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日本资讯 » 二战日本被美军击沉多少航空母舰

二战日本被美军击沉多少航空母舰

发布时间: 2022-09-02 23:44:28

㈠ 二战中‘二’本一共沉了几艘航母

二战期间,日本有二十九艘航母,冠绝全球,但因密码被侦破而落败。

历史并不如烟。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就已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及舰载战斗机,随后又不断建造了大中小型配套、攻击与护航兼顾等各类航母共二十九艘之多,组成了号称世界最强的帝国海军联合舰队。

这些航母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建造,其一是专门研制开发建造的航母,如排水量达三万四千吨的“大风号”重装甲航母,“苍龙号”、“飞龙号”等中型攻击航母。其次是由原军舰进行改装,如作为第一艘重型攻击航母兼海军第一航空战队旗舰的“赤城号”以及主力航母之一的“加贺号”等均是由战列舰改建的。第三种是为了应付战事扩大而将商船、客货轮加以改建,如一万七千吨的“冲鹰号”由大型油轮改建的,一万三千吨的“海鹰号”则由客货轮改装而成。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海军就是以“赤城号”、“加贺号”等六艘航母为主力,舰载三百六十多架战斗机实施了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并引爆了太平洋战争。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帝国海军凭借强大的航母舰队率先对美开战获胜,结果又以一艘艘主力航母被美军摧毁而战败。其中,从一九四二年开始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相继展开的四次大规模航母决战,既葬送了日本海军不可一世的航母之霸,也阻断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之路。二战的历史轨迹因日美航母决战而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而美国海军之所以能克敌制胜,不断摧毁强大的日本航母主力,其秘密就在于美军获取了日军舰队的通讯密码。这是美英盟军在一九四二年一月击沉了一艘日军潜艇后获取的。此后,美军利用这本小小的密码。破译了大量日本海军电报,从而掌握日美航母海战的主动权。

一九四二年初,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气焰更为嚣张,企图进一步夺取西南太平洋诸岛,为攻占澳大利亚做准备。当年四月,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从破译日军电报中得知,日军三艘航母分成两支舰队正在向珊瑚海海域挺进,于是决定让弗莱彻海军少将率领“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两艘航母为首的特混舰队迎战,狠挫日本海军的狂妄气焰,日本首次航母战由此拉开序幕。

五月七日,日军先后从“翔鹤号”、“瑞鹤号”航母上起飞了七十八架战机,炸沉了美军一艘驱逐舰和油船。其后,美军两艘航母出动了九十三架战机,集中火力炸沉了日军一艘小型航母“祥凤号”。次日,双方航母再次出动战机相互攻击,结果美军的“列克星敦号”被日军击沉,而日军的“翔鹤号”遭美军重创,险些沉没。这也是二战爆发后日本海军在日美航母战中第一次遭重挫。

珊瑚海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统帅山本五十六意识到美国航母的威胁,为了摧毁美军航母主力,试图在中途岛设置一个圈套,诱美军来钻。为此,山本动用了八艘航母及其它五艘搭载水上飞机的战舰试图打击美军航母。

由于日军密码被破译,美军对山本在中途岛的战略部署了如指掌。于是美军将计就计,集中了三艘主力航母等十艘战舰,采取从侧翼伏击日本航母主力舰队。六月三日,日军分舰队袭击阿留申群岛,揭开了中途岛战役。第二天,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日本舰队进入中途岛海域,因他没有发现美国舰队,便向中途岛的美军机场发起攻击。

不久,他接到发现美军航母舰队的报告,慌忙应战,可为时已晚。此时,美军轰炸机腾空而起,俯冲式直扑日本航母。结果,四万一千吨的“赤城”、三万八千吨的“加贺”以及“苍龙”、“飞龙”这四艘日军主力航母全部被炸沉,葬身海底。美军在此航母决战中仅损失了“约克城”一艘航母。中途岛战役因此也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一九四四年六月,美军在十五艘航母和十四艘护航舰的掩护下登陆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日军企图拼死一搏,集中了九艘航母分三路截击美军。六月十九日清晨,一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大决战拉开了帷幕。双方的数百架战机在广阔的海空之上展开了一场惨烈的空战。

由于经过两年多的消耗战,日军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损失殆尽,加上飞机性能严重落后,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了一边倒的局面。结果,日方有三艘航母被击沉,三艘被重创,而美军仅有两艘航母受轻伤。更致命的是,日军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四百零四架舰载机,这占其舰载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至此,日本航母舰队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了进攻能力。

莱特湾海战则是日美第四场航母大战,它最终导致了日本航母舰队全军覆没。一九四四年十月,美军决定发起菲律宾群岛战役。二十日,美军在莱特湾登陆,日方为挽回败局,赌上了海军的全部家当,派出两支舰队夹击美军

㈡ 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各有多少艘航母被击沉

根据《简氏二战战列舰年鉴》记载:二战期间总共有25艘战列舰在交战中被击沉。其中有14艘是被飞机击沉的,这还不包括德国“俾斯麦”号和日本“比睿”号。

“俾斯麦”号虽然是毁于英国海军的万炮齐轰,但此前它已遭英国海军舰载机的鱼雷攻击而无法逃脱,这才是致命一击;日本海军的“比睿”号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期间自沉,同样也是在遭到美军空袭、舵机受损后才不得不自我了断的。
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航空母舰,按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正规航空母舰、改造航空母舰和改装航空母舰三类。其中,正规航空母舰一开始就是按照标准航母设计建造的,如“翔鹤”级;改造航空母舰是指原本其他舰种的军舰,在施工阶段改变原设计,而以航母的姿态出现在联合舰队序列中,如“赤城”级改装航空母舰则是指将一些服役中或已经完工的战列舰、巡洋舰乃至征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增设飞行甲板和操作舰载机设备而成的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采取了一些可迅速增加航空母舰数量的方法。其中所谓的“航母预备舰”就是在部分军舰的设计中,事先就考虑了未来可能改装成航空母舰的需求,以利于日后的改装工作。另外,日本军方还以投资方式参与商船的设计建造,战时大量征用这些商船,进行改装服役以增强其航母力量。

由于日本航空母舰的建造受到《华盛顿公约》的限制,而且在早期不像战列舰那样受重视、有计划,因此其谱系相当混乱,只是在命名方面有大致规律可循。在早期,日本的航空母舰都是以特殊的飞禽为名,其中正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有“龙”或“鹤”字,如“飞龙”、“翔鹤”等;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均有“凤”字,如“祥凤”、“瑞凤”、“龙凤”等(但“赤城”号和“加贺”号例外,它们直接沿用了原来战列舰的舰名);由民间船只改造成的航空母舰的舰名中则有“鹰”字,如“大鹰”、“云鹰”、“冲鹰”等。在1943年以后,日本航空母舰的命名方式又有变动,改用日本历史上的诸侯国名或者山名来命名:其中排水量25 0 00吨以上的用国名命名,15000~25000吨级的以山名命名,如“天城”、“葛城”、“笠置”等。从命名方式上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对航空母舰的认同是从早期的存疑到后期的重视——在初期的命名方式中,每个舰名的词尾都有一个共同的字,类似于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命名方式;但到了后期所采用的山名和古国名,则明显是战列舰所惯用的命名方式。而战列舰向是日本人最看中的主力舰。

“凤翔”号:日本航空母舰的元老和试验舰

它是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中的元老。在该舰动工兴建之前,日本曾改装过一艘运输船“若宫丸”号,以进行水上飞机的搭载试验。而“凤翔”号在建造之初被归为“特务舰”,后来才自成一类,成为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1921年10月在浅野造船厂动工,1922年10月下水、1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9494吨,航速25节,有4门1 40毫米炮、2门80毫米高射炮,官兵550人。

由于在建造“凤翔”号之前,日本海军没有建造专门航空母舰的经验,许多设计仍在摸索阶段,所以该舰也算是日本航空母舰的试验舰。在原设计中,其前段起飞甲板向下倾斜5度,为的是利于飞机起飞加速,右舷的3根烟囱在飞机起飞时可由垂直转为水平;舰岛前方有专供水上飞机回收使用的起重机等。到1923年,“凤翔”号才一一改正了这些错误设计:前端飞行甲板改平,拆除舰岛,舰桥改在飞行甲板下面。

在1932年2月5日入侵中国上海的作战中,“凤翔”号所属的13式舰载攻击机首次与中国战机交锋并取得胜利,这是日本海军首次以舰载机击落对手的空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凤翔”号再度出没在中国青岛外海,而后从事训练任务。中途岛战役时,“凤翔”号负责主力部队的反潜警戒任务,搭载了6架飞机,未直接参加第一线战斗。1944年,为了搭载新式战机,“凤翔”号的飞行甲板被加长到180.8米。由于改装后的飞行甲板长度超出舰长太多,使得航母的耐波性降低,无法在远洋活动。但“凤翔”号也因祸得福,由于活动减少而得以躲过美军铺天盖地的攻击,存活到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9月被解体。

“赤城”号:山本五六曾任舰长的名舰

“赤城”号原本是“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一艘。“天城”级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预定要建造“天城”号和“赤城”号两艘。“赤城”号于1920年12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建造,到了1921年,受《华盛顿公约》的影响,建造中的“天城”级面临停工解体的命运。日本海军在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将两艘“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建成航空母舰。1923在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震坏了放在船台上的“天城”号龙骨,最后只有“赤城”号以航空母舰的姿态面世。由于日本当时只有小型航母“凤翔”号的建造经验,因此在设计这艘排水量比“凤翔”号大近3倍的航空母舰时,煞费了苦心。

“赤城”号在1923年11月重新开工,1925年4月下水,1927年3月完工。其三层甲板设计相当特殊:最上层为飞机降落甲板;第二层甲板上有舰桥及2门双联装203毫米口径主炮,故称为“炮塔甲板”;第三层为飞机起飞甲板,长56.7米,可搭载60架战机(16架战斗机、16架侦察机及28架攻击机)。测试排水量34364吨,航速31节。

1938年,“赤城”号进行了一次大改装,拆除原来的炮塔甲板和起飞甲板,将最上层甲板延长变成飞行甲板,舰载机数量增加到91架(96式战斗机16架、96式攻击机51架、96式俯冲轰炸机24架),运送飞机的升降机也由2座增加到3座,飞行甲板左舷增设舰岛。测试排水量增为41300吨,航速31.2节。

“赤城”号是日本海军的名舰之一。在1928~1929年,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该舰舰长,偷袭珍珠港时,该舰也作为机动部队的旗舰,其后,“赤城”号还参加了爪哇海大战和中途岛战役。在中途岛海战中,“赤城”号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枚炸弹命中引起火灾,大火殃及弹药库,连锁爆炸迫使“赤城”号船员不得不弃船,最后日本用自己的“野分”号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加贺”号:关东大地震使它得以顶替上岗

“加贺”号和“赤城”号虽然不是姊妹舰,但2艘航母从诞生到覆灭的命运却惊人的相似。属于“土佐”级的“加贺”号,真原始设计也是战列舰,同样也是“八八舰队”计划的产物。正当它受到《华盛顿公约》的影响而准备解体时,关东大地震报销掉了“天城”号,“加贺”号得以被改造成一艘航母来顶替。
[ 转自铁血社区 <a href=target="_blank">http://bbs.tiexue.net/post_2260755_1.html/ ]</a href=>

“加贺”号于1920年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次年11月下水,1923年11月开始航母改造工程,1928年3月完工。其外观与“赤城”号类似,同样是三层式甲板,排水量33693吨,航速27.5节,可搭载60架飞机。

1934年,“加贺”号也进行了大改装,于一年后完工。主要是延长飞行甲板,使舰载机的数量增加达到90架(15架90式战斗机、45架89式攻击机及30架94式俯冲轰炸机),航速增大至28.3节,排水量增加到42541吨,续航力得到提高。

“加贺”号一直与“赤城”号搭配编为日本海军第1航空战队,曾参与侵华战争的所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偷袭珍珠港时战果颇丰,在进军南洋的过程中也出力颇多。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时,受到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袭击被命中3枚炸弹而引起火灾,数小时后沉没。成军13年的第1航空战队至此全军覆没。

“龙骧”号:日本海军后续小型航空母舰的典范

在1924年的日本舰艇补充计划中,准备建造1艘27000吨和3艘10000吨的航空母舰。1925年,为了取代老旧的“若宫丸”号水上飞机母舰,有了建造“龙骧”号的腹案,后来又从水上飞机母舰变更到航空母舰。

“龙嚷”号最初计划的排水量为9800吨,使用“青叶”级重巡洋舰的舰体,航速30节,搭载约24架飞机。1924年11月,“龙骧”号在横滨三菱造船厂动工1931年4月下水后拖曳到横须贺进行艏装工作。此时军方要求舰载机数量增加到36架,厂方不得不更新设计,增加一层机库,以至于舷高度降低、耐波性变差。1933年5月完工时,测试排水量12732吨、66000马力、航速29节、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搭载飞机48架、官兵924人。

“龙骧”号的外形成为以后日本小型航母的典范全通式飞行甲板、无舰岛、露天式舰艏甲板,舰桥位于飞行甲板最前端的正下方。但1935年9月发生了一起日本海军史上着名的“第4舰队事件”:“龙骧”号在演习过程中遭遇台风,由于干舷太低导致舰桥被海浪冲毁。这次事件对日本舰艇设计影响深远。事后,“龙骧”号再度进坞改造,除了重新设计改善了耐波性的舰桥外,新加了层甲板以提高干舷高度。改造后的排水量达到12575吨,航速却降低到28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龙骧”号搭载有18架96式战斗机和12架97式攻击机。它与航母“祥凤”号、征用商船“春日丸”号编成第4航空战队,曾参与入侵菲律宾和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支援行动。偷袭珍珠港时,“龙骧”号负责进攻阿留申群岛的作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时,“龙骧”号搭载有24架“零”式战斗机、9架97式攻击机,在敬运输船队护航行动中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而沉没。

“苍龙”号:第一艘真正按航母标准建造的航母

“苍龙”号是日本第一艘真正按照航母标准设计建造的航母,在此之前的航母多半是由其他军舰改造而成的。“苍龙”号的建造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根据《华盛顿公约》的规定,当时日本还可建造总吨位21000吨的航空母舰,因而最初设计了2艘各10500吨的航空母舰。但海军方面却要求在10500吨的航母上安装5门203毫米炮、20门127毫米高射炮及100架飞机,这对万吨级航母而言简直是无理的要求。进入预算审核阶段后,这些要求有所减少,航母的自卫武器数量减少到5门155毫米炮、16门127毫米炮。

1934年,日本海军发生了着名的“友鹤事件”:第21水雷战队的2艘水雷舰在旗舰“龙田”号轻巡洋舰的率领下在日本外海进行夜间训练,返航时海上风速达到15~20米/秒、浪高3~4米,造成“友鹤”号水雷舰倾覆,约100名官兵丧生。事后检讨,导致“友鹤”号倾覆的原因是舰体重心过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日本军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个通病。这主要是因为在《华盛顿公约》的限制下,为了尽可能提高单舰战斗力而盲目在舰艇上堆砌过多的武器所致。这次事件和前面提及的“第4舰队事件”对日本后来的舰艇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军方对“苍龙”号的设计要求也变得合理些。

“苍龙”号于1934年11月在吴港海军造船厂动工,1935年12月下水,1937年2月完工,测试排水量18800吨、152000马力、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裁飞机72架、官兵1000人。

该舰服役后与“飞龙”号一同编入第2航空战队,搭载57架飞机(21架“零”式战斗机、18架97式攻击机、18架99式俯冲轰炸机),曾支援日军在中国大陆和南洋方向的侵略行动,并且是偷袭珍珠港的主角之一。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是“苍龙”号战斗生涯的最后一幕。该舰在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和“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的打击下沉入海底,舰上1103名官兵中只有385人生还。

“飞龙”号:鱼雷“自我了断”,水兵得以逃生

“飞龙”号是“苍龙”级的2号舰,于1936年7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37年11月下水,1939年7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0165吨、航速34.6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以下),可搭载飞机72架、官兵1101人。

该舰在外观上的最大特征是舰岛位于左舷中央(航母的舰岛一般安排在右舷前端1/3处),以便为舰载机提供较长的起飞跑道。舰岛从右舷改在左舷,是因为右舷中央的位置是在烟囱的后方,而烟囱的排烟会影响航行操作、干扰飞机的降落。采用这种设计的还有改造后的“赤城”号。

“飞龙”号服役后一直随“苍龙”号同进退。在中途岛战役期同,该舰在“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横遭惨祸时躲过一劫,随后在第2航空战队指挥官山口闻多少将的指挥下,出动舰载机对美国航母“约克城”号实施了连续两波次的攻击,使其受到重创。不料在“苍龙”号遭袭6小时后,美机再度光临“飞龙”号上空。该舰被4枚炸弹命中舰桥右侧前方的飞行甲板,前段升降机整个被炸飞到舰桥上井引发火灾。6月6日夜零时15分宣布弃船,包括山口闻多在内的416名官兵丧生。值得提的是,当日本驱逐舰“卷云”号奉命向“飞龙”号旋射2枚鱼雷离去后,被困在“飞龙”号舱底轮机室的70名日本水兵竟从鱼雷命中爆炸后的缺口处奇迹股地逃生,在海上漂泊15天后有34人被美舰营救。

1942年6月4~6日三天之内,日本海军一下子损失了4艘一线航母及其所搭载的332架飞机和飞行员。从这时起,日本海军开始从进攻传入防御,直到1945年败亡为止。

“翔鹤”级:鼎盛时期的宠儿、偷袭珍珠港的干将

“翔鹤”级航空母舰包括“翔鹤”号和“瑞鹤”号。1936年,日本单方面退出伦敦裁军会议,从此海军的造舰工程便如脱缰野马一般全力扩张。“翔鹤”级航空母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翔鹤”号于1937年12月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动工,19 39年6月下水,1941年8月完工。而“瑞鹤”号则于1938年5月由川崎神户造船厂承造,1939年11月下水,1941年9月完工。测试排水量29800吨,可搭载飞机84架、官兵1660人。这两艘航母均属于第1航空舰队的第5航空战队,它们服役于日本海军的鼎盛时期,先后参加了偷袭珍珠港、东南亚和印度洋方向的作战。

“翔鹤”号在珊瑚海海战中因甲板中弹而无法起降飞机,之后回到吴港大修,第5航空战队因此避开了中途岛战役,免去了覆灭的命运。等到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时,该级舰成为日本惟一的主力航母,但由于缺少熟练的飞行员,舰载机损失惨重。在1942年10月的南太平洋海战中,“翔鹤”号再度受损,不得不回到横须贺大修。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第5航空战队再度出击。19日,“翔鹤”号遭到美军潜艇“青花鱼”号发射的4条鱼雷的攻击,导致弹药库爆炸,1263名官兵与舰同沉。

马里亚纳海战中,“瑞鹤”号被一枚炸弹命中,随后回吴港进干船坞大修。1944年10月20日,“瑞鹤”号投入莱特湾大海战,担任日军北方部队的旗舰。25日,“瑞鹤”号遭到美军舰载机的猛烈攻击,被命中鱼雷和炸弹各7枚,在恩加诺角沉没,1700名官兵中只有970人获救。

“祥凤”级:名为潜艇支援母舰、实为航母预备舰

“祥凤”级航空母舰包括“祥凤”号和“瑞凤”号,前身分别是潜艇支援母舰“剑崎”号和“高崎”号,在设计之初已被列为“航母预备舰”。“高崎”号在1939年下水后立即进行航母的改造工作,于1940年2月完工,并更名为“瑞凤”号。“剑崎”号于1939年1月比“高崎”号早下水,但服役到1941年1月才进行改造工作,同年12月完工,更名为“祥凤”号。

由于是“航母预备舰”,“剑崎”号在充当潜艇支援母舰时就已设置了飞机机库和升降机,最上层甲板除了烟囱、桅杆和小得不成比例的舰桥外,几乎空无一物。改造后的“祥凤”号排水量达13100吨,航速28节,续航力7800海里(18节时),舰上可搭载6架“零”式战斗机、12架97式攻击机及10架99式俯冲轰炸机,合计28架。官兵788人。

“祥凤”号的第次也是最后班出击是在珊瑚海海战中。在战斗期间,“祥凤”号遭到美机密集攻击而被命中了7条鱼雷和13枚炸弹,1942年5月7日沉没,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航母。“瑞凤”号则在1944年10月于恩加诺角遭到美机轰炸,命中2条鱼雷和2梅炸弹后沉没。

“龙凤”号:甲板上设置一根烟囱以掩人耳目

“龙凤”号的前身是潜艇支援母舰“大鲸”号,1933年8月在横须贺开工建造,1934年3月完工,排水量13048吨。它也被列为“航母预备舰”,所以舱内没有安排太多设施;外观上与“剑崎”号相似,最上层甲板平坦且没有主要建筑物,只有为了迷惑西方军事观察家而设置的一根大而不当的烟囱。

“大鲸”号曾担任第6舰队第1及第2潜水战队的旗舰。1941年底,“大鲸”号开始进行航空母舰的改造工作,1942年11月完工,更名为“龙凤”号。排水量15300吨,航速26.5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时),官兵989人。“龙凤”号可搭载21架战斗机和9架攻击机。

“龙凤”号曾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轻微受损后回到日本。其后为搭载新式战机而将飞行甲板延长了15米。1945年3月19日,“龙凤”号停泊在吴港时遭空袭而役失动力,后被充作浮动防空炮台使用,直到日本战败。战后,“龙凤”号被用于运送海外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最后在1946年4月解体。

“大鹰”级:只能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

“大鹰”级航空母舰包括“犬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资助民间航运公司建造大型邮轮的计划,以备有朝一日征用这些邮轮改造为航空母舰。

1937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上述计划,凡是排水量在6000 吨以上、航速在19节以上的客轮、邮轮、货轮,政府均会在建造之中予以“奖助金”。1940年,日本海军急速扩充时,三菱长崎厂的“春日丸”号邮轮即被日本军方征用,当时该船的建造工程已经完成约30%。1941年5月,该舰转移到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改造,于同年9月完工编入第5航空战队,稍后改编入第4航空战队。测试排水量为20000吨、航速21.1节、续航力8500海里(18节时),飞行甲板长172米、宽23.5米,官兵747名。

由于它是用商船改装的航空母舰,所以在性能上远不及正规航空母舰。完工后从未作为航空母舰使用,多半用于训练及飞机运输任务,只能算是飞机运输舰。1942年中途岛战役后,日本联合舰队第一线航空母舰损失惨重,因此“春日丸”号在1942年8月被更名为“大鹰”号,正式编入日本航空母舰行列之中。“春日丸”号的姊妹舰还有“八幡丸”号和“新田丸”号两艘。“八幡丸”号在偷袭珍珠港前夕被军方征用,1942年初开始改造,同年5月完工,更名为“云鹰”号。“新田丸”号的改造工作也于同年11月完工,更名为“冲鹰”号。

上述3舰的航速高正规航空母舰甚远,只能为运输船队警戒、护航或充当运输飞机平台,均末参加较着名的战役。“大鹰”号于1944年8月18日在吕宋岛西北方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云鹰”号于1944年9月11日在东沙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而“冲鹰”号则在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岛以东水域被美军潜艇击沉。

“隼鹰”级:整体性能不亚于正规航空母舰

“隼鹰”级航空母舰包括“隼鹰”号和“飞鹰”号,它们的服役背景与“大鹰”级类似。为应付194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邮政省决定建造2艘大型豪华田6轮。日本军方愿意提供60%的补助经费,但要求这2艘邮轮必须达到船长210米、宽25米以上的规格,而且航速要在24节以上,排水置在26600~27000吨之间,并且可在3个月之内改装为航空母舰。

第1艘下水的“僵原丸”号于1939年3月在三菱长崎厂开工,第2艘“出云丸”号则于同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动工。1940年‘0月,邮轮的建造工作尚未完成,即被决定改造成航空母舰并由军方收购。“隼鹰”级的改造工程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僵原丸”号在1942年5月初完工,7月中旬更名为“隼鹰”号;“出云丸”号则在同年7月底完工,命名为“飞鹰”号。测试排水量均为27500吨,水线长215.3米、宽126.7米,飞行甲板长210.3米、宽27.3米,航速25.5节,续航力12251海里(18节时),可搭载飞机53架、官兵1187名。

“隼鹰”级的舰岛设计新颖,烟囱与舰岛合并向外倾斜26度以减少排烟造成的干扰。日本采用这种设计的航空母舰还有“大凤”号和“信浓”号。虽然该级舰由邮轮改造而来,内部有许多木制装潢隔间必须予以拆除以防火灾发生,但整体性能却足以与正规航空母舰“飞龙”号相抗衡,这一点颇令人意外。

“隼鹰”号在1942年7月与“飞鹰”号同被编入第3舰队第2航空战队。在中途岛战役结束一个月后,由于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严重不足,它们由二线预备部队调整到第一线作战;10月份参加了所罗门群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海战,攻击了美军“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美军进攻塞班岛时,它们也有出击的记录。

1944年6月20日,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飞鹰”号在舰载机倾巢而出后,被美军舰载机趁虚而人命中1条鱼雷,鱼雷爆炸后破坏了航空燃料库,挥发后的油气弥漫在舰艇内部。2个小时后油气被引爆,随后产生了场无法控制的大火,强烈的爆炸使舰上官兵误认为该舰又被一条鱼雷击中。“飞鹰”号在爆炸后不久便倾覆沉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海战中,有3艘日本航空母舰都是被鱼雷攻击后因油气引爆而沉没的.

在同一天里,“隼鹰”号也被2枚炸弹命中,坦损伤不重。它在修复后直担任训练和飞机运输的任务,未参加针对莱特湾美军舰队的作战,因此免去了被美军穷追猛打的命运。1944年12月9日,“隼鹰”号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而严重受损。但由于中雷时弹药库和燃料库都是空的,因此幸运地没有步姊妹舰的后尘而发生爆炸。

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共击沉日本多少艘航母

日本有18艘航母被美方击沉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
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损失20艘航母,其中18艘为美方击沉,其中的大风号是由于错误的损管措施才爆炸沉没的,2艘无法挽救为日方击沉。战时有2艘分别被美英击伤,不再参战,战后拆解。
另有2艘战后作为人员运输舰使用,而后同隼鹰号一道拆解。天城号击沉后搁浅于港内,战后打捞拆解。

㈣ 美日在二战中各损失多少艘航母

据我了解日本在中途岛太平洋战场还是大西洋战场损失极为惨重,以下为数据
航空母舰16艘
赤诚、加贺、飞龙、苍龙 4舰都沉于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翔鹤号 44年6月菲律宾海战中被美国潜艇击沉

瑞鹤号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祥凤号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龙骧号42年8月瓜岛系列海战中的所罗门群岛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飞鹰号44年6月菲律宾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大凤号44年6月菲律宾海战被美军潜艇击沉

千岁号、千代田号、瑞凤号都在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信浓号,由大和级战列舰改装,44年11月试航时被美军潜艇击沉

天城号45年7月在港内被美军飞机炸沉

云龙号44年12月被美军潜艇击沉

改装航空母舰6艘

冲鹰号43年12月被美军潜艇击沉

大鹰、云鹰、神鹰号分别在44年8月9月11月被美军潜艇击沉

海鹰号45年7月在港内被美国飞机炸沉
另外一些没建成就被美国毁掉
我认为美损失为14艘 有人认为11艘

选D

㈤ 二战中各国沉没多少艘航空母舰

曾几何时,日本因为拥有25艘航空母舰而在大洋上,但到二战结束时,除了担任训练任务的、也是最老的、吨位仅为10000吨的“凤祥”号之外,其余日本航空母舰均被美国海军一网打尽。其中,二战中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浓”号,下水50天尚未开始服役,就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海军最后一艘大型的航空母舰“大凤”号的“惨”,则在于它的人员伤亡。1944年6月,“大凤”号第一次出击,发出第一批飞机后即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舰岛下方,惊人的爆炸摧毁了舰内所有较薄弱的结构,但“大凤”号仍在海面上漂浮了1个多小时才沉没。该舰由于“闷炸”而使人员伤亡惨重,阵亡官兵在1000人以上。

在二战中,英国共损失了八艘航空母舰,其中没有伤亡特别突出的,但英国航空母舰的最大不幸是开创了被击沉的先河。

世界上第一艘被敌人击沉的航空母舰,是英国的“勇敢”号。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用于“勇敢”号身上特别合适,因为其同型姊妹舰“光荣”号是第二艘被敌人击沉的航空母舰,1940年6月8日,“光荣”号自挪威撤退时,不幸在海上遭遇德军“”号与“格诺森瑙号”战列巡洋舰,于1940年6月8日被击沉于挪威水域。

更可悲的是,在印度洋中第一艘被敌人击沉的航空母舰也属英国海军,这就是“使者”号轻型航空母舰。1942年4月9日,“使者”号轻航空母舰在锡兰海外被日本“飞龙”号、“苍龙”号及“赤城”号航空母舰上的舰载俯冲轰炸机炸沉。这是英国在东方损失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也是沉没在印度洋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

㈥ 二战时美军一共击沉几艘日军航母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
“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
“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
“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
“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其中自行设计建造10艘:
“凤翔”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大凤”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由别的军舰和民用轮船改装而成的有15艘:
“赤城”号、“加贺”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千代田”号、“千岁”、“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一共拥有10艘航空母舰:
“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
在战争中建造和改装了15艘:
“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除了“凤翔”号、“隼鹰”号、“天城”号、“龙凤”号和”葛城”号在战后解体外,其余的都在战争中被击沉。

赤城号
标准排水量:29,500吨/36,500吨(改装后) ;公试排水量:41,300吨(改装后)
长度:261米/190米(上层飞行甲板),宽度:29米,吃水:8.1米;改装后长度:260.67米/249.2米(飞行甲板),宽度:31.32米,吃水:8.7米
动力:19台锅炉,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33,000匹,4轴
最大航速31节,续航距离8200浬/16节
武备:10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4座25毫米双联装高射炮;改装后:6座20厘米口径舰炮、6座12厘米双联装高射炮、14座25毫米三联装高射炮
舰载机:舰战12、舰攻35、舰爆19、补用25,合共91架。舰战18、舰爆18、舰攻27(1941年12月)。
舰员编制:1297人;改装后1630人
加贺号
标准排水量 28,000吨/38,200吨(改装后);公试排水量:42,540吨(改装后) ;满载排水量 43,600吨(改装后)
长度:247米/171.2米(上层飞行甲板),宽度:29.6米,吃水:8米;改装后长度:240米/248.6米(飞行甲板),宽度:32.5米,吃水9.5米。
动力:12台锅炉,4台蒸气涡轮机,主机输出功率91000马力,4轴;改装后8台锅炉,4台蒸气涡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127,400匹。
航速:28节;续航距离10000浬/16节
武备:10门200毫米口径舰炮、12门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改装后22门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
舰载机:常用72架、备用18架,合计90架。舰战18、舰爆27、舰攻27(1941年12月)
舰员编制:1263人;改装后1708人
苍龙号
标准排水量15900吨,公试排水量18800吨,满载排水量19800吨
总长227.35米,宽21.34米,型深20.4米,吃水7.6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动力装置:8台锅炉,4台蒸气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
最高航速34.5节,续航力768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双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14座
舰载机:57架(最多可达73架),战斗机16架(含预备机4架)、攻击机12架(含预备机3架)、轰炸机36架(含预备机9架)、侦察机9架。舰战18架、舰爆18架、舰攻18架(1941年12月)。
编制舰员1100人
飞龙号
标准排水量15900吨,公试排水量20165吨,满载排水量21900吨
总长227.35米,宽22.32米,型深20.5米,吃水7.84米
飞行甲板长216.9米,宽27米
动力装置: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4轴,主机输出功率153,000马力
最大航速34.3节,续航力7670海里/18节
武备: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6座,三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7座,双联25毫米口径高射炮5座
舰载机:64架(含备用机最多可达73架)。21架战斗机、21架俯冲轰炸机、21架攻击机(1941年6月)
舰员编制1101人
瑞鹤号
最大排水量 33,200吨
飞行甲板 847'x97'
最大航速 34节
主炮 5英寸×16
防空火炮 25mm×45,13.2mm×22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 1690人
翔鹤号
最大排水量 33,200吨
飞行甲板 847'x97'
最大航速 34节
主炮 5英寸×16
防空火炮 25mm×45,13.2mm×22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 1690人
大风号
1941年7月10日动工、1943年4月7日下水、1944年3月7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29300吨
武备:双联100毫米炮6座,三联25毫米,炮22座
总长:260米
宽:27.7米
动力: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4桨(300转/分),160000马力
型深:22.1米
吃水:9.67米
航速33.3节
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
载机:战斗机19架(含预备机1架)攻击机36架,侦察机6架
舰员:1649名
海鹰号
排水量13,600吨/17,500吨(满载)
飞行甲板长度492英尺
航速34节
动力52,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127mm8座、25mm44座
雷达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24架
舰员829人
龙骧号
1929年11月26日动工,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9日竣工;
标准排水量10600吨
武备双联127毫米平高炮6座,四联25毫米炮6座
总长180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6座,65000马力,双桨(275转/分)
舰宽20.32米
型深20.6米
航速29节
吃水5.56米
续航力10000海里/14节
飞行甲板长158.6米,宽23米
舰员924名
载机48架(含预备机12架)
大鹰级
标准排水量17830吨
武备单管120毫米高炮4座,双联25毫米炮4座(“冲鹰”:双联装127毫米高炮4座,三联装25毫米
炮10座;“大鹰”、“云鹰”在1944年间改装后增加单管120毫米炮2座,三联装25毫米炮约4座)
总长180.24米
宽22.5米
型深23.5米
吃水8米
动力蒸汽轮机2台,主锅炉4座,25200马力,双桨(140转/分)
飞行甲板长162米,宽23.5米(“冲鹰”:长172米,宽23.7米;改造后的“大鹰”“云鹰”:长
180米,宽23.5米)
航速21节
载机战斗机11架(含预备机2架),攻击机16架(含预备机2架);“冲鹰”载机30架(含预备机4
架)
续航力8500海里/节
舰员747名(“冲鹰”约850名)
各舰结局
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在中途岛海战中被击沉
翔鹤号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被美潜艇击沉,瑞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瑞凤号在莱特湾海战中作为小泽舰队的诱饵被击沉
飞鹰号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被击沉,隼鹰号因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而幸存,1947年解体
大凤号在莱特湾海战中被击沉,信浓号1944年11月被美军击沉。

够详细了吧,虽然也是摘来的,但是把你需要的信息都给你了哟~~

㈦ 二战中各国沉没多少艘航空母舰

日本在二战时共建造、改装了25艘航母,到战争结束时,全部被击毁或击沉。美国在二战时一共建造了124艘护航航母,其中有38艘给了英国。轻型航母9艘,重型航母24艘,加上战前建造的8艘,一共是119艘。在二战中,美军有25艘护航航母、一艘轻型航母、战前建造的“兰利”号、“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大黄蜂”号一共30艘航母被击沉。
英国在二战结束时一共有26艘航母。开战前自己建造的航母有8艘,在二战中后期接收了38艘美国的护航航母,自己也建造了4个级别12艘航母。
二战时的护航航母排水量在7000吨----12000吨之间,能搭载飞机30架左右。绝大多数是由商船改装而来的。这些护航航母在战争中损失最多,主力航母损失数量有限,例如美国只损失了“列克星敦”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日本损失的是“飞龙”号、“苍龙”号、“赤城”号、“加贺”号、“信浓”号、“龙凤”号,其余的都是由商船改装而来的。

㈧ 二战时期日本损失了多少艘航母

航空母舰16艘
赤诚、加贺、飞龙、苍龙
4舰都沉于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翔鹤号
44年6月菲律宾海战中被美国潜艇击沉
瑞鹤号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祥凤号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龙骧号42年8月瓜岛系列海战中的所罗门群岛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飞鹰号44年6月菲律宾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大凤号44年6月菲律宾海战被美军潜艇击沉
千岁号、千代田号、瑞凤号都在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炸沉
信浓号,由大和级战列舰改装,44年11月试航时被美军潜艇击沉
天城号45年7月在港内被美军飞机炸沉
云龙号44年12月被美军潜艇击沉
改装航空母舰6艘
冲鹰号43年12月被美军潜艇击沉
大鹰、云鹰、神鹰号分别在44年8月9月11月被美军潜艇击沉
海鹰号45年7月在港内被美国飞机炸沉

㈨ 二战日本一共有几部航母被击沉了几部

日本信侬号 1944年11月28日于横须贺至濑户内海途中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大凤号 1944年6月19日菲律宾群岛附近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翔鹤号 1944年6月19日于菲律宾海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飞鹰号 1944年6月10日菲律宾海被航空鱼雷和潜艇联合击沉 日本加贺号 1942年6月5日于中途岛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日本赤城号 1942年6月5日于中途岛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日本飞龙号 1942年6月5~6日于中途岛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日本龙骧号(轻型航母) 1942年8月24日于所罗门群岛战斗中被美机击沉 日本天城号 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地区被美机先于24日击伤后击沉 日本凤翔号(轻型航母)1942年5月7日于珊瑚海战中被列克星顿和约克城的舰载机击沉 日本苍龙号(轻型航母)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日本瑞鹤号 1944年10月25日于莱特湾战斗中被击沉

㈩ 二战日本击沉美国多少艘航母。

日军共击沉美航空母舰12艘,其中航空母舰7艘分别是:兰利号,列克星敦号,约克诚号,黄蜂号,大黄蜂号,普林斯顿号,
胡蜂号CV-7(后为纪念美军战损,将1943年下水的CV-18改名为胡蜂号-新胡蜂号于1972年被美海军除籍,次年出售拆解)。
护航航空母舰5艘分别是:利斯康母湾号,圣罗号,冈比亚湾号,奥曼尼湾号,俾斯麦海号。

美共击沉日军29艘航空母舰(其中有4艘已经下水但未完工),分别是“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望采纳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88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129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223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28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97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62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156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312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58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