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收藏哪些钱币
❶ 日本国平成十五年的钱币五円值多少钱
这是日本发行的5日元硬币。正面是“日本国”字样,背面是稻穗和“五円”面额,中心穿孔。硬币材质是铜。日元不值钱,这枚5日元硬币是换不了钱的。不过有收藏价值,全新一枚在邮币交易市场上价值12元人民币左右,流通品相(8品)价值3元人民币左右。
❷ 日本明治 钱币
分2种:小银币:市场价170元左右;其他材质的:市场价30-60元左右;
这2种都比较常见,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你可以上淘宝上看看,很多的。
自1784年日本光格天皇天明四年(清干隆四十九年)至1871年日本明治天皇四年开铸仙台通宝钱起,经1835年仁孝天皇天保六年铸天保通宝钱与万年通宝钱;1857年孝明天皇安政四年铸箱馆通宝;1861年孝明天皇文久元年铸琉球通宝、文久二年铸筑前通宝、文久三年铸文久永宝,又于其庆应三年铸盛冈铜山钱。是年,明治天皇继位,此后未闻新铸明治铜钱。
这一阶段日本所铸各种铜钱虽币文仍用汉字,仍取中孔钱式,除盛冈铜钱外仍皆遵宝文钱制,但其余如钱币外形、孔式等形制、背文或图纹及面背布局等组成钱币文化之要素,皆出现了与前诸神承仿中国铜钱的日本自铸钱明显相异的变革,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日本钱。
附录: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日本钱:
一、古吕钱(1)、宣德钱、火烧钱(2)等下下钱,两文当古钱(3)一文使用。
二、明惠钱(4)、缺钱(5)、割、磨(6)等钱,五文当古钱一文使用。
三、打平钱(7)、南京钱(8)等,十文当古钱一文使用。
❸ 古代日本不铸造铜钱,那日本人买东西时花什么呢
全罗南道南安郡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同我国宁波隔海相望,南安郡附近海域是古代中日贸易的必经之路。1976年,这里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这艘从中国宁波开往日本的商船上除了价值连城的中国产瓷器外,还有八百多万枚来自中国各个朝代的铜钱。这些铜钱到达日本之后会获得一个特别形象的名字:渡来钱。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国外商人对江南产的丝绸、瓷器、茶叶极度渴求,他们带着一船的白银来,换成一船的中华土特产走。他们带来的怀表、手枪总是被贵族当作稀有玩物,而寄予厚望的工业产品却全无销路。
对明清两朝的对外贸易来说,这种认识大致不错。但明朝以前的对日贸易却是另外一种情景,古代中国和日本都以小农经济为主,日本对来自中国的手工业品需求不是特别大。往返两国的商人除了要装载瓷器、丝绸等货物外,最重要的就是为中国铜钱预留大量仓位。铜钱才是出口日本最紧俏的“商品”。
上图_ 元祐通宝
在这六百年中,日本的渡来钱以宋朝熙宁元宝、元祐通宝、皇宋元宝和明朝永乐通宝居多,也有少许来自朝鲜的铜钱。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内流通的铜钱以一文钱为主,我国宋代和明代都曾铸造过币值较大的铜钱,这些铜钱在流入日本后往往会被特意磨小,当作一文钱流通。
明朝时期还有个有趣现象,有的日本商人在赚到渡来钱后,会在日本国内用渡来钱购买银子,再带着银子来明朝换铜钱。原来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铜币由于价值太小,已经无法满足流通需要,所以银子接替铜钱成为了新的货币。而日本国内经济体量小,用不起银子,日常生活对银子需求也不太大,于是同样一块银子,日本国内价格远远低于明朝。这些日本商人往返交换货币就能获利。
十七世纪,日本进入幕府时代。重新实现中央集权后,德川幕府着手完善国内货币政策。1636年,宽永通宝问世,日本这才摆脱对渡来钱的依赖。
文:刘不成
❹ 昭和三十八年日本钱币收藏价值
昭和三十八年相当于我国1963年,根据你的描述,应该是一枚铝币,正面有槿木(一种植物)。经济价值不大,但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若能成套收集,价值可获得较大提升,不过难度系数较高。(淘宝里的标价,大多是店主凭意愿标的,完全没有真实性和论证性。须注意。)
❺ 日本国——昭和53年——50田的硬币有珍藏价值吗
这是日本1969年发行的50日元硬币。正面左右是菊花图案,上下各书“日本国”和汉字面值“五十円”;反面是阿拉伯数字的面值“50”和年号“昭和44年”,硬币材质是白铜。这个硬币在日本仍然可以流通,按汇率相当于人民币的0.26元。从收藏角度来说,这种硬币发行量巨大,所以收藏价值不高,目前钱币收藏交易市场上价值6元/枚。
❻ 日本什么古钱币最值钱
其实那边的古钱币一般都是从这边流通过去的,比如说永乐通宝什么的,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就是大判和小判,金币当然值钱
由于历史原因在中国专职收藏对日本钱币的收藏家不多,大家普遍不感冒......在日本也有很多收藏钱币在大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有很多珍稀的钱币在他们手里.
在铜钱的众多分类中又一个奇特的钱币,那就是日本铜钱,同样是圆形方孔,同样是汉字你能分辨出哪些是日本钱吗?咱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日本拥有自己的文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货币上使用汉字呢?
这不得不说说日本与中国历代的从属关系。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都是中国的附属小国,官方文字,正经制度都是照搬中国的,日本一切的官方文件一律用汉字书写,这个传统保留到了今天。这就是为什么日本钱币上的文字是汉字了。不得不说日本这个民族还是很爱学习的,但做了2000年中国的附属国,这份优越感是哪来的。闲话不多说了。说到日本钱,就不得不说一个重要的钱币,那就是永乐通宝。日本一支考古队曾经在埼玉县莲田市的一处战国遗址中,发现了超过26万枚古钱币。这些古钱币中,就有铸造于15世纪的明代“永乐通宝”。
日本铸造的永乐通宝
永乐通宝在日本的流行程度超乎想象,当时日本局势动荡,无法造出高质量的铜钱,所以干脆就直接用永乐通宝。日本一些领地上甚至出现了采用永高制,年供以永乐钱为主。永乐通宝铸工精湛,整齐划一,质量上乘,所以永乐通宝在日本比较多。
江户初期又制造了庆长通宝和元和通宝。1636年以后,制造了宽永通宝。 宽永通宝 铜一文钱是最普遍的,宽永通宝可以说是藏友手中最多的日本钱了。除铜一文钱以外,还有黄铜,精铁的四文钱,铁的一文钱。
天保通宝仁孝天皇天保6年(1835年),在江户浅草桥场村金座铸造。椭圆形,轮廓内孔与普通钱相同,币面天保通宝四字直书,背孔上有当百二字,孔下铸金工花押。有四文通用的文久天宝,也有十文通用的宝永通保。但在1835(天宝6年)制造了一百文通用的天保通宝。
江户时代的大判江户时代的大判:庆长大判。是后藤四郎兵卫用大判座制造的,才庆长大判到万延大判五种。在带着锤眼的表面,写上水墨字样“拾两后藤”和花押。因为大判是赠答和礼仪上用的,所以画着水墨画。所谓十两是重量有十两,也就是四十四匁左右,而不是价格,但是实际是只有七到八两左右。
庆长、元禄金币除了以上,还有一些皇朝銭,比如和同开珎。
和同开尔
长年大宝 仁明
长年大宝
饶益神宝 清和
饶益神宝
琉球通宝
此外还有日本大正、昭和、明治时期发行的机制币、银币,以及日伪时期在我国发行的货币。
要谨记一点,外国货币不属于我国货币体系,除了几个别品种外,在中国这些外币是根本不值钱的,如果你碰到了不认识的书上也没有的文字或年号,不要窃喜以为碰到了大珍,先搞清楚是不是外国的再说。
❼ 日本国昭和五十九年五百的硬币现在值多人人民币,图案是什么样子的
也就是1984年的硬币了。正面写着阿拉伯数字的500,背面画着一个梧桐花(日本人的版式)。因为文字和中国的一致,所以看到了就知道了!就目前的价值来看,一般也就是汇率价格吧,约35元。因为流入中国的很多,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收藏价值,存那么一个就可以了!
❽ 鬼子当年在东三省发行的钱是什么样的
伪满洲国的中央银行为“伪满洲中央银行”。伪满洲国货币为元。1元=10角=100分。伪满洲国货币与日元等值。流通货币为伪“满洲银行券”,不可兑换金银。朝鲜银行券和日元在伪满洲国境内也可自由流通。1933年伪“满洲中央银行”纸币发行额为6亿元,1938年纸币流通额达50亿元。[1]
伪“满洲国圆”是伪“满洲国”的流通货币。发行单位是“满洲中央银行”。
伪“满洲国圆”发行之初和中国的货币一样,都是采用银本位制。1935年11月起,改实施与日本相同的金本位制,与日元等值。另外“满铁”附属地和关东州也使用朝鲜银行发行的朝鲜圆。[1]
一开始,纸币和硬币都是由日本银行的造币厂生产,不过后来就由伪“满洲国首都”新京(现长春)的伪“满洲中央银行”生产了。由于20世纪30年代国际银价的不断大幅波动,伪“满洲国圆”在1935年脱离了银本位而与日元固定汇率,随后就接近了与日元的汇率平价。自1940年开始,伪“满洲国圆”就开始用来衡量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
在此期间所发行的纸币的一半面值都是由硬币回收的。一共发行了五种面额的纸币,分别是一百圆、十圆、五圆、一圆和五角,正面以清代的统治者为特征。由于二战时期日本统治地区的通货膨胀压力,1944年发行了一千圆纸币。[1]
伪“满洲国”纤维制硬币
圆可以细分为十角、一百分或是一千厘,硬币面额的发行则是从五厘到十分。[1]
1944年和1945年,伪“满洲国”发行了由与硬纸板类似的,被“世界硬币标准目录册”称为“红色或棕色纤维”的材料制成的硬币(1、5分)。[1]
1948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大约120亿伪“满洲国中央银行”的钞票被东北银行收回。
希望采纳!谢谢!
❾ 日本昭和48年100元硬币现在值多少人民币
不值钱
昭和48就是1973年
中国收藏界主要收藏古代铜钱
而日本人没有收藏钱币的爱好(更别说是1973年的
而且现在还流通的钱币
就是人民币
你拿着现代流通的钱
去问
有收藏价值没
人家会怎么想)
有机会去日本花了吧
RMB10元
❿ 日本昭和48年100元硬币现在值多少人民币
不值钱 昭和48就是1973年 中国收藏界主要收藏古代铜钱 而日本人没有收藏钱币的爱好(更别说是1973年的 而且现在还流通的钱币 就是人民币 你拿着现代流通的钱 去问 有收藏价值没 人家会怎么想)
有机会去日本花了吧 RMB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