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战人数是多少
1. 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多少兵力
日军在东北有15000多名正规军。第二师是一支缩编部队。每个步兵单位缺一个步兵旅,每个旅缺一个步兵中队,整个师约10.4万人。
6个独立警卫旅,每个旅4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160人,共4000多人。还有旅顺要塞部队和重炮部队,还有农村兵、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人。
总兵力约27000人。日军以沈阳为中心,沿南满铁路部署,以方便机动部队。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蓄意制造和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
这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世界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一次侵略战争。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起源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拉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2. 卢沟桥事变日军参战部队人数是多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扎了约5000多名的驻军。其中主力驻扎在天津,北平城内以及城外丰台镇各驻扎一支部队。事变发生之前,全部驻军正在根据《昭和十二年度帝国陆军作战计划要领》进行军事演习,[3]作侵略华北的作战演练。
事变发生前,日军中国驻屯军(约5,600名)如下。[4]
天津部队司令官军司令部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参谋长:桥本群少将中国驻扎歩兵第一连队 第二大队同部队中国驻扎歩兵第二连队队长:萱岛高大佐同部队战车队队长:福田峰雄大佐骑兵队队长:野口钦一少佐炮兵连队(第一大队山炮第二中队 第二大队十五榴二中队)队长:铃木率道大佐工兵队通信队宪兵队军医院仓库北平部队司令官中国驻扎歩兵军团司令部军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同歩兵第一连队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电信所宪兵分队军医院分院别动队注释通州歩一连队一小队丰台歩一连队第三大队,歩兵炮队塘沽歩二连队第三中队唐山歩二连队第七中队栾州歩二连队第八中队昌黎歩二连队一小队秦皇岛歩二连队一小队山海关歩二连队第三大队本部,第九中队部署司令官北平陆军部部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副官:寺平忠辅大尉,第二十九军军事顾问:中岛弟四郎中佐,长井德太郎少佐,笠井牟藏少佐通州陆军部细木繁中佐,甲斐厚少佐太原陆军部河野悦次郎中佐天津陆军部茂川秀和少佐张家口陆军部大本四郎少佐济南陆军部石野芳男中佐青岛陆军部谷萩那华雄中佐北平派驻武官副官今井武夫少佐陆军运输部塘沽分部
3. 解放战争有多少日本人参战
估计有12-15万日本人参加了国共两方的军队,但真正参战的也就是3-4万
国军方面。留用了很多日本军官和技术人员,比如冈村宁次和被称为昭和三大参谋之一的辻政信
但成建制参加战斗的,也就是山西阎锡山留用的日本人,编成了2个总队,大约1-1.5万人之间,在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中被消灭
还有一块大头就是林彪的四野,留用的日本人很多,尤其是炮兵、装甲兵等兵种,还有就是医院
按照日后统计,大约有2万左右的日本八路上过战场
4. 二战日军总兵力是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 日军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占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抗战结束时,“中国派遣军”105万投降,战期间被消灭的日军大约为55万。还有将近100万的伤员被送回国,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投入中国的总兵力为260万以上。
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日军在中国总兵力基本保持在200万,1941年,日本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等26个国家对日宣战,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到了1945年投降的时候,日本在中国兵力只有100多万
5. 侵华日军总人数、投降总人数和全国抗日总人数是多少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6. 侵华日军总人数、投降总人数和全国抗日总人数是多少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中日战争中,共129名日本将官阵亡,只有其中3名是阵亡于与八路军会战中。)除此,由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民兵在内主要以在日本占领区内游击战为主。
据统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总共歼灭日军52.7万,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远远超过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八路军、新四军〕的歼敌数量。相比之下,八路军、新四军人数较少,条件较差。国民革命军作为当时中国正规的政府武装,战绩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中国参与抗战的人数一直都没有定论。因为很多老百姓都会想方设法地打击日军,所以数字很难统计。
7. 侵华日军一共有多少人
近200万。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7)日本参战人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侵华日军的暴行:
1、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对日军侵占南京后所犯屠杀、奸淫、纵火、劫掠等暴行的统称,是日军侵华暴行中最野蛮、最凶残的典型事件。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公然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
2、潘家峪惨案
1941年1月,日军在冀东丰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25日,日军把全村人赶进潘家大院后用机枪扫射,并投入手榴弹和点燃的玉米秸,全村1300余人被日军杀害。
3、潘家峪戴庄惨案
1942年5月1日起,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重兵,亲自指挥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持续两个多月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前后共有5万多群众惨遭杀害。
12月4日夜,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日军遭到八路军的袭击。次日,日军即对冀东滦南县潘家峪戴庄进行疯狂报复,除少数村民侥幸逃出魔掌外,留在村里的1280人全部被杀,1030间房屋全部被毁,制造了潘家峪戴庄惨案。
4、安阳、清丰血案
在河南,1937年11月3日,日军攻入安阳县城,屠杀无辜居民2000余人。12月15日,日军攻占清丰县城后,制造了3天之内残杀无辜群众1096人的清丰血案。
5、浚县、濮县惨案
1938年3月,日军在浚县、濮县屠杀民众5500余人,奸污妇女1000余人。4月25日,日军第二次攻占长垣县城,屠杀城乡居民1700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首发 图揭日本侵华的暴行
8. 二战的侵华日军人数 日本当时国内总人数
最多的时候一百七十万,侵华日军是主要由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组成。
其中关东军兵力最多时大约一百二十万人,后来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和大批作战物资增援南方岛屿,这些“精锐之师”大部分沦为对美作战的炮灰。二战末期,关东军规模缩减至约七十万人。
中国驻屯军由三支军队组成:
华北方军,部队通称号:甲。1938年以后,人数大约稳定在20万人左右。为控制华北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亿左右的人口和中国军队(主要是八路军)作战。
华中方面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就是华中方面军。大约5万人
华南方面军,通称号:波 。编成时期:昭和15年(1940年)2月9日, 废止时期:昭和16年(1941年)6月28日。最终位置:广州,共七个师团半共计25万人。
抗战时日本四岛人口为7000万,再加上日本在朝鲜半岛,台湾,东三省的侨民,日本在抗战时可动员参战的人口在一亿左右
(8)日本参战人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9. 日本侵华战争出动了多少兵力侵华日军的兵力数量是多
日本侵华日军在中国最多时期是230多万人。即1937年7月--1941年12月。当时日本共有军队300余万人,除保留必要的留守日本本土约70万人及少量侵略朝鲜的日军外,日军的绝大部分都被日本调来全力进攻中国。1937年中国有军队250多万人,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有军队500多万人。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华日军有约210万人;参加太平洋侵略战争的日军共40万人。日军用40万人打败太平洋等东南亚地区的武器装备比中国先进的多的美军,英军,荷军及东南亚各国军队侵占领土1000多万平方公里。到1942年6月日本侵略亚洲各国的军队共计是250余万人其中侵略中国的日军占210万人。后来,日军连连失败,大量征兵连十来岁的少年都征兵入伍了。到1945年7月日军有约700万人。大部分驻守日本本土。 日军伤亡共260多万人,其中中国歼灭日军140多万人,美军歼灭90多万日军。
10. 日本侵华日军有多少人
有近200万人。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到武汉会战结束,基本稳定了战局。进入相持阶段后,又先后与日军进行了十多次会战,并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速战亡华的迷梦。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10)日本参战人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抗战时期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
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
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
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
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
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
在抗战爆发的时候,当时民国空军能够投入作战的飞机,只有200余架,能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产飞机是1500多架。战略后期进入极限动员以后,日本每年能生产飞机一万到两万架。
当中日进入全面交战以后,日本的海陆军航空兵总共有飞机2700架。它还有舰载飞机,大量的舰载飞机。
陆军战斗力差距就更大了。从人口上看,当时我国是四亿多人。熟悉战争史的读者都知道,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各国实行的都是平时少养兵,节省经费,多储备预备役的兵力。当时中国正好相反。
平时养兵,民国的时候养兵170万,四亿多人的一个国家,养兵170万。当时国民党的现役的步兵是182个师,还有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加上还有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等等。
当时中国的预备役,只有150万人。以当时中国人口数量这么大,可是只有这么少的预备役的部队,说明动员能力非常差。
那我们再看日本,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的人口为九千万,日本把它统计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万人左右,日本当时养的常备军38万人,变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还有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还有一些守备部队等等。
日本有一个规定,就是凡是17岁到40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战争一旦发生,它可以动员的参战的兵力达到一千万人。
其中受过军事训练,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的人,最后达到将近450万。它前面28万人,到最后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迅速补充了几百万人。
日本,当时的军事动员体系,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极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鲜到华北的铁路网,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把兵员运到中国,运到朝鲜,很快就能输送到中国的腹地。
当时有一个统计,就是它从朝鲜每星期可以运两到三个师,从朝鲜运到满洲,每星期运两个师。在华北战场,日军可在开战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运来两到三个师团。
在沿海战场,日军第一梯队用两到三个师的投入,就要一个星期。而后呢,再续加同样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个中国将领曾对日本有这样一个判断,事实上在后来的战场发展中,就是这个样子。它的动员能力甚至还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见。
再就是在兵员的训练上,同样中国和日本的军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当时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黄仁宇写过《万历十五年》,他在抗战的时候,当排长,据他的记录,他就发现了基层的军官,连点名的花名册都点不了,不认识字。
平时就更谈不上研究战术了,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凭冷兵器时代那种动员,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进攻的时候呢,以密集的队形蜂拥蚁附,像蚂蚁、像蜜蜂一样。可是一旦失败,就各自逃散,完全没有战术。
单就射击训练来看,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所以平时,由于这个东西如此昂贵,军队在训练当中,舍不得打子弹,一发子弹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没有了,只能是空枪射击,这就导致后来军事训练素质非常低下,枪法不准,在战场上就体现出来了。
由于中国连续失去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以至于抗日战争,乃至 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只能是以农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对抗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而不得不承受战场上人员惨重的损失。当然,这场战争中国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主要是精神的胜利、信仰的胜利、民族团结的胜利和东方智慧的胜利,而不是凭借我们自己强大的工业力量和技术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上的军事实力。
因为历史的欠账,一再错失社会变革和军事变革的机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银和山河破碎的代价之后,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教训。
工业基础薄弱,人口军事训练基础差,经济力量弱小,好多年轻的战士连饭都吃不饱,就要上战场,凇沪会战中,国军经常是上去一个师,基本被打光,然后再补一个师,可以说是人肉盾牌。
中日战争中,中国的优势是人多,幅员广阔,地大物博。能够经得起时间换空间的战略部署,纵深比较长,日本拖得越久越对他不利。
再就是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抵抗敌人的机枪大炮,前仆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也出乎了日本人的预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