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个国家有哪些名字
❶ 日本战国的国家名字
战国六十六国:
近畿五国——山城、大和、河内、摄津、和泉
东海道——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
东山道——近江、美浓、飞驒、信浓、上野、下野、陆奥、出羽
日本战国分国图(2张)
北陆道——越后、越中、越前、能登、加贺、若狭、佐渡
山阴道——丹波、丹后、因幡、但马、出云、石见、伯耆、隐岐
山阳道——长门、周防、安艺、备后、备中、备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赞岐、伊予、土佐、淡路、纪伊
西海道——萨摩、大隅、日向、肥后、肥前、筑后、筑前、丰后、丰前、对马、壹岐
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
❷ 日本的全称叫什么
日本的全称叫“日本国”。
国名意为“日出之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日本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着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2)日本这个国家有哪些名字扩展阅读: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最早称“和”或“倭”(均读作yamato,中文译作邪马台),“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
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朝鲜《三国史记》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条的记录也与此吻合:“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考古上最早发现“日本”这一名称的是2011年出土于中国西安的《祢军墓志》,该墓志作成于678年。由此可见“日本”这一称呼的使用最迟不晚于7世纪后期。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
参考资料:网络——日本
❸ 世界各国名称有哪些
世界各国名称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
1、中国
日本国(日语:日本国,英语:Japan),简称“日本”,是位于东亚的岛屿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蒙古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朝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韩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日本
❹ 日本古代都有哪些名称
望采纳
日本风光欣赏(19张)在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岛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据《汉书》、《后汉书》记载,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该国的图腾。 “日本”一称迟至公元7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旧唐书》记载日本人由于不喜欢“倭国”的名称,因此将国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纪的《史记正义》中又有另一说法,指武则天命令日本将国名改作“日本”。 直到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使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新唐书·日本传》中有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之处”,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时也被称为日之国。
❺ 历史悠久的日本,曾经用过哪些国名
日本列岛上在公元4世纪后才出现国家,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到公元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❻ 日本最初国名叫什么倭国,日本国名的由来是这样的
“倭”这个称号最早出现在《论衡》中,早在西周就是周朝的朝贡国。“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样都发音为“yamato”,“大和”一样为日本国的别名。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睿曾御封当时日本的君主为卑弥呼(即亲魏倭王)。直到7世纪后半叶(大唐帝国时期),倭国对外国号修正为日本国。元明天皇治世时,规定以“和”字替代“倭”字,并以开头附以“大”而始称“大和”。东汉《说文解字》【卷八】【人部】对倭字的解释是:顺皃。从人委声。《诗》曰:“周道倭遟。”
关于“倭”字,《诗经·小雅·四牡》中有“四牡騑騑,周道倭迟”的句子。《毛诗正义》将“倭迟”释作“历远之貌”。《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倭”字:“顺儿,从人,委声”。“顺”在这里有“顺从”的意思。据此,笔者以为,“倭”在古代本有绵延曲折之意,后引申出顺从之意。东汉光武帝赐给倭王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可能就同时表达了东汉朝廷对倭方所寄托的“感其远道而来”且“冀其臣服”的意思。
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主要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国名不雅,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夏民居中,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所以,更改国名——“日出之国”。
其实,“日本”国名最初是作对外使用的,对内仍用“倭”这一称谓。而且,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到向唐朝通告更号事宜再到最终获得唐朝的承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白江战役倭国惨败后,最迟在天智八年(公元669年),倭国已经决定把对外的国号改为日本。至于改号的原因,往远说,可能是与隋唐以来倭国争取对等外交的愿望有关;往近的说,也不排除通过改变对外的国号来消除白江战役后其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消极影响这种可能。所以,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所灭之后,日本在公元669年遣使入唐朝贺,这次遣唐使在朝见唐朝官方时,很可能就已经向唐朝提出倭国对外改称“日本”的事。此事在《古今图书集成》上有记载:“咸亨元年,倭人始更号日本,遣使贺平高丽。”
天武天皇上台后,中断了与唐的外交关系。只是到了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公元701年),日本(对内仍称“倭”)才决定与唐朝恢复外交关系,派出了以粟田朝臣真人为首的代表团使唐。可能正是从此次往来开始,中国朝廷才正式承认了日本这个国号。由于当时是武则天主政,所以才有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上“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的记载。
❼ 日本国家的全称起源于中国吗有怎样的历史记载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名称,就比如我们敬爱的祖国全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有韩国的全称“大韩民国”德国的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那说到这里,日本的全称又是什么呢?特别简单,就是日本后面加个国字,也就是“日本国”!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日本”这个名字的含义是啥吗?说白了就是“太阳出生的地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也应该是日本唯一自豪的地方了!但是要知道的是,尽管这个名字的寓意再好也是大唐时期中国赐予的!
❽ “日本国”从古至今都有那些称呼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日本国这个符合近代主权国家概念的称呼的是德川幕府末期的坂本龙马。
日本古已有之,但是日本国是近代明治维新前的幕末时代才有的。
日本古代别称有:大和,东瀛,倭国。
至于扶桑是一个古地名,古代也有中国人借用此名指代日本。但是争议较大。