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为什么不和德国人打
1. 盘点二战期间,为什么日本不跟德国一起进攻苏联
因为打苏联日本捞不到好处,如果苏联战败,资源大部分肯定是被德国通吃,如果德国心情好,可能会分你一点资源,也就一点而已,别指望他多分点给你。人家德国白皮猪一直看不起黄皮猴子,搞不好直接翻脸(因为你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2. 二战时期,日本和德国为啥没有战略协作
日本和德国没有战略协作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心怀鬼胎。当德军横扫波兰之时,日本人在亚洲战场上与中国军队陷入了相持阶段。因此德国人在欧洲与英法厮杀,明显是日本人所喜闻乐见的。德国人的每一次胜利都是日本人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一次助力,没有了英法的制衡,日本可以放开手来进一步征服中国。因此日本人更倾向于利用这个千载不遇的契机来完成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至于配合德国人的欧洲战略,日本人高层则相当的谨慎。
最终日本与德国对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贪婪以及双方的互相不信任感,彻底埋没了双方进行联合作战的一切可能。
3. 二战时的日本为什么没和德军夹攻苏联
因为日本的实力限制,并不足以支持他在入侵中国和东南亚的同时继续分兵入侵苏联。
一系列的条约和措施,其实都源于日本军事实力不够强大的缘故,无力分兵作战。它更无力越过西伯利亚进攻苏联莫斯科等重点地区。只能寄希望于保有在东亚地区的既得利益而已。
4.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不和德国夹击苏联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横扫欧洲大陆,所向无敌。1941年6月,德国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电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日本之所以在苏联被德国打的措手不及的时候没有从后面捅上一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利益。
二战时期,日本最为紧缺的资源就是石油。当时的西伯利亚虽然已发现了大量煤炭、铁矿等资源,但却还没发现石油。而苏联为了防着日本偷袭,也在远东边境地区驻守了一百万的军队。所以日本完全没有必要冒着重大损失的风险,去抢夺一块他并不是迫切需要的地区。
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却有现成的油田。抢占东南亚,夺取战略资源才是最符合日本核心利益的举措。因此,当时日本不选择进攻已被德国打的奄奄一息的苏联,而去挑战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这既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5. 日本为何不与德国夹攻苏联,反而招惹美国
日本与德国的关系并不是太过亲密,进攻苏联并不符合日本人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愿意和德国人配合,加入当时日本出兵苏联,二战格局真的会因此而改变,但是最后的赢家一定不会是日本,各怀鬼胎的人在一起合作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队友会做出什么事情。
假如日本人不去打美国,而去打苏联,苏联很有可能败亡,但是日本人也会被打的一蹶不振,二战就成了希特勒一个人的舞台,不过他最终也不会去的胜利,快速扩张只会把自己撑死,有限扩展才是王道。
6.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不和德国一起夹攻苏联
日本没有和德国夹攻苏联,选择南下东南亚最大的动机还是因为能源。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美国逐步限制了对日本的能源出口。日本这个国家本身几乎什么资源也没有,因此日本严重依赖进口。美国停止对日本能源出口以后,使日本的军工企业陷入了困境,甚至影响力前线的战事。
如果日本北上进攻苏联,日本的战争储备会消耗殆尽,但得到的土地却没有想要的资源。但是南下东南亚则可以获取石油、橡胶等重要资源,更何况英国正在苦战,美国远在太平洋对面。在各方面因素的主导下,日本选择南下进攻东南亚。
7.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没有和德国一起进攻苏联
日本开始也想啊,也做了尝试,然后在一个叫诺门罕的地方被苏联人打败了。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亡6万余人。
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死亡9703,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合计25655人。(15251名苏军伤兵,其中由子弹造成44.2%,由弹片(炮弹、地雷、手雷)造成48.4%,由航弹弹片造成6.5%,由刺刀造成0.9%)。
日军战死7696人,失踪1021人,负伤8647人,生病2350人,合计损失19000人。其中62.7%损失于苏军的炮击和航空轰炸,毕竟苏军发射了31000吨炮弹炸弹。
从伤亡上看,苏军损失更大,但是从战略目标上看,日军几乎被全歼的战局让日本也认识到苏军的强大。所以日本人放弃了北进的战略(还没有完全放弃,但是起码北进派别是没有太大勇气提了)
当然因为美国的封锁日本缺乏石油和橡胶,而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冰原当时还是未开发地区,并不知道下面有没有石油,所以日军南进就是必须的了,抢夺印尼的是有和东南亚的橡胶。
8. 日本当年为什么没能联合德国夹击苏联呢
众所周知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和德国轴心国中唯二两个能打的,1941年德国开始“巴巴罗萨”行动,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百万德军一路打到莫斯科城下,那么此时的日本为什么不从东边进攻苏联,与德军一起将苏联击溃彻底解决这个庞然大物呢?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一、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署的《德日反共协定》包括未公开的秘密条款,都没有明确规定缔约国在其中一方进攻苏联时另一方需要共同履行进攻或者协助的义务。这一点在1939年日苏之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就显示的很明显了,在日苏战役还在进行的1939年8月23日,德国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举动明显表示日德之间对于苏联没有协作机制。而且即便在1941年6月德国发动对苏战争后,日本主动询问是否需要配合时,高傲的德国人也只是回复说日本可以自主行动,没有提出协助要求。
总之以当年日本的实力联合德国夹击苏联是不符合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后我想说当年日本脚下就有一个大庆油田但他们始终没能发现,这也许就是国运吧,但是是属于我们的。
9. 二战中为什么日本人不敢打德国人
你好,二战时,日本是轴心国成员,跟德国是盟友关系,所以是不能动手的,就像美国和英国也不可能打仗一样。
10. 二战中,日本为何不与德国夹击苏联
1941年6月,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苏联发起猛攻,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大军势如破竹,直插莫斯科,而苏联由于防范不力,只能疲于招架。而此时同为轴心国的日本,在苏联的另一侧却没有任何帮助德国夹击苏联的动作,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
三是日本的国家利益驱使。德意日的轴心国联盟并没有那么亲密,尤其是日本与德国,相当于在两个槽中吃草,实是划片儿经营,达不到着眼全球战略协调那么大无畏的层面。自日本进犯苏联利益之后,虽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但苏联并未放松对日本的防范,加之以中国东北抗联义士们对关东军的顽强抗争,日本实在不愿意再去啃苏联这块硬骨头。从自身利益出发,日本关东军将更多精力放在坐稳在华的既得利益,或许也在坐等苏德极尽消耗、两败俱伤,到那时再另谋它利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