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侵华用了多少子弹

日本侵华用了多少子弹

发布时间: 2022-09-08 01:46:22

Ⅰ 二战时期日军机枪

二战期间,在日本陆军中,步兵被称为“军的主兵”,在战场上承担着最多的任务。装备日本步兵的最为重要的轻武器是步枪、刺刀、轻机枪、榴弹发射器和手榴弹。简单地说,在1930年,日本陆军装备还算较好,但到1943年,盟军轻武器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要远远超过日军,此时双方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本文将介绍几款二战时期日军常用的轻、重机枪。


【十一年式轻机枪】

1922年(大正十一年)日军采用的第一种制式轻机枪,因其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被设计成向右弯曲的式样,在中国被俗称“歪把子机枪”,这就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是日军侵略中国时日军步兵班主要的轻机枪之一。


十一年式轻机枪自动方式为导气式,冷却方式为气冷式,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发射三八式步枪用的6.5×58毫米步枪弹,射程较远,精度较高,但枪弹威力不大。这种机枪最为独特的是弹斗供弹原理,开放的供弹弹斗容量为30发,弹斗位于机枪枪身左侧,可以容纳6个水平放置的5发装弹夹。弹斗上方的压弹盖板向下施加压力使最底层的空弹夹打完后从弹斗底部开口漏出,上面的弹夹在自身重量和压弹盖板的压迫下进入进弹位置。弹斗底部的推弹装置将弹夹中的枪弹推向弹口,然后推弹入膛,依次反复。机枪上配有油壶,子弹需要经过油刷给弹壳涂润滑油,否则容易造成退壳不畅。理论上只要不断向弹斗中装填弹夹即可持续射击,但是由于弹药装填烦琐,实际射速很难达到理论射速500发/分。在实战中亦存在枪管过热(枪管固定,不能更换)、结构复杂易出故障、枪托歪使得射击出现偏向等问题。十一年式轻机枪从1923年,即大正十二年开始装备部队,当时日本各地所有部队都以1挺/大队的比例装备十一年式轻机枪,到第二年,每个中队都装备了1挺。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共生产和装备了5000挺十一年式轻机枪。但在实战中,这种机枪暴露出各种缺点,由于弹斗完全暴露在外,沙尘落在弹壳上,机枪很容易出现故障,后来被九六式轻机枪所取代,但该机枪仍在继续使用。十一年式轻机枪从1923年到1941年连续生产了18年,共生产了29000挺。

【九六式轻机枪】

1936年,日军针对十一年式轻机枪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综合了十一年式及捷克ZB26轻机枪的特点,由南部麒次郎创立的中央工业会社设计了九六式6.5毫米轻机枪。


九六式轻机枪采用30发弹匣供弹,弹匣装在机匣上方,由于其提把、小握把

Ⅱ 日本投降后,国共部队各接收多少日军投降,接收武器弹药和地盘各多少

国民党共接受投降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有步骑枪685897支,手枪60377支,轻重机枪29822挺,主要火炮12446门,步枪机枪子弹180994000余发,手枪子弹2035000余发,各种炮弹共2070000余颗,炸弹6000吨,战车(坦克?)383辆,装甲车151辆,卡车特种车15785辆;

各种飞机1068架(其中可用者291架,待修626架,不堪用151架),飞机用油1万余吨,舰艇船舶1400艘,共54600余吨,其中军舰19艘(90至1100吨,仅三艘可出海),驱逐舰(驱潜艇)7艘(每艘约百吨,6艘可用),鱼雷快艇6艘(15至25吨各三艘,均可用);

小型潜艇3艘(50吨内两艘可用),小炮艇200艘(每艘8至25吨,大部不堪用),马匹74159匹。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记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主要在日军后方及日占区进行游击战,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7万人,歼灭伪军118.7万人,缴获各种69.4万余支(挺)、各种炮1800余门,军队发展到130余万人,建立了约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

(2)日本侵华用了多少子弹扩展阅读:

日本投降后,中国军队缴获了多少武器。

1945年8月15日,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到9月2日,在不包括中国东北的中国战区内,共有日军1283237人。这些部队被编为1个司令部,3个方面军、10个军,1个战车师团和2个飞机师团及36个师团。

而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通过对日本移民尤其是开拓团进行动员,在投降前扩编到75万人,装备了3700门火炮、600辆坦克和150架作战飞机。因此,当日本这部战争机器逐渐停下时,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超过200万日军手握近70个师团的装备,等待向中国军队移交防区和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远处大西南的国军,还是正在华北、华中和华南攻城略地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武装,都希望能够尽快接收投降日军的武器装备,壮大自己。

而如何凭借手中掌握的武器装备甚至是知识和技巧,换取自己的性命,成为摆在所有投降日军面前的最大问题。

对这同一个问题,各地日军采取了不同的选择。对于关东军而言,面对苏联红军展开的“八月风暴”,首先考虑得就是尽快逃到关内或者海上去,武器弹药全部是逃命的累赘,应首先予以丢弃。

因此,我军进入东北后,很快组织大量人员和群众一起,进行“捡洋捞”和“挖窖”两项活动。所谓捡洋捞,是指派出部队到冰天雪地中搜寻日军在溃败后遗留的各种武器。例如日后威震东北的日械九六式150毫米重榴弹炮,就是东野炮兵部队从冰封的兴安岭等地一点点刨出来的。

曾看到一位老同志的回忆,提到他为了挖炮,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发现火炮后又因为太兴奋就去拥抱炮管,结果在炮管上留下了两个大大的血手印。

而“挖窖”,顾名思义是指寻找日军遗留的地下军用仓库。这些仓库中仅有一小部分被苏联红军接管。在东北解放战争打响前后,首先打出关外的八路军是李运昌的冀热察军区部队。

开国少将曾克林和唐凯这对好搭档带着队伍很快获得了苏军的支持,开始接收投降日军的装备,部队很快由4000人扩充到上万之众。多年后,时任第16旅48团副团长的董占林回忆当年他们运输武器时仍显得意犹未尽:“我没有多装!就按着一个连9挺轻机枪,一个营6挺重机枪的标准!”

但是,东北关东军的大部分武器,苏军并没有移交给挺近东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据后来统计,苏军前后从投降日军手中缴获了70万支步枪和超过1.2万挺轻重机枪,但是中共方面曾克林和88旅周保中仅从苏联方面接收了数万支步枪和不到4000挺轻重机枪。

而同时期关内国军接收了近70万支步枪和30万挺机枪。

平心而论,日军移交的这些武器装备对国共两方都有相当大的意义。在日后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东野特种兵纵队边战斗边学习边扩编,最终掌握了关东军遗留的重炮。到辽沈战役时,东野的150毫米重榴弹炮已经可以轻松击毁国民党军赖以顽抗的高耸城墙。

而国军方面,到睢杞战役时,黄百韬第七兵团这样的非嫡系重装军团仍然以日械重炮作为主战装备。

但是,日军在投降后,仍然是“狡猾狡猾地”。为了给中国军队接收武器制造困难,日军玩弄了很多伎俩。首先就是将部分武器隐藏起来。

在解放战争中主管东北军事工业的何长工曾在回忆里写道:“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期间,修建了许多地下仓库,里面储存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这些仓库非常秘密,存放的弹药和物资不靠墙不沾地,保存非常好。”

日军在投降后,却没有交代大部分仓库的位置,宁愿让这些物资在地下逐渐腐朽。

而上海等关内的日军,同样将大量武器私藏起来。1945年中共华南局的王牌情报员华克之,就曾策动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少将冈田,将私藏的194挺机枪秘密移交给新四军。这批机枪在被移交前,就埋在冈田住所的客厅下面。

而且,日军出于恶毒的目的,同时也由于日本在战败前已经陷入油尽灯枯的窘境,大部分日军移交的重武器和技术兵器,必须要经过大修,更换大量关键部件才能使用。例如在东北剿匪和锦州攻坚战中屡立战功的东野“功臣号”坦克,就曾出现多次危险的战场故障。

据日本研究者在20世纪70年代披露,1945年日本投降时,国军在短时间内接收了1000多架飞机以及大批零部件。而这批飞机和零部件的绝大多数并没有熬到1947年。

Ⅲ 日本侵华时分别用了多少次化学武器

日军在中国14个省市,77个县区,使用化学武器1731次,另外日军使用毒气伤害了36968人(其中2086人死亡),日军毒气战在中国军队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为8.5%,最高年份达到28.6%(1937)。

日军进行毒气战的次数是1937年9次,1938年105次,1939年455次,1940年259次,1941年231次,1942年76次,1943年137次,1944年38次,1945年2次,总计1312次。

Ⅳ 民国中国一年生产多少了弹

在二战时间,日本人的单兵素质在亚洲是最好的,而且日本的武器装备相比较而言非常先进,在侵华战争前夕,日本的士兵每个人大概能够领到300发子弹来进行射击,而且日本军方对士兵的射击要求很高的,所以日本士兵的射击精确度很高。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士兵平均每人携带大概150发的子弹,这是外出巡逻的时候,若是赶上战事,他们将会携带更多的子弹。
反观中国军队,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因为我们的军工厂经常遭到日军的轰炸,大部分都是损失惨重,即使有些军工厂能及时转移,但是在途中却因为丢掉了不少的设备,导致生产需要很久才能够恢复过来。
因此当时还需要国际上的援助,自己生产再加上国际上的援助,一年大概总共拥有3亿发左右的子弹,3亿看似很多,但是中国军队有400多万人,这样一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还不能够领到100发子弹,而且很多时候,士兵都还没武器!更别说子弹。
一年不到100发子弹,和日军一场战斗100多发子弹相比较,这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而且在有些部队,很多士兵都是没有子弹的,他们只能够端着刺刀跟日本人拼命。
在一些国民党的王牌师里面,一个人一次大概能够领到20多发子弹,这已经算得上是中国最好的待遇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抗日电视剧里面我军有些机枪手的子弹就没有缺过,这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子弹的宝贵,是不允许我们这样做的。
据说在抗战的时候,因为子弹非常宝贵,为了能够让子弹最大程度的击伤日本士兵,子弹通常是发给那些射击水平非常高的步兵和机枪手,而且他人只能够在日军发起冲锋的时候,用手榴弹和刺刀去跟他们拼命。所以,抗战的胜利全是靠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向那些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革命前辈致敬。

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平均杀伤一名敌军,需要消耗多少弹药

因为经济和资源的关系,二战中解放军平均要几十分子弹才能打死打伤一名敌人。国民党要上千发,而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平均打死一个日本人需要几万发子弹,这个数字到越战时上千到二十万发。在阿富汗这个数字可能有所下降,因为美国更多地采用了智能弹药,虽然弹药消耗总量下降,但是成本却不知道要翻多少倍。一枚战斧,可以买几百上千万发子弹,其实也炸不死几个人。
统计显示,抗战八年,中国消耗的子弹是17.0992亿发,山野榴炮弹355.88万发,迫击炮弹604.776万发,手榴弹枪榴弹掷弹筒弹2359.88万个。至于飞机航空弹,那是高级货,中国没几架飞机。因为中国山野榴弹炮,基本都是100毫米以下口径的小炮,后期美国有所支援105口径的,但很稀少。因此,炮弹的平均重量最多是10公斤。因此,大概15万吨:子弹5万吨,山野榴炮弹3.5万吨,迫击炮弹3万吨,手榴弹等3.5万吨。如果算上航空弹等,以及其他弹药,估计在17万吨左右。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5年3~6月在冲绳岛对日军实施的登陆战役。美军参战兵力为45.2万人,其中登录部队为7个师18.3万人,另外3个师作为后备。日军守岛10万人。在这场战役中,美国陆军消耗的炮弹总量为8万吨,美国海军陆战队消耗弹药为近6万吨,美国军舰向冲绳岛发射的炮弹为4万吨。这三项加起来,美军消耗的弹药就将近18万吨。如果算上美国飞机投掷的炸弹,美国军舰对付自杀式飞机所消耗的高射炮炮弹,美国陆军消耗的子弹手榴弹等.......那么,美军在冲绳岛之战中,消耗的弹药稳稳超过20万吨。相当于中国抗战全部消耗。

八年弹药消耗20万吨,仅够苏联打两场战役

值得一提的是,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消耗子弹170亿发,平均每年44亿发。中国是17亿发,弹药消耗是苏联的十分之一,消灭日军在100万左右。另外,在整个二战中,苏军消耗的弹药是1000多万吨,消耗了4.2亿发炮弹,170亿发子弹,1.21亿枚手榴弹,还有近三百万吨航空炸弹。

Ⅵ 日本侵华时用什么枪

作为发动二战的元兇国之一的曰本,当时是亚洲仅有的实现所有武器自给的国家,曰本的军火工业为日军这个疯狂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各种武器装备。曰本陆军依靠着这些武器装备,在短短十几年间就吞并了我国大部分的国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更 是横扫整个东南亚,建立起了曰本法西斯心目中的皇道乐土—“大东亚共荣圈”。 曰本陆军在二战时使用的武器装备,虽然比同时期的美苏德等陆军强国都要差一些, 但是相比抗战初中期的中国陆军以及东南亚的殖民地驻防军(如菲律宾的美军、马来西亚 的荷军和东南亚的英军)来说,曰本陆军的整体装备水平实属精良,比起还在用“老套筒”和“汉阳造”的中国**领导的抗日军队来说,日军的整体火力更是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1 F- u8 g' ?; F, u) k0 p" x1 _. T" {7 x
日三八卡宾枪
4 T5 n8 w% h6 g6 I9 O# y: f9 j& \5 E- M" w8 l( ^7 {; E p3 B7 R2 c
三零式步枪是曰本第一支采用无烟发射药的军用步枪,也是曰本其后发展的一系列军用步枪的原型。1897年(明治三十年),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兵工专家友坂成彰大佐在自己设计的三零式6.5×50毫米半底缘圆弹的基础上设计成功一支6.5毫米口径的军用步枪,正在扩充中的日军很快就决定采用这支步枪作为制式步枪,并定名为三零式步枪,三零式步枪是当时口径最小的步枪。三零式步枪采用了毛瑟M1888式步枪的直动式枪机设计和5发弹舱设计,相当巧合的是,毛瑟M1888在中国的仿制品便是“汉阳造”(或者叫“八八”式步枪)。由于曰本一直以来就坚持发展骑兵部队的传统,和三零式步枪一起定型的还有三零式马枪,三零式马枪和三零式步枪的唯一区别是枪管缩短,更便于骑兵携行。三零式步枪/马枪非常容易辨认,其枪机尾部呈钩状,在中国被称为“金钩步枪”,当时的中 国也进口了一部分这种步枪装备部队使用。三零式步枪并不是一支完美的步枪,存在着自身设计上的一些缺陷,根据日军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友坂成彰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新枪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定型并装备部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沿用了三零式步枪的直动枪机式设计和5发弹舱供弹系统,根据三零式步枪沾染尘土后容易卡壳的缺点,友坂成彰大佐在三八式步枪枪机上增加了一个防尘盖,该防尘盖是随动式设计,成为了三八式步枪最显着的特征,“三八大盖”的称呼也随着日军侵略的铁蹄传遍了中华大地,三八式步枪在中国战场上一直被使用到1945年。三八式步枪口径仍然为6.5毫米,枪长1.275米,重3.9公斤,弹舱容量5发,有效射程460米,标尺射程为2400米。三八式步枪的优点在于构造简单,容易维护,子弹后坐力小,命中率较高。在抗日战场上,曾经出现过装备三八式步枪的日军在2000米左右的距离上进行精确射杀的战例,这足以证明三八式步枪所具有的高精度。由于三零式步枪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圆弹的杀伤效果并不好,友坂成彰另外设计了一款三八式6.5×50毫米半底缘尖弹,以增强步枪弹的侵彻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库存量巨大的6.5毫米半底缘圆弹,三八式步枪也可以使用该种子弹。两种子弹的弹丸初速均为762米/秒。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6.5毫米半底缘尖弹的杀伤力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日军使用的6.5毫米步枪弹弹道低伸,弹头的飞行稳定性太高,在击中敌人时弹头不能通过翻滚作用把能量传递给肌体,弹丸在肌体上的穿入孔和穿出孔基本一样,只要不是命中致命部位,基本上就不会致命,而且伤口恢复也很快。而当时国民党军普遍装备的二四“中正”式步枪(仿德国毛瑟M1898式步枪)的7.92毫米弹丸,杀伤力巨大,只要命中躯干部位,基本上是非死即重伤,在抗日战场上,日军的步枪火力一直居于弱势。日军对6.5毫米弹的不满也导致了日军另一个系列步枪的出现,这个在后面会详细介绍。
左贤王汉化团队
在曰本步兵装备三八式步枪的同时,曰本骑兵也装备了三八式马枪,三八式马枪是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其构造与三八式步枪完全相同,与三八式步枪的区别在于三八式马枪的枪管和枪托都相对较短,整个枪长缩短到了961毫米,重量减轻到3.05公斤 ,更适合于骑兵携行,由于枪管的缩短,三八式马枪的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都有所下降。在三八式马枪的使用过程中,骑兵们最大的抱怨就是其配用的三零式刺刀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遗失,同时,在高速奔跑的马匹上安装刺刀对于身材普遍矮小的日军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曰本定型了一款新的马枪并且装备部队,该枪被命名为四四式马枪。四四式马枪与三八式马枪的尺寸和构造基本相同,主要不同的是,四四式马枪把刺刀改成了折叠式三棱锥型,使用时只要将刺刀伸展到位并且固定即可,在不用时可以折叠收入步枪护木下。八路军延安兵工厂研制的八一式马步枪的折叠式枪刺基本上就是以四四式马枪为参考设计的。四四式马枪的刺刀设计使得该枪非常适合于骑兵使用,曰本骑兵大量装备了此枪。作为一种易于携行的武器,四四式马枪也装备了日军部分后勤与特别部队,同时日军的第一和第三坦克师团也部分装备了该枪,作为坦克手的随身防卫武器。

由于在战场上吃足了“中正”式(毛瑟M1898式)7.92毫米步枪弹的苦头,日军痛感6.5毫米步枪弹威力不足。6.5毫米步枪弹的侵彻力不足,停止作用也非常差,常常出现敌人身中数发子弹仍能坚持战斗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在九二式7.7×58毫米机枪弹(1932年投入使用)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7.7×58mm无底缘步枪弹,名古屋兵工厂也于1939年研制出一支使用该种新型步枪弹的新式步枪,该枪被命名为九九式步枪(曰本神武纪年2599年,昭和14年)。九九式步枪分为两款:长步枪和短步枪。这两款步枪结构完全一样,只是长度不同。九九短步枪曾经被设想用来取代四四式马枪,但是由于长度仍然嫌长,而且重量也太大,因此四四式马枪仍然是曰本骑兵部队的主要装备。九九式步枪是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设计的,大体结构与三八式步枪相同。以九九式长步枪为例,该枪枪长1270毫米,枪管长657毫米,枪重4.10公斤,在携行性方面要差于三八式步枪,发射7.7×58毫米无底缘步枪弹时的弹丸初速为728米/秒,该枪标尺射程为1700米,有效射程为400米,为增加装备通用性,该枪和三零式步枪一样,均配用三零式刺刀。相比三八式步枪,九九式步枪枪管稍短。由于7.7毫米步枪弹威力大于6.5毫米步枪弹,九九式枪托底板很厚,用以增强发射时对后坐力的控制。九九式步枪的背带环在步枪左,照门上加了两翼,以方便对空射击。九九式步枪配有钢丝支架,以进一步增加射击稳定性。为了适应热带的作战环境,九九式的上护木一直延伸到头箍附近,并且对枪管进行了镀铬处理。九九式步枪主要由小仓兵工厂、大阪兵工厂以及广岛东洋工业等主要兵工厂生产,当时被日军占领下的奉天兵工厂也是九九式步枪的主要生产厂之一。九九式步枪总产量超过2,600,000支,主要装备日军在东南亚以及太平洋战场上的部队,九九式步枪在中国战场上并不多见。有意思的是,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兵工署将大量的九九式步枪改为7.92毫米口径并装备二线部队使用。九九式长步枪,此枪是广岛东洋工业(Toyo kogyo,现马自达)制造的30系列,小仓兵工厂督造,该枪生产于1939年日军在战争中也使用了两种很特殊的步枪,分别是I式海军用步枪和二式伞兵用步枪。1938年时,由于曰本所有兵工厂都在为满足陆军的需求而开足马力生产,因此曰本海军只能向意大利的皇家特里尼兵工厂定购了六万支步枪,并命名为I式海军用步枪,I是意大利的英文缩写,代表该枪是意大利产的步枪。I式海军用步枪混合了有坂成彰和卡兰卡努的设计,该枪枪长771.7毫米,口径仍然为6.5毫米,使用三八式步枪的6.5×50毫米半底缘弹。I式海军用步枪被用作海军的舰用步枪和海军陆战队用枪,其枪托结构是典型的曰本拼合式枪托结构。该枪参加了太平洋战场上的一系列岛屿争夺战,但是在与美军M1型加兰德步枪的对阵中完全处于下风左贤王汉化团队
曰本44式骑兵步枪
三八式骑兵卡宾枪
在德国的帮助下,曰本在1940年组建了第一支伞兵部队,就像坦克在曰本被另外起名 为“战车”一样,日军也给伞兵部队另外起了“挺身落伞部队”的名字。有意思的是,日军并没有选择德国师傅所使用的冲锋枪,而是打算另外在步枪上改造合适的武器。主要原因是曰本军方认为“只要一颗子弹就能打死的人,却用几十颗子弹去消灭,这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浪费行为”,并且步枪的命中精度比冲锋枪要高很多,所以伞兵部队还是装备步枪的为好。这种落后的战术思想最终导致了二式伞兵用步枪的出现。二式伞兵用步枪,由名古屋兵工厂制造,此枪生产于1944年最先提供给伞兵部队的是折叠枪托的三八式马枪和可拆卸枪管的九九式短步枪,结果发现都不适合伞兵使用。最终,日军决定在九九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制新型伞兵用步枪,而曰本伞兵部队在1943年新型二式伞兵用步枪出现前就只能使用不合适的三八式马枪凑活了。为了便于伞兵携带,二式步枪被设计成可以拆卸为两段的结构,枪的前后段可以用一根插销固定,二式步枪的前段枪管下部设计有一个卡榫,将插销对准插孔并且旋紧插销即完成了步枪的组装,插销和卡榫卡接在一起,实现了枪管的密合和步枪的固定。在野战条件下,无需任何工具就可以在数分钟内将该枪拆卸或者组合完毕。二式伞兵用步枪发射7.7×58毫米无底缘步枪弹,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均略小于九九式步枪,该枪的射击精度良好,但是重量略大于九九式短步枪,主要原因是二式伞兵用步枪在两段的接合部使用了插销卡接结构,因此重量有所增加。二式伞兵用步枪仅仅在名古屋兵工厂生产,在1943年~1945年两年间,大约生产了22,000支二式步枪。在日军伞兵部队屈指可数的几次战斗行动中,二式步枪基本上都参与了战斗,最有名的一次战斗行动就是日军对冲绳岛机场的决死机降攻击行动,该枪在与美军的对抗中暴露出了火力贫弱的最大缺陷日1943年后产7.7mm有阪伞兵2式可拆卸步枪(枪可拆为2节便于携带)在三八式步枪和九九式步枪的基础上,日军研制并装备了数款狙击步枪,这些狙击步枪,不管是在抗日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给盟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日军装备的狙击步枪主要有九七式狙击步枪以及九九式狙击步枪。 九七式狙击步枪是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其结构与三八式步枪相同,只是加长加厚了枪管,并且加装了4倍瞄准镜。由于特制的6.5×50毫米减装药子弹在枪膛内即完成燃烧的全过程,子弹在飞出枪口时产生的烟雾和声音等容易暴露方位的特征基本没有,凭借此种特制子弹和必死的决心,日军狙击手往往可以干掉整个炮班而不被发觉。1942年,在太平洋战场的日军又装备了一种新型狙击步枪,这就是九九式狙击步枪。九九式狙击步枪是在九九式长步枪的基础上加装了九七式狙击步枪的4倍瞄准镜。九九式狙击步枪通常使用特制的7.7×58毫米减装药子弹,但是由于7.7毫米子弹装药量多于6.5毫米子弹,因 此,九九式狙击步枪的发射特征比九七式狙击步枪的发射特征更为明显。一般来说,在太平战场上,由于美军占据火力的绝对优势,因此日军狙击手更喜欢使用九七式狙击步枪。
在抗日战场上,九七式狙击步枪得到了广泛应用,日军曾经在淞沪会战中广泛使用过加装瞄准镜的三八式步枪,在正面战场上,装备九七式狙击步枪的日军狙击手通常被用于狙杀敌方中高级指挥官、炮班以及机枪组,由于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缺乏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同时部队的素质又相对较低,日军狙击手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战绩。在太平洋战场上,装备九七式或者九九式狙击步枪的日军狙击手通常都躲藏在草丛或者树冠中,使用特制的减装药子弹对美军的战地指挥官、坦克车组、炮班以及机枪组进行决死狙杀。总的来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狙击活动远比美军来的活跃,日军狙击手往往抱着必死的决心进行狙击活动,这些狙击手可以在同一地点潜伏长达一周的时间,以等到合适的目标加以狙杀。但是由于日军狙击手的战术非常呆板,美军通常都会使用M3型坦克的37毫米高爆弹对可疑地区的树冠进行清扫,日军的狙击手就会“像被霰弹枪打中的鸭子一样纷纷掉落下来”。在美军加强了戒备之后,日军此种类型的狙杀就只能是为美军坦克手送上一道道开胃甜点而已曰本6.5mm97式狙击步枪.由于曰本本土极其缺乏资源,经济上根本不能承受大规模使用重炮武器的负担,因此机枪武器在日军的火力支援体系中处于支柱地位,日军在步兵部队中普遍装备了轻重机枪以弥补日军单兵火力的不足,日军每个小队都装备了一挺轻机枪,每个中队都装备了三至四挺重机枪,加强部队的编制更是达到了普通部队编制的二至三倍。日军在整个二战中使用的机枪种类繁多,除了最为出名的十一年式“歪把子”轻机枪外,日军还装备了九六式轻机枪、九九式轻机枪、三式重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等等,某些部队甚至使用过缴获的中国制捷克ZB26式轻机枪。这些机枪中,十一年式、九六式轻机枪以及三式重机枪都是使用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步枪弹,而九九式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则是使用7.7毫米九二式半底缘尖弹。在1939年的时候,日军共装备了三种口径一致却不能通用的7.7毫米枪弹,分别是海军和海军航空兵使用的7.7毫米全底缘机枪弹、九二式和九九式机枪的7.7毫米半底缘机枪弹以及九九式步枪使用的7.7毫米无底缘步枪弹,这三种枪弹虽然口径一致,却不能通用,如此繁杂的枪弹种类,想必日军的后勤压力会十分沉重。相比之下,虽然十一年式、九六式轻机枪以及三式重机枪发射的6.5毫米枪弹虽然杀伤力不足,但是却实现了与三八式步枪的高度通用化,至少日军的后勤官不会为分清三种不同的枪弹而伤脑筋了.十一年式轻机枪于1922年(大正十一年)设计成功并装备部队,为了简化后勤供应,该枪采用了三八式步枪的6.5×58毫米步枪弹,由于十一年式轻机枪的枪托向右侧弯曲,因此在我国也被称为“歪把子机枪”。十一年式机枪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使用螺旋状散热片进行冷却,该枪是机枪史上唯一采用弹斗供弹原理的轻机枪,弹斗为漏斗状,容弹量为30发,每5发子弹都使用三八式步枪的弹夹装填在一起。由于曰本糟糕的子弹制造工艺,使用十一年式轻机枪时必须先将子弹涂油然后才能放入弹斗,否则的话,公差过大的子弹往往会导致供弹故障,因此在十一年式轻机枪的枪托内藏有油壶。理论上来说,这种供弹系统节省了更换弹匣的时间,副射手只需不停地将普通的三八式步枪使用的5发弹夹装入弹斗内,机枪就可以实现不间断射击,但是实际使用中,这种设计产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弹斗式供弹系统太过复杂,实战条件下故障频频,在持续射击时枪管会很快过热而不能射击,而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快速更换枪管的问题,因此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枪管冷却,在实际使用时,以300发为连续射击的上限。十一年式机枪的供弹系统的设计可以说是曰本人在武器设计上独出心裁却又糟糕透顶的典型之一,此种设计在十一年式轻机枪后就没有再被采用过。由于十一年式机枪糟糕的设计,曰本于1936年(曰本神武纪年2596年)在十一年式轻机枪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新型九六式轻机枪,该枪着重改进了十一年式机枪供弹系统和持续射击能力的缺陷。九六式轻机枪在设计时参考了捷克ZB26式轻机枪的供弹系统,外形与ZB26式轻机枪非常相似,与ZB26外观的主要区别是九六式轻机枪采用了30发弧形弹匣供弹,而不是ZB26的20发直型弹夹。九六式轻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冷却方式为轻便的气冷式。参考ZB26的设计,九六式轻机枪是曰本第一挺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轻机枪,这种设计使得九六式轻机枪可以保持足够的火力持续性。九六式轻机枪口径仍然为6.5毫米,使用三八式6.5×58毫米半底缘尖弹,发射三八式尖弹时初速为730米/秒,该枪全长1054毫米,重量为8.85公斤。九六式轻机枪构造简单,坚固可靠,在射击时极少发生故障,该枪的特殊之处是可以配备刺刀,以进行白刃格斗用。九六式机枪本来是用于替代十一年式轻机枪的,但是由于生产能力的不足,该枪直到 珍珠港事变之后才全面装备日军在太平洋战区作战的部队,“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的第25军则是第一支全面换装此种新式机枪的日军部队。西方第一次知道该种武器存在则是英军缴获九六式轻机枪以后的事情了。与三八式步枪一样,十一年式和九六式轻机枪都存在口径过小、侵彻能力小以及停止能力差的缺点。因此,曰本于1939年(曰本神武纪年2599年)在九六式轻机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是将口径改为7.7毫米,新枪被命名为九九式轻机枪。九九式轻机枪发射7.7毫米半底缘弹,由30发弧形弹匣供弹,弹丸初速为70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理论射速为800发/分,枪全长1186毫米,重9.94公斤。该枪是日军在二战中使用的最为优秀的轻机枪,但是由于曰本工业生产能力的限制,其产量并不是非常的大。日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重机枪是在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当时日军大规模装备了法国的7毫米哈其开斯重机枪,在此基础上,日军于1914年(曰本大正三年)设计出一挺新式重机枪,并命名为三式重机枪,该枪口径与三零式以及三八式步枪一样,采用了6.5毫米口径,发射6.5×50毫米三八式步枪弹,该枪为导气式自动方式,采用气冷式冷却方式。三式重机枪枪管口部设计有消焰器,枪管后部有散热筒,机匣后部参考马克沁式重机枪,采用了平行护手设计,该枪配有重型三角架以提供稳定的射击平台。三式重机枪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广泛装备使用的重机枪之一。
出于与九九式轻机枪相同的原因,曰本于1932年(曰本神武纪年2592年)在三式重机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九二式重机枪,主要的改动是将口径改为7.7毫米,发射7.7×58毫米九二式半底缘步枪弹。九二式重机枪的自动方式和冷却方式均与三式重机枪相同,该枪采用30发弹板供弹,发射7.7毫米半底缘步枪弹时初速为721米/秒,表尺射程为2700米,理论射速450发/分,枪长1225毫米,枪身重26.6公斤,包括三角架时全枪重62.5公斤
九二式重机枪[三式重机的延续]

汉化交流空间二战中日军所使用的最糟糕的武器莫过于手枪了,侵华日军使用的手枪多达十余种,却没有几款是堪用的,为了简单起见,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这些手枪,只是选择典型的南部十四式手枪加以介绍。提起南部十四式手枪,就必须说到南部纪次郎大佐和他设计的几款自动手枪。1904年,曰本枪械设计师南部纪次郎大佐设计出曰本第一款自动装填手枪,该枪被命名为南部式(Type Nambu)手枪。南部式手枪口径为8毫米,8发弹匣供弹,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方式,发射由南部纪次郎大佐设计的8毫米子弹时初速为325米/秒,有效射程为50米,枪长2 29毫米,枪重0.875公斤。该枪并没有被曰本陆军采用为制式手枪,但是仍然有一些军官自行购买并装备使用。有意思的是,当时曰本陆军使用的最多的手枪就是大名鼎鼎的毛瑟M1896式手枪。在使用过程中,南部式手枪暴露出了故障率偏高的最大缺点。1920年,曰本陆军开始研制一款新式手枪以普遍装备部队。以南部式和南部陆式手枪为基础,南部纪次郎大佐和他手下的设计人员于1923年研制出一支新的8毫米口径的自动手枪。该枪于1925年(大正十四年)定型,并于1927年被曰本陆军正式采用为制式手枪,由于该枪是在大正十四年定型,因此被命名为南部十四式手枪,也称为十四式手枪。该枪的原理与南部式手枪一样,自动方式也为枪管短后坐式,发射8毫米南部手枪弹时初速325米/秒,有效射程50米,枪长228毫米,重0.85公斤,该枪配用的皮制手枪套外形极像王八的外盖,因此被我国军民称为“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枪在可靠性上相对于南部式手枪并没有较大提高,射击时的卡壳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可以这样说,日军在整个侵华战争中就没有一款自行研制的手枪可以和盟军大量装备的毛瑟以及M1911相比的。当时中国军队大量装备了毛瑟自动手枪,日军在与这种手枪的交火中往往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甚至专门为毛瑟发明了这样一种战术:士兵便衣携带20响毛瑟自动手枪,专门在城镇中与日军展开巷战。毛瑟强大的近战火力往往让日军伤亡惨重,而当时配备的南部式手枪根本就不能和毛瑟抗衡,甚至连三八式步枪也无法压制毛瑟的强大火力。在整 个战争中,南部式以及南部十四年式手枪让使用该枪的日军军官大吃苦头,甚至靠缴获武器来补充自己的抗日游击队也对其的性能颇有微词南部十四式手枪, 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枪(使用枪套的南部手枪
南部十六连发自动手枪,它可以连射16发
在整个二战中,日军的轻武器远远落后于当时的各个参战国。当时的其他参战国基本上都大量装备了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甚至当时的国民党军也大量进口并仿制了诸如伯克门式(MP18I的进一步改型)、M1928汤姆逊式等类型的冲锋枪。日军在与国民党军的交手中屡屡吃尽冲锋枪的苦头,特别是国内仿制的伯克门式9毫米冲锋枪(国内称为“花机关枪”,在国民党嫡系部队中装备到了班长级),甚至配备了100发的鼓型弹夹,真真是泼弹如雨。在血的教训下,日军于1935年开始研制新式冲锋枪,该枪便是鲜为人知的百式冲锋枪。 1937年,南部纪次郎大佐研制出了曰本第一款国产冲锋枪样枪,该枪被称为南部式冲锋枪。南部式冲锋枪采用50发弧形弹匣供弹,使用8毫米南部手枪弹,主要的枪机套件均是仿造德国MP34型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原理,由于该枪没有保险装置,在子弹上膛后便一直处于开膛待击状态,因此在使用该枪时必须十分小心,不然的话很容易走火,这个问题在百式冲锋枪的研制过程中一直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此在百式冲锋枪中也保留了此项严重缺陷。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在认真听取陆军参试人员的意见后,南部式冲锋枪的弹匣被移至机匣左侧并呈水平状,这种类型的布置与英国斯登冲锋枪及其类似。新的冲锋枪1940年(曰本神武纪年2600年)定型并被命名为“百式”冲锋枪,该枪使用8毫米南部式手枪弹,采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枪全长903毫米,枪管长280毫米,枪重4.2公斤,可控射速为300发/分,最高射速700发/分。百式冲锋枪枪身上钻有散热孔,同时配备了三零式刺刀。该枪于1941年2月开始少量装备特别部队以及东南亚的日军,在抗日战场上,此款冲锋枪极其罕见。百式冲锋枪可以分为前期型、后期型和折叠枪托型三种,这三种类型的产量都很小,分别是1000支、10,000支和230余支,相对于三八式步枪上百万支的产量来说,真是少的可怜。出现这种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日军落后的战术思想。在前文已经提到,日军一直认为“只要一颗子弹就能打死的人,却用几十颗子弹去消灭,这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浪费行为”,同时曰本当时已经是不堪重负的军火工业也没有能力大量生产这种冲锋枪了。早期型百式冲锋枪配备有脚架,枪身下配有刺刀柄,其准星为切线式准星,表尺射程为惊人的600米(作者对此表示怀疑,因为8毫米南部式手枪弹根本没有这么远的有效射程,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日军对精确射击的迷恋),从50米~600米间,每50米为一个刻度。后期型与早期型相比,做了如下重要改进:刺刀直接安装在枪口部位,同时表尺变为固定式,取消了脚架设计,同时,后期型使用的弹匣也更为坚固,但是这样一来,两种型号的弹匣就不能互换了。后期型也叫实战型,其加工工艺更加简单,大量使用了冲压技术以方便生产。而折叠枪托型则是在早期型百式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的,主要改动是将枪托改成折叠式枪托。该种型号的冲锋枪主要配备海军的伞兵部队" 大正10年式手榴弾
可手掷或用大正10年式掷弹筒发射,中国俗称48瓣 九一式手榴弾"自带发射药筒,可手掷或用89式掷弹筒发射,引信延迟时间7秒 九七式手榴弾
8 G. p ]3 k1 g# }% Qhunking.game.topzj.com去掉发射药的九一式手榴弾改造,可手掷或用大正10年式掷弹筒以及一切枪口掷弹筒枪挂掷弹筒发射,引信引信延迟时间4秒 九九式手榴弾
可手掷或用大正10年式掷弹筒以及一切枪口掷弹筒枪挂掷弹筒发射,引信引信延迟时间4秒 九八式手榴弾
只能手掷引信引信延迟时间4秒
大正十年式
九一式昭和6年制定
九七式昭和12年制定 `
末期型陶器制昭和19年~昭和20年生产

Ⅶ 日本侵略中国时中国哪来的枪和子弹

日本的鼎盛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
有625万兵力达在中国战场上师的一半时间,但当时日本还没有达到人们的最大数量,所以有250到最高270万应该差不多后来由于太平洋战争,日本从战场上部署了大量在东南亚和美国中国军事进攻的爆发,所以当时刚刚超过20万部队中国战场。

Ⅷ 日本投降后,700万军队缴械了多少武器

二战期间,日本作为主要战犯国,给受害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二战末期,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开始共同对付以德日为主的法西斯国家。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彻底击垮了日本。15日,日本向全世界公开宣布投降,这场规模空前的世界二战彻底结束。当时日本投降700万军队,共缴械了多少武器呢?其中仅步枪就有370多万支。

日本侵华日军和关东军在中国战区共有128万兵力,则向我方投降。我方缴获步枪68.6万支,手枪6万多支,机枪约三万挺,各种火炮和掷弹筒共1.2万门。战车、装甲车、卡车等共计一万六千多辆,其中卡车有15785辆。同时,各受降区共有95万伪军投降。苏联军队同样从日本70万关东军以及千岛群岛日军中收缴了大量武器,而且数量比我方更多。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关东军的武器储备非常大,其在东北和半岛地区以及日本国内都有庞大的军工厂和军需工厂。

Ⅸ 侵华日军的主要装备的资料

抗战期间中、日两军主要轻武器对比

1、手枪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自来得手枪”,其正式名称是毛瑟M19327.63毫米冲锋手枪
(MauserMilitaryPistol)。德国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当时中国军队的精锐部队中(如87师、88师),连轻机枪射手都往往配发有这种手枪。在中国又称“快慢机”。该枪机构坚固,动作可靠,火力强大,可以单发,也可以连发。采用了可卸式供弹具,包括10发(短)弹匣和20发(长)弹匣两种。该枪配有木质枪套,除具有保护和携行手枪的功能外,必要时可将木枪套驳接在手枪握把上,作为枪托抵肩射击,有效射程达150米。使用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初速高,枪口动能大,杀伤威力和侵彻力都非一般军用手枪可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由日本人南部在东京炮兵工厂设计出。到了1925年,日本陆军为了要大量配发手枪到部队,将简化设计后的南部式手枪定型为大正十四年式。本枪为日军在侵华战中装备的主要手枪。它使用的是日本独有8毫米子弹。南部手枪不但样子怪,威力也小,与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自来得手枪(即驳壳枪)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东西。总的来说,南部式手枪不是很成功的手枪。由于这枪的皮套有个圆形的盖子,所以中国民间俗称其为“王八盒子”。

2、步枪
中正式步枪——又称二四式步枪,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力部队的制式步枪。该枪仿制自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口径7.92毫米,枪全长1110毫米,枪全重4千克,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该枪性能优良,操作简单,结实耐用,火力强大,使用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该弹尖头、平底、铅心、黄铜或者覆铜钢被甲,弹头质量10克,初速870米/秒,膛压304MPa。该弹的特点是:威力大,杀伤效果好,精度高,弹种齐全,用途广泛。

三八式步枪——枪长约128厘米,使用6.5毫米有坂步枪弹。由于弹头形状、膛线缠度等原因,使得其飞行状态非常稳定,弹道平直,射入人体之后,不容易发生翻转、滚动。子弹射入口和射出口的大小基本一致,都比较小。

3、机枪
捷克造轻机枪——即着名的zb—26轻机枪,原产于捷克,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要装备的轻机枪。该枪口径7.92毫米,全枪长1165毫米,全枪重9.0千克,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为550发/分钟。该枪全枪重量较轻,枪管可快速更换,射击精度也相当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歪把子机枪——正式名称是“十一年式轻机枪”,由于该枪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故得名“歪把子”。它是当时侵华日军主要装备的轻机枪。该枪口径6.5毫米,全枪长1100毫米,全枪重10千克,初速756米/秒,表尺射程1600米,理论射速为500发/分钟。该枪结构怪诞,供弹系统设计复杂,人机工程性相当差。

4、冲锋枪
花机关——德国的柏克门MP18I式9毫米冲锋枪。淞沪会战期间,中日两军都装备了这种枪。早在1932年的“1.28”淞沪抗战期间,日军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中就有它的身影。1937年的“8.13”淞沪会战中,日军在上海市区的巷战中也曾使用过它。

5、重机枪
二四式重机枪——民国时期国造重机枪,于1935年(民国24年)研制,所以叫“二四式”。马克沁水冷式,以德国的MG08式为基础,同时吸取了英国Vickers式、德国1909式外销型、俄制M1910式的部分优点,在细节上作了一些简化(比如枪架)。总体性能不逊色于德国原版。该枪主要由当时的金陵兵工厂生产,该厂位于南京城外的雨花台附近。

九二式重机枪——为侵华日军主要装备的重机枪。它是日本神武纪元2592年(1932年)定型出品,因而被定名为“九二式”。它是日本三年式重机枪的改进型,自动方式仍然为导气式原理,冷却方式为气冷式。发射7.7毫米九二式半突缘尖弹,弹头初速为732米/秒,表尺射程为2700米,由30发供弹板供弹,理论射速为450发/分钟,枪身长为1225毫米,枪全重为63.5公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6、手雷、掷弹筒、迫击炮
英国的米尔斯(Mills)手榴弹——它于1915年由英国炸药工程师Mills设计而成。它的许多设计思想(比如发火机构和延期机构),被后来数十个国家的上百种手榴弹所采用,影响深远。米尔斯手榴弹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当时中国的抗战主力部队并不是以米尔斯手榴弹为主要装备,但在一些军官的手中保有少量的该种手榴弹。比如据史料记载,南京保卫战中,在教导总队的连级军官的身上,就见到过该种手榴弹。

八二迫击炮——当时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普遍装备的是二十年式八二迫击炮。该炮由中国的金陵兵工厂生产,由法国的Brandt八一式迫击炮仿制而来。 该迫击炮为曲射火炮,弹道弯曲。

掷弹筒——当时侵华日军装备的一种轻型支援火器,相当于一种微型迫击炮。口径50毫米,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它携行方便,操作简单,不占编制。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它曾普遍装备日军一线部队。

7、毒气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使用的毒气,主要是二苯氰胛,军用代号为“红1号”。 这是一种喷嚏性毒气,主要刺激黏膜,能引起喷嚏、呕吐,也可以引起流泪。一旦中毒,在半分钟之后便能使战斗人员丧失战斗力。尽管二苯氰胛是一种刺激剂而不是致死性毒气,但浓度过高时也能造成人员严重中毒,伤员口鼻出血,最后窒息而死。日军通常用火炮、迫击炮和毒气筒施放此种毒气,有时也用小型毒气炸弹施放,使之产生一种微粒气溶胶云,以此来杀伤人员。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装备的防毒面具对此种毒气无法进行有效防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点击查看灌水过滤后的回复]

Ⅹ 侵华战争中日军的先进武器都是哪来的

马尾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比较奇怪,一个圆圆的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粗的麻绳,很有点中国古代流星锤的味道,我们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很少看到这种武器,但实际情况是这种武器在红军和早期的八路军当中相当流行,而后来看到的鬼子香瓜手雷和仿制M24的木柄手榴弹,当时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档品呢。

汉式(汉阳造)步枪
从1895年开始, 湖北枪炮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

主要生产者为位于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抗战时其步枪厂于1938年交与21厂,因此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字厂徽及‘汉式’字样。

由于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内。

汉式(汉阳造)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双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外露单排弹仓,5发, 曼里夏式弹□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mmx57
枪管长度: 29.13"
枪重: 4.14 kg

巩造九八式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x57mm
枪管长度: 73.8公分
枪重: 4.08 Kg

中正式步枪

抗战期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兵工厂内,曾仿制过这种步枪供八路军使用。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4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92x57mm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是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八式步枪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三八式步枪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山字形准星
口径: 6.5x50mmSR
枪管长度: 79.7cm
枪重: 3.95 Kg.

四四式骑枪

这种枪1909年在日本开始试制,在1910年底定型,命名为“四四式骑铳”,一直生产到1940年间。我军部队中的四四骑枪数量不少,在朝鲜战争中仍有使用。

作业原理 旋转枪栓, 毛瑟式前栓榫锁定, 手动
弹匣容量 内藏式弹仓,5发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山字形准星
口径 6.5x50mm
枪管长度 460mm
枪重 3.9 Kg
兼容性 三八短铳

C96手枪

在我国南方称为“驳壳枪”,北方称为“盒子炮”或“盒子枪”。

该枪因威力大、故障少,弹匣装10发子弹,性能优于日本“王八盒子”手枪,被我国抗日军民大量装备。

在战场上是“王八盒子”的死对头,是近战中令日本鬼子胆寒的武器。

作业原理: 起落式闭锁枪机,短后座力作业 ,半自动
弹匣容量: 10发内置式
击发方式: 单动式
瞄准具: 表尺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7.63x25mm(7.63 Mauser)
枪管长度: 3.9吋
枪重: 2 lb.
兼容性: Mauser 1896
制造厂: Mauser
制造年代: 一 次大战之后

鲁格P08手枪

俗话说盒子挎鲁子,一个挎一个,我军也装备少量德制鲁格P08手枪。

作业原理: 肘节式起落闭锁 半自动
弹匣容量: 单行排列式弹匣8
瞄准具: 凹形照门, 刀片形准星
口径: 9x19mm
枪管长度: 101.6 mm
枪重: 0.85 kg

ZB26轻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名枪,该枪造型特殊,棱角分明,极有立体感。一般看过抗战影片的网友,都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武器。捷克式轻机枪也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从反围剿时期开始,到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都大量使用这款武器,其中在抗战期间使用这款武器的数量最多。

口径:7.90公厘
枪全长:1,165公厘
枪身重:9.0公斤
瞄准基线长:568公厘
枪管长:602公厘
来复线数:4条
来复线方向:右旋
来复线缠度:240公厘
初速:830公尺/秒
表尺射程:1,500公尺
射速:550发/分
装弹具式样:弹匣
装弹具装弹数:20发
自动方式:汽退式
冷却方式:气冷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十一年式轻机枪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非常有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经缴获过不少日军的十一年式轻机枪。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7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90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3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22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2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7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