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怎么讲课
① 日本是什么时候投降的,在哪举行投仪式具体,详细点。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主要盟国的代表出席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签字仪式非常隆重。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日本投降仪式为什么不在盟军总部所在地横滨新大饭店进行,而偏要选在军舰上举行?原来,这里面另有隐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为远东盟军最高司令,并由他负责安排受降仪式。对此,太平洋海军司令尼米兹上将愤愤不平。他认为,海军从瓜岛一直打到冲绳岛,是赢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主角,现在却让陆军代表接受日本投降,这不公平。他向杜鲁门总统表示,如不能体现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他将不出席受降仪式。这使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感到很为难。后来,由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从中调解,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让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盟军各国,尼米兹则代表美国,分别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签字仪式由麦克阿瑟主持,签字地点则定在海军的军舰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为使杜鲁门总统能顺利批准这一折中方案,上下满意,各方高兴,福雷斯特尔这位当时白宫的智囊人物耍了一个小聪明,他提议由“密苏里”号战列舰负责安排场地,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密苏里”号当时在东京湾的停泊点,距离横滨盟军总部只有30海里。“密苏里”号是美国最大的战列舰之一,特别是“密苏里”号是以杜鲁门家乡命名的战列舰,而且还是由杜鲁门总统最宠爱的女儿玛格丽特给取的名字。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杜鲁门总统欣然批准了这一建议。
但是,临近签字那天,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挂谁的将旗呢?按美军规定,军舰上应挂最高指挥官的将旗,而麦克阿瑟与尼米兹的军衔相同,都是五星上将。负责安排仪式的军官不敢造次,就把一红、一蓝两面将旗并排挂起,红旗代表麦克阿瑟,蓝旗代表尼米兹,这种挂旗方式在美国海军史上还是第一次。9月2日上午9时25分,签字仪式结束时,上千架美军飞机从“密苏里”号上空低空掠过,其中半数是海军舰载飞机,另一半则是陆军航空兵部队的飞机,也体现了陆、海军的“平等”。
美国军队中,陆军与海军之间矛盾由来已久。早在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之时,陆军与海军之间就经常为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发生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陆军与海军围绕主导权问题更是争论不休。为此,美军最高当局把太平洋战区分为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两个战场,分别由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指挥,这就为后来受降仪式上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② 日本是怎么投降的
1945年8月9日,在东京的日本皇宫防空洞里,一群军政要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
“从目前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外相东乡茂德垂头丧气地说着,两手一摊,倒在沙发上。
7月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将它彻底消灭。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8月8日,就是在昨天,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刚过,苏联百万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了全线总进攻。东乡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总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只破败的帆船,很快就会在风雨飘摇中沉没。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这样的结局。
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说道:“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与其无条件投降,不如实行本土决战!”陆相阿南惟几打断丰田副武的话,一拍桌子,站起身朗声说:“我们在本土决战,虽然不能确定胜利,但还可一战,打得好还可以击退登陆敌军。所以,我坚决反对无条件投降!”
会议没有结果。
下午,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铃木简单说了两句,然后由外相东乡报告了苏联参战及原子弹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应投降,会场又展开了争论。最后,铃木征询各大臣是否应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结果六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没有表态。铃木无可奈何地说:“内阁既然不能决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随后的御前会议仍旧在皇宫防空洞中举行,天皇裕仁来到会议室。
铃木先让书记官朗读《波茨坦公告》,然后宣读他拟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中国政府,以及后来由苏联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至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
接着,由东乡说明提案理由,“对日本来说,接受《波茨坦公告》虽不体面,但在目前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再加上原子弹出现,苏联又对我宣战,时局急变,对方更加强硬。”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就是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复兴之日。”
他刚说完,陆相阿南、梅津和丰田等人马上表示反对,争议又起。铃木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把目光转向了天皇。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辩论,这时他喃喃地说道:“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他把手一挥,“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8月10日,美国政府收听到了日本接受《波乔坦公告》的广播。随即征询英、苏、中三方意见,发表了一道复文:“自投降之时起,日本天皇必须听命于美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表示之意愿确定之。”两天后,美国飞机在东京上空撒下了载有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电文和同盟国复文的日语传单。一时间,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在日本民众中传开来。
8月14日,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会上,陆相阿南等人声泪俱下,他们说:同盟国复照对保护天皇制度措词不明,恳请天皇准予再提出照会。如同盟国不允许保护天皇制度,那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会场上一片沉默。
终于,天皇裕仁说道:“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定没有变……”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泣声。天皇下令起草接受天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第二天播出。主战派的一伙少壮侍卫军官得知这一消息,决定举行政变。这天晚上,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寻,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阻止向全国广播。警卫部队很快镇压了这次叛乱。投降诏书立即在电台播出。主战派头子陆相阿南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杀。8月28日,美国空军的飞机在东京机场降落。大批的英、美军队开始在日本海岸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③ 关于投降的问题。谁能给我解释下,什么叫做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投降在东方文化中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的意思;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投降并不是一切都交给胜利方;而是交战双方在对比实力后的一种选择;失败方可以通过谈判获得相对有利的条件。比如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后,法国的外交家就通过各种谈判,私下交易获得了对法国相对有利的条件。这种投降就是有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投降!从这点意义上说日本其实是有条件投降的,比如日本天皇没有被追究战犯责任;天皇制被保留等等!
④ 日本法西斯战败的投降谈判是怎样的
1945年5月23日,纳粹德国新元首邓尼茨和德约尔元帅被召到法国兰斯的盟军最高统帅部接受投降。至此,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终于灭亡了。
在欧战正式结束刚刚5个星期之后,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飞抵一片瓦砾焦土的柏林,和斯大林、丘吉尔举行最高级会议。三巨头要讨论的是如何处理战败的德国和被战争摧毁的欧洲大陆,然而,对杜鲁门来说,当时美国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打败日本。
杜鲁门到达柏林的第二天,巡视了满目创伤的德国首都,然后回到面目荒旧的“小白宫”。就在那里,陆军部部长史汀生递给了他一份来自美国的电报,电文说,“诊断尚不完整,但效果似佳”。
电文告诉总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已经开始:美国已经成功地试验了一颗原子弹。对日本人来说,那可怕的武器即将造成可怕的劫难和人员伤亡。
当时,美军已经草拟了进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准备分两个阶段登陆日本:1945年9月占领本土南部;1946年3月攻占东京。以冲绳之战为例,鉴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盟国估计要一寸寸地征服日本本土,可能要损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而美国的首脑人物及有关人员认为,倘若首先使用原子弹,情况将会大为改观。
但为了避免前苏联提出美国封锁消息的指控,杜鲁门决定给斯大林透露一点有关原子弹的秘密。当7月24日巨头们的午餐正要散席的时候,杜鲁门若无其事地走近斯大林的译员,要他“转告大元帅,美国已经试验成功一种威力很大的炸弹,准备把它投向日本,加速结束战争。”斯大林反应冷淡,只表示希望美国用好这种武器,反击日本。
同一天晚些时候,杜鲁门批准了一项发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命令。命令开头说,“第20航空队应在1945年8月3日以后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向下列任何一个目标投掷第一颗特制炸弹:广岛、小仓、新泻或长崎。”
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17秒,一架B—29“空中堡垒”向广岛投下了第一颗特制炸弹。整个城市顿时被毁,有14万人丧失了生命。
在美国,杜鲁门总统发表了一项警告性的声明:“类同太阳中心热能的打击力量已对远东战争的发动者施加了惩罚。如果他们现在还不接受我们的条件,他们还要遭到来自空中的一连串毁灭性袭击,毁灭程度之大,史无前例。”
日本对此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这时,前苏联表明了它的态度。它要从已经受到的沉重打击的日本帝国那里摘取一份胜利的果实。8月8日,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知他即日起苏日两国之间处于战争状态。第2天下午5时,160万苏军越过国界,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但日本到此时还不投降。8月9日,杜鲁门的警告兑现了,日本在长崎投了第2颗原子弹。
投掷原子弹,在加速日本法西斯的溃败,促进日本政府迅速投降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8日下午,东乡外相在皇宫地下室谒见天皇,奏陈美方使用了原子弹一事。天皇为此而面谕:敌方既然已经使用了这种武器,继续进行战争越发不可能了。为争取有利条件,不可错过结束战争的时机。条件经过协商不会谈不拢的。总之,应该争取尽快结束战争,并令将这一意见转告给铃木首相。
长崎的浩劫迫使日本屈膝投降。就在长崎受难的当天夜间,经过帝国会议几个小时的紧张争论,日本天皇裕仁终于起身为民请降。裕仁说:“忍受空前屈辱的时刻终于来到。”
然而,原子弹爆炸对于日本政府和大本营所起的作用,并不象美国所期待的那样大。原子弹虽然爆炸了,但日军大本营在本土进行决战的准备仍未放弃,政府当局的反应也微乎其微,铃木首相准备立即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但因部分成员因故不能参加而推迟了。在日本国内,由于消息闭塞,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惊恐面也不是很大。
丘吉尔曾说:“如果认为原子弹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那将是一个错误。日本的失败在第一颗原子弹投掷以前已成定局。”
但是,投掷原子弹在促使日本迅速投降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就在蘑菇烟云滚滚翻腾的时刻,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又响霹雳:
——8月8日夜,前苏联对日宣战:“从明天即8月9日起,前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下达了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动员令。10日,延安总部发布大反攻的命令,百万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国其他抗日军队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进攻!
日本法西斯的丧钟敲响了!
8月9日上午10时30分,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会上着重讨论如何接受《波茨坦公告》。陆相阿南惟几、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主张附带条件投降。
但是外相东乡茂德主张在维护团体,即保存天皇制度的前提下,无条件投降。双方争执不下,无果而散。
8月10日凌晨2时20分,太平洋战争首先以天皇“圣断”的形式宣告结束。
御前会议之后,继续进行内阁会议。凌晨4时,以不改变国体为唯一条件,内阁会议也作出了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定。
10日上午6时45分,外务省正式电告驻中立国瑞士和瑞典的日本公使,请驻在国政府把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转交中美苏英4国政府。
8月12日零时45分左右,日方收到美方答复,主要内容是:“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司令官的命令……”大本营陆海军部表示不能接受这一答复而断然反对接受同盟国促降公告。但海相、内大臣、外相等则主张接受同盟国的促降公告。
8月15日中午,广播器中传出天皇低沉而阴郁的声调:“朕已令帝国通告美、英、中、苏4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至此,太平洋战争结束。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动的、给各国人民造成史无前例的重大痛苦与损失的野蛮的侵略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1945年9月2日拂晓,美战列舰“密苏里号”那巨大的舰体,由几百艘海军舰船簇拥着,赫然耸立在阴云覆盖的东京湾里。在战列舰上,美、中、苏、英、法五国的国旗在迎风抖动。一只铺着绿色绒毯的小饭桌放在2号炮塔与船栏中间,两边各放着一把椅子。一个庄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来到了——日本帝国正式投降签字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8月30分,同盟国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哈尔西海军上将站在他的身旁。
8时50分,盟国九国代表及其他将领们相继走上甲板。九国代表是:美国代表C稺·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布鲁斯·福莱塞海军上将、前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澳大利亚代表T禀·布拉梅、加拿大代表穆尔·科斯格雷夫、法国代表勒克莱、荷兰代表D稥稬赫尔弗里克、新西兰代表伦纳德·艾西特。
8时55分,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拖着那条在上海一次纪念日皇生辰的集会上被炸断后装上的假腿,从小艇上吃力地爬上了“密苏里号”甲板,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也跟着爬上来。当11名毫无表情的身着黑色晨礼服和黄褐色陆军服的日本人登上战列舰甲板时,严肃的盟国用沉默来迎接他们。
受降仪式在麦克阿瑟将军主持下于上午9时举行。他首先进行了短暂的演讲,他说:“我以同盟国最高司令官的名义,在此声明……以正义和宽容来完成我的职责;同时,为了彻底、迅速、忠实地遵守投降条件,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接着,战败国日本代表首先在投降书中签字。投降书装订成两个文本,一份是英文,一份是日文。投降书中写道:“……我等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和不论在任何地方的一切日本国军以及在日本国控制下的一切军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外相重光葵“奉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之命令,以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之名义”、梅津“奉日本大本营之命令,以日本大本营之名义”签署了投降书。
然后,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签字。
随后,美、中、英、苏、澳、加、法、荷、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仪式前后只用了14分钟。
至此,日本帝国战败投降被载入史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终结。
⑤ 日本投降仪式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
代表入场
编辑
八时十分,尼米兹将军和随行人员从“南达科他”号乘坐专用小艇来到“密苏里”号,扩音机里响起“海军上将进行曲”,全舰哨声大作,尼米兹的五星上将旗在桅杆上冉冉升起,哈尔西上前热烈欢迎。
八时三十分,乐声大起,同盟国代表团乘“尼古拉斯”号驱逐舰抵达“密苏里”号,深灰黄色军服的是中国代表,纯白短袖、短裤、长袜的是英国代表,深棕绿、深蓝色镶红条的是苏联代表,淡黄色军服的是法国代表,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军服,再加上绚目的勋章绶带,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国话、英国话、美国话、荷兰话、法国话、俄国话,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甲板上顿时成为有声有色的外交场所,记者忙得不亦乐乎。奇怪的是,“密苏里”号上的所有美军官兵,上至五星上将,下至普通水兵,虽说军装簇新,却都是制式衬衫的军便装,不系领带不佩勋章,全然不是出席正式场合的常服或礼服,原来美军决定,以此形式表达对日军的轻蔑。
受降仪式
编辑
九时正,乐队奏起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并排在前,哈尔西在后步出将领休息舱,同盟国代表团以及观礼的陆海军将领都在规定位置上列队,走上甲板后尼米兹站在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右边,处于同盟国代表团第一人的位置,哈尔西则站在海军将领的第一位,舰上水兵则纷纷抢占能看到会场的有利位置,今天我们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到所有高处,甚至大口径舰炮的炮管上都挤满了神采飞扬的水兵。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等人向麦克阿瑟致礼,他同样没有答礼。
军舰牧师作祈祷后,麦克阿瑟走到麦克风前,持稿在手,神色肃然地宣读投降命令。在投降命令里,他重申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基本内容之后说:“今天,我们各交战国的代表,聚集在这里,签署一个庄严的文件,从而使和平得以恢复。涉及截然相反的理想和意识形态的争端,已在战场上见分晓,我们无需在这里讨论。作为地球上大多数人民的代表,我们也不是怀着不信任、恶意或仇恨的情绪相聚的。我们胜败双方的责任是实现更崇高的尊严,只有这种尊严才有利于我们即将为之奋斗的神圣目标,使我们全体人民毫无保留地用我们在这里即将取得的谅解,而忠实地执行这种谅解。”最后他说道:“在这庄严的仪式之后,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屠杀的旧世界,迎来一个十分美好的世界,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世界,一个致力于追求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这是我最热忱地希望,也是全人类的希望!”随后,他指着桌子前的椅子,严肃地宣布:“现在我命令,日本帝国政府和日本皇军总司令代表,在投降书指定的地方签字!”长条桌上,早就放好了两份投降书文本,一份是同盟国保留的文本,墨绿色真皮封面,雍容华贵;另一份交给日本的文本封面则是廉价的黑色帆布,这一方面是表示对日本的藐视和轻蔑,另一方面想必日本也不会将其好好珍藏,肯定是会被扔在犄角旮旯,所以也不必给他们太好的装帧,免得浪费。
一名日本代表首先走上来,仔细审视桌上两份投降书无误,再回到自己位置,接着重光葵走上前,摘下礼帽和手套,斜身落座,不料手杖却从臂弯滑落到地上,他只好狼狈地拣了起来,一面想放置他的礼帽和手套,一面又从口袋里掏笔,手忙脚乱,一名外务省的随员走上前,递上笔并替他拿好手杖。可他面对投降书,却又不知道要签在哪儿,麦克阿瑟回头招呼他的参谋长萨瑟兰将军:“告诉他签在哪儿!”在萨瑟兰的指点下,重光葵在两份投降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接着,梅津走上前,他没有入座,似乎想要保持一点军人的威严,除去手套,看也没看投降书就俯下身草草签名。
麦克阿瑟接着宣布:“同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各交战国签字!”,他邀请乔纳森·温赖特少将和亚瑟·帕西瓦尔中将陪同签字,温赖特是最后坚守菲律宾的美军将领,帕西瓦尔则是新加坡沦陷时的英军将领,两人都是刚从沈阳的战俘营里赶来,三年战俘生涯的折磨摧残,使两人骨瘦如柴,形同骷髅,穿着最小号的军装还显得肥大不堪!麦克阿瑟请这两人陪同签字,正是对两人所经受苦难的一种补偿。两人出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站在他身后,麦克阿瑟神定气闲地落座,开始签字,一共用了六支笔,第一、第二支笔当场就送给了陪同签字的温赖特和帕西瓦尔,其他四支笔分别送给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海军学院(也有说是赠与中国代表徐永昌)和他的夫人。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说:“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这时,尼米兹步出行列,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中华民国代表现在签字。”。随后,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上将在商震将军陪同下代表中国在投降书上签字。接着,英国布鲁斯·弗雷泽
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签字
海军上将、苏联德里维昂柯·普尔卡耶夫陆军中将、澳大利亚托马斯·布来梅上将、加拿大摩尔·科斯格来夫上校、法国雅各斯·列克雷克上将、荷兰康拉德·赫尔弗里奇上将和新西兰昂纳德·伊西德少将依次代表各自国家签字。麦克阿瑟最后致辞:“我们共同祝愿,世界从此恢复和平,愿上帝保佑和平永存!现在仪式结束。”――此时正是九时十八分,十四年前的九一八,日军占领沈阳。而1933年在日军威逼下,从伪满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是九时十八分!这正可谓天意,用这样的天作之巧,尽洗前耻!
八时五十分,乐声又一次奏响,麦克阿瑟乘坐“布坎南”号驱逐舰从横滨赶来,尼米兹上前迎接,两人谈笑着从主甲板拾级而上,步入将领休息舱。如麦克阿瑟所愿,他的五星将旗升上桅杆。在一艘军舰上,同时升起两面五星上将旗,在美国海军的历史还从未有过!
激动人心的场面即将到来,即便像麦克阿瑟这样经历过许多大事件的人都无法克制,以至于他竟然在舰长舱的卫生室里剧烈呕吐起来,将刚吃下去还没有消化的早餐尽数吐了出来!
此时,“密苏里”号向远处运送日本代表团的DD―486“兰斯多恩”号驱逐舰发出信号,“兰斯多恩”号随即靠上前,放下小艇将日本代表团送来。日本代表团一行十一人,外相重光葵黑色礼服礼帽,作为日本政府代表,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一身戎装,作为日军大本营代表,其他九人是由三名外务省代表、三名陆军代表和三名海军代表组成。外务省代表都穿着正式的燕尾服,条纹裤,大礼帽,只有一人不知何故穿了一套皱巴巴的白色亚麻布西服,显得极不协调。而包括梅津在内的七名军官都穿着没有熨烫过的皱军服和毫无光泽的脏军靴,很显然作为军人,尤其是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视投降为最大耻辱的日本军人,他们是极不愿意出席这一仪式的,完全是迫于天皇的命令,所以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重光和梅津都是中国人民的老相识了,重光的一条腿就是1932年5月在上海虹口公园被朝鲜义士尹奉吉投掷的炸弹炸断的,至今在虹口公园里还有旧址可寻;梅津则担任过天津驻屯军司令,着名的《何梅协议》日方签字人。沧海桑田,昔日曾是何等的趾高气扬,今日却在这里俯首称降!
⑥ 你知道日本投降的全过程是啥吗
日本天皇向日军发出停战令,但许多侵华日军并没有放下武器。关东军是其中最为顽固的一部,尽管此时它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两天后,关东军不得不宣布投降。从8月9日到18日,仅仅一个星期,在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横扫下,素有“皇军之花”之称的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14年——局部地区长达40年的侵略经营土崩瓦解。
日军溃败之时,不拿武器的侵略者——被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东北的“开拓团”移民,也纷纷逃散。经历过那段岁月的老人回忆:“那段时间,经过我们这儿南下的日本人有万把人。那些走不了的都聚到一起,堆上炸药和手榴弹,集体自杀。日本政府分别电请瑞典、瑞士,将投降之意转达中、美、英、苏四国,“日本政府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迅速传遍了全世界。下午6时许,在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广播一遍遍播送着这个消息,山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⑦ 日本投降的过程是怎样的
1945年8月14日,日本通过瑞士向各盟国发出了同意无条件投降的电报。同时,裕仁天皇在秘密录音室里录制了投降诏令的录音磁带,以备明晨向全世界播出。
⑧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三点:
1、盟国反攻:1943年11月盟军开始大反攻,分别由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指挥,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向日占领区进攻。
2、中国战区反攻:1945年2月以后,虽然日本军阀在豫湘桂会战后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来自于内地的美国空军的攻击。
再加上太平洋战场已日益吃紧,盟军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于是为了消灭美军在中国的飞机场以维持大陆交通线的通畅并早日结束中日战争以集中全力于本土防卫。
3、日本本土: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在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3天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
8月5日200架战机从大琉球岛及硫磺岛基地出发,对东京及其机场与九州进行轰炸。炸弹与原子弹齐下,日本又有十二城市受重创。8月8日苏联红军也根据《雅尔达密约》,随即发表在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
(8)日本投降怎么讲课扩展阅读:
签署仪式: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更正:并不是冈村宁次向何应钦呈交的投降书。而是他的参谋长小林浅三郎。而且投降仪式中,作为投降代表的冈村宁次都没有呈缴象征武器的佩刀。原因是国民党代表和其事先商量决定的。此日后入侵中国之日本军队向中国军队投降。
⑨ 当时日本无条件投降时,讲出了哪个条件
战争可以说是“不幸”的代名词。一旦战争发动了,就意味着有人要在战争中丧命,所以一直都被人所恐惧。尤其是世界第二次战争,更是造成了千万人死亡。但是在日本投降下,终于给了这场大规模战争画下了休止符。
而在世人眼里,日本投降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在日本国土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惊人的原子弹,再加上苏联在最后时刻出兵东北地区,打败关东军,让日本军国政府感到无力回天,才不得已投降的。其实并不然。
那么,日本最终是如何接受无条件投降的呢?其实,从当时的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在投降前的御前会议的发言便可看出。当时他指出:“对日本来说,接受《波茨坦公告》虽不体面……原子弹出现,苏联又对我宣战,时局急变……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就是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和民族就有复兴之日。”
可见,投降时只希望保留天皇制度,这一点就足够说明日本民族为了维护提天皇的颜面,不惜任何代价。而美国同意这个条件,维护了日本民族的精神家园,让日本民族能够在战后继续效忠日本天皇,这点才是日本投降的重要原因。而自此之后,日本人对美国抱有很大的感激,并且最终选择追随美国。
⑩ 日本投降仪式的过程是怎样的
尼米兹将此种情况报告金上将,并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金立即向总统提出,如果由一名陆军将领主持和平协议,那么,仪式应在一艘海军舰只上而不是在陆上举行。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还从国务卿处赢得一项协议:如果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尼米兹将代表美国签字。
29日,尼米兹也乘水上飞机抵达东京湾,把将旗升在“南达科他”号上。
1945年9月2日8点,尼米兹一行乘专艇赶到签字地点,舰上哨声大作,扩音器响起了“海军上将进行曲”。
又过了一段时间,麦克阿瑟与参谋人员也抵达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相互握手,共同庆祝这一难忘的时刻。
军中牧师祈祷后,乐队高奏美国国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一起走上露天甲板。哈尔西紧随其后。麦克阿瑟站在桌后发表了令人难忘的和平讲话,然后他请日本帝国政府的代表走向前来签字。
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日本受降书上签字时,请美陆军的乔纳森·温赖特将军和英国陆军中校亚瑟·珀西瓦尔站在他的身后,这二人都曾是战俘,刚从满洲日本战俘营乘飞机赶来。
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接着走上前来,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签字。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和哈尔西上将、谢尔曼少将站在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