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自卫队有什么黑科技

日本自卫队有什么黑科技

发布时间: 2022-09-23 13:02:19

㈠ 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特点及战斗力分析

日本航空自卫队
日本航空自卫队建立"洋上防空"体制是日本航空自卫队实现由"专守防卫"向"积极防御"战略转变的重要措施。根据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日本航空自卫队到2010年,将基本建立"洋上防空"体制。即以日本列岛为中心,在其周边广大海域,进行旨在保卫本土及1000海里内海上交通线安全的防空作战体制。

日本航空自卫队是一支空中与空防力量合一的部队,规模不大,但武器装备精良,人员训练有素,是亚洲地区少数装备F-15型战斗机的国家之一,其空中截击能力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并堪称是亚洲地区信息化程度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自卫队现有4.55万人,370架作战飞机,编成7个航空兵联队。地面防空部队共有4个联队,拥有发射装置120部,装备17个"爱国者"地空导弹部队。 该体制将是一个融国土防空、远洋防空、陆地防空、海上防空和导弹防御为一体的防空体制,由侦察预警与指挥控制系统、外围防空拦截系统、区域防空拦截系统、点防空系统和空中打击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形成既可拦截弹道导弹,又可拦截空袭飞机,同时还可对敌方重要设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综合作战能力。 其作战的基本程序是:由侦察预警卫星、地面雷达和空中预警机严密监视敌方弹道导弹和战机的活动,如判明敌空袭企图后,由导弹预警卫星和预警机进行测位,并通过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向担负拦截任务的航空兵和防空导弹部队发出作战命令,首先对敌方导弹设施和机场实施打击。如果敌方导弹已经发射,敌机已经起飞,则将积极组织好拦截行动。与此同时,出动预警机和加油机支援作战飞机在远海空域实施拦截行动。同时,以部署在本土的陆、海、空自卫队的各型防空导弹和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防空系统来拦截漏网的导弹和敌机,形成一个远、中、近,高、中、低多层次的拦截系统。 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已经形成了由侦察机、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组成的侦察预警体系。航空侦察监视任务主要由第501侦察中队承担,防空司令部飞行队也承担一定的侦察监视任务。 501侦察中队拥有12架RF-4EJKai型侦察机,它是在F-4"鬼怪"基础上改装而成,70年代投入使用。1992年,日航空自卫队对其进行了改装,一是加装KS-146B型相机,以进行远程斜视照相;二是加装KS-95B、135A相机和D-500UR红外、电子侦察系统,以提供实时图像。 防空司令部飞行队装备13架YS-11运输机,其中2架加装了J/ALQ-5干扰器,成为电子战飞机,型号改为YS-E型。还有4架改装ALR-1信号侦察设备,成为信号侦察飞机。 最后改装的两架飞机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使用了性能更为先进的J/ALR-2信号侦察设备,达到了电子战飞机的水平。在2003年10月,航空自卫队就是使用该型侦察机监视朝鲜弹道导弹的发射。 空中预警机承担日本航空自卫队主要的空中预警任务。1977年,日航空自卫队开始从美国引进E-2C预警机,1983年在三泽空军基地组建临时警戒航空队。目前,日航空自卫队共有13架E-2C预警机,主要在日本北部、东北部及日本海中部进行空中巡逻,但主要用于海上,而且使用范围较窄。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在当前恐怖袭击日趋加剧的情况下,日本认为它面临的空中威胁不断扩大,威胁的种类日趋增多。为扩大预警范围,90年代末,日航空自卫队开始向美国订购了性能更为优越的E-767大型预警机。在2000年初,4架E-767预警机全部交付,并投入现役使用。该机进行空中加油后,可保持24小时空中警戒,能完全满足日航空自卫队"洋上防空"的要求。 除此之外,航空自卫队还拥有28个地面雷达站,用于空袭预警。目前所使用的雷达主要包括J/TPS-100、101,J/FPS-1、-2和-3等型三坐标雷达,雷达最大探测距离650千米。其中,J/FPS-3型雷达最先进,采用有源相控阵技术,可对无线电制导导弹发出诱饵电波,进行反导弹电子战。 日航空自卫队的空中预警指挥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这些设施主要还是用于对空袭飞机的侦察监视和预警,对弹道导弹袭击的预警能力很弱。为提高对弹道导弹袭击的预警能力,日航空自卫队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积极发展侦察卫星,提高导弹预警能力。日本防卫厅已获准在2003年斥资12.5~20.5亿美元,研制和发射4颗 "北极"系列多用途情报收集卫星,包括2颗光学侦察和2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2003年3月,两颗卫星(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各一个)已经成功发射,它们具有可分辨地面1米大小的物体,如卡车和轿车等的能力。同年11月,后两颗卫星由于火箭爆炸发射失败,两颗卫星被毁。日本计划2009年再发射4颗能分辨地面50厘米大小物体的新一代侦察卫星,以求提高"视力"。根据这一计划,到2010年,日本至少将拥有8颗侦察卫星,其战略侦察和预警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其次,发展无人侦察飞机和高性能远程侦察机,提高侦察效能。日本防卫厅2003年拨款2.6亿日元开展无人侦察机研究。所研制的无人机的翼展为46米,与波音-767飞机的翼展相同,将配备光学相机、雷达和红外搜索装置等,要求即使在公海上飞行也能拍摄位于朝鲜半岛内陆地区的军事设施。按计划,该机在2003年开始方案设计,进行风洞试验。除此之外,日航空自卫队还将购买2架高性能远程侦察机。该新型侦察机可不着陆连续飞行12000千米,能从日本飞到马六甲海峡再返回日本。 第三,尽快将2000年交付的4架E-767预警机投入实战使用。 据称,该型机的使用将使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防空效能提高30~35倍,拦截击落来袭目标能力增加35%~150%。此外,航空自卫队还对其13架E-2C预警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E-2C将可服役到2020年,与E-767配套使用,以发挥彼此的优势。 第四,研制和换装新型地面雷达,提高预警能力。航空自卫队计划,将在今年内将现有地面雷达全部换装成性能优越的J/FPS-3型固定三坐标雷达和J/TPS-102型移动三坐标雷达,换装后,其地面雷达将能有效跟踪远程高空和近程低空高速目标,预警时间将由目前的7分钟提高到10分钟。此外,日航空自卫队还将研制J/FPS-X新型三坐标雷达。这种雷达自动化程度高,预警能力强,能发现隐身飞机和战术导弹,将于2010年左右装备部队,逐步替换现有的J/FPS-3雷达。 在新世纪,日航空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是实现武器装备远程化、大威力化和高性能化,确保日本"有事"或日本周边"有事"时能实施包括打击敌国本土基地在内的远洋防空作战。具体发展计划包括: 继续装备和改进F-15J型战斗机。日航空自卫队目前已装备200余架 J和DJ型(教练机)F-15战斗机,至2010年,计划将总数增加到213架。届时,日航空自卫队将全面进入"F-15时代"。与此同时,日航空自卫队从1997年起开始着手对该型机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改装内容包括换装改进后的APG-63(V)1新型火控雷达、中央计算机和新型数据链,以加强空空和空地的通信联络,目前已改装了4个中队,从2003年开始将对另3个中队进行改装,改装后飞机的寿命将延伸至2028年。 加紧换装和发展机载武器系统,提高作战效能。首先是发展空空导弹系统。鉴于目前装备的雷达制导的"麻雀"AIM-7F中程导弹和红外制导的"响尾蛇"AIM-9L空空格斗导弹两种导弹技术已经落后,日航空自卫队将自行发展先进的空空导弹。 在中距导弹方面,日本已研制成功了AAM-4。该型导弹是采用复合制导方式,总体性能接近或超过美制AIM-120中距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的功能,可拦截巡航导弹、空对地导弹等小型目标,且具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2001年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使用。在近距格斗导弹方面,日本发展了AAM-3型空空导弹。该型导弹是9L型"响尾蛇"导弹的仿制和改进型,但在机动性、抗干扰性和目标捕获能力都优于"响尾蛇"导弹。 AAM-3 1991年就装备部队使用。此外,日航空自卫队从1998年开始研制XAAM-5新型短距空空导弹。该导弹采用红外加成像的复合制导方式和推力矢量技术,机动性和抗干扰性将大为提高,计划于2010年前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使用,逐步替换AAM-3格斗导弹。 其次是发展空地(海)武器系统。日航空自卫队所能使用的空对地(海)武器系统十分有限,其中,最先进的武器就是在ASM-1基础上改进的ASM-2空舰导弹。为进一步提高作战效能,日航空自卫队正在发展ASM-3型超音速空舰导弹。该型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将选用主动和被动雷达或红外成像末段制导方式,射程达200千米,预计在2010年前后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 积极引进空中加油机,增大战机的作战半径。根据日军新的5年计划(2001~2005年),日航空自卫队将在2005年前,耗资1000亿日元,引进4架空中加油机。目前,已初步选定C-17、KC-10、KC-135和波音-767等型机为候选机型,但波音-767型机的可能性较大,原因是引进后维修和零备件补给可与E-767型预警机和政府专机波音-767-400型机一并进行。据分析,日航空自卫队在2010年前装备至少8架空中加油机。这可使作战飞机的航程增加一倍以上。与此同时,日航空自卫队还将引进3架中程运输机,以提高远程机动作战和远洋防空作战能力。 为抵御周边国家的导弹袭击,日本防卫厅在2004年度预算中,正式提出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要求,并准备修改作为日本防卫力量基本方针的"防御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建设计划(2001年至2005年),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筹措资金。 其发展的导弹防御系统将是陆、海、空三个自卫队的联合协同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包括导弹预警系统、导弹拦截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三个部分。预警系统除包括日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舰载AN/SPY-1A型相控阵雷达外, E-767和E-2C预警机和地面超视距雷达以及未来发展的侦察监视卫星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导弹拦截系统,除海上自卫队的"宙斯盾"驱逐舰装备的"标枪"Ⅲ防空导弹外,航空自卫队的"爱国者"地空导弹将是导弹拦截的主力。 为完善日导弹防御系统,除日美两国联合研制火箭发动机和导弹跟踪系统等项目外,日航空自卫队主要从事以下两项发展工作: 一是发展"爱国者"Ⅲ型地空导弹,提高导弹拦截效率。海湾战争经验表明,"爱国者"Ⅱ型导弹虽具有一定的反导能力,但很不理想,拦截成功率不到20%。因此,日航空自卫队计划在2004年度拨款6.66亿美元向美国购买6套改进型"爱国者"Ⅲ型低空导弹系统,第一套系统将部署在东京地区,以保卫首都。根据日美两国间的协议,日本将于2008年前完成防御系统的初步运行,2011年完成6套导弹系统的全面部署。 目前,陆、海、空三军的指挥控制系统各自为政,还没有连成一体,严重制约联合导弹防御能力的提高。为增强导弹防御能力,日军决定将在未来5年内,将合并陆、海、空自卫队的作战指挥系统。日本防卫厅已在2001年引进新一代中央指挥与控制系统,将陆、海、空自卫队的指挥系统进行联网。该系统将由中央系统、陆上自卫队参谋部、海上自卫队参谋部、航空自卫队参谋部以及情报支援等5大系统组成,配备超大型、智能化计算机中枢系统。该系统建成后,日本陆、海上和航空自卫队可实现情报共享。 与此相适应,日航空自卫队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重点是全面提高指挥通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自1998年日三军联合"防卫数据通信网"正式启用后,日航空自卫队就开始建设全航空自卫队的指挥通信网,把航空总队作战指挥系统、支援集团指挥系统和补给本部指挥系统连为一体,进一步提高日航空自卫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为保证指挥信息的畅通,日航空自卫队还制定各种安全制度,加强网络防护能力。

㈡ 日本自卫队战斗力有多强请大神解答!

日本海上自卫队扫雷部队拥有扫雷艇、扫雷舰、扫雷母舰、扫雷管制艇等承担扫雷任务的扫雷舰艇30余艘,居世界之冠。事实上,美国海军在亚太地区海域的扫雷作业还需依赖海上自卫队。海湾战争期间,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兵海湾,为美军扫除了34颗水雷。近年来,扫雷部队逐步引入了远距离扫雷器等最新装备,扫雷能力不断提高。日本媒体称,今后海上自卫队扫雷能力将依然是“世界第一”。
反潜作反潜是海上自卫队的看家本领。二战中,美军潜艇击沉1000多艘日本商船,对日本工业造成毁灭性打击。日本媒体称:“历史的教训使日本认识到,必须弥补这种致命的脆弱性。”如今,海上自卫队拥有的P-3C反潜机数量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海上自卫队的约50艘护卫舰几乎都是反潜“高手”。目前担任4个护卫舰群旗舰的“榛名”级和“白根”级等舰艇搭载有3架反潜直升机,是世界上罕见的重视反潜作战的舰种。日本媒体评价说:“如此数量的同级先进军舰集合,给人的感觉只能用可怕形容。”常规潜艇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共拥有16艘常规潜艇,数量虽然算不上很多,但性能十分出众。日本媒体在评价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亲潮”级潜艇时称:除了没有携带核武器和在续航时间方面不及核潜艇外,其战斗能力与核潜艇相比,决不逊色。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常规潜艇技术。最近又有报道披露,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从瑞典进口了先进“斯特林”AIP发动机,并开始在潜艇上进行实用试验。如果引入这种新的推进系统,自卫队的常规潜艇的性能将更上一层楼。F-2战斗机
F-2是以F-16为蓝本,由日、美两国共同研制的“混血战斗机”。日本媒体评价称,其技术含量大大超过F-16,尤其是在机身建造上,采用了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建造技术,连美国的飞机都比不上。F-2还是世界上最先装备主动式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机上集中了代表日本电子技术精华的各种高技术装备。因此,每架飞机造价高达120亿日元,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战斗机。日本媒体评价说:不管怎样,融会了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同时又是最昂贵的F-2战斗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称得上是“世界第一”。
高技术导弹日本工业技术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因此可以制造出许多高技术的先进武器装备。88式地对舰导弹就是其中之一。据日本媒体披露,该型导弹在研发期间在美国进行过试射试验。试射的导弹全部命中100公里以外的目标,令在场的美军军事人员愕然失色。世界一流的训练水平日本航空自卫队最让各国空军惊讶的是其居“世界第一”的空军保飞率。日本F-15战斗机的保飞率竟能达到90%,比生产和装备F-15的美国空军还高。越是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其维护管理水平越高。能够保持90%的保飞率,说明其维护人员的素质和后勤保障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同时也说明了其部队的训练水平和素质均属一流。据日本媒体披露,日本自卫队每年到美国进行的防空导弹实弹射击训练,即使使用老式的“霍克”导弹,其命中率也常常超出各国,位居首位,甚至让美军都惊叹不已。
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日本媒体评价称:日本自卫队最实在的“世界第一”是其高素质的官兵。自卫队24万名官兵的受教育程度都在高中以上,这才是真正“世所罕见”的。在日本,由于自卫队待遇优厚,加上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困难,为数众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来参加二等兵的招考,选拔比例达到5∶1。想竞争候补军官的职位,必须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才有应试资格,而且选拔比例更超过50∶1,被称为“超难应聘职位”。据日本媒体介绍,自卫队还继承了旧军队“陆军幼儿学校”传统,建立了独特的“学生自卫队”制度。陆、海、空自卫队分别设有各自的少年自卫队。年满15岁的中学毕业生就可以报考,然后作为年龄最小的士兵入校。这种学校竞争十分激烈。例如陆上自卫队少年工科学校的选拔比例竟高达40∶1。学生毕业后即为最年轻的三等军士,成为自卫队的骨干。日本媒体评论称:“即便拥有高性能先进的武器,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性能,那也只能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另外,无论是多么先进的高技术武器,归根到底需要人去操纵掌握。人的资源如果弱化,就什么也谈不上。”

㈢ 日本海上自卫队有哪些反潜力量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其反潜作战的目标是保护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和封锁周边海峡。目前,日本已经拥有一支包括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在内的立体化反潜力量,可遂行近、中、远程各种距离的反潜任务。

“村雨”级和“高波”级是最新型的以反潜为主的多用途驱逐舰。“村雨”级的首制舰比“金刚”级还要晚半年,它研制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八·八舰队”近程防空能力的不足,同时也是为了加强远洋反潜能力,以及替换“初雪”级多用途驱逐舰。“村雨”级标准排“村雨”级导弹驱逐舰水量4400吨,武器装备为:一座16单元“阿斯洛克”反潜导弹VLs系统(MK41型),一座16单元“海麻雀”防空导弹VLS系统(MK48型),二座四联装“鱼叉”或日本国产的SSM一1B反舰导弹,一座单管76毫米“奥托”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二座三联反潜鱼雷发射管,SH一60J型反潜直升机1架。

但是“村雨”级一问世,人们就发现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即对远程陆上目标精确打击能力较差,且自身的防空与反潜能力也有待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高波”级。“高波”级整个外形与“村雨”级类似,可以看做是“村雨”级的后续型和全面升级版,首舰2003年服役。除排水量(4560吨)大于“村雨”级外,“高波”级在武器装备上也比“村雨”级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主要表现在火炮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上。正是由于导弹和火炮的更换,使得“高波”级的远程打击能力大为增强。“高波”级用127毫米炮取代了“村雨”级的76毫米炮,口径虽然大了,但射速并不低,达45发/分,比很多国家相同口径火炮的射速要快得多,并且可以发射北约国家为127毫米口径舰炮研制的所有炮弹。“高波”级换装了单管127毫米炮后,由于射速高、射程远(23千米),而且使用的弹种全,精确打击能力明显增强。如果再使用激光制导炮弹,乃至GPS制导炮弹,“高波”级舰炮的射程就可达117千米,圆概率偏差只有10~20米。这将非常有利于打击陆上一定纵深内的点状目标。

“高波”级将“村雨”级上的MK48型和MK41型两套垂直发射系统统一为一套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村雨”级分开的两套垂直发射系统虽然可以“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但是灵活性差,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海上作战任务,搭载的导弹数量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统一的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既能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也能发射“海麻雀”舰空导弹,在作战时可以根据任务灵活配置导弹。更重要的是MK41型系统还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全舰一共可以搭载29枚。一旦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对于“高波”级来说,其远程作战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日向”号直升机航母

2009年3月,标准排水量1.35万吨满载排水量1.8万吨的“日向”号反潜直升机航母正式进入海上自卫队服役。“日向”号最多可以搭载11架直升机,还可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反潜、登陆和两栖攻击等任务,是日本战后建造的最大的作战舰艇,从其排水量看,与意大利的“朱塞佩加里波蒂”号轻型航母(标准排水量1.1万吨)、英国的“无敌”级(满载排水量2.06万吨)和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满载排水量1.72万吨)相当。因此,“日向”号其实是一型以反潜为主的直升机母舰。

常规潜艇对于不能建造核潜艇的日本至关重要,是日本反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数量上看,日本始终保持着一支总数为16艘的潜艇部队,在目前世界各国的潜艇部队中排名第五,在东亚地区排名第三。但从质量上看,日本一直采取每年退役一艘旧潜艇服役一艘新潜艇的方式更新换代,因此,日本现役潜艇的更新换代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其技术水平也堪称世界一流。据估计,假设日本与邻近国家发生海上冲突,必须以潜艇为主战兵力时,至少有20艘潜艇可以立即完成战备。“亲潮”级潜艇是日本潜艇部队的主力,共有1l艘。排水量2700吨(水面)/3000吨(水下),仅次于澳大利亚水下排水量3350吨的“科林斯”级;水上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安全下潜深度达300米,最大潜深650米;配备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大约可载20枚)以及日制的89式重型线导鱼雷(533毫米),加装了日本自行研制的智能水雷,可由潜艇水下布放,并航行至指定海域潜伏,雷上安装的自导装置具有敌我识别能力。“亲潮”级潜艇既适合于近海巡逻警戒,也适合于远海作战,能遂行水下侦察、反舰、反潜和布雷等多项任务。

“亲潮”级潜艇

尽管“亲潮”级潜艇性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部仍然认为,为了应对日趋增大的反潜威胁,海上自卫队需要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2005年,日本签署了引进瑞典不依赖空气的推进系统(AIP)斯特林发动机的合同。第一艘加装了AIP系统的“亲潮”级潜艇“苍龙”号已经服役。“斯特林”发动机的最大特点是能让常规动力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航行。

以往,常规动力潜艇在水下是靠蓄电池提供动力,只能在水下航行几十个小时,不得不经常浮至海面更换空气,“大隅”级运输登陆舰极易被敌方发现。潜艇装上“斯特林”发动机后,由于动力装置不需要氧气即可正常运行,所以可持续潜航达3周左右,潜艇在巡航中的暴露率大幅降低,生存能力、作战性能成倍增加,堪比小型核潜艇。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计划,在未来4年内,共有4艘AIP潜艇服役。

海上自卫队拥有3艘“大隅”级运输登陆舰舰。该舰标准排水量为8900吨,满载排水量13000吨,舰长178米,舰宽近26米,能运载1000名陆战队员、16架cH一47重型直升机、10辆90式主战坦克或1400吨物资、2艘大型气垫登陆艇,具有强大的远洋作战保障能力。从西方的标准和该级舰的作战能力、舰体设计及今后的改装升级前景看,“大隅”级实属轻型航空母舰。

㈣ 日本心神战机即将首飞

日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公开了其“心神”技术验证机的最新动态,照片显示,心神在进行长距离滑跑后,前轮离地做出了“昂头”姿势,似乎马上就要振翅高飞。军事专家称,这表明心神验证机目前进展顺利,很可能将在三个月内进行首飞,但对于某些认为“日本是继中美俄之后全世界第四个研制四代机国家”的说法,军事专家表示了不同看法,心神不过是一款技术验证机,如果它能称得上是四代机,那么伊朗的F313也能称得上是四代机了。

最可笑的是,心神依然使用几十年前的皮托管进气道,要知道像歼-20和F-22这样的四代机都使用了隐身性能突出的DSI进气道,但是某些眼中黑科技遍地的科学强国日本却令人大跌眼镜的使用了这么阔后的气动设计,这使其隐身和机动性能大大下降,暴露出日本航空工业的落后。而且心神使用的两台全重644千克的小型涡扇发动机,推力不足100千牛,超音速性能不敢恭维,要知道单纯把验证机放大了也无法得到一架四代机的,心神放大之后也只能是一台大号的验证机而已。

㈤ 细数日本自卫队引以为豪的高技术武器,能撑起场海战吗

日本称为自卫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扶植发展起来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军事全部解散,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指令日本重新发展军事力量,同年,日本组建预备队,后改称保安队,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建航空自卫队,同年7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和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定名为自卫队。
日本自卫队的最高统帅是首相,最高军事决策是内阁会议,“安全保障会议”是内阁在军事上的最高审议,成员有首相、外务大臣、财务大臣、内阁官房长官、国家公安委员长、防卫厅长官等,防卫厅相当于国防部,长官为内阁成员,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主席和陆、海、空军参谋长组成,负责拟定作战、训练和后勤计划,搜集研究军事情报,统一指挥多军种联合演习。
日本自卫队实行志愿兵役制,陆上自卫队服役期限为2至3年,海、空自卫队为3年,根据个人希望可延长一次,延长期限为2年,截止到2002年3月,日军编制兵力为28.3万人,其中军人为25.9万人,文职为2.4万人。实有兵员约24万人:陆上自卫队约有14.8万人;海上自卫队约4.4万人;航空自卫队约有4.5万人。此外自卫队另有预备役军人5.3万人,防卫厅机关和直属编制7000多人。
日本是名符其实的军事大国,2003年度军费预算为48000亿日元,仅次于美国。日本自卫队有七项引以为豪的地方:日本具有世界最强实力的海上自卫队扫雷部队,扫雷技术和能力世界第一;反潜作战能力也是海上自卫队的看家本领;常规潜艇不逊于核潜艇;F—2战斗机是日本最先进技术的结晶,据有关专家透露,它的性能优于美制F—15、F—16,为世界顶级水平的新一代多用途隐形战斗机;高技术导弹百发百中令美军震惊;F—15战斗机的一流飞行员和维护员保飞率世界第一,为90%,而生产F—15战斗机的美国保飞率只有大约80%;自卫队官兵文化水平世界第一,由于日本大学生就业难,很多加自卫队招兵的竞争。海上自卫队还拥有“宙斯盾”驱逐舰,世界上除美国海军之外只有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此类舰,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同时跟踪多个空中目标,并能自动评估目标的威胁程度和设定攻击的先后顺序,对20多个目标同时发射舰对空导弹。

㈥ 二战后组建的日本海上自卫队都装备有哪些武器

<p>1951年9月,《日美安全条约》签署;1952年吉田茂内阁设置保安厅,改警察预备队为保安队,兵员扩充至11万人,新设海上警备队。两队分别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的前身。1954年7月1日,日本政府将保安厅改组为防卫厅,自卫队正式成立。</p><p><br /></p><p>对于陆上自卫队,米国提供了M1步枪 、M1卡宾枪 、M3冲锋枪、 M1919机枪和很多弹药</p><p><img src="38607529534" /></p><p>陆自的汽车,很多都是米国给的十轮卡车和吉普,大部分车都是左舵车:</p><p><img src="38607599974" /></p><p>坦克是M24:</p><p><img src="38607610054" /></p><p><br /></p><p>海上警备队刚刚成立时,米国1953年借给其18艘Tacoma级护卫舰,海上警备队编为楠型护卫舰</p><p><img src="38607565617" /></p><p>航空自卫队成立于1954年,由旧陆军和旧海军航空部队复员军人组建,装备F-84,F-86:</p><p><img src="38607673282" /></p>

㈦ 日本自卫队的武器都有什么

日自卫队包括陆海空,武器基本是全的,当然除了禁止装备的武器,以防御性武器为主。日本技术研发能力强,武器大都处于领先地位。

㈧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队有哪些特色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有两大特色:第一就是全舰采用美式舰艇的设计风格,例如方形的首楼结构、格子桅、美制的舰载武器装备等。另一个特色就是船龄新,舰艇汰换速度高居世界第一。日本海上自卫队80%以上的主战舰艇舰龄都在15年以内,潜艇部队的潜艇服役达到16年就退役封存,而且每年都新造一定数量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常规动力潜艇、水雷作战舰艇或其它新型作战舰艇,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不仅是为了让日本海自舰队随时拥有最新型、状态最佳的舰艇,也是为了配合日本国内造船业的发展。

海权论的创始人、美国前海军学院院长马汉曾经提出战略线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到交通运输的那条线,交通支配战争。因此作为海上交通线的咽喉—海峡,历来是海洋争夺的重要内容,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日本是个岛国。在海峡的保卫上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强列的意识。日本工业产值的73%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城市人口的76%集中在沿海一带。另外,它还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而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几乎都要进口,如炼焦煤、铝和棉花均为100%进口,石油为99.8%,铁矿石为99.4%,锡为98%,粮食自给率只有1/3左右。而工业产品如汽车、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等则需要大量向国外推销,这些进出13贸易大都依赖海上运输。

㈨ 现在日本自卫队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日本自卫队最初由宪法规定,只是成立了警察部队,用于治安管理,后来扩军成为如今的拥有陆地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三军,并成立了自卫厅,自卫队是日本国的主要部队,由于日本本土陆地稀少,所以自卫队制定的方针是优先发展海上和航空自卫队,歼敌于海外。
日本陆地自卫队:装备坦克1020辆,装甲车约980辆,各型飞机约511架,各种火炮7630门。(2006年数据)
海上自卫队:装备各型舰艇142艘,39.8万余吨,飞机206架。(2006年数据)
航空自卫队:装备各型飞机464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61架。此外还拥有各式导弹28种。(2006年数据)
截至2017年3月,日本自卫队编制总兵力约为24.6万人,素质较高,装备精良。其中陆上自卫队约15.1万人,海上自卫队4.5万人,航空自卫队约4.7万人,统合幕僚监部(联合参谋本部)、情报本部人员共3300余人。另有即刻应变预备役自卫队员8175人,预备役自卫队员约47900人,预备役自卫队员候补约4600人,书记官、事务官等文职人员2万余人。

㈩ 日本海上自卫队为什么强大

自卫队的规模和基地 日本自卫队自1954年设立,今年满61年。自卫队总兵力24万人,分成陆上(15.2万人),海上(4.5万人)和航空(4.7万人)3部分,年度总预算约480亿美元,占GDP的大约1%,按陆4,海3,空3的预算比例发放。当然,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从明治时代(1867年)就开始了,日军,特别是海军战斗力强的基本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海上自卫队 海上自卫队的司令部设在横须贺港,与美国太平洋第7舰队的司令部很近。海上自卫队基地按地方军区分为5个,管辖东北地区的大凑(大凑地方队管内);管辖关东太平洋方面(东京,横滨)的横须贺(横须贺地方队管内);管辖日本海北边的舞鹤(舞鹤地方队管内);管辖日本海南边的吴(吴地方队管内);管辖南日本(中国东海)地区的佐世保(佐世保地方队管内)。每个地方军区都有数个海军军港和航空港(飞机场)。
随着日本战略方向的“南移”,佐世保地方队管内变得重要起来。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 为什么称为海军兵学校?中国过去的军校叫做“讲武堂”,日本当时也称兵法或者兵学,从“兵学”的意义来讲,就是研究打仗治军的学问,而按现代的叫法,是海军士官学校。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坐落在广岛县江田岛市,建校于1876年(明治9年),结束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现在已是一处观光地,可当时是与英国王立海军士官学校,美国的合众国海军士官学校并列为世界最大的3所海军军官学校。该校共培养了78期学员,总计12433名学员。学校的教育方式完全采取英国式教育,考入该校特别难,要求是初中毕业,年满16-19岁的男青年,考试内容包括了英语,数学,理科等文化课,还有面试。当时可以说一批批的学员,都是集中了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最优秀的青年。现在的旧址里也还陈列着“神风特攻队”队员的遗物和遗书。
为什么把海军学校设在江田岛?学校最初设在东京的筑地(称为海军操练所),在东京大地震中,校舍被震毁,于1988年迁址到了广岛县江田岛市。选址的理由1是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僻静处,学生可以集中于训练的学习中,理由2是这里的气候温暖而安定,不会因为气候而影响训练,理由3则是具有开进军舰的入口。
该校的学制4年,重视英国式的技术训练,毕业后作为少尉候补立即编入到练习舰队中实习。学生的待遇,毕业后为海军上等兵曹,或者是海军兵曹长。日本海军中的军官几乎全部出身于江田岛海军兵学校。
海上自卫队的装备和研发 美日同盟的关系,实际上约束了日本海军装备的研发,规定日本败战后不得研发类似航母那样的攻击性武器,因此,海上自卫队的装备特点是反潜和扫海巡视能力强,例如回转翼飞机(直升机)中的反潜机SH-60J有103架,SH-60K有40架。扫海机MCH-101和MH-53E共有近20架。舰艇方面,常规动力潜艇16艘(总吨位4万5千吨),护卫舰48艘(总吨位22万2千吨),护卫舰中包括了两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三艘“大隅”级坦克登陆舰,实力不菲。
自卫队人员招收和提干 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其一是队员的基本素质和训练水平;其二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包括了军队干部的培养和晋升方法。
培养干部的学校有两所:东京目黑的海上自卫队干部学校和江田岛的海上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的学校有四所。分别是海上自卫队术科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学校。除此之外,学生正式加入自卫队后首先去教育队学习。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教育队有4个,1是京都府舞鹤教育队;2是神奈川县横须贺教育队;3是长崎县佐世保教育队;4是广岛县吴教育队。
给我们的启示 像笔者这般年龄的人,大都看过“啊!海军!”这部以江田岛海军学校为背景的电影。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军校严厉刻苦的训练方式,明白了日本“海军”士兵的炼成法。回过头来看120年前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确实不在于武器(军舰),而是在于“士气”(精神)呀!当时清政府同样派遣海军士兵在英国进修学习,却没有能够学到英国海军士兵教育的精髓,日暮的清政府也没有能够像日本那样,建立一所像样的培养海军士兵的学校。
反思历史上的教训,崛起的中国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也就需要多所培养优秀海军士官的学校。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1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1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5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3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5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0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66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