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武士为什么不能吃黄瓜

日本武士为什么不能吃黄瓜

发布时间: 2022-09-24 06:56:31

‘壹’ 鞋带断掉是日本文化里特有的不祥征兆吗

◆日本的占卜和禁忌

日本人的传统意识及礼仪
日本有不少专职巫女、占卜人员。尽管日本已进入现代化社会,但喜欢算命、占卜的人仍然很多。根据日月星辰天体现象,动物的动作及鸣叫,植物的变异等自然界各种现象,根据神秘的声音,人的幻想、幻觉、睡梦以及诸如耳朵痒痒等身体器官的感觉判断凶吉。这种习惯至今仍有相当部分保留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民间就曾流传“出现彗星就回发生变故、发生战争”。自古以来日本人就认为彗星是兵乱、饥谨、国家事变的前兆。此外,日本人认为,如果月亮附近出现星星(近星)的话,不是死人就是出现天灾。日本人还可根据近星出现在月亮上下左右的位置判断死男还是死女。
日本人将雪比作丰收的征兆。我国也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此外,日本人还认为八月十五夜如果是晴天的话,本年度的小麦一定丰收。十月十日如果是晴天的话,本年就一定是个丰收年。
日本人认为元旦下雨,一年多雨。南瓜生蔓过多的年份一定是个大风年。日本民间还流传“晚霞磨镰”、“早霞捻绳”的说法。此外,“月戴笠”、“蛙鸣”等也被日本人当作落雨的征兆。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日本民间流传的说法。
“莳种樱”:日本人根绝多年农耕生活的经验,总结出依据动植物及自然界四季变化决定最合理的农耕时间。莳种樱就是其中一例。莳种樱开花时下稻种,秧苗的成活率很高。莳种樱有的是指某一种特定的樱花,有的是指某一棵古樱树开的花。日本东北地区的秋田县、岩手县称辛夷花为莳种樱。
“乌鸦鸣叫”:世界上不少国家、民族把乌鸦作为凶鸟。日本人认为乌鸦一声一声的鸣叫是死人的前兆。乌鸦在谁家屋檐下飞三圈,这家便一定会死人。此外,日本人还认为狗吠的方向会发生火灾或者死人。家中没有老鼠是火灾或者衰落的前兆。燕筑巢则属于吉兆。
“忧昙花”:三千年开一次的“忧昙花”是印度人创造的想象性植物。关于忧昙花佛经中也有介绍。日本人把昆虫产在树皮、树叶以及天棚上的卵称为忧昙花。民间流传“忧昙花开要死人”的说法。可见日本人把忧昙花作为一种不吉利的花。但是,也有一些日本人把忧昙花分为金、银两种,并且指出金色的忧昙花为吉花,银色的为凶花。
“梦”:日本人认为梦具有神秘的预知力,相信它可以预示未来。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曾我物语》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北条政子”判定妹妹作的梦属于吉梦,但政子假称那个梦是一个恶梦,并用镜子和唐绫从妹妹那里买下这个梦,托梦将自己嫁给幕府将军源赖朝作妻子。“日本民间有不少关于用酒换吉梦的传说。熊本县天草岛的居民作了吉梦以后要买大绸鱼,举行“梦发表”仪式。
对于日本来说,一般情况下吉梦的顺序是宝穿、一富士、二鹰、三茄子。此外,登山梦、上天腾云驾雾梦、梦见神的使者、蛇、鲤、猿、熊、马等均为吉兆。梦蛇者可变成有钱人,梦见死人、死人笑是长寿、福运的象征,梦见火灾、葬礼、头发变白等也属于吉兆。
日本人认为不吉的梦是梦见僧侣、神、娶媳妇、棺材、插秧等。特别是捕鱼梦、白百合梦、拔牙齿梦予兆近亲将死去。然后日本人同时也有正梦、反梦之说,所以对梦作何解释,往往因具体情况而定。
“耳鸣”:身体的细小变化也被日本人视为某种征兆。日本称耳鸣为“耳钟”,被当作“凶兆”。咬舌头被视为将被别人憎恨的征兆。咬了两腮内侧的肉被视为受到表扬的吉兆。
“早财神”:日本的商店都希望早晨都希望开门时进来的第一位顾客是妇女。这预示着当天会买卖兴隆。这是因为妇女可以生孩子,是买卖繁昌的象征。相反,早上第一个进店的如果是僧侣便被视为凶吉。
此外,外出时鞋带断掉,筷子折断,挂在墙上的东西突然掉下来等等,均被视为凶兆。

◆日本的禁忌与咒法

除了观察征兆以外,日本人还有许多禁忌。世界上日本人的禁忌是比较多的。下面稍作介绍。
日本人称死为“黑不净”。死者的家庭成员、亲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服丧。过去日本人服丧时都要进专门的忌屋,断绝与外界的交往。如今日本人多在大门口挂一个“忌中”牌,以示忌屋。这期间家庭成员严禁剃胡须、梳头、洗澡、干农活或者乘船捕鱼。此外,妇女也必须停作针线活或者摆弄织机。如果村子里同时死去两个人,全村必须服丧。死者家的火最受忌讳,日本人认为谁家用这种火作反,吃了就会死人。别家在着期间绝不去服丧者人吃饭或者借东西。根据日本传统规定,死忌从第四十九天解除。
日本人称女子的月经、分娩为“赤不净”。来月经的女子及产妇不能接触神,同时禁止她们同平常人使用同一种火作饭。这期间他们往往去单独的房间过隔离生活或者另起炉灶做饭。产妇的丈夫、家人也必须服忌,不能参加狩猎、烧炭等活动。此外,渔业、盐业、酿造业也十分忌讳“赤不净”。如果有人在产妇家吃饭就不能进山,否则会烧毁炭窑或者被熊吃掉。渔村不仅在“赤不净”期间有严格的规定,就是平时也忌讳 女子独身乘船,据说女子不能迈过或者随意触摸渔具。
对于产妇来说活动和吃东西的禁忌也很多。如妊娠迈过扫帚就会难产,看火会生带痣的孩子,吃两个栗子会生双胞胎。此外,产妇严禁吃油炸食物及茄子、牛膀。
通常斋饭是指不吃鱼类、肉类食物,进行斋戒。日本人举行葬礼后第三天、第七天恢复吃鱼。日本人也称它为“上斋饭”或者“开斋饭”。斋饭本来是佛教用语。僧侣脱离世俗生活,在严格的戒律中修行。日本人古来祭神也要斋戒、避忌。祭神的人首先进入斋戒小屋,食用清洁的火烧成的饭菜。早、晚沐浴净身,不得用剃刀刮脸,不得洗盆汤浴等。
日本的农村一般都有一些称为“僻地”、“崇地”的闲置农田。传说如果在这些地里种庄稼就会遇到不吉利的事。日本人还有称为“不入山”的山地,据说人进入其中就会迷失方向。此外,还有的地方不能伐木。在称为“病田”的田里种庄稼,庄稼就会得病,所以这种田往往长年无人耕用。日本人一般不利用长者屋敷遗址、寺院、墓地遗址作别用,否则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在日本,禁止进入或者使用的土地中大多祭有小祠或者石头,坟冢,这些地方均被视为神圣领域。
日本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保留不养鸡、不食鸡肉、鸡蛋的风俗习惯。出云的“三保关传说”在日本十分有名。据说公鸡早晨打鸣,可唤起诸神的眷恋之情。凡是祭天神的村子都不养鸡。这里的日本人认为鸡是报时之鸟,是神的使者。所以不允许普通家庭养鸡或者食鸡肉。除鸡以外,作为神的使者禁止饲养的家畜还包括白马(神的乘骑)、白狗、黑牛。另外还有一些村子不养或者不食羊、鲇鱼、鲤鱼、鲑鱼。据说他们可以通神。
在日本的农作物禁忌中不种黄瓜大概是最普通的了。这是因为切黄瓜的断面恰恰与诋园神的标志相同,所以给黄瓜施肥、食黄瓜都不吉利。在举行诋园祭期间,就是平日吃黄瓜的人也必须禁食。从日本的长野县到北关东、东北地区有许多村子不种芝麻。传说芝麻可刺着神和祖先的眼睛。还有的村子以同样的理由禁种南瓜、冬瓜、西瓜、八头芋、茄子、萝卜、豌豆、麻等植物。有的禁种以村为单位,还有的以族或者家庭为单位。其理由大多因为这些植物被神所厌恶,或者是神的供品等。此外,还有的日本人家忌讳在自家庭内种植枇杷、无花果、山茶等。
日本关东地区的农民忌讳撒种时把种子散落在地面。他们称这种现象为“离垄”。传说这样作便会出现不吃饭的人即死人。各种作坊也有许多禁忌。特别是山里、海上的禁忌最多。如上山干活不能带海鱼,不能七人结伴打猎,夜晚不能十二个人同在一个山间小屋过夜等等。泥脚不能登船、不许在船上唱歌、吹口哨,不许向海内投掷梅干核、不许带大酱、醋等上船。
日本人忌讳用一根筷子吃饭。这是因为供祭死人的饭菜只插一根筷子。一碗饭、一朵花也是供死人用的,所以平日也受到禁忌。此外用带把的勺子向外舀水,往水里兑开水,汲水时大声说话,阁着屏风递东西,用两把扫帚打扫座敷等都是葬礼上使用的方法,日常也受到禁忌。两个人缝一件衣服、用不打结的线缝东西也是不允许的。越过锅边盛饭、盛菜,两个人用筷子夹食物、接食物都在被禁忌之列。日本人把食住的禁忌作为一种日常礼仪加以信守。
如同日本人忌讳在佛灭之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在友引举行葬礼一样,今天的日本人仍然忌讳在历书中的“三邻亡”日搞建筑。传说这一天建房子会起灾危及三邻。还有的地区规定,这一天可不遵守允诺。凡遇提到的地火日、天火日、不熟日日本人都不干农活。不净日不能建造炭窑。新船下水也尽量避开这个日子。此外,卯日不能插秧,戌日不能收麦、演日不能举办葬议也是日本人信守的民间风俗。
每逢个人信仰的神佛祭日、缘日、正月、盂兰盆节以及传统年节活动日本人都停止工作,休息庆贺。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禁止农业劳动,特别是一定要让牛、马休息。渔村则禁止出渔。此外,日本人忌讳每月的七月外出,九月归家。外出第七日或者三个月后回家也是不吉利的表现。一日当中也有许多禁忌,太阳落山时不能做针线,夜晚不能剪手、脚指甲,晚上不能吹口哨等等。
在日本传说丙午年出生的女子会失掉自己的丈夫。所以这一年出生的女孩子很难找到婆家。不少人采用流产或者秘密杀害的方法放置丙午年出生的女孩子。有关丙午年是灾害频繁的凶年的说法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除丙午年以外,演年出生的女孩子也有“千年行、千年归”的特点。传说它们在婆家呆不长。
日本忌讳的年龄是男子的25、42、61岁,女子的19、33、37岁。进入这些年龄的人应避免结婚、妊娠。父母在厄年生下的孩子很难养活,一旦抛弃后被人抱养便可恢复正常。

◆传统的保健方法与治疗

日本堪称世界长寿之国,经常可以看到新闻机构采访百岁老人的情况。就健康法而言,有人回答“食八分饱”、“充足的睡眠”,但多数人回答“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健康、长寿几乎是所有的良好愿望,许多未开化时期的咒术、俗信今天仍然残留在日本人身边。
日本正德三年(1713)发行的贝原益轩的名着《养生训》第一节写道:“养生之术须先去自身之物,自身之物为内欲与外邪。内欲为饮食之欲、好色之欲、贪眠之欲、喜语之欲。喜怒忧思悲惧惊七情之欲。外邪为天之四气,云风寒暑温,少内欲,防外邪乃永保天年”。
下面简要介绍日本人祈求健康、治病效果的传统方法。
悬粗绳:日本奈良地区有一种较常见的习俗称“悬粗绳”。村民在寸口、森林入口处悬挂十分醒目的粗绳子。绳子上扎一些纸片和芥草叶。村民们说这样作是为了防止传染病进入村子。实际上这是一种大型连住绳(日本人祭神或者过年时挂在门口的稻草绳),日本人认为它可以起防灾去病的作用。
日本奈良明日香村用稻草编成大蛇,人们举着大蛇巡回祭祀。明日香村附近的北石见村则用藁草编制蜈蚣让孩子们举着进行祭祀。石川县加贺市的菅生石部神社举办的御愿神事,是将藁编大蛇从神殿引出投入河中。这些民间祭祀可以说是“悬绳”的活动型表现。
包括中元节、正月时节日本人举行的张网仪式在内,使用绳、网的祭祀均属于表示圣域的连注绳防灾防疫拔锲的一个类型。
守门:每年12月28日关东地区人要在屋外悬挂大眼笼子。这种风俗早在《守贞漫稿》中就有记载。传说恶魔是一个只有一个眼睛的小和尚,大眼笼子可以对付它。北陆地区将12月28日作为“针供养”的日子。人们在屋檐前挂一条有许多刺的鱼,这鱼被称为“针干根”,据说可以除魔。每逢立春的第一天,日本全国各地均有在家门口挂鲵鱼头插咚(刺叶桂花)树叶的风俗习惯。据说这是利用佟树的刺和鲵鱼的恶臭驱除妖魔。
除以上提到的各类型“守门”以外,日本人还将纸片、咒符贴在门上做“守门”。据说将写着“镇西八郎为朝宿”、“佐佐良三八宿”、“品川林右卫门宿”、“此金太郎若狭十滨之孙左卫门”的纸片贴在门上可防止疱疾及其它病魔进入房内。此外,使小儿两手沾墨,将手印押在纸上,这种纸贴在门上据说可以驱赶百日咳病魔。
守:根据日本的《拾芥抄》记载,除瘟疫的咒符上写着“苏民将来子孙也”七个字。这种纸片可贴在身上。《备后风土记》将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武塔神去访问南海女神。途中天色暗了下来。附近居住着两兄弟。弟弟巨桓将来是个财主,他没有留武塔神供宿。弟弟苏民将来很穷,但他却热情地接待了武塔神。这时武塔神告诉哥哥,他就是须佐能雄神。瘟疫流行时如果说自己是“苏民将来的子孙”,腰缠茅草环,便不会染病。根据这个传说,日本人制出了“苏民将来子孙也”的咒符。今天不论你去哪个日本神社,都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称为“守”的护身符。
墨额:日本青森县新生儿满四十天首次外出时,都要用锅底黑在婴儿的额头上画上“大”、“左”、“十”等标记,据说这样可便可除魔。奈良县山边郡丰原地区人往婴儿额头涂锅黑时,口中还不断叫“狗”、“狗”。高生县上韭生人在给夜晚外出的孩子墨额的时候,口中唱着“阴之子、阴之子”。如果同龄的孩子死去了,家人也要往自家孩子额头上涂标志。据说这也是“阴之子”的标记。
日本东北地区人喜欢望孩子额头上画“十”字。有人说这是受基督教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在日本人看来锅黑与火神、灶神的关系很深。墨额是为了得到火神的保护。
命名;日本人认为新生儿的生命极不稳定,所以给婴儿起名字就显得格外重要。泷泽马琴的《玄同放言》例举了一些奇妙的人名。例如押坂史毛屎、锦织首久僧、仓臣十屎、阿部朝臣男屎、下部乙屎麽、臣势朝臣屎子、下野屎子等。《南方随笔》认为取这类名字完全是为了避邪。近代武士家庭的孩子乳名叫鹤干什丸、虎若丸的很多。“丸”取意如同屎丸(屎球)一样排出,以转移恶魔的视线。日本船多为**丸,其意同上完全相同。
日本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系着吊衣袖的带子上厕所,生下来的孩子一定脐带缠脖。大分县别府地区的日本人认为脐带缠脖子的孩子有好运。如果是男孩子就齐名袈裟次、袈裟市。是女孩子则起名袈裟。群马县多郡东村给这种孩子起名袈裟男,今朝吉等等,以求得佛的保佑。长野县饭田地区则称这种孩子为“卷男”。
长野县躯防地区的日本人认为,给孩子起鲁名便可茁壮成长,所以这一带起名熊吉、虎之助的孩子很多。琦玉县人也习惯给难养活的孩子起熊太郎等猛兽的名字,以图吉利。
浴室:自古以来日本就很喜欢洗澡。洗澡被视为一种拔锲。新年的“丁子浴”、三伏的“桃浴”都是为了祛除瘟疫。最有名的首推五月初五的菖蒲浴,此外便是冬至时的釉子浴。

‘贰’ 日本武士有哪些行为准则 习俗

义大于一切,不得作任何不义的事
对主公绝对服从
对长辈绝对服从要照顾幼小
不得作任何不义于他人的事情
不得贪生怕死,以战死为最高荣誉
必须遵守承诺,如果陈诺不能立刻兑现则必须用一生去兑现否则就是耻辱
不已奢华为荣不以贫困为耻
以清贫为荣,追求侍的最高境界
不得欺凌弱小
不得以多欺少
不得打家劫舍妇孺
不得从背后攻击对手

后期的武士道准则还有
不得在街道上与女子交谈
以追求剑道与学识为最高追求
如果为义而复仇必须先下复仇书在官方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复仇~在规定的时间内光明正大的决斗不得暗地伤人
一旦复仇超过时间或失败必须放弃复仇,或再下复仇书
如果决斗必须约定正式的场合下正式的战书

‘叁’ 转个二战中日口粮对比,不知道大家看过没

日本武士因为身份是军人,要时刻应付艰苦的作战,所以他们被训练为不在乎饮食的好坏。古代日本武士往往吃1个饭团就当做一餐饭。古代日本武士作战跟中世纪欧洲骑士一样,都必须自己携带粮食作战。粮食一般由仆人携带,口粮量从维持一周作战到一个月作战不等。
大名一般不提供给武士们粮食。除非作战时间超过之前的预计,大名们才会强制自己领土
内的农民们将粮食送到前线。好在日本国内领土狭小,大名又多如牛毛,一般战争在一周左右就会结束,所以军队的粮食问题并不严重。
这段时期,武士基本自带什么就吃什么,所以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贫穷的武士带杂粮饭,干萝卜和少量肉干,富裕的武士则带精米,鲜肉和高档鱼干。
到了丰成秀吉统一日本以后,国家开始建立正规的军队,军事供给制度也开始
转变。武士作战开始不需要自备粮食,粮食全部由大名供应。这样有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和补给水平,不至于这个武士还有1个月口粮,而那个武士口粮只有3天了。
丰成秀吉时代,日本武士口粮非常简单,就是稻米,调味的味增和盐。武士一天的口粮大概是稻米半升左右(糙米约700克,做成米饭大约1500克,也就是1公斤半),一勺盐,两勺味增。
由于没有副食供应,这些稻米 其实是不够吃的。日本武士由于大部分需要披着铠甲,拿着各种武器作战,所以体力消耗很大,一顿吃500克饭根本就是小意思,一顿吃上1公斤米饭的也不稀罕。所以每天的米仅仅满足武士最基本的需要而已。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始,日军开始向现代化军队跃进,不过军用口粮的变化
还有个漫长的过程。
1874年借口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是日本建立新式陆军以后第一次对外使用武力。当时登陆台湾的日军有3600人。为了这3000多人正常吃饭,负责后勤供应的人员就有2300多人。
日军的军用口粮还在初创期,非常简陋。它们是一个饭团,加上日式腌菜和其它少许盐,附使用竹叶包成的一个所谓便当。此时日军士兵每天的米量还是月700克。大家可以看到
,其实 这段时期日军的 口粮同丰成秀吉时期 没什么不同 ,唯一区别是采用便当 这种容易 携带的方式。
由于口粮单一,缺乏营养以及缺医少药等问题相当严重,此次日军出兵台湾病死650人,而战死的仅仅20多人,这为日军敲响了警钟!随后是日军口粮迅速发展期。6年后的西南战争,也就是镇压西乡隆盛为盟主的旧武士叛乱期间,日军出兵高达6万人。他们的口粮就出现了现代化的英式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
之后几十年内,日本军队的伙食越来越好。
西南战争期间的饼干,鱼干和牛肉罐头虽然可以弥补人体的热量消耗,但口感都不敢恭维。以鱼干为例,采用日本传统做法,导致高度脱水,坚硬无比。吃的时候要用刀用力削成一片片,如果军队在急行军中就只能用牙齿硬咬,一般牙齿稍差的人根本是咬不动的。
据说有种装用的刨子来处理这种鱼干。现在这种鱼干多用来喂猫,
感谢明治天皇吧,要不连牛肉罐头都没得吃···
到了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的口粮已经不错了。士兵携带的一天口粮,基本为干米饭650克或者饼干600多克,一个250克的牛肉罐头或者鳟鱼罐头,还有干蔬菜,腌制的鱼肉,鱼干,干萝卜丝,福神渍,干海带,酱油,味增,清酒等等。
中国大陆有种错误的看法,就是二战日军的口粮很差。诚然,日军在二战后期因为部分军队,尤其是太平洋群岛上的日军补给被切断,导致出现大量饿死人甚至吃人的情况,口粮自然不可能好。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在整个抗战中的中国战场的日军口粮是相当不错的。除了少数日军因为孤军深入导致后勤极度困难(比如从上海杀到南京),基本不存在吃喝艰难的情况。有些文章中列举如下:
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粘米饭,但是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上司发话说:‘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
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极快地吃完,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其实上文提到的米饭就是咱们家乡吃的赤饭,壮哉,我大江苏其实这是将一篇文章断章取义的结果,以表现日本人吃的也很差,国军吃的差也不算什么。
他们拿这些日军新兵训练说事,其实只是看到一个表面。日本士兵进入新兵训练的几个月时间,伙食非常差,也吃不饱。这并不是日军无法以高标准供应新兵,而是主要是日军因为训练需要才刻意这么做。这种目的是为了锻炼日军士兵的意志和绝对服从命令 的能力,包括新兵在 这期间被教官和老兵随意殴打也是这个意思。
一旦完成新兵最初的训练,日军士兵的口粮立即增加,完全不同了。日军新兵完成训练以后,一般会比没参军之前强壮很多,体力也有很大提高。
在抗战之前,其实日本国内并不很富裕,尤其大部分农村地区也比较贫困。普通农民青年平时也就吃吃杂粮饭和萝卜,各种节日期间才能吃糙米饭和鱼肉,至于鲜肉,鸡蛋和精米是很少吃的。
而日本士兵的伙食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日本人,基本相当日本国民中小康之家的水平。米饭管够,每天都有肉吃,副食也相当丰富。即使在日俄战争中作战的部队,一天也是早中晚三顿。主食全部是米饭,早饭一般是腌菜,午饭和晚饭则正正经经吃鲜肉,鸡蛋或者罐头肉,也就是每天两餐必须有肉吃。
而当时同时期的日本年轻工人很多 也是军事化管理。他们每天的副食基本就是腌菜,味增,蔬菜。一周仅有四顿饭有荤腥,而这些荤腥不过是所谓的豆腐猪肉汤,咸鱼,鱼干这类最低层次的副食。而这样的工厂还是日本国内所谓伙食待遇很好的工厂,很多日本农村青年都抢着报名。
通过这些对比,足可以见在日本军人被重视的程度。

‘肆’ 日本武士经常说的切腹自尽,是源自中国文化吗

看过战争片的人都知道,日本武士自杀的时候都会切腹,这与我们中国人似乎不同,因为我们大多是抹脖子自杀。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会喜欢用这种痛苦的方式自尽呢?
原来这是因为日本人的信仰,在他们看来,腹部是灵魂跟爱情的居所。一般日本人要向人表示清白的时候,就会切腹,因为这样可以把怨气散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腹部有多执着。而且在日本人家里吃鱼的时候,不要把鱼腹对向客人,会被认为不礼貌。




除了信仰外,日本这种切腹还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影响,即耻感文化。日本人很重视尊严,甚至胜过生命。在切腹的时候,如果切腹人没有一刀毙命,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这时候介错人出现了,介错人即辅助切腹者自尽的人,他们手起刀落快,快速的结束切腹人的生命,防止他受更多的痛苦。

‘伍’ 古代的日本人为什么不吃肉

日本古代朝廷于八世纪首次发下“肉食禁令”,之后天皇又持续发下数次诏书,贵族阶级才完全改掉肉食习惯。而当时的庶民都是在寺院学习文字,生病时也仰赖僧侣医治,在庶民眼里看来,僧侣是无所不能的“知识分子”,集众望于一身。因此,受僧侣教育影响的庶民阶级,也逐渐远离肉食。往后一千二、三百年左右,日本人一直没有吃肉食习惯。然而,实际上真是所有日本人都不吃兽肉吗?并且持续了一千多年?当然不可能。只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庶民们绝对不吃兽肉一事,倒是事实。例如生病时,或天生身体虚弱的人,人们会默许他们吃兽肉,甚至鼓励病人吃食这些“补品”。病人以外,则有一部份所谓的“美食家”,是支撑猎户生计的主顾。

‘陆’ 战败的时候为什么切腹自杀

战败的时候为什么切腹自杀,有以下一些原因:
我们看日本的古代战争片时,经常看到日本武士战败后选择切腹自杀。其实,腹部并非自杀的理想部位,剖腹并不能很快致人死亡,反而令人异常痛苦,剖腹场面也惨烈而恐怖。那么,日本武士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疯狂的举动呢?这和日本历史、文化、宗教有关系。

如樱花般凋谢
武士就是职业军人,杀人和被杀都很常见,勇敢就成了武士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才能勇敢呢?这就需要武士克服杀戮的心理障碍。
十八世纪初期,日本一本专门研究武士道的书籍《叶隐》曾提出:武士道就是求死之道。所谓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武士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武士道就是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克服杀戮心理障碍的理论基础。
日本武士心甘情愿地去死,还与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有关。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是凋谢的时候。樱花凋谢时,一夜之间满山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武士的这种价值观让他们形成了一种恃强凌弱的文化,即强者是值得尊敬的,身为弱者是可耻的。一个无惧死亡和痛苦的人是强者,是值得尊敬的。只有弱者才会忍受屈辱地苟活着。日本武士通过剖腹这种残忍的行为,来划清自己与弱者的界限,实践着日本武士的求死之道。
彻底的献身精神
中国有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日本武士也不例外。日本有一个剧目叫《忠臣藏》,已经上演了几百年,就来源于一段与武士有关的真实历史。
1701年,赤穗藩的领主浅野难以忍受幕府司仪官吉良的侮辱,拔剑砍伤了吉野。根据法律,在幕府内拔剑是死罪,于是浅野被迫剖腹自杀。1703年,浅野手下的四十七名武士攻入仇人宅院,将吉良的人头砍下,再到主公浅野墓前祭拜,然后集体剖腹自杀。他们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一种彻底的献身精神。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献身精神呢?
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地方领主是实际上的统治者,武士的命运掌握在地方领主手中。众多武士和地方领主之间,形成有着极强宗族观念的武士团,他们坚决实行首领的命令,实行主从关系。武士对领主的献身精神,是对武士个人和武士团的基本要求,成为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
维系家族荣誉
剖腹对于武士是一种特权。剖腹自杀在日本战国时代一直是一种可以视之为荣誉的死法,如果领主赐死武士,不允许其剖腹自杀,才是对武士最大的侮辱。因为这意味着领主在否定此人的武士的资格,不仅意味着此人和家族的荣誉受损,而且家族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因为武士自己并不从事生产,他们在吃领主的俸禄。武士死后,后代的武士资格也要由领主确定,如果没有好的荣誉,直接影响后代的前途。所以,无论什么原因,武士只要能够剖腹自杀,就是在向领主表白自己的忠心,证明自己具有武士的资格,希望领主履行自己的承诺,为自己家族的生存负责。
让神灵看到自己的清白
古代的日本武士进行剖腹自杀,还与日本的宗教因素有关。
日本人相信,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人死后灵魂可以得到永生,所以古代的日本武士可以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古代的日本人相信祖先的灵魂能够成为神灵保佑自己,而且其他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其灵魂也可以成为大家共同祭拜的神灵。
日本的古代宗教属于多神信仰,但这些神灵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它有主神和从神之分。日本最重要的神是太阳女神,其人格代表就是天皇。

在太阳女神之下,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地缘神管理着本区域内所有的神灵。地缘神的人格代表就是领主。地缘神不仅可以保护武士的灵魂,而且还对武士的灵魂进行监督,一旦武士有了不诚实的行为,地缘神将会对武士的灵魂进行惩罚,又称为神罚。为了避免神罚,武士必须想办法证明自己灵魂的清白。
古代日本人认为人的灵魂是住在人的肚腹中的,所以日本武士要通过剖腹来展示自己的灵魂,让地缘神看到自己灵魂的清白,也让领主看到自己的忠心,同时还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永生。这正是日本武士自杀的时候偏偏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的宗教原因。(文昌)

‘柒’ 日本古代武士一般吃什么食物

大约公元八世纪时,笃信佛教的嵯峨天皇首发“肉食禁令”。此后历任天皇又多次下诏禁止吃肉,日本贵族们被迫养成了食素的习惯,连吃鱼也被禁止。同时,日本平民受吃素的僧侣的影响,也逐渐远离了肉食。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解除禁令。 在举国素食的环境下,武士阶层也不能超身世外。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平氏武士,由于成为国家的实际的统治者,也就理所当然吃上了贵族食品,以素为主。平氏武士们还经常能吃些远方各国进贡的食品。这些进贡的食品为了保质,往往含盐极多,难以消化,如咸鱼干、蒸干的玄米等,此外,平氏武士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且不爱沐浴、不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是平氏的女眷,住在深宅大院中,基本不与外界接触,因此他们多死于结核病。 当时,平氏的对头——源氏武士,以鸟兽的肉食为主。为了促进消化,他们常常喝味噌汤、吃梅干等食物。源氏武士在东国大山中,长年不懈地进行武艺锻炼和长途跋涉的修行,有着强健的体魄。特别是公元1180年开始的饥荒,主要发生在关西地区,东国却是一片丰收良景,形势更有利于源氏。在1185年的源平决战中,平氏军队大败。源氏打败平氏,除了军事上的原因,双方武士不同饮食造成的体质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日本的战国时代,武士们平时仍以谷物、腌菜、海带、紫菜和鱼为主,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吃“干饭”(一种类似中国年糕一样的食物)、茶泡饭和饭团。 茶泡饭,大致的做法就是把米饭烧熟置凉,吃的时候用热茶冲下去,再加一点盐,并佐以梅干、海苔等配料。泡饭所用的茶一般是绿茶,压紧之后切成条状,和饭一起冲泡。茶泡饭充饥尚可,却严重缺乏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但由于制作方便,取材简单,原料便于携带,吃起来也很节约时间,因此武士阶层在战斗中,普遍是以茶泡饭为主食。 战国时代的寿司指的是一种保存鱼的方法:在鱼身上抹上盐,用重物压紧,使之自然发酵。当产生酸味后,即可食用,其味甚佳。其后寿司成为一种用米饭包着馅,外面再包一层海带的团子。寿司制作简单,便于携带,是日本战国时代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但这种食物有一个缺点——很干,容易使武士们口渴。为了解决问题,武士们都携带烤过后的味噌块,上战场时只要把它溶于汤后便能饮用。 除茶泡饭、寿司、味噌汤外,武士们的饮食里还有一种重要的食物——挂面。把像是乌龙面一般的面条和蔬菜一起煮,然后用味噌来调味,这种面很有营养,对体力消耗极大的士兵很有益处。 战国时代,洋酒已登陆日本,但由于价格昂贵,还只是贡品。最受普通武士欢迎的还是浊酒和清酒。但无论是浊酒还是清酒,度数都不高,也许与当时粮食匮乏有关,这也使得日本的酒器一般都很小。毕竟是动荡的时代,想要活命已属不易,哪还有情致豪饮烂醉。 战国时期的日本军粮供应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短期战斗,军粮全得自备;只有当战斗旷日持久,领主们才会给手下卖命的武士提供粮食。

‘捌’ 二战时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差异

二战时日本人的身高日本士兵平均下来都没有一米六,中国人的平均身高超过日本人。

当时日本武士平时几乎只吃白米饭,吃生鱼,很少吃蔬菜和其他的肉类,结果蛋白和钙质营养摄入不够,所以日本人的身高偏矮。

日本当时穷兵黩武,把高中生都招进了队伍之外,还有原因就是日本人本身长得就非常矮。当时日本坐下来的时候也要跪坐着,时间长了腿部的血液不流通,自然就发育不好了。

中国早已经不使用这一礼仪了,日本却一直都流传了下来,甚至现在日本还是习惯跪坐和盘腿坐,时间长了,腿部的线条也不直,容易长成罗圈腿。

(8)日本武士为什么不能吃黄瓜扩展阅读

二战后,日本掀起“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运动。日本在中小学供餐中为学生提供牛奶。这也就是日本有名的“牛奶计划”。

日本学生每天雷打不动要喝一杯“课间奶”。每天早上10点左右,全日本从幼儿园到初三年级的孩子,都会喝到一杯新鲜的牛奶,年龄不同喝的量不同,从200毫升到400毫升不等。

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此后相比于二战时期的日本人,日本男性100年间,身高增长了14.65厘米,日本女性100年间,身高增长了16.01厘米。

‘玖’ 二战期间,日军的伙食怎么样

二战时期,日本国内倾尽举国之力,供给前线作战士兵口粮。具体就是单兵每日不少于600g精米,200g糙米小麦,以及不少于200g肉,味增汤,传统日式腌菜,相对高级的军官甚至可以领到咖啡、巧克力等紧俏物资。日军每次作战前,一次需要带足5-7天的口粮,如果按照每日1kg计算(600g+200g+200g),日军的口粮重量达到惊人的15斤,而整个作战包裹应该不会超过20公斤,也就是说食品是大本营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在有600g精米的时候还要携带200g糙米?这是因为在东南亚地区日军大规模爆发了脚气病而影响作战,导致日军大规模出现疾病,糙米能提供大量的B族维他命,以及足够的纤维素。所以日军在营养搭配上也做了大量研究。也不是当年日本富的冒油,当时日本国内的老百姓日子过的还是以和稀窝窝为主,即使是肉类也都是日本的那些鱼干为主。

‘拾’ 日本战国时代大、旗本、武士、农民、商人一日三餐吃什么资料越详细越好~~谢谢~~

战国时代的所有生活都围绕着战争,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打仗,打仗又是为了吃的更好。

日本——是个水稻生产国,几乎全国的农田都在种植水稻。可大米在那个年代对种植大米的平民百姓来讲,却是奢侈品。

在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里,山上的山贼垂涎山下村子里的那点大米,便要在秋收的时候下山抢米。农民们为了保卫他们的大米,便拿出全村仅有的一点大米去城镇里招募穷武士来保卫村子,他们能拿的出的招聘唯一条件就是顿顿吃大米饭管够。

虽然不知道那些没出息山贼为什么不换个富裕点的地方去抢,偏偏死盯着这个穷到除了点大米什么都没有的村子,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时代大米实在是个稀罕物。后来,村里的农民也真靠着这顿顿有大米饭吃的条件,招募来了七名水准参差不齐的武士,虽然这七名武士说是为了保一方平安所以不计报酬,但能吃上大米饭对他们多少也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毕竟在那个时代男人总是饿着肚子的,能吃饱实在是件不可多得的美事
说道战国时代日本大米的精贵,有个武田与今川两家合力攻打北条家的松山城的故事特别有代表性。

武田和今川两家合力攻打北条家位于武藏国的松山城,两军苦战多日,北条军水源被切断,眼看就要城破人亡。满以为松山城指日可下的联合军,发现松山城的守城官兵居然在城头最显眼的地方用水洗马,本来饮水都应该成问题的松山城守军,居然还有富裕的水去洗马,这令攻方非常沮丧。最后,双方和谈成功,松山城被今川家和平接收。后来当胜利方问起洗马的事才知道,其实当时城里确实已经没有水了,士兵在城头用来洗马的是大米。他们将用盆装着的大米从马身上倒下去,远远看起来就和用水在冲洗一样。当时的士兵大都是普通农民,他们在生活里很少接触大米,所以远远看去,就算觉得可疑也不会怀疑伪装成水的物质竟是大米。

当时的时代日本粮食产量之低,甚至不足以供应全国人吃饱,一般百姓要保证不饿死,除了捞海产就得打野味,就算丰年也要上山挖野菜。加上那时候也不讲究什么进出口粮食,各国都是自己吃饱了算,不过到底能不能吃饱那就看各国的条件了。

当时日本的可利用资源很少,农业生产力都是很低的,很多领主之所以不断掠夺其他人领地,其实是为了抢夺其他领地内的资源。至于老百姓,可以说几乎都是吃糠喝稀的多,所以很多百姓都干脆放弃了种地,前去打仗,如果运气好也许还能获得功劳得到赏赐。当时日本全国对于家禽和家畜的饲养并不普遍,很多家禽和家畜也只有大地主家才拥有,一般百姓捕到鱼也不会自己吃,因为他们还要交纳赋税给领主,所以对于鱼这样的荤腥一般卖而不吃,百姓平时大多是吃糠喝稀。

至于其他地方领主,要是靠近海边的一般多以海产鱼类为主要荤腥食物,难得在特殊节日的时候会去狩猎吃点山里的野味。武田家由于身处甲斐国这样的山地,所以连海产鱼类这样的荤腥都很少,一般都是吃些附近小河的小鱼或者到他国去买海鱼,当然难得也去捕猎点野味,不过毕竟狩猎费时,而且可猎取的动物也不多。不过像信长,秀吉,家康这样之后拥有大量领土的领主是可以吃到不少一般人难以享用的野味的,比如鹿肉,天鹅肉,野猪,野兔肉,海参等等。但是对于地位相对低的领主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所以那时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挺节约的,平日也没有吃什么好吃的,不节约自然不行……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55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90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46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44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54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20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16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233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17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