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明治政权是怎么出现的

日本明治政权是怎么出现的

发布时间: 2022-09-27 09:30:31

㈠ 日本明治维新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它对日本的历史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大概就是在1868年,提出了这个明治维新,让日本快速崛起,然后让日本也变得更加的强大,并且废除了和西方的一些不平等条约,也让日本成为了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军事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经济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㈡ 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新政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推荐你看袁腾飞老师的 袁腾飞讲日本史 里面有从日本已开始一直到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历史

至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幕藩体制,中央力量相对薄弱。这种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容易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有得力的措施。因此,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废藩置县。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三人。 合称明治三杰。
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废旧建新 废藩置县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制定宪法: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新经济 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改革地税: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殖产兴业”: 1、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2、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有利保证,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文教-----倡导“文明开化”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翻译西方着作 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西方文明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但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生活习俗西化 推动了日本向西方学习,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改变落后愚昧
军事-----建立新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现代化军工企业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领域 措施 作用
政治-----废旧建新 废藩置县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制定宪法: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新经济 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改革地税: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殖产兴业”: 1、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2、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有利保证,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文教-----倡导“文明开化”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翻译西方着作 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了西方文明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但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生活习俗西化 推动了日本向西方学习,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改变落后愚昧
军事-----建立新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现代化军工企业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㈢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可以改变日本

简单地说,明治维新是美国舰船进入日本后带来的。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主要原因是改革自上而下,坚持实施之。改革的核心在于弃亚仿欧。

㈣ 日本明治是什么意思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公元1868-1912年)。
成立了明治新政府。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此外,日本又在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列强其中的一角。在确保国际地位的同时,于1910年吞并朝鲜。
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入了新的学问,艺术;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閞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运动。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1] 。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你可以看一下相关的大河剧 比如龙马传

明治维新将日本很快的从亚洲小国变成了列强之一 并且这种领先持续到了二战之后

㈤ 明治天皇怎么得到政权的

明治天皇是个傀儡,一生都被元老重臣玩弄于股掌之间。从未实际掌权。
日本人说的天皇至上,是对下层的宣传,真正上层,没人把这当回事。
比如天皇想颁旨给元老,颁旨前交谈时元老觉得旨意不合心意,扔下句臣尿急就走了,根本不接。
后来元老死光了,时任天皇的裕仁才有了部分权力,不过他实际上也驾驭不了军部。

㈥ 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仅仅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就晋升成为了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为什么当时清朝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就能成功呢?其实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有他的必然性在里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日本维新能够成功的三个原因。日本大部分的文化都来自于唐朝,可以说唐朝给了日本一个发展下去的机会。直到明朝日本想要攻占朝鲜,万历皇帝支援朝鲜派兵将日本赶走,至此日本和中国开始断绝来往,一直到清朝亚洲被西方列强所殖民才又恢复了交流。不过这次交流,也成为了让日本更加坚定了维新想法的契机。

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维新三大重点原因解析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处于德川幕府时期,当时日本的政治体系还非常落后,天皇手上一直没有实权,全国上下幕府将军的权利才是最大的。不过这也造成了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日本的专制统治阶层非常薄弱。当时日本并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系统,采用的还是分封制,全国领土分封给了两百多个藩主也就是领主。所以中央控制这些领主的能力并不强,如果这些领主大部分都选择倒戈,那日本的最高统领机构将军幕府一夜之间便会被推翻。

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维新三大重点原因解析
第二个原因是日本当时选官的方法依然是世袭制。底层的官员只能世世代代都在底层,完全没有晋升的机会,中国在宋朝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公平的科举制,不管你的出身只要你有才华就可以封官加爵,当在日本还不行。所以这样的制度时间长了,对于底层的人来说怨念就会加剧,从而堆积想要反抗的心理。特别是在最底层的武士,每个月的俸禄不是发钱,而是发米,如果想要买东西只能把米卖了换钱,生活的非常困苦,所以广大的底层武士阶层早想推翻这样的体制了。

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维新三大重点原因解析
第三个原因是全国土地采用领主分封所有制。普通百姓分不到地不说,就连地主手上的第都不是他自己的。全国土地只能由将军分给各个领主,而且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只能租借,所以让地主们也感到非常不满。地主手上的钱还要往上交一份租金,所以百姓的压力就更大了。所以当时日本不仅是底层的百姓不满意,中层也非常不满意,所以倒幕派的力量才会如此强大,以至于说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看似非常顺利,因为得到了全国大部分人的支持。

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维新三大重点原因解析
推翻幕府后,日本维新派每年都会组织很多人才到欧美学习,脱亚入欧就是明治维新的目标。此后日本在短短30年内就完成了现代化改革,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位能够跻身西方列强的亚洲国家。

㈦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容等

一、明治维新的原因

1、历史背景方面

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

2、民众认识觉醒

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

3、天皇重新掌权

明治天皇上台大政奉还后,天皇重新掌握实权,为改变日本任由西方列强宰割局面,日本决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力图是实现富国强兵。

二、明治维新内容

1、政治改革

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且天皇一切权力集于一身。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各等级间允许相互交往。

2、文化教育

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发展近代教育。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

3、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4、军事改革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7)日本明治政权是怎么出现的扩展阅读

明治维新的意义

一、积极方面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二、消极方面

1、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2、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3、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4、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5、封建残余制约了日本的经济建设。

㈧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明治维新的性质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当时的 历史 背景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欢迎大家阅读。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幕末危机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____传播。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 手工 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 资本主义 的萌芽出现了。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 自然 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 政治 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革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横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主要集中在长州(今山口县)、萨摩(今鹿儿岛县)、土佐(今高知县)、肥前(今佐贺县和长崎县)等西南部强藩。这些藩国在历史上与幕府矛盾较深,接受海外影响较早,输入近代科学技术和拔擢中下级武士都比较积极。

改革派的建立

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 口号 ,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

武装倒幕的根据地又称为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影响有什么?明治维新是发生在日本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末期的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明治维新推翻了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幕府统治,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央集权的国度,并且在整个日本上进行了一场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去旧革新运动,颁布了许多政策与规定,硬生生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将日本从一个诸藩国林立的毫无凝聚力的国家转变成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

明治维新的影响很广泛,首先便是使得日本用极短的时间脱亚入欧,成为能够和西欧众国并肩而立的强国,并且凭借自己的实力逐步废除了在封建时期曾经和强国们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在1895年以及1904年,日本凭借着强盛的国力,先后击败了大清帝国和沙皇俄国,成为大国之一。

但是由于日本改革的不彻底,在其国内仍然有着许多封建社会参与存在,有着难以磨合的社会矛盾,这也是日后日本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原因之一。《废刀令》的颁布也是使得日本的武士 文化 逐步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化 教育 方面,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向其他先进国家派出了许多 留学 生,待这些留学生回国后,用最先进的语言谈论最先进的事物,这也是日本“文明开化”之风盛行的原因,对原本日本当地的保守思想产生了重大冲击。

但是日本为了加强皇权而使用中央集权制,也使得天皇权力过大,原先藩国的大名仍然在自己的领地中掌有大权,土地兼并以及贸易垄断仍然严重,这也是日本侵略其他国家的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是什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用了仅仅五十年的时间,便将一个封建小国改革成了一个能够和西方列强并列的国家,也是在当时唯一一个“脱亚入欧”的国家。尽管明治维新为当时的日本崛起带去了极大的好处,但是明治维新的局限性仍然是存在的,这也让之后的日本吃尽了苦头。

明治维新的积极意义十分明显,便是完成了日本社会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日本的明治维新仍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使得日本的资本主义改革并不彻底,这也是日后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的时候,尽管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制,但是当时多数拥有土地的还是一些新兴地主,他们在之后还是有些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影子,并且有着地主所有的通病,农民被压迫地民不聊生,严重影响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除了土地之外,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大力灌输的军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下一代形成了极端的 民族主义 ,这也为之后日本入侵其他国家提供了心安理得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宪法颁布之后,日本是有议会存在的,但是这个议会名额长期被藩阀霸占了,人民还是没有得到所谓的民主。除此之外,明治天皇还大力推行神道教,向所有民众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让所有人都为天皇卖命。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相关文章:

1. 明治维新的内容有哪些

2. 明治维新时间是什么时候

3. 日本的明治维新历史

4. 马关条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5. 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

6. 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措施

7.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崛起的原因

㈨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背景:

1、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成长,农村里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地主,他们被称为“豪农豪商”,后来成为倒幕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

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武士等级内部的分化也日益加剧,其中有一部分下层武士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世界观都逐渐地向资产阶级方面转化,成为尚未成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言人。后来正是这些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代替资产阶级,成功地领导了倒幕维新运动。

2、就国际环境而言,明治维新是在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严重威胁下爆发的。幕府腐朽的专制统治、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以及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遭受悲惨命运的前车之鉴。

使日本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机,打击、驱逐外国势力,实行开国进取政策,必须改革幕藩体制,推翻幕府统治。

(9)日本明治政权是怎么出现的扩展阅读

1、积极影响:

(1)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并使日本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

(3)此外,它对亚洲国家立志改革、摆脱民族危机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消极意义:

(1)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2)日本较顺利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的同时,却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迅速地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的道路,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筵席上占有一席位置。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6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7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0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1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5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0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4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09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6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