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为什么以竹子为铠甲

日本为什么以竹子为铠甲

发布时间: 2022-09-13 09:31:39

❶ 中国盔甲 日本盔甲和欧洲骑士盔甲各有什么特点,哪个防护性最好

中国盔甲:中国盔甲的款式很多,如明光铠、柳叶甲、齐腰甲、鱼鳞甲、曳撒甲、圆领甲、锦甲、纸铠等。我不知道你所指的中国盔甲是指哪一种。因此,我以时间跨度较长,较负盛名的明光铠为例。 以鳞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为代表。头戴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铠甲多以精铁锻造。在《周书·蔡佑传》中如下的话:佑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 基本上在考虑防护性的同时将机动性、轻便度等因素一并考虑了。综合指数较高。 日本盔甲的样式虽然比较经典。但是这个国家的矿产和重工业实在不咋的。所以日本盔甲是用长条状的竹、皮、铁等扎成,再环向固定,并上漆,通过这样的步骤做成的。而含铁量较高的铠甲一般多是大名、家老、部将等上层武士才穿的起。中下层武士,尤其是贫寒武士多以竹制或皮质铠甲为主。所以日本盔甲的防护性直接可以渺视。 何况欧洲骑士和日本武士一样属于贵族阶层。一般士兵根本武装不起来。不像中国动不动就是带甲百万。我晕。 所以论防护性欧洲骑士盔甲最好。论综合指数和战场适应能力中国盔甲最好。

❷ 日本战国时期的铠甲一般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挂甲
甲胄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属的小片连缀而成,偶尔也使用来料较丰富的竹木。 大铠
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大铠的主要质地是竹、革,间亦用到金属。胴甲分连缀的胸板、主体的冲胴,以及后背的逆板等数部分,连缀成一个整体。除去用绪通过胸板在肩上打结外,还围拢身体,在一侧(一般是左侧)用“胁楯”来固定。胁楯包括两部分,上面的壶板,和下面的草摺——这草摺,和联系胴甲的草摺是一样的,结束以后,可以很完美地成为一个整体,另外它还单独有一个名字,叫作“马手”。
胴丸

胴丸出现于平安中期,来源于挂甲,初始时,是下级武士着用的铠甲式样。
初始胴丸是没有袖甲和胸前那两块“栴檀板”、“鸠尾板”的变形的。它主要由系肩的押付和高纽、主体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下草摺和菱缝板所组成的,引合在左肋,比大铠要简单很多。
具体的参考 http://cache..com/c?m=&p=&user=&fm=sc&query=%C8%D5%B1%BE%D5%BD%B9%FA%CA%B1%C6%DA%B5%C4%EE%F8%BC%D7%D2%BB%B0%E3%CA%B9%D3%C3%CA%B2%C3%B4%B2%C4%C1%CF%D6%C6%B3%C9%B5%C4&qid=b81e81ba003d2669&p1=3

❸ 日本战国那些铠甲防御力如何,感觉和三

日本战国时期的铠甲两极分化
武将们的铠甲做工精良,比同时期部分明朝军官的铠甲要好。
--------明军的铠甲是制式的,防御效果优秀。但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铠甲质量普遍下降。萨尔浒战役中,杜松就是头盔被流箭击穿而死。
而同期日本的铠甲制造工艺水平不如明朝,但是由于日本是封建制,所有上阵武将的铠甲都是自备,所以做工精良,样子货很少。
.
士兵,即足轻和下层武士的铠甲大多用竹子制成,防御效果极差。事实上,除了能够给士兵们提供一些心理安慰以外,没屁用。
同期的明军阶级分明,分为辅兵、战兵、家丁三种,其实辅兵和战兵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一群衣不遮体、吃不饱饭的叫花子,他们根本就没有铠甲。
而家丁都是武将的本钱,他们的铠甲水平相对较好,很多富裕的武将甚至贿赂工部的文官,只为了能够给家丁配上合格的铠甲。
(明军将领的铠甲其实也能不错,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贿赂文官了。杜松是个蠢货,自以为自己深受皇帝和几位大臣看重,所以不愿意贿赂文官,自然只能穿劣质铠甲。贪污是行政官员的天赋权力,任何人试图损害这个规则都是找死)
.
这里需要说明几点
很多崇拜日本战国文化的网友,用日本武将铠甲的精工细作来抨击 日本铠甲质量低劣的说法。如果日本军队的铠甲真的超过明军,为什么在朝鲜被明军打的满地找牙?
日军武将的铠甲确实精工细作,但是战争不是一两个武将打的。在朝鲜,明军将领带着一群家丁一拥而上,依仗装备优势将日军武将身边的士兵砍趴下,然后围攻武艺高强、铠甲精良的日军武将。
结果嘛,万历援朝之战中,几乎所有野战中日军都是惨败,被已经腐化堕落了的明军打的惨败,只有靠守城才能挽回一点点颜面。

❹ 三国时期铠甲和日本武士铠甲很像

1、日本缺铁,日本武士的铠甲是竹子和铁片做的,和三国时期的铠甲有明显区别。
2、想当年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学会了三国时期的铠甲设计,回国以后做出日本武士铠甲。
3、所以日本武士铠甲和三国时期铠甲很像。

❺ 关于古代盔甲

日本竹甲是日本比较常见的甲胄,用线接的方式把一片片一条条竹制材料连接起来,防御力可想而知。至于骨头嘛,做饰物可以,做盔甲就算了吧,骨头可是脆的,摔一跤就碎了。
铁甲不是汉朝时装备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开始流行铁器,一开始是民用的,用于农耕啊什么的,后来才作为武器盔甲,比如那时候的很多名剑都是铁质,基本已经取代青铜的位置。虽然说秦汉帝国比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更早的大规模使用铁,但是就盔甲来说的话,青铜甲仍然可以很好的防御,武器就算了,罗马军队装备的青铜剑刺一下就弯,还要用脚踩直才能继续用。(欧洲最早使用铁技术的是被罗马帝国称为蛮族的各大森林部族)
说到防御力嘛,中国的盔甲虽是鳞甲,扎甲等用牛皮绳等材料穿起来的“片甲”为主,但是比较厚,而且炸好了也是硬邦邦一大块的,受到利器的打击防御力很好,而遇到锤锏等钝器则不然,因为是贴身披甲,容易受内伤。但是自隋朝起流行了明光铠到唐朝发展到巅峰,这种“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盔甲使用金属板和鱼鳞甲相结合的方式制成,是唐十三铠之首。作为是中国盔甲文化史上的传奇,防御能力当然是可想而知。而后宋朝流行的步人甲可以说是史上最重的盔甲,防御性能当然好,但是作为布卒使用牺牲了机动性能,这也就使得宋朝在对抗已机动性为主的游牧民族时力不从心。(中国唐宋的铁质盔甲因为保存下来的文献极少,实物基本没有,所以有很多样式的制作方式到现在仍是谜,比如十分有汉文化特色的“山文甲”,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灿烂吧)
欧洲的铁甲自进入中世纪以来一开始流行锁子甲,虽然穿起来灵活,而且制作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大量生产,但是防御力一般般,收到刀剑劈砍虽不致命但也很容易伤筋动骨,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啊,在欧洲漫长的中世纪,这种盔甲一直流行。到了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的火种开始遍布欧洲,响当当的全身板甲也就是这时候发明的,完美的设计和精良的手工制作使得这种盔甲立即风靡,甚至传播到了日本。(倭寇们叫“具足”)而且这种铁罐头的防御力实在是很好,因为铁板向前突起,而且表面十分光滑,可以有效的防御各种利器钝器。但是随着火器技术的发展,全身板甲也淘汰了。(这一点中国比欧洲早,中国是火器的发祥地,盔甲的衰退自然也要早于欧洲)
不过总的来说,各种盔甲面对武器的刺击的时候多少是防不住的,全身板甲亦是如此。
至于头盔的制作,古代的工匠吗用铁皮片放在圆形的模具上敲打使其弯曲然后再加一层细铁片,用甲钉固定大多都是这样。整体式头盔是敲出来或者使用文艺复兴的冲压技术。

❻ 日本战国时,足轻穿的都是竹子吗

日本战国的不是,但是也很薄,毕竟当时日本人很矮。

❼ 日本盔甲是不是只有竹甲和皮甲,没有铁甲

日本的盔甲是另一种极端,也是东方国家的代表之一,基本上日本的盔甲也是职业的武士阶级穿的,日本的战争型态主流是运动战,而且兵不厌诈,盔甲的设计注重相当的运动性,需要轻便但有一定防护力的盔甲,所以主流是藤甲,大致上是用一些质轻的材质一片一片接合起来,然后外层贴附铁皮,蒙古征日之前的战术主要是骑射,战争型态上是武士群间的械斗,主要就是这样的盔甲。但后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型态也日趋复杂,盔甲也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防护是越来越全面,后来又有西人传入的西洋甲,影响了日本盔甲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南蛮甲(织田信长首先使用),此外日本的盔甲还有个特色,就是华丽夸张的头饰以及恐怖的面具(描绘鬼怪的模样等),丰臣秀吉派兵侵略朝鲜时,据说朝鲜的军队在黑夜里第一次目睹这些牛鬼蛇神似的军队登陆,纷纷不战而逃。这时期的日本盔甲与日本刀也因为制品的精良,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外销品。

* 短甲
* 挂甲
* 大铠
* 胴丸
* 腹卷
* 当世具足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2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6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1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