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人为什么富有月光族

日本人为什么富有月光族

发布时间: 2022-09-28 03:20:45

① 日本的普通老百姓有多富

按照GDP来说,日本国民的平均GDP在4万美金左右,虽然已经被小国新加坡超过,但整体而言,日本仍然是经济强国,富国,现代化国家。不过,这个富,最近十几年,呈现了分化态势。那就是50岁以上的日本老爷爷,老奶奶们成为了日本最有钱的人。有日本调查机构调查,50岁以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平均存款在2000万-3000万日元。他们这群人生活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有较为丰厚的收入,也一般都有自己的房产。

② 月光族是什么意思,正太又是什么意思

月光族,网络流行词汇,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洗光吃光,身体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月光”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老辈信奉 “会赚不如会省”,对他们的行为痛心疾首;而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

正太一词起源于日本,标准的正太是指12岁的短发东方男孩,目前普遍把8~14岁左右的没有胡子、很可爱的男孩称为正太。正太可以是漫画、动漫、游戏、小说中的,也可以是现实的。一般把外形是男孩,且符合“萌”的特征的都归为正太之列。

③ 有月光族 走班族 啃老族 还有什么族

时尚族群
差不多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网页收藏夹里竟然没有一个中文网站。有很多词我在只知道英语或意语而不知道在中文中怎样表达,尤其是一些专业词汇。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因为这样的话我就会离中国社会越来越远,以至于回国以后出现culture shock. 高中时从意大利回国以后曾经很长时间在语文学习甚至日常沟通上都感到有困难,让我现在依然有阴影。被自己的文化冲击的感觉并不好。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期不接触中文媒体,在这个新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时代,很容易就会有很多词语不明白。于是我开始发掘并坚持阅读一些中文网站。至少我现在知道国内都在发生什么大事件,知道现任政府要员是谁,知道什么是新农村,超女前十名里大概都有谁,明白什么叫做“酷评”,什么称得上是“资深”。。。。。。

今天看到一个新词“草莓族”,让我想起以前听过的“月光族”,“bobo族”,“嘻哈族”,“北漂族”啥啥的,于是又做了点小research,在这里不完全总结一下:

【BOBO族/布波族】该词最早出于《纽约时报》记者戴维·布鲁克斯 (David Brooks) 的着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Bobos in Paradise: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BOBO由Bourgeois(布尔乔亚)及 Bohemian(波西米亚)两词缩略复合而成。也就是说,BOBO族是既赞成资本主义的布尔乔亚,又崇尚自由与解放的波西米亚。 他们具有典型的双重特制,一方面是占有了资产阶级式物质的社会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灵的自由超脱,追求不羁与流浪。 比如,即使在最原始的森林腹地里呆着,他们仍能生活得舒适、讲究品位;用来流浪的豪华四轮驱动旅行车里装着应有尽有的一切:时髦的衣饰、精致的咖啡研磨机、各种旅行的工具、名牌帐篷、电子眼等现代文明的产物……

从BOBO又想到三类人:“小资”,“嬉皮士”(hippies)和“雅皮士”(yuppies)。 其实无论是小资,bobo,嬉皮士还是雅皮士,或者是市井小市民,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取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也许你早上还是小资,晚上就成了bobo,等等等等。

【草莓族】出于台湾,借草莓外表光鲜且疙疙瘩瘩,内里绵软不耐压的特性形容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鲜人,心理上承受压力、抗挫折能力差,就像是一压即烂的水果。 也称“柿子族”, “水蜜桃族”。“草莓族”也用来形容因新陈代谢不佳造成脸部坑坑洼洼,毛孔粗大,满是豆豆,粉刺的人~

【丁克一族/丁克家庭】这个我想不必多说了,就是指双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夫妻。由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缩写音译而来。 还有一种DINKY,Dual Income,No Kids Yet,双收入家庭,现在还没孩子(以后要不要不一定)。

【夹心族】一看便知,即指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小孩,家庭物质基础尚不丰厚的年轻夫妇。又称为“三明治族”。

【拇指族】指热衷于发手机短信的人,因频繁地用拇指摁键得名,又称“短信一族”。与“拇指族”有关的新词语有“拇指信息”“拇指文化”,“拇指狂人”(指发短信成癖的人)。。。

【月光族】指月月把钱花光的人。无储蓄,敢于超前消费,高档消费,敢于花明天钱的人。主要指自己有工资的白领和花他人钱已享受今天生活的人群。

【SOHO 族】指居家工作人士。SOHO 是英文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缩写,意思是小额投资、在家办公。SOHO 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尽管足不出炉,但可以借助谌话、网络等与外界保持输常的灏通。当今SOHO 族多为E-business从业人员,自由撰稿人、广告制作人、服装设计师、心理顾问、健康指导、摄影师等。

【校漂族】指因报考研究生、工作未落实、留恋校园等各种原因,仍滞留在校或在在学校周边租房住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已不是在读生,但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校的资源生活,保留覑某些在校生的习性。“校漂族”是高校毕业生中尚未完全“社会化”,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边缘人群”。

【嘻哈族】指热衷于跳街舞,打扮前卫,崇尚动感的年轻人。“嘻哈”译自 Hip-Hop。Hip-Hop 文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的一种街头说唱文化,中文译为“嘻哈”,90年代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盛行,近年伴随“韩流”进入大陆,在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中流行。许多“嘻哈族”耳朵上、鼻孔上、肚脐上都有一些饰品。

【闪婚族】从相识到结婚时间极短,闪电式结婚的人。对于“闪婚族”而言,5秒便足以爱上一个人,3分钟能谈一场恋爱,一个礼拜便能踏上红地毯……这种都市情感快餐现在越来越多。

【啃老族】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袋鼠族”指到了工作、独立生活的年龄仍不愿脱离家而依赖父母维持生计的,不愿长大,独立的人。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些早该自立却因种种原因依然“吃定”父母的人被媒体称为“啃老族”。社会学者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10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严峻的现实是,众多子女不仅不能赡养老人,而且还在坐吃老人们微薄的养老金。

【走班族】每天步行上下班者,是近年来城市从业人员中流行的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既免去交通拥堵之苦,又充分利用上下班时锻炼了了身体。

【爆走族】这个词最初好像来自日本漫画,指漫画中骑着摩托车狂奔的少年。也指疾走,很快的走路。爆走用来形容火爆,速度快。

【快闪族】快闪族”一词,是2003年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快闪行动”自2003年夏天发源于美国纽约之后,便迅速蔓延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 人们命名他们为:“聪明暴民”(Smart Mobs)、“暴民”(Mobs)、“快闪暴走族”(Flash Mobs)、“快闪族”、“聪明行动帮”等等。快闪族(Flash mob)是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透过因特网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无意义的动作或一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叫口号等,然后迅速消失。。。据说北京王府井街头就出现过北京快闪族。

【抱抱族】几年前,一个名叫曼恩的澳大利亚人在悉尼街头发起给予陌生人“free hug, 免费拥抱”的活动,传达一种“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最近国内各大城市陆续出现街头抱抱族,不过还是给人感觉怪怪的,毕竟不大符合中国国情吧。

【玩牛族】牛仔裤迷恋者群体,其成员不仅爱穿牛仔裤、收藏牛仔裤,而且热衷于了解、钻研与牛仔裤有关的知识,熟悉牛仔裤的历史、款式、品牌。又称“养牛郎”,“羊牛”、“养裤”为该“族群”行话,指靠多年穿一条牛仔裤,尽量不洗嵛,借身体的曲线和汗渍,使一条高档的牛仔裤磨出自然的纹理,成为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裤子。养成一条牛仔裤一般要3年以上时间,期间几乎天天穿着,一年只能洗一到两次。

【飞特族】译自Freeter一词,Freeter 由英文的 free(自由)和 德文的 Arbeiter(工作者)结合而成。Freeter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工作方式。飞特族即指不求长期稳定的工作,为了有自主空间,更愿意“打短工”的人士。他们只是在需要钱的时候才找份工做,挣到一定数额后就去旅游或赋闲在家。他们的理念是“爱做就做,爱玩就玩,自由自在,不用老是要看老板脸色”。飞特族在西方一直很流行,后来传到日本,官方将其定为年龄在15至34岁之间,没有固定职业、非全日制临时性工作的年轻人。做“飞特”是日本年轻人向往的发展之路,根据政府估计,日本现有超过400万人被列入“飞特族”。时下,飞特族又由日本迅速蔓延到台湾,香港,大陆,飞特族族群日渐壮大

。。。。。。就到这吧,说不完了,其实还有好多。中国这种组合文字,只要崇尚一种事物就会出现XX族。其实这些词都是玩文字游戏的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称呼而已,但它们所代表的社会时代特征却值得细细品味。现在社会真是太多元化了,人们也越来越个性,一不小心你就身兼数族的头衔,作为一个现代社会中人,每个人都必然被这个社会赋予了与多特制。

你是什么族呢~我是汉族。哈哈。

④ 解释月光族和宅男族意思 除了这两个还有哪个

月光族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吃光用光,身体健康。
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
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点钱的储蓄族而言的。“月光族”的口号:挣多少花多少。 宅男宅女,“御宅男御宅女”的简称,日语外来词,是一个近年出现的次文化族群。御宅(お宅/オタク)(发音:OTAKU)是日语的第二人称单。

御宅的最初含义是“ACG的过度狂热者”。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对某特定事物的爱好极端偏执且不与人接触而窝在家里的人”。最初宅一词句有贬义,日本人无法容忍OTAKU这种次文化的存在,有些人太过沉迷于ACG是被歧视的一个原因。 但目前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而对于欧美地区的日本动漫迷来说,这词语的褒贬感觉因人而异。目前,在日文中御宅族一词有扩及适用在热衷于主流文化的兴趣、甚至是在职业领域中具有较深造诣的人的趋势。目前在台湾也有很多宅男,他们喜欢玩电脑,并且收集一些奇怪的东西。有些人几个月都不出门。

这个词进入中国后,多指引申义。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社会交往,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的这群人,都可以叫御宅族。而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社会交往不多的人,也会被称为“御宅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御宅族判断标准:

1.痴迷:痴迷于某事物,动漫,明星.某人.某事情....此种痴迷也是突发性的,突然爱上.不能自拔!
2.依赖电脑:长时间不能用电脑将会很要命!
3.依赖网络:干什么都想上网.上网又没事做.经常挂在网上面!
4.不想去上学/上班:有时候会很厌恶上学/上班.极度讨厌.但却继续没有办法!
5.作息时间很不稳定:没有一个规整的作息时间!
6.极少出门:与其出门.不如呆在家里.参与一个要出门的活动往往会花很多时间考虑!
7.不喜欢接触陌生人:在现实中与陌生人交流.认识陌生人会感到恐惧!
8.性格多少有两面性:在不喜欢的事情面前.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得过且过.有时候感觉自己有双重性格!
9.收藏癖:最少喜欢收藏一种或多种物品.并乐此不疲!
10.独身:一般情况下是独身!
11.胖:体型偏胖 不会瘦就是了!
12.喜欢或有写日记/日志:喜欢写日志或日记.或用相片记录自己的生活!
13.喜欢上虚拟的人物:有喜欢上虚拟人物的倾向.比如漫画里的角色.书本里的角色等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14.闷骚:无可否认.宅人是世界上最闷骚的人之一.或多或少都被人评论自己闷骚!
15.常常会有一只宠物..

⑤ 问得 为什么韩国和日本生活费用很高

他们物价比较高,所以消费也高。
1.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2.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与时代发展的对立统一中,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更新和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亦是一个崇尚装饰的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先人都留下了风格各异的装饰遗产。如原始彩陶纹饰质朴、大气,经长期提炼概括的蛙纹、鱼纹和涡纹,充满生命活力;秦汉时期的书法艺术、瓦当图案和画像砖图案;西汉的漆器装饰,以黑、红、金三色为对比,整个器形典雅高贵;唐代开创了中国卷草植物纹的先河,富丽繁盛的唐草纹色彩变化微妙、和谐;宋代陶瓷以清秀、典雅为特征;民间青花瓷中挥洒即兴的水墨风格,以及民间的刺绣、剪纸花边、吉祥图案等艺术形式,造型质朴、色泽鲜丽,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作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⑥ 为什么日本老人更有钱

日本好歹也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总体比中国有钱,那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也有穷人,毕竟月光族也是从日本开始出现的。
至于为什么老人比较年轻人有钱,那是因为他们在年轻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在为了养老积蓄财富,这个现象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就算是刚工作一年也肯定比根本没有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钱。

⑦ 。日本生活有什么好处,列举且详细

去日本的好处:
1,摆脱了某朝的体制。
2,贫富差距没有那么大,国民素质普遍比较高,大环境较好。
3,如果决定留在日本,有一定机会进入日本大公司当正社员。
4,日语会更加提高,将来回国可以进类似IBM 甲骨文,但是还仅限于做对日。
中国人混日本职场很难,混派遣更是难上加难,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派遣社员说得不好听连打工的都不如,35万月薪并不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跳槽转正几乎是必须的,正社员意味着福利厚生,稳定的生活,升职加薪的机会,你的底气会足很多。
你可以把这份工作当成是你来日本的一个跳板,但是能跳到什么高度,一切都要看你自己。往大了说,你可以在派遣积累经验和资源,独立出来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赚取利润。往小了说,只要能混进正社员而且公司有实力,一辈子的生活倒也不愁。

至于生活方面。这个话题稍微有点大,想到哪说到哪。

先说物质方面:
在吃这个问题上,只要你习惯日本的饮食,营养,安全性等等绝对不是问题。唯一的缺点是饮食单调。日本菜也好,中华菜也好,吃一次很喜欢,吃多了就觉得很单调,吃上个四五年,保准你连下馆子都不想下。连锁快餐,大众食堂六七百日元可以吃得很好,贵一点的餐厅也多在中午提供廉价午餐。由于连锁店星罗棋布,到哪基本都能吃到熟悉的餐馆。
住房上需要担心的事情不多,租房过一辈子都行,日本的房子布局合理,小而精致,管理规范。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只要别贪便宜住七八十年代的木头房子,地震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要买房,实际相对于北京来说或许还便宜不少。当你工作久了收入稳定了,为了避税你也会去贷款买房。三四千万日元可以在东京以外的地方买一栋相当不错的房子了。要么带花园带车库两层小楼,要么高层建筑免震构造外加停车位。日本住宅贷款利率不高且二手房交易十分完善,用连租带买的方式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环境方面,实在是比北京好太多,没法比的程度。郊外的空气比我家大草原都好。
交通方面,三大都市没什么好说的,地铁巴士星罗棋布,想去哪里都能去。但是三大都市以外的地方,没有车等于没有腿。好在日本二手车不贵,一个月月薪可以买个中古RX-8了。相比中国,很少有违章超速酒驾,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实在没什么可担忧的。汽油最近涨的很厉害,160日元一升,不过去郊区还是能看到150日元一升的。
医疗方面,国民健康保险,减免最高70%,自己只需要支付最高30%而且还有上限。习惯喝中药的话药店也有,未在日本发售的药品允许个人进口。急救方面救护车和消防车是一起的(避免打不开门或者火灾有伤者需要救助),大多数城市都有7分钟宣言--7分钟我们肯定到。
安全上,我出门一般都经常不锁门,送来的快递塞在信箱里也没人会动,就算是狂风暴雨,随意扔在外面的雨伞也不会被人偷。至于暴走族黑社会?他们见你是外国人都要躲着你。(原因是最近十几年来中国系黑社会和部分在日华人恶性犯罪频发,自1989年开始基本是日本外国人里恶性犯罪率第一,比如94年的快活林青龙刀事件,02年住吉会刺杀事件,03年福冈灭门事件,近到本月的中国留学生用板砖拍女高中生脑袋意图强奸杀人未遂和池袋绑架事件,都给日本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为了避免麻烦,黑社会等等知道你不是日本人,会躲着你。)
网络上,日本网络十分发达,每月4000日元左右100Mbps光纤或者LTE无流量限制,你有需求的话现在连2Gbps的光纤都有。通常情况下,下载是不违法的。就算是新着作权法实施之后也只是故意下载在日本登记过着作权的盗版音乐和电影,且有人提出证据举报之后才算违法。简单说来就是除了有些软件屏蔽海外IP以外,在中国有的那些“自由”,这里全都有。
消费上,日本可以很方便买到大部分外国货。香港的中文版游戏,东南亚的针织活,印度的正统咖喱,欧洲默默无闻的铁匠铺做的马蹄铁,中国的包子馒头馅饼。想开德国车,原装进口给你开,想买美国的球鞋,ebay说买就买。想吃热腾腾的巴西烤肉..这个难了点,但是对于你的收入来说,机票钱根本不算什么。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不是来到日本,而是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收入和税收方面,日常开销占用你的收入比例很少。只要不是沉醉于吃喝玩乐,成为月光族的几率不高,对于爱储蓄的中国人来说,几乎每个人都能攒下一笔钱来。税收略高但是可以减免的幅度非常大,比如占你收入10%的住民税,在抚养名单里填满7个人几乎就能全免。开公司的情况下避税手段更是五花八门(详情请咨询税理士)日本是一个鼓励消费的社会,对于日本人来说,消费是美德。与其交那么多的税,不如为了自己尽快花掉。高级商场里7万日元一个的玻璃杯,照样有人买来用来避税。占大头的国民年金(养老金),如果你不准备留在日本,在走的时候是可以申请返还的。
政府补助,当你遇到了事故,政府补助你,你家里添新丁,政府补助你。你缺钱,政府借你钱甚至补助给你钱。你觉得不公平,可以找律师起诉政府。政府不会欺压你,

⑧ 现在日本人的经济压力大吗听说都是月光族

2008年全球各经济体遭遇金融危机之后,最让人关注的,与其说是谁最先复苏,不如说谁衰落得最快。相比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衰落”(尤其是今年二季度的突然放缓)更能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
查看大图
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仅增长0.4%,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约为1.2883万亿美元,低于中国同期的1.3369万亿美元。(图为《经济学人》为中国超过日本的报道文章插图)
查看大图
已故经济学家麦迪逊对过去2000年各国GDP统计后得出,中国和印度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若按购买力排名,中国老早就超过了日本。
国民经济每年能有1%增长已是幸运
很少人怀疑,地大人多的中国最终会超过日本,但很少人能预测这天会来得这么早。面对日本经济二季度戏剧性的滑落,经济学家带有嘲笑口吻地指出,这个20年前还一心想着要超过美国当“NO.1”的日本,这些年一直跌跌撞撞地前进。如今,对这个国家而言,要是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能达到1%,已是幸运。
二季度内需对GDP贡献为负,个人消费零增长
日本GDP增速放缓,与日本内需明显转弱有很大原因。日本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在构成内需的主要项目中,家庭消费支出从上季度增加0.5%转为零增长,民间住宅投资从上季度增加0.3%转为减少1.3%,政府消费增幅也从上季度的0.6%降至0.2%。占日本GDP近60%的个人消费支出零增长,直接导致内需对日本GDP的贡献由正转负(0.2%)。[详细]
投资者不寄望国内市场,投资长期“崇洋媚外”
对于疲软了近20年的日本经济,投资者仿佛已习惯了不对国内增长抱有希望。日本各大银行毫不掩饰自己在海外、而非国内构建资产的欲望;国内存款一直以高于信贷需求的速度增长。日本的首席执行官不再因为投资“崇洋媚外”而被解雇,宁愿选择日本以外地区的高收购溢价而不愿在国内投资。(据《金融时报》报道)
57%日本人希望有“铁饭碗”,日企破产率达美国一半水平
曾经由创新带来大量财富的日本,仿佛已好景不再。2003年,日本新生劳动力中愿意自主创业的比例(同比)减半到14%,而希望从事终生事业的日本人则翻了一倍(57%)。有经济家戏称,现行的体制几乎“保证了好资金的坏流向”:在破产边缘挣扎的公司很少倒闭,新公司出现得却越来越少;日本企业的破产率已达到美国的一半水平,但新公司成立的速度却只有美国的1/3。(据《经济学人》报道)
贫富差距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3劳动力是临时工
英国《经济学人》文章不无嘲笑地说,日本的中产阶级已不再是“现代版的武士”,他们彻底沦为了“草根阶层”。日本曾经被奉为“平均主义”社会的典型,如今日本人收入差距比例却已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就业人群中的临时工和兼职打工者(大多为不需太多职业训练和职业前景较差的工作)人数大大上升,占总劳动力比率从约20年前的1/5上升到1/3。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6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7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0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1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5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0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4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9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6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