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日本星耀盏属于什么窑

日本星耀盏属于什么窑

发布时间: 2022-09-04 20:54:04

A. 建盏是什么窑

建盏(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

建盏(19张)
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
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

2产地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着名的古窑之一,遗址位于今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原属建州瓯宁县,今建瓯市),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州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着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B. 宋代孤品:曜变天目茶盏,为何成为日本国宝吗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是日本人的生活规范,是日本人的心灵寄托。

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饮茶的习惯,日本的茶道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受中国唐朝煮茶法的影响的日本平安时代。

第二时期是受中国宋朝点茶法影响的镰仓、室町、桃山时代.

茶道始祖千利休宁静的茶室,可以慰藉他们武士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抛开生死的烦恼,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武将出征时,经常在阵地前沿举行茶会,鼓舞士气,据淡交社1981年出版的《桃山&美》(日文无法打)书中记载,一个建窑建盏茶碗价值连城,甚至为一只茶碗,引起的战争。

但近代后,由于日本的民族化,天目茶碗渐渐被敬而远之,茶人们对其表示敬意,但在实际很少用它,以为这正是一个民族的开放性、信心不足的真实写照,是一种自卑心态。



C. 请问吉州窑 磁州窑 还有耀州窑的瓷器有什么特征 怎么区分

吉州窑,
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
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南宋时期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这些器物多满釉,碗釉色晶莹润泽,开冰裂细纹。
元代乳白瓷没有各式碗、碟、高足杯和玉壶春瓶等。高足杯、芒口太平底印花碗、玉壶春瓶和芒口双鱼纹印花碟等,都是元代典型断代器。
吉州窑黑釉瓷似在北宋时期才开始烧造。南宋时期的黑釉瓷有芒口、敛口、卷唇、深腹、外黑内白釉碗、盘、芒口薄唇碟、罐、瓶、注壶、鼎、杯和器盖等。芒口、底足矮内凹.为吉州窑黑釉碗、盏最常见的特点,且多施满釉。
元代时期的黑釉瓷有碗、碟、杯、高足杯、罐、黑釉彩绘折唇盆、扁腹壶、鼎、器盖、镂空炉和褐釉柳斗纹罐等。碗盏、杯多芒口,腹斜削,较粗糙。折唇盆这种胎型装饰为宋代所不见,与元代仿银器作风近似。长颈瓶元墓常有出土。

磁州窑
宋代是我国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各个艺术门类得到高度发展并相互影响。特别在陶瓷制作上更是大江南北名窑迭起,官窑民窑竞相争辉,形成了群星璀璨的局面。
磁州窑这时异军突起,形成了蜚声南北的庞大窑系,同时创造性地将中国画技法巧妙地运用到了瓷器的装饰之中,设计出白底黑花的品种,打破了当时瓷器以单色釉为代表的装饰格局。这种白底黑花是磁州窑在宋代创立不久,由工匠们创造的一种全新的装饰方法。他们用一种含有氧化铁的色料,在涂有白色化妆土的瓷坯上作画,使瓷器的装饰达到了近似水墨画的效果,然后上釉烧成。这些瓷器的画面线条流畅生动,外观色泽鲜艳、永不褪色,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磁州窑白底黑花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瓷器从用刀在坯胎上刻、画的“胎装饰”转变成了用笔画花为主的“彩装饰”技法上来,因此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同时,也把我国的陶瓷工艺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丰富和开创了我国瓷器装饰的新途径,为以后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白底黑花产品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性,而且有着极其浓郁、美观、实用的生活气息。首先,它在题材上十分贴近生活,注重人们的欣赏习惯。当时磁州窑器物上除了出现虫草、花鸟、人物、山水及各种大小动物等内容外,匠师们还往往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如祭祀天地、婚丧嫁娶、传说典故等内容大量地运用到瓷器的绘制中。所以,磁州窑白底黑花的产品深得人们的喜欢,特别在北方地区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匠师们的技法十分丰富多彩,他们时而逸笔草草,辅以部分的黑色块面,不仅色调明快,黑白相映,而且用笔灵动、雄劲自如;时而率意勾勒,用笔多以细劲勾勒为主,使得画面自然逼真,人物形神兼备,毫无斧凿之痕:在画面的布局、构图上也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有动有静,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充满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调,显示出匠师们的扎实绘画功力。

耀州窑,
在今陕西铜川黄堡镇立地坡和上店村。从唐代开始就烧制青瓷,到北宋已达到极盛时期,并烧制过贡瓷。金、元时期逐渐走向衰败。耀州窑瓷器影响到全国各地,如广州的西村窑、江西的吉州窑、河南的汝州窑等。
耀州窑瓷胎变化很大,唐时胎骨多呈深灰色,少数为灰、黄灰或黄色。胎土欠淘洗,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较大的气孔。五代较以前细致,很少见到颗粒状石英和气孔。但胎骨普遍泛灰。宋代胎骨白中泛黄,质地细而致密,仅有少量气孔,瓷化程度最好。
唐和五代是耀州窑的初创时期,以烧黑釉和白釉为主,兼烧一部分青瓷,宋代以烧制青瓷为主。青瓷的釉色,青中闪黄更趋于稳定。胎、釉、装饰花纹都比较精细,可能为宫廷定做的青花瓷器,故出现了带有龙凤纹饰的瓷器。金、元时期,除部分烧制青釉瓷器外,绝大部分烧制一种呈姜黄色釉的青釉瓷。

D. 曜变天目釉茶碗是什么窑烧造的

福建建阳窑。宋代八大民窑之一。以盛产茶盏而着称

E. 什么是建窑茶具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 。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在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芦花坪一带,故名建窑(历史上也有人称建阳窑)。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 主要产品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在宋代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足底有供御、进盏字铭的,应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浅,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目前日本所藏的几种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建窑的产品。 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还有江西的吉州窑,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建窑以今天福建省建阳为代表,窑址在建阳水吉镇,以产黑瓷而着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盏字样。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日本和韩国的茶道都非常重视此物。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 仿烧代表的窑口有:福清窑,武夷山窑和茶洋窑。以福清窑数量居多,武夷山窑的加金彩的器物为贵(窑址中发现残片若干,唯一四件完整器现存于日本某博物馆中),茶洋窑年代最晚。台湾建窑茶具,有台湾第一品牌陶艺之美誉。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工艺精美,款式多样,大陆和东南亚久负盛名,是茶具中的精品。建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黑釉瓷器,以黑釉瓷器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盏为主,是宋代最佳斗茶用具之一。此外,还有油滴、鹧鸪斑、曜变等釉均是宋代黑釉瓷器的代表作。

F. 曜变盏既然这么值钱这么少,为什么会流传到日本去了呢

喜欢建盏,喜欢其工整的器形,喜欢其多变的斑纹......与兔毫、油滴斑纹相比,曜变更受盏友们的喜欢。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曾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很多盏友会问,既然曜变盏这么值钱又这么少,为什么会流传到日本去了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总而言之,曜变盏不得已消失在宋时,国人视线中。日本收藏的三只曜变传说是一位来中国进修的日本僧人意外所获,随后带回日本了,流传至今。

流失的曜变虽然可惜,不过好在他们还保存完好无损,曜变稀有,若能挖掘出一只完整的曜变盏,必为国家珍藏之国宝。

G. 日本的三只国宝级曜变盏是宋代人如何烧制而成的

曜变盏又被称为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出自于福建建阳窑的黑釉瓷器。目前全世界只有三只,遗留在日本,国内只有半片儿。所以曜变盏也是国宝中的国宝,说它在文物界排名第一也毫不夸张。

具体为什么会流入到日本,也许是南宋时期,南宋朝廷和日本倭寇的贸易往来所致。日本的这三只国宝级曜变盏都是黑灰 胎质、黑釉为底,分别出现三种窑变蓝色调,好像夜晚宇宙中的繁星一样,神秘且深邃,星光瞿瞿,梦幻美丽。

随着南宋的灭亡,这项技术也就失传了。日本曾经有一位陶艺大师,带着100人的团队专门研究这种技术,他们从中国购进原料回日本烧制,结果为此耗尽了一生也没能达到南宋时期的技术。

日本这三只国宝级的曜变盏被收录在东京的静嘉堂文库,三只大小一致,高6.7厘米,径口宽12.4厘米,胎质灰褐色,保存完好。

H. 天目釉建盏天目杯和建盏的区别天目盏和建盏区别

天目”一词,源于日本,日本学者奥田直荣在《天目》一文中写到:“现在常用的广辞苑的天目条上写着:‘用绿茶末沏茶的一种茶碗,为浅而敞的擂钵形器,因中国浙江天目山佛寺的什器而得名。在中国是以建窑产的为代表,在我国濑户产最为出名’”。小山富士夫则写道:“天目这个词,最初可能是建盏的意思,继而吉州窑的茶碗也叫做天目,后来变成只要是黑釉陶瓷都叫做天目。到了江户时代,天目这个词变成了茶碗或陶瓷器的代名词一样使用。”,由此可知,即便是在日本使用“天目”一词,也因不同时期,对“天目”赋予的内涵以及外延亦有所不同,故而奥田直荣认为,在日本,“天目”指的是天目茶碗(建盏和吉州窑黑釉盏)本身和茶碗。而且,“天目”在茶中起着象征性的存在意义。


日本最早传入天目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荣西禅师传入碾茶法的镰仓前期。《吾妻镜》曾载,建宝二年(1214年,南宋嘉定七年)二月四日,建军源实朝宿醉难熬之际,叶上僧正(即荣西禅师)劝他和一碗茶并献上一本赞颂茶德的书,将军大悦。虽然没有提及荣西进茶的就是天目,但是在荣西《吃茶养生记》中所形容的口广底窄、茶汤久热难冷的茶瓯特征倒是与建盏一致。目前日本国内已知最早记载有关建盏的文献,当推金泽贞显(1278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333 年)写予镰仓称名寺主持剑阿(1261~1338年)的信函。该信是为了从剑阿处借用“建盏”等茶具而书写的,在给剑阿的其信函中,还提及将建盏装镶金属扣边一事。巧合的是,这与前述失事沉没于至治三年(1323元朝至治三年)新安船上的带金属扣的建盏(或为仿建品)时间相吻合,新安沉船上所运的茶盏,当是日方采购自中国的各种茶器之一。


而在南北朝时期,对建盏、天目概念有过分类的相关文献。《新札往来》中载有“建盏、油滴……天目……”,其中将“建盏”与“天目”并列,显然所指不是一物。“油滴”建窑与磁州窑均有生产,在此应该是磁州窑的“油滴”,矢部良明主编的《唐物茶碗》一书中的传世“油滴”也证明了这一点。《尺素往来》、《下学集》、《异制庭训往来》、《禅图 灰被天目 林小歌》、《庭训往来》、《桂川地藏记》、《撮壤集》等各时期的辞书和往来书信里可散见类似的将“建盏”和“天目”并提的记载。

I. 曜变天目本是中国的,为何会成为日本人国宝

点击右上角“关注”关注思维病毒!

曜变天目盏本是我国国宝级文物,现留存在世只有3盏,全部保存于日本,成为日本国宝级文物。

历史上,为何没有将曜变天目盏留在中国呢?

有的人说,宋朝时期日本僧人来中国学习,将曜变天目盏带回日本。

也有人说,曜变天目盏其中一个来自于日本古时织田信长。

点击标题右下角关注思维病毒!

J. “天目盏”指的是什么瓷器

建窑是宋代着名的黑瓷产地,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建窑原是当时从多烧制黑瓷的民窑之一,产品多为碗、盏等茶具。

史籍记载,宋徽宗赵佶提倡饮茶用建窑瓷器,建窑曾一度专为朝廷烧制供斗茶的黑釉茶盏,在出土的茶具底部刻有“供御”、“进盏”等字样,说明是送往宫中的贡瓷,使有关记载得到印证。建窑茶具,不但在国内流行一时,周围邻国也竞相仿效,当时浙江天日山的僧人多用建窑盏饮茶,许多日本留学僧学成后带回国去,称之为“天目盏”在日本极受珍视。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81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91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3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6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2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21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7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