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二战有哪些军事战役
㈠ 二战中美日海战主要有哪些战役
一、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的战略突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战局的发展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日本为夺取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加速南进的战争准备。
1941年初,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拟制了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后得到海军军令部批准并由御前会议最后定下决心。
袭击珍珠港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企图是:以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制空权,以消除其对日本南进的威胁。日军袭击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从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为进攻菲律宾、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创造了条件。
二、菲律宾战役
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印度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三、珊瑚海海战
1942年5月4日-8日 珊瑚海大战是航空母舰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交战双方在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飞行员,双方自始至终没有见面,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崭新形式。
这次海战结果,虽然日军取得战术的胜利,但是由于美军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日军的航空母舰,大大削弱了日军的作战力量,使其被迫放弃了登陆莫尔兹比港的计划。
四、中途岛海战
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里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便决定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战役目的是夺取中途岛作为前进基地,将海上防线推进到中太平洋,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侧翼的安全,并诱歼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重型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并损失大量飞行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五、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美两国军队于1942年8月~1943年2月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进行的岛屿争夺战。中途岛海战后,日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权,进逼美军反攻基地澳大利亚,决心再次发起攻势,占领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
从此,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军则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和进攻。瓜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杀。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争夺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着名的战役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偷袭珍珠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菲律宾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珊瑚海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途岛海战
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着名战役有哪些
【主回答】
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干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2)日本的二战有哪些军事战役扩展阅读】
一、波兰闪击战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着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二、偷袭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英文:Surprise 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珍珠湾攻撃)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三、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
四、诺曼底登陆
代号“霸王行动”(英语Operation Overl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登陆过程: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此后,288万盟国大军如潮水般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
㈢ 二战着名战役有哪些
一、二战十大着名战役:
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3、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4、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5、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6、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7、干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8、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9、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10、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役: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是苏联军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对德国军队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欧洲东线战场的转折。苏军在这场保卫战中所取得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不仅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整个形势,而且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参战成员国:
1、主要法西斯国家: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
2、主要反法西斯国家: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波兰、南斯拉夫王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法国等47个国家。
㈣ 二战时期日本知名海战按时间排序有哪些
主要有三个大的战役: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军获胜(战争重大转折),硫磺岛战役(无人小岛成为寸土必争之地)。其中最重要的是中途岛海战,确立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地位。
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参加过的着名战役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十——核击日本战场扫描
——人类历史上惟一的一次核战争
——人类战争史上两次威力最大的爆炸
——世界战争档案中最惨不忍睹的记录
——数十万日本居民罹难,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九——柏林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八——菲律宾之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七——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六——库尔斯克会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四——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三——中途岛海战战役扫描
——航母时代的号角,以战列舰为主力的巨舰大炮主义成为历史
——两大海军强国的再次较量,日本联合舰队出动舰艇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70余架,岸基飞机200多架。美国太平洋舰队出动舰艇50多艘,其中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
——日军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其他各种舰艇10余艘,损失各类飞机332架。美军损失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各一艘,损失飞机147架
——日美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开始扭转太平洋战场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成功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使日军一举掌握太平洋地区的制海制空权,也使珍珠港海战的发起人、策划人和指挥者山本五十六名声大噪。他的超人的军事眼光,又看上了美国的另一个岛屿——中途岛。他要投入日海空军的全部主力,夺取中途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二——不列颠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大着名战役之一——西线闪击战
哥们
我只找到两个,仅供参考!
㈥ 二战日本战死多少人,各死于哪些战场哪场战役
战争结束30年后的1976年,日本厚生省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统计整理出二战(太平洋战争)日本的死亡人数约为500万人,其中战死310万人,包括本土外战死的240万人。这个数字准吗?这是个近似数,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虽然日军大本营在终战时向各方面军及驻军下达了销毁一切文件的命令,军方销毁犯罪证据的行为,使不少战争罪犯躲过了惩罚,同时也使大量的军事作战人员的死亡失踪无法统计。
死亡总人数约为500万人,其中战死310万人,包括本土外战死的240万人。
其中在中国大陆战死465700人,中国东北战死245400人。
朝鲜半岛战死53500人。
台湾、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及诸岛上战死1635400人。
㈦ 求 日本二战侵华的战役顺序 和战场地点
国民党对日的22次会战
有此22次对日会战,国民党可以不朽矣。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三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的兵力。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0000余人。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而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0000人、近100000名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武汉会战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民革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革命军消灭毙伤敌军13000人,第五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日军动用100000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国民革命军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0000人,被迫撤军,国民革命军伤亡30000余人。
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处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省国民革命军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了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军。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为保证南昌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国民革命军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国民革命军包围而仓皇撤军,伤亡高达15000人。
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伤亡42000余人,被俘35000余人,日军伤亡仅为国民革命军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上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日军一度攻占长沙,国民革命军伤亡失踪70000人,日军仅伤亡20000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的大捷,共毙伤日军50000多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国民革命军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十五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在日军30000优势兵力进攻下,国民革命军第57师官兵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一十六天。最终国民革命军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0000人。
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革命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革命军在衡阳进行了长达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终因没有拒不后援而遭到失败。
桂(林)柳(州)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国民革命军在明显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导致桂林和柳州仅数日即遭到沦陷。
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国民革命军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0000多人。最终在国民革命军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0000余人,被迫撤军。
在介绍个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816/18/48714_1547369.shtml
㈧ 二战时日本发动了哪些战争
二战时期,日本发动对美国的战争,是一种被迫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措施。
二战爆发之前,日本即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灭亡中国的进攻。
日本侵华,侵犯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但当时英国、法国要面对德国人的威胁,无力东顾。全世界范围内,唯一有能力在太平洋上制止日本侵略行为,或者手将日本击败的国家,只有美国了。
当时的美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工业。其造船业,也是世界第一。也就是说,美国的战争潜力和现实力量,都是日本的几十倍,是日本根本无法比拟的。
为了肃清来自美国的海上威胁,日本决定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消灭美国的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同时将其战略纵深,推进到太平洋中部,也就是夏威夷一代。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同时,也敲响了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丧钟。
㈨ 二战时期日本与苏联打过哪些战役
1、张鼓峰事件战役1938年7月
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展开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的反复争夺,并不断增加兵力。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 苏军在8月5日前,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
8月11日,根据日方的建议,双方停止战斗。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领土维持现状不变。
2、诺门罕战役1939年5月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
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失败结束。日、苏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
3、满洲战役1945年8月
满洲战役原名远东战役是苏联为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在德国战败后,有条件对日本作战的承诺。于1945年8月到9日,苏联军队发起远东战役。苏联以三个方面军150余万大军兵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全线进攻。同时苏军太平洋舰队也先后在朝鲜北部,千岛群岛登陆,协同陆军作战。
4、八月风暴行动
或称满洲之战、苏日战争,由1945年8月8日开始。苏联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彻底击垮了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这标志着苏联履行雅尔塔会议中的协定,在纳粹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本宣战,加入了太平洋战争。
5、苏日中立条约
由于日本在诺门罕战败,日本与苏联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类似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中立条约。1941年下半年,当德国入侵苏联后(巴巴罗萨行动),日本曾考虑撕毁条约,但最终依然维持及继续进侵东南亚,很大程度由于诺门罕战役的失败,导致日本不敢联同纳粹德国攻打苏联。
虽然日本与德国是三国同盟条约的成员,1945年4月5日,苏联单方面中止中立条约,三个月后,苏联入侵满洲,进攻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
㈩ 二战日本打过哪些战役
分海战和陆战,海战当然是偷袭珍珠港,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菲律宾海战,莱特万海战。昨晚陆战大都是海岛战,最有名的是瓜迪康纳尔战役,塞班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登录菲律宾战役(美国发动)。国军进行的2次滇缅反击战也可以算。中国大陆的就是淞沪会战、忻口会战、长沙会战、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