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为什么美国原子弹日本

为什么美国原子弹日本

发布时间: 2022-09-12 04:48:19

①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许多人常常都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二战后期,美国明明已经取得了一边倒的优势,为何还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呢?

本挂在线上,没有轻言要对日作战,但美军原子弹炸响后,苏联的一切规划都乱了,他们阵脚大乱,最麻烦的是时间慢了。虽然华西列夫斯基早就在边境秘密进行了布置,可谁都没与日本政府不断传声的苏联明白——日本政府的决心已经到了推一把就会垮掉的地步。


在花了几天消化掉原子弹这个新生事物后,恍然大悟的苏军迅速对日军发动了攻击,他们此时已经不奢望能打到北海道,而是期望攫取最大的远东利益。然而当天上午美军就出动了第二架轰炸机“博克之车”,轰炸了长崎。

很快,心灰意冷的日本政府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苏联的参战、美军恐怖的超级炸弹,再加上天皇得知“国统可以得到存续之可能”的消息后,日本再没有打下去的打算。这一投降,美军就获得了绝对的战略胜利,美军很快踏上并占领了日本全岛,然后还北上进入朝鲜,直到碰上苏军,然后在北纬38度划了条线。


空出手的美军不仅在朝鲜顶住了苏军的南下,还在中国帮助国民政府来了次“大搬运”,通过海运、空投和其它辅助运输,大量的中国军队被送进了东北,其中甚至包括共产党的军队(长宁空运),这直接遏制了苏联有可能耍赖不走的行为,并迅速瓦解了各地的日本军队。


最后一点,美军丢原子弹还有做实验的因素在内,曼哈顿工程属于二战中的超级工程,耗资巨大,动员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作为超级工程的产物,原子弹如果不用出去,就太划不来了。

实际上,对日使用原子弹,与曼哈顿工程相关人员对杜鲁门的游说有关,他们成功的让总统理解到“此时不用,过期作废”的道理,同时也通过“三位一体”核试验,让杜鲁门明白自己并没有投资错误,他掌握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战略武器。

② 美国为什么给日本投原子弹

(1)

美国的B-29飞机的航程有限,原子弹的投放飞机的起飞地点在日本较近的提尼安岛上,从美国本土运送两颗原子弹到提尼安岛上,要用军舰,而且这段路危险很大。日本海军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潜艇,随时有可能偷袭美军运送原子弹的军舰。那么,美国冒的风险也太大了。(2)

当时美国制造出的第一批原子弹只有三颗,其中一颗已经在1945年7月16日的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弹实验厂做实验引爆了。而仅剩的两颗原子弹,美国竟然都用于攻击已经没有很强战斗力的日本,而且还是投射在平民区。如果未来几个月内美国突发意外需要原子弹怎么办?而且攻击平民区与法西斯又有何区别呢?(3)

有很多人看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电影和照片资料,但是,原子弹爆炸过后谁有能力在强烈的核辐射区进行摄影或摄像,日本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防辐射的装备。此外,电影资料还有一些问题,一些“幸存者”在爆炸后从废墟中出来后排成行走路,似乎是经过训练的。另外,能在核武器的爆炸中幸存这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事。(4)

从战争结束到今天,从未发现过一个可以直接证明在广岛和长崎有过原子弹爆炸的人。有些“幸存者”只看到有大火产生,另一些“幸存者”以自己所谓“受到辐射烧伤的”伤痕,实际上只是火烧伤的痕迹。(5)

在二战末期,美国飞机的经常对日本的一些大城市狂轰滥炸,大多数市民都跑到乡下躲避,广岛和长崎也不例外,实际上,据一个在广岛的日本老人介绍,1945年3月以后,在广岛市的市民已经不足五万人了。当他在四月离开广岛到乡下时,广岛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当然长崎也是如此。既然如此,日本政府所称的两颗原子弹最后造成近30万人死亡,这个数字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6)

为了研究原子弹辐射的危害,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在广岛和长崎两地进行了土样的秘密采集。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土的土质与普通土几乎没有区别,辐射剂量并非超常。而且在受到严重辐射的土地在几百年内不可能生长植物,人在该地区生活也相当危险,对其后代的影响十分大,但是这又与今天广岛的事实相悖。(7)

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运用巨型计算机的有限元分析法,对在新墨西哥州、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的电影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后,其结果发现三份图像是同一颗原子弹的,只是在同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不同角度拍摄的,就是在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种种令人不解的疑问和新的发现,不得不令人对美国是否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产生疑问。只是核武器的事件的极其特殊性,这种疑问没有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于众。但是历史的真相不会被永远埋没。

原子弹爆炸

③ 1945年,为什么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啊

在丘吉尔的回忆录中,有美国为何要对日本进行核攻击的真正目的的论述,即“美国不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确实,原子弹实验成功前,美英两国都曾强烈要求苏联参战。原子弹实验成功后,美英两国最初却有意排斥苏联签署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对美国、日本和苏联外交档案的最新研究显示,杜鲁门试图用原子弹“吓唬”苏联人。美国在波茨坦会议刚结束就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要求分享对日本的占领使杜鲁门感到非常为难。

(3)为什么美国原子弹日本扩展阅读

1945年8月6日清晨,3架B-29轰炸机即将执行一项重大任务。他们载着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向着日本飞去,目标是广岛,一个离东京不远的城市。

9点14分17秒,装载着原子弹的美国轰炸机瞄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央,自动轰炸装置投下了原子弹,投弹45秒后,原子弹在距地面600米的空中爆炸。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的原子弹,由此打开了核战争时代的大门。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美国针对日本进行了第二次攻击,1945年8月9日,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的原子弹扔在了长崎,35000人丧生,8月15日,日本投降。由于广岛原子弹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对二战后各强国的军事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 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接连投下两颗原子弹,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两次核武器打击。那么,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吧!

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

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第一种说法是,原子弹是使冥顽不化的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武士道精神长期以来是日本的精神支柱,再加上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日本军人在战场上一直都以顽强和宁死不屈着称,很少有日军主动投降,甚至是在战局已经毫无希望的情况下,日军也宁可选择自杀冲锋或是“神风特攻”之类同归于尽的方式也不愿意放下武器。所以到1945年8月,尽管美军已经攻占了冲绳,兵锋直逼日本本土,但很多人认为日本肯定还是不会投降,一定会死撑到底。美国依靠原子弹,才彻底粉碎了日本顽抗到底的决心。

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情,真正迫使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是从1945年2月开始的战略轰炸和代号“饥饿战役”的水雷封锁。柯蒂斯·李梅少将在1945年1月担任美军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后,对日本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采取了夜间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新战术,史称“李梅火攻”,从3月到7月底,美军总共出动各种型号飞机33041架次,其中B-29轰炸机1.5万架次,投弹16万吨,其中7月投弹就超过4.27万吨,美军计划8月的投弹量将超过10万吨!有98个日本城市遭到轰炸,其中主要大城市的城区被烧毁面积均在50%以上,东京、横滨为56%,名古屋为52%,大阪、神户为57%;中小城市中,福井被毁面积最高,达到96%,甲府为72%,日立为71%。在空袭中死亡约23万人,伤47.6万人,失踪2.4万人,有244万幢建筑物被毁,800万人无家可归。3月9日夜间,一个晚上的空袭就造成东京10万人的伤亡,甚至超过了广岛原子弹轰炸的伤亡人数。

173架B-29轰炸机夜袭富山市,将其夷为平地

由于这样恐怖的空袭给日本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恐慌,李梅又结合空袭实施心理战,通过空投传单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将要轰炸的地点和时间,这就更加剧了平民的惊恐,共有850万城市居民逃往乡村,军事工业中工人的缺勤率7月已达50%。加上工厂厂区在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如航空工业厂区被毁60%,直接导致军事工业产量的急剧下滑——炼油工业产量下降83%,飞机发动机产量下降75%,飞机机身产量下降60%,电子设备产量下降70%,飞机月产量从1944年的平均2340架下降到1945年7月的200架,降幅达91%!1945年3月日本石油储备为四十万吨,美军第315轰炸机联队对日本炼油厂和油库进行了重点轰炸,共投弹9100吨,至8月,日本炼油能力下降80%,石油储备在轰炸中被焚毁近六万吨,日本的战争潜力遭到了沉重打击,经济几近崩溃,毫不夸张地说以“李梅火攻”为代表的美军战略轰炸,直接动摇了日本维持战争的根本基础。

1945年6月4日,美军轰炸神户港口,炸弹如雨

同时,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橡胶、棉花和羊毛需求的100%,石油需求的92%,铁砂的87%,煤炭的24%(其中焦炭占90%),粮食的20%都依赖进口。因此美军决定实施攻势布雷,封锁日本港口、航线,达到破坏海上运输的目的。从3月27日至8月15日,美军出动B-29轰炸机1528架次,布雷12053枚,其中磁性水雷4900枚、音响水雷3500枚、水压水雷2900枚、低频音响水雷700枚。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海鹰”号航母等65艘军舰在内的670余艘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431艘,总吨位140余万吨,相当于战役开始时日本船舶总吨位的75%。

美军此次攻势布雷效果非常显着,平均每布21枚水雷就炸沉日本船只1艘,而美军损失极其轻微,仅损失飞机15架。“饥饿战役”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切断了日本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1945年8月与1945年3月相比,下关海峡运输量下降98%,几乎完全中断,濑户内海也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在这四个半月中进口物资下降90%,维持战争所急需的石油、煤炭、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近乎中断;军工企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日军大批飞机、舰艇由于燃料极度缺乏而被迫停飞、停航,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航运中断,250万吨大米堆积在朝鲜港口,而日本国内的粮食供应却极其困难,因为要优先保证军队需要,广大平民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食不果腹,终日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

所以经过近半年的战略轰炸和水雷封锁,日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重创,赖以维持战争的国家机器已经基本崩溃,此时几乎是全靠所谓的精神力量在支撑,但是枪里没有子弹,飞机没有燃料,肚子里没有吃的,光靠精神还能支持多久?所以即使不投原子弹,日本也撑不过一两个月了。

第二种说法是,扔了原子弹,就不用在日本本土登陆了。美军确实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计划,但这只是预案。熟悉美军情况的人都知道,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哈尔西上将和斯普鲁恩斯上将两人各自带着一个参谋团队,当一个团队在前方指挥作战时,另一个团队就在后方策划下一场战役,一个战役结束再转换角色。所以在日本本土登陆的“奥林匹克”计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如果真要实施的话,完成各项战役准备至少要到11月,日本无论如何也撑不到那个时候——即使不投原子弹。

正如美国战略轰炸评估委员会那份着名 报告 所说的:“根据战后对当时局势和日本国民经济状况的完整调查,期间包括许多前日本政府领导人的协助和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发动前,日本一定会选择无条件投降,即使没有投下原子弹,或者苏军没有出兵东北。正式的登陆行动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因为日本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

所以,投原子弹才使日本投降和避免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扔原子弹?

日本,快点投降!

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坚持不了一两个月,最晚到10月就一定会投降,但是美国人却等不了那么久了!因为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让苏联参与对日作战,同意了苏联开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包括外蒙古独立的现状须予维持、恢复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来共同经营、苏联在东北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这些条件如此优厚,使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向睿智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甚至有人认为因为罗斯福沉疴重症在身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罗斯福的想法很好理解,1945年2月是美国在太平洋反攻阶段最艰难的时候,以血腥残酷闻名的硫黄岛战役就发生在这时,美国很清楚,随着战线越来越向日本本土推进,日本的抵抗也就会越来越顽强。作为同盟国阵营一员的苏联怎么可以在对日作战问题上袖手旁观?苏联也得参加对日作战,而且是必须的!当然,为了换取苏联出兵的那些条件,损害的都是中国的利益,又不是美国的利益,出卖中国的利益来换取苏联出兵,从而减少美国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但是到了1945年8月,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战争的发展如此之快,眼看日本就要坚持不下去,苏联出不出兵都已经无关大局。而且苏联这时候出兵那真就是来摘桃子,捡便宜了。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就出兵对日作战,德国于5月9日投降,也就是说苏联将在8月9日前后出兵。所以那时美国最着急的就是要让日本在苏联出兵前投降,这样就可以不用兑现许给苏联的优厚条件。但是一向顽固的日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那就让原子弹来当一回“棺材”吧。

所以,比较确切地说,原子弹不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是推动日本尽快投降的因素;原子弹更不是改变战争进程的决定性原因,而只是加快战争进程的推进原因。但这一切,既不是为了消灭军国主义,也不是为了美国大兵,而是为了向苏联“赖账”。

让全世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

除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特别是要在苏联出兵前投降的原因外,美国扔原子弹还有一个原因,那更是着眼于战后的考虑。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制成功原子弹的,但是原子弹威力到底有多强,如果不进行一次实战检验,世人无从了解。如果没人知道原子弹的威力,那自然就起不到威慑的作用。美国投入了20亿美元(1945年20亿美元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300亿美元,如果以黄金价格来比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80亿美元)的研制经费,总得最后听个响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给美国的纳税人一个交代,你看我们花这么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还是值得的。

这也是美国把原子弹的第一个袭击目标选在广岛的原因之一。因为从1945年3月开始的战略轰炸中,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被摧毁的面积都超过了50%,早已经是一片瓦砾废墟,再扔上一颗原子弹,谁知道是原子弹炸的还是之前B-29的功劳?另外,城市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市区的范围在直径5公里最合适,这样的城市规模才能最大程度体现出原子弹的威力。

因此被美国列入第一批原子弹袭击的四个城市是:广岛、小仓、长崎、新潟,其中广岛和小仓两个城市为首选目标,长崎和新潟两个城市为备选目标。这四个城市的共同点就是,在此前的战略轰炸中,都只遭到轻微的破坏,城市基本上比较完整,而且城市直径都在5公里左右,正好可以用来检验原子弹的威力。

特别要说的是广岛,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甲午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大本营所在地,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观察者网注:总军是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编制级别最大的单位,而当时日本本土总共只有两个总军,第一总军司令部在东京)。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广岛市区的东部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军事工业企业。

将广岛列为第一目标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人以为广岛没有关押盟军战俘,也没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其实在广岛关押有23名盟军战俘,主要是在对日本本土空袭中被击落飞机的机组人员,他们中有10人死于原子弹轰炸。

所以,美国向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一是为了促使日本尽快投降,二是出于战后全球政治格局和话语权的考虑。果然正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一颗大炸弹就能毁灭一个城市,这样的威力绝对令人震撼,也使人对美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敬畏,美国也因此凭借原子弹的核垄断,稳稳地座上了战后世界新霸主的宝座。

⑤ 美国为什么向日本投原子弹

为了粉碎日本扩张,征服世界的野心,加快二战结束。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背景: 1945年8 月6 日8 时15分,美国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放了一颗原子弹,杀死7 万生灵。8 月9 日在长崎投放的另一颗原子弹,杀死35000 人。由此美国成为在战争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使用原子弹的国家。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原因:日本人在硫磺岛、冲绳岛等地的激战中体现中顽抗到底的精神,让美国高层意识到日本人的疯狂,因此需要彻底打击日本人的心理。

也是对苏联的一种威慑,杜鲁门实际上已经意识到未来美国最大的敌人就是苏联,为了对苏联形成有效吓阻,美国决心使用原子弹,起到威慑苏联的作用。

另外是新武器的测试,武器必须经过实战测试,丢在敌对国自然是最好的,可以全面为了解武器的杀伤状况。

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的影响:加速了二战的结束,粉碎了日本的扩张计划,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⑥ 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美国为什么向日本扔原子弹?美国史学界长期重视探讨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形成了三派:正统主义派、现实主义派、修正主义派。本文论述了美国史学家的观点,并分析了使用原子弹决定的形成情况。
正统派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决定的年代》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在“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一文中对投放原子弹的解释。“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1 由此,正统派认为,投放原子弹无需派遣大量士兵进入日本本土,既可以加速结束战争,又可以大大减轻美军的伤亡。该派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着名的历史学家山姆尔。伊利奥特。莫利森。莫利森抨击现实派认为“日本已经接近战败,不用原子弹战争也将在1945年底结束”的观点。他认为没有原子弹,日本的投降将会拖后很久。因为当时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决定将战争坚持到底。因此,“鉴于日本拒绝投降的态度,投放原子弹成了关键的一步”。
现实派的主要观点是:投放原子弹是不必要的,因此是非人道和不明智的。代表人物汉森·鲍尔德维认为:“我们犯有双重罪。我们于日本已经在进行结束战争的谈判但没有最后结果的时候投放了原子弹。我们要求无条件投降,然后投放原子弹和接受有条件投降。这种顺序是很明显的:如果波茨坦公告答应日本保留天皇,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也将投降。”“因此,我们使用原子弹,被烙上了野兽的烙印。”
修正派也认为原子弹是不必要的,因而使用它是非人道的和不明智的。但他们比现实派进一步,指出:决策者有关使用原子弹的主要目的是对付苏联。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戈。艾尔坡罗维兹(GarAlperovitz )。在他的名着《原子弹外交——广岛和波茨坦:使用原子弹和美苏抗衡》6 中,直接挑战费斯的观点,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更为广泛的学术争论。戈。艾尔坡罗维兹认为,美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因是政治的,而不是军事的;投放原子弹主要是为了吓唬苏联,而不是为了击败日本。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1 )罗斯福去世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已发生根本改变。杜鲁门很快抛弃了他前任的调和方针,而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来迫使苏联默认美国的东方和中欧计划。
(2 )杜鲁门的策略是“延迟摊牌”。直到在新墨西哥原子弹试制成功后,决定在日本使用,向苏联摊牌。
(3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后,杜鲁门和国务卿伯尔纳立即
用核外交政策,迫使苏联削弱对欧洲的影响。
(4 )杜鲁门政府的政策导致了冷战。

⑦ 二战时,为什么美国要用原子弹炸日本

美国之所以使用原子弹是处于两个目的:
1。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表现另美国人后怕不已,进攻太平洋上的小岛就遭到了日本人惨烈的抵抗,美军损失惨重,更何况是进攻日本本土,在投放原子弹之前美国曾预计进攻日本本土会牺牲50万-100万美国士兵的生命。所以这样危险的赔本买卖美国是不会干的。
2。美国人刚刚研制出了原子弹,但并没有投入实战,正好可以在日本试验一下,一则可以避免大量士兵的牺牲,二则可以验证原子弹的威力,三则可以向前苏联展示美国的核技术——恐吓前苏联。
呵呵~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再说该死的日本鬼子就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

⑧ “二战中,美国为什么要向日本投原子弹”

1、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采用“蛙跳”越岛的作战方式一路节节胜利,然而,每接近日本本土一步,抵抗就会更加激烈,虽然美军在火力上已占有绝对优势,但代价却越来越大。所以美国必须找到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方法战胜日本,原子弹是最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

2、自欧洲战场结束以后,苏联和西方阵营已经貌合神离,而通过自诺曼底登陆后,东西两线对德作战的战况评估,虽然德国将主要防御力量置于东线。

但苏联军队的推进速度仍快于西线盟军,这让盟军认识到一旦和苏军撕破脸,一定会被苏军打出第二个敦刻尔克撤退。为了达到威慑苏联和避免直接对抗的双重目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是最合适的一种手段。

(8)为什么美国原子弹日本扩展阅读

广岛的事件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他们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相,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广岛市。并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还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

但1945年,日本从苏联领导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着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国联的义务,接受国联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

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从而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投降。

⑨ 美国为什么给日本投原子弹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的伤亡吓到美国人了。据当时的美参谋部估计,登陆日本本土作战至少会损失美军几百万士兵的生命。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要投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的最最主要的原因。试验原子弹的威力也是一个原因。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2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1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