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境游要多少钱
⑴ 日本游自由行多少钱
我之前也想自由行来着,但是一问才知道需要旅行社给出全套机票酒店才能送签,然后要求年薪10w以上,我要求达不到。。最后还是就踏踏实实的走团了。。旅行团的话价格相对还是比自由行划算的,我们之前走自由行的预算是8k一个人机票和酒店和签证,后来最后选来选去走众信旅游的团了,所有的下来才6980,我自己购物的话不算,吃喝住行都包含了其实也不算贵,如果你还是想自由行,可以详细的问问旅行社吧
⑵ 去日本旅游,最少一次要花多少钱
截止到2020年1月13日,去日本旅游最少一次要花的费用大致在4000元~5000元之间不等,具体需要以实际行程安排为准。
去日本旅游的费用通常包括日本签证费用、往返机票、全程酒店、每天餐食、全程门票、购物等费用,不同的签证类型、不同的航空公司、不同级别酒店和房型、不同的饮食风格特色、不同的行程安排、不同的游玩天数,都会对全程旅游费用造成很大差异。
(2)日本全境游要多少钱扩展阅读:
日本旅游注意事项:
日本的雨水可谓做到了雨露均沾,每个季节都有降雨,不像大陆这边集中在夏季居多,日本秋天的降雨量也是非常多的,海洋性的气候导致阴晴变幻莫测,所以在出行前备一把伞才是王道。
日本对饮食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在东京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因为它们有号称是世界第一有值得管道水,同时日本的甜点也是十分出名的,不管是用料还是做工都是最好的,日本的点心造型都格外的精致,让人有一种不忍下口的感觉。日本料理的食材也是格外新鲜的,可以去尝一下。
游客去拜访或者回到宾馆,或者进入办公场所都是要换拖鞋的,有时候甚至要换两边拖鞋,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⑶ 去日本旅游一周大概需要多少钱
1、交通消费 2、住宿消费 3、餐饮费用 4、景点门票 日本是我们的东方邻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一个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度,日本的近代非常发达,科技和经济都是世界一流的存在,目前也是一个超一流的旅游产业强国,那么去日本旅游,根据日本的消费等客观因素,日本旅游一周需要花费多少钱呢?
1、交通消费
要想在机票上省钱,春秋、吉祥、捷星、桃子等廉航是标配,最低1000元人民币就能飞日本。想坐得舒服又控制成本的话,可以关注ANA提起半年到一年放票的特价活动,有时也能淘到3000元不到的好机票。
在日本境内坐车,建议提前在国内购买日本铁路通票TheJapan Rail Pass,7日通票成人29110日元,儿童14550日元,一周内可以无限次乘坐电车和大部分新干线列车,比单独买票划算多了。
2、住宿消费
普通的民宿和小旅馆一般每晚4000-9000日元,商务酒店(Tokyo Inn, RouteInn等)双人间每晚7000-10000日元,APA、MyStays等连锁酒店集团通常标价15000-20000日元/晚。
日本最有特色的住宿就是胶囊酒店了,世界上第一座胶囊酒店就在大阪诞生,虽然舒适度没有酒店那么高,不过价格非常便宜,只要2000-3000日元/晚,不嫌空间狭小的话可以去体验一下。
3、餐饮费用
日本街头的平价餐厅很多,比如我们国人很熟悉的食其家Sukiya,、松屋Matsuya和吉野家Yoshinoya,一碗牛丼大约200日元左右,而套餐的价格则在500-750日元,非常实惠。
要想吃一些更有日本家庭风味且价格不太贵的料理,可以去大户屋、弥生轩等定食餐厅,一道日式主菜,一碗味增汤,一份腌菜,有时还会有沙拉,价格500日元到1000日元不等。
4、景点门票
日本的公园和寺庙通常都是免费的,博物馆的常设展大多免费,特展一般1000-2000日元,户外徒步和城市暴走不用花一分钱,还可以免费参与本地的节日(樱花节、阿波踊、学园祭等)。
对于那些需要花钱的景点,可以买组合票,很多城区和小镇为了发展旅游业会推出热门景点组合票,一般在2000-3000日元,可以在各个地方的游客中心购买。
这么算下来,去日本玩一周至少需要花90000日元,也就是5500元人民币(包含机票在内).
⑷ 去日本旅行需要花多少钱
去日本旅游具体要花多少钱,主要是看旅行的天数和游玩的档次,人均的花费大概就是10000-15000元的样子,去日本旅游,自由行是比较合适的,可以玩的比较有深度,而且难度并不高。同事在上面已经介绍了日本的冬季泡汤,那我就介绍一下日本的春季赏樱圣地,以便大家明年去日本赏樱。
赏樱花是日本动漫里常出现的情景,亲朋好友聚在樱花树下将自己置身在一片粉红花海中欣赏着樱花飘落那一刹那的美好,载歌载舞又饮又食时,的确是乐趣无穷,难怪日本人对于赏樱花总是乐此不疲。
每年的春季, 樱花慢慢由南向北渐次绽放,樱花的花期很短,仅有4-10天的寿命,它的美在于盛开时的热烈,更在于它怒放后纷纷飘落时的那种清高、纯洁和果断的壮烈场面,这种边开边落的特点被称为“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⑸ 去日本旅游要多少钱啊大神们帮帮忙
日本旅游最少要1万左右 1.时间不限制; 2.您如果对日本比较熟悉,或在日本有亲戚朋友您可以选择自助游,如果您需要跟团旅游,您只要在网络中搜"日本旅游"就会出现很多家旅行社; 3.日本的钱没人名币值钱,1人民币就可换14.50左右的日元.钱不必带的太多. 以下是到日本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1.不要忘了脱鞋 在日本,入乡随俗,无论是进入宾馆的房间,还是到日本人的家里做客,或是进会议室、办公室,总之,只要是进屋就要换拖鞋,有时还要换两遍拖鞋。换拖鞋的习俗在日本不容违犯。进屋前,千万不要忘了脱鞋。 2.出门千万要带伞 出门要带伞。日本是海洋性气候,晴雨不定,带上一把伞有备无患。旅游就带折叠伞,但是,公干、探亲就最好带长把绅士伞。因为在日本,多数商店门前,甚至私家住宅门旁,都有一个伞筐,把儿长的伞可以立在筐内,而折叠伞是不能放入伞筐中的。 3.花钱不用给小费 日本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因为大饭店、大餐厅的账单之中,已加上了10%——15%的服务费。而出租车如无特别的服务,也没有给小费的必要。至于在美容院、理发馆、酒吧及夜总会等地消费,也都无需付小费。 4.渴了就喝自来水 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车站及大型公共场所都有自来水喷水口。大饭店、大餐厅都备有矿泉水供客人饮用。 5.自带手机没法用 去日本不必带手机。因制式不同,自带手机在那儿根本没法用。另外,日本的电压为110伏特,(主要是两脚扁插头)所以,自带的相机、录像机等电池充电器如不是110-240伏特兼容的,也无法使用。 6.买什么不买什么 日本免税店里的小型家用电器质量非常好,价格也很便宜。带些回来馈赠亲朋又大方又实惠。买小件精品玩具,衣服、鞋等也不合算,大多是中国制造,而且贵的惊人。此外,日本的胶卷和相机专用锂电池也比国内贵,出国时可多带一些。日本的百货公司和商店在晚上七点左右就关门了,(只有极少数的开到九点)所以想在晚上逛商场采购几乎不可能。 7.地铁方便又便宜 如果想在日本自己逛街,最好坐地铁,因为它最便宜。日本地铁交通十分发达,地铁线路密如蛛网,地铁站直通高楼底层,供你出行选择的余地很大。日本的消费很高,出租车当然就很贵了。如果自己出钱的话,还是出门坐地铁吧。另外,旅游住酒店,你不会日文,自己出街,最好带一张酒店的名片,方便万一迷路可以搭车回来。 8.兑换货币不方便 在日本,兑换货币须在外币兑换银行或其它合法的货币兑换场所兑换。此外,还须出示自己的护照。但日本银行兑换业务只在上午9:00到下午3:00间进行。而且星期六、日及主要假日,银行还全天休息。所以一般只能在饭店里换钱,但要比银行兑换稍贵一些。 9.打电话 红色及粉红色电话:适用于打日本国内电话,只接受十日元硬币(十元三分种)绿色及金黄色电话:可以打国际长途,接受电话卡或十元或一百日元硬币。当然最好是买个IP电话卡了。 10.客要准备物品 日本酒店房间内很少有牙刷、牙膏,拖鞋最好自备,旅程中就餐很难准时,由于日本当地生活指数较高,最好自备一些零食,以便饥饿时有东西吃。如春天去最好带口罩,如果是冬天下雪还要带墨镜、帽子,勿穿高跟鞋,日本温泉多,要享用,最好自带相关用品。
麻烦采纳,谢谢!
⑹ 去日本旅游需要多少钱
截止到2020年1月13日,去日本自由行旅游的费用大致在5000元~20000元之间不等,具体需要以自己的整体消费能力为准。
去日本旅游的费用主要包括往返机票、全程酒店、全称门票、饮食、购物等费用,不同的游玩线路都会导致机票酒店等价格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游玩目的地、消费情况来斟酌自己整个行程需要花费的金额。
(6)日本全境游要多少钱扩展阅读:
自己一个人去日本旅游,应该注意在离开旅馆时带一张旅馆的名片,或是将旅馆的地址、名称等信息记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想要回旅馆时却找不着地方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在人生地不熟的日本如果想去观赏某个景点的话,也要带好地图、充足的现金、随身WiFi以及配备GPS定位的智能手机,既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也能以防出现迷路的情况。
⑺ 去日本旅游一周大概要多少钱
日本游在国内旅行社报价5000元人民币〔个人日本三日游〕和8500多元人民币〔个人日本七日游〕。如果要组团游要8500多元人民币〔七天〕。日本的一些旅游圣地如东京迪斯尼、大阪国际影城、东京铁塔门票动辄几千日元很贵的。而像日本的赏樱名地上野公园则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日本富士山只是会按照进山的每辆车的型号收取一定的进山道路费。东京银座和秋叶原商业街则是导游忽悠中国游客购物的必经之地。此外日本还有一些科普场和博物馆、商业演出、展览、比赛是会收门票的。日本旅游最好选在春冬两季。因为春天可以在日本赏樱花。九州岛的三月樱花最先开放,有南向北直至五月中旬北海道樱花最后开放才是日本全境春天樱花的谢幕。冬天可以泡日本温泉滋味很恰意,日本的伊豆温泉和北海道温泉很着名的。另外赴日旅游必须申领旅游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