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日本人参加过八路军
❶ 抗战期间,有哪些为中国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日本人
他叫松野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日本士兵的觉醒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铭记历史,我们要记住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带来的伤害;缅怀先烈,我们也要记住无数个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
❷ 抗日期间,有哪些有良知的日本军人呢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 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日本人宫川英男的名字名列其中。
宫川英男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或许有些陌生,他是一位日本人,并且曾经是一名侵华日军,他就是一位有良知的日本军人。
❸ 八路军有日本人吗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正义斗争,博得了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就是其中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他们被中国老百姓称为“日本八路”。他们的出现及其抗日义举,被称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走上台,和他们紧紧握手。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俘虏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第一批“日本八路”。
1939年11月7日,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其中,在日共中央代表野坂参三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实际上起到了整个敌后战场日人反战组织总部的作用。
在国统区,也建立了日人反战组织。这些组织是在日本革命志士的努力,并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郭沫若等的关怀、支持下建立的。1939年12月,在桂林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1940年7月,在重庆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总部。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重庆总部与华北敌后战场上建立的反战组织联系很少,互不隶属。
抗战初期,日军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很少有被俘的,有的甚至在被俘时自杀。但是随着战事的进展,必然有一些日军被八路军俘获,在我方的教育和感召下,一些被俘日军认识到了侵华的罪行,我方因势利导,由这些日本人自发组织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主要是作对日军的宣传工作,宣传侵华的非正义性和给他们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灾难。反战同盟的总部在延安,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有支部。战后这些人陆续回国,继续在日本国内开展中日友好工作。日本共产党主席野坂参三就曾是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领导人。
参加反战同盟的大多是日军中的低级军士,较高级别的战俘(或日本投降)后一直关在战犯管理所,直到建国后才释放。反战同盟成员回国后成立的组织是"中国归还者联络会",有的加入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反战同盟成员回国后成立了“八四会”,现任会长是小林宽澄。他们回国后一直受到日本政府长期监视,生活极为困难,有的到了80多岁高龄才解除监视。
❹ 日本籍八路解放军有多少人有几十万
有九千多人。
据相关资料统计,整个四野和东北军区大约有日籍战士9千多人,大多数是在医院和后勤部门,比如军医、护士、工兵、炮手、飞行员、铁路司机和卡车司机等,一般从事培养成本高,一时无法快速补充的急缺人才。很少会有日籍战士进入战斗部队,但幅信敬算是个例外。
幅信敬,18岁从日本去往中国东北,一直在哈尔滨农场工作。1945年初,日本末日将近,幅信敬这类农夫也被编入边境守备队,曾和苏军交过手。后来日本投降,他跟着长官一块投降了苏军,因为是新兵,被就地安置在了东北的战俘收容所。
(4)有哪些日本人参加过八路军扩展阅读
他们一般在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总部在延安,各抗日根据地有支部)中工作,主要是对日军宣传侵华的非正义性和给他们个人及家庭带来的灾难。其中有一些直接参加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他们在战争结束后回国,继续从事反战和对华友好工作。
其中有日本共产党主席野坂参三、 “八四会”(参加过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会长小林宽澄等。以小林宽澄为团长的日本人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老战士代表团四十多人于2015年9月初应中国政府邀请回中国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❺ 在对日的反法西斯(抗日)的战争中,有不少日本士兵反思,后叛变,参加我方,谁有相关资料、反叛日军名单事迹
这是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是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一群日本鬼子变成“日本八路”的故事。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走上台,和他们紧紧握手。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俘虏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第一批“日本八路”。 1939年11月7日,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其中,在日共中央代表野坂参三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实际上起到了整个敌后战场日人反战组织总部的作用。 反战组织在经过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演变壮大后,到1945年8月,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1945年9月至1946年上半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人民解放联盟成员大部分陆续回国,联盟自行解散。 在国统区,也建立了日人反战组织。这些组织是在日本革命志士的努力,并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郭沫若等的关怀、支持下建立的。1939年12月,在桂林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1940年7月,在重庆成立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总部。由于国民党政府的阻挠,重庆总部与华北敌后战场上建立的反战组织联系很少,互不隶属。
反战同盟的大部分人在1951-1958年间陆续返回日本,作为特殊的人员,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并不欢迎他们,他们长期受到日本警察的跟踪,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其中前田光繁老人80岁的高龄还在清扫公园,小林宽澄老人等大部分人都过着清贫的日子。
❻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日本人帮中国吗
“日本八路军”
第一个日本八路军战士是前田光繁先生。
1938年,他被八路军俘虏,曾想自杀。但是,八路军亲切热情地对待他,并耐心地给他讲解战争的本质。
1939年1月2日,在山西省王家峪八路军前线总部召开的庆祝新年的联欢大会上,前田光繁正式参加了八路军,成为第一个日本八路军战士。
20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有一部分日本人,为维护世界和平与自己的生存权利,开展了一系列反战运动。
日本共产党就走在了这一运动的最前列。
日共自1922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法西斯战争。日本全面侵华后,日共更积极号召本国人民反对战争,呼吁“不送一兵一卒到中国”。
日共领袖片山潜、德田球一等都曾在国内积极领导反战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❼ 日本侵华战争将领
日本侵华战争主要将领是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旧日本海军军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战役,例如偷袭珍珠港以及中途岛战役。
在侵华战场上,他虽然没有率军直接参与,但他作为海军省高官,直接参与筹划日本海军的派兵方案,在国内调兵遣将,增援侵华陆军,有力配合了陆军的地面作战,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对中国人民犯下战争罪行。
七七事变发生时,山本五十六时任海军省次官。他与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号称“日本第一兵家”的石原莞尔观点一致,不愿日本在对华战事上消耗过多能量,反对扩大事态,不主张立即全面侵华。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山本五十六积极配合侵华日军,出动两艘航母的舰载机在上海上空狂轰乱炸。广德、杭州等地也受到严重空袭。猛烈的空中火力给中国军队造成巨大压力,使大量中国平民遇难。
山本在1943年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一式大型陆上运输机)被击落。山本之死对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7)有哪些日本人参加过八路军扩展阅读
日本侵华战争的其他将领:
阿部规秀,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将领中级别最高者。当时,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爱国人士纷纷给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发来贺电,全国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黄土岭战斗的经过并发表祝捷诗文。蒋介石于当年12月就黄土岭战斗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了嘉奖电报。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中。
冈村宁次,侵华日军战犯,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日军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
山口多闻(1892年8月17日-1942年6月6日)二次大战时期日本帝国海军的高级将领。生于旧东京市的小石川区,中学毕业后就进入海军兵学校就读,20岁时就以该届(第40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于隔年升任少尉。
❽ 抗日期间,有哪些有良知的日本军人
小时候听长辈讲了个抗日的故事,说的就是一个日本兵在被俘虏之后,在被俘虏的那段时期,因为受到我党的开导,最后认为战争确实残酷,之后一直帮助我党,被日军发现之后,日军派了一小队人马决定击杀这个叛徒。
就在日军攻进来之后,这名日本兵和一位八路军因为打光了子弹,逃到了一个山洞,日军紧随其后,正当日军决定冲进山洞的时候,这位日本兵紧紧顶住洞口,保护身后的八路军不被发现,最后自己身体被打穿,却护住了身后的八路军。
这些子弹对游击队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清点之后足足有十万发上乘精装子弹。之后游击队将他的尸体和战死的士兵一起下葬,抗战胜利后还用伊田助男的名字建立了一所小学,伊田助男也被誉为和平使者。
如过你有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不妨留言评论。
❾ 抗日中 有没有日本军官在中国军队里面
有的——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走上台,和他们紧紧握手。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俘虏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第一批“日本八路”。
1939年11月7日,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其中,在日共中央代表野坂参三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实际上起到了整个敌后战场日人反战组织总部的作用。 反战组织在经过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演变壮大后,到1945年8月,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1945年9月至1946年上半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人民解放联盟成员大部分陆续回国,联盟自行解散。
代表人物衫本一夫简介:
杉本一夫,原名前田光繁。1916年出生于日本。1937年6月随大批日本移民来到中国。1938年初,应满洲铁路所属土建公司的招募,成为军属满铁职员。7月29日,赴河北邢台市京汉铁路双庙车站工作,当天即被八路军俘虏。 当时,日本军阀对军队的教育是,在交战中当敌军的俘虏是最大的耻辱,“与其当俘虏受侮辱,毋宁自杀殉国”。杉本一夫刚做俘虏时,被安排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临时驻地———河北涉县王堡村。他满脑子都是“是死是活”的问题,八路军战士给他讲“共产党不杀俘虏”的政策,他根本听不进去,给他看朱德和彭德怀签发的优待俘虏命令,他还是不相信。 “不杀就糟了”,杉本一夫的话把八路军干部说懵了。“你们不杀,那就得自杀,这不是更残酷吗?”杉本一夫讲出了他的心里话。 八路军干部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一边给予他生活上的优待,一边指出他对很多问题的错误的看法。渐渐地,杉本一夫的思想开始动摇。他终于选择了生路,不再为是死是活而烦恼。后来,通过进一步读书学习,杉本一夫开始懂得:战争是日本少数人得到好处、多数人遭殃的战争;中国是自卫的,日本是侵略的。当他在行军中亲眼目睹日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极大伤害时,他气得浑身发抖,就像是他自己干的坏事一样感到无地自容。他决定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反对这场野蛮的战争。 由于工作需要,1958年杉本一夫才回到日本,他被认为是危险的赤化分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打零工,直到八十高龄,还在做烧锅炉的工作,收入甚微。他经常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到处讲他的奇特经历,讲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讲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在报刊上写了大量文章。1984年他和另一位反战同盟老战士香川孝志合出了一本书《八路军的日本兵》,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1995年8月18日,杉本一夫作为团长,率“日人反战同盟成员友好访华团”一行8人抵北京访问。 现在,老人已退休,靠养老金生活,生活十分简朴。
❿ 该被遗忘:有多少日本人加入了中国解放军
据统计,前后在中国军队服役的日本人共有7万。其中4千人参加了第四野战军,在军中组成一支「鬼子部队」,在四平战役中立下大功。其余的日本人分别投身解放军的医护、培训、军工和生产系统里面,成为解放军中重要的有生力量之一。
▲ 前日籍解放军小林宽澄
回国后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大部分日籍解放军怀缅以前在部队里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多次组团访问中国,甚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中国留学,希望下一代可以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
对这些日本老同志而言,解放军曾是他们的寄托,中国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