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战场共抓到多少日本俘虏
⑴ 淞沪会战中国75万军队为什么会被日本28万人击败
原因分析:
1、战略指导思想错误
蒋介石和南京正府不能立足于独立自主,把战略战役的最大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干预上,企图借助别人的力量“以战求和”,立足点即根本错误。
2、战略战术方针错误
除了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实行攻势作战外,从整个战争全盘来看,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战役中的各主要作战阶段,亦多取守势。在敌强我弱时消极防御,单纯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只能是死路一条。
3、战役指挥上的错误
淞沪会战,蒋介石和中国统帅部指挥上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对侧背的战略要地——杭州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蒋介石与德国军事顾问都认为:日军已经全力投入上海正面作战,不会有兵力再投入登陆杭州湾。等到日军真的登陆金山卫,蒋又惊惶失措,迟迟不愿作出撤兵决定,直到4天后面临全线崩溃、全军覆没的时候,蒋才下令在上海作战的部队进行全面的撤退。
4、武器装备落后
武器装备落后是淞沪会战乃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其他战役中国军队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第一阶段想攻攻不上,第二阶段想守守不住,第三阶段想反击反不了,想撤出撤不了,缺乏相对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5、战术观念陈旧、战斗素质低下
中国军队普遍战术观念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同日军作战。军官和士兵不知如何打敌机,打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于隐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伪装,只是一味地强调勇敢、不怕死,精神万能,徒恃血气之勇,致使很多士兵在战场上枉送性命。
6、国防动员和军队指挥体制
中国当时的国防动员体制、平战转化体制、军事指挥体制相对于日本方面差了一大截。当时日本除了预备役兵外,其兵役制还有后备役兵88万人和补充兵役240多万人,各种兵役人员合计有448万多人。而当时的中国,只有203万现役兵,预备兵役和后备兵役一无所有。因此,中、日两军在接战一回合之后,中国部队后续的战力会大幅减低,但是日军却得以在迅速整补之后,仍可以于第二回合中保持相当的水准。
7、情报侦察几乎是空白
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信息不灵,敌情不明,侦察和情报手段极端落后。国军的情报系统一贯重内不重外,外战一起,仓促收集,当然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找不到。而日军方面则早有充分的准备。淞沪会战爆发前后,日本派遣到中国内部潜伏的“内鬼”异常活跃,它们打信号、收情报、放烟火,引导敌机轰炸、大炮射击、军队进攻。日本人对中国沿海、城镇、乡村情况了如指掌,有的比中国(国民正府)自己还了解得详尽清楚。敌人耳聪目明,我方则几乎是瞎子、聋子,只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怎能不陷入灭顶之灾呢?
8、内部不团结
派系斗争、任人惟亲是国军中一贯存在的痼疾,淞沪会战最后失败也不能说与此完全无关。冯玉祥、张治中空有抗战激情,任用而不被信用,中途换将。顾(祝同)、陈、罗、胡(宗南),凡受信用之将,莫不蒋之心腹,张治中因非蒋嫡系,而对手下中❤央军调动不了,呼之不灵,乃至含辱受屈,愤而辞职。蒋惯于越过前线指挥官指挥作战,乃至后来地方军发动反击,而中❤央军则隔岸观火,坐等失败。如此等等,更加剧了中国军队被动挨打和最终的崩溃。
⑵ 二战中国战场上淞沪会战的真是战况是什么样子的一天一夜的死亡比例是多少
国军把全部主力都派到了淞沪会战,战死的人数基本达到了45左右,75个市9个旅75万人,日军三十万人,但是中国指挥室失误连连,蒋介石瞎指挥是导致上海沦陷最关键问题,还白白把最厉害的三个师都送到虎口,至于共产党,他还要感谢日本人,没有日本他根本控制不了政权,为了利益而牺牲国家大事,和谈帮助国军抗日?而且蒋介石也戒备共军,何谈求助共军,后来长大到一半还来了个皖南事变,窝里斗是大部分城市沦陷根本原因
⑶ 淞沪会战日军伤亡人数是多少
死伤4万余人。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3)淞沪战场共抓到多少日本俘虏扩展阅读: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为确保首都安全,中国统帅部遵照国防计划甲案,陆军集中兵力准备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
后机密泄露,日本长江舰队仓皇逃出长江口。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 ,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⑷ 国军消灭日军最多三大战役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2、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
3、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长沙会战,歼灭日军共计11万余人。
(4)淞沪战场共抓到多少日本俘虏扩展阅读:
194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全面的历史将对后人起到更好的教育,爱国主义将回到它本身的含义。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近年来的最底点,日本右翼不断挑起是非,并在日本政府影响力越来越大,官方的对立到了最近年来最强,而民间的对立情绪也放大到最大,日本一次次在两岸事务和历史问题上刺激着中国人民的神经,民间反日情绪越演越烈,这一切,都将影响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政府应该此,告诉年轻人一部完整的抗战史,以史为鉴,立足长远,为真正富民强国制定一套历史教育体系,发奋图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⑸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时期共歼日军多少,日伪军多少人,有哪些大的战役
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大的战役有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另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参加了各战区防御作战。
战绩介绍:
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
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
战役介绍:
1、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取得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心。
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
2、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前后历时3个半月。这次战役,给了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严重打击了敌人妄图分割我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囚笼”政策,钳制了敌人大量兵力,拖住了日军进攻正面战场的后腿,遏止了当时妥协投降的暗流,全国军民莫不感到欢欣鼓舞。
(5)淞沪战场共抓到多少日本俘虏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进攻对象。
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担负起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即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获1.8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
⑹ 在淞沪会战中日方伤亡人数多少
中国军队投入战场多达七十五个步兵师九个步兵旅警团教导总队与特种部队,总数超过60多万人。日军参战部队约27万人。日军于金山卫登陆前,其伤亡即达10672人,其中阵亡9115人,受伤31357人,中国军队则损失惨重,据估计伤亡应达3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