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名的广告有哪些
Ⅰ 什么是4A级广告设计
4A是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的简称(全称原文为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它成立于1917年的美国圣路易斯,是全世界最早的广告代理商协会。该协会呼吁媒介保证支付广告刊登费15扒的佣金(commission)给广告公司作为媒介代理费,以促进广告主雇佣广告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因为广告主直接找媒介购买时段版面的价格与通过广告公司购买的价格一样,广告主并不能因此而省钱。从此时开始,广告公司从单纯的媒介代理和创作服务,逐渐发展为全面广告代理服务公司(Full Service Advertising Agency),它也称为综合性广告代理公司,表现为能够为广告客户提供市场调查、广告总体策划、制定媒介组合计划和促销活动计划、设计和制作广告并能测定广告效果等全面服务的广告公司。美国4A定有协会自律规则《实践标准和创作守则》,违反会规者就要被开除会籍,以此约束会员公司遵守广告道德准则。在1995年全球营业额前25位的广告公司中,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的占15家。它们都是美国4A广告公司。协会成员承担着全美70%-80%的广告业务量。
常见的4A公司有:
奥美广告有限公司
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
中乔·智威汤逊广告有限公司
精信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达彼思广告有限公司
达美高广告有限公司
FCB博达大桥广告有限公司
灵智大洋广告有限公司
盛世长城广告有限公司
梅高广告公司
DDB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灵狮广告有限公司
另外,还有一些日本公司规模很大,但是不是4A成员,他们是:
电通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本土名为东方日海广告)
博报堂广告
电扬广告
第一企划广告
什么是本土4A公司?
本土4A公司是指中国几个广告公司学习美国4A,也成立了一个协会,成员由几个本土比较有名的广告公司组成,后来本土4A泛指中国本土规模较大的广告公司,其中也包括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的分公司。
他们是:
始创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海润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告公司(简称省广)
关堂广告
阳光佳信广告有限公司
阳狮恒威广告
智达行
北京比较有名的地产广告公司:
东方博文广告有限公司
世纪瑞博广告有限公司
文视广厦广告有限公司
磅博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览胜广告有限公司
风格瓢虫广告有限公司
瑞得广告有限公司
红鹤广告有限公司
动人广告
如果你要搞创意,就要知道以下这几个名字:
莫康孙(麦肯广告大中华区创意总监兼麦肯·光明总经理)
孙大伟(台湾奥美创意总监)
劳双恩(智威汤逊(东北亚)执行创意总监)
林贵枝(中国第一牛X文案)
陈淑华(北京奥美创意总监)
丁邦清(省广老总)
陈幼坚(华人大师级设计师,可口可乐新包装就是他设计的)
靳在强(华人大师级设计师)
Ⅱ 有个相机广告,是在日本拍的,大概内容是一个老人和他的初恋的故事,能告诉我那个广告的名字么
催人泪下,SONY相机广告曲,“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系同你一起慢慢变老...”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v7SH6zWPZg/, [Hello,Again~昔からある]
Ⅲ 你知道新海诚在动漫里有哪些经典的广告
01、矿泉水。新海诚,原名新津诚,1973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动画导演、编剧、漫画作家,毕业于日本长野县野泽北高等学校、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日本文学系。被大家所熟知的他的代表作有《秒速五厘米》、《你的名字》以及《天气之子》。唯美的动漫画风和温暖治愈人心的故事都是大家喜欢新海诚动漫的原因,作为又是一个“不认真工作就要回去继承家产”的名人,新海诚在自己动漫里也总是会有着奇妙的广告加入。
经常看新海诚动漫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日本某某品牌矿泉水居然用上了新海诚动漫的片段。矿泉水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事物,即使打广告也不会被人发现,但是新海诚胜在了“少量多次”的手法,借用《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里的经典片段,加上对这款矿泉水的特写,主角们在唯美的画风下将矿泉水瓶之中的水饮尽,给人很有购买的冲动。
新海诚不愧是要“不好好工作就要回家继承家业”的动漫大师,在广告方面也是一个奇才,无论是矿泉水和学习补习班,还是借用《秒速五厘米》里的主人公制作的广告短片,都体现了新海诚的个人特色。
Ⅳ 4008208820是什么广告
那个是DHC的广告,4008208820是DHC的客服电话。
相关介绍:
DHC,是一家日本的拥有多个事业部的庞大企业集团。包括翻译事业部、教育事业部、出版事业部、医药食品事业部、食品事业部、酒店事业部、美容院及水疗事业部、内衣事业部等。日本DHC的化妆业务始于1983年,所有产品均以通信贩卖的形式进行销售。
从基本肌肤护理至化妆品、美体产品、护发用品、男士护肤品、婴儿护肤品以及健康食品。DHC作为日本通信销售化妆品知名品牌,40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天然、温和、高效护肤、彩妆及健康食品。
DHC的品牌产品在全球影响深广,作为日本通信销售化妆品第一的品牌,拥有清洁、抗老、美白防晒、面膜、彩妆等多种品类。
其中,经典的当属橄榄滋养系列,采用新鲜橄榄幼果,运用传统工艺压取自然滴落的1滴,汇聚成橄榄油之花(油之精华),并添加于护肤品中。简单4步,完成卸妆、洁面、滋润、呵护的基础护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DHC
Ⅳ 日本热血广告 人生不是场马拉松里面所有的话
真懒,我看字幕打出来,不给分我剁了你!
今天也继续跑着,每个人都是跑着,时间往前不停流逝,这是一场不能回头的马拉松比赛,?跟对手竞争着,?在时间洪流这条直路上跑着,想比别人跑得更快,相信前方有美好未来,相信一定有终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但真是如此吗?人生真是这回事吗?不对,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这比赛是谁定的?终点谁定的?该跑去哪才好?该往哪跑才对?有属于自己的路,自己的路?真的有吗?我不知道,我们还没看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没错,偏离正轨吧,烦恼着,苦恼着,一直跑到最后。失败又怎样,绕点路也没差,也不用跟人比,路不只有一条,终点不止一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人生各自精彩,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
RECRUIT集点活动 开跑。
Ⅵ 在中国有哪些日本广告企业或者公司
最有名的就是日本电通了,在中国还不错,很多大广告主如宝洁、移动等都是电通的客户。
Ⅶ 日本三大广告公司是哪三家
日本电通广告公司
日本电通广告公司创业于1901年,是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
日本电通广告拥有3,000多家客户,日本5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中,有3家是电通的客户。
在美国广告专业杂志《广告时代》发布的2000年世界广告公司排行榜上,日本电通以24.32亿美元的利润及165.07亿美元的营业额高居榜首。
作为世界一流的广告公司,电通始终致力于广告业。
广告沟通最根本的是人与人的问题,日本电通广告之所以取得世界第一的佳绩,就是总能预测时代的发展并大胆行动。
现在在世界上也被称为有特色的电通的“全方位沟通服务“(从广告到促销、公关、文化、体育活动等)理念,总能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具备最先进最尖端的知识与技术的服务能力。
日本博报堂广告公司
日本株式会社博报堂(HAKUHODO)是日本排名第2的广告与传播集团,也是日本历史最久的广告公司,由Hironao Seki于1895年10月创立,开始以代理教学杂志广告为主。博报堂的图书广告业务在1928年达到高峰,营业收入高居业界之冠,每月营业额达60至80万日圆。当时最大的竞争者,现今日本最大广告代理商电通广告公司,还只有45家日圆的营业额。1937年至1944年间,博报堂并购其它代理商,增加业务种类,以摆脱“图书代理商”的形象。1960年,博报堂进军国际市场,首先引进美式业务专员(AE)制度,2002年12月,博报堂与广告代理公司Daiko和Yomiko合并,以缩小与排名第1的电通在业务上的差距。同时,该公司还通过与总部位于荷兰的李岱艾结成战略联盟拓展全球业务。2002年,博报堂以8.61亿美元的收入排名全球第8大广告与传播集团。并与灵狮(Lintas)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世界上排名第九位。它在全世界设立了53处事务处,覆盖15个国家的36个城市。
博报堂是日本第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广告公司。1975年,博报堂大胆聘请前国税局长Michitaka Kondo为公司总裁,就开始强化公司的经营体制,推出“行销工程”(Marketing Engineering)的概念,意即综合各种行销手法,配合市场分析,使广告产生最大效益。并于1982年正式成为博报堂的经营方针。
在Kondo的领导下,博报堂重视“消费者导向”,坚持营销资讯收集和研究的信念,以“生活者”为基础进行市场沟通战略提案,以“全方位的设计伙伴”为出发点,从日常的市场活动到经营领域都提供全面性的行销、广告和媒体订购服务。专门成立“生活综合研究所”,并重塑“消费者”(日文中向来指“冲动的购买者”)的定义。Kondo认为消费者应是理性的,所以更精确的名称应称为“生活着”(Seikatsusha)。“生活者”此成为“消费者”的代名词。1993年,博报堂以美达乐相机和日清速食杯面的广告,分别获得嘎纳金狮奖和年度大奖,受到世人的瞩目。1993年和1994年,博报堂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分别名列《广告年代》的第8及第9名。到目前为止,博报堂还没有在日本本土之外大力扩展业务。
博报堂广告在中国
1995年,博报堂在北京成立事务所。1996年与上海广告有限公司合资建立上海博报堂广告有限公司。1998年岁末在北京正式成立博报堂北京分公司。
1996年9月博报堂与上海广告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博报堂广告有限公司。从此,在亚洲最大的一块市场,位居日本第二的博报堂开始了中国之行。随着公司业绩历年成长,以上海为中心向南北辐射,在北京和广州设分公司,北京覆盖华北地区,上海覆盖华东、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则由广州负责,基本构筑了博报堂全球服务网络协作体制之中国一体化全面沟通服务的体系。目前,三地总人数已达200人左右,
主要客户有花王、日清、松下、本田、味之素、上海烟草、NEC等。
博报堂的“生活者”品牌理论与技术
博报堂“生活者”品牌理论是一个以“生活者”的概念为中心,以“生活者信息”CNRS和Global HABIT的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以“博报堂品牌管理系统、博报堂品牌审计和品牌接触点评价与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整合品牌理论体系。
博报堂“生活者”的理念
“只有对人拥有深刻洞察力的广告代理公司才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是博报堂恒久不变的经营理念。
博报堂关于“生活者”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博报堂生活综合研究所”提供的解释,“Sei-Katsu-Sha(生活者)表示消费者人群的生活不止购物或消费这样的观念,‘Sei-Katsu’表示生命和生活,‘Sha’表示人,‘Sei-Katsu-Sha’即表示过自己生活的人,它涵盖了不仅是人们作为消费者的经济层面,而且还有作为个人的社会心理和政治层面”。
这个“生活者”的概念要比“消费者”更加宽泛,博报堂认为“生活者”就是你、我、他,全体个人。“消费者”从经济学的理解看就是商品的购买者,而“生活者”所表达的是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抱负和梦想的人,他们中不仅有品牌的消费者,还涵盖了有可能成为潜在消费者的群体。
博报堂希望通过向客户提供在确立一个品牌与生活者之间的关系时所需的各种知识与技术,与客户共同打造“强势品牌”。因此,博报堂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能够影响到生活者日常生活变化的文化、政治、心理、宗教等相关层面上。
日本第3大广告集团旭通
日本第3大广告集团旭通(Asatsu-DK,ADK)1999年收购了Dai-Ichi Kikaku广告公司后,缩小了与电通及博报堂的业务差距;在海外业务方面,旭通与WPP达成战略合作。除传统的广告业务,旭通还向客户提供公关、营销与市场研究服务。2002年旭通收入3.3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0大广告与传播集团。
ADK于1993年2月进入中国,与上海一百(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旭通广告公司。旭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日系广告公司中极少见的由中方管理的公司,拥有工会组织和党支部使上海旭通看上去更像一家本土企业。目前,公司代理服务的品牌主要有三菱汽车、锦江麒麟饮料、理光、先锋电子、优妮佳(苏菲、妈咪宝贝)、日立、资生堂、富士。作为本土化的硕果,旭通还拿到了上海商业巨头联华的部分业务。
旭通信奉"以市场营销整合传播为核心,做有效广告"的经营理念,将国外技术与本土化管理结合使旭通获得了稳定持续的发展,该公司赢得了2002年上海广告业惟一的"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奖。去年公司营业规模增至1.45亿元,今年预计为1.8亿元;相对于其它4A公司,旭通的人员流失率也一直保持较低数字。
除上海旭通外,旭通在上海还拥有2家公司:第一企划和上海广告装潢公司。其中第一企划系被旭通日本总部整体收购,第一企划在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开设的4家公司因此纳入旭通麾下。
目前,旭通在中国共有10家分支机构,上海3家、北京4家、广州2家、成都1家。从发展势头看,两、三年内,上海将可能成为旭通在中国的总部。
Ⅷ 日本近现代广告发展史
一、日本古代广告的形式 固定广告(招牌和暖帘) 可移动的广告(引扎) 声音广告(商贩的叫卖) 二、近代报纸和“广告”一词的出现4 1868年的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进入现代化。 1861年6月22日,日本最早的外文报纸The Nagasaki Shipping List and Advertiser在长崎创刊 . 1863年10月27日,早期的另外一份外文报纸《日 本贸易新闻》(Japan Commercial News)上刊 出了日本最早的报纸广告。 1867年,在外国人发行的报纸《万国新闻纸》中 ,第一次出现了日本本土广告主的广告。 在日本,广告一词最早出现在1867年2月的《万国 新闻纸》上。5 三、广告批评 在日本,近代报纸一出现,最早把它用作广告媒体的主要是出版商 和药商。 四、早期的广告代理业 1880年,日本最早的广告代理公司——空气堂组成立。 1901年7月1日,电通的前生,日本广告株式会社成立,这是日本广 告业中的第一家股份公司。其社长光永星郎在1906年12月收购了电 报通信社并创办了日本电报通信社,第二年9月将日本广告株式会社 合并,成立了新的日本电报通信社(即后来的株式会社电通)。 五、大广告主的变化 1878年左右,日本的广告主尚未形成规模。投放广告最多的行业, 第一位是图书,第二位是房地产,第三位是学校,药品广告排在十 位以外。 但此后药品广告迅速增多,明治后期超过图书广告而位居第一。6 第二节 甲午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广告(18941945) 一、城市化和报纸的大众化 日本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基本确立。银行、 股份公司等近代企业迅速发展,城市开始出现人口 集中的现象。 这一时期,随着日本民粹主义思想的高扬,城 市化的推进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报纸的发展也突 飞猛进。 滚筒印刷机的应用,为发行量的增加提供了技 术上的保障。7这一时期,报纸广告逐步多样化并日趋大型化。 1898年,《报知新闻》在日本首次推出职 业介绍分类广告,该专栏吸引了众多读 者。 1900年,《报知新闻》开始使用红色套版 印刷广告; 自1904年起,《大阪朝日》每星期天刊登创 意广告,然后每三个月评选一次优秀广告。 此举从正面推动了日本广告创意水平的提 高。 1906年《大阪每日》在社会版下面开辟照片8 广告栏; 二、广告主的变化 从1908年起,日本电报通信社开始按年度对广告进行 、 成为三大广告主 统计。根据当时的统计, 、 化妆品 图书出版 药品 行业。且广告总量呈持续增多的趋势。 1908年,三大行业的广告行数占到了广告总行数的 37.7,1912年,1913年则分别占总行数的49.8和 49.5,接近一半。 1912年以后,化妆品逐渐取代药品而成为第一大广告 行业。 相对于上升的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的数量略显停滞 ,传统药渐渐被新药所取代。但到1919年以后,随着 新药种类的增加,药品广告又重新成为第一大广告主 行业。 这一时期,香烟广告和食品广告作为新的广告类别开始9 登场。 三、广告管理法规的制订 1911年(明治44年)4月7日,日本颁布了 广告管理法规《广告物取缔法》。 1919年制订了各地方行政单位的道路管理条 例、交通管理条例,对广告塔、招牌等户外 广告进行了管理。 1921年制订、发布了《实用新案法》(实用 新型法)、《特许法》(专利法)、《商标 法》等。10 《广告物取缔法》全文如下: 第一条 行政官厅为了市容美观或维护社会风气, 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下命令禁止或限制广告 标识或其他与此相关的物件的设置。 第二条 根据上一条的规定,行政官厅对违反上述 命令的物件可以予以取缔或处以其他必要的处罚。 第三条 广告、招牌或其他与此有关的物件,有潜 在的危险或妨碍社会治安或扰乱风俗的情况下,行 政官厅可以予以取缔或处以必要的处罚。 第四条 如违反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行政官厅 可以处以拘留或罚款的处罚。11 四、广告代理业发展 1894年甲午战争至1900年期间,日本的广告代 理公司数量剧增,仅东京就有约150家。 五、广告行业组织的成立 1913年,以日本电报通信社为核心,由报纸、 通信社、广告代理公司组成的广告行业组织— —新闻协会成立。 1916年11月,大阪地区最有实力的九家广告 代理公司组成了水耀会。 1923年3月,东京的五大广告代理公司组成了 一水会。12 六、广告教育与广告研究的起步 进入大正时代(19121926),大学也开始关注 起广告研究来。 1914年1月17日,“早稻田大学广告研究会”成 立,这是日本的第一个广告研究团体。 广告业界的研究活动也很活跃,电通、博报堂、 万年社等资深广告代理公司大力推进广告研究和 教育活动的开展。 与此同时,广告专业书籍和广告专业杂志也纷纷出 版和创刊。广告书籍中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广告理论 的翻译版。13 七、广告走向现代化的政经背景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日本经济 的飞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日本的经济结 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迈 出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第一步。 1923年,关东大地震,使日本首都东京与明治时 代彻底断绝关系,变成现代化的东京。 1929年,纽约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加上1931年和 1934年日本东北部农村的自然灾害等,导致日本 经济生活困窘。14 大众媒介方面 杂志作为新的大众媒体的新地位得到确立 仅在1914年至1923年的10年间,新创刊的杂志就达400种,1923年 至1937年间,杂志的种类和发行量显着增长,仅大众娱乐杂志和妇 女杂志增长了约两倍。 1926年,东芝公司的霓虹灯管生产实现国产 化,此后霓虹灯广告普及。 1931年,电影由无声变为有声。 1925年3月22日,广播出现。 1926年,日本放送协会(NHK)成立。 1925年至1937年间,收音机的拥有量从约26万 台剧增至358万台。15 八、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广告业 1938年《国家总动员法》出台后,日本政府制订 、公布和实施了难以计数的各种管制条例。 1941年2月,《朝日新闻》研制出了扁平活字,此 后该活字迅速被全日本其他报纸所采用。 扁平活字的应用使报纸的规格得到统一,报纸广 告广告费的计算标准得到统一。 情报局的指导下,负责对外宣传的是日本工房。 (后更名为国际报道工艺)16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广告 的发展(1945…) 一、战后过渡期(19451951) 1945年8月至1948年初期,日本面临严重的粮食 短缺问题。巨额的财政赤字使这一时期恶性通货膨 胀难以抑制,物价飞涨。 1948年,美国开始着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所产生的特殊需求成为日 本战败后经济复兴的转机。17 二、经济复苏时代(19511956) 1951年起,出现了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热潮。 1953年12月,东京首次出现超级市场。 随着消费品生产的复苏和各种新产品的问世,加 上1951年民营电台、1953年民营电视台的出现, 日本的广告媒体资源愈加丰富,企业的广告活动 也随之活跃。18 几种媒体在这时的表现 印刷媒体(报纸和杂志) 民营广播 电视 户外媒体及非传统媒体19报纸广告经营额年 当时媒介广告费增幅状况 杂志广告经营状况 的分配状况年份 经营额年 时间 产值 增幅 战后 约为零195051 35 1947 达到1.6亿日 80.00 元195152 50.6 70.00 1956 达到40亿日元 60.00195253 50 (增长了25倍 50.00 报纸广告 费 ,若考虑通货195354 18.5 40.00 杂志广告 膨胀因素,实 费 际增幅可能达195455 0.6 30.00 其他媒体 广告费 51倍) 20.00 10.00195556 4.7 0.00 第一季度 20
Ⅸ 日本丰田汽车的广告词是什么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 丰田 车。
宝马 驾后不开其他车, 丰田 驾后不开 宝马 车。
丰田 车不但现在是,而且将来永远是人类宇宙中具有头等光辉、质量最好的车。
丰田 车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丰田 车,我看行。
今年过节不买车,要买要买 丰田 车。
嗨,我换成 丰田 车了,不但省油、质量好,而且还实惠。
这些年来,我换房子、换手机、换工作,就是不换 丰田 车,因为他是我最信赖的伙伴。
感受 丰田 车,天下无汽车。
这人要是没车,不光吃不着睡不下,走路没劲,出虚汗,连放屁都带颤音。这是病,得买车。自从买了 丰田 的 卡罗拉 ,我吃得好睡得香,走路跟跑似的,放屁都放的特响。这 卡罗拉 ,使用效果真的不错,建议大家都买一辆;
威驰:生而简酷,开始链接吧;
卡罗拉:畅行,畅意,卡罗拉生活;
锐志:心锐,志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