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留学生多少人
❶ 目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有多少人 再加上务工、经商等一共有多少华人
根据日本入国管理局的最新统计(2010年7月7日发表),登录在册的在日中国国籍人数为680518人,其中留学签证94355人,就学签证32408人。也就是在日本有正规身份的中国人有68万多,其中留学生12万多。如果算上非法滞留的,估计超过70万人。
具体可见参考资料链接的第一个表。
❷ 建国初期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多吗回来的科学家多吗
日本在建国前和我们关系还可以,不少留学生,张作霖阎锡山都是日本留学的军官。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政府公派出国就不可能去日本了,改革开放之后自由留学活动逐渐增加,但科学家很少,甚至没听说
❸ 晚清时期的留学生大批流向了日本,这是什么原因呢
清政府第一次派了13名学生到日本留学,在这之后的几年中,这个数字成倍增长。到了1905-1906年,形成了中国留日学习的第一个小高潮。
1906年,中国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多达8000多人,而1900-1911年,清政府派到欧洲国家留学的人数加起来也才1000多人。留日学生是留欧学生的8倍不止!
短短十年间,中国为什么出现了如此规模庞大的赴日本留学的浪潮?
01 “天朝上国”的迷梦彻底打碎
清朝大半时间都延续着前朝对日本的认知,把日本当成自己的朝贡国,而日本也的确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把自己当成是中国的学生。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强国的道路上一路凯歌,早已不是中国熟悉的学生了!可是清朝却并不了解。朝中官员有把明治维新当成是废其前主、奸臣篡权的改朝换代,或是等同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不懂日本是在“脱亚入欧”。
当然,日本的积极反应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
5月14日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直接告诉日本外务大臣,接收中国留学生有改善中日关系、有助于索要福建的筑路权、有助于向大陆扩张势力三大好处。
清朝政府重新正视自己,留学日本的种种便利以及日本出于政治经济目的的积极接受政策,共同促成了1900年代规模庞大的赴日本留学的浪潮。
❹ 有多少中国人去日本留学
从总体上看,中国大陆与越南留学生合计为168931人,占全体比例的63.3%。亚洲留学生人总数为249242人,占全体比例的93.3%。
在日本语教育机构接受语言留学生方面,全体为78658人,亚洲学生为75939人,占96.5%。其中,中国留学生为27758人,越南为26182人,尼泊尔为6650人,分列一至三位。近七成集中在关东地区。
该机构的负责人对此表示:“可能是由于日本企业的进驻,对亚洲地区的人来说,到日本留学或就职变得不再遥远。”
日本政府曾在2008年制定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拟在2020年将外国留学生人数扩招至30万人。日本希望吸引更多人才,促进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同时也期待更多留学生毕业后在日就业,以缓解国内劳动力的不足。
留学的都是条件比较好的。
❺ 每年高中毕业就去日本留学的中国人有多少
不知道你要这数据干吗
不过中国有十万留学生在日本17000多人去学语言 估计里面肯定有一些大本大专毕业的学生。这个比例不好估计。怀疑这17000中有9000人得是高中生吧。因为我所知不到10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去学日语。语言学校一般就是两年,因此除以2的话,4500人是新去的。
另外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突破了十万。剩下那些是读大学大学院专门学校的87000多人中,其实直接上大学的很少(高中毕业直接上大学本科专科)有个500人多说了。
所以5000人。
但是,去年留学生去读语言减少了将近5000人。所以是10000人?
抱歉我的数学很不好。
现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10万5千。你可以自己算算。
❻ 在日本有多少中国留学生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虽然我人在日本,我在网上查了2010年的根据日本入国管理局的统计数据,登录在册的在日中国国籍人数为680518人,其中留学签证94355人,就学签证32408人。也就是在日本有正规身份的中国人有68万多,其中留学生12万多。如果算上非法滞留的,估计超过70万人。
这个数据这么多年应该增长了不少,我的感觉是不管留学人多还是少,学好日语能生活下去是关键,我就是通过樱花国际日语来学习的,【樱花国际日语】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了传统语言学习的枯燥感,帮助学员在获得日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告别哑巴日语的尴尬。超过100万学员的体验超过100万学员的体验证实,樱花国际日语是您身边的高级日语培训专家,给予了中国人学日语的全新解决方案。非常感谢它,让我再日本留学如鱼得水,都不想回家了。点我预约日本升学1对186指导
❼ 有哪位好友知道清朝末期去日本留学的人名单
根据安徽毕业生人数,照留学生总数与毕业生之比,安徽留日学生总数应在千人以上。能够说明晚清安徽留日学生数量庞大的另一个证据,是《安徽人物大辞典》所收录的清末具有留学日本经历的历史人物。
在其收录的103人中,除了徐光炜、姚震、光晟、潘赞化、王淮深、王天培、李宜吉、王达、胡寅初等9人外,其余94人在毕业生名单中没有反映(其中有少数在1908年以前已经毕业,因而未登记)。也就是说,这些历史人物作为留学生代表,竟有90%未获毕业。
清末时期
立宪改革
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与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立宪运动,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希望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
而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宪、建立清朝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
❽ 近代留学生的日本
在1896-1945年的50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综观半个世纪的留日运动,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6-1911年为第一阶段;1912-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 1896-1911年的第一阶段:1896年,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1898年起,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后,掀起了官费、私费留日的高潮。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究其原因,正如张之洞当年所列举的:第一,路近,容易前往;第二,费省,可以多派;第三,文字相近,容易通晓;第四,情势、风俗相似,便于仿行;第五,西学繁琐,凡其中不切要者,日本人已经删节而酌改。至1906年,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后,留日热开始降温。由于日本本身现代化水平不高,留日学生数又太多,质量因而难以保证。留日学生与留学欧美者相比,学术水平显然不足。时人乃戏称留学欧美为“镀金”,留学日本为“镀银”,并有“西洋一等,东洋二等,国内三等”之说。留日学生学术水平虽然不高,但学政法、军事的极多,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预备了大量人才,如黄兴、章太炎、鲁迅等。
1912-1937年的第二阶段:民国时期,留日运动有一个最显着的特征是人数时涨时落,起伏无常。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期中日关系风云变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中国留日学生的人数逐渐减少,晚清时的高潮已不复存在。
1937-1945年的第三阶段:抗战时的留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伪满留日教育,二是汪伪留日教育。这一时期,两处伪政权每年派遣留日的学生共约1000人。加上少量的自费生,抗战时期,中国公、自费生留学日本的在8 000人左右(台湾省除外)。这一时期留日学生有两大特点:第一,程次较高。80%以上在日本专科以上学校就读,高于战前的中国留学生。第二,自清末至战前,留日学生普遍偏重文科。抗战时期的留日学生一反传统,学习理工农医的比例大增,其中尤以学医、学农者最多。这些学生并没有都如日本帝国主义和汪伪等伪政权所期望的那样,沦为孝忠日本帝国主义的汉奸。许多学生依然坚持了民族气节,以自己学得的科学技术报效祖国。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这也正是整个中国近代留学史的主旋律。
❾ 日本大学有多少中国留学生
1、根据JASSO(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Japan Student Services Organization,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5月1日,在日本留学的外国学生有137756人,其中:第一位是中国留学生86324人,第二位是韩国留学生16651人,第三位是台湾留学生4617人,第四位是越南留学生4373人,第五位是尼泊尔留学生2451人。暂时未查到2013年的数据。
2、中国留学生2012年的人数,比前一年减少了1.4%。
❿ 中国每年有多少去日本留学的
每年有多少,日本没有统计数字,中国也没见到。但是日本有到2010年5月1日为止的外国人留学生人数的统计数字。其中中国留学生为86,173人,比上一年增加了7,091人(9.0%)。
要说明是,这个数字是没包括以“就学生”签证到日本的语言学校学习的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