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茄子怎么用
1. 凉拌茄子怎么做
2. 如何煮日本茄子
烤焗味噌茄子(基丝汀@简易食谱 )
准备时间: 10 分钟
烹调时间: 40 分钟
分量: 2至3人
材料:
茄子 1个 约375克
油 酌量
海盐 酌量
白芝麻(炒香,装饰用)酌量
葱丝(装饰用) 少许
汁料:
味醂(mirin)100毫升
白味噌 1½汤匙
糖 1汤匙
日本酱油 1汤匙
日本米酒 2茶匙
烤焗味噌茄子制作图 Baked Eggplant with Miso Sauce Proceres
下左2小图:味醂;下左3小图:味噌
做法:
预热焗炉至 180C / 356F
洗净茄子。直向切半。用小尖刀在割切面轻轻斜切花纹(如图示)。在茄子肉上面,酌量洒下盐,和喷上(或涂上)酌量油。
把茄子转放在铺了烘培纸的焗盘上。盖上铝箔纸。放入已预热的焗炉中,焗约 40分钟,或直至茄子肉转软稔。
与此同时,把汁料拌匀。放入一小锅中,用中火煮至开始滚,糖溶解,即刻离火。
把焗好的茄子上碟,倒去多馀的水份。把汁料淋在上面。洒下芝麻和葱丝,即成。趁热享用。
3. 日本茶具为什么叫茄子
日本茶具:茄子,因其外形与茄子相似而命名。
茄子是一种特定外形茶具的名称日本茶道的茶具,是泡浓茶用的陶瓷小壶,属于做“茶入”。
“茶入”根据形状不同分为“肩冲”、“茄子”、“海壶”、“文琳”等。
4. 日本料理的炸茄子炸薯块怎么做的
炸茄子的做法:
1、将茄子横切成片,两刀断开一次; 猪肉剁成馅后,添加葱花、姜末、料酒、盐、生抽、味精和香油拌匀;
2、面粉和鸡蛋搅成挂得住的面糊,静置5分钟; 两片茄子之间酿上上一层肉馅;
3、锅中放宽油,加热; 酿肉的茄子蘸层面糊,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火炸制;
4、两面炸至金黄,捞出控油,装盘即可。
炸薯块的做法:
1、将两颗马铃薯去皮并切成小丁状,入锅汆烫约1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放凉备用。
2、另一颗马铃薯去皮并切成大块状,下锅以大火煮约5分钟,捞起放凉,待凉后将马铃薯块捣成泥状。
3、将薯泥加入玉米粉、盐和马铃薯丁,均匀搅拌后放入冰箱冰凉。
4、将蛋打成蛋液备用。
5、将冰凉后的马铃薯泥做成一个个椭圆形块,外层均匀沾上面粉,再沾上蛋液,最后裹上面包粉做成薯饼。
6、取一油锅,热至120℃后转小火,将处理好的薯饼入锅油炸约3分钟,至表面成金黄色即可起锅,沾蛤蜊酱食用风味更佳。
5. 日本人种茄子的时候要用个塑料袋把这个茄子围起来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
1、可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危害,茄子的烂果率,也明显减少。
2、避免农药与茄子果实直接接触,农药用量和用药次数少,产品无公害,质量大大提高。
3、不但不会影响果实生长,反而会起到促进生长作用。
套袋时间选择在开花坐果后,幼果直径为2-2.5厘米时较为适宜,选择无病虫果套袋。
以晴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套袋为好,但要避开中午气温高的时段,防止将果实灼伤。
6. 日本茄子的种植方式
茄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根深达50厘米,横向生长达120厘米,大部分根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生长适温为20—30℃,在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茄子要达到优质高产,必须根据其生长习性进行科学管理。
一、选择良种。目前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茄子品种主要以抗青抗病、耐热耐雨水、皮色紫红、果肉白色、长棒形为主。果长30厘米左右的品种有红丰、长丰、早丰、农友长茄、桂林长茄,果长25厘米左右的有粤茄2号、粤丰、石碣红茄。其中红丰果实长大、均匀、外形美观。粤茄2号为高抗青枯病和黄萎病品种;粤丰、石碣红茄颜色深光泽度很好;桂林长茄产量高,抗病,但果肉青色。
二、选地整地。苗床及定植地应选择前作为非茄科作物的地块,最好是水稻田,深耕曝晒,起30厘米以上的高畦。畦宽包沟,双行植1.7米,单行植1米。苗床在播种前7—10天用五氯硝基苯或敌克松500倍加敌敌畏800倍液喷洒并用薄膜覆盖进行消毒。
三、施足基肥。定植地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牛鸡粪1000—1500公斤、花生麸8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80公斤,在起畦时施入。播种前1—2天每亩用充分腐熟的细碎农家肥加复合肥20公斤作基肥并与表土充分混合。
四、适期播种。春茄的适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苗期60—70天。秋茄的适播期6—7月,苗期25—30天,冷凉地区反季节栽培可在3—4月份播种,5月份移植。一般每亩用种量为15—20克。
五、培育壮苗。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打破休眠处理。消毒方法是:用10%磷酸三钠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约30分钟,使种子表面干净无粘液;或用55℃的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打破休眠的处理方法是:用1克赤霉素(九二○)兑水2公斤配成溶液,将种子放入该溶液中浸泡4—5小时,用清水冲洗10分钟,沥干,即可播种。播种时土壤应较干爽,为了播种均匀,可用干沙或干火烧土拌匀种子,播下后用干沙或干火烧土覆盖,厚度约0.5厘米。春播温度低,播种后用薄膜拱棚保温;夏、秋播用黑网纱降温,使棚内温度为15—20℃,并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经常检查,清除杂草,出苗后每隔7—10天喷药一次。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将过密的苗移到苗较稀疏或无苗的地方,以保证幼苗生长健壮。6—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7天将薄膜或拱棚掀开炼苗。
六、合理密植。采用双行植的行距为50—60厘米、株距为50厘米,每亩植1000—1200株。单行植的株距为40厘米,每亩植800株。定植后要淋足定根水,经一周缓苗后可开始施少量水肥,同时要注意检查地老虎的危害及立枯病的发生,并及时补苗。
七、适时整枝。当植株出现花蕾时开始培土,培土后适当插竹绑蔓、整枝,主茎上的第一朵花(根茄花)应摘除,除保留根茄以下第一侧枝外,主茎下部的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大果型的品种,上部各分枝除在每一花序下留一侧枝外,其余的侧枝也可摘除。生长过于茂盛或栽培过密的植株,应摘除部分叶片以保证果实生长正常,色泽鲜嫩。
八、肥水管理。茄子根系发达、生势旺盛。对肥水要求较高,耐肥、不耐旱、不耐涝,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坐果前少施氮肥,坐果后重追肥。培土时每亩用复合肥+尿素50公斤、沤熟花生麸25公斤、过磷酸钙+氯化钾50公斤,施在两棵植株之间。追肥一般5—7天施一次,也可每采收一次果追施一次肥,追肥每次每亩用复合肥40公斤、氯化钾20公斤,或淋施人、畜粪尿,坐果后用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可促进叶色浓绿,提高果实品质,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九、疏花疏果。茄子有主花和次花两种,次花一定要摘除,保证主花结果,以便养分集中利用,增加单果重。来不及摘除次花则要及时摘除次花所结的果。
十、病虫害防治。茄子常见病害有: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褐纹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早疫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茶黄螨、茄黄斑螟等。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注意病虫害防治,轮作可减轻为害,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在发病点施用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对茄子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萎蔫性病害,要及时防治。黄萎病多在坐果后开始表现症状,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变黄,后发展至半边及至整片叶变黄。后期病叶由黄变褐,终至萎蔫下垂而脱落。枯萎病从苗期到成株收获期均会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根腐病多发生在定植后,初发病时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以恢复,反复多日后叶片变黄干枯。青枯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上一张或几张叶色变淡,呈现局部萎垂,后扩展到整株,最后变褐色。这几种均为土传性病害。药剂防治:茄子黄萎病、枯萎病和根腐病的早期可用根腐宁40%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50%可湿性粉500-800倍灌根,青枯病用佳达宁或络氨铜或青枯净灌根。
茄子绵疫病在高温高湿、连作地、低洼渍水地有利发生流行,主要为害果实,引起大量烂果,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和圆形,迅速扩展延及整个果实。病斑呈褐色或暗褐色,逐渐收缩、变软,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绵毛状白色菌丝,最后病果腐烂或成为僵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5%甲霜灵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普力克7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连续3—4次。
茄子褐纹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在大田发病多从底层叶片开始,初期产生苍白色水渍状小斑,后转为褐色圆形病斑。后期成为不规则大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多时连成一片,破裂穿孔,最后叶片枯萎死亡。果实发病的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病部稍凹陷,褐色,出现同心轮纹。病果内部呈海绵状腐烂。病斑进一步扩展可达整个果实,常造成落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1%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隔5—7天喷一次,连续3—4次。
7. 日本茄子的做法
日餐这种类型的制作方法几乎大同小异,去买一瓶日本烧汁酱油和寿司酱油就行,不光是茄子,像一些鱼类、禽类也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制作,
拿茄子来说:
用长茄子 中间切开 放在平底锅上煎(双面煎)然后加入蒜末 辣椒 (也可以搭配洋葱 香菜 香芹等) 之后关小火 加入日本烧汁及寿司酱油(烧汁一定不要放太多 否则苦!) 加一点水 加盐 鸡精 胡椒(黑椒也可)糖 然后盖上锅盖闷一会 待锅内的汤汁变浓了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