三郎也是很早起就开始制造铁瓶,到了江户时期末期(十九世纪中期)时,最早用腊形铸造法来制造铁瓶的是京都的初代龙文堂主安之介。铁壶的产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南部铁器,其中龙文堂乃以它的铜盖而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买铜盖。
要想较系统的了解铁壶收藏与鉴赏的相关知识,就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门,那就是铁壶的历史、文化、审美、鉴赏;铁壶的功能、器型、材质、价值以及铁壶收藏的真伪识别和使用方法及保养和未来升值空间。现在面市的书有《铁壶之最》、《铁瓶?日本铁壶全集》(壹、贰集)、《斗品团香》(王度日本茶文物珍藏册)等书。
价格:三年前大约一把人民币叁、肆万元的壶,而今起码得价值捌、玖万甚至十几万元。越是精品极品壶升值空间越大。但目前普品铁壶的价格相对稳定,一般在人民币叁仟元至贰万元之间。据笔者掌握的咨询,目前一把安之介、藏六、波多野正平、梅泉的精品壶身价都要高达拾几万元以上。铃木?光重的壶由于传世仅有数把,以致价格近百万元;高木治良兵卫、明越唱晴、大国寿朗、中川净益、角谷一圭、长野垤志、上田照房、雨宫宗、雨宫宗兵卫等釜师的精品壶也需人民币伍、陆万元以上方可得。据悉在2010年12月14日在杭州举办的西泠老茶及茶器拍场上,其中一把初代大国寿朗的精品壶落锤价格为人民币玖拾伍万贰仟元,另有一只藏六三世战国龙纹兽口银壶也以人民币柒拾捌万肆仟元成交。
收藏铁壶还要知道铁壶各部位的名称叫法。一把铁壶可分为壶身、壶盖、壶嘴(也称“流”)、提梁、壶口,提梁与壶身链接的地方叫环付,壶盖上有摘钮,摘钮下位为钮座,有些壶身中下部有一道明显的浇铸的环壶身一圈的线或裙子叫做羽线,羽线起到聚拢炭火,隔离火温的作用。有的壶身两侧还镶有两个类似耳环的东西,叫做扑手。壶内底面上有的壶还设有几个凸起的花瓣状金属片,称为响片。
一把好的老铁壶首先要器形完整,不能残缺,更不能漏水,壶的摘钮最好能很滑的转动,壶嘴不能残破,里面的水垢不是问题只要能流水出来即可。壶的提梁一定要能够立直,且不可随意乱掰倒,壶的盖子最好是原配的。
使用:新的铁壶,在使用之前,先将一小杯茶叶用布包好放入铁壶内,煮沸约10分钟,如此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粉,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使壶不容易生绣。此外,新壶刚开始使用时请每天使用,让水垢能迅速付着,但使用后记得保持干燥。开始使用后约5天左右,内部会出现红色如锈斑一样的东西,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全部变红,只要水不会变浊这是没关系的,请勿清除它,不要以为是生锈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时除煮沸时,尽量不要让壶内有水份,煮沸后将热水倒进热水瓶等让内部保持干燥,在铁壶完全冷确以前,请不要盖上盖子,要先用干布擦干壶盖。防止温差过大,壶体温度与水温,两者温度相差过大时。如:壶温低时,加入热水或壶温高时,倒入冷水。有类似上述情形时,会有裂壶的风险。
品鉴:如果你追求收藏的是老铁壶,就必须注意鉴别一下壶的品相是否完好无损,不能漏水,壶提梁应该保持直立,壶内及壶嘴最好有一层均匀的白色水垢。一般壶嘴里的水垢不是经过百年日积月累则很难急仿出来。新仿的假老铁壶,嘴部即便有些白色的水垢,其垢的质地也是呈很粉状松软的,或干脆就仿做不出来,且其壶表面的铁质感也会很生而不熟,更不会有很润泽的包浆。到底怎样的铁壶才能算得上是把值得收藏的好壶?一般而论,要具备精致、款美、工巧、品好、年古、名家、稀有、名人造、材质佳。
有关收藏品鉴日本铁壶的十九项审美标准:
1、壶的制作堂号、制作者名款画押及闲章款识:在京都老铁壶堂号中,初代堂主制壶一般都会在壶身铸上本堂号的名称。在诸如龟文堂波千鸟系列等一些老铁壶的底部还有许多釜师要铸有一些类似“家拙日本琵琶湖之东”、“拙家日本琵琶湖有东”、“家戌日本琵琶湖在东”等闲章。特别是一些带有堂主签名画押的老壶会更具收藏价值。
2、壶的特殊型款:老铁壶的器型各个堂口或釜师大凡都会有自己的系列形制
3、壶的形体:藏六居造的兽口形制的铁壶和银壶更是别出一格独具匠心也。一般安之介、正平、藏六、梅泉、光重等形制的壶虽然没有款名,但只要在行的人一眼便可看出,或许这就是大师们制釜的上乘功力所彰显出来的魅力。
4、壶之提梁的赏识:提梁的宽窄、高低、工艺、材质、造型都会影响到整个壶的价值和审美感觉。无论是怎样的提梁,其常态位置一定是要立直的才对,有些提梁斜歪的只须用老虎钳子给力挺直立就好。
5、关于壶嘴的赏鉴:一些百余年的老壶由于日久天长的使用,会结上较厚的水垢,虽然多少会影响水流,但也无妨,壶口部的水垢正好可以此作为老壶断代的参照。有些壶的嘴部会破损,一般不用在意,倘若影响了水流,只需把壶嘴用金、银或铜等镶出了壶嘴便妥。一把好的壶其壶嘴一定是水流很顺畅,断水很果断,好的壶口侧视正视都显得很美,与壶体很般配,嘴的上口高度一般应与壶上口的沿字一般高。
6、壶盖的品鉴:有许多铁壶的盖子和壶身并不是同时制造出来的,但这样状况多见于一些普品壶,那些名釜师的壶盖一定是专款结合壶身的整体造型来设计制作的。还有的一个壶会有两个壶盖。当然许多壶只是壶身上有堂号、落款,例如龟文堂的壶一般盖子上是没有堂号款识的。
7、壶之摘钮(撮):对壶盖乃至壶身整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名门堂主或名门大釜师每制一壶在小小的摘钮上所辖功夫更是了得,貔貅、松果、贝壳、灵芝、鱼类、花、各种动物、龙、鱼、凤等等应有尽有。一颗上品摘钮不仅大大增添了壶的美感,而且可达久煮沸水而不烫手之妙。
8、钮座(座金)的赏鉴:从一把壶的钮座可以识别出壶的出身、年代与釜师。钮座有金银铜铁等材质,形制有角星、灵芝、梅兰竹菊、枫、樱等植物,也有特别的摘钮无钮座的,比如藏六的环形摘钮、波多野正平和安之介等大釜师的一些独自创意的摘钮也无钮座。
9、壶之环付的鉴赏:环付就是提梁与壶身连接的地方,是一把壶的中心平衡处。有些侧把的小品壶没有环付,但已经不称为壶而称为水注或叫急须。龟文堂的貔貅形环付就是极具特色的环付。
10、壶的羽、羽落及毛切:有些老铁壶在壶身的下半部设有一环壶一圈的圆裙状平台线称为“羽”,羽的功能主要是能够在壶身下方的火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增加了壶的受火面积,架设在传统风炉上使用时也达到了分隔木炭火苗热量不至于窜到壶顶烧手。一般砂铸法的铁壶会在壶体的最大直径处留有一圈合模遗痕线,有称此为“毛切”。“羽落”一般指环壶线呈不规则状缺刻者。
11、尾垂:尾垂也有称为壶裙的,就像女孩子的短裙一样出现在壶的中下部。尾垂有着引导空气流动补充助燃氧气之用。多为不规则状缺刻尾垂,也有些壶的尾垂是平整无缺刻的。
12、关于铁壶的脐:壶脐也称浇注孔,是制壶在灌注铁水过程中最后收口处。一般在壶底的中心。壶脐的类型一般有单圆凸凹的、刀背直口的,(如初代藏六制壶的脐)。砂铸法制壶在脐的两侧还会留有两个小小的通气孔形成的小脐。
13、关于金银镶嵌(也称锉金锉银):锉金锉银图案工艺使铁釜的美感艺术性及身价大大倍增,往往增出了价值远远超过铁壶原有的自身壶价。因此当下也有人仿照老壶作假,镶金嵌银,但只要认真仔细的去识别辨认还是很容易看出真假老品的。
14、以壶身美丽图案赏鉴:很多日本老铁壶上会有精工铸造的美丽图案,其工极精湛,创意极丰富。
15、以壶身刻铸的汉字名句赏评:一些铁壶的壶身上会有汉字以草书、行书、隶书等多种书体出现,一般文字内容多以汉、唐、宋、诗词见诸,也有励志、铭言、寄语等文字出现。有的壶身会夸张的铸满了汉诗文字很具书香之气。
16、关于壶口:一把壶的壶口造型极其重要,壶口的高低、大小、方圆、型制直接影响到壶的整体造型和使用功能。一般常见的壶口有圆口、方口、轮口、落口、皆口、田口、广口、梭形口、环口等。也有一些釜师为配合壶身整体造型而特制一些独创壶口。壶口的造型大些为好,容易清洗和养护。
17、关于壶之响片:有些老铁壶的壶内底芯处会有几片形状各异的凸片,称为响片。所谓响片就是壶中水沸腾后会通过这几个壶底的凸片发出响声很是悦耳,当然由于百岁老壶,历经岁月沧桑许多本有响片的老铁壶响片多已经锈落。
18、关于铸造法的取向:铁壶铸造法大致有三种,一为脱腊法二为砂铸法三为高强压力模铸法。脱蜡法也称失腊法因其制作工艺复杂且每做一次模范只能造出一把铁壶,即一壶一模范,就如中国的汉代的青铜器铸法一样,所以每壶天下仅有一只,尤现珍贵,可视为收藏珍品。砂铸法的壶在壶身最大外径处会有一道围绕壶身一圈的铸造线合模,壶底脐眼的两侧都会有一个小脐孔,这是铸造时留下的透气孔,较易识别,砂铸铁壶器形多样,古朴典雅也,如处于名堂名人之手,也是收藏铁壶之佳品。采用高强压铸造法的铁壶一般是左右合模,所以会在壶体内中界处有一条铸造留下的合模线,有些釜师会在铸造成型后用砂磨等方法将其打磨平整,因这种铸法可一模出多个壶所以这种铸法的铁壶身价会大打折扣,无论其器形与图案多么精美复杂,但因其不如失腊铸法具有天下独一性,以至于壶价至今不高,一般也就在几千到两万之内。
19、壶底及综合品像取舍:特别要注意壶底的保养状况,比如壶底的厚度、是否漏水、是否已经锈蚀的起层和脱落等等。壶底的薄厚度可以用手轻挠几下听听声音,一般厚底完好的手挠声音会很厚实深重,底薄的壶手挠发声会很轻浮。还要注意查看壶身是否有裂纹,铁壶是生铁铸造的,所以很易摔坏,再则要查看一下提梁和环付是否有裂纹或有断后重接的焊口。壶的盖子也要仔细识别是否是原配,或是否得体,盖上的摘钮是否完好,一般铁壶的摘钮最好是用手一拨转动的很灵活为好。再则查看一下钮座是否是后换修的,壶嘴的流是否通畅,有些所谓老壶的锈蚀及表面包浆是否对劲。遇有锉金锉银之壶是否是新嵌的还有壶身或盖上的堂号釜师落款画押是否是新仿的等等。
二、堂号及釜师
明治时期是日本铁壶的辉煌时期,那时星光璀璨:龙文堂出现了安之介、大国寿朗、上田照房、井上四大天王,龟文堂出现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铃木光重、淡海秀光四大天王;藏六堂出现了四世秦藏六和西垣一瑳;金寿堂的创办人雨宫宗兵衞和龙文堂的安之介为一时瑜亮,现在欧洲的亚洲民艺馆还收藏着金寿堂雨宫的作品,可看的出金寿堂的历史地位。就像紫砂有花货和光货,花货就是龙文堂系统,光货(又叫素壶)多出自金寿堂系统。
龙文堂的创始人四方安之助(1780-1840年),是龙文堂创办人龙文的儿子,龙文(1732-1798年)是丹波龟山市的一个陆军将校,他于1770年来到了京都做铸物师,他的儿子四方安之助继承他的名字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坊,即初代龙文堂。在早期龙文堂就开始用铜来制造壶的盖子,早期壶盖材质中有一种由七种金属熔铸车制的壶盖,通称“七宝铜盖”,这种铜盖看上去有紫铜、黄铜等好几种有色金属的颜色。铁壶的盖子是很讲究的,一把好壶一定是原壶配原盖,特别是盖子上的摘钮,更是别具匠心,花、鸟、鱼、虫、龙、龟、蛇、兽;梅、兰、竹、菊、松果等等皆为所用。在龙文堂的铁壶中落有“龙文堂造”的款识一般常见于壶盖背面,也有落在壶身后面的,但这一般多属龙文堂主造壶。
与此同时有两个对日本铁壶制造技和文化起到极大影响的着名釜师跟从了安之介学徒,成为了安之介的得意门徒,这两个就是日本铁壶史上大名鼎鼎的波多野正平和初代秦米藏(也称秦藏六或藏六)。有史书记载正平和藏六是亲兄弟。
藏六(1823-1890年)对中国青铜器文化极感兴趣,将中国西周时期许多青铜器上的图腾纹样铸在自己的壶身和器件上,形成独到风格。藏六釜师没有创建自己的铁壶堂号,这可能与他被天皇召为宫廷御用釜师有关。藏六壶型用图腾中神鸟神兽的兽口为壶嘴的,藏六的壶虽无堂号,但其壶身落款“藏六”也是一直代代相传,亦可等同于藏六堂也。
波多野正平(1812-1892年)创建了自己的堂号“龟文堂”。龟文堂系的主流作品,除名釜师自成一格的壶风外,就是龟文堂波千鸟系列的以山水、鸟、虫、兽、舟、桥、花、草、木为题材的铁壶。但壶的提梁却一律都是采用了龟文堂特殊发明的“S”形可拆卸式的提梁。其壶的款识都在壶的后身提梁的后环付下,一般印有“日本龟文”、“龟文堂造”和初代的“龟文造”、“龟文堂”等等。在很龟文堂系的老铁壶中我们都可见到在壶底上落有一处大或小的方章款,一般上面有:“家拙日本琵琶湖之东”。“家拙日本江州旭再里”,“日本琵琶湖东北幡住”。“龟文之印“,“正平之印”,这类章款一般是龟文初期的正平系统,时间当在江户晚期,距今一百五十多年。到了龟文中期即明治(1868-1912年)晚期至大正晚期(1912-1926年)的波千鸟系,壶底多为大方章款,印有:“家戊日本琵琶湖在东”、“大日本沜华湖严堂”,“拙家琵琶湖有东等”。 在京都着名的釜师中,还有龟文堂的梅泉和铃木光重,这两人是龟文堂堂主波多野正平的徒弟。特别是铃木?光重,因为所造之壶都为当时社会王宫贵族及社会名流藏用,所以数量极少至今发现流传于世的不过几把而已,一把光重的铁壶不舍出人民币百八十万者休想得到矣。梅泉壶的提梁用一枝枝盛开的梅花做成了惟妙惟肖的壶提梁,有“日本梅泉”,也有“梅泉堂造”,还有一些梅泉形制的梅泉系壶。
在百余位中再着重点出一些的该有如下几十名家,他是分别是四方安平;龙文堂的初代到三代安之介、四代喜一郎、五代沟口喜兵卫、六代茶二郎、七代安太郎、安之介的弟子波多野正平及初代藏六至四代藏六;波多野正平的弟子梅泉、光重;龟文堂系釜师淡海秀光;龙文堂釜师上田照房、大国寿朗、大国楳翁、岩本、井上(即梅泉)、林、岛、西房、河田昌晴;金龙堂的名越昌晴、初代大国寿朗、佐野;金寿堂的雨宫宗兵卫、雨宫宗;光玉堂的佐藤提;松荣堂的荣真;省寿堂的省三;云色堂名人美之助,还有金工家的金谷五郎、三郎、中川净益;大西家族中的净雪、净寿、净长、净春、净中和净雪的弟子高木治良兵卫;加贺的宫琦寒雉等等。还有明月家族、小泉家族、铃木家族、藤田家族、宫崎家族、有坂家族等一些家族制壶师以及日本南部铁器的诸多釜师。在日本的铁壶名师中还必须要提及到如下三人,他们是被日本国家授予无形文化财,也就是人间国宝的工业技术类的金工类釜师长野垤志、角谷一圭、高桥敬典,以上三人的造壶技艺已属炉火纯青,其中角谷一圭更是上乘高手。
(1)龙文堂系统的堂号很多,比如金龙堂就是龙文堂针对高端客户产生的,就像丰田里的雷克萨斯。其他和龙文堂有关或代工的堂号有:青龙堂、光龙堂、旭龙堂、万龙堂、信龙堂、山龙堂、地龙堂、龙善堂、龙虎堂、龙方堂、晴寿堂、瑞云堂、龙云堂、金祥堂等。还有祥云堂和大西家有关,正寿堂是京铁壶中风格横跨京铁壶、南部铁壶、地方系三个风格。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堂号很稀有,如凤字辈的堂口。
(2)金寿堂(素壶系统)有金青堂、金观堂、金玉堂、金荣堂、金龟堂等。云色堂、光玉堂、省铸堂、松荣堂、三德堂是金寿堂系统五大支柱。光玉堂是素壶中的精品堂号(能做金工的堂号很少,名师也就是那么几个,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宝堂、永宝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金工师茂光的作品,堪比龙文堂系统的梅隆轩。
(3)金工系收藏热点名人:梅隆轩(金工师),茂光(金工师),宗仙作(金工师傅),安之介(釜师),大国(釜师),上田照房(釜师),雨宫宗兵衞(釜师),雨宫宗(釜师),等等。
(4)脱蜡法铁壶收藏热点名人:波多野正平、铃木光重、梅泉、淡海秀光、西恒一瑳。
(5)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金工技术茶釜、铁壶系):高桥敬典、长野垤志、角谷一圭。
(6)青铜器型、兽口、藏六型收藏热点名人:藏六、井上、雨宫宗兵衞等。

三、日本历史年鉴(与中国对照)
1、上古史:略;
2、古代史:略;
3、慕府年代:
镰仓时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
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千利休创立茶道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1850前后,安之介初代;
4、近代史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⑻ 铜壶盖用后变红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用火烧的时间长了,他应该是铝制的,铝制的话说的时间长了就会氧化,所以就会分红颜色

⑼ 铸铁壶的好坏怎么鉴别

铸铁壶鉴别法则:

一、首先,验明正身

在日本所产的正品新铁壶,都有如同国内居民的身份证一样,每一把铁壶专享的产地证明。原产地证明上面印有日本官方的“传统工艺品”认定符号,并记录有制作堂口、生产日期等信息,末尾有堂口印鉴或堂主署名。

二、其次,比对铁壶的典型特征

根据日本铁壶的产地特征和不同堂口的作品特征,逐一比对。包括:造型、材质、着色、纹饰以及每个局部细节。

京都铁瓶在造型及装饰上格外考究,金银镶嵌工艺被大量使用到壶身、提梁、壶嘴或摘钮的装饰上,使得京都铁壶高雅大气和富贵华丽。京都铁瓶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壶底有“鸣金”,壶盖为青铜材质,铁壶表面呈茶褐色。

南部铁器造型古朴,着色厚重,材质为生铁或砂铁,无其它材质的镶嵌工艺。内壁采用高温氧化防锈技术,无涂层,纹饰以传统经典“霰”形着称。南部铁壶的壶盖多为生铁,且摘钮是固定在壶盖上的,不能灵活转动。这成为南部铁器的另一特征。

局部细节看壶嘴、壶盖、摘钮、提梁、鸣金及内壁。壶嘴首先要出水流畅、断水果断,其次看造型是否美观;壶盖形制要与壶身一致,同时宽松适宜。

摘钮对铁壶之美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一定要细腻雅致,与铁壶配合得当。提梁一定要挺立,且与壶嘴、摘钮在同一直线上,即“三点一线”。鸣金是京都铁瓶的一大典型特征,内壁“超薄”则是山形铸物的特征。

三、再次,看技法工艺

日本铁壶由于有家族世代传承的习惯,在技法和工艺上非常娴熟,做工非常精致,深得手工制作的精髓,因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模仿的。比如京都镶嵌,尤其是壶身布目镶嵌非常之难,其在镶嵌刻槽时,刻槽的密度极高,犹如布纹,能够掌握此技艺的匠人,即使在日本全国也寥寥无几。

四、最后,看落款

壶的落款会标明堂号抑或作者,很多着名堂号的落款位置及内容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进一步核实真伪。

(9)日本铁壶盖是什么材质扩展阅读:

铸铁壶的工艺:

为保护此种手工艺,铁壶早已被当成传统的工艺品发展至今;此种作品具有优良的铸铁及传统的技术,其古典的铁肌及朴素的型态被当成是一种纯日式的创作,在日本相当受到重视。

尤其铁壶更是众家之中的代表,受到极高的评价;为了符合时代的变迁,仍以传统的技法为基础,铸出与现代生活相衬的作品,不仅是实用的水壶,更是兼具装饰功能的美术工艺品:如此优良的工艺制品可以让您长久保存与使用。

铁壶的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蜡模铸造法、砂铸法和硬模压力铸造法。蜡铸法所作铁壶外观都非常精美,且大部分都采用满工;“砂铸法”铁壶除了霰纹壶,一般不采用满工,而且羽线(合模线)以下一般都是素地;硬模压力铸造铁壶的形制一般都很夸张,多数为高浮雕图案。

⑽ 日本铸铁茶壶有涂层和无涂层的区别

相比较无涂层的铁壶,有涂层的铁壶能够提高水温,蓄热能力更强。有涂层的铁壶更能够软化水质,能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6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7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0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1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5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0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4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9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6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