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河豚肉怎么处理

日本河豚肉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2-09-12 04:44:01

⑴ 日本人怎样吃河豚

河豚做成刺身的方式最为常见。因为河豚的鱼肉没有刺,且肉质优良,非常适合制作刺身。

厨师将处理好的河豚鱼肉,精致地处理片成一片片晶莹剔透的薄片,每一片不仅不能断,薄度还要能够透光。河豚肉软硬适中,很有韧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异味,鱼皮部分会比较弹牙,嚼劲十足。
河豚做火锅,不仅是鱼肉和鱼皮,连鱼骨和一些无毒或去毒的内脏也可使用将处理好的鱼肉和内脏切成2、3厘米的小块,和豆腐、萝卜和日常蔬菜煮后涮食。

吃完河豚鱼火锅的汤也有妙用,加入海苔、鸡蛋和米饭煮成的粥,原汤化原食,同样很受欢迎。

⑵ 河豚鱼怎么样去毒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河豚的毒主要集中在卵巢、血液、肝脏和胆汗里面,所以丝毫无损地去除胆囊是不中毒的第一要决。

一般煮河豚的专家都会先将河豚进行放血,等其死后才去除内脏。但是去除内脏做得干净而且彻底,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河豚的胆囊比较薄一不小心就会破,破了之后无论如何清洁,煮后都百分百会中毒的。

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豚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料理的师傅都是有执照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毒素为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钾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误食河豚毒而死,所以千万别自己煮河豚,特别是没经验的会危及生命。

⑶ 烹饪河豚是怎么加工的

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鱼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鱼。而在日本吃河豚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成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鱼加工是十分严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河豚一般是养在池里的,吃之前用网兜将河豚网出来,用小刀割去鱼鳍,切除鱼嘴,挖除鱼眼,剥去鱼皮,接着剖开鱼肚取出鱼肠、肝脏、卵巢和肾等含剧毒的内脏,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清水中将上面的毒汁漂洗干净。洗净后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接着,将其切成像纸一样薄的片,再将这些鱼片摆成菊花或仙鹤一样的图样。吃的时候夹起鱼片蘸着碟子里的酱油和辣椒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吃完鱼片后,再喝上一碗河豚鱼汤,真是爽心可口。
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毒素为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化钾要高近千倍。在日本,每年都有一些人因误食河豚毒而死。
与蛇毒、蜂毒和其它毒素一样,河豚毒素也有其有益的一面。从河豚肝脏中分离的提取物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人们已经将海豚肝脏蒸馏液制成河豚酸注射液用于癌症临床及外科手术镇痛。
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拼死吃河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 芦根汤 ”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河豚的制作过程要求相当严格,但是做出来味道鲜美. 自古就有着" 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 的说法

⑷ 河豚鱼应该怎么处理才可以食用

内脏、血液、皮肤、鳃等处,最毒的部位在生殖系统,一个卵巢可毒死几十个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且毒素非常稳定。有资格烹饪河豚的厨师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严格的考试,学徒3年以后才可以做河豚。


(4)日本河豚肉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体内毒素

有毒部位


河鲀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肝脏、生殖腺、肝脏、肠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

按长江河鲀和人工养殖河鲀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鲀(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鲀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

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所以,每当春末夏初鲜食河鲀鱼时,应特别谨慎,必须选择鲜活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

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场的河鲀(俗称河豚)可以有条件“合法化”食用了。

这条“解禁令”的出台之路并不轻松,参与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走访了一家营业4年的河豚餐厅,“合法”后该餐厅的客流量成两三倍增长。


品种许可

《通知》中指出,先行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参与起草该通知的中国渔业协会介绍说,我国沿海常见的河鲀有40余种,这两个品种是人工养殖时间最长、控毒养殖技术和出口内销市场最为成熟的两个品种。

农业部自从1993年就成立了“河豚鱼安全利用协作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河鲀的毒性含量明显降低,且经过无毒加工处理,可安全食用。试点工作成熟后,再考虑逐步放开其他养殖河鲀品种,或放宽产品上市条件。

养殖的河鲀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生鲜河豚不能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必须经由加工企业进行加工。

由于河鲀产品可能含有毒性的特殊原因,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要对加工企业实施备案制度。其考核备案的条件十分严格:须自有农业部备案的养殖河鲀鱼源基地。

须有河鲀加工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专业分辨河鲀品种的能力,熟练掌握河鲀安全加工技术;还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

因此,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养殖河鲀、加工河鲀的,必须通过由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专家考核后,并在农业部进行备案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

⑸ 养殖的河豚怎样清洗才能清除毒素河豚肉怎样可以食用啊

内脏(尤其肝)和血(尤其附着在脊骨上的血)要清除干净。操作的时候,可以用汤匙来刮。洗干净以后,放在清水里泡一天。但是千万别用热水先煮,那样毒素很容易渗到肉里。
另外,也要看鱼是否新鲜。如果特别不新鲜了,及时清除得多干净,毒素还是会渗透到肉里。建议少吃或者不吃,毕竟,生命高于一切。

⑹ 这是河豚。怎么杀。

图上的是河豚,河豚的食用:河豚肉经专门处理后可食用。

一、河豚

1、定义:

河豚,俗称"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蛤乖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泡"(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鲅鱼"。古时称"肺鱼"。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齿鲀科、叁齿鲀科、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

2、形态结构:

河豚体圆棱形,体背侧灰褐色,并散布有白色的小斑点,有些斑点呈条状或虫纹状。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黄色。臀鳍白色,尾鳍下缘乳白,其他各鳍黄色。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

鳃小不明显, 鼻孔位于鼻囊突起两侧,鼻囊突起不分叉。口小,鳔卵圆形或椭圆形,具气囊,遇敌害时腹部膨胀。河豚体长一般5~28厘米,大多数体长10~20厘米,体重一般300克上下。

3、系统功能:

①、肌肉系统:

河豚肌肉主要为白肌,无肌间刺,是制作生鱼片的上佳原料。野生河豚鱼肌膜白色,而养殖河豚鱼肌膜多为黑色,从而在制作生鱼片时反映出野生和养殖河豚生鱼片的品质差异性。

②、骨骼系统:

由于河豚都无腹鳍,故它没有腰带骨系统,并且河豚的体椎骨无肋骨,加上腹部皮肤伸缩程度大,因而为其胀腹习性创造了条件。

③、消化系统:

河豚肝脏发达,形状较特殊,所占鱼体比重较其他鱼高,是一实质性独立的消化器官。富含脂肪,具剧毒,肝指数约为20 %~30 %。在性腺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肝脏积累物质转化到性腺中去,因而肝脏体积和重量随性腺发育成熟有所减少。

④、生殖系统:

河豚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孵化的鱼类,性腺占鱼体比重大,性腺指数高,一般性成熟个体生殖腺重占体重可达30 % 左右。其卵粒小,卵径约1 毫米左右,因而每千克鱼的怀卵量可达20 万~30 万粒。其副性征都不太明显,雌雄鉴别较困难。雄性的精巢一般无毒,可供食用,并且味道鲜美,胜于肌肉,但卵巢却具剧毒。

4、生活习性:

①、腹胀习性:

河豚胃的一部分形成特殊的袋状,一般称为膨胀囊或气囊,它可以吸入水和空气,加上无肋骨的约束和皮肤的强收缩性,因而能使腹部膨胀。此习性与主动性的自卫和威吓敌害有关,亦有装死逃避敌害的功能。

体表皮刺一般腹部发达而背部略差,尾部几乎没有,这些皮刺可增加胀腹时的防御效果。在个体发育中,皮刺长成之前,无胀腹现象,此时,鱼体的体长一般5 毫米左右,如红鳍东方纯。在性腺成熟阶段,胀腹习性减弱或消失。

②、发声习性:

当河豚受环境改变影响,受到惊吓或攻击时,它会在腹部膨胀成球形的同时,牙齿或其他骨骼相互摩擦,发出“哧哧”、“咕咕”声,用以威吓敌害,防止敌害攻击。

⑺ 怎么杀河豚

一、处理河豚的方法和所需工具:剪刀。

二、处理河豚的方法的做法:

1、将河豚的眼睛去除,然后开膛取出其内脏。

2、将河豚腮去除,用剪刀将内部骨头两边的血肉连体一层皮肉去掉,再用剪刀将骨头上的血肉剪干净。

3、然后把河豚两边皮肉下的一层气囊扯掉【河豚吸气之后鼓起来就是用这个】;河豚尾巴中间有一条血槽,用剪刀将它从根部剪开放血。

4、最后是将河豚皮剥掉,之后将皮用开水烫一下.它会变硬.将皮上的黏膜洗净【日本人会用刀将河豚皮上的刺去掉】。

5、然后将河豚放入水中浸泡。

三、如何去除河豚的毒素

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在熟制河豚时,一定要严格细心地除去河豚的内脏、眼睛,剔去鱼腮,剥去鱼皮,去净筋血,用清水反复洗净。

⑻ 含有剧毒的河豚,日本人是怎么处理并且吃掉它的

日本人在吃河豚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把河豚里面有毒的肝脏和鱼胆剔除掉,这样剩下来的鱼肉就没有毒了,选择自己喜欢的烹调方法来制作就可以了,日本人吃河豚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经典的就是把河豚做成刺身,这种制作方法,需要把鱼肉切成薄薄的一片,而且大小厚薄都要适中,摆在盘中日本人会占据自己喜欢的调料,直接食用,嚼在口中,让人感觉非常的有嚼劲儿。

日本人喜欢吃河豚,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日本人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享受美味的河豚,因为在日本人心中,山珍海味也比不上河豚的美味,只要在制作的时候小心一些就不会出现危险。

⑼ 河豚鱼怎么杀,要注意什么

杀河豚是一门技术活,上岗的人是要持证的,而且正规的河豚馆是有急救人员,河豚有点地方是相当的毒,劝你不要自己杀,抢救不急是会出人命的。

河豚鱼的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及河豚酸两种,集中在卵巢、睾丸、肝、肠等组织和血液中。河豚的毒素毒性稳定,经盐腌、日晒和烧煮均不能被破坏。有人认为毒性强,较剧毒的氰化钾还要大1000多倍。

一般煮河豚的专家都会先将河豚进行放血,等其死后才去除内脏,但是去除内脏做得干净而且彻底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河豚的胆囊比较薄一不小心就会破,破了之后无论你如何清洁,煮后都百分百会中毒的,在日本,河豚料理的师傅都是有执照的,但是在中国还没完善这项事情,所以在中国吃河豚中毒的机率较日本高很多。

(9)日本河豚肉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

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所以,每当春末夏初鲜食河鲀鱼时,应特别谨慎,必须选择鲜活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

亚洲的日本、朝鲜及中国均极喜爱吃河鲀;凡品尝过的人都赞美道:“不吃河鲀,不知鱼味。”食用河鲀肉,除品尝其鲜美外,还有降低血压,治腰腿酸软,恢复精力等功能。食用河鲀,首先要使肌肉保持新鲜,加工处理要极为严格。方法是沿脊骨剖开鱼体,将皮肤撕下,砍掉头,挖去内脏,将鱼肉在清水中反复洗涤,彻底清除血液方可食用。

日本有关机构,为了满足日本人民对河鲀的需求,多次与我国有关方面协商,希望从中国进口河鲀鱼。除鲜食外,它也可腌制、腌制成咸干品,食用更为安全。腌制方法是:把洗净之鱼肉,加5~10%的盐腌渍,半月后出晒,如在腌制过程加入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如碳酸钠等,能更有效地破坏河鲀毒素。

⑽ 河豚很好吃,请问怎样处理才能彻底去除它身上的毒性

内脏、血液、皮肤、鳃等处,最毒的部位在生殖系统,一个卵巢可毒死几十个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且毒素非常稳定。有资格烹饪河豚的厨师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通过严格的考试,学徒3年以后才可以做河豚。

(10)日本河豚肉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体内毒素

有毒部位

河鲀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肝脏、生殖腺、肝脏、肠胃及血液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

按长江河鲀和人工养殖河鲀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鲀(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鲀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河鲀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和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而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如果鱼死后较久,内脏毒素溶入体液中便能逐渐渗入肌肉内。

其毒素的毒量多少,常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变异。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6~7月产卵后,卵巢退化,毒性减弱。肝脏也以春季产卵期毒性最强。所以,每当春末夏初鲜食河鲀鱼时,应特别谨慎,必须选择鲜活鱼体,严格去除内脏,以免中毒。

食用方法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意味着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场的河鲀(俗称河豚)可以有条件“合法化”食用了。

这条“解禁令”的出台之路并不轻松,参与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走访了一家营业4年的河豚餐厅,“合法”后该餐厅的客流量成两三倍增长。

品种许可

《通知》中指出,先行有条件地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两个品种产品的加工经营。参与起草该通知的中国渔业协会介绍说,我国沿海常见的河鲀有40余种,这两个品种是人工养殖时间最长、控毒养殖技术和出口内销市场最为成熟的两个品种。

农业部自从1993年就成立了“河豚鱼安全利用协作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河鲀的毒性含量明显降低,且经过无毒加工处理,可安全食用。试点工作成熟后,再考虑逐步放开其他养殖河鲀品种,或放宽产品上市条件。

养殖的河鲀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生鲜河豚不能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必须经由加工企业进行加工。

由于河鲀产品可能含有毒性的特殊原因,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要对加工企业实施备案制度。其考核备案的条件十分严格:须自有农业部备案的养殖河鲀鱼源基地。

须有河鲀加工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具备专业分辨河鲀品种的能力,熟练掌握河鲀安全加工技术;还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

因此,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养殖河鲀、加工河鲀的,必须通过由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专家考核后,并在农业部进行备案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8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2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7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1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1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