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海军舰长有多少人

日本海军舰长有多少人

发布时间: 2022-09-05 03:19:24

1. 二战日本海军各舰舰长名单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192名将领录

你自己看吧太多了 受限制发不了 望采纳

2. 二战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最强盛时有什么规模

二战日本联合舰队的最强阵容,应该是中途岛海战前期,日本集结了近千艘舰船,根据渊田美津雄、奥宫正武所着的《中途岛海战》提供的数据,具体舰船编制如下: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联合舰队参谋长 宇垣缠海军少将
一、主力部队
(第一战列舰战队及第一舰队)
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参谋长 宇垣缠海军少将
(一)主力
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参谋长 宇垣缠海军少将
战列舰部队(第一战列舰战队) 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大和号”(旗舰) 舰长高柳仪八海军大佐
“长门号”
舰长矢野英雄海军大佐
“陆奥号”
舰长山澄贞次郎海军大佐
航空母舰部队 司令官梅谷薰海军大佐
“风翔号”轻型航空母舰 舰长梅谷薰海军大佐
(轰炸机八架,飞行队长入来院吉明海军少佐)
“夕风号”驱逐舰
舰长梶本颤海军少佐
特务部队(水上飞机母舰部队) 司令原田觉海军大佐
“千代田号”(中途岛海战中,“千代田号”和“日进号”水上飞机母舰作供应舰使用,携带了袖珍潜艇。——原编者注) 舰长原田觉海军大佐
“日进号” 舰长驹泽克己海军大佐
警戒部队(第三驱逐舰战队) 司令官桥本信太郎海军少将
“川内号”轻巡洋舰(旗舰) 舰长森下信卫海军大佐
第十一驱逐舰分队 司令庄司喜一郎海军大佐
“吹雪号” 舰长山下镇雄海军中佐
“白雪号” 舰长营原太郎海军中佐
“初雪号” 舰长神浦纯也海军中佐
“丛云号” 舰长东日出夫海军中佐
第十九驱逐舰分队 司令大江览治海军大佐
“矶波号” 舰长菅间良吉海军中佐
“浦波号” 航长荻尾力海军中佐
“敷波号” 舰长川桥秋文海军中佐
“绫波号” 舰长佐作间英迩海军中佐
第一补给部队 指挥官西冈茂泰海军大佐
“鸣户号”油船 舰长西冈茂泰海军大佐
“东荣丸”油船
(二)警戒部队
(阿留申警戒部队)
司令长官 高须四郎海军中将
参谋长 小林谦吾海军少将
战列舰部队(第二战列舰战队)第一舰队 司令长官高须四郎海军中将
“日向号”(旗航) 舰长松田千秋海军大佐
“伊势号” 舰长武田勇海军大佐
“扶桑号” 舰长木下三雄海军大佐
“山城号” 舰长小暮军治海军大佐
警戒部队 司令官岸福治海军少将
第九(轻)巡洋舰战队 司令官岸福治海军少将
“北上号”(旗舰) 舰长测满宰次海军大佐
“大井号” 舰长成田茂海军大佐
第二十驱逐舰分队 司令山田雄二海军大佐
“朝雾号” 舰长前川二三郎海军中佐
“夕雾号” 舰长本仓正义海军中佐
“白云号” 舰长人见丰治海军中佐
“天雾号” 舰长芦田部一海军中佐
第二十四驱逐舰分队 司令平井泰次海军大佐
“海风号” 舰长杉谷永秀海军中佐
“山风号” 舰长滨中休一海军中佐
“江风号” 舰长若林一雄海军中佐
“凉风号” 舰长柴山一雄海军少佐
第二十七驱逐舰分队 司令吉村真武海军大佐
“有明号” 舰长吉田正一海军中佐
“夕暮号” 舰长加茂喜代之海军中佐
“时雨号” 舰长濑尾升海军中佐
“白露号” 舰长桥本金松海军少佐
第二补给部队 指挥官江口松雄海军大佐
“圣克利门蒂丸”油船 舰长江口松雄海军大佐
“东亚丸”油船
二、第一机动部队
(第一航空舰队)
司令长官 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参谋长 草鹿龙之介海军少将
(一)航空母舰部队
司令长官 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参谋长 草鹿龙之介海军少将
第一航空母舰战队 司令长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赤城号”(旗舰) 舰长青木泰二郎海军大佐
飞行队长渊田美津雄海军中佐
战斗机分队(0式机二十一架 分队长板谷茂海军少佐)
俯冲轰炸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千早猛彦海军大尉)
鱼雷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村田重治海军少佐)
“加贺号” 舰长冈田次作海军大佐
飞行队长楠木正海军中佐
战斗机分队(0式机二十一架
分队长佐藤正夫海军大尉)
俯冲轰炸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小川正一海军大尉)
鱼雷机分队(三十架 分队长北岛—‘郎海军大尉)
第二航空母舰战队 司令官山口多闻海军少将
“飞龙号” 舰长加来止男海军大佐
飞行队长友永丈市海军大尉
战斗机分队(0式机二十一架 分队长森茂海军大尉)
俯冲轰炸机分队(二-卜一架
分队氏小林道雄海军入尉)
鱼雷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菊池六郎海军大尉)
“苍龙号” 舰长柳本柳作海军大佐
飞行队长江苹隆繁海军少佐
战斗机分队(0式机二十一架
分队长营波政治海军大尉)
俯冲轰炸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池田正宏海军大尉)
鱼雷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阿部平二郎海军大尉)
(二)支援部队
司令官 阿部弘毅海军少将
第八(重)巡洋舰战队 司令官阿部弘毅海军少将
“利根号” 舰长冈田为次海军大佐
“筑摩号” 舰长古村启藏海军大佐
第三战列舰战队第二小队 司令高间完海军大佐
“榛名号“ 舰长高间完海军大佐
“雾岛号” 舰长岩渊三次海军大佐
(三)警戒部队
司令官 木村进海军少将
第十驱逐舰战队 司令官木村进海军少将
“长良号”轻巡洋舰(旗舰)
舰长直井俊夫海军大佐
第四驱逐舰分队 司令有贺幸作海军大佐
“野分号” 舰长古闲孙太郎海军中佐
“岚号”
舰长渡边保正海军中佐
“荻风号” 舰长岩上次一海军中佐
“舞风号” 舰长中杉清治海军中佐
第十驱逐舰分队 司令阿部俊雄海军大佐
“风云号” 舰长吉田正义海军中佐
“夕云号” 舰长仙波繁雄海军中佐
“卷云号” 舰长藤田勇海军中佐
第十七驱逐舰分队 司令北村吕幸海军大佐
“浦风号” 舰长白石长义海军中佐
“矶风号” 舰长丰岛俊一海军中佐
“谷风号” 舰长胜见基海军中佐
“滨风号” 舰长折田常雄海军中佐
(四)补给部队
指挥官 大藤正直海军大佐
补给部队
“极东丸”油船 舰长大藤正直海军大佐
“神国丸”油船
“东邦丸”油船
“日本丸”油船
“国洋丸”油船
“秋云号”(驱逐舰) 舰长相马正乎海军中佐
三、中途岛攻略部队
(第二舰队)
司令长官 近藤信竹海军中将
参谋长 白石万隆海军少将
(一)攻略部队主力
司令长官 近藤信竹海军中将
参谋长 白石万隆海军少将
第四(重)巡洋舰战队 司令长官近藤信竹海军中将
“爱宕号”(旗舰) 舰长伊集院松治海军大佐
“鸟海号” 舰长早川干夫海军大佐
第五(重)巡洋舰战队 司令官高木武雄海军中将
“妙高号” 舰长三好辉彦海军大佐
“羽黑号” 舰长森友一海军大佐
第三战列舰战队第一小队 司令官三川军一海军中将
“金刚号” 舰长小柳富次海军大佐
“比睿号” 舰长西田正雄海军大佐
(二)警戒部队
司令官 西村祥治海军少将
第四驱逐舰战队 司令官西村祥治海军少将
“由良号”轻巡洋舰(旗舰) 舰长佐藤四郎海军大佐
第二驱逐舰分队 司令桔正雄海军大佐
“村雨号” 舰长末永直二海军中佐
“五月雨号” 舰长松原泷三郎海军中佐
“春雨号” 舰长神山昌雄海军中佐
“夕立号” 舰长吉川洁海军中佐
第九驱逐舰分队 司令佐藤康夫海军大佐
“朝云号” 舰长岩桥透海军中佐
“峰云号” 舰长铃木安厚海军中佐
“夏云号” 舰长冢本守太郎海军中佐
(三)航空母舰部队
司令 大林末雄海军大佐
“瑞凤号”轻型航空母舰 舰长大林末雄海军大佐
战斗机分队(0式机十二架 分队长日高森安海军大尉)
鱼雷机分队(十二架 分队长松尾梶海军大尉)
“三日月号”驱逐舰 舰长前田实穗海军少佐
(四)补给部队
指挥官 村尾二郎海军大佐
“佐多号”油船 舰长村尾二郎海军大佐
“鹤见号”油船 舰长藤田俊三海军大佐
“玄洋丸”油船
“健洋丸”油船
“明石号”修理舰 舰长福泽常吉海军大佐
(五)近距离支援部队
司令官 栗田健男海军中将
第七(重)巡洋舰战队 司令官栗田健男海军中将
“熊野号”(旗舰) 舰长田中菊松海军大佐
“铃谷号” 舰长木村吕福海军大佐
“三限号” 舰长崎山释夫海军大佐
“最上号” 舰长曾尔章海军大佐
第八驱逐舰分队 司令小川莛喜海军中佐
“朝潮号” 舰长吉井五郎海军中佐
“荒潮号” 舰长久保木英雄海军中佐
“日荣丸” 油船
(六)输送船团
(输送船团运载了中途岛登陆部队,共约五千人。该登陆部队由太田实海军火佐指挥,包括:由太田实直接指挥的第二联合特别陆战队和由一木清直陆军大佐直接指挥的陆军一木支队。——原编者注)
司令官 田中赖三海军少将
运输船:“五洲丸”、“全洋丸”、“第二东亚丸”、“阿根廷丸”、“巴西丸”、“吾
妻丸”、”庆洋丸”、“五洲丸”、“鹿野丸”、“北陆丸”、“雾岛丸”、 “南海丸”;巡逻艇:1号、2号、34号(运载登陆部队),“曙丸”油船

----------------------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
请到txt.Aisu.cn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欢迎到BBS.AISU.CN一起交流

(七)护航部队
司令官 田中赖三海军少将
第二驱逐舰战队 司令官田中赖三海军少将
“神通号”轻巡洋舰(旗舰) 舰长河西虎三海军大佐
第十五驱逐舰分队 司令佐藤四郎海军大佐
“黑潮号”
舰长宁垣环海军中佐
“亲潮号”
舰长有马时吉海军中佐
第十六驱逐舰分队 司令■谷紫郎海军大佐
“雪风号”
舰长飞田健二郎海军,卜佐
“天津风号” 舰长原为一海军中佐
“时津风号” 舰长中原义一海军中佐
“初风号”
舰长高侨龟四郎海军中佐
第十八驱逐舰分队 司令宫坂义登海军大佐
“不知火号” 舰长赤泽次寿雄海军中佐
“霞号”
舰氏尸村清海军中佐
“霰号”
舰长绪方友兄海军中佐
“阳炎号”
舰长横并稔海军中佐
(八)水上飞机母舰部队
(水上飞机母舰部队同输送船团一起行动,任务是占领库雷岛并在该岛设立水上飞机基地。——原编者注)
司令官 藤田类太郎海军少将
第十一航空战队
司令官藤田类太郎海军少将
“千岁号” 舰长古川保海军大佐
水上战斗机十六架
水上侦察机四架
“神川丸” 舰长筱田太郎八海军大佐
水上战斗机八架
水上侦察机四架
“早潮号”驱逐舰 舰长金田清之海军中佐
第35号巡逻艇(运载特别陆战队一个小队)
(九)扫雷部队
司令 官本定知海军大佐
第十六扫雷舰分队
“第三玉丸”(由征用的二百至四百吨级捕鲸船改装、编制舰员四十至五十人。主要装备有:扫雷具,深水炸弹四至八个和八十毫米炮一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海军用民船改装的这类扫雷舰共一百二十四艘。——译者)
“第五玉丸”
“第七昭南丸”
“第八昭南丸”
猎潜艇分队
第16号猎潜艇
第17号猎潜艇
第18号猎潜艇
“宗谷号”供应舰 舰氏久保田岁海军中佐
“明洋丸”货船
“山福丸”货船
四、北方部队
(阿留中部队)(第五舰队)
司令长官 细萱戍子郎海军中将
参谋长 中泽佑海军少将
(一)北方部队主力
司令长官 细萱戍子郎海军中将
参谋长 中泽佑海军少将
“那智号”重巡洋舰(旗舰)
舰长清田孝彦海军大佐
警戒部队 司令竹内一海军中佐
“电号”驱逐舰 舰长竹内一海军中佐
“雷号”驱逐舰 舰长工藤俊作海军少佐
补给部队
“富士山丸”油船
“新山丸”油船
货船三艘
(二)第二机动部队
司令官 角田觉治海军少将
航空母舰部队(第四航空母舰战队) 司令官角田觉治海军少将
“龙骧号” 舰长加藤唯雄海军大佐
飞行队长山神正恭海军大尉
战斗机分队(0式机十六架 分队长小林实海军大尉)
鱼雷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山神正恭海军大尉)
“隼鹰号” 舰长石井艺江海军大佐
飞行队长志贺淑雄海军大尉
战斗机分队(0式机二十四架
分队长志贺淑雄海军大尉)
鱼雷机分队(二十一架 分队长阿部全二海军大尉)
支援部队(第四[重)巡洋舰战队第二小队) 司令锅岛俊作海军大佐
“摩耶号” 舰长锅岛俊作海军大佐
“高雄号” 舰长朝仓丰次海军大佐
警戒部队(第七驱逐舰分队) 司令小西要人海军大佐
“曙号” 舰长中川实海军少佐
“潮号” 舰长上杉义勇海军中佐
“涟号” 舰长上井宏海军少佐
“帝洋丸”油船
(三)阿图岛攻略部队
司令官 大森仙太郎海军少将
“阿武限号”轻巡洋舰(旗岘)
舰长村山清六海军大佐÷
第二十一驱逐舰分队 司令清水利夫海军大佐
“若叶号” 舰长黑木政吉海军少佐
“子日号” 舰长寺内三郎海军少佐
“初春号” 舰长牧野坦海军中佐
“初霜号” 舰长右滨智海军少佐
“真金丸”布雷舰
“衣笠丸”运输船(“衣笠丸”运载了由陆军少匠穗积松年指挥的阿图岛登陆部队(陆军北海支队)共一千二百人。——原编者注。阿图岛登陆部队由一个步兵大队(营)和一个工兵中队(连)编成。——译者)
(四)基斯卡岛攻略部队
司令 大野竹二海军大佐
第二十一(轻)巡洋舰战队
司令大野竹二海军大佐
“木曾号” 舰长大野竹二海军大佐
“多摩号” 舰长川畑正治海军大佐
“浅香丸”(辅助巡洋舰) 舰长伴次郎海军大佐
警戒部队(第六驱逐舰分队) 司令山田勇助海军大佐
“响号” 舰长石井励海军少佐
“晓号” 舰长高须贺修海军中佐
“帆风号” 舰长田中知生海军少佐
输送船团
“白山丸”运输船(“白山丸”运载了基斯卡岛登陆部队(舞鹤镇守府第三特别陆战队)。该登陆部队由向并一二三海军少佐指挥,共五百五十人。——原编者注)
“球磨川丸”运输船(“球磨川丸”运载了建筑材料和七百名劳工。——原编者注)
第十三扫雷舰分队 司令三冢俊男海军大佐
“快风丸”
“俊鹡丸”
“白凤丸”
(五)潜艇部队
(5月31日,“伊—9号”侦察了基斯卡岛;“伊—15”号侦察了阿达克岛;“伊—17号”侦察了阿图岛;“伊—19号”侦察了荷兰港。此后,“伊—19号”到乌尼马)
司令官
山崎重辉海军少将克岛巡逻,“伊—9号”、“伊—15号”和“伊—17号”到北纬49°、西经166°和北纬51°、西经166°。之间的丙警戒线就位。“伊—25号”和“伊—26号”在完成对阿拉斯加的奇里柯大岛,西特基纳克岛和科迪亚克岛的侦察之后,到西雅图一带巡逻。接着,“伊—25号”炮击了阿斯托里亚;“伊—26号”炮击了温哥华。——原编者注)
第一潜艇战队
司令官山崎重辉海军少将
“伊—9号”(旗舰) 艇长藤井明义海军中佐
第二潜艇分队 司令今里博海军大佐
“伊—15号” 艇长石川信雄海军中佐
“伊—17号” 艇长西野耕三海军中佐
“伊—19号” 艇长榣原省吾海军中佐
第四潜艇分队 司令长井满海军大佐
“伊—25号” 艇长上田明次海军中佐
“伊—26号” 艇长横田稔海军中佐
五、先遣部队
(潜艇部队)(第六舰队)
司令长官 小松辉久海军中将
参谋长 三户寿海军少将
“香取号”轻巡洋舰(旗舰)
舰长大和田升海军大佐第三潜艇战队(第三潜艇部队)(“伊—168号”在中途岛一带巡逻。“伊—174号”,“伊—175号”、“伊—169号”和“伊—171号”在北纬19°30′、西经167°和北纬23°30′、西经167°之间的甲警戒线上展开。——原编者注)
司令官河野千万城海军少将
“里约热内卢丸”潜艇供应舰(在夸贾林岛,旗舰) 舰长小野良二郎海军大佐
第十九潜艇分队 司令小野良二郎海军中佐
“伊—156号” 艇长大桥胜大海军少佐
“伊—157号” 艇长中岛荣海军少佐
“伊—158号” 艇长北村租七海军少佐
“伊—159号” 艇长吉松田守海军少佐
第三十潜艇分队 司令寺冈正雄海军大佐
“伊—162号” 艇长木梨鹰一海军少佐
“伊—165号” 艇长原田毫卫海军少佐
“伊—166号” 艇长田中万喜夫海军中佐
第十三潜艇分队(“伊—121号”、“伊—122号”和“伊—123号”执行“K号作战”任务:“伊—121号”和“伊—123号”向弗伦奇—弗里格特礁脉运送汽油,“伊—122号”到莱桑岛待机。——原编者注)
司令官崎武春海军大佐
“伊—121号” 艇长藤森安雄海军少佐
“伊—122号” 艇长则田定俊海军少佐
“伊—123号” 艇长上野俊武海军少佐
六、岸基航空部队
(第十一航空舰队)
司令长官 冢原二四三海军中将
参谋长 酒卷孝宗海军少将
(一)中途岛派遣航空队
指挥官 森田千里海军大佐
0式战斗机三十六架(这些战斗机及其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由第一。第二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运载。——原编者注) 指挥官国府田贡海军大尉
中型攻击机部队
陆上轰炸机十架 在威克岛
水上飞机部队
水上飞机六架 在贾鲁特岛
(二)第二十四航空战队
(前田稔海军少将负责指挥流产的“K号作战”。他的前任是后藤英次海军中将。——原编者注)
(第四空袭部队 在夸贾林岛)
司令官 前田稔海军少将
千岁航空队(在夸贾林岛)
指挥官大桥富士郎海军大佐
0式战斗机三十六架
鱼雷轰炸机三十六架
第一航空队(在奥尔岛和沃特杰岛) 指挥官井上左马二海军大佐
0式战斗机三十六架
鱼雷轰炸机三十六架
第十四航空队(在贾鲁特岛和沃特杰岛) 指挥宫中岛第三海军大佐
水上飞机十八架

3. 日本联合舰队详细资料

松岛 Matsushima

排水量(吨) 4278
船长(米) 91.81
船宽(米) 15.6
吃水(米) 6.05
马力(匹) 5400
航速(节) 17.5
火炮 320mm*1/120mm*12/6磅速射炮*16
鱼雷 360mm*4
装甲 甲板50mm/炮塔300mm/炮盾100mm/司令塔100mm
乘员(人) 355
舰长 尾本知道
舰史 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二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的“三景舰”之一,原计划建造4艘,后改为3艘。该舰1888年2月17日在法国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始建造,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2年4月5日建成。甲午战争时作为联合舰队旗舰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13弹,死35人伤78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05年参加了对马海战。战后“三景舰”被编为练习舰队运送海军学员进行远航训练。1908年4月30日在运送海军候补生远航归途中在澎湖列岛的马公岛停泊时弹药库突然爆炸沉没。1908年7月31日除籍。

严岛 Itsukushima

排水量(吨) 4278
船长(米) 91.81
船宽(米) 15.6
吃水(米) 6.05
马力(匹) 5400
航速(节) 17.5
火炮 320mm*1/120mm*11/6磅速射炮*5/3磅速射炮*11/1磅速射炮*6
鱼雷 360mm*4
装甲 甲板50mm/炮塔300mm/炮盾100mm/司令塔100mm
乘员(人) 355
舰长 横尾道昱
舰史 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二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的“三景舰”之一。1888年1月7日在法国地中海铁工及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始建造,1889年7月18日下水,1891年9月3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死13人伤18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19年4月1日作为杂役船,更名为严岛丸。1920年7月1日成为潜水艇母舰,舰名改回严岛。1920年9月20日至1924年7月31日又作为潜艇学校的水上校舍。1925年报废。1926年3月12日在吴港解体,同年3月21日除籍

桥立 Hashidate

排水量(吨) 4278
船长(米) 91.81
船宽(米) 15.6
吃水(米) 6.05
马力(匹) 5400
航速(节) 17.5
火炮 320mm*1/120mm*11/6磅速射炮*5/3磅速射炮*11/1磅速射炮*6
鱼雷 360mm*4
装甲 甲板50mm/炮塔300mm/炮盾100mm/司令塔100mm
乘员(人) 355
舰长 日高壮之丞
舰史 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二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的“三景舰”之一。1888年8月6日在横须贺铺设龙骨,开始建造,1891年3月24日下水,1894年6月26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11弹,死3人伤11人。黄海海战后曾代替松岛号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22年4月1日作为杂役船。1925年12月23日报废,次年5月1日抛售,1927年在横须贺解体。

吉野 Yoshino
排水量(吨) 4267
船长(米) 109.73
船宽(米) 14.17
吃水(米) 5.18
马力(匹) 15968
航速(节) 23
火炮 152mm速射炮*4/120mm速射炮*8/47mm速射炮*22
鱼雷 360mm*5
装甲 甲板115mm(倾斜部)/45mm(平坦部)/炮盾115mm
乘员(人) 385
舰长 河原要一
舰史 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还有一艘同型舰为“高砂”。据说吉野舰原为中国订购,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被日本购去。1892年2月开工建造,1892年12月20日下水,1893年9月30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死1人伤11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巡弋渤海。1904年被编入第一舰队参加了日俄战争中攻打旅顺的战斗。1904年5月15日在浓雾中与装甲舰春日号相撞沉没。1905年5月21日除籍
浪速 Naniwa

排水量(吨) 3709
船长(米) 91.4
船宽(米) 14
吃水(米) 6.1
马力(匹) 7604
航速(节) 19
火炮 260mm炮*2/150mm炮*6/6磅炮*2/四联装炮*10/机关炮*4
鱼雷 380mm*4
装甲 甲板50-75mm/防盾37mm/舰桥37mm
乘员(人) 352
舰长 东乡平八郎
舰史 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1884年3月27日开工建造,1885年3月18日下水,1885年12月1日建成。该级舰据说原来也是中国订购,同样由于经费不足而由日本购去。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9弹,伤2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日俄战争中配属第2舰队第4战队。对马海战中受伤,后退出第一线。1912年7月26日在前往北海道途中的千岛群岛得抚岛海面因事故沉没。1912年8月5日除籍。
高千穗 Takachiho

排水量(吨) 3709
船长(米) 91.4
船宽(米) 14
吃水(米) 6.1
马力(匹) 7604
航速(节) 19
火炮 260mm炮*2/150mm炮*6/6磅炮*2/四联装炮*10/机关炮*4
鱼雷 380mm*4
装甲 甲板50-75mm/防盾37mm/舰桥37mm
乘员(人) 352
舰长 野村贞
舰史 日本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购的巡洋舰,是浪速号的同级舰。1884年4月10日开工建造,1885年5月16日下水,1886年3月26日建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5弹,死1人伤2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编入第二舰队参战。1914年10月17日在攻打我国青岛时被德国S90号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264人战死。1914年10月29日除籍。

秋津洲 Akitsushima
排水量(吨) 3150
船长(米) 91.7
船宽(米) 13.14
吃水(米) 5.32
马力(匹) 8516
航速(节) 19
火炮 152mm速射炮*4/120mm速射炮*6/47mm速射炮*8
鱼雷 360mm*4
装甲 甲板75mm/炮盾115mm
乘员(人) 314
舰长 上村彦之丞
舰史 日本在横须贺船厂建造的巡洋舰原来作为“松岛”级的4号舰建造,后改为单独设计建造一型巡洋舰。该舰1890年3月开工建造,1892年7月6日下水,1894年3月31日建成,是日本建造的第一艘钢制巡洋舰。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4弹,死5人伤10人。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巡洋舰。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三舰队第六战队担任日本沿海的警戒舰。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21年4月30日成为潜水艇母舰。1927年1月10日除籍,7月29日在横须贺解体
扶桑 Fuso

排水量(吨) 3777
船长(米) 67
船宽(米) 14.6
吃水(米) 5.5
马力(匹) 3650
航速(节) 13
火炮 240mm炮*4/170mm炮*2/80mm炮*6/机关铳*1
鱼雷 360mm*2
装甲 水线100-230mm/炮塔200mm
乘员(人) 345
舰长 新井有贯
舰史 日本向英国Samuda Bros公司订造的巡洋舰。1875年9月24日开工建造,1877年4月17日下水,1878年1月建成。建造时采用机帆并用的动力推进方式,1891年11月16日在横须贺撤去帆索装置。1894年7月21日完工。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8弹,死2人伤12人。1897年10月29日在伊予滩停泊时由于锚索断裂造成漂移,被松岛舰舰首冲角撞击后又与严岛舰右舷相撞后舰腹部进水沉没。1898年6月5日打捞出水后送入吴海军工厂修理。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七战队参战。1912年12月12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08年4月1日除籍后作为杂役船,1909年2月15日退役。1910年在横滨解体。

千代田 Chiyoda

排水量(吨) 2439
船长(米) 94.5
船宽(米) 12.98
吃水(米) 4.27
马力(匹) 5678
航速(节) 19
火炮 120mm速射炮*10/47mm速射炮*14/机关炮*8
鱼雷 360mm*3
装甲 甲板25-38mm/水线带115mm
乘员(人) 306
舰长 内田正敏
舰史 由于日本向法国Forges公司订购的亩傍号(Unebi)巡洋舰1886年10月19日竣工驶往日本途中于12月3日突然失踪,日本海军获赔124万5千3百円。 日本用这笔资金向英国Brown公司订造千代田号巡洋舰。1888年11月开工建造,1890年6月3日下水,1891年1月1日建成。该舰是除扶桑、比睿两艘老舰外唯一在中央设置防御装甲带的军舰。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3弹。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巡洋舰。日俄战争中配属第三舰队第六战队,在朝鲜海峡护送运输船队。1904年7月26日在炮击旅顺时触雷后赴横须贺修理,而后参加对马海战。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一战中参加进攻中国青岛的作战。1921年4月30日成为水雷母舰。1922年4月1日成为潜水艇母舰。1924年4月1日成为杂役船。1927年8月5日在实弹射击训练中作为靶舰被击沉。后来该舰舰桥被拆除,移往江田岛海军学校作为号令台
赤城 Akagi

排水量(吨) 622
船长(米) 47
船宽(米) 8.2
吃水(米) 2.95
马力(匹) 963
航速(节) 10.25
火炮 8.2磅炮*1/4.7磅炮*1
鱼雷
装甲
乘员(人) 126
舰长 坂元八郎太
舰史 日本小野浜造船所神户工厂建造的摩耶级炮舰之一。1886年7月20日开工建造,1888年8月7日下水,1890年8月20日建成,编入吴镇守府,舰长瓜生外吉中佐。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海战中被击中30弹,死11人伤17人。舰长坂元八郎太被击毙。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炮舰。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一舰队第七战队,1904年5月18日在旅顺外海浓雾中与大岛舰相撞,大岛舰被撞沉。1905年1月12日被编入第三舰队。1911年4月1日除籍。1911年12月21日退役。1912年3月22日成为川崎汽船公司的商船,改名为“赤城丸”。1921年被尼崎汽船公司购入,航行于濑户内海。1945年9月17日在佐柳岛遇台风沉没。1946年初被打捞起来,1月又在濑户内海触雷沉没,于1951年再次打捞起来。该舰最后于1953年在大阪解体。

比睿 Hiei
排水量(吨) 2284
船长(米) 67
船宽(米) 12.4
吃水(米) 5.3
马力(匹) 2515
航速(节) 13.5
火炮 170mm炮*3/150mm炮*6/1磅炮*4
鱼雷 360mm*4
装甲 水线带88-115mm
乘员(人) 321
舰长 樱井规矩之左右
舰史 日本向英国Milford Haven公司订造的金刚级巡洋舰之一。1875年9月24日开工建造,1877年6月12日下水,1878年2月25日建成。1890年曾远航欧洲。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海战中被击中23弹,死19人伤37人。甲午战后撤去帆索装置加以改装。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作为旅顺港的警备舰使用。日俄战争后成为测量船。1911年4月1日除籍。1912年3月25日退役。

西京丸 SAIKIO
排水量(吨) 4100
船长(米) ?
船宽(米) ?
吃水(米) ?
马力(匹) 4300
航速(节) 15
火炮 120mm速射炮*4
鱼雷
装甲 ?
乘员(人) 350
舰长 鹿野勇之进
舰史
日本建造的商船,1889年下水,甲午战争前改装成代用巡洋舰。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海战中被击中12弹,伤11人

金刚 Kongo

排水量(吨) 2200
船长(米) 70
船宽(米) 12.4
吃水(米) 5.3
马力(匹) 2500
航速(节) 14
火炮 170mm*3/150mm*6/1磅炮*4
鱼雷 360mm*2
装甲 水线88mm-115mm
乘员(人) 308
舰长 有马新一
舰史 日本向英国Earles公司订造的金刚级巡洋舰的首舰。1875年9月开工建造,1877年4月下水,1878年1月建成。1890年曾远航欧洲。甲午战争中参加了威海卫之战。甲午战后撤去帆索装置加以改装,担任舞鹤地区的守备。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作为旅顺港的警备舰使用。日俄战争后成为测量船。1909年7月21日除籍。
高雄 Takao

排水量(吨) 1750
船长(米) 70.4
船宽(米) 10.5
吃水(米) 4.0
马力(匹) 2332
航速(节) 15
火炮 150mm*4/120mm*1/57mm炮*1/四联装机关炮*2
鱼雷 380mm*2
装甲 ?
乘员(人) 220
舰长
舰史 日本横须贺造船厂建造的巡洋舰。1886年10月30日开工建造,1888年10月15日本下水,1889年11月16日建成。建造时采用钢骨铁皮结构,双重钢底,为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该舰也成为当时日本最高造船水平的体现。甲午战争中参加了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七战队担任津轻海峡的警备舰。1911年4月1日除籍,1912年3月27日退役。

筑紫 Tsukushi
排水量(吨) 1350
船长(米) 64
船宽(米) 9.7
吃水(米) 4.4
马力(匹) 2887
航速(节) 16.5
火炮 250mm*2/120mm*4/9磅炮*2/1磅炮*4
鱼雷 450mm*2
装甲 ?
乘员(人) 186
舰长 三善克己
舰史 原智利海军向英国Armstrong公司订造的Artur Pratt号巡洋舰,1879年10月2日开工建造,1880年8月11日下水。日本海军于1883年6月18日购入。甲午战争中参加了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日俄战争中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七战队参战。1906年成为靶舰,1906年5月25日除籍,1910年解体。

八重山 Yaeyama
排水量(吨) 1584
船长(米) 96.9
船宽(米) 10.5
吃水(米) 4.0
马力(匹) 5630
航速(节) 20.75
火炮 120mm*3/47mm速射炮*8
鱼雷 450mm*2
装甲 ?
乘员(人) 200
舰长
舰史 日本横须贺造船厂建造的巡洋舰,由法国设计师白劳易(Louis-Emile Bertin)设计。1887年6月开工建造,1889年3月下水。1890年3月15日建成。该舰由于马力大航速高,所以多被用作侦察舰和通报舰,并兼作鱼雷艇母舰,舰上可装载5艘鱼雷艇的补给品。甲午战争中参加了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通报舰。1902年在根室附近搁浅沉没,打捞修理后重新服役。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三舰队作为无线电收发舰,收效甚微。1911年4月1日除籍。


4. 日本六艘航母的指挥官分别是谁

日本联合舰队中途岛作战主力只有四艘航母:第一航空舰队所属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号(旗舰):第一航空舰队兼第一航空战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中将,舰长青木泰二郎大佐;加贺号舰长冈田次作大佐。第二航空战队:飞龙号(旗舰):第二航空战队司令长官山口多闻少将,舰长加来止男大佐;苍龙号舰长柳本柳作大佐。除了南云忠一和青木泰二郎被部下规劝离舰,冈田次作在美军俯冲轰炸机群攻击下当场阵亡外,二航战二艘航空母舰指挥官和司令长官最终都选择了殉舰。
另外两艘没参加中途岛海战的:第五航空战队:翔鹤号(旗舰):(五航战时任司令长官查不到具体何人,一说井上成美少将),舰长有马正文大佐;瑞鹤号舰长横川市平大佐;二舰因为之前的珊瑚海海战遭遇的损失未参与中途岛海战。且分别于1944年6月和10月被美军特混舰队击沉于马里亚纳和莱特湾。

5.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火力人员配置

编制舰员总数2300名(建成时),其中准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分为炮术、航海、通信、内务、机关、飞行、医务、主计(财务)等八个科,各科主官分别为通信长、航海长、内务长、飞行长、机关长、军医长、主计长。每科下辖一个或几个分队,设有大尉分队长一名、少尉分队士数名;分队之下为班,一班通常为15人,班长为上等兵曹。编制改定前大和级共有20个分队,大和号临终时设有22个分队,高炮分队是大和在莱特湾大海战后才增设的。舰上的最高指挥官是大佐衔舰长,战斗时,舰长在昼战舰桥或夜战舰桥上指挥战斗,大佐衔副舰长则在防护严密的司令塔内襄助之,主要负责损管防御指挥。炮术科首脑为炮术长。一至三号主炮塔分别配有第1-3分队,各炮塔设有炮塔长,以及火炮操作员、弹药库操作员等。炮术长之下为负责副炮的副炮术长和负责高炮的高炮长,1-3号主炮塔分配有第1-3分队,前后副炮塔设有第4和第10分队,高炮设有第5,6分队(左右舷127mm炮)和第7,8分队(左右舷25mm炮),第9分队负责主炮射击管制和火控数据计算,第11分队负责测距,探照灯照射,航迹测定等,第12分队为通信科,第13分队为航海科(操舵,航海,信号,雷达,水音侦听);第14分队为运用分队,第15分队为工作分队,均属于内务科;第16分队负责电机,第17分队负责辅机(含损管、消防),第18分队属于飞行科,机关科包括第19(机械)、第20(锅炉)分队,分为四个分掌区,每区负责3台锅炉和一台主机。医务科为第21分队。主计科为第22分队,负责掌管舰上一切经费开支,薪金发放,被服、军需品、粮食及酒保品补给,以及烹饪、理发、洗衣等庶务。

6. 二战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最强盛时有什么规模

在珍珠港时间前日军一共有10艘航母,113艘潜艇,18艘重巡洋舰,3000余架舰载机。

7. 日本一个大左管多少人

日本大佐相当于中国的上校,团级军官,正常编制手下官兵1000-3000人左右。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8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9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3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2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2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