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刺雷怎么画

日本刺雷怎么画

发布时间: 2022-09-12 07:23:41

① 太平洋战场上,为何日本的狙击手要把自己拴在树上

其实日本军队在作战的时候,经常爆发一些让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作战方式,比如刺雷之类的。而且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狙击手经常将自己拴在树上进行作战,之所以日本军队这样做,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日本的狙击手认为在树上进行狙击,视野开阔,能够更好的命中目标。其次就是许多日本狙击手都是抱着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的心态。最后就是后来美国军队在遇到日本军队可能藏身的地方之后,都是对着树冠上先扫射一梭子。

最后就是后来美国军队在遇到日本军队可能藏身的地方之后,都是对着树冠上先扫射一梭子。毕竟日军狙击手为了追求视野,往往都会在树冠上进行躲藏,而且树冠非常茂密,可以相应的减少自己被命中的概率。但是财大气粗的美军往往并不和日本军队对射,打死一个美国士兵之后,往往迎来的就是美国军队的密集弹雨。遇到可能藏有日本士兵的树冠,美国士兵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一梭子。

② 怎么画日本刺雷

具体的画法是:先画弹体,呈一个圆台体,再画上后面一个长木棍,使其看起来非常像通马桶用的马桶橛子。最后在弹头底部,再画等距排列的3个钉子。
刺雷采用和他们91式手雷(“香瓜手雷”)一样的瞬发碰炸引信,平时用安全销,将引信击针卡住。使用时拔去安全销,利用撞击时的惯性,使击针触发引信,引爆炸药。

③ 二战时期,日本军方有哪些自杀式武器十分出名

自杀式武器要属四式反坦克刺雷最臭名昭着,该刺雷为手动操作,操作者十死无生。其次还有人为操作导航的鱼雷,神风自杀式战斗机等。

④ 日本刺雷会炸死自己吗

如果是二战时期那个反坦克雷,确实不可能生还,因为其触发引信会立即引爆战斗部;况且你手持它冲向美军坦克,有可能没有接近目标就被坦克机枪和美军步兵的火力所吞噬。

⑤ 介绍下日军所用的刺雷

你说的刺雷我有影响,很多电影都有这方面的描写,我觉得这种武器最能体现在战争末期日本军人那种绝望的思想。具体资料如下(PS:坦白说我是去网上找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对反坦克特攻作战也有特殊的研究,发明了许多“对战车肉博攻击兵器”,即反坦克特攻兵器。究其原因,是因为早在二战之前,在1939年的哈拉哈河之战(日方称之为“诺门坎事件”)中,趾高气扬的日军吃了败仗,对苏军的坦克自有三分敬畏。而到了二战的中后期,日军预感到盟军的坦克即将冲过来,而日本的小坦克又不是对手,于是才想到“对战车肉博攻击”的特攻战法。

在日军的反坦克特攻兵器中,使用最多的是“突刺爆雷”,也称为“棒地雷”。它是由三式反坦克手雷发展而来的。三式反坦克手雷,日方称为“三式对战车手榴弹”,“三式对战车手榴弹”具有破甲战斗部,其破甲原理与破甲弹是一样的。在三式反坦克手雷的基础上,加上三根突刺,再加上一根长约1.5米的木棒,便制成了“突刺爆雷”。

“突刺爆雷”的全长为2.21米,锥形装药的底部直径为90毫米,装药重量为5.4千克,正面攻击时可破甲150毫米,突刺的作用是顶住装甲板并确保一定的炸高。显然,日本的特攻队员只有接近坦克,才能将“突刺爆雷”顶住坦克装甲板,危险性极大,特攻队员十有八九要和“突刺爆雷”及敌方坦克同归于尽。“突刺爆雷”于1945年初才用于战场,曾用于攻击美军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收效不大。

⑥ 水画符化鱼刺

下面是符,将符画黄纸上,烧化于水中,并念咒语,然后将水和灰大口喝下。

咒语:马马羊兽金水阴至出雷雷雷雷雷土太车晕鱼象木水阳五速。

⑦ 请懂的人看一下这个日军手里拿的是什么

上方的那个鬼子拿的是日制四式反坦克刺雷(聚能破甲弹),装在长棍子上由士兵携带冲锋,破甲弹头部有控制炸高用的钢筋头,装瞬发惯性引信。当坦克被刺中后,战斗部立即起爆。不过通常使用时并不需要士兵手持这种刺雷直接刺杀坦克并与之同归于尽,而是冲到一定距离将其扔出去,即使直接刺杀由于是聚能战斗部的缘故,使用者也有一定的存活可能。

这种刺雷不但在二战中被日军使用,二战后北越军队也同样使用这种日军留下来的战车刺雷攻击法军与美军坦克,日军与北越军使用刺雷反坦克通常的战术是路边隐蔽埋伏,对路过的坦克发动突然袭击。四式反战车刺雷威力很大,就是二战后的一些主战坦克也能被击毁。

PS:最下的鬼子拿的是日制百式冲锋枪。

⑧ 《看电影》

        写在文首的一段话:回村我便如同一个重病之人,已感知到自己身体每日愈老、与村子的死亡如同两辆相向而驰的高速列车,相距越来越近,终有一天相撞而轰然双双倒在废墟之下。惶恐中我如同丢失了心神,每日里披着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整日游荡在乡村四野。感知到即将的死亡,我便贪婪的呼吸着故乡的空气。 在那故乡泥土残存的清香气息里寻找……,那将要被拆迁打破的儿时记忆,用笔记录下即将支离破碎村庄、和我儿时残存的一些记忆。

        这几天我便挖空记忆分别写下了《看电影》 《偷西瓜》《逮知了》《童年记忆》四篇文章。由于文章超长微信不能一次发,只能转发。今日起每天转发一篇,希望大家围观、品鉴。

童年记忆四篇之一             

                  《看电影》

        刚过半下午,公社放映队的人员就骑着加重自行车带着电影机、两边驮着两盒电影胶片来到村大队部的场院里。今晚演电影的消息像一个爆炸了的原子弹,消息快速的扩散全村、波及周边的三村四邻。最先赶到的是村里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大队部的场院里顷刻之间躁动吵闹起来!

        放映队的人员开始挖坑栽杆,胆大会爬树的孩子还帮着爬杆绑绳挂银幕,其他孩子在银幕前正中间画圈找砖各自占地方。挂好银幕,放映员开始支机子、倒电影胶片。一群孩子蜂拥着凑了过来,上过几天学的孩子开始大声念胶片盒子上字《地雷战》。一听是打仗片,孩子们欢蹦雀跃起来,孩子们围绕着、吵闹着,搅扰的正在倒片子的放映员一头雾汗,哄赶着孩子都回去吃饭。一群孩子脚下如同生根没有一个愿动,气的放映员大喊:再不回去今晚就放秦腔不给你们演打仗片。闻听此言孩子们如鸟兽散,纷纷各自跑回家喝汤吃饭。

        天刚麻擦黑,大队部的场院里聚集的孩子比之前多了几倍,有本村的、外村的、来他舅家走亲的。本村的孩子满场院的疯跑着、追逐着、打闹着、嬉笑着。突然一柱强光照在了银幕上,村里一群孩子疯跑着聚集在银幕前,拥挤着各自用手比划着手影。比划鸡的、比划兔的、还有二个大点的孩子比划手影二只狗咬仗的。

        加演开始,演的都是计划生育、农业科技,孩子们不爱看的、看不懂的。本村的孩子都坐在银幕前正中间的土地上、砖头上、或者自己的布鞋上,东盯西瞅就是不看银幕。外村的孩子则胆怯站在外围挤成一堆,突然本村一个刚上学眼尖的孩子说:外面人窝里有一个孩子是他班里同学,这个孩子之前打过我。本村几个上学的孩子就煽火着去打那个同学,呼呼啦啦一下站起来了五六个孩子,跑到场外打那孩子。那孩子一看四色不妙就往人窝里钻,被追上的几个孩子打了二锤、踢了二脚,才解恨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正式片子开演了,孩子们都安静的不再说话。《地雷战》的故事情节揪着大家的心,孩子们聚精会神看着银幕。随着剧情的变化,时而张大嘴巴、时而手撑下巴、时而紧握双拳、时而笑的脸上开花,各自全神贯注神态又形色各异。

        看了《地雷战》以后的几天时间里,村里的几个熊孩子们就开始模仿着电影里挖坑埋地雷了。一种是在村口的大路上挖一个长方形的深坑,里面放上枣刺上面棚一层芦苇,散一层面面土按上鞋印,起名字叫:枣刺雷。几个孩子在渠岸边详装割草,又偷偷侦查看那个倒霉蛋会踩上它。一会儿邻村一个老汉拉架子车磨面路过,人没踩上地雷,架子车轱辘却掉进了枣刺雷的深坑,车袋没扎烂把老汉闪了一个爬扑。气得老汉跳着骂了八辈子祖宗,吓得熊孩子没有一个人敢吭声言传。过了几天一个孩子偷来了家里的老鼠夹子,几个熊孩子又模仿电影里做起了夹子雷。夹子雷是先在大路上挖一个浅浅的小坑,把老鼠夹支好,上面伪装几片树叶。一旦有人踩上就会夹破脚,这次夹子雷懂哈烂子闯哈大祸咧!夹到一个回本村娘家老姑的脚。那老姑娘家的几个侄子都不是省油的灯,知道挖地雷是村里几个哈怂娃干的,抓住这几个熊孩子一通打骂。熊孩子的家长自知理亏,带着孩子上门赔礼道歉,又给赔了包扎的药费这才了事。回到家的熊孩子又被自己父母一顿双打,各自在家老老实实呆了几天。好了伤疤忘了疼,熊孩子在家呆了几天就勾子长刺坐着难受,再说了:熊孩子还要给家里的猪羊割草呢!几天没人割草猪羊又在圈里叫唤,无奈家长只好放他们出来。这次熊孩子长了记性顾了脸,不再玩日弄人的危险地雷游戏了。几个熊孩子一琢磨又模仿电影里,玩起了没有杀伤力的粑粑雷。粑粑雷是先在路边挖一个半尺深的小坑,几个熊孩子轮番挣着给坑里拉屎拉尿,拉完一坑棚上树叶,盖上面面土按上鞋印。然后找几个老实孩子一起玩游戏,熊孩子的头头开始指挥,让三个老实孩子扮演日本鬼子偷地雷,指定地雷就在这一片,其他熊孩子扮演游击队藏着渠岸边的草丛里。突然一个孩子模仿着日本鬼子的声音大叫:叩哇西呐!呦西呦西的有。那二个孩子闻听此言一拥而上,像电影里日本鬼子一样,趴在地雷一圈慢慢的用手一点一点拔开浮土,刚看到棚在坑上的树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伸出双手,唯恐自己出手慢了别人挖了地雷立了大功。几双手几乎同时伸进坑里,又不约而同大叫着拔出粘满屎粑粑的双手。二个怒骂着、慌不择路往溏库边跑去洗手,草丛里的熊孩子一个个笑的前仰后合。其中最小的那个孩子双手粘满屎粑粑没有去洗,哭着跑回了家。一会儿那孩子他婆便带着孩子开始骂街了,晚上回家那几个熊孩子又免不了一顿父母的男女双打。

        每次看完一部电影就模仿电影里的情景玩耍,一群村里的熊孩子不知受了多少次伤、挨了多少次打,才成长到今天这么皮实这么坚强。看了《地道战》在村南的地道里,捉迷藏摔折了腿。看了《渡江侦查计》上柳树折柳条编帽子,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看了《铁道游击队》把两辆架子车辕对插着开火车,摔断架子车辕被打。看了《小兵张嘎》上房堵烟囱,拉住被打……

        有一次村里演电影趁着天黑人乱,同村的几个熊孩子偷了队里的瓜,个个吃的滚瓜溜圆,晚上演的电影是大家最爱看的战争片《南征北战》。电影里打仗打的正紧火,憋着尿都不敢尿生怕错过最热闹的打仗情节。电影里打仗的场面刚有所缓息,五六个孩子一起飞跑到路边站成一排排尿尿。突然电影里一声巨响,几个孩子不约而同的把身子转向了银幕那面,结果一个给一个尿了一身,都顾不上尿干尿净都跑回各自位置继续观看,最后小尿子尿湿了一裤裆。       

        童年里,为看一场露天电影不知烙下了多少永不磨灭的心酸往事和悲伤喜悦。       

        那年冬天我随一群半大孩子去七八里外的付家村看电影,冬天浇地渠里放满了水。大孩子后退二步一跳越过了水渠,插小道向付家村跑去。我后退二步一跳掉进了渠里,我一个人又不敢回家,只能在寒冬中忍受着棉鞋、棉裤湿淋淋的冰冷。直到演完电影才随人群一起回家,母亲看着我冻僵的双腿想打却泪如雨下。

        一次在眭村看电影,演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的故事情景感染的我哭了起来,哭着哭着我居然睡着了。睡梦中突然人群大乱,我迷迷糊糊睁开双眼一看电影演完,人群杂乱无章各自散场回家,我稀里糊涂随着一群人往前跑,跑到村口一看村是北边的宁家,我却南辕北辙把方向跑反。当我转身向回跑时路上已再无人迹,吓得我一步三回头的向家跑,绊倒了也顾不上痛爬起来接着再跑。

        那年秋天我五六岁,天麻擦黑时听人说隔壁陈马村今晚演电影,我也顾不上黑咧回家吃饭喝汤,就偷偷的跟一群大娃去看电影。大孩子们飞跑害怕电影开场,我年龄最小跑不动,与村里患小儿麻痹腿跛的吉库哥走在最后面。到了陈马村,人家说陈马村今晚没有演电影,演电影的是南边几里路的顺陵村。吉库哥对我说:顺陵村路太远咱两个走不动,想回家天又黑咧,秋天玉米高地里有狼回去路上危险。咱两个你晚上住在你表叔家、我住我姐家,明个天亮了再回家。很晚了母亲不见我回家,村里四处打听我的下落,村里人说:今晚上顺陵村演电影,你娃从小爱看电影,肯定跟人去顺陵村看电影了。母亲央求门中的哥骑自行车去顺陵村电影场找我,电影场找了几圈也没找见我。哥就让放映员用高音喇叭喊我,还是没有找见我,找见了同村的几个大娃,他们说:我和吉库走不动,在陈马村的我表叔家。哥又骑着自行车跑到陈马村表叔家,我饿的正趴在台沿上吃茶泡馍。哥气得在我头上拍了一下说:全村多少人在找你,把你妈都急疯咧!你还趴在这吃茶泡馍呢!哥抱起我往自行车的大梁上一放,骑着自行车飞速往村里赶。老远就看见母亲孤独单薄的身影站在夜幕下,哥大声喊:娃找着咧!那一夜,我困乏了,上炕就睡着了。父亲在城里上班,母亲一个人在农村带着年幼的姐姐和我,那夜母亲没有打骂我,却独自在灯下委屈伤心的哭红了双眼。

        这是夏季偷着看电影某天的一个夜晚,二部电影片看完回家已是很晚很晚。我摸黑走进家前院大房的过道时,放在大房爷爷的棺材后响起了鬼叫。吓得我连哭带叫,妈呀!妈呀!妈呀的往房子跑。从此很长时间我再也不敢往外村跑着看电影了。很多年后,一次与母亲闲聊,母亲才告诉我:那天晚上你爸有事从咸阳骑车回家,听说你不听话整天跟大娃胡跑着到处看电影。听到你回家的脚步声,就藏在棺材后学鬼叫,想吓你,不让你晚上胡跑。我笑着对母亲说:这招真管用,吓的我那时多少次想看电影又不敢偷着跑。

        在那文化娱乐匮乏的童年里,看一场露天电影是我们童年最大的娱乐奢侈。那曾经的露天电影,留给了我们多少童年美好的记忆里。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2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1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